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文
浅谈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其中,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情感和素养。
本文将围绕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音乐欣赏的概念及其意义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分析、探索,了解和领会音乐的表现形式、风格、情感和含义的过程。
它既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
音乐欣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丰富个体的情感世界,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它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素养和美学修养,增强其文化品味和文化自信。
三、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丰富文化生活音乐欣赏作为艺术领域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文化紧密相关。
它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和感受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丰富个体的文化生活。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可以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提供音乐艺术方面的启蒙和教育。
2.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帮助个体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还能够培养其审美能力。
随着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个体将逐渐具备感知、识别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音乐评价和鉴赏水平。
3.增强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感知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音乐,将自身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宣泄和表达。
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对于个体情感体验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4.促进交往与合作音乐欣赏不仅可以让个体与音乐作品进行沟通交流,还能够促进个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在素质教育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品味音乐作品,进行交流和磨合,以此来增强个体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四、总结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丰富个体的文化生活,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交往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是一种语言,它是人类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音乐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对学生认知、情感、品德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音乐素养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音乐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元素,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觉分辨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在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智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它可以传达各种人文情感和人生价值观。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领略不同风格和文化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精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还可以培育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味,培养学生的美德和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道德、艺德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音乐素养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音乐素养是指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它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素养不仅包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还包括对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音乐表达和音乐理论水平,促进自己在审美、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音乐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如何发挥的作用,很多人还没有在思想认识上理清这个问题,其实,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弹弹、唱唱,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们良好思想品质、陶冶情感、培养创造力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体系,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做一点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审美;创造力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全面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不只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开发创新潜力,更主要的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等。
国家教委一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美育中,音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这种功能不断净化和启迪着人的思想、精神、情感、创造力,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生活中常用琴、棋、书、画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有修养。
古代就已经有人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道德精神力量。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达到很高的道德标准,有人说“一个人再坏,只要他喜欢莫扎特的音乐就坏不到哪去。
”由此可见,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比比皆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方面不但可以修身,还可以养性。
音乐教育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感受、提高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例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流下激动的热泪。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多年的音乐教育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音乐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陶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对人们的素质教育有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人的素质有许多方面,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相互渗透、相互关联,那么素质教育,我认为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综合教育。
