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小镇的广西实践—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

合集下载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以大型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为例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以大型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为例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以大型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为例孙九霞;王学基【摘要】大型演艺产品日渐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地体验活动,对目的地的形象建构有着重要影响。

刘三姐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演化和现代建构,并被塑造成阳朔的形象符号之一,而《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则成为旅游地的新型形象吸引要素。

在此过程中,政府和项目开发商、居民与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者等不同主体在“凝视与反凝视”中通过不同手段建构着目的地形象。

旅游者通过凝视供给方的发射形象而获得阳朔的感知形象,并通过微博等媒介将感知形象转变为发射形象,完成对阳朔旅游地形象的再建构,而旅游地的供给方则借助反凝视接收旅游者的发射形象获得感知形象,并依此对阳朔的目的地形象进行建构和修正。

【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4)001【总页数】11页(P47-57)【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凝视;旅游演艺产品;印象· 刘三姐【作者】孙九霞;王学基【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3伴随着行为地理学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始,旅游地形象的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地理学乃至旅游领域的热点话题,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也开始在实践中关注旅游地形象的相关问题[1],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旅游地形象研究的意义也被充分肯定[2]:旅游地形象不仅影响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3-4]及游后行为[5],同时也对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6]。

在旅游地形象塑造与管理的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得旅游者的感知形象(Perceived image)与目的地的发射形象(Projected image)相吻合。

从形象的形成过程来看,旅游者的感知形象又可分为原始形象(Organic image)、诱发形象(Induced image)和复合形象(Complex image)3个阶段[7]。

广西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案例

广西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三)规划编制情况
鹿寨县于2011年规 划编制《鹿寨县县域总体 规划—中渡镇总体规划 2011-2030》。
广西壮族自治州-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
二、特色体现 ————(一)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主导产业发展
中渡镇因地制宜,以现代农业为主导,按照“一村一品”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 新产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开发建设, 有力推动了中渡镇的产城融合步伐。同时,突出千年古镇山奇水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的 特点,依托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文化旅游,既带动了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新型城乡 一体化发展,又推进了古镇保护,弘扬了地域特色文化。2017年,“寨美一方”、“稻花 香里”两大示范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示范园区并通过验收;按照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香 桥十里画廊景观带。 2018年,准备对中渡古镇及香桥十里画廊等旅游项目进行包装整合;启动并实施石祥、大 兆、石合等6个传统村落建设,打造农业旅游示范带;香桥风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古镇风貌保护完好,文化得到充分挖 掘。中渡镇作为具有近2000年历史的古 镇,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县级文物保护 单位14处。宣传多样化,文化传播全面有 效。为有效传承特色民俗,中渡镇通过举 办美食节、庙会、和家宴、山歌赛等形式 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中渡镇成为区 内外盛名的“文化古镇、旅游名镇”。
发展优势
中渡位于广西鹿寨县西北部,既是鹿寨融安永福三县的结合部的西北边陲经济重镇,又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美丽,民风 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享有“四十八弄明珠”之美称。
广西壮族自治州-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基础、发展优势和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

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对策研究

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对策研究

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对策研究作者:刘保栋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0期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将把民俗文化导入旅游,是广西宜州打造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必然选择。

广西宜州要全方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实施一批民族文化开发重点工程和项目,造就宜州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氛围,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将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将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从而打造宜州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市区境内许多风光景点都和流传下来“刘三姐”的故事有关。

比如下枧河流河寨、民族风情苑、三姐庙、三姐村、古龙城、仙女岩、冯京公园、香山公园、白龙公园、刘三姐音乐喷泉等风景胜地。

因此,在广西宜州依托“刘三姐”这一文化品牌,从山歌、歌圩、山水景观、民俗工艺品等诸多文化层面,通过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开展文化旅游节等艺术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西宜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那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对于文化主体而言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

它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民俗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唤起各族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民俗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二是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三是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能够深化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文化产业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

文化产业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

《印象·刘三姐》案例分析一.成功的原因1.大品牌《印象·刘三姐》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取决于三大品牌:大桂林旅游品牌、阳朔旅游品牌和张艺谋品牌。

《印象·刘三姐》在营销时打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实景演出甲中国”的形象宣传口号,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化,大多数游客都是慕名前来观看的。

2.低成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有67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

