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合集下载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范文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范文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范文循证医学---文献评价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64岁。

入院时间:2012年1月10日。

主诉间断胸闷,心悸。

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痛恶心,经确诊为冠心病,医生主张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他汀类药物能否有疗效?P: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男性患者I:他汀类药物C:双盲O: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绞痛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绞痛检索策略:他汀类药物AND 心绞痛3.检索结果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分。

无RCT执行分配隐藏。

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三、评价证据题目: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作者:樊涛;王刚;王蕾;熊泽宇;毛兵;目的调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现状,并评价其能否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2005年l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RCT,采用Jadad评分量表、CONSORT标准和其他自拟评价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共纳入115篇RCT,其中1篇3分,6篇2分,106篇1分,2篇0分。

无RCT 执行分配隐藏。

按CONSORT标准,仅4篇(3.5%)RCT描述了如何产生随机顺序,其中2篇为半随机,没有RCT报道如何执行随机,有1篇(0.9%)RCT采用安慰剂对照,1篇(0.9%)报道了终点指标,9篇(7.8%)实施单盲,4篇(3.5%)采用双盲,11篇(9.6%)进行了具体统计量计算,2篇(1.7%)提供了随访记录,1篇(0.9%)报道了阴性结果,25篇(21.7%)报道不良事件,均未进行样本含量计算、意向性分析(ITT)和分层分析,属于多中心的仅有1篇(0.9%),均未进行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一)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案例报告简介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式,它通过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综合,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决策。

而在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系统性地搜集、评价和综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为医生提供最为可靠的诊疗建议和指导。

奶酪模型与系统评价循证医学的奶酪模型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任何医学决策都有可能存在错误和风险。

而系统评价正是为了将这种风险最小化。

它可以帮助医生减少或者避免因研究文献搜集不全、质量差等因素而导致的决策错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系统评价的核心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检索策略、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归纳分析等。

以下将结合一份系统评价案例,详细介绍这些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

案例概述题目: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类型:Meta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系统评价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研究问题。

在本次案例中,确定的问题是:应用按摩疗法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制定检索策略确定了研究问题之后,就需要制定检索策略。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利用PubMed数据库,选择以下检索词:massage therapy、deep vein thrombosis、prevention、surgery。

通过检索,共检出100篇相关文献。

筛选文献通过检索获得的文献数量往往很大,需要按照一定的包含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在本次案例中,利用以下标准进行筛选:•包含标准:研究对象为手术患者,研究方法为RCT或系统评价,按摩疗法作为干预手段•排除标准:论文类型为综述、编辑、通讯、简报、社论和评论,样本数量少于50通过筛选得到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

评价文献质量评价文献质量是系统评价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案例中,我们采用Cochrane手册中建议的Risk of bias工具对10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D6C13 李嘉荣148212201病例背景: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

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

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

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

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

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

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

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1)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范文1)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女性,36岁,在某医院行剖腹产手术,术后3天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建议尿激酶溶栓治疗,但考虑到溶栓风险,主张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在抗凝基础上对其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能否达到溶栓疗效?P:行剖腹产手术合并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女性患者I:小剂量尿激酶C:空白对照O:溶栓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剖腹产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小剂量尿激酶检索策略:剖腹产手术AND左下肢深静脉血栓AND小剂量尿激酶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8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三、评价证据题目: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作者:李作坤,冯婷,冯强单位:解放军477医院内四科杂志来源:《人民军医》杂志2010年,第53卷(期):441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序贯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10万u静脉注射,每天2 次。

观察患者肢体肿胀变化、出血倾向、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患肢深静脉血管及侧支循环彩超下变化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出现早,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不增加出血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

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显著提高肝素、华法林序贯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尿激酶;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1.2背景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逐年增加,多起病突然且变化快,一般采用抗凝治疗,但起效慢,效果欠佳,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循证医学对文献的评价

