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讲 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合集下载
国际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主要基于各国资本要素的禀赋 状况。资本要素通过商品贸易这种间接流动方式 改变着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如果国际间资本要 素是自由流动的,那么其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 各国资本要素的赋予状况。这是因为,各国资本 要素的丰缺状况不同,各国资本要素价格也存在 差异,或者说是各国资本收益也存在差异,各国 资本追求高收益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要素的国际 流动。另外,由资本密集商品与非资本密集商品 的相对价格比率所表示的贸易条件的变动也是促 使资本移动的因素。
因此,现实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决不是自由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后果是改变了相关国家劳动力要 素的供给数量即要素赋予状况,从而给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带来不 同的经济影响。 从劳动力输出国来看,劳动力输出不仅表现为本国劳动力资源供给量的 绝对减少,有时还会改变本国原有的劳动力的构成和熟练程度。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 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 者直接进行该厂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获取利 润为目的的一种投资形式。
按投资者对投资企业拥有的股权比例不同分类 1.独资企业 独资企业是指投入企业的资本完全由一国的投 资者提供,投资者对投资企业的股权拥有的比例 在95%以上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设立分支机构、 附属机构、子公司等。它可以采取收买现有企业 或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
2.合资企业 合资企业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一国 境内根据投资所在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按 一定比例或股份共同投资建立、共同管理、分享 利润、分担亏损和风险的股权式企业。合资企业 可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企业、无限共 同责任公司,并具有法人地位。至于采取何种合 资方式则由投资各方商定。
第六章 要素国际流动
4.存在外资的外部经济。 5.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6.存在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麦克道格尔一肯普模型 FDI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后,将使资本的边际产出在国 际上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进全世 界的生产,以及东道国与母国的福利。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证券组合的方式取决于证券的预期收益及其方差。证券 投资的全部风险(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和。
非系统风险在证券组合中的证券品种达到一定数目后基 本可以消除,但是,系统风险仍然存在。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系统风险——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 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 变动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 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变化
0 +K1K2
增加资本K1K2后的影响:
MPK M
ME1K1M1 ME1K1M1 +E1E2K2K1
M1AK0O M2BK0O
-M1ABM2 转移给劳动者
M1
AE1K1K0 BE2K2K0 +CE2K2K1
M2
A
E1
E2
BC
MPK
K0K1的利润在E2时为BCK1K0,减少 了AE1CB
ME1M1 ME2M2 +M1E1E2M2
OALA
OALB
-L0LA
M
B国劳 动量
OBLB
OBL0
+L0LB
A国工 资水平
LAD
L0E0
+FE0
E
B国工 资水平
LBE1
L0E0
-FE0
A
A国人 均产出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麦克道格尔一肯普模型 FDI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后,将使资本的边际产出在国 际上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进全世 界的生产,以及东道国与母国的福利。
第二节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证券组合的方式取决于证券的预期收益及其方差。证券 投资的全部风险(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之和。
非系统风险在证券组合中的证券品种达到一定数目后基 本可以消除,但是,系统风险仍然存在。
第一节 资本流动纯理论
系统风险——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 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 变动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 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变化
0 +K1K2
增加资本K1K2后的影响:
MPK M
ME1K1M1 ME1K1M1 +E1E2K2K1
M1AK0O M2BK0O
-M1ABM2 转移给劳动者
M1
AE1K1K0 BE2K2K0 +CE2K2K1
M2
A
E1
E2
BC
MPK
K0K1的利润在E2时为BCK1K0,减少 了AE1CB
ME1M1 ME2M2 +M1E1E2M2
OALA
OALB
-L0LA
M
B国劳 动量
OBLB
OBL0
+L0LB
A国工 资水平
LAD
L0E0
+FE0
E
B国工 资水平
LBE1
L0E0
-FE0
A
A国人 均产出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要素国际流动的结果就是使要素的国内外价格趋于一致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
二、实际情况下的不完全替代
尽管从纯经济意义上来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似乎是两种完 全可替代的战略,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两者不仅同时存在, 而且都不可或缺。两者之间是非完全替代的,它们之间还存在 着其他关系。
23
本章重要概念
要素流动
国际借贷
期间贸易 外国证券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垂直一体化
静态成本
动态成本
水平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
反向贸易效应 熟练劳动力 非熟练劳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 的福利效应
人才流失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24
跨国公司的国际性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赖型、当地市场 导向型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型。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
第三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空间的位移。 国际间的劳动力大流动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15世纪新大陆发现 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第三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是从二战结束后至今。
首先,应考虑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 国际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存在互补性
再次,国际间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
经 历 了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
二、实际情况下的不完全替代
尽管从纯经济意义上来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似乎是两种完 全可替代的战略,但是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两者不仅同时存在, 而且都不可或缺。两者之间是非完全替代的,它们之间还存在 着其他关系。
23
本章重要概念
要素流动
国际借贷
期间贸易 外国证券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垂直一体化
静态成本
动态成本
水平一体化 剩余劳动力
反向贸易效应 熟练劳动力 非熟练劳动力 国际资本流动 的福利效应
人才流失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24
跨国公司的国际性生产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依赖型、当地市场 导向型和国际一体化生产型。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
第三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空间的位移。 国际间的劳动力大流动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15世纪新大陆发现 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发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第三次国际劳动力大流动是从二战结束后至今。
首先,应考虑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 国际外部规模经济
其次,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存在互补性
再次,国际间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2020/12/14
CH-06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
经 历 了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 15世纪新航线和新大陆的发现,特权公司的出现意味着现代企业的 诞生。 • 雏形:著名的特许贸易公司: •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 The British Royal African Company; • The British Hundson’s Bay Company; •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 1856年英国颁布股份公司条例,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 此后,欧美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
(一)资产组合投资
