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第二课时总57电50一、教学目的:⑴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节令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诵。

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诵,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谁能读一读课文,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四季的美丽,心爱。

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爱的小节进行朗诵表演。

(二)、指导背诵出示四幅图,学生借助图背诵课文。

先自由背,再请学生上台背诵,最后全班一起背诵。

(三)、分组绘画四季师:教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时机。

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教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

你愿意画哪个节令,就到哪一组。

(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四)、总结归纳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和煦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人不知;鬼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五)、指导书写⑴老师范写“七”,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横有点上扬,竖弯钩中竖的局部压在竖中线)⑵出示“儿”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⑶出示“九”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横折弯钩中横的局部要压在横中线)用红笔强调。

⑷出示“无”,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六)、练习⑴有感情背诵课文。

⑵连一连。

草芽弯弯荷叶尖尖谷穗圆圆⑶读一读,说一说。

这些话真有意思,你能学着说几句吗?春天草芽尖尖,春天()。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P16,,P17)课时教案(1)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P16,,P17)课时教案(1)

教 学 过 程
clothes/watched TV... Step 2. Presentation 1. 学生读 Let’s try 部分的题目。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完成两 道选择题。 2. 师生核对答案,教师点拨重难点。 3. 教学 Let’s talk。 4. 教师展示自己昨天做的事情以及平时周末做的事情的图
PEP 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Unit2Lastweekend 课题 课时 Let’s try & Let’s talk 主备 修改 教师 教师 1. 能够听懂 Let’s 教 学 目 标
编号 1 第 3 课时 课型 新授
try 部分的录音内容,并回答问题。
2.能理解 Let’s talk 部分的对话并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3.继续巩固复习如何询问和回答过去所完成的动作,了解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句式。 4.了解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形式: read—read,, is—was, do—did, have— had, sleep— slept。
重 难 点 教 具
1.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read—read,do—did, have— had,sleep— slept.。 2.熟练运用句型; Was it interesting? No, I ...来描述周末做过的事情。 课件、单词图片 个人修改 Step1 :Warm-up 1. Greetings. 2.Ask and answer T: 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S: I stayed at home /cleaned my room/washed my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 .总结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 do — did sleep —slept Step 5.Homework 1.Copy 2. Do 教 学 过 程 a the phrases and the dialogue see — saw have— had read — read go — went

第二单元1《aoe》(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1《aoe》(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案:《aoe》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及运用。

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音节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内容1. 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及运用。

2. 音节的拼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及运用。

2. 教学难点:音节的拼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对aoe三个单韵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口型,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2)展示aoe三个单韵母的书写笔画,讲解书写要领,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展示aoe三个单韵母在单词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拼读练习。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自主练习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

(2)让学生分组进行音节拼读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4. 巩固环节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巩固学生对aoe三个单韵母的掌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巩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及运用,并能正确拼读音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内容展示”和“练习环节”。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课内容展示在新课内容展示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书写及运用。

具体步骤如下:1. 发音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aoe三个单韵母的发音口型图,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练习,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口型的正确性。

第二单元《Unit2AtHome》Lesson1大单元教案五年级英语下册(重大版)

第二单元《Unit2AtHome》Lesson1大单元教案五年级英语下册(重大版)

单元目标:Unit 2 At home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会听说和认读本单元重点单词和词组。

2.学习并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能灵活运用句型what is/are…doing?及其答句。

3.了解字母组合的发音。

4.简单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植树节日期。

Unit 2 At HomeLesson1 (1)学习目标:1.能听说认读lesson 1 的四个核心短语“reading a book”, “watching TV”, “seeinga film”, “writing an email”,“drawing a picture”。

2.初步掌握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hat is XX doing?” “He/ She is ......”3.能朗读Part 3 “Let’s practice”并理解意思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Aim1, 3学习难点:Aim1,2 单词“parents”的读音课前准备:PPT, 点读机。