然而参加表演的都是当地渔民、学生等业余演员,工资低廉,竹筏等道具也具有原生态性和民族特色,运作成本很低。

3.有效投资运作有效运作是旅游演艺成功的重要保障,《印象·刘三姐》的投资商对旅游感兴趣,投入了几千万进行旅游开发,由于前期的市场分析不足,走了一些弯路,之后在桂林旅游协会的推广宣传下,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印象·刘三姐》已成为阳朔旅游发展的代名词,更是展示阳朔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4.创新回顾《印象·刘三姐》的发展历程,处处能感受到创新的作用:表演形式的创新、经营体制的创新、投资方式的创新、运作方式的创新……《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创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同时还创新机制,探索出一种政府扶植、市场引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的文化产业经营新模式。

二.演出经营与管理模式(一)市场运营模式1.发展策略1)、市场细分:有效地抓住特定的目标市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者需求的新趋势,这给旅游企业市场细分提供了一定依据。

《印象刘三姐》面向文化修养较高或者喜欢猎奇的了持有者有强烈的吸引力,由此作为目标市场,取得成功。

消费者定位:中外游客原因:1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2越是自然的,就越是世界的。

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作为中心舞台。

特色旅游小镇的广西实践—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

特色旅游小镇的广西实践—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

特色旅游小镇的广西实践—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摘要:特色小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型产业主体,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不断升温,旅游型特色小镇做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章在分析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要点,同时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探索了从规划层面做好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旅游规划;发展策略;宜州刘三姐小镇1.广西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背景1.1广西特色旅游小镇的缘起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应对旅游业发展新趋势,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合作推进建设行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提出到2020年在广西打造30个旅游型特色小镇。

根据相关研究,笔者将旅游型特色小镇定义为:以建制镇(乡)、产业园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特色旅游集聚区等为载体,以旅游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围绕旅游相关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产服务为小镇核心功能的新型特色小镇。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申报广西旅游特色小镇应按1至3平方公里面积进行建设培育,原则上社会投入要达到8亿元/每平方公里以上。

1.2广西发展特色小镇总体进展2016至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广西共有14个小镇入选,分别是第一批入选的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第二批入选的河池宜州市刘三姐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南宁市横县校椅镇、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

校本课程刘三姐文化开发

校本课程刘三姐文化开发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宜州区刘三姐文化为例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学校在课程方面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

虽然在80年代有部分地区已经实施地方课程开发,但是要到了90年代末期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再全国普及,所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

本文立足了宜州区刘三姐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以宜州区当地刘三姐特有资源为核心,充分结合学生与当地社会的实际需求,让刘三姐文化更加深入到学生之中,使学生了解到刘三姐文化的魅力。

并通过该课程为当地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历史教学刘三姐文化引言中国大陆过去所实施的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

自教育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地方获得了部分的教育管理权限。

80 年代后期开始在部分地区(如上海、广州、浙江等地)实施地方课程开发。

1999 年元月,教育部颁布《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 年春开始正式启动素质教育工程的核心工程“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学校在课程方面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

校本课程开发于是引起了部分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校长和教师的关注。

1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80年代有部分地区已经实施地方课程开发,但是要到了90年代末期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再全国普及,所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

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研究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崔允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课程设置的方式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吴刚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又可以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前者是指在指定范围内实行的课程开发,而后者是指学校课程里实施的课程全部都是或者部分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张嘉育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种结果,它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或者解决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出学校成员所进行的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徐玉珍则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发展的,以国家及地方的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性质、条件和资源,由学校成员共同进行的为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一切形式课外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选过程。

浅谈刘三姐对广西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浅谈刘三姐对广西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目录摘要 (2)1.刘三姐的基本状况 (3)1.1刘三姐的身世 (3)1.2三月三对歌 (3)2广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5)2.1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 (5)2.2旅游文化服务所占份额逐年提高 (5)2.3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投资稳步增长 (5)2刘三姐对文化产业经济优势 (6)2.1文化旅游 (6)2..2影视制作 (6)2.3演艺产业 (7)3.开拓刘三姐市场 (8)3.1借助刘三姐名人优势,成就《印象刘三姐》 (8)3.2借助刘三姐的文化 (8)3.3区位优势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浅谈刘三姐对广西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学生姓名:佘丹夷指导老师:朱胜军摘要刘三姐的故事众所周知,同样刘三姐的的故事背后带动了一大片的文化经济效益,大大增加了广西旅游业得发展。

刘三姐对广西旅游业主要有哪些优势,我们又该如何让利用这一个优势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名人优势,二是文化优势,三是区位优势。

