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件9.樟科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7ef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b.png)
03
CHAPTER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
形态分类法
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 构进行分类,如花、果实、种
子等特征。
化学分类法
根据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 分类,如挥发油、生物碱、黄 酮类等。
生态分类法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 力进行分类,如耐旱、耐寒、 喜阴等类型。
地理分布分类法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09种子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目录CONTENTS
• 药用植物学概述 • 生药学概述 • 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别 •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01
CHAPTER
药用植物学概述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与特点
药用植物学定义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 的形态、组织、分类鉴定、资源 开发和利用的学科。
具有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如薄荷油 、丁香油等。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01
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02
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03
调节人体代谢过程。
04
抗肿瘤作用。
药用植物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针对特定疾病的药用植物筛选 与开发。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与结构鉴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DNA指纹图谱、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进行植物鉴别。
药用植物的生药学鉴定
原植物鉴定
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 生态环境等进行原植物鉴定。
性状鉴定
根据药用部位的特征,如根、茎、叶、 花、果实等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进 行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通过观察药用部位的显微结构,如细 胞形状、结晶形状等进行显微鉴定。
药用植物学-樟科、十字花科
![药用植物学-樟科、十字花科](https://img.taocdn.com/s3/m/31a3a0d4b9f3f90f76c61ba1.png)
一、樟科 Lauraceae ♂* P ♀ 3+3 A3+3+3+3 G(3:1:1)
• (一)形态特征 • 木本(仅无根藤属 为寄生性无叶藤 本)。
• 多有油细胞,有香 气。 • 单叶,多为互生, 全缘。
• 花通常两性,3基数,多 为单被,雄蕊3-12,花药 瓣裂,子房上位,3心皮 合生,1室1胚珠。
西兰花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 Plenck
羽衣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 f. tricolor
擘蓝 Brassica caulrapa Pasq.
榨菜 Brassica juncea var. tamida Tsen et Lee
6、莱菔属 Raphanus 萝卜 R. sativus L. 种子(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
7、荠属 Capsella 荠菜 C. bursa-pastoris (L.) Medic.全草能凉血止血。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8、菥蓂属 Thlaspi 菥蓂 T. arvense L.(苏败酱) 全草能清湿热,消肿排脓。
9、蔊菜属 Rorippa
• 蔊菜(塘葛菜)
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 • 全草和种子入药, 有解表止咳、健胃、 利水之效。
蔊菜 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
十字花科是蔬菜之邦,很多蔬菜均为此科植物,如 大白菜 Brassica pekinensis Rupr.
二、十字花科 Cruciferae (Brassicaceae) ♂ * K2+2 C2+2,0A2+4 G (2:1) ♀ (一)主要特征: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33c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
苷类:如黄酮、皂苷等
树脂:如乳香、没药等
油脂:如杏仁油、芝麻 油等
糖类:如葡萄糖、蔗糖 等
微量元素:如铁、锌、 硒等
生物碱:如麻黄碱、吗 啡等
挥发油:如薄荷油、桉 叶油等
鞣质:如五倍子、没食 子等
蛋白质:如大豆蛋白、 花生蛋白等
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C等
药用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药用植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 境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栽培、采收、加工、贮藏、炮制、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等 研究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 际化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药用植物学起源于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到植物的药用价值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炼金术士和草药师开始系统地研究药用植物,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药用植物 学著作
过期变质
