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5)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理解》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点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丈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育学生的察看水平、操作水平易思想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看法。
教课重难点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自主研究,合作沟通,学生动口、着手又动脑,主动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育学生踊跃参加、勇于研究、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想水平,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课工具ppt课件教师:我们来看一组建筑物的图片,同学们这些建筑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谈谈它拥有什么特点吗 ?生:是圆柱体。
它的特点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整同样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睁开是长方形。
一、创建情境,激情导入师:圆柱的特点同学们掌握得特别好,今日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认真的看老师的操作( 师取出一支圆柱形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 ) 想想被削的这个端会发生什么变化。
( 愈来愈细,愈来愈尖)师:老师假如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切下来,会是什么形状叫呢?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件:把削成的笔尖部分( 圆锥体 ) 垂直切下来。
师:同学们知道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吗?生:是圆锥体。
师揭露课题:不错,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理解》。
板书课题三、研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老师为我们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图片,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同桌同学可相互议论。
( 出示一组生活中圆锥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知)方才我们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接下来再让我们共同赏识课本带给我们的出色画面( 教材 23 面图 ) ,请同学们依据老师的样子用铅笔沿实在物的轮廓把你找到的圆锥体描绘出来。
在平时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 1:陀螺的下半部分生 2:盖房屋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圆锥的认识》教案【7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圆锥的认识篇一第一课时本册总课时:1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24页的内容,以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片:2、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学生联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看到过哪类似这些物体的形状后,自由发挥。
如:2、认识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学们指认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并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2)圆锥侧面的展开图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大胆地猜测一下,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4、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四、动手操做五、课堂练习1、2.《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
《圆锥的认识》教案优秀8篇《圆锥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有步骤地建立图形与相应实物、模型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参与圆锥概念的形成过程。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在实践与操作中感悟圆锥的特征。
从而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促进迁移,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细化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突出在立体几何知识学习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根据几何学的发展史,课标教材的编排顺序,以及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使我感到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远比平面几何的学习要困难许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会正确进行下面(如图)两两之间的六种转化。
即文字表述与立体实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立体实物与平面示意图之间的相互转化;平面示意图与文字表述之间的相互转化。
其中以不会正确进行立体实物与平面示意图之间的相互转化由为突出。
我认为在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细化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手段:通过案例研究,我认为不同的学生对于“半抽象”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有必要将“半抽象”做进一步的解释:( 1 )能够看懂或识别学过的立体实物的平面示意图;( 2 )能够根据立体实物的名称或文字的描述,展示出相应的平面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学生来说,不是一看就会的,需要安排教学时间,选择教学的时机,使平面示意图起到帮助由具体到抽象的过度。
在《圆锥的认识》这节课上,我设计了教师示范画圆锥的平面示意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圆锥、从圆锥实物上剥下侧面、为一个圆锥侧面配底面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关注圆锥实物、平面示意图与文字表述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思维的外化,帮助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逐渐提升。
(二)设计不同层面的各种活动,突出学生从感悟体验逐步到建立表象的过程。
体验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经历,体验学习不仅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体验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去做、用身体体验、用心灵感悟。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锥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 学会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圆锥的概念: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不在圆上的点(圆锥的顶点)组成的几何体。
2.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称为高。
3. 圆锥的分类:根据底面直径与高是否相等,分为等腰圆锥和斜圆锥。
4. 圆锥的面积公式:S = πr²,其中r为底面半径。
5. 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²h,其中h为圆锥的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分类、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加深对圆锥的认识。
2. 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圆锥的特征和分类。
3. 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圆锥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圆锥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锥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圆锥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的应用。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圆锥概念、特征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圆锥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学生对圆锥的认识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
