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的判定一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及其判定》笔记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及其判定》笔记
一、平行线的定义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或者说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同位角相等: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
平行。
2.内错角相等: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
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即角度和
为18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应用实例
1.交通标志:在公路上,车道线通常都是平行的,这些线可以帮助驾驶员判断车
辆是否在正确的车道上行驶。
2.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通常会使用平行线来构
建平行的梁和柱子。
3.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中,为了确保机器的精确度,常常需要使用平行线来检
测和调整机器的部件。
四、注意事项
1.平行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定义。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必须同时满足,不能只满足其中一条。
3.在实际应用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五、练习与巩固
1.判断题:给出一些线段的图片,判断它们是否平行。
2.选择题:给出一些关于平行线的描述,选择正确的判定定理。
3.应用题:结合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平行线的距离、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平行线的判定》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B )
A.∠2=∠3
C.∠4+∠5=180°
B.∠1=∠3
D.∠2=∠4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3.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C )
A.∠1=∠2
C.∠1+∠3=180°
B.∠1=∠5
D.∠3=∠5
得∠1=∠2(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GF
针对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已知如图所示,∠ =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 ∠,且平分∠,试说明 ∥ 的理由.
复习回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如何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AB外一点P做AB的平行线CD.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知识精讲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可以看出,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实际上就是过点P画与∠2
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过程中,直尺和三角尺分别
4.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A.若∠1=∠4,则m//c
B.若∠1=∠2,则a//b
C.若∠1+∠3=180,则n//c
D.若∠2+∠3=180°,则m//n
达标检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如图(1),光线AB,CD被一个平面镜反射,此时
∥
CD
∠1=∠3,∠2=∠4,则AB // _____,BE_____DF.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4
b
2
∴ 2+ 4=180°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应用格式:
∵a∥b(已知)
∴∠2+∠4=180 °
a
1
4
b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典例精析
例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因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所以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D
C
于是∠D=180 °-∠A=180°-
100°=80°
A
B
∠所C以=梯18形0的°另-∠外B两=1个80角°分-1别15是°8=06°5°、 65°.
四、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
什么?它与判定有什么区别?(分组讨论)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解 ∵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1
又∵ ∠1=∠3(对顶角相等),
3
b
2
∴ ∠2=∠3(等量代换).
c
总结归纳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应用格式:
∵a∥b(已知)
解: ∠A =∠D.理由:
∵ AB∥DE( 已知 )
D
∴∠A=_∠__C_P_E_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AC∥DF( 已知 )
F C
P E
图1 B
∴∠D=_∠__C_P_E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来推理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3.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应用.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3)图1, 图2中的直线平行吗?你是怎么判断的?相交在同一平面内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两种: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那么两条直线平行.同学们想一想:除应用以上两种方法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方法呢?(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5-7,探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何画平行线呢?学生答:一、放;二、靠;三、推;四、画.教师问:画图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学生答:同位角始终保持相等.教师问: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学生答:直线a,b位置关系是平行.教师问: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答:如下图所示:教师问: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师生一起解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吗?学生答:∵∠1=∠2,∴l1∥l2.教师总结如下:几何语言:∵∠1=∠2 (已知),∴l1∥l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1: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解:∵∠1=∠7(已知),∠1=∠3 (对顶角相等)∴∠7=∠3(等量代换)∴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位角(“F”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2.出示课件11,探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学生答:猜想可以利用内错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由∠3=∠2,可推出a//b吗?如何推出?师生一起解答:解:∵∠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3=∠2(已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考点2: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完成下面证明:如图所示,CB平分∠ACD,∠1=∠3.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3)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CB平分∠ACD,∴∠1=∠2(角平分线的定义).∵∠1=∠3,∴∠2=∠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总结点拨: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内错角(“Z”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4,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3.出示课件15,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教师问:如图,如果∠1+∠2=180°,你能判定a//b吗?学生答:能判定a//b.教师问:请写出解答过程.学生答:证明:∵∠1+∠2=180°(已知),∠1+∠3=180°(邻补角的性质),∴∠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教师问:你能利用几何语言描述一下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吗?学生答:几何语言:∵∠1+∠2=18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3: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如图:直线AB、CD都和AE相交,且∠1+∠A=180º .求证:AB//CD .(出示课件17)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证明:∵∠1+∠A=180º(已知),∠1=∠2 (对顶角相等),∴∠2+∠A=180º(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生共同归纳:准确识别三种角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本题中易得到同旁内角(“U”型)相等,从而可以应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出示课件18,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6)练习课件第19-26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27) ),),(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5.2.2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知道判定平行线的方法,会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七、课后作业1、教材第14页练习第1,2题.2、七彩课堂第18-19页第5、6、9题.八、板书设计:1.知识梳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 考点3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节课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平行线的画法入手,引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时,是否两直线也平行?同旁内角之间又分别有怎样的关系时两直线平行呢?由此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所学内容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及判定
③过一点可以而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平行。
(╳)
D 2、用符号“∥”表示图中平行四
C
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AB∥ CD,AD∥ BC。 A
B
巩固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 垂直,平行三种。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不垂直。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2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画法
一放 二靠 三移 四画
从画图过程,三角板起到什么作用?