• 特点: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 形式: 1、国际借贷:(1)外国政府贷款(政府援助贷款)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IMF、WB等。 软贷款:低息长期贷款 硬贷款:高息短期贷款 (3)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商业性贷款。 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s):国际银团贷款; 项目贷款:项目融资; (4)出口信贷: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 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所提供的贷 款。 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2、世界人口三次大迁移
• (1)15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欧洲向美洲、非洲;非洲向美洲 • 发达国家殖民扩张;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3500~4000万---1000 万); •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欧洲向外 • 工业化导致经济扩张;医学的进步;欧洲人口压力;900万/年; • (3)二战后:欧洲和亚洲 • 躲避战争的难民;战败国被遣返战俘和平民;许多民族国家新建与独 立;
(1)成本 丧失某些已经积累起来的权利------政府养老金;社会保障等; (2)收益 在工资收入较高国家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 (3)净收益 应该大于零
第6章 国际要素流动
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
(二)国际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证券投资:购买外国的债券或股票,目的 在于索取回报而不是控制一个外国企业 2 国际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于不同国家 的货币借贷活动,往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了获取国外 更高的回报.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
一.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性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一致性(不考虑规
模经济问题) 不管仅有商品流动还是仅有要素流动或是两 者都自由流动,最后都会使要素价格和贸易商 品的价格趋向一致.
(二) 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不完 全替代
第三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的福利效应分析
(各国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VMPL1
F D C
O1
VMPL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H
M’
Z
E
N
T
S’
G
BSA
O2
二﹑过剩劳动力流动的 福利效应分析
假设:I国工资水平低且劳 动力过剩。 I国劳动力过剩:只有o1S 被雇佣。直接结果: SA流入II国,且不改变I国 生产量,但使II国劳动的边 际产出下降到M’点。 最终结果:E点仍为均衡点。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国际商品贸易 也可以创造国际商品贸易 (二)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移民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应的产品进口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二)国际间接投资:指涉及企业所有权或控制 权的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证券投资:购买外国的债券或股票,目的 在于索取回报而不是控制一个外国企业 2 国际借贷:债权人和债务人分属于不同国家 的货币借贷活动,往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了获取国外 更高的回报.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一节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
一.国际间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替代性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一致性(不考虑规
模经济问题) 不管仅有商品流动还是仅有要素流动或是两 者都自由流动,最后都会使要素价格和贸易商 品的价格趋向一致.
(二) 规模经济与国际间要素流动﹑商品流动的不完 全替代
第三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 的福利效应分析
(各国不存在过剩劳动力)
VMPL1
F D C
O1
VMPL2
J
M
H
E
N
T
G
B
A
O2
VMPL1
F D R C
O1
VMPL2
J
M
H
M’
Z
E
N
T
S’
G
BSA
O2
二﹑过剩劳动力流动的 福利效应分析
假设:I国工资水平低且劳 动力过剩。 I国劳动力过剩:只有o1S 被雇佣。直接结果: SA流入II国,且不改变I国 生产量,但使II国劳动的边 际产出下降到M’点。 最终结果:E点仍为均衡点。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既可以替代国际商品贸易 也可以创造国际商品贸易 (二)国际劳动力的流动也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移民生活方式会增加相应的产品进口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IntlTrade6要素的国际流动.ppt
Bhagwati (1973)认为,如果改变大小国假设,投资 导致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生产扩大,而在 东道国是贸易大国的假设下,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从而造成“福利恶化型增长”。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18
Investment and Trade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12
Comparative Advantage
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1977年出版的《对外直 接投资论》一书中,对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进行了比 较研究并提出了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 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即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 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 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应从本国已经 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 接投资。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 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 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开拓 海外市场。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9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1976年,巴克莱(P. J. Buckley)与卡森(M. C. Casson) 共同出版了《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在其中, 他们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批评。这 一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外部市 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 技术、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 效的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 的供需关系,即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 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18
Investment and Trade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12
Comparative Advantage
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1977年出版的《对外直 接投资论》一书中,对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进行了比 较研究并提出了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 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即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 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 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应从本国已经 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 接投资。他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 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 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开拓 海外市场。
2020/5/14
SOB 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
9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1976年,巴克莱(P. J. Buckley)与卡森(M. C. Casson) 共同出版了《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在其中, 他们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批评。这 一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外部市 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如原材料、半成品、 技术、经验等)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 效的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 的供需关系,即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 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
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国际流动在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劳动力移动的直接收益表 现为移动后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水平的改善。