储存环境:选择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管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储存 环境,防止霉变、虫蛀等现象
发生
药用植物的药理 作用和应用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植物化学成分: 包括生物碱、 黄酮、萜类等
药理作用:包 括抗炎、抗氧 化、抗肿瘤等
作用机制:包 括调节细胞信 号通路、影响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f7db7a2161479171128a3.png)
DNA双螺旋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1)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 传递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调节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对细胞生长、细胞壁的形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以致细胞的整 个生命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和微丝等。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在结构上,质体和线粒体(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微管和微丝为无膜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2植物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3植物细胞的大小(一般直径在10~100µm之间。)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4植物细胞的结构:
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m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Å
模式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形态特 征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 明,这个细胞称模式细胞或典 型的植物细胞。
绪论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 方法。做到几个相结合:
课内、课外(自学)相结合;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单独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习和科研相结合。
第一章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2)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1904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采用 合适的采收方法,如手摘、刀割、挖 掘等,确保药用植物的完整性,避免 有效成分流失。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与炮制技术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
清洗、干燥、分类等,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用植物的炮制技术
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特点和用途,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炙、煅、蒸等, 以增强药效或降低副作用。
响。
THANKS
谢谢
,进行分类。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
根据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如 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进行
分类。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紫草科植物
具有根状茎或块根,叶子通常 为单叶互生,花朵为聚伞花序 或单生,花色多为蓝色或紫色
。
菊科植物
具有头状花序,花朵颜色多样 ,如黄色、白色、红色等,叶 子多为互生或对生。
唇形科植物
具有四棱形的茎,花朵为唇形 ,通常为紫色或红色,叶子多 为卵圆形或披针形。
提取方法
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法、色谱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结晶法等。
04
CHAPTER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加工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与方法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有效成分 含量及季节等因素确定采收时间。一 般来说,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时为最佳 采收期。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与鉴别技术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
制定和完善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包 括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 的规定,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可控。
药用植物的鉴别技术
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 药用植物进行真伪鉴别,防止伪劣药 品流入市场。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精品文档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b9cfe6c3b3567ec112d8a03.png)
2019/10/15
2、菊糖inulin 3、蛋白质protein
4、脂肪fat和脂肪油fat oil
5、晶体crystal: (1)草酸钙晶体:方晶、针晶、砂晶、
簇晶、柱晶
(2)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2019/10/15
2019/10/15
第一节 根root
根具有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 根上无节、节间,不生芽、叶、花,
细胞中无叶绿体。 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
