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际要素流动

合集下载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基于各国资本要素的禀赋 状况。资本要素通过商品贸易这种间接流动方式 改变着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国际间资本要 素是自由流动的,那么其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 各国资本要素的赋予状况。这是因为,各国资本 要素的丰缺状况不同,各国资本要素价格也存在 差异,或者说是各国资本收益也存在差异,各国 资本追求高收益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要素的国际 流动。另外,由资本密集商品与非资本密集商品 的相对价格比率所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变动也是促 使资本移动的因素。
因此,现实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决不是自由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劳动力要 素的供给数量即要素赋予状况,从而给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 同的经济影响。 从劳动力输出国来看,劳动力输出不仅表现为本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 绝对减少,有时还会改变本国原有的劳动力的构成和熟练程度。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 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获取利 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按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 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 在95%以上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 附属机构、子公司等。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 或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
2.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 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 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 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合资企业 可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无限共 同责任公司,并具有法人地位。至于采取何种合 资方式则由投资各方商定。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已成为经济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话题。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其流动对于参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关系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内容与方法。

一、宏观经济因素首先,宏观经济因素是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以资本流动为例,资本流动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由宏观经济因素决定。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率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都会对于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影响。

例如,实施放松的货币政策会减少国内利率水平,从而导致外资的流入增加。

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于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降低实际工资的水平,使得某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从而导致一些跨国企业把生产要素转移至该国。

二、产业变化因素其次,产业变化因素是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产业的兴衰和变化本身就会带动着要素的流动。

以技术流动为例,随着信息化和科技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被高科技、高增长的产业所取代,如IT行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这些新兴的产业需要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等要素的支持,从而推动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入。

与此同时,一些产业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的国家则会面临着一波人口和资本的流失。

因此,如何应对产业变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增量和减量的关键性因素。

三、政策环境因素最后,政策环境因素是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政策环境的良好与否,会影响到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方向和规模。

竞争性退税政策、出口配额等政策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产品出口的数量和产值。

此类政策对于投资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也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相反,若政策环境不佳,缺乏公正的市场监管和执法,不仅会影响到投资信心,也会使劳动力和资本更倾向于流入与其违反劳动、人权的国家。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PPT43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PPT43张)

资料来源:Business Week,July 15,2002
6.3.3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了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一、跨国公司促进全球商品生产和流通
• 当前,国际贸易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 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三分之一在国 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即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 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多。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万人)
5 4 3 2 1 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美国
加拿大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向北美地区的移民大幅增加,主要由三个因素:1. 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起飞(自费留学和投资移民增加);2.政治冲击波(台海危 机、97回归等);3.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
6.2 国际资本流动
6.2.1 国际资本流动的状况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
国际借贷 单纯货币资产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或资产组合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 国外直接投资(FDI)
(1)国际借贷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外国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银团贷款(即辛迪加贷款) 项目贷款 出口信贷
(2)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股票投资
国际债券投资
(3)国外直接投资(FDI)
FDI指国外公司对本国进行实物资产投资, 包括对本国企业的并购、在本国建立合资或独 资企业,进行厂房和设备投资,购买房地产等。 FDI不包括证券投资,FDI的主要形式是: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要素的国际流动

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七、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入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扩大本国的投资能力;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扩大本国的投资能力;引 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扩大本国生产能力; 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扩大本国生产能力;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 负面影响 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有可 能损害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过度地利用外资, 能损害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过度地利用外资,可 能造成本国沉重的债务负担; 能造成本国沉重的债务负担;外资的进入会挤占当地 的销售市场, 的销售市场,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16
13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
——麦克杜格尔模型 麦克杜格尔模型
14
第一节、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
六、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 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其国际经济地 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 位;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 的出口 负面影响 大量的资本输出可能削弱国内资本的供给能力; 大量的资本输出可能削弱国内资本的供给能力; 资本输出国同时把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带 入输入国,增加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入输入国,增加了潜在的竞争对手;丧失国内部分经 济效益; 济效益;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15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根据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 行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 行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将资本的国际 流动划分为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间接投资两大类型 对外直接投资和 两大类型。 流动划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两大类型。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类型
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 播。
国际要素流动的利弊
1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文化交流等。
2

