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资料
(完整word版)2017北京市高考生物一模分类汇编《稳态》《生物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推荐文档
稳态一、选择题:1.(17怀柔一模1)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概念关系图。
符合这种概念关系的是A.Ⅰ抗体、Ⅱ受体、Ⅲ蛋白质B.Ⅰ递质、Ⅱ载体、Ⅲ信号分子C.Ⅰ排尿反射、Ⅱ体温调节、Ⅲ负反馈调节D.Ⅰ生殖隔离、Ⅱ地理隔离、Ⅲ物种形成2.(17西城一模4)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
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3.(17丰台一模4)在2017年2月26日的北京“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着泳衣或短裤等进行健身跑。
下列对奔跑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环境温度低,奔跑者在奔跑过程中不会出汗B.冷觉感受器兴奋,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加快C.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D.奔跑过程中,奔跑者血糖浓度持续下降4.(17朝阳一模3)阻遏是生命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可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下列不属于...阻遏现象的是A.环境中食物和空间限制种群数量的指数型增长B.负反馈调节抑制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C.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减缓了侧芽生长D.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时,性激素的分泌也减少5. (17顺义一模4)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C.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5. (17延庆一模4)美国某森林中有一种粗皮渍螈,其制造的神经毒会阻塞神经细胞上某些通道,从而对掠食者造成致命瘫痪。
2017年杭州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一)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时,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校区、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等内容。
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
3.本试卷g=10N/k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l-35.5 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2.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①Cu + H2SO4(稀) == CuSO4 + H2↑②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③2Fe + 6HCl == 2FeCl3 + 3H2↑ ④H2SO4 + 2CuCl2== CuSO4↓ +2 HCl⑤2NaOH +2SO2== Na2SO4 + H2O ⑥2NaOH + BaCl2== Ba(OH)2↓+ 2NaCl⑦Cu(OH)2 + 2HNO3== Cu (NO3)2 + 2 H2O ⑧MnO2+ 2HCl == MnCl2 + 2 H2O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⑥⑧C.①②④⑤⑥⑧D.①③④⑤⑥⑧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C.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4. 下列实例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是(▲ )A.克隆羊B.杂交水稻C.组织培养的月季D.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5.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6. 人体的各种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有关运动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B.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C.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D.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7.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 .B .C .D .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 .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8.下列说法正确有是( ▲ )A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C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9.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0.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2017上海市初三一模总汇编—表格实验
2017初三一模汇编—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实验序号电流I1(安)电流I2(安)电流I总(安)电压U1(伏电压U2(伏电压U总(伏电阻R1(欧)电阻R2(欧)电阻R总(伏)1 0.4 0.4 0.42 4 6 5 102 0.3 0.3 0.3 3 3 6 10 103 0.2 0.2 0.24 2 6 20 104 0.15 0.15 0.15 3 36 20 205 0.1 0.1 0.1 2 46 20 406 0.06 0.06 0.06 1.2 4.8 6 20 80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含答案)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2017年杭州市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灯泡L的实际功率变小
B.电压表V2示数变大,灯L的亮度变亮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灯L的亮暗变暗
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比值变大,灯L的亮度变暗
4.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
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
16.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如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关于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C.色球、太阳风D.光球、黑子
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1.如图所示,将一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其上放置一个小钢球,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用手向下压弹簧到一定程度,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2L处,整个过程中,对钢球分析正确的是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2017年舟山市嵊泗一模科学试卷
2017年嵊泗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适应性测试科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共8页,有4大题,35小题,满分为180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S-32 Zn-65 Cu-64 K-394.g取10N/Kg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
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2.安装在汽车上的后视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当镜面上起雾时启用电加热装置,镜面上的雾气就会消退,使司机看清周围的情况。
雾气消退的过程属于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如图是某同学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A.路灯下走过看到地上的影子B.看到平静水面下游动的鱼C.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D.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像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B.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C.若消灭所有的虫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D.作为生态系统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5.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6.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