导学过程:一.Warm-up1.(课前或课后的课间)观看歌曲“Tomorrow will be better ”的MV。

2. Greeting: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do at home?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parents?二.新课引入(自学环节)1. T: Look, he/she is … (pictures: running/swimming/jumping/reading/drawing/washing/eating/drinking…) Ss:...(say together)T: Now, What is Lu Hua doing?(PPT呈现Lu Hua看书、看电视、看电影、写Email、画画的图片及英文)学生拼读、听音、跟读短语“reading a book”, “watching TV”, “seeing a film”, “writing an email”,“drawing a picture”。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篇1)一、 Analysis of the text教材分析1、 Teaching教学内容: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how to compare people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如何对比人物2、Statue of the Text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的整合来说,本部分既有形容词用法的延续,又为后面形容词级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本单元来说,它既是本单元的基本语言知识,又为本单元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语言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上好这一课,既可以让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又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Teaching goals教学目标:1)Language goal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词汇运用。

2)Ability goal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与他人谈论人的个性特征和使用形容词进行比较的话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3)Emotional goal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体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让学生充满自信,体验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而且通过学习比较级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 Important points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及句型5、Difficult points难点:使用比较级自如表达二、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根据英语“课标”的要求,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听说法、竞赛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采用听说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导入和呈现本节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目的在于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观察图片,激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识记经过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因此记忆效果更好。

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感受空气》教案
2.教学难点
-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理解无形的空气如何存在并发挥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例子(如风吹动树叶)来具体感受空气的存在。
-空气组成的记忆:记住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
-突破方法:设计记忆游戏,如制作成分卡片,帮助学生记忆。
-空气污染物的认识:理解不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突破方法:使用图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开放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今后,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增强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感受空气》这节课后,我思考了很多。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空气这个无色无味的物质充满了好奇。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他们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引导他们学习的关键。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空气的概念和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明白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发现,结合生活实际的例子,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知识。
6.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环保行动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空气的存在与特性:讲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如使用肥皂泡展示空气的包围作用。
-空气的组成:介绍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比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无色无味的物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呼吸、燃烧等重要角色。

第二单元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学案苏科版三上信息科技

第二单元第1课身边的数字设备教案+学案苏科版三上信息科技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知识点一:数字设备的发展趋势
-了解当前数字设备的发展趋势,如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探究数字设备发展趋势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知识点二:数字设备的选购与维护
-学习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数字设备,关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
-掌握数字设备的基本维护方法,如防尘、防潮、防病毒等。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数字设备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数字设备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答案:正确使用和维护数字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设备。
2.定期清理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如使用干净的布擦拭屏幕和外壳。
3.避免设备受到撞击或摔落,使用保护套或保护壳保护设备。
4.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注意网络安全,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
答案: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输入是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通过键盘输入文字。处理是指计算机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和操作。存储是指计算机将处理结果存储在内存或硬盘中。输出是指计算机将处理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输出,如通过显示器显示图片和文字。
题型三:请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数字设备。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逐步提升学生吐字清晰,能结合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的能力;培养礼貌提问和等别人说完再补充的习惯,做到问明白、说清楚。

课前准备:动物头饰、动物的视频、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理解交际内容板块1.导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大家来猜一猜:勾勾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学生猜一猜:鹦鹉。

3.引导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谜底的。

4.老师小结,鹦鹉真是有趣的动物。

(板书:有趣的动物)板块二:创设情景,设置互动问答1.导语: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通过提前查阅资料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动物园中的讲解员,看谁能把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它。

2.怎么讲?讲什么?老师先和同学们说清要介绍的动物名称,然后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方面说明它新奇有趣之处,也就是把它独有的特点说出来,吐字要清楚。

3.老师说清要求后开始讲解——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鹦鹉,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还可以学人说话。

4.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不满意引发提问或补充的主动性。

讲明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5.模拟问答。

(1)预设:“阿姨您好,请问为什么鹦鹉会学人说话?”老师顺势引导:“你可真是会思考的孩子?”(2)请调查过得孩子来补充,老师顺势指导补充的学生有序补充。

预设:“阿姨,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补充,鹦鹉的舌头很发达,就好像人的舌头一样,转动灵活,舌头很肉质,特别的圆滑,而且很厚,也很软,前端是细长月状的。