国内资源外流、经济体系紊乱和文化失衡等。
结语
1 国际要素流动的未来
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但应注意对贫困地区的带动效应。
2 我国应对策略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优质人才引进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这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生产要素流通网络。
什么是国际要素流动
定义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形成的全球化的生产 要素流通网络。
包括哪些要素
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和文化等要素。
影响因素
开放程度、国际市场、投资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
政策措施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合作等。
国际文化流动
定义
国际文化流动是指在全球范围 内文化事务及文化艺术、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互动。
类型
电影、音乐、艺术品和体育等 文化要素的交流与演出。
影响因素
旅游、文化交流、国际传媒等 因素。
政策措施
优惠政策、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 交流等。
影响因素
文化传承、国际认可和文化多样 性等因素。
2
类型
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动。
3
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移民政策等因素。
4
政策措施
签证政策、劳动人事管理和保护本国劳动力等。
国际技术流动
定义
国际技术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在不 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和转化。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1.绝对优势: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派生需求:源于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工业产品的需求。

4.贸易所得:作为一种降低进口关税和其他贸易自由化国家经验结果的净效益。

5.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

6.非贸易品:本质上不可以贸易流通的商品。

7.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8.局部均衡分析:也称局部均衡分析,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9.贫民劳动论: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这种结论被称为贫民劳动论。

10.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11.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本国和外国被需求的劳动之比的曲线,英文简写为RD。

12.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本国和外国可供给的劳动之比的曲线,英文简写为RS。

13.相对工资:是指该国工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的比值。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 引言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指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跨越国家边界进行流动的现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意义、原因和影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的意义2.1 优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可以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通过流动,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可以引进外国劳动力,满足劳动力需求;资金不足的地区可以吸引外国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这样,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有助于促进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全球经济的效率。

2.2 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有利于技术转移与创新的扩散。

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合作使得技术和知识得以流动,从而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

技术转移和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还可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2.3 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起到积极作用。

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可带来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就业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困境。

3.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3.1 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推动力。

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可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率。

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以降低成本并扩大利润。

此外,国际间的资金流动和技术转移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3.2 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平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也受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影响。

一些国家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其他国家则面临劳动力短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不断变化,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可以实现供需的平衡,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劳动力移动的直接收益表 现为移动后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水平的改善。
劳动力移动的成本是指为迁移而付出的全部代价。主要包 括交通运输费用和其他货币支出,迁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 收入损失,为迁移而付出的其他非货币支出或牺牲,如社 会、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如果劳动力移动 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构成了劳动力移动的现实基础。
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受人口增图2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动与进出口关系1990年与2005年404050的比重流入量占劳动力总数的进口额占gdp比重发达经济体劳动力流入发达经济体商品与服务进口404050的比重流出量占劳动力总数的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出发展中经济体商品与服务出口010203019902005年份010203019902005年份3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务限制放宽?一些国家和地区奉行保护主义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劳务人员入境设限从发展趋势看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改观技术型劳务会日益成为国际劳务市场发展的主力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 “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 “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从流动的性质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数
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或中东国家的,多是外籍 劳工。从流动的方向看,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 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 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如下图1所示,1975年,国际移民总数为7990.8万人,占 全球总人口数的2.15%;1985年,全球移民总数增加至 10246.4万人,占全球总人口比重达到2.3%;2000年,全 球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加至17568.5万人,占全球人口比重 达到2.9%;2019年,全球共有移民18969.3万人,国际移 民数量占全球人口比例增加至2.95%。在此背景下,劳动 力流动全球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2015版)

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2015版)

高三总复习教学案――城市区位一、城市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和______________发展。

(1)地形与城市区位温带和寒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例如: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热带城市分布在_________: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例如: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2)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_________的________纬度沿海地区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3)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河流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河流城市区位包括: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干支流___________,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形成城市。

例如: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山西大同市、唐山开滦,英国的伯明翰等。

石油城市:英国的阿伯丁、中国的大庆、玉门。

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5)交通与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国际要素流动)【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国际要素流动)【圣才出品】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国际要素流动)【圣才出品】第7章国际要素流动⼀、概念题1.外国直接投资(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答:外国直接投资⼜称“海外直接投资”,是指⼀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对另⼀国家或地区所进⾏的、以控制或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的跨国投资⾏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种重要形式。

