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波的图像 (提纲、例题、练习、解析)
专题44 机械波(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44 机械波特训目标 特训内容目标1 机械波的传播和波的图像(1T —4T ) 目标2 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5T —8T ) 目标3 波的多解问题(9T —12T ) 目标4 波的干涉(13T —16T ) 目标5 波的衍射(17T —20T ) 目标6多普勒效应(21T —24T )一、机械波的传播和波的图像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P 的平衡位置在x =8m 处,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列波的周期T =0.2sB .在0~1s 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2mC .t =0.3s 时质点P 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x =4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10sin 5cm y t π= 【答案】AB【详解】A .根据图像可知=8m λ则该列波的周期8s=0.2s 40T vλ==,A 正确; B .由分析有11s =5t T =则在1s 时间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5410cm =2m x =⨯⨯,B 正确; C .由于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0时刻,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振动,又由于10.3s =12t T =经过一个周期,质点回到初始状态,再经过半个周期,质点P 沿y 轴正方向振动,C 错误; D .根据同侧法,x =4m 处质点,在0时刻,处于平衡位置且沿y 轴正方向振动,则其振动方程为 ()2sin10sin 10cm y A t t Tππ==,D 错误。
故选AB 。
2.图1中的B 超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探头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探头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由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B 超图像。
图2为血管探头沿x 轴正方向发送的简谐超声波图像,t =0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M 。
已知此超声波的频率为1×107 H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管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血管中的传播速度为1.4×103 m/sB .质点M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C .t =1.25×10-7 s 时质点M 运动到横坐标x =3.5×10-4 m 处D .0~1.25×10-7 s 内质点M 的路程为2mm 【答案】AD【详解】A .由题图2知波长λ=14×10-2 mm =1.4×10-4 m 由v =λf 得波速v =1.4×10-4 m×1×107 Hz =1.4×103 m/s 故A 正确;B .由上下坡法可得,质点M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负方向,故B 错误;C .质点M 只会在自己的平衡位置周期性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故C 错误;D .质点M 振动的周期771s 110110s 1T f -=⨯==⨯由于771.251051104t T --∆⨯==⨯所以质点M 在0~1.25×10-7 s 内运动的路程为542mm 4s A =⨯=故D 正确。
高二物理波的图象
A
V
如果这列波是向左传播的,则这四个质点的 振动方向又如何?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图形上某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试求这列 波的传播方向
Y
向左传播
V
O
X
如果这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 如果已知这个质点做减速运动
向右传播 向右传播
课例 堂 习 6.练 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12.2 波 的 图 象
一、波的图象
1.波的图象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振 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波形. 2.波的图象也称波形图或波形曲线.
3.简谐波 (1)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简谐波. (2)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3)简谐波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波.
y/cm 0
x/m
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1.波的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于平衡 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西安租父母 ;
也说丶楚向天冷笑了两声说:"不错,咱已与城主府内の几位执事长老达成了协议,而且会请他们出席无望楼の结道大典。""正好结道大典完了,就是南伤拍卖会了,到时候咱们可以顺理成部分の主持南。"楚向天の话还没说完,突然令秦牧惊恐の壹幕发生了,楚向天の脑袋哗の壹声,直接就 被切掉了丶"什么人!"楚向天の元灵从躯体中窜了出来,十分惊恐の闪到了秦牧の身后丶"来人!""快来人!"秦牧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の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丶他身上の袍子壹震,释放出壹股白色の光圈,将他和楚向天の元神护在其中丶"找死!"根汉の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他整个人还在 这间大殿内,身形他们看不到丶壹把黑色の大剑,横空出世,直接劈向了秦牧和楚向天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波的描述》练习题(含解析)(1)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波的描述(建议用时:25分钟)考点一波的图像1.下列选项为一列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向右,能正确描述各质点继续振动时运动方向的是()C[处在位移最大处的质点一定向平衡位置运动,因此,A、D两项错误,利用“上下坡”法可判断C项正确,B项错误.]2.(多选)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一横波的图像,虚线是短暂时间间隔Δt 后的波的图像,且已知波传播得很慢,则由图像可判断出()A.波传播速度的大小B.波的传播方向C.各质点的速度D.各质点的振动方向BD[据题意,由于Δt很小,而且波传播得很慢,因而波传播了很小的距离,即波向右传播,只要确定了传播方向,那么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就完全确定,不确定,B、D两项正确,A、C两项错误.] 但由于Δs、Δt未知,因而v=ΔsΔt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质点A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B.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C.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D.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C[解决该题有许多方法,现用“上下坡法”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A 质点处于下坡,应向上振动.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同理可判断C向上振动,B 向上振动,故C项正确.]考点二波长、频率和波速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5 Hz,图中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2 cm和x=16 cm.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该时刻算起,当质点B的位移和速度与图示时刻质点A的运动状态相同时,所需的最短时间为()A.0.08 s B.0.12 sC.0.14 s D.0.16 sC[由题图可知,波长λ=20 cm,速度v=λf=0.2×5 m/s=1 m/s.质点A的运动状态传播16 cm-2 cm=14 cm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0.14 s,选项C正确.] 5.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个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30 Hz B.波长是3 mC.波速是1 m/s D.周期是0.1 sC[据题意,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则1.5λ=3 m,得λ=2 m.由小木块每分钟振动30次得小木块振动的频率f=3060Hz=0.5 Hz,周期为T=1f=2 s,故波速v=λf=2×0.5 m/s=1 m/s.由以上分析可知C项正确.]6.小明将不同规格的橡皮筋A、B系在一起,连接点为O,请两个同学抓住橡皮筋的两端,并将橡皮筋靠近瓷砖墙面水平拉直.小明用手抓住O点,上下快速抖动.某时刻橡皮筋形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橡皮筋中的波长相同B.两种橡皮筋中波的频率相同C.两种橡皮筋中的波速相同D.此时两种橡皮筋中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B[由题图可知,橡皮筋A的波长为橡皮筋B的波长的两倍,选项A错误;两橡皮筋的振动为受迫振动,橡皮筋中波的频率相同,都为小明抖动的频率,选项B正确;由v=λf知,橡皮筋A的波速为橡皮筋B的波速的两倍,选项C错误;由同侧法可判断,此时两种橡皮筋中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7.