要判断直线a //b,你有办法了吗?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 平行。简单地说: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 ∵ ∠1=∠2(已知)
C
相交的两
Hale Waihona Puke 条直线。 abB
直线AB平行
AB D
CD 于直线CD
a b 直线a平行
于直线b
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除平行 外还有什么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重 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相交或平行
课内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是平行线。(╳)
E
A
B
4
C
7
D
F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行线的判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教学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任务分析】1、学习结果:本课属于智慧技能的规则学习。
2、学习条件:( 1)必要性条件:规则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概念,此处要学习的四个概念是“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 ,四个都属于定义性概念。
概念的先决条件是辨别。
(因而决定教学的顺序为辨别—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 2)支持性条件:两直线平行可用推平行线法来检测,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都可以用量角器测得。
学生学习用具:两把尺子或三角板。
本节分两个课时讲,第一课时介绍前两个判定方法,课时二再介绍判定方法三。
3、学生的起点能力:学生已经掌握“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概念。
学生会具有辨别能力,会使用几何工具辅助学习,具备一般的推理能力。
起点能力使能目标一使能目标二终点能力学生已经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作图在平行线和结合图形学生自知道两角关系运用判定“平行线”的概念非平行线上找到己归纳出平行线方法来证明,并使用正学生会使用几何这几对角判定方法确的证明格式工具辅助学习,具发现这些角的关备一般的推理能系力。
4、教学重点:对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5、教学难点:方法的归纳与综合运用【教学内容】教学教师活动过程1、?本堂课分五块讲解习得1、回顾三线八角阶段2、平行线概念3、平行线判定方法4、本课重难点5、总结与练习(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1、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三线八角”a314a12358a267问那些角是“同位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让学生在自己纸上也画一下,或者用手势比一下。
学生活动看 PPT个别举手回答大部分学生跟着老师用手势表示各种角学生回答平行线的概念,一部分学生会把在同一2、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
为什么?
解:直线与平行. 理由如下:
∵∠1 + ∠ = 180°, ∠1 + ∠ = 180°,
∴∠ = ∠.
∵∠ = ∠,
∴∠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题2】如图,∠ + ∠ = 180°,∠ = ∠,试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3】如图,∠ + ∠ = ∠,试说明∥.
解: 如图,作∠ = ∠.
∵∠ = ∠
∴∥.
又∵∠ + ∠ = ∠,
解: ∵∠1=∠2, ∴AB∥CD.
∵∠3+∠4=180°,∴CD∥EF,
∴AB∥EF.
3.如图,B、A、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BC.你
∠EAD=∠B或∠DAC=∠C或∠DAB+∠B=180°
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允许添加
任何辅助线).
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D
).
A. ∠1=∠4 B. ∠3=∠5 C. ∠2+∠5=180° D. ∠2+∠4=180°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 = ∠2
∥
判定方法2
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
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2022-2023学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回顾
1.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画平行线的方法:
已知点P是直线a外一点,画出经过点P且直线a平行的直线的作图过程.
P
•
一落
二靠
三移
四画
a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
两条直线平行.
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
课堂练习
3.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若∠1+∠2=180°,则 //
B.若∠2=∠3,则 //
C.若∠1+∠2+∠3=180°,则 //
D.若∠2+∠4=180°,则 //
课堂练习
4.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两个大小、形状都相同的
三角板画平行线AB , CD , 贝贝、晶晶、欢欢三位同学的做法如
行?根据是什么?
新知讲解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
直线平行.
简单可以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1+∠2=180° (已知)
∴a//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3
b
1
2
a
练一练
如图,BE 平分 ∠ABC,CE 平分 ∠DCB,∠1+ ∠2=90°,能
AB//CE . 请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证明:∵CD 平分∠ECF
∴∠ECD= ∠FCD (
角平分线的定义
∵∠ACB=∠FCD( 对顶角相等
∴∠ECD=∠ACB( 等量代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验证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情况?”比如,铁轨或者教室的黑板边缘。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行线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Biblioteka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部分“5.3.1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在平面内没有任何其他直线与这两条直线同时相交,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学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举例解释:在讲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时,可以通过具体图形展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为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讨论直线是否平行,不同平面内的直线是否有平行的可能性。
-判定方法的适用条件:学生需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些判定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
c
a
3
1
b
2
猜想:∠1=∠2.
如图,已知直线 a∥b,c 是截线.试说明∠1=∠2.
c
解:∵a∥b,
a
3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又∠1=∠3(对顶角相等),
b
2
∴∠1=∠2.
归纳
性质 2:两条_平__行__线__被第三条直线所截,_内__错__角__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__内__错__角__相等.
符号语言: ∵AB∥CD, ∴∠1=∠2.
E
A
B
1
C
2
D
F
仔细观察下面的动图,巩固对平行线的性质 2 的掌握.
仔细观察下面的动图,巩固对平行线的性质 2 的掌握.
思考
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我们可以推出平行线关于
同旁内角的什么性质? a b
c 3 14 2
猜想:∠2+∠4=180°.
如图,已知直线 a∥b,c 是截线.试说明∠4+∠2=180°.
平行线相交,度量所形成的八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
角 度数
角 度数
∠1 ∠2 ∠3 ∠4 120° 60° 120° 60°
∠5 ∠6 ∠7 ∠8 120° 60° 120° 60°
c 21 a
34
6 5b 78
∠1,∠2,…,∠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
么关系?