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直接投资主体之⼀。

外国直接投资有多种具体形式,常见的有直接在国外投资设⽴⼦公司或分公司、购买国外某公司全部或⼀定⽐例的股份并获得⼀定的控制权、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各种合约或合同取得对该企业的某种控制权等。

2.跨国公司的分布及内部化动机(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motives of multinationals)答: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市场,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解决由于市场不完全⽽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的问题的⾏为过程。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因此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

因此,建⽴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就能克服外部市场和市场不完全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给技术转移和垂直⼀体化带来好处。

3.要素流动(factor movements)答:要素流动是指⽣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

具体包括劳动⼒流动、国际借贷和证券投资等形式的短期资本流动,以及跨国公司进⾏的长期投资等。

就经济本⾝⽽⾔,⽣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商品的国际流动(国际贸易)没有本质的不同,⼆者在⼀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在现实⽣活中,由于社会、政治和⽂化传统等⽅⾯的差异,⽣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远⽐商品的国际流动困难和复杂。

如今,商品的国际流动越来越便捷,但⽣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还有很多限制:⼤多数国家仍对移民做出严格的限制,东道国对国际资本短期流动的投机性和冲击⼒提⾼了警惕,⼤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进⾏直接投资的领域和股权⽐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等。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要素流动理论
国际劳动力主要流向美国、欧盟、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
第2页,本讲稿共16页
2、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原因
• 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 劳动力资源的秉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周期是重要因素 • 政治、宗教、自然环境和战争等因素
3、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影响及后果
输出国
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输出国:
• 依靠技术参与到输入国的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
• 拓展或占领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国际竞争利益
输入国:
• 节约资金、时间 • 弥补科技人才资源的短缺
• 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16页,本讲稿共16页
非商业性技术转让:无偿的或转让条件极为优惠,如国家 政府的技术援助、技术情报交换、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 国际技术贸易: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 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 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
第14页,本讲稿共16页
3、技术要素国际流动的现状及特点
• 国际技术贸易年增长速度加快,技术贸易额在国际 贸易总额中的比较加大。
税收减少
智力外流
人才回流
海外汇款
输入国 企业经营成本降低
劳动力匮乏得到解决
税收增加 优秀人才和不同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挑战
第3页,本讲稿共16页
4、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特征
• 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 呈现出分散性和对流性
• 短期流动的形式日益普遍
• 劳动力的流动更趋国际化和法制化 •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6、国际资本流动对输入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
• 可以弥补输入国资本不足 • 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 • 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可以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贸易理论考试综合论述题大全(附详细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考试综合论述题大全(附详细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考试综合论述题⼤全(附详细答案)三、综合论述题1、“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没有什么可出⼝的,因为它们没有什么资源——它们的资本和⼟地都不丰裕,甚⾄劳动⼒都不丰裕”。

这⼀论断对不对?试⽤相关理论进⾏解释。

答:这⼀论断不对。

因为根据⽐较优势说,在两国都能⽣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国在两种产品的⽣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另⼀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产相对优势最⼤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产相对劣势最⼩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均可以获得利益。

2、美国的农业⽣产者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业的所有者总是倾向于⾃由贸易,⽽劳动者则要求实⾏贸易保护。

我国的情形则相反,⼴⼤的制造业劳动者则是⾃由贸易的⽀持者。

试⽤有关理论解释其原因。

答:美国的农业⽣产者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业的所有者分别拥有⼟地、资本和技术这些⽣产要素,⽽⼟地、资本、技术相对美国劳动者⽽⾔,是美国的丰裕要素。

在我国是劳动⼒要素丰裕。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说,⼀国贸易后富裕要素价格上升和稀缺要素价格下降,将使富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平提⾼,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平下降。

也就是说,通过⾃由贸易,会使美国的农业⽣产者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业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平上升,劳动者的实际收⼊下降。