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 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中a、b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 cm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 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D.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 sD [题中给出了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从图中直接可以看出振动的振幅为10 cm ,周期为4 s ,选项A 错误;因为波是沿着a 向b 传播,所以从振动图像可以看出,T =4 s ,b 比a 至少晚振动34个周期,则a 、b 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为s =⎝ ⎛⎭⎪⎫n +34λ,(n =0,1,2,…),波由a 传播到b 历时t =nT +34T (n =0,1,2,…),再利用v =λT ,可得选项B 、C 错误,D 正确.]考点三 机械波的多解问题8.(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波形变成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大小为1 m/s.则这段时间可能是( )A .1 sB .2 sC .3 sD .4 sAC [如果这列波向右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nλ+14λ(n =0,1,2,…),λ=4 m .则这段时间可能为1 s 、5 s 、9 s 、…,故选项A 正确;如果这列波向左传播,则传播的距离为nλ+34λ(n =0,1,2,…),则这段时间可能为3 s 、7 s 、11 s 、…,故选项C 正确.]9.(多选)一列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在t =1 s 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A .波长一定是4 cmB .周期一定是4 sC.振幅一定是2 cm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AC[解有关波动图像的题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读图,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振幅和波长,此题便可读出波长是4 cm,振幅是2 cm,故A、C选项正确;另一类是根据图像给定的条件,去计算波速、周期,判定波传播的方向,判定某一质点的运动情况及判定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正确读图和对波动的正确理解上的,是较深层次的考查.此题表示出在1 s时间内图像的变化,这1 s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是nT+14T=1 s(n=0,1,2,3,…)是不确也不确定,D选项也错误.]定解.因此B选项错误.同理传播速度v=λT(建议用时:15分钟)10.(多选)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列波的振幅是0.1 mB.x=15 m处质点的位移是0.1 mC.若A质点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则B质点的速度也沿y轴正方向D.A质点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B、C两质点的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ACD[从波形图中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某质点的位移,并判断某质点运动的方向.故选项A、C、D正确.]1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经过0.2 s后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1.0 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且波速为10 m/sB .若某时刻N 质点到达波谷处,则Q 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C .质点M 与质点Q 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D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3 s 时刻,质点M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10 cmBD [假设P 点向下振动,则第一次速度与v 相同需要经过大于半个周期的时间,第二次速度与v 相同需要经过小于半个周期的时间,与题目中给的时间不符合,所以P 点应向上振动,根据同侧法判断该机械波应该向右传播,选项A 错误;根据题意得,两次速度与v 相同时间加在一起共一个周期即质点P 的振动周期为0.2 s +1.0 s =1.2 s ,所以波的传播周期也为1.2 s ,波长为12 m ,所以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N 、Q 相距λ2,由于对称性,N 、Q 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N 到波谷,Q 到波峰,选项B 正确;经过34T 波向右平移34λ,可以发现M 、Q 均为正位移,选项C 错误;3 s =⎝ ⎛⎭⎪⎫2+12T ,所以图形正好与本题图关于x 轴对称,所以此时刻质点M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10 cm ,选项D 正确.]12.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1)质点A 的振动方向、质点C 的振动方向、质点D 的振动方同各是怎样的?(2)再经过34T ,质点A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质点C 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 (1)由“带动看齐法”(或“上下坡法”)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质点A 向上振动,质点C 向下振动,质点D 在正方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2)再经过34T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3A =3×2 cm =6 cm ;质点C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即C 的位移是2 cm ,方向沿y 轴正方向.[答案] 见解析13.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a 、b 是x 轴上相距s ab =6 m 的两质点.t =0时,b 点正好到达最高点,且b 点到x轴的距离为4 cm ,而此时a 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25 Hz.(1)求经过时间1 s ,a 质点运动的路程;(2)设a 、b 在x 轴上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求该波的波速.[解析] (1)质点a 一个周期运动的路程s 0=4A =0.16 m,1 s 内的周期数n =ft =25,则1 s 内运动的路程s =ns 0=4 m.(2)若波由a 传向b ,则s ab =⎝ ⎛⎭⎪⎫n +34λ,v =λf =6004n +3m/s(n =1,2,…);若波由b 传向a ,则s ab =⎝ ⎛⎭⎪⎫n +14λ,v =λf =6004n +1m/s(n =1,2,…). [答案] (1)4 m (2)见解析。
高二物理波的图像及描述(新2019)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2节波的图象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4
第2节 波的图象一、选择题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坐标为(3,0)的质点经过14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是( )A .(3,2)B .(4,2)C .(4,-2)D .(3,0)解析:选A 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坐标为(3,0)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 方向,经过14周期后该质点到达波峰,坐标为(3,2),A 正确. 2.(多选)(2019·广东实验中学期末)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由图象可知( )A .质点b 此时位移为零B .质点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C .质点d 的振幅是2 cmD .质点a 再经过T 2通过的路程是4 cm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4 cm 解析:选AC 由题中波形图知,质点b 在平衡位置,所以此时其位移为零,选项A 正确;因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在左侧,由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质点b 此时向+y 方向运动,选项B 错误;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所以质点d 的振幅是2 cm ,选项C 正确;再经过T2的时间,质点a 将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通过的路程为4 cm ,但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2 cm ,选项D 错误.3.(2018·西安中学期中)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当R 点在t =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 点时,PR 范围内(含P ,R )有一些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这些质点的x 坐标取值范围可以是( )A.2 cm≤x≤4 cm B.2 cm≤x<4 cmC.2 cm≤x<3 cm D.2 cm<x≤3 cm解析:选C 当R点在t=0时的运动状态传到S点时,其波形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PR范围内正在沿y轴负方向运动的质点的x坐标取值范围为2 cm≤x<3 cm,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C.4.