劳动力移动的成本是指为迁移而付出的全部代价。主要包 括交通运输费用和其他货币支出,迁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 收入损失,为迁移而付出的其他非货币支出或牺牲,如社 会、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如果劳动力移动 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构成了劳动力移动的现实基础。
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受人口增图2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动与进出口关系1990年与2005年404050的比重流入量占劳动力总数的进口额占gdp比重发达经济体劳动力流入发达经济体商品与服务进口404050的比重流出量占劳动力总数的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出发展中经济体商品与服务出口010203019902005年份010203019902005年份3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务限制放宽?一些国家和地区奉行保护主义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劳务人员入境设限从发展趋势看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改观技术型劳务会日益成为国际劳务市场发展的主力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 “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 “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从流动的性质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数
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或中东国家的,多是外籍 劳工。从流动的方向看,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 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 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如下图1所示,1975年,国际移民总数为7990.8万人,占 全球总人口数的2.15%;1985年,全球移民总数增加至 10246.4万人,占全球总人口比重达到2.3%;2000年,全 球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加至17568.5万人,占全球人口比重 达到2.9%;2019年,全球共有移民18969.3万人,国际移 民数量占全球人口比例增加至2.95%。在此背景下,劳动 力流动全球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这是劳动力迁移的最直接原因。劳动力移动的直接收益表 现为移动后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水平的改善。
劳动力移动的成本是指为迁移而付出的全部代价。主要包 括交通运输费用和其他货币支出,迁移期间的工资和其他 收入损失,为迁移而付出的其他非货币支出或牺牲,如社 会、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不适应。如果劳动力移动 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就构成了劳动力移动的现实基础。
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受人口增图2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动与进出口关系1990年与2005年404050的比重流入量占劳动力总数的进口额占gdp比重发达经济体劳动力流入发达经济体商品与服务进口404050的比重流出量占劳动力总数的重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发展中经济体劳动力流出发展中经济体商品与服务出口010203019902005年份010203019902005年份3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务限制放宽?一些国家和地区奉行保护主义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劳务人员入境设限从发展趋势看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改观技术型劳务会日益成为国际劳务市场发展的主力
一、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 “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 “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从流动的性质看,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多数
是永久性移民,到日本、欧洲、或中东国家的,多是外籍 劳工。从流动的方向看,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 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 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如下图1所示,1975年,国际移民总数为7990.8万人,占 全球总人口数的2.15%;1985年,全球移民总数增加至 10246.4万人,占全球总人口比重达到2.3%;2000年,全 球移民数量进一步增加至17568.5万人,占全球人口比重 达到2.9%;2019年,全球共有移民18969.3万人,国际移 民数量占全球人口比例增加至2.95%。在此背景下,劳动 力流动全球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3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本 章 小 结
• 移民还有很多附带的成本和收益,如知识收 益、拥挤成本和社会摩擦等,从而对财政、 技术、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产生影响。 • 国际资本流动引起的利益变动是:资本输出 国有净收益;资本输入国的劳动力获得、资 本受损,但国家整体福利水平上升。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 国际资本流动 • 跨国公司 •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 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 第一次浪潮(15C初到19C上半叶): 殖民扩 张导致向新大陆大规模迁移 • 第二次浪潮(19C下半叶到20C初):从欧洲 工业化国家移出 • 第三次浪潮(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第四次浪潮(20C后半叶至今):由于经济全 球化、内战频繁和贫富差距导致穷国大批 人口外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0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的替代关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1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 要素流动与贸易的互补与促进作用
• 技术不同时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的促进 作用: 在考虑了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后, 要素的国际流动会促进贸易的增长 • 与技术关联的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5
•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 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本 章 小 结
• 移民还有很多附带的成本和收益,如知识收 益、拥挤成本和社会摩擦等,从而对财政、 技术、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产生影响。 • 国际资本流动引起的利益变动是:资本输出 国有净收益;资本输入国的劳动力获得、资 本受损,但国家整体福利水平上升。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 国际资本流动 • 跨国公司 •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 • 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概况
• 第一次浪潮(15C初到19C上半叶): 殖民扩 张导致向新大陆大规模迁移 • 第二次浪潮(19C下半叶到20C初):从欧洲 工业化国家移出 • 第三次浪潮(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第四次浪潮(20C后半叶至今):由于经济全 球化、内战频繁和贫富差距导致穷国大批 人口外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0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的替代关系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1
国际贸易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 林玲博士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 要素流动与贸易的互补与促进作用
• 技术不同时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的促进 作用: 在考虑了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后, 要素的国际流动会促进贸易的增长 • 与技术关联的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5
•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 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的国际转移
1-6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内部化理论源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科斯的理论曾被广泛 应用于国内多个企业的分析,而巴克利和卡森则将这一理论 引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
基本假设
①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 追求利润最大化。 ②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 ③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
(6)兼并一家国外企业;
(7)在取得经营管理权的前提下,为国外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国际直接投资的七种类型:
(1)自然资源导向型:资源控制;
2009年初,中国铝业试图向世界第三大矿业巨头力拓集团注资195亿美元
(2)生产要素导向型:成本导向;
中国沿海大量的出口加工型外资企业
பைடு நூலகம்
(3)市场导向型:市场占领;
跨国公司选择上述最后一种方式而不是前两种的
原因,为什么不选择出口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不完全造成了各区位间成本水 平的差异,这些方面市场失灵连同运输成本等因素一 起,对解释企业进行直接投资,选择成本较低的区位 进行生产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不选择向国外企业发放许可证?