同样,在我国会使制造部门的劳动者实际收⼊增加。

因此,对要素所有者收⼊的不同影响导致了他们对贸易的态度不同。

3、阐述⼤卫·李嘉图⽐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较优势理论假定两个国家,⽣产两种产品,劳动是唯⼀的⽣产要素,⾃由贸易,⽣产成本固定等假设前提。

该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产此件商品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较优势理论指出,在两国都能⽣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国在两种产品的⽣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另⼀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产相对优势最⼤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产相对劣势最⼩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均可以获得利益。

国际经济学笔记

国际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国际要素流动微观基础1、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最大量产组合。

2、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边际报酬(MR):也称边际收益,是指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

MR=△T R/△Q。

MPP(或MP):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MPP=dQ / dL。

MRP: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

MRP=MP * MR。

3、个体无差异曲线:描述单个消费者的偏好与福利4、社会无差异曲线:描述社会整体需求与福利。

用途:5、埃奇沃斯盒状图:指方形的盒的长和高分别代表两个消费者(或生产者)所拥有的两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总量,盒状图中各点表示两种商品(或要素)的总供给量在两个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配置状态。

条件:6、生产者剩余(考):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

7、消费者剩余(考):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8、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达到均衡、消费达到均衡、市场出清9、MRT(边际转换率):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

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10、MRS(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11、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第4章要素流动

第4章要素流动
内部化交易促进了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结构有利于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外部交易也促进了国际 贸易发展 跨国公司可以采取更好的策略促进国际贸易
本章总结
国际要素流动的主要理论 国际要素流动对相关国家的影响 特别是是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
作业:
教材中的思考题
第4组案例教学
跨国公司在中国出了有利的方面外,也带 来许多不利影响,谈谈该如何合理有利的 利用外资。 要求: 1、小组内每人提交一篇论文。 2、 题目自拟,内容不少于4000字。3 题目自拟,内容不少于4000字。3、规范的 毕业论文格式。 4、小组代表宣读团队成果, 全班讨论。
问题:世界经济周期对移民规模的影响
国际劳动力流动福利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 分析
移入国总产出增加: 移出国总产出下降: 世界总收入增加,完全由移入国享有: 移入国得自移民的部分劳动收入可能汇回移出国 两国真实工资均等化(与H-O理论比较) 影响国内其它要素收入和分配格局
输出国:其他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收入分配比例降低 输入国:相反
国际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对输入国的积极影响
弥补发展资本不足 改善国际收支 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等 推动出口 促进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对输入国的消极影响
撤资风险 畸形经济结构:二元经济 产业和经济控制,培育买办阶级和政治势力 人才、资本、逃税、控制经济关键部门等
FDI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FDI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理论提出者:《 理论提出者:《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 对外直接 投资》 投资》Hymer,1960 主要观点:
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FDI是不完全市场上企业规模扩大的结果 FDI是不完全市场上企业规模扩大的结果 跨国公司FDI必须具有某种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FDI必须具有某种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技术、管理和规模经济 FDI 是跨国公司为了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七章 国际要素流动第 一 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 1学时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一方面国际剩余资金供给充裕,另一方面国际资金需求旺盛,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追逐高额利润。

资本投入的首要目标是赚取利润。

除了贸易支付和政府间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其他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都是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

哪里能获得高额的利润,资本就流向哪里,尤其是长期资本的流动,更是如此。

2.国际风险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安全性,即资本在任何地方投入都应考虑到资本本身的风险。

国际风险是指跨越国境从事信贷、投资和金融交易可能蒙受损失的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时,风险因素分析是投资评估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收益率相同时,总是愿意握有风险较小的资产;在风险相同时,总是追求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形式,这是风险—收益关系之间的最一般的选择。

3.汇率和利率因素。

利率和汇率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两大经济杠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利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汇率的高低与变化改变了资本的相对价值。

此外,国际收支的状况也会通过汇率对资本的国际流动产生影响。

4.经济政策因素。

一国政府为了吸引或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大。

另外,一国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如果世界是稳定的和可以预见的,国际借贷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类福利增长。

这里以两个典型国家为考察对象,本国代表一个获利机会较多但缺少资金的国家,外国代表一个拥有丰裕的资金但国内缺少投资机会的国家。

用图6.1来说明两者间资金流动的经济效应。

'MPK第 二 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1 学时 )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tephen Hymer )首先提出,并由金德尔伯格(C.P .Kindleberger )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是一篇长文的开端,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目的和概述。