我们要善于里有这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达到老少皆宜的旅游项目,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休闲型旅游成为布什一次旅游,而是度假式旅游,这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方式,改变以前的经营模式,打造一个度假天堂。

关键字:刘三姐桂林名人文化区位优势休闲旅游1.刘三姐的基本状况1.1刘三姐的身世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

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宜州(刘三姐音乐喷泉广场)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

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唱歌能手,在对歌当中,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于是就私定了终身。

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一个恶霸,对三妹垂涎多时,见三妹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大发雷霆,决意把三妹抢到手。

一天晚上,月光皎洁。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篇一: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并且对于展览内容和展览效果深感震撼,让我对刘三姐故事和宜州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博物馆的展览布置非常精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厅里的布置充分融入了宜州民俗文化的元素,如彩绘墙壁、竹编工艺品等,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展览中展示了刘三姐的故事,通过图片、文字和仿真人物雕塑等多种展示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刘三姐的传奇经历和她对宜州的贡献。

这些展示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也加深了观众对于刘三姐故事的理解。

其次,博物馆除了展示刘三姐故事外,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宜州民俗文化。

这些展品包括民俗服饰、传统工艺品、器具、农具等,展示了宜州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宜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了宜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等,将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更具生动感地呈现给观众。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解说员的介绍,更加深入地了解刘三姐故事的细节和宜州民俗文化的内涵。

这种多媒体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也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通过参观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我对于刘三姐故事和宜州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座博物馆中,我不仅看到了刘三姐的英勇事迹,也领略了宜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相信,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宜州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宜州。

篇二: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我对于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深感满意。

这座博物馆位于广西宜州市,是专门展示和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场所。

刘三姐是广西宜州的民间传说人物,她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女子,她的故事至今仍然在当地流传。

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设计基本思路及理念

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设计基本思路及理念

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设计基本思路及理念刘三姐民族风情旅游通过重点开发山歌文化资源,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山歌文化是刘三姐文化的核心内涵,最具特色和影响力。

建设一个山歌城,树立“歌城”形象。

河池宜州市是刘三姐故乡,把它建设成“歌城”,使歌城这一概念名副其实,形成具有垄断性的品牌。

歌城的建设,首先是举办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主题节庆活动。

河池市每年举办的铜鼓山歌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届,在区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吸引游客到河池旅游,促进河池市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内容上增加原生态山歌的内容,凸显刘三姐特色文化,以吸引游客。

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市旅游品牌提升策略

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市旅游品牌提升策略

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市旅游品牌提升策略作者:罗茹舒锡慧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6期[摘要] 宜州市是刘三姐的故乡,是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刘三姐文化旅游资源,宜州市旅游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但宜州市旅游业在进一步发展中却遭遇瓶颈——旅游品牌不给力,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文章从旅游品牌建设、旅游品牌营销等方面提出旅游品牌提升策略,以帮助宜州旅游走出困境。

[关键词] 刘三姐文化;宜州市;旅游品牌;提升。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刘三姐作为广西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已为多人熟知。

但是,由于刘三姐是一个民间传说人物,多种版本的刘三姐传说,导致了多地争当刘三姐故乡,造成刘三姐文化品牌在运营上出现多头抢用的现象,产生了“品牌抵消”效应。

经过专家考证,于2001年确定广西宜州市就是刘三姐的故乡。

宜州市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刘三姐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于2007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相比如此响亮的称号,宜州的旅游品牌建设滞后了!致使宜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不高,长此以往必将阻碍宜州的旅游发展。

因此,宜州市旅游品牌的提升很有必要。

一、基于刘三姐文化的宜州市旅游发展概况(一)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即代表着广西壮族山歌文化。

受银屏艺术的影响,刘三姐这一银幕形象成为广西壮族山歌的形象人物,而“南宁国际民歌节” 近10年来的大力宣传,更是将“刘三姐”推向世界,刘三姐文化因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

总体说来,刘三姐文化就是以壮族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其他民族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综合体,是兼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文化。

从民众角度上说,刘三姐文化的核心涵义就是山歌,这又包含了以下的内容:一是歌圩;二是刘三姐传说;三是与刘三姐传说有关的自然景观;四是刘三姐传说的衍生品,如绣球等;五是刘三姐品牌。

