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公开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
怀疑是消极方面辩伪 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
梳理论证思路
•3——5段论证思路结构图
怀疑是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3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4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5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梳理论证思路
• 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 论证方法:类比论证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 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 的学说产生。
分析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
•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 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 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 “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 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 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意, 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 提出来的。
•开头段引用名言的作用
①引用……的话 ②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 ③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④更有权威性。
梳理论证思路
提示: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承上启下
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一
论证方法
第2层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第3层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梳理论证思路
• 第一层:让一切学问发展起来的方法。 •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 第二层:举大学问家和大哲学家的例子 •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第三层:不墨守成规,人类文化才能进步 •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分论点二
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
梳理论证思路
•3——5段论证思路结构图
怀疑是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3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4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5段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梳理论证思路
• 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 论证方法:类比论证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 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 的学说产生。
分析论证方法及语言特色
•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 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 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 “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 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 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意, 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 提出来的。
•开头段引用名言的作用
①引用……的话 ②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 ③作为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④更有权威性。
梳理论证思路
提示: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承上启下
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 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一
论证方法
第2层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第3层 内容概括
论证方法
梳理论证思路
• 第一层:让一切学问发展起来的方法。 •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 第二层:举大学问家和大哲学家的例子 •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第三层:不墨守成规,人类文化才能进步 •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完整版)
新”的关系,作者运用了
怎样的论证方法?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②):引论部分,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脉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络
提出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③—⑤):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 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辨伪去妄→消极方面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⑥):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文全篇探究
(2)第④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 “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⑤段侧重说怀疑思 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也
列举了大量具体的事例。如: 第①段引用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 第②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
分论点
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
积极方面
课文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
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整体感知
2.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提倡什么观点? 作者是围绕“怀疑精神”这个主题来写的,提倡学者应有
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3. 对比论证: 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 观点进行对比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 比喻论证: 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 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预习资料速查
知
顾颉刚考证《百子图》
识 链
顾颉刚小时候就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
接 上面画着许多小孩,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百子
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共34张ppt).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课程导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 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进。
——宋·陆九渊
学习 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2.学习本文论证方法,把握
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
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积累 运用
认识作者
【顾颉(jié)刚】(1893— 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 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 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 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分析 论证
分析论证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①“学者先要会疑问。”——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提出论点,使文章庄重典雅,引起读者兴趣。作为道理论 据证明作者的观点。
分析论证
道理论证
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数”。 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人们便尊称他为 皇;神农是农业之神,教民 ,采
撷庄稼,还尝百草,创
学,便被尊称为 皇。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钻木取火 天 结网捕鱼 地 耕种 医人
拓展训练
2.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举出相关的名 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反之,请说明理由并辅以相关名言警 句和典型事例。 3.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
正音正字
虚妄( wànɡ) 墨守( mò ) 折扣( zhé )停滞( zhì ) 塾师( shú ) 程颐( yí ) 譬如( pì ) 顾颉刚(jié ) 腐草为萤(yínɡ)
当堂检测
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课程导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 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进。
——宋·陆九渊
学习 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2.学习本文论证方法,把握
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
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积累 运用
认识作者
【顾颉(jié)刚】(1893— 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 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 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 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分析 论证
分析论证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①“学者先要会疑问。”——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提出论点,使文章庄重典雅,引起读者兴趣。作为道理论 据证明作者的观点。
分析论证
道理论证
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数”。 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人们便尊称他为 皇;神农是农业之神,教民 ,采
撷庄稼,还尝百草,创
学,便被尊称为 皇。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钻木取火 天 结网捕鱼 地 耕种 医人
拓展训练
2.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举出相关的名 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反之,请说明理由并辅以相关名言警 句和典型事例。 3.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
正音正字
虚妄( wànɡ) 墨守( mò ) 折扣( zhé )停滞( zhì ) 塾师( shú ) 程颐( yí ) 譬如( pì ) 顾颉刚(jié ) 腐草为萤(yínɡ)
当堂检测
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
第四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 待,第五段则说读书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这 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亦可见 作者构思的周到。
怎样理解第六段中“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句子?
课文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 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画波浪线的句子。
怀疑与学问
导导入入
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 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 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 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成果大些呢 ?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 必要的《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我 们一起来深入地学习吧!
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怀疑对于做学问而言,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3—6)阐明总论点,这是本 文的论证部分。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事前的思索和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 “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课文细读品味
分析第四段中举例论证的作用。 第4段中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
事例进行论证,论述了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 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第五段和第四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 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四段还写第五段?两 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涵盖了 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消极”和“积极”两 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 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 已有知识和做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 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
怎样理解第六段中“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句子?