在撰写这一部分时,我们需要先提供一个简短的介绍,说明文章将要探讨的内容以及相关主题。

然后扩展背景部分,解释为何要素流动体制机制成为研究的焦点和实践中的重要议题。

最后明确阐述本文旨在强调什么问题或策略,并拟定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引导读者对这篇长文的理解与期待。

2.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的定义和作用:2.1 定义要素流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体制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在不同个体之间自由流动的体系和规则。

该体制通过确定要素所有权和配置方式,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

2.2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的重要性:要素流动体制机制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实现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3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良好的要素流动体制机制能够使得优势资源集中、劣势资源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资源配置。

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城乡结构调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并带来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最终推动着国家经济稳健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3. 要素流动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在要素流动体制机制中,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

这些经济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有其独特的分类和特点。

首先,经济要素可分为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两大类。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它们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生产资料则是指可以衡量价值并能够参与生产过程的物品或资源。

其次,每种经济要素具有不同的特点。

土地是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非再生性;劳动力是人力资源,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和培训性;资本是货币或者实物形式上的积累财富,具有价值增值功能;技术则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在市场经济中,要素所有权和配置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邓宁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投资是与其经济发展水 平,主要是人均GNP或GDP密切相关的,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 段,对外投资从无到有分为不同的发展过程。该理论揭示了经 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4.4.3 国际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入和输出国的影响
1、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积极影响
(1)弥补了东道国发展资本不足,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2)改善了这些国家资本项目下的国际收支状况。 (3)给东道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当地劳 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4) 推动东道国出口贸易。
(5)有利于提高东道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2、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消极影响 (1)跨国公司从东道国突然撤资行为,会造成该国资本项目 下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 (2)跨国公司在一些落后国家的投资,有可能导致这些国家 畸形的经济结构。 (3)跨国公司可能会控制东道国的某些关键产业,进而操纵 该国的整个国民经济。 (4)跨国公司带来的其他不利影响
国际借贷并非没有风险的。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次 出现借款国或者由于经济衰退或者由于巨额贸易逆差,以至无
力偿还借款的债务危机。
4.4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4.4.1 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与种类

国际直接投资也叫对外直接投资,其在很大程度上为投资国 常住者(通常为公司)所拥有的外国企业的任何放贷、或购 买其所有权。

FDI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跨国公司的存在。简单地讲,在不止 一国拥有和控制企业的公司都可以视为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的种类 1、从目的上看 (1)资源导向型
(2)市场导向型
(3)成本导向型 (4)带动出口型
(5)分散风险型
(6)实现全球化战略型 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手段
2、从方式上看 (1)在国外创办独资企业,包括创办独资企业、设立独资的 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第四章 国际要素流动
4.1 国际劳动力流动
4.1.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经济原因和非经济原因 4.1.2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分析 国际劳动力流动可以使两国工资水平均等化; 对移出国来说,将会提高该国真实的工资水平,减少其国民 收入 对移入国来说,则是真实工资水平的下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世界总收入增加
4、补偿贸易和加工装配贸易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 (亿美元)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FDI 23 32 34 35 44 110 275 338 375 417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FDI 453 455 403 407 469 396 530 605 603 630
4.2 国际资本流动
4.2.1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种类 国际资本流动(或称国际投资),是跨国界的投资行为,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人、法人或政府机构将资本(包括资 金、机器设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商标、销售方法、渠 道等)投放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以求获得较国内 更高效益的经济行为。
1、按照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分
进行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公司是否进行对外
直接投资和对投资地区的选择。
4、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美国学者弗农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革,来解释美国企业 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产品生命周期分 为产品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是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 而做出的决策。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 (1)两者的基本区分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作为 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 (2)国际直接投资的资本移动形式比国际间接投资复杂。
(3)对投资者来说,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4.2.2 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1、1870-1914年间的第一次浪潮 2、20世纪70年代早期~1982年的第二次浪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浪潮 4.2.3 国际资本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 为本国的闲置资源找到了重新配置的机遇。 同时“夕阳产业” 在国外可以找到足够的市场需求,延长了产品寿命和产业生存 空间。