同位角有:∠1和∠5,∠2和∠6,∠4和∠8,∠3和∠7.
c
每对同位角的度数都相等. 由此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 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21 a 34
6 5b 78
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经历平行线判定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 转化的思想和研究平行线判定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会由判定1,推出 判定2、3.并且理解推理过程及几何解题的基 本格式。
教学难点:
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
一、 教学过程:
(一)你还记得如何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 线吗? 除了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可判定两 条直线平行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判定 两条直条线平行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再
见
例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答: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 b 理由:如图, ∵ b⊥a,c⊥a(已知) a
1 2
∴∠1=∠2=90°(垂直定义)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巩固加深
1、 如图, BE是AB的延长线. (1) 由∠CBE=∠C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根据是什么? 答: AE∥CD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D
F A E B
归纳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平行线的判 定方法? (2)你能用几何的语言表示出来吗?
(3)你能根据题目的条件灵活选择判定 方法吗?
同位角相等
平行条件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条件: 角的关系 平行关系
4.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定义.
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具有怎样的关系也能 E 判断两直线平行呢?
A 4 2 F 3 1 B D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相交线与平行线说课研讨复习教学课件
是为什么?
解题秘方:找出AB,CD 被
AE 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利
用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来
说明这两条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解:因为∠ 1= ∠ AOD(对顶角相等),∠ 1=70°, 所以∠ AOD=70°. 又因为∠ A=110°, 所以∠ A+ ∠ AOD=180°. 所以AB ∥ 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直线l1,l2位置关系如何?
两直线平行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P
A
B
1
相关概念: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
如果同位角相等,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2. 表达方式:如图5.2-12, 因为∠ 1+ ∠ 2=180°(已 知), 所以a ∥ b(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利用同旁内角说明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之
间的关系是互补,不是相等.
感悟新知
例 3 如图5.2-13, 直线AE,CD 相交于点O, 如果
∠ A=110°,∠ 1=70°,就可以说明AB ∥ CD,这
【例1】如图,∠1=∠2=35°,
则AB与CD的关系是___A__B_∥_C_D____,
理课 课 课件 件 件 由课课课件件件 是___同___位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_1
达标检测:基 础 巩 固 题
4.如图所示,FE⊥CD,∠2=26°,猜想当∠1=____6_4_°____时,AB∥CD.
5∴、AD同//旁BC内(角内互错补角,相两等直,线两平直行线.平行) 5问、题同1旁:内画角图互过补程,中两,直 什线么平角行始.终保持相等? 与5、C同D平旁行内,角A互C补与,DE两也直平线行平行. 探经究过1直:线如外图一,点由,有3且= 只2有,一可条推直出线a/与/b吗已?知如直何线推平出行?。 如图3=所示2(,对FE顶⊥角C相D等,)∠2,=26°,猜想当∠1=__________时,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 3(同角的补角相等)
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 观察∠1,∠2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
∵
(已知),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
12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2.2 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 推理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与思考 问题1 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相交(包括垂直)和平行两种。 问题2 怎样的两条直线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a
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测试题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若a ∥b,b ∥c,则a 与c 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 A.平行或相交 B.垂直或相交 C.垂直或平行 D.平行、垂直或相交3.如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 )A.∠BAD=∠BCDB.∠1=∠2;C.∠3=∠4D.∠BAC=∠ACD34DC BA21FE D CBA EDCBA(1) (2) (3)4.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 ( ) A.AD ∥BC B.EF ∥BC C.AB ∥DC D.AD ∥EF5.如图3所示,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C.同旁内角可能相等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 ( ) 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平行或垂直或相交8、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9.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 相交于P,若a ∥c,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0.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 满足a ⊥b,a ⊥c,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1、如图,光线AB 、CD 被一个平面镜反射,此时∠1=∠3,∠2=∠4,那么AB 和CD 的位置关系是 ,BE 和DF 的位置关系是 .12、如图,AB ∥EF,∠ECD=∠E,则CD ∥AB.说理如下:BACDEF1 23 4F EDC B A13.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 相交于P,若a ∥c,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4.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 满足a ⊥b,a ⊥c,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5.如图所示,BE 是AB 的延长线,量得∠CBE=∠A=∠C.(1)由∠CBE=∠A 可以判断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2)由∠CBE=∠C 可以判断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6、如图所示,已知∠1=∠2,AB 平分∠DAB,试说明DC ∥AB. DCBA211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 和AB,CD 分别相交于K,H,且EG ⊥AB,∠CHF=600,∠E=•30°,试说明AB ∥CD.GHKFEDC B A1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e,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d ecb a 341219、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够得到直线AB ∥CD 的所有直接条件.∵∠ECD=∠E ( )∴CD ∥EF( ) 又AB ∥EF ( )∴CD ∥AB( ).ED CBA BA 1220、如图(1)所示,过点A 画MN ∥BC;如图(2)所示,过点P 画PE ∥OA,交OB 于点E,过点P 画PH ∥OB,交OA 于点H;如图(3)所示,过点C 画CE ∥D A,与AB 交于点E,过点C 画CF ∥DB,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CBAPO BAD CBA高频考点强化训练:三视图的有关判断及计算时间:30分钟 分数:50分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2.