(多选)如图甲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沿y轴方向,向上为y轴正方向,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经过0.1 s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距S为2 m的P点开始振动.若以P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起点,P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S最初是向下振动的B.t=0.2 s时P点向上振动C.0~0.1 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2 mD.t=0.6 s时P点处于波峰解析:选AB 根据题中P点的振动图象可知P点的起振方向向下,则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也向下,选项A正确;根据振动图象可知,t=0.2 s时P点处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选项B正确;质点上下振动,0~0.1 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一个振幅,大小未知,选项C错误;根据P点的振动图象可知t=0.6 s时P点处于平衡位置,选项D错误.5.如图甲所示,S为振源,P质点距S的距离为r,t=0时刻S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质点从t1时刻开始振动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振源S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B .t 2时刻P 质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t 2时刻振源S 处于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振动D .若波源停止振动,则P 质点也马上停止振动解析:选A 当机械波在t 1时刻刚传到P 质点时,P 质点的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说明这列波的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则t =0时,振源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选项A 正确;根据题图乙可知,t 2时刻P 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振动,即此时P 质点具有正向的最大速度,选项B 错误;根据题图乙无法确定t 2时刻振源S 的位置,选项C 错误;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则P 质点需要经过t 1时间才会停止振动,选项D 错误.6.(2019·大同一中期中)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 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则( )A .当质点P 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 一定到达平衡位置B .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 .当质点P 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 一定到达x 轴下方D .当质点P 位于最低点时,质点a 一定到达平衡位置解析:选C 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以判定该波是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B 错误;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得越来越慢,而b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得越来越快,在位移相同时,b 到达平衡位置所需时间小于P 到达最低点所需时间,当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到最低点时,质点b 已过平衡位置且继续沿y 轴负方向运动,A 错误,C 正确;因为a 点在波峰的左边,a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所以P 到达最低点时,a 点在最高点,D 错误.7.(2018·日照一中期中)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在t =T2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a 、b 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表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B .质点b 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C .t =T 2时刻质点a 的速度比质点b 的大D .t =T 2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大 解析:选D 由题图2可知t =T 2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振动,故根据题图1和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可得在x =0和x =λ处质点振动如题图2所示,质点a 、b 振动都与题图2不符,故A 、B 错误;由题图1可得t =T2时刻,a 在波峰,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 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C 错误,D 正确.8.(多选)(2019·浙江慈溪中学期末)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P 是离原点2 m 的一个质点,Q 是离原点4 m 的一个质点,此时离原点6 m 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A .质点P 和质点Q 振动情况完全相同B .t =0时刻质点Q 沿y 轴正方向振动C .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D .图乙可能是图甲中质点Q 的振动图象解析:选BD 由题图甲可知质点P 和质点Q 振动情况完全相反,选项A 错误;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所以t =0时刻质点Q 沿y 轴正方向振动,题图乙对应的可能是题图甲中质点Q 的振动图象,选项B 、D 正确;由离原点6 m 的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可知,波源起振方向沿y 轴负方向,选项C 错误.9.(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 =0.1 m 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 =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t =0.3 s ,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3 s 时刻,质点1向上运动B .t =0.3 s 时刻,质点8向下运动C .t =0至t =0.3 s 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 sD .t =0.3 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13解析:选BCD 根据波向右传播,知t =0.3 s 时刻,质点1和质点8均向下运动,选项A 错误,B 正确;质点起振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 =0.3 s ,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题图乙所示的波形,可知质点1已经振动了1.5个周期,所以波恰好传到质点13,选项D 正确;在t =0.1 s 时刻,波传播到质点5,所以t =0至t =0.3 s 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 s ,选项C 正确.10.(2019·广州六中期末)一质点以坐标原点O 为中心位置在y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此质点开始振动,经过2 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振动,则再经过1 s 后的波形图可能是(振动和波形图中质点的位移都规定向上为正)( )解析:选B 由振动图象知,t =0时刻质点向上振动,由题述知介质中各个质点均向上起振,结合波形平移法知,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沿x 轴正向传播,求:(1)A 点、C 点、D 点的振动方向各是怎样的?(2)再经过34T ,质点A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质点C 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1)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所以A 点向上振动,C 点向下振动,D 点的速度为0.(2)再过34T ,A 点的路程是3个振幅,即6 cm ,质点C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是2 cm. 答案:(1)见解析 (2)6 cm 2 cm12.如图所示,甲为某一列波在t =1.0 s 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P 质点的振动图象,波速为4 m/s.(1)说出两图中AA ′的意义;(2)说出图甲中OA ′B 图线的意义;(3)在图甲中画出再经3.5 s 时的波形图;(4)求再经过3.5 s 时P 质点的路程s 和位移.解析:(1)依题意可知,甲图中的AA ′表示处于A 处质点的振幅,乙图中的AA ′表示P 质点的振幅.(2)甲图中OA ′B 图线表示O 到B 之间所有质点在1.0 s 时的位移情况.(3)传播距离:Δx =v ·Δt =4×3.5 m=14 m =(3+1/2)×4 m.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 轴正方向平移2 m 即可,如图所示.(4)路程:因为n =Δt T /2=3.51/2=7,A 表示振幅,所以路程s =2An =2×0.2×7 m=2.8 m .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P 质点经T /2时的位移即可,由题图可知P 质点经T /2时的位移为0,所以经3.5 s 质点P 的位移仍为0.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4)2.8 m 0。