一般来说,那些野生的鹦鹉都不会说话,那些家养的鹦鹉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说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对10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运用不够熟练,对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大小,并用序数表示。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序数的表示。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老师出示一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说出一个数字,使得这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的数。

例如,老师出示数字3,学生需要说出数字4,使得3+4=7。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并能够比较大小。

例如,呈现数字23和35,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大小练习。

例如,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并比较结果的大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中点的个数、位置与形状;
–熟练掌握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位置的直观感知;
–通过游戏、趣味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实践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图中点的位置关系;
•用坐标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坐标描述位置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班级黑板
•学生练习册
•学生教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通过地图、教室布局等实例来回顾描述位置的基本方法。

二、新课讲解
1.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讲解坐标系的构成和作用。

2.带领学生学习如何通过给定的坐标,在平面上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
1.讲解基本坐标系,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坐标的基本表示形式。

2.出示几个简单的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上标注相应的点。

四、课堂讨论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强调坐标描述位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题目。

2.观察周围环境,尝试用坐标描述几个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位置的描述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六篇】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

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编整理了⼩学⼀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教案【六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画教学⽬标: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懂得这⾸诗讲的是⼀幅⼭⽔画。

激发热爱⾃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课前准备:1、⼀幅⼭⽔画挂图。

2、认字卡⽚及相关课件。

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第⼀课时总54电47⼀、教学⽬标: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了解诗意。

四、教学过程:(⼀)、看图激趣1、⼩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师给⼤家带了⼀幅画。

(出⽰挂图)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由说说第⼀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根据学⽣回答⽼师相机板书:⼭、⽔、花、鸟)(⼆)、学习古诗1、谈话:古代有位诗⼈就以《画》为题,写了⼀⾸诗,⽽且这⾸诗把“⼭、⽔、花、鸟”四个字都⽤上了,⼤家想不想读⼀读?(出⽰整⾸诗)2、熟读诗句A、⾃由读,找出诗中的⽣字,借助拼⾳读准⽣字的⾳。

B、出⽰⽣字卡⽚,哪位⼩朋友愿意来当⼩⽼师?C、指名认读,同桌对读。

D、师范读古诗,学⽣听,说说⽼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停顿的时间较长,做上记号。

E、学⽣⾃由读,师⽣交流,正⾳,指导朗读。

3、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A、⼩朋友在读这⾸诗时,有没有对诗句不懂或有疑问的地⽅,可以提出来和⾃⼰⼩组的⼩朋友交流⼀下。

(为什么“近听⽔⽆声”?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在?……)B、⼩朋友的问题,我们看看⿊板上的画就都能找到答案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基础知识,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这两个单位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2.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面积、估算家庭面积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地图、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资料。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关注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通过具体例子,如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面积计算。

如: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20000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一个城市的面积是150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是多少?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操练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1)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1)
教法
复习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回忆中复习本单元学习目标,在操作活动与小组合作交流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学法
小组合作法、巩固练习法、自学法。在自主实践的活动中,复习巩固所学知
量角器、三角尺。
过程
引入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你能简单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平行线或垂线。
重点
突破
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抽象的理性认识与具体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对平行与垂直的理解。
难点
按要求测量指定角的度数和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
突破
首先让学生自由操作,然后在可能产生的不同答案中寻找原因,从而进一步认识和总结测量和画角的方法,并避免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出现方法上的错误。
第2单元线与角
复习教案
课题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目标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能找出或画出指定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和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认识。
(2)指名汇报。
(3)师: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使我们对量角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
(4)指名汇报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
(5)师:刚才这位同学对测量方法介绍的非常形象具体。但光会说是不行的,同学们想再次亲自动手试一试吗?
(6)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8页第2、3题,教师巡视指导。
2.谈话引入: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你想不想检查一下自己掌握的情况?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教材“练习二”的习题吧!(板书课题:练习二)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例1《认识数对》教案(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例1《认识数对》教案(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认识数对单元第二单元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由语言描述到用数对表示座位的过程。

2、能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同学的座位,知道数对与座位是一一对应的。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和图来描述。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下课了,一年级的小同学在手拉手做游戏。

(出示课件第一张)如果小明的位置用“1”表示,用哪个数字可以表示小强的位置?学生交流。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可以用“4”来表示小强的位置。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认识数对。