什么是区位优势 所谓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 选择优势。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 势,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
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
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跨国公司在进行直接投资
时,首先面临的是区位选择,即是在国内投资生产还是在国外 投资生产。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在国内生产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更
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4.3.3 国际借贷的福利效应分析 资本流动给两国带来的福利效果与国际劳动力流动有所不 同。
对资本输出国来说,虽然国内资本供给量减少,并直接导 致国内总产出下降,但是,输出国的投资者能够获得利息收 入,国民总产出反而增加。 对资本输入国来讲,国内资本供给量增加直接导致国内总 产出提高,但输入国还要向输出国支付利息。
按照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前者期限在一年以上,后者期限在一年以内。 2、按照投资主体分 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官方投资和私人投资。 官方投资也叫官方发展援助,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向 另一个国家进行的投资。
私人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个人或经济单位以营利为目的而对 他国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投资。
(2)与东道国或其他国家共同投资,合作建立合资/合作企业 (即国际战略联盟)。 (3)在东道国投资者直接从事跨国收购与兼并。
(4)以投资者在国外企业投资所获利润作为资本,对该企业 进行再投资。
3、从子公司和母公司生产经营方向的角度看 从子公司和母公司生产经营方向出发,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 为横向型、垂直型和混合型三类。
国际间接投资是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以及中长期贷款,包括政府贷款、银行贷 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 因为不涉及对投资所形成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投资活动主要 在金融领域内进行,因此国际间接资本流动也叫国际借贷 (international loans)。
3、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 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国际资本流动可 分为对外直接投资(FDI)和对外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形式。 它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 为主要目的,通过在东道国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合作企 业等形式的资本向外投资。也就是说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 矿企业或经营其他企业,直接参与所投资的国外企业的经营和 管理活动。
例子:拉美国家的国际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
4.3 国际借贷
4.3.1 国际借贷的含义 国际借贷也叫国际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 的一种,是指投资者不直接参与或影响资本的实际运作过程。
1、外国政府贷款
是指一国政府对另一个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政府或其所属 机构所提供的双边经济援助性质的优惠性贷款。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以及区域性国际金 融机构的贷款
大的利润,那么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所以,对外直接投资
的流向取决于区位禀赋的吸引力。

在现实生活中,区位条件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
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包括贸易障碍、政府的政策、市场的 特征、劳动成本、当地的生产水平以及原材料的可供性等。比 如,如果东道国严格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就会诱使外国投资者
场,利用管理手段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当企
业内部化超越国界时,就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
3、折衷理论 折衷理论是由英国学者邓宁提出来的。该理论把垄断优势 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和内部化优势予以综合。
当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越多,内部化动机越强,区位优势 越明显,才越有可能倾向于选择到国外生产。
4.1.3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其他福利效应
知识型劳动力流出——脑力流失
4.1.4 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方面,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然而, 现实中两者并没有实现完全替代,原因在于传统理论所要求的 严格假设条件并不能完全存在;另一方面,现实中存在太多的 障碍使得劳动、资本以及其他潜在的可流动资源无法自由流动。
3、出口信贷
是指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出口,通过指定的本国商业 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的国 家信贷,前者为卖方信贷,后者为买方信贷。
4、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也就国际银团贷款,或者辛迪加贷款,指通 过借入国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上向外国银行贷款。
5、发行国际证券 发行证券包括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或基金。
4.4.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海默认为,外国直接投资者通常具有某种垄断优
势。垄断优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产品和工艺过程中的技
术优势。二是企业拥有的管理优势。三是企业的经济规模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保持垄断优势。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共同提出的。他们
3、国际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4.4.4 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带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2)跨国公司的内部结构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3)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外部交易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
(4) 跨国公司各可以采用更好的策略促进国际贸易。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资本的输入对东道国是有益的资本补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 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还可以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以及 更容易加入出口市场的机会。 对东道国而言,不断增加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也有其风险。 如果(外国和本国)私人投资者突然对一国的稳定和增长前景 失去信心,他们会加速撤走资本,造成东道国经济动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