总之,刘三姐文化是以山歌文化为核心的包括壮族等诸多广西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等文化在内的一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为例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为例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旅游管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为例郭兴1 阮志南2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要想更好的提高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注重文化的结合进行旅游开发,让游客欣赏到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以刘三姐文化开发的“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历史文化名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桂中刘三姐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文化传播是旅游文化的初衷和目的,利用历史文化名人效应,能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本文以开发刘三姐文化促进广西桂中旅游业发展为例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对于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完善,有着积极促进的意义。

一、刘三姐文化的形成刘三姐是古代民间传说的壮族歌手,聪明伶俐,歌声动人,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

2014年起广西政府在每年的三月三歌节全区放假两天,成为刘三姐最好的纪念日。

刘三姐生于唐朝,故乡最早记载在贵县,也被称为三妹,能歌善唱,与一张姓书生在七星岩对歌七日七夜,羽化成仙。

也有传说出生在宜州下枧、或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蓝靛村,在柳州鱼峰山骑鲤鱼成仙。

宜州市还为此申报命名了刘三姐乡,申报了刘三姐歌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发展地方游业。

刘三姐文化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开始流行于两广地带,现代主要流行于广西桂中的宜州、柳州、来宾地区。

活动的展开形式,大多以唱歌、传歌等文化形成的过程;而在南宋时期,就有文学家将其传记记录在《舆地纪胜》中,从此掀起了刘三姐文化记录的热潮,但是随着文字资料的增加,为了更好的统一文献,固定了统一的刘三姐的称呼。

二、基于刘三姐文化的旅游开发分析(一)刘三姐文化开发过程1、电影资源引导阶段。

刘三姐文化的旅游业发展,最初源于电影《刘三姐》的成功热映,电影中浓郁的民歌风俗,秀丽的地域风光吸引了广大观众,赏景觅俗的游客逐渐增加,阳朔将刘三姐电影的拍摄地和景观作为旅游项目;后逐渐开发相关故居遗址、洗衣石、对歌台等景点,以及刘三姐歌圩会等项目,“印象·刘三姐”与南宁国际民歌节,更加速了刘三姐文化传播,而柳州市投资近千万拍摄的刘三姐电视连续剧,但不知何故一直没有公演。

宜州刘三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品牌提升构想

宜州刘三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品牌提升构想

宜州刘三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品牌提升构想摘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域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

位于广西省西北方的宜州市依托本地丰富的刘三姐文化资源,将刘三姐文化上升为一种精神文化层次,但是将宜州真正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宜州将还有好多路要挖掘和前行,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其旅游文化品位来实现转变。

关键词: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品牌提升旅游和文化始终是一脉相承,珠联璧合关系。

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这种文化可以是物质文化,也可以是非物质文化。

文化犹如一股鲜血,为旅游生命的必须,离开文化支持,旅游的发展流脉终会枯竭。

而一个地域旅游的发展,不仅会开发出新的文化资源,而且可以使这种资源更加完善的发展,为文化提供现代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

但是如今的文化却政府都在利用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始终如一的发展,形成特定的旅游资源,这种资源虽然风光逶迤,但是只能一次性消耗,二次游览的价值不高。

当今的旅游开发,在必须依托一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适时的开发文化资源,不断注入旅游新气象,同时要结合本土文化要素,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品牌,由单纯的利用文化资源的发展向文化产业品牌聚集地靠拢,形成一种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宜州刘三姐文化的旅游资源(一)刘三姐传说传说刘三姐在宜州出生,在桂林出名传歌,在柳州鱼峰山骑鱼成仙,关于三姐的的事迹也是有好几个版本,流传于宜州、柳州一代的民间故事《刘三姐》是说刘三姐原住在罗城县,后天搬家到相邻的宜州下枧河畔下枧村。

三姐从小爱唱山歌,无论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都是歌不离口,方圆百里没有一个唱歌能赢过她,因为哥哥怕唱歌招惹是非就处处阻扰三姐唱歌,并在三姐准备爬上葡萄藤和小伙子们对歌时用柴刀砍断葡萄藤,三姐掉入下枧河并漂流至柳江,并在鱼峰山鲤鱼岩处和后生们对歌,后来和一个农夫对歌,唱了三年又三个月仍不分胜负,这时小龙潭跃起一条大鲤鱼,三姐越身上鲤鱼背,骑鲤鱼上天去了[1]。

刘三姐影视城

刘三姐影视城

“刘三姐影视城”旅游开发策略前言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民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开始发生了变化。