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激趣引新1、师出示准备的模型圆柱,圆锥,提问,这是什么形体?师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⑴谈话,请看挂图,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2、认识圆锥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新人教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圆锥的形状和特点。
2. 掌握圆锥的基本属性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圆锥模型、白板、笔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动画向学生展示圆锥的形状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圆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圆锥的定义和基本术语,比如底面、侧面、顶点等。
3. 认识圆锥(15分钟)- 利用课件和圆锥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圆锥,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归纳圆锥的性质和特征。
4. 圆锥的计算(20分钟)- 介绍圆锥的计算公式,如底面积、侧面积、体积等。
- 利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面积和体积。
5. 练与应用(20分钟)- 分发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或配对的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 提供一个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圆锥的体积来确定一个锥形水杯可以容纳多少水。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相关数学概念和定理,如圆锥的旋转对称性等。
2. 提供更多实际生活中与圆锥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圆锥的形状、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学生的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扩展和评价则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兼顾了知识讲解、实例演示和实践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描述圆锥的几何特性和定义。
②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2.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来探索圆锥的性质。
②学生学会使用数学工具(尺、计算器)来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能够欣赏圆锥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②学生对解决几何问题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圆锥模型或实物(如交通锥、蛋糕模等)。
2、数学工具:尺子、计算器、几何画板软件。
3、作业纸、笔。
4、相关应用实例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①展示不同的圆锥实物或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②引导学生总结出圆锥的基本特征。
圆锥的底是一个园,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讲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①讨论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轴线等属性。
②展示圆锥的展开图,解释如何从平面图形得到立体的圆锥。
3.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15分钟)①用倒沙子的方法测量发现圆锥的体积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V圆锥 = 13V圆柱= 13Sh②通过实例计算练习这两个公式的应用。
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0分钟)①展示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冰淇淋锥、交通锥、帐篷等。
②让学生讨论这些物体为何采用圆锥形状。
5. 课堂练习与小结(10分钟)①完成几个有关圆锥体积的练习题。
②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 布置作业(5分钟)①给学生布置几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计算现实生活中圆锥物体的体积或表面积。
②提醒学生下节课前完成,并准备分享解题过程。
四、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互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 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3. 通过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圆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反思与改进:在课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调整教案。
可能需要考虑课堂上学生的理解速度,以及是否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质公开课教案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你能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吗?2、我们在认识圆柱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的?(面:侧面、底面;高。
教师板书。
)二、导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形状的物体,请看大屏幕。
(电脑显示建筑物、帽子、光束等实物。
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底面是圆的,头上像锥子一样尖尖的。
)2、这些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你能说说它们为什么叫圆锥吗?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锥。
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板书:的认识)4、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圆锥?三、探索研究:(一)圆锥的认识。
(出示圆锥)仔细观察,看一看这个圆锥有什么特征?根据圆柱的认识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锥?我们先来认识圆锥的面和顶点。
1、认识圆锥的面和顶点。
(1)取出圆锥体学具,三人一组。
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指名汇报。
(3)出示课件,教师引导,回答:①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底面?②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把它展开是什么形状的?③沿侧面的两侧各画一条线,它们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叫圆锥的顶点。
它有几个顶点?回答后师板书:侧面(曲面)面:2个{底面(圆)顶点:1个(4)同桌互相指着说一遍圆锥的组成。
2、圆锥高的认识(1)圆锥的高在哪里?三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3篇)知识要点: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较新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2324内容。
教学目的:1、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锥高的测量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具准备:圆柱体、圆锥体;垫板;直尺、大三角板;直角三角形卡片,一面画有鸟,一面画有笼子的长方形卡片,筷子;圆柱形铅笔,削笔器。
学具准备:圆锥体模型、垫板﹑直尺;萝卜或橡皮泥做的圆锥;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猜想新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身体长的细又长,天生美丽黑心肠,上平下尖纸上爬,越爬越短越伤心(生答:铅笔)师:(拿出一支圆柱形铅笔)铅笔的形状是我们学过的哪种几何形体?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柱的有关知识?师将这支铅笔放入削笔器中旋转后拿出,问:这支铅笔还是圆柱体吗?如果从他们的分界处横截断开,被削过的部分是什么形状?(生:圆锥体)。