课文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 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句子就是画波浪线的句子。
怀疑与学问
导导入入
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 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 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 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 。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成果大些呢 ?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 必要的《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我 们一起来深入地学习吧!
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怀疑对于做学问而言,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部分:(3—6)阐明总论点,这是本 文的论证部分。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事前的思索和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 “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课文细读品味
分析第四段中举例论证的作用。 第4段中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
事例进行论证,论述了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 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第五段和第四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 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四段还写第五段?两 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涵盖了 两个方面:课文对“怀疑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消极”和“积极”两 个层面展开,充分论证了“怀疑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消极” 和“积极”是指由浅到深的两个不同阶段,上半句交代“怀疑”对吸纳 已有知识和做学问的作用,下半句交代“怀疑”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方面相结合, 由浅入深地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中心论点。
九上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30张PPT)
请简要分析《匠人与大师》中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⑤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 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 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牛顿、 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 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 克思、思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 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课文精讲
5、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①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 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 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②否则便是盲从,便 是迷信。③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 便盲从或迷信。
同学们辛苦了! 保护好眼睛! 再见!
19.怀疑与学问
掌握生字
正确释义
整体感知
1、七嘴八舌说标题: 本文的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觉得还有 哪些句子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
①标题简洁精练,提出了本文的论题;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题目本身就含有作者的目的。
整体感知
2、文章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3、为了论证这一论点,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哪两个?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文精讲
5、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 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 人对事物进行思辨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如果调换,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⑤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 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 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牛顿、 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 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 克思、思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 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课文精讲
5、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①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 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 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②否则便是盲从,便 是迷信。③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 便盲从或迷信。
同学们辛苦了! 保护好眼睛! 再见!
19.怀疑与学问
掌握生字
正确释义
整体感知
1、七嘴八舌说标题: 本文的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觉得还有 哪些句子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
①标题简洁精练,提出了本文的论题;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题目本身就含有作者的目的。
整体感知
2、文章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3、为了论证这一论点,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哪两个?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文精讲
5、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 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 人对事物进行思辨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如果调换,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7张PPT)
因果关系 ①②③︱④ 2、第三句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3、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⑴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⑵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⑶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理解第四段
1、阅读后思考: 1、什么是怀疑精神? 2、为什么要怀疑传说?怀疑传说的目的 是什么? 3、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 怀 疑 与分 学论 问点 》
—消—极—方— 面辨 伪去妄的必 ———— 要步骤 ————
—
当__随__随__便__便__就__信__了_____________。主要用_____论证 的方法举例
②.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__要_ 经过自已的怀 _疑__,__辨__别__是__非_____________。主要用_______论证 的道方理法.
1、(3-5):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 骤。
2、(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
学习第一、二段
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 什么好处? 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 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理解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理解第四段
• 2、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1-4)讲道理: 对于“传说” 要怀疑,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5-6)举例证明: 举“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7)讲道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理解第五段
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 就讲不通了。
论证的要点和层次
中心论点:__治__学__必__须__有__怀__疑__精__神__(__“__学__则__须__疑__”__)__
举例论证。 3、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⑴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⑵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⑶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理解第四段
1、阅读后思考: 1、什么是怀疑精神? 2、为什么要怀疑传说?怀疑传说的目的 是什么? 3、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 怀 疑 与分 学论 问点 》
—消—极—方— 面辨 伪去妄的必 ———— 要步骤 ————
—
当__随__随__便__便__就__信__了_____________。主要用_____论证 的方法举例
②.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__要_ 经过自已的怀 _疑__,__辨__别__是__非_____________。主要用_______论证 的道方理法.