繁殖等功能。
2019/10/15
一、根的形态: 二、根的类型:
(一)定根包括: 主根、侧根、纤维根。 (二)不定根
2019/10/15
(二)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 直根系 须根系
(一)表皮: 通常是一层生活细胞,排列紧密,有
细胞核,细胞质少,液泡大,细胞壁 与外界接触的一面较厚并覆盖有角质 膜,有的有蜡被。
2019/10/15
1.毛茸: 由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 (1)腺毛: 具有分泌作用的毛茸。。 (2)非腺毛: 不具分泌作用的毛茸。 2.气孔: (1)组成: 1)保卫细胞(guard cell) 2)副卫
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是中药鉴定学的一 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中药化学 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亲缘关系之 间有着一定联系。
中药学 用药要取得良好疗效首先要求所用 药物是正品或主流品种。
2019/10/15
五、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 必须密切联系实际,丰富感性知识。
2019/10/15
2019/10/15
2019/10/15
五、分泌组织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12被子植物(二):蔷薇科、十字花科、樟科
![南医大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12被子植物(二):蔷薇科、十字花科、樟科](https://img.taocdn.com/s3/m/9cafb51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6.png)
实验十二被子植物(二):蔷薇科、十字花科、樟科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三个科的主要特征。
2.认识三个科常见的药用植物种类。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器用品:同前实验(二)实验材料月季RosachinensisJacq.蛇莓DuchesneaindieaFocke桃Prunuspersiea(L.)Batseh白菜bBrassicaparachmensisBailey: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三、内容与步骤(一)蔷薇科Rosaceae1.观察月季生活标本,为多年生灌木,茎、枝有钩刺,一回羽状复叶,小叶3—5枚,少数7枚;托叶大部分与叶柄合生,边缘有腺状睫毛.花少数聚生,红色或玫瑰色,有微香,花萼合生成壶状,口部收缩,5裂,裂片卵形,羽状分裂,边缘有腺毛,花瓣常为重瓣,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壶形的萼筒内,G,内有1枚胚珠,蔷微果卵圆形或梨形。
2.观察蛇莓生活标本,为多年生草本,具长匍匐茎,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与叶柄分离。
花单生叶腋,具长柄,花托扁平,结果期膨大半球形,海绵质,红色,花萼细小,宿存,5裂,其外有5枚较大的副萼,花瓣5枚,黄色,雄蕊多效,心皮多数,分离,生于花托上。
聚合瘦果暗红色。
3.观察桃生活标本及花的浸制标本:为落叶小乔木,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锯齿,叶柄或叶的下边缘常有腺体.花单生。
先叶开放,粉红色:花萼钟状,裂片5枚,花瓣5枚(或因品种不同亦有重瓣者):雄蕊多数,短于花瓣,与花瓣同着生于萼管口部,花丝分离,心皮1枚,有毛,生于萼管的基部,具胚珠2枚。
核果卵球形,外被绒毛,果肉多汁,离核或粘核,核表面具沟孔或皱纹.(二)十字花科Cruciferae观察菜心生活标本,看清叶序,叶片和花序类型后,摘取1朵花观察,注意花冠类型,萼片及花瓣数目,四强雄蕊,蜜腺的数目,横切子房,用放大镜观察心皮数目、假隔膜及于房室数,什么胎座?取近成熟的果实纵剖,看种子的着生位置,判断是假隔膜韵理由。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3c051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6.png)
【本科突出特征】
♂♀* ↑K0C(3~5)A(4~5) G(2:1)
叶互生;头状花 序具总苞,有舌状花 或管状花,聚药雄蕊, 子房下位,1室,具1 胚珠,连萼瘦果,屡 有冠毛。
菊科头状花序中的两种类型:
头状花序
同形小花——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 异形小花——中央为管状花
菊科的花冠极为复杂,通常可 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入药部位为头状花序。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 头状花序顶生;全为管
状花,两性,橘红色。
❖ 瘦果白色,倒卵形,无
冠毛。
花序入药,能活血 通经,去瘀止痛。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草本;根茎肥厚,略呈拳状;
❖叶3深裂或羽状5裂,边缘有刺齿; ❖头状花序,基部被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 全为管状花。
【重点特征】♂♀*K(4~5)C(4~5)A4~5G(2:2)
叶对生、轮生 托叶明显而宿存,位于
叶柄间或叶柄内,分离 或合生。 花两性,偶单性,辐射 对称; 子房下位, 多 数1室; 胚珠多数~1 枚。
【显微特征】 本科植物有分泌组织,细胞内含砂
晶、针晶、簇晶等。
【化学成分】 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以生物碱、
环烯醚萜类、蒽醌类等为特征性成分。
常见药用植物:
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草本。根红褐色; ❖茎棱和叶柄上有倒钩刺 ❖叶片4片轮生; ❖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 子房下位,2室。浆果。
根入药,能凉血 止血,活血去瘀。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 常绿灌木。 ❖ 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托
樟科
![樟科](https://img.taocdn.com/s3/m/c6a109196c85ec3a87c2c5a0.png)
我想 吃
Cinnamomum comphora ,果实(江苏常州武进)
2016/5/4
22
2016/5/4
23
Cinnamomum comphora ,果实(浙江金华)
2016/5/4
24
2016/5/4
25
2016/5/4
26