无形资产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从社 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 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 于零。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 人愿意提供,要么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无形资产的定价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绕。这种无形资 产的交易或者难以成交、或者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 在交易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的持有人便倾向于 自己使用这种资产来实现其价值。 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存在也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 难以克服。
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精品PPT课件
第6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6.1 生产要素及其国际流动的有关概念
P154-155
资Tex本t 劳动 土地
生产要素
技术 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
生产三要素
知识
管理经验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发达国家 输出
要素 国际流动
发展中国家输 出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之间
请自习:
6.2国际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6.3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
6.5.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
代末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H.Dunning)
提出的。
综合理论用于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它由三个核心因素构
成:
➢ (1)所有权特定优势。
➢ (2)内部化优势。
➢ (3)区位优势。
6.5.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 防止侵占权益理论
跨国企业并购和合并成为目前跨国公司 不断扩张的更为重要的形式,成为当今国际直 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
2、非股权式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 业或其他组织,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 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 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一、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美国学者弗农(R Vernon)等人于1966 年提出
2. 弗农认为,垄断性优势论加上时间因素, 就能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解释美 国的制造商为什么从出口商品转向了直 接对外投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问题:
① 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美国向西欧等国 的投资过程的考察而来的,但它无法解释日本以 及一些新兴工业国的对外投资。
6.1 生产要素及其国际流动的有关概念
P154-155
资Tex本t 劳动 土地
生产要素
技术 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
生产三要素
知识
管理经验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发达国家 输出
要素 国际流动
发展中国家输 出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之间
请自习:
6.2国际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 6.3 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动因及效应
6.5.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
代末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H.Dunning)
提出的。
综合理论用于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它由三个核心因素构
成:
➢ (1)所有权特定优势。
➢ (2)内部化优势。
➢ (3)区位优势。
6.5.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 防止侵占权益理论
跨国企业并购和合并成为目前跨国公司 不断扩张的更为重要的形式,成为当今国际直 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 &
2、非股权式的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 业或其他组织,为了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 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 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
一、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美国学者弗农(R Vernon)等人于1966 年提出
2. 弗农认为,垄断性优势论加上时间因素, 就能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解释美 国的制造商为什么从出口商品转向了直 接对外投资。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存在问题:
① 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美国向西欧等国 的投资过程的考察而来的,但它无法解释日本以 及一些新兴工业国的对外投资。
国际经济学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三、勞動力國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
WA
W
a
W1
WB
EA
S
b
D
w1 w
淨效果?
s′ EB′
c
de
s
EB
d
OA
L1 L
L2 LA
OB
l1
l
l2 LB
勞動的價格
勞動供給者(勞 動者)剩餘
勞動需求者(企 業主)剩餘
A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變化
W
W1
下降
減少:-a
增加:+(a+b)
B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0
K0E0CKA + K0E0CKA
投資收入-產量減少= E0CD
OA
投資國:A國
MPKB
m
E1 a
E0
C
e
D F
n
N
K0 KA KB
OB
第二節 資本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資本量
資本流動 資本流動
前
後
變化 MPKA
M
OBK0 +K0KA
資本邊 際產出 KBE!
K0E0
-CE!