1、(3-5):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 骤。
2、(6):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
学习第一、二段
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 什么好处? 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 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理解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理解第四段
• 2、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1-4)讲道理: 对于“传说” 要怀疑,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5-6)举例证明: 举“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7)讲道理: 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理解第五段
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 就讲不通了。
论证的要点和层次
中心论点:__治__学__必__须__有__怀__疑__精__神__(__“__学__则__须__疑__”__)__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 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 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论述了什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课文承上启下,归结了第3、4、5段课文分论点 后,提出第6段课文的分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 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顾颉刚
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 2、从议论文的角度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及 作者的论证思路。(重点) 3、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及求学中要善于“疑”的 道理。 (难点)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 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 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解放前, 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 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 则推崇备至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论述了什 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首先作道理论证: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那是惰性的表 现,是不能治学的,只有在不断发问中,学问才会丰富 起来(“反面”—“正面”)。其次举例论证:戴震事例 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再次,从正面阐述一切学问家 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阐述“墨守前人旧 说”的恶果。这样,有力的论述分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 “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 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 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 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 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 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 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共43张PPT)
(二)有关治学的名言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君子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董仲舒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4.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张载
5.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献章
6.学贵精不贵博。
——戴震
(1)第4段举对“古代有三皇、五帝”和 “腐草为萤”的说法的追问这两个例子,具 体论述了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浅显 易懂。
(2)第6段举戴震幼时追问《大学章句》的事例, 具体论证“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 锻炼出来的”,同时表明了发问求解的重要性,从 而进一步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 举大哲学家笛卡儿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第二个分 论点,使论据更丰富,论证更严密。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 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 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 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 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 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 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 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
进。
——朱熹
8.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陆九渊
(三)祖冲之的怀疑精神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从小就对数学和 天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专攻数术,搜炼古今”,但决不 “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籍文献及前人成说之中。他从 研究数学开始就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理 论,并且能够批判地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在青年时他就对张衡和 郑玄等人的学术成就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且校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后来他又发现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写 的《元嘉历》存在许多错误,于是着手重编了新的历法——《大明 历》。这一部著作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为后世的天文研究 提供了正确的参考。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2张PPT)
举例论证
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 条件。
道理论据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张载
引用论证
论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引用论证
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 妄的必要步骤。
3~5自然段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 本条件。
第6自然段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3、4自然段
“传说”
对于现实的传说,“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 据”;对“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要“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 随随便便就信了”。
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 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找出本文事实论据,并分析运用的哪些论证方法?
例: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 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 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举例论证)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环境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学习不仅受教师 “教”的影响,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师生互动等变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学”,“学习结果”更不能等同于“学习过 程”。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除了测量学生掌握知识领域外,还要反思为学生 认识、感知、体验、探究自己的生活世界,是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和独特
论点
论据
中心论点·分论点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
论证方法
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 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 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 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 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 强调的意味。
课文精讲
阅读第(6)段的这句话,思考下列问题。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 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 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 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 “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 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
课文精讲
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段还写第5段?两段内容有何不同? ❶第四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五段则说读书做 学问要有怀疑精神,互相补充、构思全面。 ❷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 的学说”; 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 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课文精讲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第三段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这段在结构上有何 作用。 内容上: ❶指出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❷举例论证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一观点” ❸指出证据有时不能见到,只能靠别人的传说。 结构上: 铺垫、引出下文。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 “靠别人的传说”,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这“传说”。
课文精讲
阅读第(6)段的这句话,思考下列问题。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 意调整?为什么?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 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 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 “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 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
课文精讲
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段还写第5段?两段内容有何不同? ❶第四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五段则说读书做 学问要有怀疑精神,互相补充、构思全面。 ❷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 的学说”; 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 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课文精讲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第三段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这段在结构上有何 作用。 内容上: ❶指出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❷举例论证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一观点” ❸指出证据有时不能见到,只能靠别人的传说。 结构上: 铺垫、引出下文。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 “靠别人的传说”,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这“传说”。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顺 序 不 能 调 整 。 因 为 这 四 个 “ 常 常 ……” 是 “ 一 切 学 问 家 ” 对 “ 流 俗 传 说”“过去学者的学说”从“怀疑”到“修正”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符合逻辑的,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塾师(shú)
大儒(rú)
√B.譬如(bì)
C.折扣(zhé)
盲从(máng) 怀疑(yí)
视察(shì) 载重(zài)
D.流俗(sú)
启迪(dí)
步骤(zhòu)
不攻自破(gōng) 墨守成规(mò) 停滞不前(zhì) 腐草为萤(yíng)