在知识经济懂得浪潮中,特别在“高考指挥棒”和“升学率”的制约下,从学校到家长,学生都是过分强调智育的发展。
他们之间碰了面的问候肯定就是:“学习怎么样?”“成绩好吗?”,这情况对素质的培养性形成了很不平衡的局面,有的学生只懂数学、语文、英语、但要他唱一首歌却丑态百出,连“1234567、”都唱不准,更谈不上懂些乐理知识了。
对于中专学生来说,乐理知识的贫乏就更为突出,有些学生连聂耳、贝多芬是谁都不知道,有的文化课学得挺好,但缺乏正确的人生关,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不热衷周围的事物,这些人一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一些挫折,便心灰意冷,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有的整天只知道紧张的文化课学习,形成呆板机械的思维方式,只知道死记硬背,不善于联想、不善于想象,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感到素质教育面临着危机,正因如此,我们国家教委及时地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工作,并把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作为音乐工作者,怎样才能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呢?一、音乐教育中的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分为政治和道德品质两方面,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当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
道德品质教育就是:“孝敬父母、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友爱同学。
”音乐教育由于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是向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生动有效的形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使音乐课和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协同进行,例如:我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结合歌曲的感情和音乐形象,介绍作品的创造背景,讲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保加家卫国的斗争历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发地产生对祖国的责任感,珍惜生活、珍惜时间、发奋学习,这实际上就是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课。
浅论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有 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 尝试从这 三方 面对音乐在 高校素质教 育中的作用进行一个浅显的探论。 【 关键 词 】音乐教 育 ;素质教 育 ;道德 ;情感 ;创新
高 校 经 过 十 多 年 的扩 招 ,带 来 了 大 学 生 数 量 上 的激 增 , 同时使得 了学生生源 的质量上呈现 出下滑的趋 势 ,这就也使 得如何提高高校素质教育 ,改善 因高校扩招 引发 的学生素质 良莠 不齐的现状 ,着实的摆 在了教育工作 者跟前。
音 乐 教 育 中的 情 感 教 育 音乐艺术善于表达丰富多彩 的情感 ,音乐欣赏 的过程 同 时也就是情感体验 的过程 。要调 动起 学生的情感意识 ,就要
一
生的爱国热情 ,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音 乐能够丰 富 和深化人的情感 ,激发鼓舞人们去热爱生活 ,具有 陶冶人 的 情操作用 ,道德教育同样也需要情感为基础 ,道德教育不能 使空洞 的说 教 ,可以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来 感染学生 ,让学生 融人 良好 的情 感氛围 ,在潜移默化 中接受教育 ,使学生对人 生有新 的感悟 ,树立崇高 的人生理想 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恰 如其分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对音乐 的欣赏和热爱 ,形成
、
不仅可 以使学生心态产生变化 , 升华思维 和理智 、产生激情 , 对学生 的启迪智慧 、开发智 力 、提高创造力和洞察力方面有 独特功能 。 音乐 教育在学生创新素质 中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
四 、 结语
要求他们 不但 能准确 、深刻 的体验音乐 作 品中的情感 内涵 , 还要进一步让他们从包括音乐 以外 的各个方面去理解 的内在 含义 ,让学生 自己的感情和音乐 表现的情 感相互交融 ,发生 共 鸣。音 乐虽然是一 门技术性很强 的艺术 ,但 它又是和情感 最直 接相通的艺术 ,音乐响起来 时 ,会绕 开人们 的理智 ,直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测 动人的想 象力 , 激发人的创造力 。苏联 康 。当学生演 唱节奏欢快 、跳跃 的歌曲 第 一颗人造 星上天 时 ,美国曾一度 困
惑 过 :在 高 科 技 领 域 里 美 国 与 苏 联 有 着 同等 的 实 力 ,为 什 么 苏 联 的卫 星 就 上 了 天 呢 ? 后 据 调 查 ,问 题 在 基 础 教 育 方
2 以情感 体验促进 身体 素质和审美 .
音 乐 这 门 术 也 有 益 于人 的 身 心 健
国主义 的残暴 , 痛诉 丁人 民所 遭受 的灾 促 进 人 的大 脑 全 面 开 发 。 而 音 乐 旋 律 的 素 质 教 育 难 , 画 |人 民 群众 抗 击 敌 人 、 勾 7 誓死 保 起 伏波动 能引人遄想 , 能活跃 人的思维 ,
情 感 的 基 础 , 只 能 成 为 空 洞 的 说
教 , 难 以 达 到 预 期 的 目的 . 音 将 而
乐 正是借 助 于有组 织 的音 响运 动 ,
塑 造 艺 术 形 象 .表 达 思 想 情 感 . 晓 之 于 理 , 之 于 情 , 之 于 心 , 之 动 感 导
于行 , 在潜 移 默化 的熏 陶 中净化 学 生的心灵 。如 : 革命传统 歌 曲《 河 黄 大合 唱 》 以黄 河 为背 景 , 情 地 歌 热
为 语 言 脑 ;右 腑 承 担 卒 问感 觉 、直 觉 思
当 的音 乐 能 帮助 人 产 生适 合 于 创 造性 好 的个 性 。■ 思维 的情绪 。爱 因斯 坦甚至 说 :真正 的 ” “
( 责编 刘平 )
河南教育2027匈)27 08 ( ̄ -
教 学 研 究
提高整个 中华 民族 的素质是基
论音乐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 音 乐 教 育在 全 面 实施 素 质 教 育 中 的作 用
戴 丽艳
( 广州市信 息工程职业学校 , 广东 广州 能力, 促进 学 生素 质的全 面、 和谐发展 , 具 有其他 学科教 育不可替代 的作 用 , 是全 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有效 手段 和
不可或缺的方面。
5 1 0 3 7 0 )
关键词 : 音 乐教育 ; 社会责任感 ; 创新精神 ; 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 明确提 出 : “ 全 面实施素质教 育 , 着 力提高 教育质量 , 培养 学生社会责任感 、 创新精神 、 实践能力” 。全面实 施 素质教育 , 要求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致 力 于引导学生 勤奋学 习 、 塑造学 生 良好 品德 、 促进 学生 健康 成 长、 开启学生智慧 人生 , 努力 培养 学 生德 、 智、 体、 美全 面发展 。 音 乐教育在人的德 、 智、 体、 美 的素质结构 中, 具有非 常重 要的地 位, 是全面实施 素质教 育的有效手段 和不可或 缺的方 面。在 培 养人 的社会责任感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 , 音乐教育有着其 他 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因此 , 我们必须 充分认识 音乐教 育 在学校素质教育 中的地位 与作用 , 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媒介 , 注重 增 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音 乐教 育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社 会责 任 感 《 乐记》 日: “ 凡 音之起 , 由人 心生也 。人 心之 动 , 物 使之 然 也 。感于物而动 , 故形于声 。 ” 这一段话点 出 了音乐 教育蕴含 的 情感特点 , 也表 明音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 的情感教育 , 而任 何 德育 , 离开情感 的基础 , 都 是空洞 、 徒劳 的。音 乐教育这 种情感 教育 , 通过声音刺激人 的听觉 , 浸润人 的精神 , 触发人 的 内心情 感, 引起人 的联想和共鸣 , 从而实现德育的一般 目标 。社会责任 感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 , 可 以通过音 乐教育 培养起来 。