以前很多人只要一有钱就存在银行里,而不是花出去。

到现在居民的消费观念开始变化,很多人已经开始将手中的闲钱构建自己更好的生活了。

旅游就是居民消费的另一增长点,发展旅游对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作用。

现在名山大川的旅游资源都已经被开发殆尽,我们应该发展新的旅游资源,影视城旅游成为了其中发展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起广西,人人都会想到山歌,说到山歌,人们就会想到刘三姐,她是民间传说的”歌仙“、”歌圣“,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和毛难族人民有口皆碑的智慧女神。

刘三姐的影响力是永远的,她在千百年流传中适应不同时代人民的要求,成为人们理想中智慧勇敢的歌仙,并成为经久不衰、生命常青的一种文化现象。

可以说”刘三姐“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名字,而是成为了广涵八桂大地民俗文化的典型意象,它的存在,对广西人民现代社会生活有着深层的渗透与重大的影响。

就冲着“刘三姐”这一个人人知道的名字,所以就诞生了刘三姐影视城景区。

刘三姐影视城景区位于柳城县马山乡北浩屯,距宜柳髙速马山出口5公里。

距离柳城县县城20公里。

它位于柳城县马山乡北浩村美丽的龙江河畔,包括莫府、柳城街、刘家三部分。

莫府建于富有神奇传说的官帽山下,由大门、中厅、正房、游廊、望楼、公子房、仆人房、后花园等30个子项目构成,采用壮族传统干栏式建筑风格,榫卯式连排结构,亭、廊、楼阁错落有致。

刘家建在江心小岛上,与莫府隔江相望。

因此刘三姐影视城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完全具备成为影视旅游胜地的基础,具有成为“中国影视旅游第一品牌”的发展前景。

一、背景分析(一)发展概况当影视越来越近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近地走进了影视中的风景。

一个又一个的拍摄地成为人们探寻梦想的去处、一个又一个的旅游目的地因影视的热映而游人如织。

从《罗马假日》的常热不衰,到《非诚勿扰2》的北京旅游定制,以文化为引领的旅游与影视正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人们生活中最美妙的部分。

文化产业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案例概述

文化产业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案例概述

《印象·刘三姐》案例概述“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的运作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有一个指示,怎样利用广西原有的文化蕴涵(刘三姐),做一个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同广西旅游结合起来的好项目。

文化厅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梅帅元(《印象·刘三姐》总策划、艺术总监)负责,并为此特别成立了广西文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策划方案出来后,梅总去找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老谋子”对此很感兴趣,觉得“是一个事情”,并于1998年底带了班子前来桂林选点,最终在阳朔选择了漓江与田家河的交汇处作为剧场,而此处正是当年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拍摄之地。

然后是找资金。

一开始,该项目对外进行招商引资,把眼光放在海外。

曾有两家香港公司想进来,但都没有谈成。

2000年7月28日该项目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后,香港创维介入,但最后还是未成。

广维(全名为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河池的一家化工、化纤企业。

该公司是广西最大的化工、化纤企业,也是前几年公布的全国512家大中型企业之一。

广维董事会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做出了投资决定,并将3000万资金打入了该项目帐户。

之后,广维才派出代表人员前去阳朔具体洽谈项目合作事项。

在广维介入后,项目的建设进程大大地加快了。

覃济清说,至今为止,该项目实际投入资金逾一亿元人民币,其中演出部分即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投入就达8000多万元。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文华艺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广西文化产业的旗舰企业。

在四年的时间里,公司投资建设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漓江山水剧场”、“阳朔东街”、“风雨桥”、“鼓楼”、“刘三姐民俗风情”等文化项目。

制作了全球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全新形式,被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文化企业。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中国·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山水文化机构董事长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历时五年半努力制作完成。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

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篇一: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500字心得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宜州地方民俗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宜州良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这座博物馆,我对刘三姐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宜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刘三姐是宜州的一位民间英雄,她在清朝末年为了保卫家乡,带领起义军抵抗外敌。

她不仅勇敢无畏,而且聪明过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保卫了宜州。

博物馆通过展示刘三姐的生活和事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传奇女英雄。

在博物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与刘三姐相关的文物和图片,这些都是当时的历史见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刘三姐像,她英姿飒爽,双手紧握着宝剑,展现着她的英勇和坚毅。

通过这些展品,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景,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激情与血性。

除了展示刘三姐的事迹,博物馆还展示了宜州的历史和文化。

我看到了关于宜州古代建筑的模型,了解了宜州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

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宜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宜州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参观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刘三姐的故事,更是对宜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个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和图片,帮助我们了解了宜州的过去,也为我们展示了宜州的现在和未来。

