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喜悦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统一。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三角铁、铃鼓等乐器。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喜洋洋》,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音乐玩具和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和玩耍。
3.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喜洋洋》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和团队精神。
4. 表演展示: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并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喜洋洋》。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或音响设备。
3.歌曲教案及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
(二)教学歌曲1.教师展示歌曲教案,让学生跟随歌词卡片学习歌词。
2.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歌曲。
3.教师逐句教唱,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三)歌曲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演唱得最好。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演唱《喜洋洋》。
2.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3.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喜洋洋》。
2.家长协助孩子记录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下次课堂改进。
六、教学反思1.本次音乐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喜洋洋》的演唱水平。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八、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上获得进步。
九、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如《茉莉花》、《小放牛》等。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舞台表现力。
《喜洋洋》教案(通用16篇)
《喜洋洋》教案(通用16篇)《喜洋洋》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快喜庆的音乐心情。
培育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关心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舞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预备:1、老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预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观赏活动教学环境。
活动过程:1、听了这首乐曲,小伴侣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欢乐、兴奋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欢乐、兴奋的音乐《喜洋洋》吗?(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其次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心情。
(播放CAI课件1:通过节日庆祝的画面和乐曲观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伴侣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心情。
)(三)引导幼儿把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2、幼儿通过自己肢体动作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四)运用视听图解的方法,了解乐句以及段式1、观赏A段乐曲提示:“这里弯弯曲曲的曲线共有几条?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线谱,我们现在观到的这段五线谱就代表一个乐段。
小伴侣要一边听一边看它消失的小花,就会知道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了。
(播放:CAI课件3:A乐段以实物五线谱浙江学前教育商城的形式消失,A段乐句的数量用花朵表示。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欢快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快乐和积极情感的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欢快节奏和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教学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学生座位有序排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引入歌曲(5分钟):向学生介绍《喜洋洋》这首歌曲,播放歌曲的示范演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3. 学习歌曲(10分钟):a. 教学生歌词: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b. 学习节奏:教师示范歌曲的节奏,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拍手。
c. 音准练习:教师弹奏乐器,学生跟随演唱,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演唱歌曲,相互观摩和鼓励。
b. 创意表演:学生自由组队,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展示自己的创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学生对歌曲节奏和音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歌曲,运用欢快的节奏和音调,表达自己的快乐情感。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音乐猜谜”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2.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喜洋洋》歌曲,熟悉歌词和节奏。
2. 第二周: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3. 第三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创作简单的歌曲或进行音乐游戏。
九、教学资源推荐:1. 推荐学生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与歌曲相关的动画片,增强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喜洋洋》这首歌曲,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受能力。
3. 练习歌曲的节奏和动作,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音乐《喜洋洋》的录音,喜洋洋的配乐,可用音乐家肖邦的华尔兹音乐作伴奏,喜羊羊形象道具、喜洋洋的贴纸。
教学过程:1. 温习前期知识(5分钟)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对音乐相关知识进行温习。