(2016·贵阳中考)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物体,中间有一细棒,则此几何体的俯视图是【易错6】(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3.如图所示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下列哪个物体的三视图(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有两个视图是相同的,则不同的视图是( )5.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左视图的面积为( )A .36cm 2B .40cm 2C .90cm 2D .36cm 2或40cm 2第5题图 第6题图6.(2016·承德模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个数可能有( )A .8个B .6个C .4个D .12个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7.下列几何体中:①正方体;②长方体;③圆柱;④球.其中,三个视图形状相同的几何体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填几何体的序号).8.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3和5的长方形,它的左视图的面积为12,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_.9.如图,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10.(2016·秦皇岛卢龙县模拟)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则x 的值为________,y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分)11.如图所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1)说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中考必考点强化训练专题:简单三视图的识别◆类型一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1.(2016·杭州中考)下列选项中,如图所示的圆柱的三视图画法正确的是( )第1 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2016·抚顺中考)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3.(2016·南陵县模拟)如图,图中的几何体是圆柱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得到的,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4.(2016·肥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主视图与俯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016·宁波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6.(2016·鄂州中考)一个几何体及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7.(2016·菏泽中考)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类型二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乡镇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密………………………………….封……………………….线…………………………………………………………………………..8.(2016·黔西南州中考)如图,是由几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9.(2016·营口中考)如图所示的物体是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圆柱体组成,小明准备画出它的三视图,那么他所画的三视图中的主视图应该是( )10.(2016·日照中考)如图,小明同学将一个圆锥和一个三棱柱组成组合图形,观察其三视图,其俯视图是( )11.(2016·烟台中考)如图,圆柱体中挖去一个小圆柱,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 )。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九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
专题5.1 平行线的判定【九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 对顶角的识别及其性质】 (1)【题型2 平行、垂直】 (5)【题型3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7)【题型4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题型5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题型6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4)【题型7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17)【题型8 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的判定综合运用】 (20)【题型9 平行线判定的实际应用】 (24)【题型1 对顶角的识别及其性质】【例1】(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七年级期中)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1与∠2的顶点不相同,故不是对顶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1与∠2的一边不是反向延长线,故不是对顶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1与∠2是对顶角,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1与∠2的一边不是反向延长线,故不是对顶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的判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定义,正确判断.【变式1-1】(2022·广东·揭西县阳夏华侨中学七年级期末)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COB.交于点O,OE平分∠AOC,∠EOC=25(1)图中的对顶角有对,它们是.(2)图中互补的角有对,它们是.(3)求∠EOD的度数.【答案】(1)两;∠AOC和∠BOD,∠BOC和∠AOD(2)八;∠AOC和∠BOC,∠AOC和∠AOD,∠BOD和∠AOD,∠BOD和∠BOC,∠AOE和∠BOE,∠EOC 和∠EOD,∠EOC和∠EOB,∠AOE和∠EOD(3)140°【分析】(1)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判断即可;(2)根据补角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x,列出关(3)根据OE平分∠AOC,得出∠EOC=∠AOE,设∠BOC=x,则∠EOC=∠AOE=25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BOC的度数,再求出∠DOE的度数,即可得出结果.(1)解:图中的对顶角有:∠AOC和∠BOD,∠BOC和∠AOD.故答案为:两;∠AOC和∠BOD,∠BOC和∠AOD.(2)图中互补的角有:∠AOC和∠BOC,∠AOC和∠AOD,∠BOD和∠AOD,∠BOD和∠BOC,∠AOE 和∠BOE,∠EOC和∠EOD,∠OE平分∠AOC,∠∠AOE=∠COE,∠∠AOE+∠BOE=180°,∠∠COE+∠BOE=180°,∠∠EOC和∠EOB互补,∠∠COE+∠EOD=180°,∠∠AOE+∠EOD=180°,∠∠AOE和∠EOD互补.故答案为:八;∠AOC 和∠BOC ,∠AOC 和∠AOD ,∠BOD 和∠AOD ,∠BOD 和∠BOC ,∠AOE 和∠BOE ,∠EOC 和∠EOD ,∠EOC 和∠EOB ,∠AOE 和∠EOD .(3)∠OE 平分∠AOC ,∠∠EOC =∠AOE ,设∠BOC =x ,则∠EOC =∠AOE =25x ,由平角定义得,25x +25x +x =180°, 解得:x =100°∠∠EOC =∠AOE =12(180°﹣100°)=40°,∠∠DOE =100°+40°=140°,答:∠EOD 的度数为1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补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根据题意求出∠BOC 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2021·山东·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期末)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CD ,OF 平分∠AOD ,若∠AOD=50°.求∠EOF 的度数.【答案】6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OD =∠AOF =12∠AOD =25°,根据垂线的性质可得∠EOD =90°,再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OF 平分∠AOD ,∠AOD =50°,∠∠FOD =∠AOF =12∠AOD =25°, ∠OE ∠CD ,∠∠EOD =90°,∠∠EOF =∠EOD -∠FOD =90°-25°=6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1-3】(2022·辽宁·鞍山市第二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平分∠COE .(1)若∠AOC=76°,∠BOF=______度.(2)若∠BOF=36°,∠AOC的度数是多少?【答案】(1)33(2)∠AOC的度数是72°【分析】(1)根据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OF和∠EOB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BOF的度数;(2)根据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先用∠BOE的等式表示∠AOC,再根据角分线的定义,列出等式即可求得结果.