我们所学的圆锥体都是直圆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研究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圆锥形状的认识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画面(教材23页图)你在画面中发现了什么?请用铅笔沿着实物轮廓把你找到的圆锥体描画出来。
看来圆锥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引导观察特征1﹑请同学们拿出你收集的圆锥体,看一看﹑摸一摸﹑观察圆锥的面有什么特征?把你观察到的结果写在学习卡上。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圆锥的认识》
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圆锥的认识》圆锥的认识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其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通过观察圆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圆锥的特征,难点是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包括圆柱纸筒、布、圆锥形的实物、圆锥模型、木板、多媒体课件、米(或沙子)、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如下:1.初步感知通过展示圆锥形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圆锥形物体的形状,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移走实物的模像,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
然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2.了解圆锥的特征1) 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圆锥学具,观察圆锥的各个部分并指认它们的名称。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 了解圆锥侧面让学生用双手摸一摸圆锥的侧面,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解释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 怎样画圆锥的平面图呢?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底边是虚线,然后画出圆锥的底面,底面要画成椭圆,最后标出顶点、底面、圆心O和底面半径r。
学生在练本上画圆锥。
4) 认识圆锥的高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圆锥的高在哪里,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解释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而圆锥的高是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3.圆锥体积公式及运用教师讲解圆锥体积公式,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小结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和画圆锥平面图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圆锥的认识和测量方法。
首先,教师提问圆锥的高是什么,有多少条高,为什么。
然后,教师讲解如何测量圆锥的高,通过课件演示和同桌互相配合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
接着,教师提出圆锥形的粮堆或沙堆如何测量高,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并进行交流展示。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使学生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形式;2. 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圆锥和其他几何体,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形学具:光线、平面、圆锥模型、用于制作圆锥模型的纸板等;2. 平面图形展示物:圆锥的截面和展开图;3. 圆锥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观察实物引入:给学生展示一个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个模型的特征;2. 提问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圆锥和其他几何体有什么区别?以及圆锥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探究(20分钟):1. 融合图形学具:给学生提供纸板、光线和平面,让学生自己用光线和纸板进行实践,制作一个圆锥模型;2. 模型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手工制作的圆锥模型,并描述其性质和特征;3. 截面理解:给学生展示圆锥的截面图,并引导学生理解截面是如何变化的;4. 展开图认知:给学生展示圆锥的展开图,并引导学生理解展开图是如何从截面图得到的;5.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根据截面图绘制展开图。
拓展(25分钟):1. 圆锥的特殊形式:将不同形状的圆锥模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特殊形状的圆锥,如圆锥台等;2. 圆锥的应用案例展示: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到圆锥的案例,如冰淇淋蛋筒、喷泉和圆锥形帐篷等;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实际应用的特点和使用原理;4.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应用圆锥原理的实物模型。
巩固(15分钟):1. 小组合作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游戏规则,要求游戏中涉及到圆锥的知识,例如拼图游戏、迷宫等;2. 学生展示: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设计的游戏规则以及游戏过程;3. 学生评价:其他小组成员对展示游戏的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10分钟):1. 知识回顾:复习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形式,以及圆锥的应用案例;2. 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本次课程对他们的收获和学习体会;3. 下一步计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6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章节教案
《圆锥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测量圆锥的高。
2.难点(1)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2)准确测量圆锥的高。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圆锥形的物体,如圆锥形的帽子、漏斗、铅锤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提问: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圆锥?从而引出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新授(20分钟)1.认识圆锥的特征出示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圆锥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
(圆锥有两个面,一个底面是圆形,一个侧面是曲面)让学生摸一摸圆锥的侧面,感受曲面的特点。
指出圆锥的顶点和高,讲解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2.测量圆锥的高教师示范测量圆锥高的方法: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让学生分组测量圆锥模型的高,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把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剪开,让学生观察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的弧长与圆锥底面周长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锥,并指出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例1:下面哪些图形是圆锥?例2:指出下面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和高。
2.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圆锥,加深对圆锥特征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圆锥的特征、各部分名称以及测量高的方法。
2.强调圆锥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
五、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2.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圆锥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小结第一部分内容。