我被这座博物馆所展现的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所震撼,也被刘三姐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通过这次参观,我意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传承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刘三姐文化博物馆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宜州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机会。

总之,参观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是一次有意义的经历。

博物馆通过展示刘三姐的故事和宜州的历史文化,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观这座博物馆,了解宜州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刘三姐的英勇和智慧。

篇二:宜州刘三姐文化博物馆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的一座专门展示刘三姐文化的博物馆。

从旅游文化学角度探讨开发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资源

从旅游文化学角度探讨开发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资源

从旅游文化学角度探讨开发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资源根据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调查,结合广西宜州刘三姐故居旅游调研数据,从旅游文化学角度对广西宜州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资源开发进行研究。

引言2022年10至12月,广西旅游科研所对广西宜州刘三姐故居旅游进行了调研。

本人就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开发,从旅游文化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对广西宜州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景观开发提出建议,以振兴当地旅游、创造更好的效益。

一、提出问题三、分析问题通过上述ABC分析法得出结论,景区内容丰富、景区景点、特色文化(含演艺、节庆等)、特色建筑、特色步行街区、特色古镇、古村落或民族村寨、特色餐馆和地方特色风味美食、特色旅游土特产品、工艺品等、特色旅游资源、特色旅游服务项目、文化娱乐、城市规划与建筑、服务规范程度以及总体满意程度等调查项目得分较低,30%的项目扣了50%的分数。

宜州刘三姐故居旅游文化资源单一,有待于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丰富旅游文化景观项目。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旅游文化学认为,文化景观是为满足需要,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景观。

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景观分为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

(一)城市文化景观旅游文化学认为,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外观建筑、公共设施、机关、学校、企业、商业、道路、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隐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城市精神、社会、工作以及行为方式形成的城市氛围。

宜州刘三姐故居位于宜州城区的城乡结合部,景区的建筑简单,无法依托城区建筑;公共设施简单,只有个简单停车场;商业店铺较少,以私人小店为主;道路简单,与景区道路衔接的城市道路狭窄;交通只有几路公共汽车,且间隔时间较长;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管理较弱,景区的交警、巡警较少。

刘三姐故居作为宜州主要的旅游资源,城市氛围的城市文化景观有待于加强。

(二)民俗文化景观旅游文化学认为民俗文化景观是人类在物質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宜州市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宜州市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宜州市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江日青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45)005
【摘要】宜州市拥有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的多项有利条件.该市为打造这一旅游品牌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做大做强宜州市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营造刘三姐文化氛围、加快景点景区建设、精心开发旅游商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总页数】4页(P137-140)
【作者】江日青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广西,宜州,54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民族文化旅游展示和阐释中的科学性问题刍议——以广西宜州市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为例 [J], 谭日辉;罗树杰
2.打造旅游品牌,传承刘三姐文化\r——以\"刘三姐\"文化数字化浮雕工艺品开发研究为例 [J], 张欣娜
3.放大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关于打造”海门山羊”特色品牌的调查与思考[J], 张建华
4.放大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关于打造"海门山羊"特色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J], 张建华
5.宜州市局圆满完成“刘三姐文化旅游节”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J], 覃伟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旅游小镇的广西实践—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为例发表时间:2019-09-19T16:15:30.22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5期作者:刘芮宏刘海彬[导读] 特色小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型产业主体,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不断升温,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12摘要:特色小镇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型产业主体,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不断升温,旅游型特色小镇做为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章在分析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要点,同时以广西宜州刘三姐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探索了从规划层面做好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旅游规划;发展策略;宜州刘三姐小镇1.广西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背景1.1广西特色旅游小镇的缘起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应对旅游业发展新趋势,201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合作推进建设行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框架协议,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提出到2020年在广西打造30个旅游型特色小镇。

根据相关研究,笔者将旅游型特色小镇定义为:以建制镇(乡)、产业园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特色旅游集聚区等为载体,以旅游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围绕旅游相关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生产服务为小镇核心功能的新型特色小镇。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申报广西旅游特色小镇应按1至3平方公里面积进行建设培育,原则上社会投入要达到8亿元/每平方公里以上。

1.2广西发展特色小镇总体进展2016至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广西共有14个小镇入选,分别是第一批入选的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第二批入选的河池宜州市刘三姐镇、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南宁市横县校椅镇、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