循证医学对文献的评价

专业:2016级医学影像一核医学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信息男,36岁病史资料现病史:因双眼重影2个月,近2天加重伴头痛入院既往史: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1)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3.75 ↑ ng/ml <3.4;甲胎蛋白(AFP):2.23 ng/ml <7.0;糖类抗原199(CA199):15.27 U/mL <27.0 FPSA/TPSA 7.08↓ % >1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680 ng/ml 0.00--4;糖类抗原72-4(CA72-4):1.21 U/mL 0--6.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4 ng/mL 0--3.3;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119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4 ng/mL 0--16.3。

(2)脑脊液检查:多核:0.03;单核:0.97;红细胞:0 10^6/L 0;白细胞:30 ↑ 10^6/L 0--8;潘氏反应:+ -;氯:128.4 mmol/L 119--129;葡萄糖:2.71 mmol/L 2.3--4.1;蛋白:1.01 ↑ g/L 0.15--0.45;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检查(图1-6):松果体区分别见结节样、不规则形等T1等T2信号,大小约0.9-2.1cm,边界欠清,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视交叉受压略移位,其中松果体区病变堵塞中脑导水管,与四叠体板分界不清,三脑室、双侧侧脑室扩张,侧脑室旁可见条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中线无移位。

一、提出问题同步放化疗对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效果如何例临床随诊观察P:生殖细胞瘤患儿I:术后同步放化疗C:单纯收手术O:随访时间复发、转移情况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数据文献检索资源CNKI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儿童;生殖细胞瘤;放疗;化疗检索策略:生殖细胞瘤术后放化疗3、检索结果检索到的文献共有88篇,选择用以评价的文献为《化、放疗联合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34例临床随诊观察》三、评价证据题目:《化、放疗联合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34例临床随诊观察》作者:甲戈罗世祺李春德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Ⅰ.【原文摘要】目的:观察颅内生殖细胞瘤经过化疗并辅以中低剂量放疗后的疗效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循证医学》第六章系统评价(新)

《循证医学》第六章系统评价(新)

外部的真实性
是否有推广价值,能否应用于临床病人?
长 治 医
内部的真实性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临床试验中的误差:随机误差、 临床试验中的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即是偏倚
选择偏倚 测量偏倚 混杂偏倚 随访偏倚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第六章 系统评价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教 研 室
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SR)
SR的出现是临床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Sachett教授的调查: 一周内读文献时间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疗比较,salmeterol喷雾治疗对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肺损 疗比较, salmeterol喷雾治疗对控制症状和预防远期肺损 害的效果如何?" 害的效果如何?"
长 治 医
步骤2: 制定研究计划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问题的构成要素:简明、准确、 问题的构成要素:简明、准确、具体 研究对象(P) 干预类型(I) 对照措施(C) 评价的结局(O)
长 治 医 学 院 预 防 医 学
步骤1、提出“焦点” 步骤 、提出“焦点” 问题
问题 1.病人特征
教 研 室
例子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在中度哮喘的成年病人中
所要评价的干预措施? Salmeterol喷雾治疗 2a. 所要评价的干预措施 ? Salmeterol喷雾治疗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ased 所考虑的对照治疗? 2b. 所考虑的对照治疗? 3. 最重要的疗效结果是什 么?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相 与中等剂量的类固醇喷雾治疗相 比较…… 比较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控制症状和预防长期的肺损害? "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 2267 246 10.85
7 8587 1570 18.28
安慰剂组 观察 死亡 死亡率 人数 人数 PC(%)
624 67 10.74 771 64 8.30 850 126 14.82 309 38 12.30 406 52 12.81 2257 219 9.70 8600 1720 20.00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el,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 可信区间的计算主要与标准误有关,标准误愈小,抽样误 差愈小,可信区间的范围就窄,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的 可靠性就愈好;