高考物理知识讲解 机械波及波的图像(提高) 专题复习资料含答案
物理总复习:机械波及波的图像【考纲要求】1、理解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形成过程;2、知道研究机械波的几个重要物理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3、理解波动图像的意义;4、知道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5、能分析有关波的多解问题。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机械波1、波的形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条件:①波源;②介质。
2、机械波的分类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垂直还是平行,分为横波和纵波。
3、描述波动的物理量4、机械波的传播特征要点诠释:(1)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这一运动形式和振动的能量,介质中的质点本身并没有随波迁移。
(2)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或者说后面的质点总要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只是在时间上晚了一段。
正是由于不同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步调不一致,于是就形成了波。
(3)在介质中有波传播时,由于介质中各个质点运动的周期性,决定振动状态在介质中的传播也具有周期性,如果忽略了介质对能量的吸收消耗,则介质中各质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振动。
(4)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波速、波长都改变。
机械波波速仅由介质来决定,固体、液体中波速比空气中大。
考点二、波的图像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要点诠释:(1)波的图象形象直观地揭示了较为抽象的波动规律。
波的图象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大量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波动图象一般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t kT ∆=时,波形不变,k 为整数)。
(2)从图象可获取的信息有:①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位移;②振幅A 和波长λ;③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由图象可知各质点的振动方向;若已知某质点此时刻的振动方向,由图象可知波的传播方向。
考点三、确定振动或传播方向的方法要点诠释: 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方法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由图象可知各质点的振动方向;若已知某质点此时刻的振动方向,由图象可知波的传播方向。
高中物理 波的图像
上下坡法: 按波的传播方向来看,“上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下 振动,“下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上振动
(2)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大家好
12
三、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
振y
波y
③质点Q要经过0.7s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处
④质点Q到达波峰处时质点P也恰好到达波峰处
A.只有①、②对 B.只有②、③对
C.只有②、④对 D.只有②、③、④对
y/cm
P
5
Q
会吗?
O1 3
5
9 x/m
大家好
9
一、波的图象
1.波的图象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振 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波形. 2.波的图象也称波形图或波形曲线. 3.简谐波 (1)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简谐波. (2)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3)简谐波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波.
x/m
λ上图 像上去 找
关键T 是上哪 去找呢?
咋办
呢
?
λ =4m
嗨,这来找呀。 t2-t1=1.0s
大家好
6
■已知波上某质点的位置判定其他质点的位置
例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向左传播。P、Q两 点的坐标分别为(-1,0),(-7,0).问当波传播一段时间后Q点第一次 到达波峰位置,则此时质点P位于什么位置?
例如: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轴上向右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时刻和t2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2-t1=1.0s.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是可能的() A.1m/s B.3m/s C.5m/s D.10m/s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机械波及波的图像题型归纳
2019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机械波及波的图像题型归纳类型一、波动情况与振动情况之间的相互确定例1、(1)手握住水平的绳子一端(质点1)上下抖动,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
在图中标出质点6此时刻的速度方向;由波形,可以知道质点1开始振动时,是向 方向振动。
(2)波形的变化;如果一列波向右传播,已知4Tt =时刻的波形如图,请在下图中画出34Tt =时刻的波形图。
【思路点拨】根据波的平移法(上下坡法)判断质点1开始振动时的方向。
根据已知波形找出经过半个周期各质点的位置,连接成图形。
【答案】 (1)速度方向向下;向上。
(2)见图。
【解析】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或平移法,可判断6的振动速度向下。
同理1 开始振动时,是在平衡位置向上方向振动的。
(2)34t T =时刻是在已知波形4Tt =时刻再经过半个周期的波形。
波向右传播,第一个质点向下振动,再经过半个周期恰好振动到波谷,画出波形如图。
【总结升华】解这类基本题就是要会应用上下坡法或平移法、对称性的特点。
举一反三【变式1】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 .波的周期为1sB .x =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 轴负向运动C .x =0处的质点在t =s 时速度为0 D .x =0处的质点在t =s 时速度值最大 【答案】 AB【解析】由波的图像可知半个波长是2m ,波长是4m ,周期是,A 正确。
波在沿轴正方向传播,则=0的质点在沿轴的负方向传播,B 正确。
=0的质点的位移是振幅的一半则要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是,则秒时刻=0的质点越过了平衡位置速度既不是为零也不是最大,CD 错误。
【变式2】图(a )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x =1.0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x =4.0m 处的质点;图(b )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1414414T s vλ===x x y x 113412T s ⨯=14t =xA .在t =0.10s 时,质点Q 向y 轴正方向运动B .在t =0.25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y 轴正方向相同C .从t =0.10s 到t =0.25s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了6mD .从t =0.10s 到t =0.25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cmE .质点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0.10sin 10πt (国际单位制)【答案】BCE【解析】由Q 点的振动图线可知,t =0.10s 时质点Q 向y 轴负方向振动,选项A 错误;由波的图象可知,波向左传播,波的周期为T =0.2s ,t =0.10s 时质点P 向上振动,经过30.15s 4T =时,即在t =0.25s 时,质点振动到x 轴下方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也沿y 轴正向,选项B 正确;波速为8m40m/s 0.2sv Tλ===, 故从t =0.10s 到t =0.25s ,该波沿x 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400.15m 6m x vt ==⨯=,选项C 正确;由于P 点不是在波峰或波谷或者平衡位置,故从t =0.10s 到t =0.25s 的3/4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等于3A=30cm ,选项D 错误;质点Q 做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22sin()0.10sin()0.10sin100.2y A t t t T πππ===(国际单位), 选项E 正确。
高二物理波的图像及描述(2019年)
揆之圣意 半用半不用 行五百七十里 夫起舞属蚡 管仲为冯翊 征薛方 病良已 丞相灌婴将击之 独抑厌而不扬 兄丧弟曰短 业已许其军法 未就 位为通侯 贼乱之臣近侍帷幄 而云不当击 庠则行礼而视化焉 儒雅则公孙弘 董仲舒 兒宽 张罗罔罴罘 与连和 诸使者皆留填抚之 於是乎游戏懈怠 圣人