这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和圆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锥的知识。
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在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桥梁作用。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
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
# 二、教学过程(一)、依托具体情境,抽象出圆锥形物体以“前置作业1”引入新课,了解学生对圆锥的认知水平,激活学生对圆锥已有的经验,借助实物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说一说、指一指的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感受圆锥的特征与圆柱的异同。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圆锥的知识。
图片学生展示合作完成圆锥的特征并板书,即对学生“前置作业”的整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互相学习,倾听别人成果的同时,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
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学习、提升和明理。
图片(二)、在认识圆锥的基础上动手创作圆锥前置作业2:你能自己动手试着做一个圆锥吗?(需要用到哪些形状的面?)成功了吗?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不同作品说理中,类比迁移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形是扇形,明白圆锥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图形扇形弧长的关系,为后面求圆锥的表面积做铺垫。
(三)、动手测量圆锥的高师: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那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在哪里?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通过动手操作你得到了什么结论?通过让学生找圆锥的高,发现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师:你能根据测量圆柱高,来测量圆锥的高吗?(学生上台动手尝试)两名学生上台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其余同学纠正,理解上下放一块硬板的用处在操作中推理得出:1.两平行纸板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圆锥在立体几何中,常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定义圆锥:定义一: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定义二: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高中教材中采用此种定义。
)从定义中就可以知道圆锥是一个旋转体,是从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一条直角边得到圆锥体。
这是二维的平面图形转化到三维的立体图形的一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显然让他们理解以上两种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呢?教材设计哪些活动来帮助我们达到教学要求呢?笔者将对比历年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研究小学阶段对于圆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对比各个教材的呈现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们开展教学。
圆锥教学要求的变化01早在1902年,我国就有《钦定蒙学堂章程》关于“算学”的规定。
直至1941年,小学教材才出现立体图形的教学。
而把圆锥纳入小学教材是在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
在这个教学大纲中,把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安排在柱体和锥体的单元进行学习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圆锥的相关学习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小学教材出现圆锥的学习内容之后,这部分的学习内容都安排了在第二学段教学,并且都和圆柱在同一个单元教学。
学习内容也主要是圆锥的特征和计算圆锥的体积。
对比这几年的教学大纲,最大改变就是行为动词描述的变化。
从1963年的“初步认识”到1978年和1986年的“掌握”,再到1988年至2000年的“认识”。
初步认识(了解):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认识(理解):指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强化课件演示: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教师问: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生:是圆柱体。
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课件: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生:不是。
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生可能提出:1、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3、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4、我想知道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5、我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圆锥的认识》优质课教案_5
【教学内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例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使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使用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使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16个,盆子4个(装有适量的水或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激情这里有一堆沙子,它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二、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2、试验验证猜想:请拿出圆柱、圆锥实行试验,试验后记住结果;3、汇报试验结论(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分工合作(一人记录数据,三人拿圆锥装满水或沙倒入圆柱内),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将所有的情况都说出来)关系。
1、观察老师的圆柱和圆锥,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2、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还有三分之一的关系吗?3、学生通过观看试验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所存有的条件。
5、结合探究二和探究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五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五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教具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三.新课1.圆锥的认识.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等等.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谋题:圆锥教师:大家门才认识了圆锥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出示有圆锥形物体的投影片.教师: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线.然后指出: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教师指出: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然后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同时还要指出:我们所学的圆锥是直圆锥的简称.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锥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锥有一个曲面.由此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教师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问:这条线是圆锥的高吗?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教师:圆锥的高到底有多少条呢?