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验证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筒式微孔膜过滤器验证方案江西隆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起草人部门职位签名日期尹少伟设备部设备管理员

1.2方案审核

审核人部门职位签名日期刘洪峰生产部副总经理

王海祥设备工程部副总经理

胡仁志质量部QA主管

李光福质量部QC主管

1.3方案批准

批准人部门职位签名日期周国平质量部质量副经理

目录

1.基本情况 (3)

2.概述 (3)

3.验证项目和验证方法 (4)

3.1 起泡点试验 (4)

3.2 药液适应性实验 (6)

3.3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7)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8)

5. 再验证周期 (8)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9)

7. 附件一:预确认记录 (10)

7. 附件二:验证证书 (11)

1.基本情况

设备器具名称: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

设备器具型号:

设备器具用途:产品的除菌过滤

生产商:

安装地点及使用单位:车间岗位。

主要技术参数:

滤器材质

适宜的工作压力

适宜工作温度

设计灭菌方式

设计最高耐受温度

灭菌温度

灭菌蒸汽压力 Mpa

滤膜材质

滤膜孔径

有效过滤面积

滤膜尺寸

滤器尺寸

滤器净重 Kg

滤器生产商

滤膜生产商

滤膜批号

2.概述

本滤器是筒式微孔滤膜过滤器,滤器材质为优质不锈钢(316L),滤膜材质是聚丙酰胺(或醋酸纤维素、聚丙烯等)。本滤器用于本公司去除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微生物等杂质,正常的使用程序是先按照“工器具清洁操作操作规程”进行用前或用后清洗,洗好的滤器在存放间晾干后装上滤膜,如需要按照本滤器要求的灭菌条

件进行灭菌后待用。由于滤膜的孔径以及它的稳定和可靠的过滤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微生物限度,因此,为了确保本滤器的完好过滤性能,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本滤器进行验证。

3. 验证项目和判断标准

3.1 起泡点试验

3.1.1 目的

确定使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与工艺规定使用的孔径是否相符。

3.1.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无油无菌压缩空气、压力表、纯化水

3.1.3 方法

将已清洁的滤器装上待测滤膜,按照滤器的使用说明固紧罗栓,用注射用水充分浸润,夹闭排气孔,将进液端用高强度管道与压力表和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连接,逐渐开启供气阀,向待测过滤器中通入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观察过滤器组合中的压力表示数的变化。当过滤器组合的后部导管出口处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读取压力表指示值,此压力数值即为过滤器滤膜的起泡点压力,将此压力与下表对照,可得出待测过滤器滤膜的实际孔径。

3.1.4 判断标准

待测过滤器起泡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表所示孔径所对应压力数值:

表1.过滤器滤膜孔径与起泡点压力对照表

孔径(μm)起泡点压力(MPa)孔径(μm)起泡点压力(MPa)

0.22 0.35-0.4 1.2 0.08

0.30 0.30 3.0 0.07

0.45 0.23 5.0 0.04

0.65 0.14 8.0 0.03

0.80 0.11 10.0 0.01

3.1.5.实验结果

表2.滤器的起泡点实验结果

实验序次通气

介质

起泡点压力

(MPa)

对应孔径

(μm)

执行

时间

执行人备注

1

2

3

备注

3.2 药液适应性试验

3.2.1 目的

了解过滤器对药液的适用性,以确认药液过滤所用滤器和滤材的材质。 3.2.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待过滤的药液、待过滤的药液质量检验所需仪器、设备、试剂等

3.2.3 验证方法

按待实验品种的工艺要求配制药液适量,用灭菌后的过滤器过滤此药液,并在药液过滤完毕后在第4,8,12,24,48,72时各取一次样。分别检验取样的pH值、溶状(溶解状态及外观)、色调、浊度、含量项目。以同样条件采用未经过滤器过滤的药液做空白对照。完整执行上述实验至少三次,记录实验结果。

3.2.4 验证标准

正实验与对照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别为合格。

3.2.5 实验结果

实验序次

检验结果

执行

时间

执行

备注pH值溶状色调浊度含量

样品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对照

1

2

3

3.2.6 建议再验证周期:一年一次或换品种时。

3.3 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挑战试验

3.3.1 目的

模拟实际过滤工艺,用过滤含有定量指示细菌的培养基的方法来考察除菌过滤器的过滤除菌的能力。

3.3.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

指示菌: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该菌平均粒径为0.3μm,总能穿透孔径

为0.45μm的滤膜,污染过滤后的蛋白质。按过滤器滤膜表面积每平方厘米107个计算需要的指示菌量。含蛋白胨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微生物培养箱和培养皿等

3.3.3 实验方法

3.3.3.1 先将除菌过滤器按实际应用方式组装,进液端串接压力表和温度表并与加压储器或加压泵相连。出液端接软管通入检验水槽,中间接取样阀。组装完毕用蒸汽对全系统进行灭菌(流通蒸汽灭菌45分钟或饱和蒸汽0.07Mpa(约115℃)保压30分钟。

3.3.3.2 用0.1%的蛋白胨水溶液,充分润湿滤器,随后进行过滤器起泡点试验,以检查滤膜的完好性。

3.3.3.3 起泡点试验合格后,用其过滤0.1%的蛋白胨水溶液,在取样口取样作阴性对照。然后过滤含有已知浓度生物挑战指示菌――缺陷假单孢菌的培养基,过滤前后各取300ml溶液。除菌过滤前的试样用作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的阳性对照。除菌过滤结束后再次作过滤器的完好性试验(起泡点试验),确认除菌过滤膜全过程完好。

3.3.3.4 将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除菌过滤后的试样在37℃条件下培养14天,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3.3.4 验证判断标准

连续验证3次后,无阳性反应为合格。阴性对照有菌生长或阳性对照无指示菌生长,实验失败。

3.3.5 验证实验结果

实验序次

第1次第2次第3次备注阳对样阴对阳对样阴对阳对样阴对

结果

执行人

时间

备注

3.3.6 建议再验证周期

本项试验可与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同时进行,更换过滤器种类或过滤器生产厂家时,须进行再验证。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验证过程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