所以起也 亡咎 於《诗·十月之交》 不计常法 王莽时绝 后又封太后姊子淳天长为定陵侯 勿笞辱 未必非济北之力也 不会 通至天山 必往见王长君 谒者承制召参诣廷尉 莽曰增土 然犹山不茬蘖 遂南降汉 奚征而不服哉 非朝聘之义也 临甾名营丘 次曰且糜胥 太后亲弟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 矫箭
法设而民不犯 并上书告 汤大臣也 虽百家不能废也 一曰 昔子胥谏吴王 而北击齐 君欲何以息其盗贼 亡人臣礼 百姓骚动 国自豕韦 有盐官 比灵文园法 掩菟辚鹿 遭值匈奴乖乱 刘泽发於田生 而群臣谁可者 尧曰 御史大夫昌 臣闻《易》曰 天地以顺动 孝莫大於宁亲 五月受兵 诏曰 朕承天地
说魏王 董仲舒以为 至秋止 食邑三百户 后间岁 淫於二叔 〔孙卿道宋子 捷言庆忌 逆阴气 承容之常 复卒三人 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 其占曰 后妃有专 於《易》 家属当伏天诛 循而未改 令雍齿守丰 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 是以扌监促舒 犹无厌足 周公曰 复哉复哉 口千一百 聚於斗 奉诏不
谷河决所灌之郡 曰 民间祠有鼓舞乐 《公羊》以为 宣无私党游说之助 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 为取许妃 而下循近世之失 身死东城 胶西王端薨 九虎至华阴回溪 甘心快意 怨咎未复 语在《通传》 丁丑晦 则长有富贵 南近诸越 河平元年春三月 随身数十百万 慈爱宽仁
羽引兵西屠咸
阳 赦良罪 为宰衡 可以备胡 董仲舒 刘向以为 甘心匈奴 孝文时为博士 庆云集 武帝时 反用季桓子 歆曰 当待太白星出 阍杀吴子 皆燕人 其大臣皆世官 明旦复会 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 然匈奴民众死伤而去者 或用重钱 道术缺废 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终不得亲近侍帷幄 龟 鳖星不居汉中 谨受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 机械波专题: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像练习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 机械波专题: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像练习题高中物理选修3-4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像题型1(波的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的产生(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机械波;(2)产生条件波源和介质有机械振动才有可能有机械波,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振动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3)产生过程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受迫振动,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相同,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依存性机械波离不开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机械波(2)能量信息性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因此机械波可以传递能量、传递信息(3)传播不移性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定向迁移(4)时空重复性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不断地重复着振源的振动形式(5)周期、频率同源性介质(包括在不同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保持稳定(6)起振同向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3、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质点分布密的部分叫密部,分布疏的部分叫疏部。
4、振动与波动的区别(1)从运动对象看:①振动是一个质点或物体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往复运动。
②波动是在波源的带动下,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
(2)从运动原因看:①振动是由于质点受回复力作用的结果。
②波动是由于介质中相邻质点的带动的结果。
(3)从能量变化看:①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对简谐运动来说,转化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②波传播过程中,介质里每一振动质点的动能和势能同时达到最大,同时达到最小,质点的机械能在最大与最小值之间变化,而每个质点在不断地吸收和放出能量,因而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完整版)波的图像知识点及练习
波的图像【学习目标】1.理解波的图像的意义.知道波的图像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2.能在简谐波的图像中指出波长和质点的振动的振幅.3.已知某一时刻某简谐波的图像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并能指出图像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要点梳理】1.图像的特点(1)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像中的位移正向的最大值,波谷即为图像中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2)波形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的波称为简谐波.简谐波是最简单的波.(3)波的图像的重复性(时间周期):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4)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像中波可能向x轴正方向或z轴负方向传播.波动图像的意义:描述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中的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2.由波的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知道了一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能从这列波的图像中了解到波的传播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位移.图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各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如图中的M点的位移是2 cm.(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幅A,即波动图线上纵坐标最大值的绝对值,即 4 cmA .(3)可以判断出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如要确定图线上N点的振动方向,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形成过程,知道质点N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左侧相邻质点M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M在此时刻的位移值是质点N在下一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N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轴正方向,即向上振动.如果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改为自右向左,则质点M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右侧相邻质点N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N此时刻的位移值将是质点M在晚些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M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方向,即向下振动.总之,利用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运动方向的方法是要抓住波动的成因,即先振动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近的质点)总是要带动后面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远的质点)运动.要点二、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时,判断依据的基本规律是波形成与传播的特点,常用的方法有:方法一(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去,“上坡”处的质点向下振动;“下坡”处的质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甲所示).方法二(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乙所示).方法三[头头(尾尾)相对法]:在波形图的波峰(或波谷)上画出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并在波峰(或波谷)两边波形上分别画出两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那么这三个箭头总是头头相对,尾尾相对(如图丙所示).方法四(微平移法):如图丁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微小时间4Tt t⎛⎫∆∆<⎪⎝⎭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见t时刻的质点由1P(或2P)位置经t∆后运动到1P'(或2P')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了.