音 乐教育因为其本身具有娱乐性 、 趣味性 , 因此它所具有的德育功 能就避免了枯燥 的说 教 , 可 以依靠生动 、 优美 、 直观 的音 乐形象 吸引人 、 感染人 , 就犹如一 首古诗所 言 : “ 随风 潜入夜 , 润 物细无 声” , 音乐对学生思想情操 的感 染和影 响也好 比丝丝春雨 , 可 以 把诸如热爱 祖国 、 热爱人 民、 关 心集体 、 遵 纪守 法等等体 现社会 责任感 的德育 内容 以一种通俗易懂 、 潜移默化的形式 表现出来 。 正如匈牙利教育学家科 达伊认 为, 只要让孩子 们置身 于民族音 乐的丛林中 , 一种对祖 国的深厚 的感情 自然地就会被 培养 出来 。 在他的思想影响下 , 匈牙利 的学 生从小就 开始 接触 民歌 和其他 的 民族民间音乐 , 其 中所 渗透 的以爱 国主义为 核心 的社会 责任 感教育 比单纯 的说教要 生动和 易于接受 的多。因此 , 在 学校教 育 中增强学 生爱 国情怀 和社会责任感 , 音乐教 育无疑是 一个重 要渠道 , 比如在音 乐欣 赏课 上让 学 生聆 听并学 唱《 歌 唱祖 国》 《 我们走在大路 上》 等歌曲时, 让 学生在进行 曲的节奏 中感受 中 国人民当家作 主 , 扬 眉 吐气 、 坚 强无 比的豪 迈气 概 以及 不屈 不 挠、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 欣 赏《 洪湖水 浪打浪》 时, 请学 生们观 看影片《 洪湖赤卫 队》 里 的枪 战 、 炮火、 敌人对 韩英 软硬兼施 都 无 济于事 的场面 , 让学生们深入体会韩英母女英勇顽强 , 宁死不 屈, 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 , 使学生树 立爱 国精 神 、 树 立正确 的人 生观。在这些拥有爱 国主义 和社 会责任感 的音乐 的指导下 , 学 生们会更深切地认识到一个 人应该 承担 对 国家 、 集 体 以及他 人 的道德 责任有多大 , 自觉将 个人理想 信念的实践 与国家前途 和 民族命运紧密联 系起 来 , 从而树 立起 以实 现 民族 复兴 的“ 中国 梦” 为己任 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2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著名作家维克 多 ・ 雨 果 曾说过 : “ 开启 人类 智慧宝 库有 三 把钥匙 , 一是数字 、 二是 文字 、 三是音符 。 ” 之所 以这样说 , 是 因为 音乐是一 门“ 情感 的艺术” , 它能使 大脑皮层在接 受音乐 时处 于 激 活状态 , 由此产生丰富 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因此 , 音乐 教育对 于学生智力 的开发 , 对于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是 非常 有益 的。 例如 , 科学家爱 因斯坦六岁开始学小提琴 , 他不仅从音乐 中获 得 了高 尚的娱乐 、 美 的享受 , 更重要 的是 他在音 乐 中获得很 多 灵 感, 使 思维得到充分 的活 动和梳理 , 激 发大脑 的兴奋点 , 把思 维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作用论文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摘要: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22-001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音乐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蕴含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它通过艺术手段抒发人们真实的情感,表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
音乐世界包罗万象,优秀作品沁人心扉。
一首好的歌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最简单、最明了的途径。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用丰富的、鲜活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巧妙地把思想素质教育融入审美教育之中。
一部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可以说激励了几代人,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结构严谨、气势磅礴、音调雄壮、感情深厚。
它表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前仆后继的精神面貌和伟大气魄。
欣赏当中,学生们掌声不断,感触很深,他们不仅理解了音乐,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黄河的伟大与壮观使他们震撼,抗战的艰难和残酷让他们感慨万千,日寇的侵略罪行令他们愤怒,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让他们引以为自豪。
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多么的巨大。
是音乐打动了他们,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道德水准得到提高,精神面貌得以振奋,音乐的“教化”作用是巨大无形的,它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从生理学角度看,人的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科学学院艺术教育(音乐) 2007级刘静指导老师程娟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音乐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音乐教育对健全学生的素质,促进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将学生的音乐形象与道德渗透有机相结合在一起,净化其心灵,升华其品德。
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重要作用;Abstract:Quality education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basis of the goal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students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personality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apability. In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backdrop, ask every student's quality get free harmonious healthy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is goal, strengthen the music education is urgent. Music educ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huge rol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ethical quality has great effect, will the music image and moral students organic combination together infiltration, purify the mind, sublimates its character. Music can "rich imagination, development thinking, edify sentiment, enlightened wisdom" can cultivate students' memory, creativity, music by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 to one senuous quality, beautiful infection. Many studies show that music on people's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very big effect. Such as Confucius said: "prospering in poetry, in ritual, into in joy." Lenin also think: "musicis people to education of emollient tool." Music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 quality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Important role;引言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
音乐艺术教育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秀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的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
然而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则是培养、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
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