2017年,广西4个小镇入选全国体育小镇示范点试点,分别为北海市银海区海上新丝路体育小镇、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河池市南丹县歌娅思谷、防城港市“皇帝岭—欢乐海”滨海体育小镇。

2018年,广西继续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培育力度,并公布了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名单,共有45个镇(含14个全国特色小镇)认定为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

广西层面也将在土地供给、人才引进、品牌打造、投融资等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

综合来看,入选广西特色小镇名单中,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和以旅游资源为特色吸引物的小镇数量不少,如以古镇特色为吸引物的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柳州市鹿寨县中渡镇、宜州区刘三姐镇、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又如以“旅游+”产业融合为特色的横县茉莉小镇(农业+旅游)、玉林陶瓷小镇(工业+旅游)、南宁古零攀岩小镇(体育+旅游)、宜州天丝刘三姐小镇(文化+旅游)等,甚至很多小镇本身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河池市南丹县歌娅思谷、中渡古镇等。

可以说,旅游型特色小镇正逐渐被市场接纳和认可,其它产业特色型小镇插上旅游的翅膀,也能带来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认可。

2.广西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2.1项目概况刘三姐特色小镇位于广西河池宜州市区北郊4公里处,地处于广西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中亚热带谷地气候区过渡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舒适宜人。

小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浓郁的壮族民俗风情、丰富的文化遗产、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宜人舒适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特色物产,特别是小镇刘三姐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适合开发旅游型特色小镇,项目区同时也是宜州区刘三姐小镇的核心区域。

2.2文化解析刘三姐山歌文化是广西流传最为广泛、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已形成较高价值的文化品牌。

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民间传说,刘三姐为唐朝时期壮女。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或王士祯《池北偶谈》等书记载,刘三姐是唐中宗“神龙中”(约公元706年)的歌唱能手,“相传为始造歌之人”,“蛮歌之鼻祖”。

《宜山县志》[1]和《庆远府志》[2]也提到“刘三妹是唐时下涧壮女。

”因此,在项目规划设计中,抓住了“唐风”、“壮韵”两个关键词进行意象强化,是刘三姐小镇地域文脉的展现。

2.3规划思路规划重点依托刘三姐风情小镇秀美的自然山水,以浓郁的“刘三姐文化”为灵魂,以深厚的壮族文化为根基,以辉煌灿烂的盛唐民间文化为辅助,将刘三姐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成为融最优美山水风光、最丰富的民俗风情、最纯真的刘三姐文化、最具特色的古韵壮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古镇。

打造刘三姐小镇蜕变的三部曲:追往昔——追溯唐朝刘三姐,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谋今朝——重构刘三姐文化,再现盛世歌仙生活情景;创未来——打造中国特色名镇,创建世界知名文化品牌。

2.4总体布局根据小镇格局谋略,统筹小镇规划布局,按照“框架明晰,点线结合”策划思路和项目区独特的文化特点以及景观特色构建“一带三区”的空间格局(图一、图二)。

一带即生态传歌带,三区为三姐文化体验区、村寨民俗体验区、养生休闲度假区。

2.5旅游小镇的规划要点2.5.1形象塑造——挖掘小镇特色特色是旅游小镇开发的核心要素,要做好特色挖掘,突出“千年唐韵古镇、三姐风情歌乡”的IP形象,首要任务就是对刘三姐文化进行重构,对唐朝风韵进行历史再现。

规划运用景观表现形式将具有“刘三姐文化”特色的内容融入到小镇的各个节点,形成点、线、面布局明晰的特色文化脉络,构建民俗风情游览格局,传承特色刘三姐文化。

同时将刘三姐生活的唐朝民间文化融入其中,结合功能片区、街区、景观节点、景观小品等融入唐文化旅游元素,营造唐文化旅游氛围,创造具有资源唯一性、品牌独创性的刘三姐风情小镇。

2.5.2空间构建——营造山水诗画意境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品质是旅游型小镇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也是小镇开发观光、休闲养生、度假等产品系列的基础。

在本项目的规划上,要特别注重小镇休闲和人文内涵的挖掘和景观生态表现。

在景观规划上打造“一廊、一轴、一心、二十四节点”(图三)的景观格局。

一廊即滨水传歌廊,一轴即山歌文化景观轴,一心即歌仙山景观核心,二十四景观节点分别为游客中心、诗书广场、百戏广场、嘹歌台、对歌化石、歌缘渡、歌仙桥、歌仙园、歌仙广场、夫妻廊、竹林茶庄、隔水曲洲、刘三姐剧场、刘三姐书院、育儿诗碑、手心煎石、踏鱼归岸、巫仙柱、手帕穿石、藤树情恋、精武诗碑、刘三姐百歌廊、南国花园。