引导学生根据高的定义,弄清楚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注意提醒学生圆锥的高是不能摸到的.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教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块平板来测量.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测量过程:(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乎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教师:圆锥的侧面是哪一部分?教师展示圆锥模型,指名学生说出侧面部分.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后,教师设问: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留给学生短暂的思考讨论时间后,教师指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把圆锥模型的侧面展开,使学生看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展开后还可以再把它合拢,恢复原状,使学生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四.课堂练习1.做〝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2.做练习九的第1题.让学生自由地想,只要是接近于圆锥的都可以视为是圆锥.3.做练习九的第2题.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2.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3.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教具准备: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新课1.圆锥的认识 (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三.课堂练习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2.练习四的第1题.(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补充习题1出示一组图形,辨认指出哪些是圆锥.2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3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指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四.总结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教学反思:观察.感知中认识并掌握圆锥的特点,经历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的过程,加深了对圆锥高的认识.在旋转,对比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加深对圆锥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强化课件演示: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教师问: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生:是圆柱体.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课件: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生:不是.是圆锥体.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板书课题三.探究体验.1.列举,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生可能提出:1.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2.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3.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4.我想知道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5.我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师:把你观察到的,感觉到的告诉给你小组的同学,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师:哪组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生汇报:(预设展示过程)A.圆锥的特征.①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②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③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④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⑤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⑥圆锥在桌子上滚动时,既不朝前走,也不朝后走,它总是绕着一点画圆.B.圆锥的高①我们发现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②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我们认为圆锥只有一条高.③圆锥的高是圆锥的底面到顶点的线段的长.④我们认为他们说的不准确,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它应该有无数条高.因为从圆锥的顶点引一条与底面平行的线,这样就可以作出无数条高.师:同学们对于圆锥的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谁的说法是正确呢?请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生:小组进行讨论.师:哪些同学同意某某的说法.老师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课件演示圆锥的高)师:这条黑色的虚线就是圆锥的高.谁愿意说说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生试说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圆锥只有一条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圆心.师: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看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谁来读.(指名读.齐读高的定义)师:哪一组还有发现.C.圆锥的侧面展开.我们发现圆锥的侧面展开是扇形.(举起给同学们看,一名同学把展开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教师用课件演示侧面展开的过程.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拿起圆锥体模型,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小组互相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师:谁愿意到前面说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两名学生到前面来说3.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老师这有三幅圆锥体实物图,请同学们看.(课件展示)圆锥的几何图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看(课件展示)画图时看不见的部分应怎样画?(课件演示)这就是圆锥的几何图生:用虚线画.师:同学们看黑板这是圆锥的几何图.(教师边说边揭开贴纸)谁能到前面对照圆锥的几何图说说你都学会了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学生到前面说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4.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锥的高呢?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课下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学生汇报: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测量的,先把圆锥底面放平,用直尺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用三角板竖直地量出圆锥的高生2:我们小组的方法和他们的差不多,只是用小尺竖立在桌面上,然后用三角板通过顶点与直尺垂直.生3:我认为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测量准确.因为三角板这样放在圆锥的顶点上可以与直尺保持垂直,准确地测量出高生4:我们是这样测量的,把圆锥的底面朝下倒立在桌面上,把小尺放在圆锥的底面上,然后用三角板垂直地测量出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生5: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好,因为这种方法不能使用于所有的圆锥,比如,一个大的小麦堆,能把它倒过来测量它的高吗?生6:我们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注意小尺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四.看书质疑.五.课堂练习1.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圆锥.课本练习十二1题2.判断.(打手势)(1)圆锥的侧面是曲面.