B项“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知识链接
总结论证思路与技巧
1.划分层次。 2.概括层意。 3.合理表达。 首先,提出……观点或先举……事例(引用……名言)引出…… 观点;接着,用……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 论证了……道理或引发了……的思考)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虚妄(wàng)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2)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
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
(3)
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程颐( yí )
(9)腐草为yínɡ ( 萤 )
顺 序 不 能 调 整 。 因 为 这 四 个 “ 常 常 ……” 是 “ 一 切 学 问 家 ” 对 “ 流 俗 传 说”“过去学者的学说”从“怀疑”到“修正”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符合逻辑的,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塾师(shú)
大儒(rú)
√B.譬如(bì)
C.折扣(zhé)
盲从(máng) 怀疑(yí)
视察(shì) 载重(zài)
D.流俗(sú)
启迪(dí)
步骤(zhòu)
不攻自破(gōng) 墨守成规(mò) 停滞不前(zhì) 腐草为萤(yíng)
B项“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知识链接
总结论证思路与技巧
1.划分层次。 2.概括层意。 3.合理表达。 首先,提出……观点或先举……事例(引用……名言)引出…… 观点;接着,用……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 论证了……道理或引发了……的思考)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虚妄(wàng)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2)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
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
(3)
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程颐( yí )
(9)腐草为yínɡ ( 萤 )
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47张PPT)
2.如果用课文中的某个短语或短句来替换文章的标题, 你 会用哪一个?为什么? 学则须疑。
比较:“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两句话 不一样,一个是 “做学问先要会疑”,一个是“学 则须疑”。前一句强调“会”,后一 句强调“须” 。“学者先要会疑”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擅长质疑 、怀 疑”;“学则须疑”是说“做学问就必须要有 怀疑精神、批判性思 维”。作者在第4 段中强调 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可见,“学则 须疑”更贴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
②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才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 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第6 段 )
4.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 用道理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 证,这样才有说服力。请分别找出 一个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例子, 结合课文说说分别论证了什么分观 点,并归纳整理课文使用的事实论 据和道理论据。
语段分析 结尾补写
1.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以第 6 段为例,讨 论分析各句式种类。
观点句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阐释句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 、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 的发问 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道理 论证
第5 段又引用了孟子“尽信书不如无 书”的 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 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 己的 怀疑”的论点。
第 5 段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第6 段 中对“不断 的发问和求解”的阐述,都论证了“怀疑……是 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⑥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 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看看他是
如何论述怀疑精神的。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程颐( yí )
虚妄(wànɡ)
步骤( zhòu)
懒惰( duò )
停滞( zhì )
词语解释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做学问的人首先
中心论点: 要学会怀疑。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 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 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什么是怀疑精神?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
”“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
正反对比论证: 使观点更深刻、 更全面、更有说 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 名言,使论证更 有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 戴震读朱子《大学章句》的典故
反:对于别人……不能做学问
正:只有常常……学问才会进步
道理论据
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 存在。”
思考探究
(2022湖南衡阳)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C.A项打名开言科论学述大的门是的按钥时匙复,习无对疑于是学一习个的问重号要。性—,—不李能四支光持“治 学必D.须提有出怀一疑个精问神题”往这往一比观解点决。一其个他问三题项更均重可要支。持—这—一爱观因点斯。坦故选 A项。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举例论证。
3、本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⑴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⑵形成层递,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⑶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第3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内容上:❶指出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❷举例论证了“别人的 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一观点”❸指出证据有时不能见到,只能靠别 人的传说。
●结构上:铺垫、引出下文。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 是“靠别人的传说”,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这“传说”。
怀疑与学问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
读书要有怀疑精神,通过怀疑而明辨是非,从而建 设起新的学说。
师板书“怀疑”“学问”,就这二者的关系,请同 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看看作家是怎样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的。
❖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
第6段 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1.首句提出本段论点, 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讲道理论证论点。 3.举实例论证论点。 4.归纳总结,照应论点。
第6段开头“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能否 调换?为什么?
不能
这三个步骤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即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 索疑点,最后辨明正确与否。
《怀疑与学问》——论题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中心论点
第一、二段
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 写法有什么好处?
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 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怀疑与学问》PPT优秀课件
合作 探究 质疑交流
第4段
侧重说疑心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 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
第5段
侧重说疑心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因疑心而思索,因思索而区分是非; 经过‘疑心’‘思索’‘区分’三步以后, 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合作 探究 质疑交流
第6段 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合作 探究 质疑交流
第3段在文章 中 起到的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 别人的传说〞,而对于此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 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 谈论了这个问题。
合作 探究 质疑交流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述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这段讲学问的根底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根底, 内容深入了。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 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合作 探究
语言特点
“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疑心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中的 四个含有“常常〞的疑问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疑心〞“辩论〞“评判〞“修 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疑心的全过程, 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主要作品:编有?古史辨?, 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学情 诊断 背景资料
疑心与学问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宝树园文存?分为 “学术编〞“教育编〞“边疆与民族编〞“文化编〞 “政治及其他编〞五编。 顾颉刚一生所写文章,除收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顾颉刚民俗论文集?以外者,均收入此文存。 宝树园原系顾氏先祖所建花园,先生苏州故居即建于 此园旧址,故以名集。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任务一:认识怀疑精神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有 什么作用?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 作用: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 力论据,从而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本文的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又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分论点: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两个分论点是在第6自然段用过渡句的形式提出来的。从“消 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阐述。
有先后关系。“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 “评判” 是 “修正” 的前提条件。“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 步步递进的关系,所以不能任意调换顺序,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 辑性。
3.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 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这段话先从反面说理,再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 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4.举例论证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 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 “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 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 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 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 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任务三:品析论证语言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1.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 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 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思考:“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带着问题读书
本文的论题是什么?