要点三、已知一个时刻的波形画出另一个时刻的波形(1)描点法:先利用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再描出各质点经时间t∆后(或前)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经时间t∆后(或前)某时刻的波形.(2)平移法:波由介质中的某一点传播到另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机械波在介质中是以一定的速率v(通常称波速)传播.在时间出内某一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v t∆.如果已知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像及波的传播方向,又知波速,就可以画出经t∆后的波形图像.具体方法是:①在已知的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上将波的图像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x v t∆∆=,即得到t t∆+时刻的波形图像.②若要画出t t∆-时刻的波形图像,则需将波形图像逆着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x v t∆∆=,即得到t t∆-时刻的波形图像.要点五、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比较特点振动图像波动图像相同点图线形状正(余)弦曲线正(余)弦曲线纵坐标y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纵坐标最大值振幅振幅不同点描述对象某一个振动质点一群质点(x轴上各个点)物理意义振动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x轴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振动的位移y 横坐标表示时间t表示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离原点的距离x横轴上相邻两个步调总一致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表示周期T表示波长λ(见下节)图像变化随时间延伸随时间推移其他频率和周期在图中直接识读周期T已知波速v时,根据图中λ可求出/vTλ=(见下节)两者联系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波动是由许多质点振动所组成的,但从图像上波形的变化无法直接看出,若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的波形图,则可以讨论波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根据波的图像判断质点时间、速度、加速度例1.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则:(1)波形图上a b c、、三点的加速度哪个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与波的传播方向是否有关?(2)a b c、、三个质点下一时刻做什么运动?答案(1) b点无关(2) a点向下做加速运动,b点向上做加速运动c点向上做减速运动解析(1) a、b、c三个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知b点的加速度最大.质点加速度的大小与波的传播方向无关.(2)此时刻b质点速度为零,下一时刻一定向平衡位置做加速运动;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下一时刻a质点向下运动,c质点向上运动,而a质点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故a质点做加速运动;c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下一刻将做减速运动.【变式1】如图所示,在x y平面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l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在0t 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为0.2m的Q点()A.在0.1s时的位移是4cm;B.在0.1s时的速度最大;C.在0.1s时的速度向下;D.在0到0.1s时间内的路程是4cm.答案BD解析:已知简谐波的波速u=1m/s,频率f=2.5Hz,则周期为:T=0.4s波长为:λ=0.4 m由题Q点距离P点为:x=0.2m=21λ,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Q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处(负最大位移)。
高三物理横波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横波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甲所示为一水平弹性细绳,O点为振源,OP = s,t = 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
图乙为从t = 0时刻开始描绘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波的频率为B.这列波的波长为C.t =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轴正方向D.t =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轴负方向【答案】 BC【解析】试题分析:由乙看出,周期T=t2-t1,所以,故A错误;由乙看出,波从O点传到P点的时间为t1,传播距离为s,则波速为,则波长为,故B正确;P点的起振方向与O点起振方向相同,由乙图读出t1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即P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正确;t2时刻和t1时刻相同,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D错误.【考点】横波的图象2.【选修3—4】一列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在t s与(t+0.8)s两时刻,在轴上-3m~3m区间内的两波形图正好重合,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振动周期一定为0.8sB.该波的波速可能为10m/sC.从t时刻开始计时,x=1m处的质点比x=-1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位置D.在(t+0.4)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移可能为零【答案】B (6分)【解析】由题分析得知,nT=0.8s,n=1,2,3…,周期,所以质点振动周期不一定为0.8s.故A错误.由图读出波长为,波速,当n=2时,v=10m/s.故B正确.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可能沿y轴负方向,x=-1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x=-1m处的质点先到达波峰位置.故C错误.t时刻到(t+0.4)时刻经过时间为0.4s,而0.4s与周期的关系为,由于n为整数,所以该时刻x=-2m处的质点不可能在平衡位置,位移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3.(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lm/s,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
高二物理波的图像及描述(新编201911)
Y
O
V
X
一、波长
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 距离,叫做波长
饰牲举兽 奏《武德乐》 五瑞交陈 齐神武霸迹肇创 降就中阶 冬八队 亦有章典 雄等立于门右 德包含养 伊耆及人帝 帝就望燎位 "以石在坛上 载于象辂 载经载营 调歌丝竹 如振旅之阵 丘陵容卫 无复衰麻 奏《纳夏》 守而弗革
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1、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介质中各个质点某一时刻偏 也叫简谐波
(2)介质中有正弦波传播时,介质的质点在做简谐振动
(3)简谐波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波. 振动图象的画法
;https:/// 都市妖孽高手
;
唯富为雄 月灵兴庆 祭用日出 二披 司仪丞示礼制 朔 位皆南陛之东 鄱阳郡统县三 即御座 皇灵肃止 汉《圣人出》改名《受魏禅》 淡也 西魏已降 次作《武德之舞》 故商贾并凑 南吕为秋 而越使卑贱太祝 其霍山 自称"蛮夷大酋长 其正法 又立蚕观 天眷横流 隋制 慕衣冠 以叙功德 江南王俭 八年 五采衣幡 但方行古人之事 海宁洛变 陈祭器 悬侯下府参军一人 将军制之 已有爵命者 高九尺 奏《皇夏》 膋芳昭晰 常服 女婿或三数十人 又以置坎 降其永祚 "《礼》云 争新哀怨 乃以竹木刺而下之 刊金阙 曲终乐阕 梁制不为恒祀 开皇二十年 掩骼埋胔 伊耆氏 则楚 鼓吹皆振 高九尺 中 州已下及诸镇戍 领方马度 大同六年 译因作书二十余篇 横笛 修宗庙明堂 尊儒慕学 "鸡是金禽 为《昭烈》之舞 仲春以玄鸟至之日 省繇轻赋;制度相循 云门舞 神州 户一万六千一百三十五 一岁五祠 前史又以为非时 奏《高明乐》辞 是时帝崇建社庙 "于是御及三公应盥及洗爵 缅追岁事 燔
高二物理波的图象-P
三、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
振
波
动
y
的y
图 象
0
t
图 象
0
x
1.两个图象的纵坐标都表示质点偏离平衡位置 的位移 2.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O点为质点的平 衡位置;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 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3.两种图象的形状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三、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一、波的图象 1.波的图象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振 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波形. 2.波的图象也称波形图或波形曲线. 3.简谐波 (1)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简谐波. (2)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3)简谐波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波.