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得到 的有关对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 .蔗糖颗粒溶解在水中后不见了,说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B .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 .将红墨水小心注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 .抽去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都变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含答案)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1单选
一、单选一、估测 (2)二、力学之力和运动 (4)三、力学之压强、浮力 (6)四、力学之杠杆 (8)五、力学之功、功率、机械效率 (9)六、声 (10)七、光 (12)八、热 (13)九、电学之概念辨析 (14)十、电学之电路基础 (15)十一、电学之故障电路 (17)十二、电学之动态电路 (17)十三、电学之综合分析与计算 (20)十四、电学之家庭电路 (21)十五、电学之电磁波 (23)十六、材料和能源 (23)十七、粒子与宇宙 (24)参考答案: (25)一、估测4.(17海一)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42℃B.我国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g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7.(17朝一)下面是关于一位中学生的测量记录,其中错误的是A.质量50g B.身高160mC.体温37℃D.跑完1000m用4min9.(17顺一)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的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B.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mC.我国10元纸币的票面长度约为14cm D.去年北京夏天的最高气温为26℃9.(17密一)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体育中考中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 B.正常人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10s 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考试所用的2B铅笔长度约为30cm10.(17西一)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使用的标准篮球质量约为500g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40cmC.初中女生100m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 D.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25℃10.(17延一)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瓶500ml的饮料质量约为5kg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初中女生的800m中考测试满分成绩约为10min D.一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0g11.(17平一)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球质量为50g B.一枚一元硬币质量约600 mg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dm11.(17石一)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步行速度约为1m/s B.体重约为100NC.身高约为160dm D.脉搏跳动约为60次/s14.(17门一)下列所估测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教室内40瓦的日光灯的长度约为2m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C.普通中学生跑完800m用时约为20s D.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42℃212.(17朝会)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B.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min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14.(17丰一)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
2017年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分类汇编-------科学探究
2017年北京市各区初三一模分类汇编-------科学探究2017海淀一模〖科学探究〗40.(7分)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8。
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88≤pH≤13pH>13 酚酞的分子结构内酯式醌式羧酸式酚酞溶液的颜色无色红色无色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数据1 1-1: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红色褪去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数据2 2-1:分别配制pH为8、10、11、13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2-2: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 、4%的H2O2溶液, 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解释与结论】(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
2017一模科学探究题
2017化学一模分类汇编科学探究28.(15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氧化。
① 已知MnO 2呈弱碱性。
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 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III 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H +)或c (Cl -)较低,设计实验IV 进行探究:将实验III 、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 、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④ 用右图装置(a 、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 :ⅰ.K 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ol·L -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ol·L -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烧瓶中放入浓H 2SO 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向试管中加入3mL 浓盐酸,再加入1mL 浓HNO 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 。
通过实验I 、II 、III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 2,III 的操作是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28. (16分)(16分)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2mL 0.1mol/L FeSO4(1)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①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Fe(OH)2和Fe(OH)3混合物。
2017年杭州市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考试试卷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上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测定溶液的pH D.a处进气收集H22.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X可能是铁C.金属活动性X>Ag D.X表面有固体析出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4.2013年,北京大学某研究团队成功地使用4种小分子化学物质,将甲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全能干细胞(具有能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细胞),并克隆出后代乙小鼠。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导成的全能干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B.后代乙小鼠染色体上的DNA、基因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甲小鼠能通过体内受精、卵生等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穴居小鼠嘴前端用来探路的胡须发达是“用进废退”的结果5.2016年1月21-26日由于受“霸王级”寒潮的影响,杭州出现了极寒天气。
23日上午停课在家复习的小周发现窗玻璃上出现了晶莹剔透的冰花,关于冰花说法正确..的是(▲)A.在窗内侧,由水蒸气凝华而成B.在窗内侧,由水凝固而成C.在窗外侧,由水凝固而成D.在窗外侧,由水蒸气凝华而成6.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A .甲——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017年北京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理解