(1)∵∠AOC=76°,∴∠BOD=∠AOC=76°,∵OE平分∠BOD,∴∠BOE=∠DOE=38°,∵∠COE+∠DOE=180°,∴∠COE=180°−∠DOE=142°,∵OF平分∠COE,∴∠EOF=∠COF=71°,∵∠BOF+∠BOE=∠EOF,∴∠BOF=∠EOF−∠BOE=71°−38°=33°故答案为:33;(2)设∠AOC=x°,∴∠BOD=∠AOC=x°,∵OE平分∠BOD,x°,∴∠BOE=∠DOE=12∵∠COE+∠DOE=180°,【例2】(202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点A在直线l1上,点B,C在直线l2上,AB∠l2,AC∠l1,AB=4,BC=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到直线l2的距离等于4B.点C到直线l1的距离等于4C.点C到AB的距离等于4D.点B到AC的距离等于3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2022·吉林·公主岭市陶家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因为AB⊥l,BC⊥l,B为垂足,所以AB和BC重合,其理由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垂直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线段最短线l外,MB=6,MA=8,∠AMB=90°,若点P为直线l上一动点,连接MP,则线段MP的最小值是____.【答案】4.8【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MP∠AB时,MP有最小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列式计算求解MP的最小值.【详解】解:当MP∠AB时,MP有最小值,∠AB=10,MB=6,MA=8,∠AMB=90°,∠AB•MP=AM•BM,即10MP=6×8,解得MP=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线段最短,三角形的面积,找到MP最小时的P点位置是解题的关③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题型3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例3】(2022·江西上饶·七年级期中)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d B.b⊥d C.a⊥d D.b∥c【答案】C【分析】根据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证a∥c,再结合c⊥d,可证a⊥d.【详解】解:∵a⊥b,b⊥c,∠a∥c,∠c⊥d,∠a⊥d,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及垂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变式3-1】(2022·河南漯河·七年级期末)如图,工人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AB的垂线a和b,得到a∥b,理由是()A.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钝角;③ 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b,b// c ,则a// c ;④ 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 ⊥b , b ⊥c ,则a ⊥c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A【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判断①,根据两锐角的大小求和可判断②,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判断③,根据垂直定义得出∠1=∠2=90°,然后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可判断④.【详解】解: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①不正确;②两个锐角的和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故②不正确;③ 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b,b// c ,则a// c ,故③正确;④ 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图∠a ⊥b ,b ⊥c ,∠∠1=90°,∠2=90°,∠∠1=∠2∠a ∠ c ,故④不正确;∠真命题只有1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两锐角和的大小,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锐角定义是解题关键.【变式3-3】(2022·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局七年级期末)如图,AB∥CD,如果∠1=∠2,那么EF与AB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解:因为∠1=∠2,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AB∥CD,所以AB∥EF.()【答案】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完成填空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1=∠2,所以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AB∥CD,所以AB∥E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公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题型4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4】(2022·甘肃·陇南育才学校七年级期末)如图,AB⊥MN,垂足为B,CD⊥MN,垂足为D,∠1=∠2.在下面括号中填上理由.因为AB⊥MN,CD⊥MN,所以∠ABM=∠CDM=90°.又因为∠1=∠2( ),所以∠ABM−∠1=∠CDM−∠2( ),即∠EBM=∠FDM.所以EB∥FD(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叫“推平行线”法,其依据是______.【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作图时保持∠1=∠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详解】解: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叫“推平行线”法,其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公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变式4-2】(2022·山东泰安·七年级期末)如图,AB⊥BC,∠1+∠2=90°,∠2=∠3.请说明线段BE与DF的位置关系?为什么?【答案】BE∥DF,见解析是它的补角的3倍,∠1−∠2=90°.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AB∥CD;理由见解析【分析】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1的度数,然后求出∠CFE和∠2的度数,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D;理由如下:∠∠1是它的补角的3倍,α,∠设∠1=α,则∠1的补角为13α=180°,∠α+13解得:α=135°,∠∠1=135°,∠∠CFE=180°−∠1=45°,∠∠1−∠2=90°,∠∠2=∠1−90°=45°,∠∠2=∠CFE=45°,∠A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的有关计算,平行线的判定,根据题意求出∠2=∠CFE=45°,是解题的关键.【题型5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5】(2022·山东·曲阜九巨龙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点A在直线DE上,AB∠AC 于A,∠1与∠C互余,DE和BC平行吗?若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平行,理由见解析【分析】由垂直定义可得∠BAC=90°,根据平角定义得∠1+∠BAC+∠CAE=180°,即可得出∠1+∠CAE=90°,由∠1与∠C互余,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出∠CAE=∠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平行,理由如下:∠AB∠AC,∠∠BAC=90°,∠∠1+∠BAC+∠CAE=180°,∠∠1+∠CAE=90°,∠∠1与∠C互余,即∠1+∠C=90°,∠∠CAE=∠C,∠DE∥B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余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1】(2022·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委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1=75°,∠2=35°,∠3=40°,求证:a∥b.∵∠4=∠3+∠2=75°,的平分线,∠ACB=40°,∠A=70°,求证:AB∥CF.【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补角的定义可求得∠ACE的度数,即可得∠A=∠ACE,进而可证明结论.【详解】证明:∠∠ACB=40°,∠∠ACM=180°-40°=140°,∠CF是△ABC外角∠ACM的平分线,∠ACM=70°,∠∠ACF=12∠∠A=70°,∠∠A=∠ACF=70°,∠AB∥C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证得∠A=∠ACF 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3】(2022·辽宁·阜新市第十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AB∥DE,∠1=∠ACB,∠CAB=1∠BAD,2试说明AD∥BC.