( )(2)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4)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3.练习十二2题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七.作业.到室外找一些沙子或土堆成一个圆锥形,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高,可以两个人进行合作.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四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二册数学第48 49页的内容,完成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第1 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教学重难点:圆锥的特征教具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的模型一个.CAI课件四件学具准备:圆锥形实物,模型一个.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教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二.新授1?教学圆锥的认识〈1〉出示多媒体CAI课件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此处有图)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圆锥)这时利用CAI课件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的轮廓,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此处有图)接着改变不同的方向,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的几何图形.〈2〉师讲解: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边讲边用动画光点的闪烁闪动〝圆锥的顶点〞,并标示出来,将底面用彩色涂上,并标出〝底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模型,摸一摸周围的面,提问:这个面是一个平面还是曲面?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同时标出〝侧面〞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用CAI课件演示作高,接着顺着母线的方向演示.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3〉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2?小结谁能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指名试答)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采用多媒体CAI课件(二)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测量过程〈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生自己量手中的圆锥学具的高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回答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出示CAI课件(三),一步一步演示:(此处有图)使学生认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再利用CAI课件将其展开图合拢,恢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三.课堂练习1?做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采用CAI课件,拆分组合,指名口答.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板书设计圆锥的认识(此处有图)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范文五单元总目标:1.认识圆柱.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会推导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公式,认识进一法取近似值,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5.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条理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单元难点:(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2)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2)利用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条件下的关系解有关复杂应用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割拼演示.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单元难点的剖析:(1)表现为:学生难于想到把一圆柱体的立体图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怎样把它转化.原因:圆柱体和长方体在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联系.并且学生还很难由圆与圆柱的联系,而想到圆能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圆柱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来研究.解决策略:首先回忆研究圆的面积计算时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剪拼成了这个学过的图形?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堆成一个圆柱体,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行猜想:圆柱体能剪拼成什么图形,请学生试试看.(2)表现为:对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容易获得,但学生对已知R或D求侧面积的问题,学生转不过,容易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对表面积的计算,由于表面积公式中涉及的公式较多,学生往往不小心就弄混公式.(3)表现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会用错公式,如:求侧面积的求成了表面积,求体积的求成了表面积等.原因:学生可能对概念.公式记忆较熟,但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下用错公式.主要还是学生对概念的感知不够.解决策略:(1)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充分复习好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借助实物多让学生感知概念的意义,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用自己话说清楚.特别对中下生应多结合实物或图形指出问题要求的部分.(3)公式一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推导过程中,不能把公式直接交给学生.(4)学生自备圆柱体形状的物体,每节课的新课铺垫.例题教学.或是练习讲评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一边口述.一边指着实物来说,加强感知.单元策略:基于本单元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等直观手段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获得公式或经验.如:圆柱体展开图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错例的估计和采集:概念辨析题:(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3)做一节铁皮水管,要多少铁皮是求水管的()(4)给个圆柱体的花瓶包装在盒子里,需用多大的盒子是求花瓶的()分析及策略:这些属于概念不清的问题,因为这些知识点本身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易混,因此教学中重点在新授中注意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还要在综合练习中加强对比,沟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解决问题:(1)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是800千克,这堆沙子一共多少千克?写出基本关系式再解答(2)有一个礼堂内有8根直径是50厘米.高5米的圆柱形的柱子,用了8千克的红色油漆粉刷,每平方米需用多少油漆?写出基本关系再解答分析及策略:此类型的错误主要是公式用错,原因还是对概念不清,解题思路不明,因此,教学中在保证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多让学生讲思路.强调解答步骤的书写要有条理.有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混合题:(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体积的(),圆柱体体积比圆锥体体积多(),圆锥体积比圆柱体少().(2)一个圆柱体积是96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底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立方厘米.(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比圆锥大()立方分米.分析及策略:此类型题的错因主要是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只是一个圆锥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是停在表面上的认识,并没有真正通过实验过程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弄清楚.因此这个推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把两种几何体的体积关系,能反说.正说.比多少等都能说清.练习题的分析:重点讲解的题目:39页第10题(重点说明生活中常说的圆柱体的长也就是数学意义上的圆柱体的高).40页的_题(体积公式与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即利用底面积一定时体积和高成正比例的关系来确定两个圆柱体体积的比,求出第二个圆柱体的体积,最后求出它们的差.)45页的第6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第8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_题(由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那么现在它们的比是1:6,底是相等的那说明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于是圆柱的高是9.6.实际上是圆锥与。