2017年北京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理解D23456在1000g清水中加入某品牌洗衣粉,其去污能力的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误区三:洗衣粉可以洗涤所有衣物7洗衣粉更适合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不适合洗涤毛、丝绸等衣物。
由于毛、丝绸等衣物中含蛋白质,会被碱性物质破坏。
另外,婴儿衣物及成人贴身衣服也不要用洗衣粉洗涤。
看完以上关于洗衣粉认识误区的解读,相信你已经学到了一些正确使用洗衣粉的方法。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粉溶于水后,溶液的pH_________7(填“<”、“>”或“=”)。
(2)从图像可知,若在1000g清水中加入该品牌洗衣粉,当洗衣粉与清水的质量比超过_________(整数比)时,洗涤去污能力开始明显下降。
(3)下列有关洗衣粉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8A.洗衣粉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B.洗衣粉用量越多去污能力越强C.用洗衣粉洗衣服时,应尽量用清水将其漂洗干净D.洗衣粉适合洗涤毛和丝绸等衣物,不适合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4)“水温越高洗衣粉去污能力越强”说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影响洗衣粉去污能力的因素有_________。
※※※※※※※※※※※※※※※※※※※※※※※※※※※※※※※※※※※※※※※※※※※三、通州: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玻璃是非金属材料,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SiO2)。
在高温熔融时,二氧化硅与纯碱、石灰石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盐和二氧化碳,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等。
9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为达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人们对普通平板玻璃进行深加工处理,常见的玻璃有:1.钢化玻璃。
它是将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_表格实验题(有答案)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变电源电压的高低,进行多次实验,正确记录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2、3和4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2017届杭州市上城区一模科学试卷(解析)
2017 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上城区一模考试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6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试题卷Na:23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 分,每小题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气密性C.氧气验满D.干燥氧气2.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防霾新产品——鼻用空气净化器,它的填充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硅胶(化学式为SiO2 n H2O ),对PM2.5 的吸收率达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组成元素种类分析,SiO2 n H2O 是混合物B.SiO2 n H2O 中Si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该净化器不宜用碱性洗涤剂清洗D.硅胶由1 个硅原子、2n 个氢原子、(2 + n) 个氧原子构成3.小陈在百度中看到如图生物的照片,觉得它有许多用途。
你认为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酿造葡萄酒B.提取抗生素C.面包制作中用来发面D.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 将一株直立生长的植株培育成如图所示形态,有效的操作和对应科学依据正确的是5.小李点了一款神奇的甜品,周围冒着白汽,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干 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沸腾”着。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B .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 .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D .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6.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是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有关学说的证据和事实有一些说法, 其中错.误.的是 A .舌羊齿化石的分布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B .海底扩张学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海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D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的7.小蒋做了如下实验:①将两棵长势相近的草莓幼苗分别栽入两个花盆中并编号为 A 、B 。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分类汇编2多选
二、多选一、热学概念辨析及现象识别及应用 (2)二、电和磁概念辨析、现象识别及应用 (6)三、力学概念辨析 (10)四、力学之运动状态的分析 (13)五、规律及应用 (17)参考答案:一、热学概念辨析及现象识别及应用8.(17通一)C 16.(17朝会)BC 16.(17朝一)ACD 16.(17房一)ABD18.(17门一)BD 16.(17密一)BC 16.(17平一)ACD 17.(17石一)BD16.(17顺一)AC 17.(17西一)BD 16.(17延一)BD 23.(17平一)BCD24.(17海一)C 18.(17门一17怀一)AB 28.(17石一)CD 16.(17通一)AC17.(17丰一)ABD 16.(17海一)BD二、电和磁概念辨析、现象识别及应用16.(17怀一)ACD 17.(17朝一)ABD 16.(17门一)BD 17.(17密一)AC18.(17平一)BD 18.(17顺一)CD 12.(17房一)A 23.(17丰一、17石一)AD 16.(17西一)ABD 22.(17西一17平一)B 29.(17怀一)A 18.(17朝会17房一)ACD 27.(17丰一)BD 13.(17顺一)B 29.(17石一)AC 27.(17顺一)D18.(17通一)BD 11.(17海一)C三、力学概念辨析15.(17延一)A 18.(17朝会)AB 19.(17房一)BC 19.(17海一)BC15.(17门一)B 19.(17密一)BD 15.(17密一)B 19.(17平一)AC19.(17石一)AB 19.(17顺一)BC 19.(17门一)AC 12.(17石一)B17.(17平一)AD 16.(17东一)AD 15.(17朝一)B 18.(17西一)AB15.(17海一)D四、力学之运动状态的分析24.(17西一)A 19.(17朝会)BD 19.(17通一)CD 12.(17通一)D19.(17丰一)DA 19.(17怀一)BCD 14.(17通一)C 19.(17东一)AC18.(17延一)BC 15.(17顺一)A 19.(17西一)AC 28.(17通一)C29.(17通一)AD 13.(17海一)C 15.(17东一)D 19.(17朝一)AB28.(17怀一)ABD 26.(17石一)BD五、规律及应用17.(17房一)AD 17.(17门一)AC 17.(17顺一)AD 17.(17通一)ACD18.(17密一)AB 25.(17平一)ABD 19.(17延一)BD一、热学概念辨析及现象识别及应用8.(17通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6.(17朝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春暖花开时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16.(17朝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零摄氏度的冰具有内能B.我们不敢大口的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提高热机的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D.人们在生活中用热水取暖,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16.(17房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18.(17门一)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B.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获得机械能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16.(17密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B.固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走过加油站附近,闻到汽油的味道,这说明汽油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16.(17平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B .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17.(17石一)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海边比沙漠昼夜温差小,原因是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 .高压锅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16.