【答案】见解析【例6】(2022·河北衡水·七年级阶段练习)已知:∠A=∠C=120°,∠AEF=∠CEF=60°,求证:AB∥CD.【答案】见解析【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证明:∵∠A=∠C=120°,∠AEF=∠CEF=60°,∴∠A+∠AEF=180°,∠C+∠CEF=180°,∴AB∥EF,CD∥EF,∴AB∥C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变式6-1】(2022·西藏昂仁县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CAD=20°,∠B=70°,AB∠AC,求证:AD∥BC.(1) ∠DAB+∠B等于多少度?(2)AD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DAB+∠B=180°(2)AD∥BC;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已知可求得∠DAB=120°,从而可求得∠DAB+∠B=180°;(2)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1)解:∠AB∠AC,∠∠BAC=90°.又∠∠1=30°,∠∠BAD=120°,∠∠B=60°,∠∠DAB+∠B=180°.(2)解:AD∥BC.理由如下:∠∠DAB+∠B=180°,∠AD∥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变式6-3】(2022·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点E在BC上,BD∠AC,EF∠AC,垂足分别为D,F,点M,G在AB上,GF交BD于点H,∠BMD+∠ABC=180°,∠1=∠2,求证:MD∥GF.下面是小颖同学的思考过程,请补全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证明依据.证明:∠BD∠AC,EF∠AC,∠∠BDC=90°,∠EFC=90°(①).∠∠BDC=∠EFC(等量代换).∠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CBD(②).∠∠1=∠2(已知).∠∠1=∠CBD(等量代换).∠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MD+∠ABC=180°(已知),∠MD∥BC(④).∠MD∥GF(⑤).【答案】垂直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GF∠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得出∠BDC=∠E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BD=∠2,求出∠CBD=∠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GF∠BC,GF∠MD即可.【详解】证明:∠BD∠AC,EF∠AC,∠∠BDC=90°,∠EFC=90°(垂直的定义).∠∠BDC=∠EFC(等量代换).∠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C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已知).∠∠1=∠CBD(等量代换).∠GF∠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MD+∠ABC=180°(已知),∠M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MD∠G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GF∠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题型7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例7】(2022·广西贺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有下列条件:①∠1=∠2;②∠3+∠4=180°;③∠5+∠6=180°;④∠2=∠3.其中,能判断直线a∥b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依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由∠1=∠2,可得a∥b;②由∠3+∠4=180°,可得a∥b;③由∠5+∠6=180°,∠3+∠6=180°,可得∠5=∠3,即可得到a∥b;④由∠2=∠3,不能得到a∥b;故能判断直线a∥b的有3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7-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图,已经知道∠2是直角,那么再度量图中已标出的哪个角,不能..判断两条直轨是否平行()A.∠1B.∠3C.∠4D.∠512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相等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A.如图,∵∠1=∠2,∠1+∠3=180°,∴∠2+∠3=180°,∴不能推导出l1∥l2,不符合题意;B.如图,∵∠1=∠2,∠1+∠3=180°,∴∠2+∠3=180°,∴不能推导出l1∥l2,不符合题意;C.如图,∵∠1=∠2,∠1+∠3=180°,∴∠2+∠3=180°,∴不能推导出l1∥l2,不符合题意;D.如图,∵∠1=∠2,∠1=∠3,∴∠2=∠3,∴一定能推导出l1∥l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熟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知识点.【变式7-3】(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DE∥BC的是()A.∠1=∠2B.∠3=∠4C.∠5=∠C D.∠B+∠BDE=180°【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因为∠1=∠2,所以DE∥BC,故A不符合题意;因为∠3=∠4,不能判断DE∥BC,故B符合题意;因为∠5=∠C,所以DE∥BC,故C不符合题意;因为∠B+∠BDE=180°,所以DE∥BC,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题型8 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的判定综合运用】【例8】(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180°,∠ADF+∠AFD=90°,点E、F分别在DC、AB上,且BE、DF分别平分∠ABC、∠ ADC,判断BE、DF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答案】平行,理由见解析【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E=12∠ABC,∠ADF=12∠ADC,从而可得∠ADF+∠ABE=90°,再结合∠ADF+∠AFD=90°可得∠ABE=∠AFD,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详解】解:BE∥DF,理由如下:∵BE,DF分别平分∠ABC,∠ADC,∴∠ABE=12∠ABC,∠ADF=12∠ADC,∵∠ADC+∠ABC=180°,∴∠ADF+∠ABE=12(∠ADC+∠ABC)=90°,又∵∠ADF+∠AFD=90°,∴∠ABE=∠AFD,∴BE∥DF.【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变式8-1】(2022·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七年级期末)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点E在AB上,且CE平分∠ACD,∠1=∠2.求证:AB∥CD.证明:∠CE平分∠ACD(已知),∠∠2=∠().∠∠1=∠2(已知),∠∠1=∠().∠AB∥CD().【答案】ECD;角平分线的性质;ECD;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依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CE平分∠ACD,∠∠2=∠ECD(角平分线的性质),∠∠1=∠2.(已知),∠∠1=∠ECD(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ECD;角平分线的定义;ECD;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解答.【变式8-2】(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按逻辑填写步骤和理由,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如图,直线MN分别与直线AC、DG交于点B、F,且∠1=∠2.∠ABF的角平分线BE交直线DG于点E,∠BFG的角平分线FC交直线AC于点C.求证:BE∥CF.证明:∠∠1=∠2(已知)∠ABF=∠1(对顶角相等)∠BFG=∠2(____________)∠∠ABF=______(等量代换)∠BE平分∠ABF(已知)______(____________)∠∠EBF=12∠FC平分∠BFG(已知)______(____________)∠∠CFB=12∠∠EBF=______∠BE∥CF(____________)【答案】对顶角相等;∠BFG;∠ABF;角平分线的定义;∠BFG;角平分线的定义;∠CF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上下文填空即可.【详解】证明:∠∠1=∠2(已知)知∠BAG+∠AGD=180°,EA平分∠BAG,FG平分∠AGC.请说明AE∥GF的理由.解:因为∠BAG+∠AGD=180°(已知),∠AGC+∠AGD=180°(______),所以∠BAG=∠AGC(______).因为EA平分∠BAG,所以∠1=12∠BAG(______).因为FG平分∠AGC,所以∠2=12______,得∠1=∠2(等量代换),所以______(______).【答案】平角的定义;同角的补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AGC;AE∥G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由题意可求得∠BAG=∠AGC,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1=12∠BAG,∠2=12∠AGC,从而得∠1=∠2,即可判定AE∥GF.【详解】解:∵∠BAG+∠AGD=180°(已知),∠AGC+∠AGD=180°(平角的定义),∴∠BAG=∠AGC(同角的补角相等).∵EA平分∠BAG,∠BAG(角平分线的定义).