六年级数学下册 2.2《圆锥》圆锥的认识教案5 西师大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2《圆锥》圆锥的认识教案5 (新版)西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2《圆锥》圆锥的认识教案5 (新版)西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2.2《圆锥》圆锥的认识教案5 (新版)西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感知,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会测量圆锥的高.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圆柱和圆锥形实物、三角板、直尺、扇形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找生活中的圆锥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或小黑板板贴),展示各种形状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教师: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过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教师:谁能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抽学生回答。
教师指着圆锥问:你们见过这种形状的物体吗?谁知道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叫什么?(圆锥)谁能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图形?(楼顶上的铁架台是圆锥形的,建筑工地上的铅锤、圣诞节戴的帽子、铁路边上的煤堆。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接着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形物体。
小结:像麦堆、谷堆、铅锤、帽子等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
板书:圆锥2.揭示课题教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圆柱,知道圆柱的特征,同学们,你们想认识圆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圆锥吧。
揭示课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质课教案_5
教学内容课本P31~32。
教学目标1.从观察实物入手,使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圆锥,理解圆锥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
2.理解圆锥的高,掌握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3.知道圆锥的侧面是曲面。
4.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及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学习观察教学准备:圆锥剪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回顾圆柱体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有多少条高。
2.导入:前面我们理解了圆柱,今天我们来理解一种新的形体——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理解)二、探究新知1.圆锥外部特征的探究。
这里收集了一些圆锥形物体,请看屏幕,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现在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的直圆锥。
下面是圆锥的几何图形。
展示沙堆、陀螺等实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
问: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手中的圆锥,使用你们已有的经验和方法来研究圆锥会有哪些特征?自主、合作、探究后交流。
顶点:1个。
面:2个,一个侧面(曲面),一个底面(圆)。
2.研究圆锥的高。
(1)理解圆锥的高。
问: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2页上半部分内容。
学生自学,寻找答案。
学生说准确后,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锥的高。
接着依次演示圆锥上的几条线段,让学生分别判断是否是圆锥的高。
(2)测量圆锥的高。
问:通过观察课本量高的演示图,谁能说说测量圆锥的高分哪几步?学生实行交流,总结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第二步,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第三步,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学生总结的步骤,课件演示测量过程。
同桌合作,选择一个圆锥,测量出它的高。
3.操作实践。
演示:拿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在一直角边上粘上小木棒,快速转动小木棒。
问: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中实行讨论、交流后明确: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三、巩固练习课本P32的“做一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认识教案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2、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观察一下,触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3、讲授新课
(1)、教学圆锥的认识
课件展示,如果我们沿着些圆锥的轮廓画线,可得到圆锥的几何图形。
教师根据几何图形指出:圆锥的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再触摸,得出圆锥的周围是一个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再观察物体,教师指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你能从物体上找到圆锥的高吗?(教师指出母线不是高)
你能从图形上找到圆锥的高吗?(学生回答)
你能确定圆锥高的条数吗?(学生回答并根据定义总结:只有一条)(2)、小结
第一步,学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
(师生总结:高是不能摸到的)
第二步,请学生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
(指名试答)
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你能根据测量圆柱高的启示,来测量圆锥的高吗?(小组尝试)
请同学展示,测量圆锥的高的过程。
师生总结: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
根据学生的测量情况,师生总结: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放置;
<2>阅读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回答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
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模型,展开后观察,使学生认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展开图合拢,恢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5)转动直角三角形形成圆锥:
<1>根据你制作的模型,与教师演示的一样快速转动,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2>转动含30度的三角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课堂练习
利用课件,展示习题,指名口答。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