➢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 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如均数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 总体均数,率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总体率。还可以用 于假设检验。尤其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某指标的差值或比 值的可信区间,在循证医学中更为常用。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前述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CER=25%,EER=12% SE (p1- p2) =0.049 (p1- p2) ±uaSE=(-0.23,-0.03)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为(-0.23,-0.03),上下限均 小于0 (不包含0),两率有差别。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 的病死率EER=12%,对照组的病死率CER=25%。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p1- p2) ±uaSE 两率差的标准误:SE (p1- p2)
=√ p1(1- p1) /n1+ p2(1- p2) /n2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而两个率差 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上下限均小于0 ), 则两个率有差别。 ➢反之,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义。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循证医学:第四章 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其他偏倚 其他偏倚来源
评价内容 详细描述了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便评估组间可比性 详细描述了隐藏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 以便判断干预措施分配 情况是否能预知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者和受试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详细描述了对研究结果评价者实施盲法的方法,以防其知晓受 试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判断盲法是否有效的信息
比性、有无混杂因素、依从性 ➢ 研究方法:测量指标选择、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测量
偏倚 ➢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结果解释是否合理等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类型
实验性研究
结 果 真
实 观察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队列(随访)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分析 个案报道
对客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单盲法前,8对条主针观对终无点对指照标的组评的价研采究用,评最价者高双盲法。
否则应给出未行盲法评价的理由
分为16分;后4条与前8条一起针对
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以使得能对终点指有标对及可照能组的的不研良究事,件进最行高评分估共24分。
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否则,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反映主要终点指标的患者比例
3.预期数据的收集
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数据
4.终点指标能恰当地反映研究目的 5.终点指标评价的客观性 6.随访时间是否充足 7.失访率低于5%
明确地解释用来评价与所定义的问题一评致价的结指局标指共标1的2条标,准。每同一时条,为应0在~意2向分性。治疗分
析的基础上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估
队列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暴露队列的代表性如何非暴露组的选择方法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有证实在研究开始时所关注结果确实还没有出现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设计和分析为基础的队列之间的可比性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结果研究对于结果的评价是否充分结果发生后随访是否足够长队列群体随访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的nos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条目星级数研究人群选择对于所选择的病例描述是否充分该病例是否有代表性对照组的选择方法对照的描述是否充分每个条目最多一个可比性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设计或分析为基础的可对应相关标准给出评价但是最多两个暴露暴露的确定方法是否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对照和病例组的暴露无反应率的相关问题每个条目最多一个1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PICO循证医学作业案例。