2. 引入新知(10分钟)播放《喜洋洋》的录音,让孩子们先听一遍,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然后再问孩子们歌曲的名称是什么,歌曲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3. 学习歌曲(15分钟)1)播放音乐,带领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并用手指头模拟小羊在草地上跳跃的动作。
2)逐句教唱歌词,带领孩子们跟着唱。
3)反复练习,直到孩子们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 表演和创编(15分钟)1)将孩子们分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从一组中选择一首歌词合适的歌词并进行表演。
2)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创编一段表演,可以加入一些舞蹈动作和笑声效果。
3)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和欣赏。
5. 结束活动(5分钟)让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听他们对《喜洋洋》的感受和想法。
夸奖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教学扩展:1. 制作喜洋洋的贴纸,让孩子们用贴纸装饰教室,增添节日氛围。
2. 回忆歌曲中提到的一些动物和情节,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3. 学习《喜洋洋》的舞蹈和动作,组织孩子们进行舞蹈比赛或展示。
《喜洋洋》幼儿园教案(精选13篇)
《喜洋洋》幼儿园教案(精选13篇)《喜洋洋》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喜洋洋》,感受其欢快喜庆的音乐特点;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游戏动作,能对输赢结果做出敏锐的反应;3.有两两合作、协商决定游戏规则和游戏玩法的意识。
活动准备:音乐、图片(农夫、斧头、狼)、箩筐实物一对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师:孩子们,你们今天的心情好吗?你们觉得心情和天气有关系吗?1.欣赏歌曲,介绍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欣赏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气欢快的节奏和情绪。
3.欣赏歌曲,带着问题:歌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歌词的理解(重点引导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动作来感受挑箩筐晃悠悠的感觉)。
二、熟悉歌曲内容,模仿游戏中的三个角色1.你听到歌里唱了谁上山岗?他是怎么去的?(出示“挑扁担的农夫和箩筐”)谁愿意来做一做?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扮演农夫,练习挑箩筐动作。
2.农夫手上拿把什么?(出示“斧头”)斧头的动作怎么做?3.山岗上有什么?(出示“狼”)狼凶狠恶毒的样子是怎么样的?三、学习音乐游戏1.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明确挑箩筐、拿斧头等标志性动作。
师:我们来看看农夫、斧头、狼,他们谁控制谁?2.老师示范讲解游戏。
游戏玩法:第一段:农夫出场第二段:斧头出场第三段:豺狼出场(间奏时段猜拳并进行奖惩)四、乐意与老师或同伴合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1.单人游戏(领队追、输家跑、赢家不动、输家可跑到赢家背后躲)。
2.多人游戏(领队追、输家跑、赢家不动、输家可跑到赢家背后躲)。
3.双人对抗游戏(两人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
4.分组对抗游戏(组内协商出拳内容,两组协商输赢的奖惩方式)。
五、放松活动,同伴间互相捶背、捏肩、挠痒、打滚等六、结束:挑着砍获的豺狼回家咯(音乐伴随)《喜洋洋》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1、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歌《喜洋洋》的歌曲内容和歌词。
2.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用手、脚等方式表达出歌曲的节奏感。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CD播放器或音乐播放器。
2. 儿歌《喜洋洋》CD或音频文件。
3. 相关的音乐乐器或道具,如小鼓、铃铛、拍手等。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放映《喜洋洋》的歌曲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2. 歌词学习播放儿歌《喜洋洋》的音频文件,让幼儿跟随着歌词进行朗读。
慢慢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3. 节奏感训练使用小鼓、铃铛等乐器,让幼儿用手、脚等方式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敲击或摇动。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去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4. 舞蹈动作学习根据歌曲的节奏和内容,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双臂、蹦蹦跳跳等。
与幼儿一起跟着歌曲的节奏进行表演。
5. 综合训练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幼儿进行整合训练。
将歌曲、节奏和舞蹈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得到综合训练。
四、教学延伸:1. 在幼儿园其他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歌曲《喜洋洋》的节奏和动作,增强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2. 给幼儿播放其他与喜洋洋相关的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儿歌《喜洋洋》的歌曲内容和歌词,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与歌曲的结合,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表达能力。
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锻炼。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变化和创新,使教学不单调和枯燥,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喜洋洋》的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欢快情绪。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的喜悦情绪,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喜洋洋》的歌词,能够参与合唱。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集体合作合唱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卡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一定音乐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 教学新歌: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喜洋洋》,讲解歌词的含义,示范演唱,指导幼儿音准和节奏。
3. 练习合唱: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纠正不准确的音准和节奏。
4. 集体合唱:全班幼儿一起合唱,教师指挥,强化集体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复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幼儿在家中表演歌曲,培养自信心。