產量
OBmE1KB OBmE0K +K0E0E!KB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形式: 永久移民式的勞動力國際流動; 中短期國際勞務出口(工程、服務等工作人 員); 留學人員; 技術性勞務合作(人才流動); 外資機構的工作人員(未跨國界的流動)。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二、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勞動流動 勞動流動
前
後
變化 MLKA
国际经济学 第六章 国际要素流动
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 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 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 盾在高考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或者说集中体现。 这种现象是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 大学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 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 从教育外部情况来看,主要是个别省份的户籍、 学籍制度管理不严,给有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贸易:投资和移民
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移民的经济影响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该模型的假定条件是:整个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
一个资本充裕,一个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为 横轴00',其中资本充裕国资本量为OC,资本短缺 国资本量为O'C。曲线AA'和BB'分别表示两个国家 在不同投资水平下的资本边际产出率。它意味着;
移民的经济影响
两个模型
两个国家之间的移民分析 如果一国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之间
的移民分析
移民输出国对移民的政策 移民输入国对移民的政策
第二节 国际劳动力流动
移民
美国每年接收约70万移民,美国的人口构成变化很快, 每十年会出现较大变化。根据美国最新的人口统计: 欧洲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61%;拉美裔依然是最大的 少数族裔,他们的总数为4550万,占美国总人口 15.1%,位居第二;非洲裔黑人总人口4070万人,占 美国总人口14%,位居第三;亚裔人口1502万,占美 国总人口大约5%,位居第四(其中华人共有300万, 占美国人口比例的1%);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 人占0.8%;其他民族的人数占4%。
对于开放经济系统
第六讲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 原因一:移民
表6-4移民占美国本土工人的比重
移民占本土工人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80 百分比,1990
变化 1980-1990
高中辍学 高中 某些大学 大学
12.2
26.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0
4.4
6.1
1.7
5.8
6.9
1.1
7.5
9.7
2.2
21
外包模型
• 移民不能完全解释美国的收入的差距的扩大。
256.8 391 503 114.9 167 209.1
-其他外国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122.6 194 249.4
-外国子公司对其他美国公司
20.8 30.1 44.5
美国商品总出口额
512.6 695.8 818.8
(跨国公司出口额所占比例:%) -67.2 -62.5 -52.4
美国商品总进口额
18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模型假定:经济中只有一个生产部门,生产函数是Y=f(L,K), 即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为正, 且边际产出递减,即资本租金,
图6-8 国际资本流动的单部门模型
19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从经济意义上考察这部分福利增益的来源:
Y的变化=(A+B)
• 角度二:从需求面解释 • 什么因素导致需求曲线的右移? • 部分是技术进步,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外包
表6-5 行业内与行业间就业和工资的差距
年
1973-1979 1979-1987
就业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0
0.18
0.36
合计 0.32 0.55
表6-4移民占美国本土工人的比重
移民占本土工人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80 百分比,1990
变化 1980-1990
高中辍学 高中 某些大学 大学
12.2
26.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0
4.4
6.1
1.7
5.8
6.9
1.1
7.5
9.7
2.2
21
外包模型
• 移民不能完全解释美国的收入的差距的扩大。
256.8 391 503 114.9 167 209.1
-其他外国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122.6 194 249.4
-外国子公司对其他美国公司
20.8 30.1 44.5
美国商品总出口额
512.6 695.8 818.8
(跨国公司出口额所占比例:%) -67.2 -62.5 -52.4
美国商品总进口额
18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模型假定:经济中只有一个生产部门,生产函数是Y=f(L,K), 即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为正, 且边际产出递减,即资本租金,
图6-8 国际资本流动的单部门模型
19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从经济意义上考察这部分福利增益的来源:
Y的变化=(A+B)
• 角度二:从需求面解释 • 什么因素导致需求曲线的右移? • 部分是技术进步,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外包
表6-5 行业内与行业间就业和工资的差距
年
1973-1979 1979-1987
就业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0
0.18
0.36
合计 0.32 0.55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6-1 移民移入国移出国工资对比
实际工资,1870 (美国=100) 实际工资的增长率 1870-1913
转移目标 国家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 移出国 爱尔兰 意大利 挪威 瑞典
53 110 86 100 43 23 24 24
51 1 121 47 84 112 193 250
6
国际移民模型
26
外包模型
• Feenstra和Hanson(1996):他们认为贸易能很好解释80年代的 现象,外包使得本国和外国对高能力工人的需求更大,因此提 高了高能力工人的工资
外向FDI(单位:十亿美元)
地区或国家 全世界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1990 1785 1640 431 201 229 112 152 145 4 0.1 41 — 2000 6069 5186 1316 278 897 445 542 862 28 2 52 20 2008 16205 13624 3162 680 1511 1397 1451 2356 148 62 162 203
• 角度二:从需求面解释 • 什么因素导致需求曲线的右移? • 部分是技术进步,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外包
表6-5 行业内与行业间就业和工资的差距
年 1973-1979 1979-1987 就业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0 0.18 0.36
合计 0.32 0.55
工资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1 0.31 0.41
合计 0.38 0.72
来源:Berman, Bound and Griliches (1994)
• 美国工资差距在七八十年代行业内大于行业间。 • 传统HO模型对解释工资差异不太有效。
25
外包模型
• Feenstra和Hanson创造性的提出一个关于“垂直分工” 的外包模型。 • 什么是外包?