(1). 肉桂 (桂、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樟 树 、 香 樟 、 乌 樟 、 樟 木 、 芳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乔木,高达 50m ,胸径 5m·冠广卵形,树 皮黄褐色或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枝、叶及 木材均有樟脑味。叶互生,薄革质,卵形成 卵状椭圆形,长 4.5-8.6cm ,宽 2.5-5.5cm ,先 端急尖或近尾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全 缘,微呈波状,两面无毛,近叶基之第一对 或第二对侧脉最长而显著,上部每边有侧脉 1-3,脉在上面突起,脉腋有明显的腺窝,叶 柄长2-3cm,无毛。
2016/5/4 10
分种检索表
1. 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 2. 叶厚革质,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8—19cm, 三出脉, 脉在叶上面下陷,脉腋无腺窝 ....…….....1.肉桂 C. cassia 2. 叶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 8.6cm,离基三 出脉,脉在叶上面降起,脉腋具腺窝 …..2. 樟树 C. camphora 1.叶羽状脉。 3.叶下面密被平伏毛,脉腋有腺窝. ..3.云南樟 C.glanduliferum 2016/5/4 3.叶下面无毛,脉腋无腺窝....……........... 4.黄樟 11 月桂 樟树 C.porrectum
2016/5/4 15
樟科罂粟科蔷薇科优质PPT课件
![樟科罂粟科蔷薇科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1c9eaa5fbfc77da369b165.png)
叶为“枇杷叶”, 清肺止咳, 降逆止
山楂 Fructus Crataegi
•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ag.var.major N.E Br、羽裂山楂 C. pinnatifida Bunge干燥成熟果实 。
• 习称北山楂。
• 采制 秋季采摘其成熟果实,切片, 干燥。北山楂鲜时切成0.3-0.4cm 厚片,晒干;产地 山东产量大,品 质好。
(2)粉末特征:本品粉末绿黄色。糊化淀粉粒 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 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弯曲,木 化,有的成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石细胞淡 黄色,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至60μm,壁 较厚,纹孔 细密。螺纹导管直径16~32μm。
【化学成分】 20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是延胡索
【理化鉴别】
①取粉末加氯仿振摇后,吸取氯仿液滴于 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 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 状结晶。
②取挥发油少许,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 显橙色。(检查内酯类)
• 【含量测定】 • 挥发油不少于1.2%。 • 桂皮醛不少于1.5%。
• 乌药 Lindera aggregata • 樟 Cinnamomum camphora:含樟脑
【采制】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
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
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 ~ 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
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 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
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鉴别】
(1)组织特征:皮层细胞10余层,最外层为23厚壁性下皮细胞,韧皮部宽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பைடு நூலகம்特征
1“企边桂”浅槽状,“油桂筒”多呈筒状。 2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
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 显油痕。 3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粗糙,内层红棕色 而油润,近外层有1条淡黄色的线纹。 4 气香浓烈,味甜、辣。
药理作用
1.扩冠降压作用 桂皮醛及桂皮酸钠能扩张冠状动脉 和脑血管,增加冠脉和脑血管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 ,并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2.解热、镇静、镇痛作用。 3.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好,并有健胃作用;肉桂中鞣 质有抗炎作用。 4.壮阳作用 5.抗血小板凝集、降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抗炎、抗 肿瘤等作用。
显微特征
木栓细胞数列,最内 层细胞外壁增厚,木 化。皮层散有石细胞 及分泌细胞。中柱鞘 部位有石细胞群,断 续排列成环,外侧伴 纤维束,石细胞通常 外壁较薄。韧皮射线 宽1-2列细胞;纤维常 2-3个成束。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50%- 95%,并含少量的乙酸桂皮酯、丁香酚、桂皮酸、苯丙 酸乙酯;另含二萜类化合物桂二醇萜、乙酰桂二萜醇、 肉桂萜醇A、B、C1-C3、D1-D4、E及葡萄糖甙。尚 从肉桂水提物中分得抗溃疡成分肉桂甙、桂皮甙、3-(2羟苯基)丙酸等。
功效
性大热,味辛、甘。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 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 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经闭,痛经等。
9.樟科
肉桂的来源、植物形态、采收加工、主产地 肉桂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其它生药
肉桂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干燥树皮。 【原植物形态】常绿乔木,全株有芳香气。叶互生或近对生,
革质,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具离基三出脉; 叶柄长1-2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白色。浆果紫黑色,椭圆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