在医学领域,循证医学是一种通过系统性研究最佳的临床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的方法。

PICO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问题构建模型,它包括问题(P,Patient/Population)、干预(I,Intervention)、对比(C,Comparison)和结果(O,Outcome)。

通过PICO模型,可以更好地构建出一个明确的、可研究的临床问题,有助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进行临床实践和研究。

下面,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循证医学作业案例来说明PICO模型的应用。

假设我们面临这样一个临床问题,对于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长期服用利血平(Lisinopril)是否能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患者群体的特征(P),即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

接着,我们需要确定干预措施(I),即长期服用利血平。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对比组(C),可以选择安慰剂或其他降压药物作为对比。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结果(O),即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

通过PICO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构建出这个临床问题,在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中,长期服用利血平(Lisinopril)相比于安慰剂或其他降压药物,是否能显著降低心衰发作的风险?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文献检索,寻找相关的临床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PICO模型中的关键词来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筛选出相关的研究。

比如,对于患者群体(P),我们可以使用"high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adult"等关键词;对于干预措施(I),我们可以使用"Lisinopril"、"ACE inhibitor"等关键词;对于对比组(C),我们可以使用"placebo"、"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等关键词;对于结果(O),我们可以使用"heart failure"、"cardiovascular events"等关键词。

循证医学英文文献评价报告

循证医学英文文献评价报告

7.诊断试验的具体步骤 从病人的筛选,纳入和排除标准 的制定,仪器型号、操作方法,及其 注意事项,再到诊断结果的判定,数 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软件的使用都 作了详细介绍,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 骤,有助于其他作 者进行重复试验。
8.诊断试验的实用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 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 因此在有症状的病人中,冠心病的诊断 及其严重程度对于选择合适的临床措施 至关重要,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其实施有相应的风险,因此提出CTA 作为诊断阻塞性冠心病的的一种诊断方 法,从灵敏度和特异度来看CTA对冠心 病和血运重建的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而且其快速、无创、安全性高。
2.观察对象的代表性
因为该实验是一个多中心国际间的 研究,观察对象来源于七个国家九家医 院,诊断性试验的目的是把病人与可疑 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区别开来,以便 对确诊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治疗。因此将 怀疑有冠心病的就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是很好的处理方法,在病人的筛选上规 定了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择 了291个病人,有较好的代表性。
在实验因素上,选用了统一的仪器 设备,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方法,交代了 使用的软件,有效的限制了试验因素所 造成的偏差,考虑到本病是属于慢性进 展性病变,急性发作,因此研究对象的 生物学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综上所述 质量控制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所以认为 本实验重复性良好。
5.观察指标的判断标准的合理性
CTA 和冠脉造影在诊断血运重建的 能力对比,见表格:
CTA的AUC 0.84 (95% CI, 0.79 -0.88)
冠脉造影的AUC
0.82 (95% CI, 0.77 - 0.86)
866个血管分析服从于AUC0.91 (95% CI, 0.88 - 0.93),CTA与冠脉造影在确定疾病 严重程度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 = 0.81; 95% CI, 0.76 - 0.84),从以上数据中可以 看出在有症状的病人中CTA可准确地鉴 定阻塞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和血运重 建,但CTA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 表示其目前还不能 替代冠脉造影。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提高统计效能
• 目前临床研究数量多,研究间质量差异较 大,且多为小样本研究,但多个试验的结 果难以提供较为全面、准确和推广应用价 值的研究结果。
• 将多个研究结果用系统评价方法进行合并, 相当于扩大了样本含量,提高了统计效能, 得出的结果更为可靠。
系统评价的作用
1. 对证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提供科学的证据; 2. 增大样本含量,提高统计检验效能,得出更为可靠
• 2. 增大样本含量,减少各种偏倚和随机误差,提 高统计检验效能。
• 大规模RCT消耗人力, 财力和时间 • 多数单位没有条件作大规模RCT • 多数单个RCT样本量小而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 系统评价/Meta-分析联合单个RCT,增大了样本含

• 高质量的Meta分析与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 实验一样被认为质量最高的证据级别。
系统评价(SR)与传统综述(narrative review;NR) 相同点
①共同的目的 为某领域或专业提供大量、最新知识与信息。 ②共同的特点 均属于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与评价,所以都可能存在 系统偏倚与随机误差。 ③共同的选题要点 常选择某近年发展较大、存有较多争议的专题开 展综述,作者需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不同点
NR存在的问题
①作者对综述将阐述的观点常常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收集文献时多 选或仅选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
②缺乏统一的检索方法,难作到全面、广泛地收集文献; ③筛选、评价文献时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 ④一般不对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进行科学评价; ⑤综合资料时,常常不考虑文献的质量好坏、样本含量大小、设计是否 科学合理,都一视同仁地陈述其观点和结论; ⑥对资料的综合评价往往是定性的,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 ⑦对所收集文献中存在的偏倚和错误常不进行评价与纠正。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

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均无异常。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

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一、提出问题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C:自身前后对照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中国知网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评价证据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作者:陈玲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原文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

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

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及背景1.1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1.2背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ltyliverofpregnancy)是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双胎、男胎的孕妇,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为特征,可有肝、肾功能受累的症状。

循证医学PICO模板

循证医学PICO模板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三、评价证据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作者:胡慧胡海燕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

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三、评价证据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作者:胡慧胡海燕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

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循证医学对文献的评价

循证医学对文献的评价

专业:2016级医学影像一核医学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信息男,36岁病史资料现病史:因双眼重影2个月,近2天加重伴头痛入院既往史: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1)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3.75 ↑ ng/ml <3.4;甲胎蛋白(AFP):2.23 ng/ml <7.0;糖类抗原199(CA199):15.27 U/mL <27.0 FPSA/TPSA 7.08↓ % >1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680 ng/ml 0.00--4;糖类抗原72-4(CA72-4):1.21 U/mL 0--6.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4 ng/mL 0--3.3;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119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4 ng/mL 0--16.3。