图7-7
=
A+B =
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但是国内劳 动力的边际产出随着资本量增加而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于资本收 益下降的幅度,最终使国民总体福利得到改善。
20
外包模型
• 如何解释一国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 例如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工资差距
• 美国经验:在过去,美国低教育水平的人和高教育水平的人增 长的很快,但是可能由于移民原因,低教育水平的人增长的更 快,美国高工资和低工资的差距越来越大。 • 原因一:移民
表6-4移民占美国本土工人的比重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80 高中辍学 高中 某些大学 大学 12.2 4.4 5.8 7.5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90 26.2 6.1 6.9 9.7 变化 1980-1990 14.0 1.7 1.1 2.2
21
外包模型
• 移民不能完全解释美国的收入的差距的扩大。
–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2)
17
跨国公司理论
•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考虑跨国公司理论:
– 单部门的资本流动模型 – “关税跨越(tariff-jumping)”:Mundell(1957)在两国两部 门的赫克希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结论是即 使非常低的关税率也会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 – 例子: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每年出口大量汽车到 美国,造成日本巨大的经常贸易顺差和美国经常贸易逆差。由于 日本政权的特殊性,日本政府主动承诺,每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 不超过一个限额。但事实上这件事没有影响到日本对美出口,因 为日本汽车公司大量开始在美国建厂进行本地经营,从而替代了 正常国际贸易,规避了政府的限制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不再需要 对其他企业购买,技术转让的成本被大大削减。
• 为什么会有劳动移动呢?
– 一个经济的生产方程,其中 一个要素固定,产量随着劳 动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 幅度在减少。即劳动的边际 产出递减。
图6-1经济体的生产函数
3
国际移民模型
如果一个国家是劳动丰 富的国家,那么这个国 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 会很低,相对而言劳动 不太丰富的国家,劳动 的边际产出更高,故工 资支付较高。这样,国 内的工人就有动机移民 到外国去,于是就产生 了移民,这种劳动力的 转移一直会持续到两个 国家间的工资都相等。
表6-3 1994、1999、2004年美国通过(非银行) 跨国公司的商品进出口额(十亿美元)
年份 跨国公司商品总出口额 -美国母公司对外国子公司 -美国母公司对其他外国公司 -其他美国公司对外国子公司 跨国公司商品总进口额 -外国子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其他外国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外国子公司对其他美国公司 美国商品总出口额 (跨国公司出口额所占比例:%) 美国商品总进口额 (跨国公司进口额所占比例:%) 1994 344.5 138.3 185.1 23.3 256.8 114.9 122.6 20.8 512.6 -67.2 663.3 -38.7 1999 441.6 168.9 238.7 34 391 167 194 30.1 695.8 -62.5 1024.6 -37.9 2004 428.8 165 234.5 29.3 503 209.1 249.4 44.5 818.8 -52.4 1469.7 -34.2
–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教育水平的人数量在增加,按照经典理 论,在需求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供给上升,高教育水平工人的工资 就会下降,但事实上,我们依然看到了高教育水平工人和低教育 水平工人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
22
外包模型
• 原因二:产品价格差距的变化 – 因为根据S-S定理,如果密集使用白领工人生产的产品和密 集使用蓝领工人生产的产品价格差距变小,那么,蓝领工资 和白领工资差距也会变得更小。这正是我们观察到的美国70 年代的事实。 – 但是,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并不能解释80年代的事实:在整 个80年代,密集使用白领工人生产的产品和密集使用蓝领工 人生产的产品价格差距依旧变小,但美国蓝领工资和白领工 资差距在70年代却不断扩大。 – 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并不能解释80年代以来美国工资差异的 经验事实。
7
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外商直接投资
– 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直接控制或者创办子公司
• 跨国公司理论
– 如果一个外国公司在本国的子公司内控股超过10%,我们就 把这类企业叫做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8
外商直接投资
• 无论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还是流出,FDI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体, 而近几年经济表现优异的四个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FDI的快速增长 ,但是从总量上来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FDI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 水平。
第六讲 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余淼杰 2013年4月
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 国际移民模型 • 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外包模型 • 国际投资模型
– 外国直接投资(年代) – 跨国公司理论(年代) –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年代)
2
国际移民模型
• 劳动力国际间的迁移,即国 际移民,资本流动就是外向 直接投资(FDI),与资本流 动相比,劳动的移动比较困 难。
13
跨国公司理论