3. 注意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与教师沟通,共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合唱效果:评估幼儿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能力,关注其在合唱中的表现。
3. 课后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收集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音乐活动:结合歌曲《喜洋洋》,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游戏、舞蹈等。
2. 参观演出:邀请家长参加幼儿的音乐演出,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音乐比赛:组织班级音乐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音乐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教案:《喜洋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章节为第三单元《欢快的旋律》,歌曲《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喜洋洋》。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彩笔。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幅生动的中国传统节日画面,引导学生谈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喜洋洋》。
3. 教学歌曲:教师钢琴伴奏,为学生范唱《喜洋洋》,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准和节奏。
4. 学习歌词:教师将歌词分成若干部分,引导学生用彩笔标记出歌曲的高低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词。
5.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歌曲《喜洋洋》的,下方标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歌曲的高低音。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喜洋洋》,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喜洋洋》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些环节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课《喜洋洋》。
《喜洋洋》音乐教案
《喜洋洋》音乐教案《喜洋洋》音乐教案(精选10篇)《喜洋洋》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一)理解乐曲,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CAI课件营造喜洋洋的气氛,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结构形式。
(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活动准备:(一)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二)通过教师和幼儿课前制作及家长提供等形式的一些道具如:(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龙灯等。
)(三)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热闹喜庆气氛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一)感受乐曲《喜洋洋》(即课件一)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两段影片,小朋友要仔细听,仔细看。
想一想你喜欢那一段影片,为什么?(播放:课件之‘影片对比’ 片段。
节选于民间过年或喜庆丰收的欢庆影片,设计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幼儿感受乐曲富有的艺术感染力,该片段内设置按钮,分别控制播放无声影片和有声同影片)提问:①这两段影片,你喜欢那一段,为什么?②这首好听的音乐叫做《喜洋洋》,你们想听吗?合影片欣赏乐曲《喜洋洋》(播放:课件之‘乐曲视听’ 片段。
在欣赏《喜洋洋》乐曲的同时,特别创设了许多情景,通过传统衣着的人们敲锣打鼓,划龙船、踩高跷等影片画面使幼儿感受到丰收后的喜洋洋;通过人们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载歌载舞、舞龙舞狮等影片画面,使幼儿感受到了过年过节的喜洋洋,将画面与乐曲《喜洋洋》相配,使幼儿视听结合的感受到了喜洋洋)提问:①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②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这么样的?③你们听到了这首喜洋洋,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展开想象,并进行自由、大胆的讨论。
(二)理解乐曲《喜洋洋》,了解作品内容及基本结构形式(即课件二)1、两位老师通过动作节奏的快、慢变化,在乐曲中分别表现欢快与优美两个不同段式的音乐形象。
熊老师:“我听到这个音乐很想跳舞,刘老师你呢?刘老师:“我也想跳舞了,小朋友你们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动起来。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唱《喜洋洋》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帮助幼儿认识乐器“锣”并展示其使用方法。
3.通过合唱和自由舞蹈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动手能力。
4.改进幼儿园音乐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二、教学准备1.卡通锣一个。
2.教学用的幼儿乐器小鼓、木琴等。
3.播放器和《喜洋洋》歌曲伴奏。
4.喜洋洋歌词印刷版。
5.幼儿园教师可以事先练习《喜洋洋》的节奏和唱法。
三、教学过程【引入】幼儿园教师通过表演和展示锣来引起幼儿们的注意。
教师会观察热情高涨的幼儿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仔细演示一下锣的使用方法,并解释锣在乐曲中的作用。
【新课】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喜洋洋》歌词印刷版,并让幼儿首先认真阅读歌词。
2.教师给孩子播放《喜洋洋》的歌曲伴奏。
在幼儿听完歌曲之后,教师会问孩子:“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3.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在幼儿园中产生有趣讨论,并向幼儿们解释歌曲中的一些生动元素。
4.教师通过模仿和演示的方式,为幼儿展示乐器的使用方法,例如:锣、小鼓、木琴等。
5.教师会带领同学当众一起分头跳舞并合唱《喜洋洋》这首歌曲。
在唱歌和跳舞之后,教师会鼓励幼儿自由跳舞和表演。
【总结】1.教师销售《喜洋洋》一课的总结,重点回顾这节课涵盖的内容。
2.教师会向孩子们解释唱歌和跳舞的重要性;并鼓励、赞扬他们在今天的表现。
四、教学目标评估在教学过程的最后,老师会询问以下几个问题,并依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估:1.在唱歌和跳舞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自己跳得怎么样?2.你能告诉我,锣在乐曲中的作用是什么吗?你喜欢敲锣吗?3.教师将会给孩子们提供反馈和建议,并通过家长会议和园所评估提议对教案作出改进。
五、反思1.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组织方式是否得当?2.教学用的道具是否足够?3.我们是否用了不同种类的音乐乐器?4.教师应参考孩子们的问题及回答评估,以便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儿童歌曲《喜洋洋》的歌词及曲调;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1.儿童歌曲《喜洋洋》;
2.歌曲中含有的各类动物形象、颜色、数字等要素;