(2)脑脊液检查:多核:0.03;单核:0.97;红细胞:0 10^6/L 0;白细胞:30 ↑ 10^6/L 0--8;潘氏反应:+ -;氯:128.4 mmol/L 119--129;葡萄糖:2.71 mmol/L 2.3--4.1;蛋白:1.01 ↑ g/L 0.15--0.45;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检查(图1-6):松果体区分别见结节样、不规则形等T1等T2信号,大小约0.9-2.1cm,边界欠清,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视交叉受压略移位,其中松果体区病变堵塞中脑导水管,与四叠体板分界不清,三脑室、双侧侧脑室扩张,侧脑室旁可见条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中线无移位。

一、提出问题同步放化疗对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效果如何例临床随诊观察P:生殖细胞瘤患儿I:术后同步放化疗C:单纯收手术O:随访时间复发、转移情况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数据文献检索资源CNKI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儿童;生殖细胞瘤;放疗;化疗检索策略:生殖细胞瘤术后放化疗3、检索结果检索到的文献共有88篇,选择用以评价的文献为《化、放疗联合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34例临床随诊观察》三、评价证据题目:《化、放疗联合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34例临床随诊观察》作者:甲戈罗世祺李春德单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Ⅰ.【原文摘要】目的:观察颅内生殖细胞瘤经过化疗并辅以中低剂量放疗后的疗效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安全性:是否产生水肿、虚弱无力、失眠、皮疹、性欲减退、眩晕、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肌酐,血钾和总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指标升高等毒副作用。
(4)设计方案:RCT和CCT
2.检索策略:
(1)中文检索词:肾炎康复片、缬沙坦、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
(2)检索数据库:Cochrance协作网于我们临床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循证医学是及其重要的一门学科。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工作及学习方式。循证医学立足于前人及自己的临床试验研究、经验积累之上。这不仅可以用于医学领域,在我们工作、学习及生活上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应该学会一种严谨的态度,要学会从全方面有理有据的分析,吸取已有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争取将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做到最优。
请以你专业领域的一个问题为例,谈谈临床医生应如何进行循证决策?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你对循证医学学科的理解和看法。
问题: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应该选择缬沙坦还是厄贝沙坦?
临床医生循证决策:
医生应根据现有的临床证据,医生要根据它们做出诊断,向病人提出建议,并和病人一道分析风险和效益,做出令病人满意的决策,确定治疗方案。证据的级别不同,诊断的可靠程度也就不同。
1.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常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肾病、眼病、脑病、心脏病、性病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2.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和重点。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常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功能损坏,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且多呈不可逆性,往往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目前扔没有特异性药物。
(3)研究结果: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否比单用肾炎康复片更安全有效有效性:联合用药能否比单用肾炎康复片更显着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的排泄、减轻肾小球损害,且在保护肾脏的同时能更好地加强对血糖、血压及血脂的调节,起到延缓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在治疗后尿蛋白(UTP)、血浆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HO)、血清三酰甘油(TG)等血糖、血脂指标较单用肾炎康复片有无改善。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44岁,半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雷贝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6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雷贝拉唑治疗64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三、评价证据题目:雷贝拉唑治疗64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贺扬欣黄晓峰董蕾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陕西压延设备厂职工医院文献来源:吉林医学2021年2月第35卷第6期 1181页I.[原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64例,依- 1 -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

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mg,1次/d),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20mg,1次/d)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腹痛缓解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对照组用药后上腹痛缓解时间为(3.6±0.4)d,治疗组上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3.1±0.3)d,治疗组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愈16例(50.00%),显效12例(37.50%),有效3例(9.38%),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雷贝拉唑用于胃溃疡临床治疗可明显缓解上腹疼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溃疡治疗效果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

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均无异常。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

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一、提出问题
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
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
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C:自身前后对照
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评价证据
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

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

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者治疗中是有效和安全的。

1.研究目的及背景
1.1目的
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

1.2背景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ltyliverofpregnancy)是妊娠晚期的严重肝脏脂肪变性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双胎、男胎的孕妇,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为特征,可有肝、肾功能受累的症状。

该病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威胁到母儿的生命安全。

2.研究设计方案
对我院就诊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13例,发病年龄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初产妇8例(62%),经产妇5例(38%),双胎1例,活产7例,死胎6例,发病孕周为32~37周,平均34+2周。

依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

患者均在孕晚期发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继之迅速全身黄疸,8例伴有肝区压痛,13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5例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2例合并有真菌感染。