∴∠1=12∵FG平分∠AGC,∴∠2=1∠AGC,2∴∠1=∠2(等量代换),∴AE∥G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平角的定义;同角的补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AGC;AE∥G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题型9 平行线判定的实际应用】【例9】(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若将木条a绕点O旋转后使其与木条b平行,则旋转的最小角度为()A.65°B.85°C.95°D.115°【答案】B【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当∠AOB=65°时,a∥b,进而算出答案.【详解】解:∠当∠AOB=65°时,a∥b∠旋转的最小角度为150°﹣65°=85°,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变式9-1】(2022·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经开校区七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四种沿AB 进行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断纸带两条边a,b互相平行的是()A.如图1,展开后测得∠1=∠2B.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 C.如图3,测得∠1=∠2D.在图4中,展开后测得∠1+∠2=180°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B.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40°.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D.第一次向右拐140°,第二次向左拐40°.【答案】B【分析】画出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判断即可得出.【详解】A.如图,由内错角相等可知,第二次拐弯后与原来平行,但方向相反,故不符合题意;B.如图,由同位角相等可知,第二次拐弯后与原来平行,且方向相同,故符合题意;C.如图,由内错角不相等可知,第二次拐弯后与原来不平行,故不符合题意;D.如图,由同位角不相等可知,第二次拐弯后与原来不平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画出图形,熟记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9-3】(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中)如图,a、b、c三根木棒钉在一起,∠1=70°,∠2=100°,现将木棒a、b同时顺时针旋转一周,速度分别为18度/秒和3度/秒,两根木棒都停止时运动结束,则___________秒后木棒a,b平行.解得:t=14;当t>20时,木棒a停止运动,时,70−3t=100,当20<t≤703解得:t=-10;(不合题意,舍去)时,3t−70=180−100或3t−70−180=180−100,当t>703解得:t=50或t=110;综上所述,2或14或50或110秒后木棒a,b平行.故答案为:2或14或50或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2节)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科书要求学生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如平行线的判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因为这些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好,将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1.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1)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平行线的概念,但是,平行线是用“不相交”这种否定方式来定义的,这种否定的方式包含了对空间的想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平行线段的形象,学生理解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着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相交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如果有第三条直线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对于画平行线,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画相等的同位角,因为直尺和三角板靠着的角度是不变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学生就欣然地接受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2)结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这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进行几何推理的基础.2.关于简单说理训练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逐步向推理和用符号表示推理过渡,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几何推理的能力,为后面学生进行几何证明做好准备.教学重点: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3.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4.能初步应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二)目标解析1.使学生能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通过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给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2.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4.能初步应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画平行线实际就是画相等的同位角,因为直尺和三角板靠着的角度是不变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也为后面学习判定方法1作铺垫.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猜想,都是一些视错觉的问题,这时学生观察得到的结论,由于视错觉原因经常不正确,安排这些观察与猜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提醒学生观察要认真、仔细,有时观察得到的猜想不一定正确,还要借助于实验进行检验;观察、实验、猜想是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问题,再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说理、推理去证明假设和猜想,也是本章教学呈现内容的一个重要方式.安排学生动手实验检验四边形小纸板对边是否平行的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同学们分组检验并作详细的记录,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亲身感受结论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度量(或测量)四边形小纸板相对的两条边是否平行,探索发现几何结论,然后再对结论进行说明、解释或论证,为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做好铺垫;几何图形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都是比较抽象的,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在教学安排时,注意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加强了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这样分析和思考,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推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对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包括后面的例题的设计都是要求学生能进行一些简单推理,而不仅仅是观察、实验、探究得出一些结论,循序渐进的突破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要研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不作严格的形式化的要求.由于内容较多,因此,教学时都要突出这个重点,课堂活动也要围绕这个重点进行.在课堂上识图、画图、几何语言表述训练、例题、练习,都主要围绕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来进行,反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教学难点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利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软件,并结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五、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复习1.直线AB、CD与EF相交,构成八个角,(1)∠1与∠3是对顶角,图中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2)∠1与∠2是邻补角,图中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3)∠1与∠5是同位角,图中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4)∠3与∠5是内错角,图中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5)∠3与∠6是同旁内角,图中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2.