3.音乐的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活动一:热身游戏
1.教师为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是音乐学习,采用唱歌、跳舞等方式来学习音乐;
2.播放喜洋洋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引导幼儿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活动二:学习《喜洋洋》歌曲歌词和动作
1.教师播放歌曲《喜洋洋》,引导幼儿跟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拍手、摇身等动作;
2.教师请幼儿们一起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唱对歌词、保持节奏;
3.分组练习唱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三:制作动物面具
1.为幼儿们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卡纸和彩笔等制作材料;
2.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制作面具,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增强理解和熟悉度。
活动四:自由表演
1.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2.整理节目,为幼儿们安排演出时间,并邀请其他班级幼儿一起观看表演。
教学评价
1.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幼儿情感表达、语言表述、动作协调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等方式,全面评价幼儿的教学效果;
2.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应当给于及时表扬,鼓励其继续加强学习;对于表现较差的幼儿,则应当及时纠正和引导。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会《喜洋洋》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让幼儿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喜洋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乐谱、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播放《喜洋洋》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学习歌曲部分:(1)教师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幼儿学会唱《喜洋洋》。
(2)分组学习,让幼儿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实践表演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为《喜洋洋》伴奏。
(2)全班幼儿集体表演《喜洋洋》。
(1)教师点评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让幼儿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反思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
3. 根据反思和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课后反馈和幼儿的音乐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2. 评价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演奏法、歌唱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喜洋洋》歌曲比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表演能力。
3.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喜洋洋》歌曲视频、音频资料。
2. 图书资源:关于《喜洋洋》的绘本、音乐教材。
3. 实物资源:音响设备、乐谱、打击乐器。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旋律,第二课时学习歌词,第三课时实践表演,第四课时进行教学评价。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二篇)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欢快、舒展的曲式特点。
2、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用动作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
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1、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
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2、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3、出示蟹农图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蟹农。
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现在正是吃蟹的时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
”“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
1、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你觉得音乐有几段?这几段一样吗?(节奏有快有慢)2、欣赏音乐第三遍。
(1)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慢的时候有做什么动作?(2)教师讲解,幼儿听音乐。
天黑了,蟹儿都爬上了岸,蟹农卷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电筒去捉蟹。
左一个右一个,蟹儿真多。
看着这么多蟹,蟹农真开心。
蟹农拿起线儿,把一个个蟹儿都扎起来。
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装进盒子里,装了一盒又一盒,卖到全国各地。
蟹儿都卖完了,蟹农开心的欢呼起来。
三、分段欣赏音乐。
1、小朋友,蟹爬出来,蟹农怎么捉蟹的?2、欣赏A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出示图片,捉了这么多的蟹,我们还想捉吗?再次欣赏A段音乐做动作。
3、捉完了蟹,还要做什么?出示扎蟹的图片。
4、听B段音乐,幼儿做动作。
(扎线、分蟹、装盒)5、请幼儿找个空位置听音乐做动作。
6、出示装好的蟹,装好的一盒盒蟹都卖完了,蟹农心情怎样?那高兴的时候做什么动作?7、欣赏第三段(A),随音乐做动作。
8、听了这么久的音乐,我们还不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这首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
四、完整听音乐做动作。
五、结束活动。
大家一起捉蟹真开心,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好听的音乐《喜洋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精选7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精选7篇)幼儿园中班《喜洋洋》篇1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演奏,进一步熟悉乐曲的ABA 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创编过“庆祝生日”的身体动作及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根据指挥手势演奏时,注意迅速调整动作做出反应;在忘记动作时,能向同伴、教师寻找支持;在适度紧张的氛围中,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喜洋洋》的画面,知道乐曲是ABA结构。