•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跨国公司?为什么FDI这种投资模式被广 泛采用? • 所有权-地理位置-内部化框架(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简称OLI框架)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 (1)所有权和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资产 所有权结构? – (2)地理位置:为什么一种产品需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而不 是在一国生产后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 – (3)内部化:为什么一种在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要隶属于一家 公司运作,而非多家公司? – 从三个方面考虑企业的决策问题:资产所有权控制、生产地点 选择以及内部化决策。
14
跨国公司理论
• 跨国公司对资产的控制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的诸多优点来解 释:
– 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是指对生产过程的各 个阶段进行整合。 – 例子:农场和面粉加工厂实现纵向一体化后,单个企业 生产面粉的效率有可能高于农场先生产小麦、然后销往 面粉厂加工的效率。 – 纵向一体化的高效率是跨国公司对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环 节的企业实现资产控制的原因。
• 关税因素也促使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内批量生产与销售:
– Markusen(1984, 2003):不同的关税率往往与跨国公司的生 产销售决策密切相关。
16
跨国公司理论
• 企业的内部化决策主要基于技术转让的考虑: – 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不再需要对其他企业购买,技术转 让的成本被大大削减。 – 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某些知识往往无法通过市场交易, 这时内部化的决策可以使这一部分技术与知识实现共享 与转让。 – Rauch and Trindade(2003):不同国家联合出资的企 业可以促进知识共享。 • 在不完全合约下的运输成本也会促使企业考虑内部化决策
图6-2 劳动的边际产出
4
国际移民模型
– 移民会增 加世界的 产出水平
图6-3 移民对两个国家整体福利的影响
5
国际移民模型
– 工资开始低的国家的工资增加的幅度会很大,相反,工资起初高 的国家的工资增幅就不是很大,这说明了两个国家的工资有收敛 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高工资国家更吸引移民,而工资低的国家 倾向于移民。从而高工资国家工资增加较低工资国家慢。
表6-2 1990、2000和2008年全世界不同地区FDI存量
内向FDI
地区或国家 全世界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1990 1942 1412 395 10 204 98 111 530 21 2 37 — 2000 5757 3960 1257 50 439 260 272 1736 193 18 122 32 2008 14909 10213 2279 203 982 991 700 4276 378 123 288 214
实际工资,1870 (美国=100) 实际工资的增长率 1870-1913
转移目标 国家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美国 移出国 爱尔兰 意大利 挪威 瑞典
53 110 86 100 43 23 24 24
51 1 121 47 84 112 193 250
6
国际移民模型
26
外包模型
• Feenstra和Hanson(1996):他们认为贸易能很好解释80年代的 现象,外包使得本国和外国对高能力工人的需求更大,因此提 高了高能力工人的工资
外向FDI(单位:十亿美元)
地区或国家 全世界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1990 1785 1640 431 201 229 112 152 145 4 0.1 41 — 2000 6069 5186 1316 278 897 445 542 862 28 2 52 20 2008 16205 13624 3162 680 1511 1397 1451 2356 148 62 162 203
• 角度二:从需求面解释 • 什么因素导致需求曲线的右移? • 部分是技术进步,另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外包
表6-5 行业内与行业间就业和工资的差距
年 1973-1979 1979-1987 就业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0 0.18 0.36
合计 0.32 0.55
工资差距 行业间 行业内 0.12 0.21 0.31 0.41
合计 0.38 0.72
来源:Berman, Bound and Griliches (1994)
• 美国工资差距在七八十年代行业内大于行业间。 • 传统HO模型对解释工资差异不太有效。
25
外包模型
• Feenstra和Hanson创造性的提出一个关于“垂直分工” 的外包模型。 • 什么是外包?
图7-7
=
A+B =
由于国际资本流入,国内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但是国内劳 动力的边际产出随着资本量增加而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于资本收 益下降的幅度,最终使国民总体福利得到改善。
20
外包模型
• 如何解释一国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 例如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工资差距
• 美国经验:在过去,美国低教育水平的人和高教育水平的人增 长的很快,但是可能由于移民原因,低教育水平的人增长的更 快,美国高工资和低工资的差距越来越大。 • 原因一:移民
表6-4移民占美国本土工人的比重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80 高中辍学 高中 某些大学 大学 12.2 4.4 5.8 7.5 移民占本土工人 百分比,1990 26.2 6.1 6.9 9.7 变化 1980-1990 14.0 1.7 1.1 2.2
21
外包模型
• 移民不能完全解释美国的收入的差距的扩大。
– (Grossman and Helpman, 2002)
17
跨国公司理论
•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考虑跨国公司理论:
– 单部门的资本流动模型 – “关税跨越(tariff-jumping)”:Mundell(1957)在两国两部 门的赫克希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结论是即 使非常低的关税率也会影响到国际资本流动。 – 例子: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每年出口大量汽车到 美国,造成日本巨大的经常贸易顺差和美国经常贸易逆差。由于 日本政权的特殊性,日本政府主动承诺,每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 不超过一个限额。但事实上这件事没有影响到日本对美出口,因 为日本汽车公司大量开始在美国建厂进行本地经营,从而替代了 正常国际贸易,规避了政府的限制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不再需要 对其他企业购买,技术转让的成本被大大削减。
• 为什么会有劳动移动呢?