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中音乐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音乐教育促进人向完美发展,提高人的审美价值。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概念以及特征(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素质”一词成为教育理论界关注的话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它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指导原则。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及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以开发受教育者身心中所潜在的各种能力,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实质。
素质教育对于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素质教育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人工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
素质教育的发展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全面性。
在素质教育中,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能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将个体的发展与深灰的发展相统一起来。
即应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方面实施。
第二、内在性。
素质的内在性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是内化机制。
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在实施过程中,要强调知识和教育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要求其学习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主体性。
素质的主体性决定素质教育中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
教育工作者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视为在教育影响下发展自身素质的主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四、稳定性。
素质的稳定性决定了素质教育评价的可能性。
素质的稳定性是识别、评估素质教育质量,预测行为倾向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的前提。
第五、广泛性。
素质发展中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广泛性。
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
只有使每个公民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个体只有在良好的群体中才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
(二)音乐教育的概念及特征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事实是美誉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它的对象和范围是很广泛的,既包括社会音乐教育,也包括了学校的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广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即社会音乐教育。
它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培养个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可以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狭义的音乐教育一般是指学校音乐教育,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以规定教学内容和时间的课堂教学或其他教学形式,通过专业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的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和培养其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音乐教育。
它主要包括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基础性。
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在音乐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
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和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第二、民主性。
音乐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音乐能力。
第三、开放性。
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音乐理论和实践成果,将其先进的教学理论与之进行研究并吸其精华去其糟柏。
做到加强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总结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第四、科学性。
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从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将更多的艺术形式融入到音乐教育中。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
第五、实践性。
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学生在“快乐式”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快乐式”的教学,赋予音乐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得当,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的更高的层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
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趣。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音乐教育对素质教的作用第一、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人们的思想感情。
而在素质教育中也强调着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培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荫昌在《中国音乐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走向新世纪》一文中说:“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是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和谐发展的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美好的事物,它是人们感情的表达,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唱歌曲,还要从乐曲的背景、歌词、节奏、旋律中感受并理解到歌曲的含义,从而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音乐中的审美具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和很强烈的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
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作品描写的是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尤其是工人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
这首作品的写作年代是抗日战争时期。
它聚集了我们中国人民为挽救祖国危亡而战,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又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它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敢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通过学习这两首音乐作品可以对学生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