教师事先和幼儿看图讨论节日期间快乐的事情,并根据乐曲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创编有关“庆祝生日”主题的节奏动作。
2.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
值日生将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摆放到位。
幼儿已正确使用过上述乐器。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教师创设生日情境,幼儿回忆自己创编的动作。
教师:上次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请你们来给他(她)庆祝生日,你们做什么动作啊?2.幼儿在教师哼唱乐曲A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拍身体三个部位(如拍头、拍肩、拍手)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做这些动作吧!3.幼儿在教师唱乐曲B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做拍手和手腕颤抖的动作。
教师:瞧!这段音乐还可以这样做动作呢!(二)随音乐完整地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边听琴声,边完整连贯地做身体动作。
2.幼儿边听音乐磁带边做身体动作,教师尽可能不做提示。
教师:这次你们自己听音乐做这些动作,可以吗?如果忘记动作了怎么办?3.个别幼儿带领大家做动作,教师提醒做带领动作的幼儿,敲腿动作的方位同集体相反,即做镜面示范动作。
(如幼儿不能做到镜面动作则不要强求,教师在旁边坐一定的提醒就可以了)教师:谁能到前面来带大家做这些动作?这个动作怎么做?(三)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讨论分组做身体动作的方案,选出专门敲腿的一组幼儿。
2.幼儿分组随着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
教师面向不同小组,领做不同节奏的指挥动作;幼儿练习较快速、准确地做自己小组的身体动作。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课教案《喜洋洋》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民间故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要内容和角色形象。
2.通过唱歌和舞蹈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二、教学准备:1.笛子2.沙锤3.音乐播放器4.教案、歌词三、教学方法:1.听会故事法2.模仿法3.互动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讲述《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大纲,然后请孩子们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透过听故事,让孩子们感受更深,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热身环节:教师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带领全班唱一遍,摆动身体跟着音乐活动筋骨。
然后,老师介绍沙锤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沙锤。
在完成后,老师示范如何使用沙锤,引导孩子们模仿。
3.正式环节:(1)学习歌词:分段学唱《喜洋洋》这首歌曲,单词和词组的教学,可以协助孩子们熟记歌词和歌曲旋律。
学唱完后,老师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
(2) 教授舞蹈动作:老师示范舞蹈动作,然后让孩子们模仿。
教师可以反复教授动作,以便孩子们掌握。
孩子们按照指令一起表演,学生经过持续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掌握舞蹈的基本步骤。
(3) 唱歌与舞蹈: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指挥孩子们唱歌和跳舞。
在唱和跳的过程中,老师做好激励孩子们的工作,让孩子们参与,积极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增加一些小动作,丰富自己的表演,营造良好、欢快的氛围。
4.环节: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喜洋洋》的歌曲和舞蹈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自信、愉快地听唱这首歌曲并学会动作。
最后,老师给予孩子们表现良好的同学肯定,鼓励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清晰地唱出歌曲,并配合动作,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从而提高他们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乐器、舞蹈、歌曲等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喜洋洋》这首歌曲,知道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使他们在唱歌时能够做到音准准确、节奏统一。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喜洋洋》,培养幼儿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的喜悦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喜洋洋》2. 歌曲主题: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悦的心情。
3. 歌曲结构:2/4拍,共4个乐句,每个乐句4小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喜洋洋》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
2. 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特别是歌曲中的跳音和滑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歌谱,图片,花朵等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照明和装饰,使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歌曲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4. 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使用乐器伴奏,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歌唱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喜洋洋》的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演奏乐器、示范唱歌等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歌唱和表演活动。
七、教学步骤1. 认识歌曲: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认识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重点关注跳音和滑音的部分。
《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0篇)
《喜洋洋》优秀教案《喜洋洋》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喜洋洋》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喜洋洋》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随着音乐教学进行打击乐器。
3、能跟着指挥演奏乐器,享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打击乐器:小铃、沙球、圆舞板。