2.5.3项目带动——打造全时旅游小镇策划项目区丰富的项目体系,打造“一年四季+白天+夜晚”的全时旅游小镇。

项目区共策划七大主题项目(图四),同时在主题项目下,安排多样化的子项目,共同支撑起全时旅游小镇的实现(图五)。

生态传歌带:以“千年流韵,以歌为魂,滨水传歌,以歌为舟”为主题特色,建设有刘三姐剧场、刘三姐度假山庄、歌仙桥饭店、歌仙桥、歌仙广场、歌缘渡、歌仙园、水上游舫、溯河寻歌步道、景观小品及其它景观游憩设施等。

游客中心:集游客集散、交通换乘、咨询、展示、投诉、急救、管理、票务、休息九大功能于一体,主要建设有景观大门(图六)、游客中心等项目。

山歌原乡:以“琴棋诗书画,歌酒花茶水”为主要特色,打造人文荟萃之地,盛世欢歌壮乡小镇。

建设项目有:影视文化街、诗书广场、百戏广场(图七)、壮家时尚街、原乡院落、壮家驿站、山谷客栈、阿牛哥鱼庒、琴棋书画馆等。

下枧壮寨:以隐壮乡新居,体验山歌欢情,享受乡居原味生活为特色,建设有:民俗文化商业街、农家风情美食街、农家旅馆、民俗竞技广场及其它景观节点等。

颐养别苑:以茶香满园,康疗养生之地,颐养天乐之所为特色,建设有滨江美食街、采调缘度假酒店、养生居壮情村等项目。

三姐歌乡:以融合动听的山歌民乐,浓郁的壮乡风情,精彩的民俗艺剧为元素,打造壮乡欢歌风情片区。

建设有特色商业街、风情酒吧街、精品商务度假酒店、歌乡驿站、刘三姐书院、山歌文化传承中心、刘三姐博物馆、歌缘居、歌仙居、绣缘居、绣缘村、壮歌村等项目。

歌仙公园:以登歌仙山,一览歌乡古韵魅力,怀古咏今,寻仙祈福为特色,建设有花鸟古玩街、南国花园、云峰歌楼、歌仙山等项目。

对项目区内建筑风貌进行改造,按照重现唐朝遗风的风格进行整体的改造设计,突显唐朝建筑之气魄宏伟,严整开朗,游客置身其中,仿佛梦回唐朝,在山歌飘扬中,体会别有一番的小镇风韵(图八)。

2.5.5产业振兴——重构文旅核心产业将小镇原以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进行重构,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核心,以文化为魂,小镇为形,旅游为主要功能,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策划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旅游产品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业态支撑体系(图九),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带动新型小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小镇产业竞争力,使小镇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5.6消费提升——策划丰富业态产品丰富的旅游商业业态能给刘三姐风情小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也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

项目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进行主题化的旅游商业业态开发,培育抹茶养生、诗酒休闲、山水游赏、唐风汤浴、乡河漂游、山歌民乐、酒店度假、古镇观光八大主题业态,巧妙策划多个旅游消费热点,建设集山水风情、生态风貌、壮乡风格、唐朝风味、山歌风俗、刘三姐文化风韵的旅游集镇。

2.5.7体验升级——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旅游活动的策划必须兼具参与性和娱乐性,要以各种城镇文化体验活动、休闲活动和文化活动来不断刺激旅游市场消费。

项目区内策划了刘三姐文化艺术节系列主题活动、三月三歌圩、“寻踪刘三姐”趣味闯关活动、百桌长宴、摄影纪念之旅、婚庆浪漫之旅等系列活动,使刘三姐风情小镇在市场上一直保持新颖的姿态,能不断焕发活力,始终保持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从而延长刘三姐风情小镇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2.5.8营销为王——多样化的营销模式利用宜州刘三姐故乡的形象IP,将刘三姐文化在小镇中进行活化展现,同时采取丰富灵活的营销手段,集合常规媒体营销、网络营销、节庆赛事营销、名人营销、公关营销等营销方式,将小镇进行推广。

3.结语在广西大力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多种功能叠加、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的“广西模版”旅游型特色小镇,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