3.研究场所
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4.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所有患者均据曹泽毅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中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确诊
评价标准,本组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为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

样本含量:样本总例数1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25.1岁。

5.主要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主要的研究结果
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7. 临床疗效比较
注:因本篇文献采用的是自身对照,未行人工肝和血液透析治疗病人预后不得而知,故假设这些病人将全部死亡,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

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死率比较
组别病例数病死例数病死率
行人工肝及
血液透析治
13 3 23%
疗后
治疗前13 13 100%
8.主要临床结论
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了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入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各项检验指标,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相关指标已有好转,1周后多项指标趋于正常,出院时相关指标基本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是AFLP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讨论与评价](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一)真实性评价
1.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是自身对照试验,不能避免人为地选择偏倚
2.被纳入的诊断依据可靠,纳入排除标准不甚明确,研究对象对所患疾病的代表性较差
3.该证据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妊娠期、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基
4.该研究未采用盲法
5.研究对象接受了其他治疗措施,组间差异不大
6.试验观测的中间指标是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后1天化验结果,终末指标是出院时化验结果
7.入院试验的总例数,在最终试验的结论中完全
8.缺乏对照治疗结果但证明有效,这种证据可被接受
(二)重要性评价
1.EER= 3/13=23% CER=13/13=100%
ARR=CER-EER=77% RRR=(CER-EER)/CER=77
NNT=1/ARR=1
据此计算得出,与治疗前相比,对1例有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患者使用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即可痊愈。

2,该证据未评价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经自己计算可得ARR 的95%CI 为(54.1%,99.9%),NNT 的95%的CI 为(1,1.85)
=11.7%
本研究疗效对比简单,只是单纯的比较经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正常指标关系,由于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病例数过少,以上数据缺乏足够的说2
22111)21()1()1(n p p n p p SE p p -+-=
-
(三)实用性评价
1.案例中患者是26岁女性患者,与该证据中在患者所在年龄段、性别相同,且所患疾病特征是一样的,无免疫缺陷及特殊合并症,可以认为患者情况与研究人群相似。

2.该证据中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治疗是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治疗,价格适中,并且研究人群没有有严重的出血情况,对血浆、肝素过敏,循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全身感染等禁忌症,治疗证据的可行性较好。

3.因该证据未能提供有关不利结果指标的数据,未能计算出治疗措施对患者的利弊大小
4.虽然该证据表明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但对于案例中的患者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其对治疗措施的价值观与意愿,有待于同患者进一步沟通交流,得出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意见及所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

评价结论:
证据表明,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安全性较好,说明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根据性。

但由于研究人群样本量较小,对于治疗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估计不高,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治疗措施的利弊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循证实践得以解决
[应用证据(实践决策)根据文献实践决策]
通过对文献的原文剖析及讨论评价,可以认为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的且较为安全,可以将该证据结果运用到案例中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于可能出现的与证据不符的情况应通过干预措施进一步的解决处理,并不断地进行循证实践。

[小结]
(一)优点
1.每例受试者以自身为对照,可以消除个体差异,减少样本含量,节约时间和成本。

2.研究过程中,每例受试者均有接受试验和对照两种措施的机会,具有公平性。

3.减少了自愿者偏倚和研究人员意愿偏倚。

4.可以实现试验措施的标准化。

(二)缺点
1.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分前后两个阶段,所以很难保证两阶段的起始点完全一致,可能影响两个阶段的可比性。

2.两个阶段之间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

3、无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同质性不强,不利于排除一些不易控制而对研究有影响的因素
4、实验样本量不够大,不能排除偶然误差
(三)本次文献评价工作的收获
通过对此文献的评价,我收获颇多。

1.对于《循证医学》这门课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通过循证实践能够获
得最佳的研究证据用于决策患者的研究治疗方案,有利于医疗卫生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2.经过检索文献,较好的掌握了检索的过程及步骤,以及如何评价文献,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明确了循证实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现有的证据可能被新的最佳证据所取代,因此循证医学是一门前沿、新兴的学科。

4.此次评价加深了对于课本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激发了我对于循证医学的无限兴趣。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