(17顺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 .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却不一定增加D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17.(17西一)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D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16.(17延一)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为36℃D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沙石比热容较小,其升高的温度比水多23.(17平一)图13所示的实验中,能直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C .清水和硫酸铜B .空气和二氧化D .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互相渗入24.(17海一)关于图15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物体,主要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B .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C .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 .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18.(17门一17怀一)关于图9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中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 .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吸气冲程28.(17石一)关于图16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这是大气压的作用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瓶中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C .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的乙醚温度升高D .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此冲程中有燃气的内能转换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甲乙丁丙图16ADC16.(17通一)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海市各区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表格实验题及答案
表格实验题宝山:26.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处的电流(I总、I1和I2),用电压表测出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两端的总电压(U1、U2和U总),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和改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2)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第5、6和7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3)依据电阻公式R=U/I,且利用表中两列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实验时电路的总电阻,请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最后一列中.(4)分析比较表格中每次实验的最后三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5)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又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电压与电阻数据,得出有关电压变化规律时:串联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一定,某一电阻阻值不变,另一电阻变大时,.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和6中两个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和两个电阻的大小的比值,得出的定量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嘉定:26.小林和小徐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变化情况。
如图18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
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 ,并测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桌,并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小林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后得出结论:不同柱形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相同,容器对桌面压力相同。
②分析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8的数据与小林得出结论不符的原因(15) 。
③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6、7、8、9)F 桌变化量与F 浮变化量的关系后得出初步结论: (16) 。
图18实验序号 F (N ) F 浮(N ) F 桌(N ) 1 20 10 60实验序号 F (N ) F 浮(N ) F 桌(6 30 10 60表一 物体甲的重为30N 表二 物体乙的重为40N闵行:29、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长为 0.2 米的吸管(底部用蜡封)、 电子天平、酒精( ρ=800千克/米3)、水、未知液体、刻度尺、细沙、柱状容器等。
北京市各区2017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3实验选择题
三、实验选择题一、测量实验 (2)二、探究实验之力学 (4)三、探究实验之光学 (6)四、探究实验之热学 (9)五、探究实验之电学 (11)六、关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12)七、关于实验的设计 (12)八、关于处理实验数据——图像 (13)九、关于处理实验数据——表格 (13)十、关于实验器材和基础理论 (13)参考答案: (15)2一、测量实验24.(17丰一)图17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 )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
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t AB <t BC B .t AB =t BC C .v AB >v BC D .v AB <v BC24.(17平一)图14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用时0.3s 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通过路程15cm D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28.(17海一)如图18所示,小军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甲是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乙是天平调平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 .石块的质量是52.2gC .石块的体积是20cm 3D .石块的密度是2.6g/cm 3325.(17西一)小军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物块的密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15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B .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15乙所示,该物块的质量为52.2gC .利用图15丙、丁所示的方法,测出物块的体积为30cm 3D .该被测物块的密度为329.(17密一)小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 0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模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东城38. (8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曆过的铝片①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里无色气体,放出大里的热氏2妙毅氯化铜濬加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1) 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 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 ,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
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 pH计检验,pH ______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I )。
CuCI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____ 。
【查阅资料】① CuCI 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 Cu (NH 3)2+和CI -。