– 一个经济的生产方程,其中 一个要素固定,产量随着劳 动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 幅度在减少。即劳动的边际 产出递减。
图6-1经济体的生产函数
3
国际移民模型
如果一个国家是劳动丰 富的国家,那么这个国 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 会很低,相对而言劳动 不太丰富的国家,劳动 的边际产出更高,故工 资支付较高。这样,国 内的工人就有动机移民 到外国去,于是就产生 了移民,这种劳动力的 转移一直会持续到两个 国家间的工资都相等。
表6-3 1994、1999、2004年美国通过(非银行) 跨国公司的商品进出口额(十亿美元)
年份 跨国公司商品总出口额 -美国母公司对外国子公司 -美国母公司对其他外国公司 -其他美国公司对外国子公司 跨国公司商品总进口额 -外国子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其他外国公司对美国母公司 -外国子公司对其他美国公司 美国商品总出口额 (跨国公司出口额所占比例:%) 美国商品总进口额 (跨国公司进口额所占比例:%) 1994 344.5 138.3 185.1 23.3 256.8 114.9 122.6 20.8 512.6 -67.2 663.3 -38.7 1999 441.6 168.9 238.7 34 391 167 194 30.1 695.8 -62.5 1024.6 -37.9 2004 428.8 165 234.5 29.3 503 209.1 249.4 44.5 818.8 -52.4 1469.7 -34.2
–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教育水平的人数量在增加,按照经典理 论,在需求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供给上升,高教育水平工人的工资 就会下降,但事实上,我们依然看到了高教育水平工人和低教育 水平工人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
22
外包模型
• 原因二:产品价格差距的变化 – 因为根据S-S定理,如果密集使用白领工人生产的产品和密 集使用蓝领工人生产的产品价格差距变小,那么,蓝领工资 和白领工资差距也会变得更小。这正是我们观察到的美国70 年代的事实。 – 但是,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并不能解释80年代的事实:在整 个80年代,密集使用白领工人生产的产品和密集使用蓝领工 人生产的产品价格差距依旧变小,但美国蓝领工资和白领工 资差距在70年代却不断扩大。 – 产品价格差异的变化并不能解释80年代以来美国工资差异的 经验事实。
7
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外商直接投资
– 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直接控制或者创办子公司
• 跨国公司理论
– 如果一个外国公司在本国的子公司内控股超过10%,我们就 把这类企业叫做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8
外商直接投资
• 无论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还是流出,FDI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体, 而近几年经济表现优异的四个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FDI的快速增长 ,但是从总量上来看,这些发展中国家的FDI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 水平。
第六讲 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余淼杰 2013年4月
国际要素流动模型
• 国际移民模型 • 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 外包模型 • 国际投资模型
– 外国直接投资(年代) – 跨国公司理论(年代) – 单部门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年代)
2
国际移民模型
• 劳动力国际间的迁移,即国 际移民,资本流动就是外向 直接投资(FDI),与资本流 动相比,劳动的移动比较困 难。
13
跨国公司理论
•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跨国公司?为什么FDI这种投资模式被广 泛采用? • 所有权-地理位置-内部化框架(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简称OLI框架)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 (1)所有权和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为什么采取这样一种资产 所有权结构? – (2)地理位置:为什么一种产品需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而不 是在一国生产后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 – (3)内部化:为什么一种在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要隶属于一家 公司运作,而非多家公司? – 从三个方面考虑企业的决策问题:资产所有权控制、生产地点 选择以及内部化决策。
14
跨国公司理论
• 跨国公司对资产的控制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的诸多优点来解 释:
– 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是指对生产过程的各 个阶段进行整合。 – 例子:农场和面粉加工厂实现纵向一体化后,单个企业 生产面粉的效率有可能高于农场先生产小麦、然后销往 面粉厂加工的效率。 – 纵向一体化的高效率是跨国公司对不同国家不同生产环 节的企业实现资产控制的原因。
• 关税因素也促使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内批量生产与销售:
– Markusen(1984, 2003):不同的关税率往往与跨国公司的生 产销售决策密切相关。
16
跨国公司理论
• 企业的内部化决策主要基于技术转让的考虑: – 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不再需要对其他企业购买,技术转 让的成本被大大削减。 – 企业生产与管理中的某些知识往往无法通过市场交易, 这时内部化的决策可以使这一部分技术与知识实现共享 与转让。 – Rauch and Trindade(2003):不同国家联合出资的企 业可以促进知识共享。 • 在不完全合约下的运输成本也会促使企业考虑内部化决策
图6-2 劳动的边际产出
4
国际移民模型
– 移民会增 加世界的 产出水平
图6-3 移民对两个国家整体福利的影响
5
国际移民模型
– 工资开始低的国家的工资增加的幅度会很大,相反,工资起初高 的国家的工资增幅就不是很大,这说明了两个国家的工资有收敛 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高工资国家更吸引移民,而工资低的国家 倾向于移民。从而高工资国家工资增加较低工资国家慢。
表6-2 1990、2000和2008年全世界不同地区FDI存量
内向FDI
地区或国家 全世界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1990 1942 1412 395 10 204 98 111 530 21 2 37 — 2000 5757 3960 1257 50 439 260 272 1736 193 18 122 32 2008 14909 10213 2279 203 982 991 700 4276 378 123 288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