4、将乐器放置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1、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教师:快过年了,人们杀鸡宰鸭、又唱又跳,到处呈现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让我们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头吧!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教师唱B段乐曲,幼儿拍手抖手腕。
3、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完整做身体动作。
幼儿独立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做一个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每组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4、学习配器方法。
教师出示几种乐器,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5、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
教师用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打节奏。
6、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击拍指挥动作打击节奏。
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引导幼儿看预令的提示,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并有节奏地打击乐器。
《喜洋洋》优秀教案篇2设计意图:1.为了增加幼儿对过年的认识,营造过年时喜庆的气氛,让孩子了解过年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情。
2.幼儿大班年龄特点,对音乐已经达到了会唱,会跳,会打简单的拍子的程度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欣赏课。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
中班音乐教案:喜洋洋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会唱儿歌《喜洋洋》;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3.通过唱歌活动,增加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儿歌《喜洋洋》。
2.音响设备、麦克风、小喇叭。
3.易拉宝、彩纸、鲜花。
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热身幼儿刚来到幼儿园后,总是需要一些简单的活动来放松身体和情绪。
在音乐教学中,正式活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热身。
1.做几分钟的身体活动,唤醒幼儿的身体活力;2.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摆动身体。
步骤二:教授儿歌《喜洋洋》的歌词和动作1.教师播放儿歌《喜洋洋》,带着幼儿听歌;2.学生跟随教师反复听歌,熟悉歌曲旋律;3.教师教唱歌词,带动幼儿一起跟着唱歌;4.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动作;步骤三:队列排练1.指定一位学生担任指挥;2.教师照歌词进行合唱指导;3.学生进行歌曲演练,使用麦克风进行练习;4.引导幼儿学习队列和姿势;步骤四:表演1.让孩子们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准备表演;2.将麦克风和小喇叭放到需要位置;3.准备易拉宝、彩纸、鲜花等道具装点出场环境;4.播放背景音乐,孩子们开始表演《喜洋洋》歌曲和动作。
评估方式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积极性、专注度、参与度等,随时给予评价和鼓励;2.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表演过程录像或照片上传至班级群或者反思会中,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成功瞬间。
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活动趣味性较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2.此活动可以通过增加情境背景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和幼儿的表演能力;3.对于领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音乐领导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喜洋洋》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进行演奏,进一步熟悉乐曲的ABA 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创编过“庆祝生日”的身体动作及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根据指挥手势演奏时,注意迅速调整动作做出反应;在忘记动作时,能向同伴、教师寻找支持;在适度紧张的氛围中,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看过幼儿用书《喜洋洋》的画面,知道乐曲是ABA结构。
教师事先和幼儿看图讨论节日期间快乐的事情,并根据乐曲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创编有关“庆祝生日”主题的节奏动作。
2.将幼儿座位排成马蹄形。
值日生将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摆放到位。
幼儿已正确使用过上述乐器。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教师创设生日情境,幼儿回忆自己创编的动作。
教师:上次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请你们来给他(她)庆祝生日,你们做什么动作啊?
2【中班教案 /zhongban/】.幼儿在教师哼唱乐曲a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拍身体三个部位(如拍头、拍肩、拍手)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做这些动作吧!
3.幼儿在教师唱乐曲B段的过程中,有节奏地做拍手和手腕颤抖的动作。
教师:瞧!这段音乐还可以这样做动作呢!
(二)随音乐完整地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边听琴声,边完整连贯地做身体动作。
2.幼儿边听音乐磁带边做身体动作,教师尽可能不做提示。
教师:这次你们自己听音乐做这些动作,可以吗?如果忘记动作了怎么办?
3.个别幼儿带领大家做动作,教师提醒做带领动作的幼儿,敲腿动作的方位同集体相反,即做镜面示范动作。
(如幼儿不能做到镜面动作则不要强求,教师在旁边坐一定的提醒就可以了)教师:谁能到前面来带大家做这些动作?这个动作怎么做?
(三)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1.幼儿讨论分组做身体动作的方案,选出专门敲腿的一组幼儿。
2.幼儿分组随着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
教师面向不同小组,领做不同节奏的指挥动作;幼儿练习较快速、准确地做自己小组的身体动作。
(四)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
1.幼儿空手练习敲击双向筒的动作。
2.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进行空手演奏练习。
(五)幼儿拿乐器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1.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拿乐器演奏。
2.教师用来拍指挥的动作指挥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幼儿根据教师改变的指挥方案,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并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进行多种发展练习。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