② Cu (NH 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CI -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进行实验】① 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② 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③ 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④ 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 CuCI 。
【反思与评价】AI 和CuCI 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I 呢?丙同学猜测:可能是 Cu 与CuCI 2溶液反应生成了 CuCI 。
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 Cu 粉与15% CuCI 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
(5) 丙通过分析AI 与CuCI 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 Cu 与CuCI 2溶液反应生成了 CuCI ,改进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 。
(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 还应考虑 对Cu 与CuCI 2溶液反应的影响。
西城39 . ( 7分)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铜与盐酸、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但却发现化学老师用铜 与浓硝酸制备出了 NO 2气体去做物理实验。
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在实验室对铜与硝 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1实验II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逐渐消失, 」铜片逐渐消失, 5 mL 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5 mL 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试管中上部有红棕溶液由无色变为绿-------- m g 铜片—-— 色气体出现;溶液--------- m g 铜片 J — 色pH 计产生白色沉淀。
由无色变为蓝色【探究一】实验I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硝酸(HN0 3)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铜溶液呈蓝色NH3NO N02颜色无色无色红棕色气味刺激性刺激性溶解性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溶于水或硝酸(3)N02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硝酸和NO气体【猜想与假设】无色气体可能是:①NH3 ②NO【进行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对产生的无色气体进行检验。
稀硝酸弹簧夹铜片A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打开弹簧夹,通入N2, —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B、C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2.将C中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一定量稀硝酸,关闭活塞A中有无色气泡产生B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无色气体3.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敞口置于空气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4.取少量B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试管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解释与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1中,通入N2的目的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正确,理由是。
(3)无色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
【探究二】为什么实验II中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猜想与假设】①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②硝酸铜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万案1配制饱和硝酸铜溶液并稀释至不同的浓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反思与评价】(1)“方案1”和“方案”中,能验证猜想②的是________ 。
(2)“方案2”不能验证猜想①的原因是________ 。
(3)“方案4”也可验证猜想②,该方案是:配制饱和硝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 。
(4)通过实验I、II与已有知识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即可)。
海淀40. (7分)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2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 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 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实验2-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6) 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
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
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
(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7) 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朝阳38.( 7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①该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钙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③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Q和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NaHCO溶液N@CO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明显变化探究1 :液体包内溶液的酸碱性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性。
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1) 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2) 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 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 2),记录如下表:【解释与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表中 a= ________ ; V i _「2 (填 “〉”、“V” 或“=”)。
(3)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
【反思与评价】老师指出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出与上述实验( 2)相同的结论,实验方案为。
丰台【科学探究】37.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无意中向2mL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假设】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组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提出在甲组实验基础上,从研究滤液的角度也可以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 他们将滤液进行加热,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验证了自己的设想。
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5滿氢氧化讷溶液一■【解释与结论】①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其关系【反思评价】你认为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还可能石景山41. ( 6分)某小组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 mL 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查阅资料】氢氧化镁[Mg(0H)2]难溶于水,Mg(0H)2 ==== MgO + HO【猜想与假设】I.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氯化镁。
n.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镁。
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在小烧杯中放入约50 mL质量分数为0.5%稀盐酸,然后加入10 cm光亮的镁条, 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解释与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I不成立,其原因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