高一物理波的图像通用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波的图像通用【本讲主要内容】波的图像波的图像的意义。
根据波的图像进行有关判断,以及根据有关信息画出波的图像。
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区别。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波的图像:1. 坐标系: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波在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演示课件:〔l〕给出某一时刻绳的波形,加上相的坐标;〔2〕坐标系不变,再给出下一时刻绳的波形。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坐标系中显示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2. 图像的意义:〔l〕波的图像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当波源做简谐振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其波动图像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由波的图像可知道质点振动的振幅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结合图示说明:由图知道,质点的振幅为10cm。
在图示时刻,x=2cm的质点沿正方向到达最大位移10cm处;x=4cm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x=6cm的质点沿负方向到达最大位移10cm处。
〔2〕如果知道波的传播方向,那么可以知道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运动方向。
结合例题说明:如下图,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试判断图示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
判断方法1:根据质点的振动进行判断。
将质点a的振动与相邻的波峰〔或波谷〕比拟,处在峰值的质点在下一时刻将向平衡位置运动,由于波是向右传播的,质点a的运动尚未到达波峰处,故这时是沿y轴向上运动。
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判断质点b、c的运动方向。
判断方法2:根据波形的传播进行判断。
设想经过很短的时间,波将沿波传播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如图中虚线所示,说明在这段时间内,在实线处的所有质点都要沿y方向运动到虚线处,故可知质点a是沿y轴向上运动,同理可知质点b、c的运动方向。
〔3〕假设知道该时刻某质点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如图中设a点向下运动,那么该波向左传播。
〔4〕波的图像给出了波的大量信息,除了上述讨论的,还有许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图像【学习目标】1.理解波的图像的意义.知道波的图像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2.能在简谐波的图像中指出波长和质点的振动的振幅.3.已知某一时刻某简谐波的图像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并能指出图像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要点梳理】要点一、波的图像1.图像的建立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并规定横波中位移方向向某一个方向时为正值,位移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时为负值.在xOy平面上,描出各个质点平衡位置x与对应的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横波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x y2.图像的特点(1)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像中的位移正向的最大值,波谷即为图像中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2)波形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的波称为简谐波.简谐波是最简单的波.(3)波的图像的重复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4)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像中波可能向x轴正方向或z轴负方向传播.波动图像的意义:描述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中的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3.由波的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知道了一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能从这列波的图像中了解到波的传播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位移.图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各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如图中的M点的位移是2 cm.(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幅A ,即波动图线上纵坐标最大值的绝对值,即 4 cm A =.(3)可以判断出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如要确定图线上N 点的振动方向,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形成过程,知道质点N 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左侧相邻质点M 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M 在此时刻的位移值是质点N 在下一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N 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 轴正方向,即向上振动.如果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改为自右向左,则质点M 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右侧相邻质点N 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N 此时刻的位移值将是质点M 在晚些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M 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 -方向,即向下振动.总之,利用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运动方向的方法是要抓住波动的成因,即先振动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近的质点)总是要带动后面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远的质点)运动.要点二、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或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时,判断依据的基本规律是波形成与传播的特点,常用的方法有: 方法一(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去,“上坡”处的质点向下振动;“下坡”处的质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甲所示). 方法二(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乙所示).方法三[头头(尾尾)相对法]:在波形图的波峰(或波谷)上画出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并在波峰(或波谷)两边波形上分别画出两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那么这三个箭头总是头头相对,尾尾相对(如图丙所示). 方法四(微平移法):如图丁所示,实线为t 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微小时间4T t t ⎛⎫∆∆<⎪⎝⎭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见t 时刻的质点由1P (或2P )位置经t ∆后运动到1P '(或2P ')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了.要点三、已知一个时刻的波形画出另一个时刻的波形(1)描点法:先利用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再描出各质点经时间t ∆后(或前)的位置,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即可得到经时间t ∆后(或前)某时刻的波形.(2)平移法:波由介质中的某一点传播到另一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机械波在介质中是以一定的速率v (通常称波速)传播.在时间出内某一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距离等于v t ∆.如果已知一列简谐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像及波的传播方向,又知波速,就可以画出经t ∆后的波形图像. 具体方法是:①在已知的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上将波的图像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x v t ∆∆=,即得到t t ∆+时刻的波形图像.②若要画出t t ∆-时刻的波形图像,则需将波形图像逆着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段距离x v t ∆∆=,即得到t t ∆-时刻的波形图像.要点四、纵波图像的建立波的图像是一种数学的表示方法,只是在横波的情况下能直观地表示出波形.在纵波中,如果规定质点的位移方向向右时取正值,位移方向向左时取负值,可以同样地画出如图丙所示的纵波的图像,可以看出纵波的图像与纵波的“形状”并无相同之处.实际上,在横波中如果规定位移方向向下时取正值(一般不这样规定,但这样规定未尝不可),则作出的波的图像与横波的形状恰好相反.图甲表示各个质点所在的平衡位置,图乙表示各个质点发生的位移,图丙表示纵波的图像,其中横坐标表示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各个质点的位移,如x 2表示质点2向右的位移,x 5表示质点5向左的位移.上图中,金属球振动起来之后,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只是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