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之外还有其他位置关系吗?3.什么叫做平行线?请你用三角板和直尺辅助画出两条平行的直线.(教师用电脑展示,学生观察和思考)【设计意图】复习三线八角,为课上由角去推得直线平行做好准备;平行线是学生已有的概念,一般地,平行线是用“不相交”这种否定方式来定义的,这种否定的方式包含了对空间的想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平行线段的形象,学生理解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着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相交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出平行线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画相等的同位角,因为直尺和三角板靠着的角度是不变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学生欣然接受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也为学习平行线判定方法1作好了铺垫.活动二:引入(老师用计算机辅助)1.你看到的图1中的六条红色线段是否平行?2.你看到的图2,图3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图1图2图33.你看到的图4中的十条线段是否平行?【设计意图】教学时用一些实物或计算机进行演示,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再回答问题,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而引出课题,也为课上通过测量检验直线平行作好了铺垫.图4活动三:新课1.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已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设计意图】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是结合平行线的画法给出的,在画平行线时,三角板在移动时紧靠直尺,显然,三角板的角的大小不变,也就是同位角相等,进而引出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1.图52.解决引入的视错觉问题(老师用几何画板辅助解决问题)图6【设计意图】在这个观察与猜想中,都是一些视错觉的问题,这时学生观察得到的结论,由于视错觉原因经常不正确.安排这些观察与猜想,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提醒学生观察要认真、仔细,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有时观察得到的猜想不一定正确,还要借助于实验进行检验;第三,观察、实验、猜想是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问题,再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运用说理、推理去证明假设和猜想,也是本章教学呈现内容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后续学习,学生还将认识到,观察、实验得出的结论都不一定正确,还要经过推理来证明结论,使推理证明成为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逐步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后还要问个为什么,自然而然地引入证明).3.根据图7中标注的角练习填空,∵∠=∠(已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1=∠5;∠2=∠6;∠3=∠7;∠4=∠8.(计算机辅助进行说理训练)【设计意图】练习题的答案不唯一,强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组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通过此练习对平行线判定方法1进行复习巩固.4.学生每2~4人一组,每人发一个四边形小纸板,检验四边形的小纸板相对的两条边是否平行,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并做记录,得出结论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5.最后利用实物投影分组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设计意图】在这个数学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亲身感受结论的真实性;动手实验,动脑思索,是我们探索图形世界的关键.若他们放弃了自己动手,轻易地接受别人给出的结论,那么就会慢慢的放弃了珍贵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渐渐的舍弃了质疑研究的品质;动手实验为观察思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没有思考,观察的各种现象都是孤立的,动手不动脑,数学学习就成了盲目的游戏;另外,通过分组活动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又要学会倾听、欣赏,理解他人好的见解,从中获益.上述学习活动的设计,一方面在内容呈现上充分体现认知过程,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几何图形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所以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都是比较抽象的,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在教学安排时,我注意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加强了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三,论证几何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实验几何则是发现几何命题和定理的有效工具,在培养人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度量(或测量)四边形小纸板相对的两条边是否平行,探索发现几何结论,然后再对结论进行说明、解释或论证,为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做好铺垫.图76.问题:如图8,如果∠1=∠3,那么直线a∥b吗?图8∵∠1=∠3(已知),∠2=∠3(对顶角相等),∴∠1=∠2.〖∵∠1=∠2(已证),〗(这一步是上一步刚刚得到的,可以省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7.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3(已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8.问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4=18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图9【设计意图】采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这样分析和思考,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推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对学生进行说理训练,包括后面的例题的设计都是要求学生能进行一些简单推理,而不仅仅是观察、实验、探究得出一些结论.循序渐进的突破难点.活动四:举例例题、如图10,已知∠1=∠ABC=∠ADC,∠3=∠5,∠2=∠4,填空:⑴∵∠1=∠ABC(已知),∴AD∥().⑵∵∠3=∠5(已知),∴AB∥().⑶∵∠2=∠4(已知),∴∥().⑷∵∠1=∠ADC(已知),∴∥().图10【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是要研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不作严格的形式化的要求.由于内容较多,因此,教学时都要突出这个重点,课堂活动也要围绕这个重点进行.在课堂上识图、画图、几何语言表述训练、例题、练习,都主要围绕如何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来进行,反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会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方法2、方法3进行一些说理、简单的推理;3.观察要认真、仔细,有时观察得到的猜想不一定正确,还要借助于实验进行检验,利用几何推理进行严谨的证明.布置作业:1.在本节最后,教科书安排了一个练习,判断英语抄写纸的横格线是否平行.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学生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就很多了.这里还可以结合课前的“看图时的错觉”,应用你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教科书第16页,第1、2、4、5、7题.【设计意图】师生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习题,总结回顾本节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并巩固知识、提高发展.六、目标检测设计1.根据图11中标注的角练习填空(1)∵∠=∠(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 =180°(已知),∴AB∥CD().图11【设计意图】练习1.(!)题答案不唯一,强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练习1.(2)题是对平行线判定方法3进行复习巩固.2.根据图12中标注的角和字母填空∵_____________ (已知),∴BC∥AD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再次强化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感,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