课文开头两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探究新课
感知文章内容 1.文章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选取了哪些论据?
探究新课
❖ 把握文章的论证层次 ❖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进展论述的? ❖ 2.文章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 3.归纳总结文章的构造层次。
给以下红色的字注音
譬如
停滞
腐草为萤 塾师
墨守 大儒
解释以下词语
虚妄:荒唐无稽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
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辨伪去妄:区分虚假的,去处不合理的。 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停滞:停下来,滞留不能进展 大儒:儒学大师,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历,对我们搞好学习是 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疑心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 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 从议论文的角度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构造及作
者的论证思路。 分析本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注意怎样把引名言、
归纳中心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那么须疑的观点,强 调了疑心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 者应有疑心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 疑心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 都是富有教益的。
知识回忆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逐段理解课文
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 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 〞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 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 〞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5
5
材料链接: 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
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 教育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 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 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 称程朱学派。
张载(10 33-1077)北宋哲学家 。 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 故其学派被成“关学”。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2/5
4
顾颉刚(1893-1980), 我国当代史学家,江苏苏 州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和历史研究,于怀疑和辨 伪,有不少创见。著有 《汉代学术史略》、《史 林杂识初编》等。
怀疑与学问
2021/2/5
1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论证思路)。 2、分析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培养怀疑精神。
2021/2/5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1/2/5
18
3、默读课文,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简
要说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
2021/2/5
11
本文的结构层次(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 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 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
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
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
。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
主义的力学体系,也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览和
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影响。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5
7
预习反馈:字词
虚妄(wàng) 墨(mò)守 譬(pì)如
2021/2/5
6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乾
隆年间修《四库全书 》。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
均有深刻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
,卓然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
了理学家。所谓“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
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后人
编有《戴氏遗书》。
朱熹(1130-1200)即文中的“朱子”
2021/2/5
9
文体知识
中心论点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
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分论点
议
论 论据:用来证明和支 事实论据
文 撑论点的材料。 三
道理论据
证明 或 补充
要
举例论证(例证法)
素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过程。
道理论证(引证法)
比喻论证(喻证法)
对比论证
2021/2/5
10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2、课文开头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2021/2/5
14
精读探究
2、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例如…… 对比论证:例如……
2021/2/5
15
范例
1、举例论证:第6段运用例证法,举了清 代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雄辩有力的论 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
2、对比论证:第6段“2、3、4、5句’, 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方面说理, 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 ”。
b、三皇五帝(事实论据) c、腐草为萤(事实论据)
2、不论对于哪一本书,
哪一种学问,都要 “尽信书不如无书”
经过自己的怀疑,
(道理论据)
辨别是非。
戴震治学善疑(事实论据)
2021/2/5
17
怀疑与学问
中心 论点
证 明
分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 疑”或“学则须疑”)
1.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021/2/5
12
精读探究(3-5段)
1.为证明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 步骤,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事实论据),
引用了哪些名言(道理论据)?
2021/2/5
13
➢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
(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3)听说“腐草为萤” 道理论据: (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021/2/5
16
A、程颐的话(道理论据) 中心论点(1-2):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B、张载的话(道理论据)
(事)
怀
A、 怀疑是
疑
从消极
与
方面辨
学
伪主要
问
步骤。
分论点 B、怀疑是 (3-6) 从积极
方面建 设新学 说,启 迪新发
1、对于传说的话,应当
经过一番思考,不应 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a、 国难危急时的口头消息
懒惰(duò) 塾(shú)师 停滞(zhì)
盲(máng)从 颉(jié) 辨伪去妄
不攻自破
2021/2/5
8
词语卡片
虚妄: 没有根据的,荒诞无稽 的。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
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辨伪去妄: 辨别虚假的,去处不合理的。 流俗: 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停滞: 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 大儒: 儒学大师,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