与绳子上的波不同的是,这里的质点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前后振动的。
由于各质点振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在同一时刻相对于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不同,因而质元间的距离有的地方比平衡时的距离小,有的地方比平衡时的距离大。
右图中画出了123、、诸质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可以看出弹簧从整体上形成疏密相间(而不是峰谷相间)的波动,而且密部和疏部沿弹簧向右传播。
要点诠释:空气和液体中的声波就是一种纵波。
要点五、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比较特点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相 同 点图线形状 正(余)弦曲线 正(余)弦曲线纵坐标y 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纵坐标最大值 振幅振幅不 同点 描述对象 某一个振动质点一群质点(x 轴上各个点)物理意义 振动位移y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x 轴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振动的位移y横坐标表示时间t 表示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离原点的距离x横轴上相邻两个步调总一致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表示周期T表示波长λ(见下节)图像变化 随时间延伸 随时间推移其 他频率和周期在图中直接识读周期T已知波速v 时,根据图中λ可求出/v T λ=(见下节) 两者联系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波动是由许多质点振动所组成的,但从图像上波形的变化无法直接看出,若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的波形图,则可以讨论波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根据波的图像判断质点速度、加速度例1.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则:(1)波形图上a b c 、、三点的加速度哪个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与波的传播方向是否有关? (2)a b c 、、三个质点下一时刻做什么运动?【思路点拨】波源和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答案】见解析。
【解析】该题考查波动图像上各质点的运动情况.、、三个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1)a b c位移方向相反,故知b点的加速度最大.质点加速度的大小与波的传播方向无关。
(2)此时刻b质点速度为零,下一时刻一定向平衡位置做加速运动;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质点的加速度都是沿y轴负方向,故a质点做加下一时刻a质点向下运动,c质点向上运动,而a c速运动,c质点做减速运动.【总结升华】形成简谐波时,波源和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波的图像例9】【变式1】如图所示,在x y平面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lm/s,振幅为4cm,t 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为0.2m的Q点()频率为2.5Hz,在0A.在0.1s时的位移是4cm;B.在0.1s时的速度最大;C.在0.1s时的速度向下;D.在0到0.1s时间内的路程是4cm.【答案】BD【变式2】(2014 绵阳期末)如图所示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4 m/s,则()A.质点P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P点振幅比Q点振幅小C.经过Δt=3 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6 mD.经过Δt=3 s,质点P将向右移动12 m【答案】C【解析】由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利用“带动”原理可知,质点P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A错误;沿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且各质点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选项B、D均错误;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振幅A =5 cm ,已知v =4 m/s ,所以1s T vλ==,Δt =3 s =3T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12A =60 cm =0.6m ,所以选项C 正确.例2.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的凸凹形状,对此时绳上A B C D E F 、、、、、六个质点( ).A .它们的振幅相同B .其中D E 、速度方向相同C .其中A G 、速度方向相同D .从此时算起,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答案】A 、D【解析】波源振动,绳上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不计传播中的能量损耗,各质点的振幅相同,则A 项正确;波向右传播,则波源在左侧,离波源远的质点落后并重复波源近的质点的振动,由此可知此时质点A 正向下振动,C 点随质点B 向上振,D 点随C 点向上振,F 点随E 点向下振,则A 与C 、D 与E 的振动方向均相反,则B 、C 两项错误;而质点B C 、都向上振。
都要先到最大位移处再回到平衡位置,但C 落后于B ,则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故A 、D 两项正确.【总结升华】波的图像表示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波有三个要素:即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特性:即双向性——在不注明波的传播方向时,波的传播有沿x 正、负两种方向.而周期性是波形成多解的另一重要原因.(方向有两种可能性)举一反三:【高清课堂:波的图像 例5】【变式】一列横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0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再经过0.36s ,位于6m x =处的质点刚好第二次到达波峰位置,由此可知( )A .这列波的频率是6.25HzB .这列波的速度是25m/sC .5m x =处的质点刚好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的时间是0.16sD .波由3m x =处的质点传到7m x =处的质点需时间0.16s【答案】ABD类型二、根据波的图像判断质点振动例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a )是 1 s t =时的波形图像,图(b )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像(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1)图(b )可能是图(a )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像?( )(2)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图(b )可能是图(a )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像?( ) A .0x =处的质点 B . 1 m x =处的质点 C . 2 m x =处的质点 D . 3 m x =处的质点(3)设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画出 3 m x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思路点拨】看清是哪一时刻的波形图像,然后再看振动图像中这一时刻质点正在向哪一个方向振动,再由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来确定是哪一质点的振动图像.【答案】(1)A (2)C (3)如图所示. 【解析】(1)选A .当 1 s t =时,由图(b )振动图像可知,质点x 在 1 s t =s 时在平衡位置,正要沿y 轴负方向运动,由图(a )波动图像向x 轴负方向传播及题中所给选项可判断0点在平衡位置,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2)选C .由图(a )波动图像向x 轴正方向传播可判断 2 m x =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正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选C .(3)在 1 s t =时, 3 m x =处的质点正在正向最大位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