(1)你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位同学在教室的具体位置吗?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排?课件演示:不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必须说清楚他在第几列第几排。

竖向的一行叫做列,横向的从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位置过渡到不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位置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说说你自己的位置。

(2)观察红红他们班同学在教室里的座位示意图。

红红和亮亮分别坐在第几列,第几排?(3)小组活动:每个同学的位置可以怎样表示?一行叫做排。

这位同学在第4列第4排。

这位同学在第5列第2排。

红红坐在第2列第3排;亮亮坐在第7列第4排。

教室里,每个同学的位置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排来表示。

红红的位置是第2列、第3排,说出学生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中,学生相互交流,引发思维碰撞,进而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新知得到不断更正与整合。

三、小结:(1)要在教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

(2)数对中的第1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数,第2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排数。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先写列数,再写排数。

(3)排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来表示。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7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7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7篇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能够用适当的方法整理给定的一组数字;
3.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计算简单的加减法;
2.整理一组数字。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
1.课堂教学PPT;
2.学生课堂练习册;
3.计算器;
4.讲义;
5.小奖品。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小小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

2.概念解释(10分钟)
–讲解整理数字的方法,包括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等。

3.示范演示(10分钟)
–挑选几个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整理给定的一组数字。

4.练习与讲解(20分钟)
–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册上完成若干整理数字的练习,并及时纠正。

5.巩固提高(15分钟)
–让学生自行完成几道计算题目,并根据题目要求整理数字。

6.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整理数字的方法
•从小到大排列
•从大到小排列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为学生复习和巩固前几节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整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通过本节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整理出所给数字的顺序,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需要在下节课加强相关训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左、右教材P10,练习二第2、4、5题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师说学生做:
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能辨别左右。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情境生成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生:……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P9页主题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2、照样子说一说。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汽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汽车的()面。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3.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练习,既联系了学生的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排排队,如谁站在谁的前面,谁站在谁的后面。

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 单元教案 1

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 单元教案 1

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Colours》单元教案 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Colours》的主题是颜色,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颜色词汇,如red, yellow, blue, green等,并能用英语简单描述颜色的搭配和喜好。

本单元的主要句型是“What colour is it? It’s…”和“I like…”。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懂并简单运用日常英语进行交流。

他们对颜色有直观的认识,能够快速分辨和说出常见颜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语句型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颜色词汇,理解颜色搭配的概念,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颜色描述。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说出口头颜色描述,并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颜色词汇的掌握和运用,颜色搭配的概念。

2.难点: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s…”和“I like…”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颜色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颜色词汇。

2.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颜色描述的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颜色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彩色卡片、颜色图片、颜色画笔等。

2.教学课件:颜色词汇和句型的flash动画。

3.作业材料:颜色描述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色卡片,引导学生说出颜色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展示红色卡片,问:“What colour is it?”,学生回答:“It’s red.”,教师接着问:“Do you like red?”,学生回答:“I like red.”。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篇一《十个数》: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18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竖弯钩、横折弯钩、横折、竖弯,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

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认识部首反文旁。

4、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点:1、认识18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

教学难点:1、会写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法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生字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1、大屏幕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观察图画,把你看见的说一说。

观察图画时,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图。

2、出示1—10个阿拉伯数字,请学生认读。

今天就要来学习一首有趣的数字儿歌。

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小伙伴纠正字音。

3、班上交流。

请小朋友试试,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他的声音响亮吗?神态自然大方吗?4、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把你认识的数字用“—”画出来。

6、出示生字卡片:“十”、“一”、“二”、“三”、“六”、“八,请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7、再出示生字卡片:“个”、“数”、“又”,请学生拼读。

8、“开火车”读,齐读。

9、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全班讨论。

10、背诵课文。

三、游戏扩展1、“找朋友”。

先把阿拉伯数字卡片和汉字数字卡片分别发给两组小朋友。

游戏开始,一学生拿“3”跑上台,说:“我是3,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位学生拿“三”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转向大家大声读“三”。

其余依次类推。

2、完成课后“读读连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简说:本组课文以为“永远的童年”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围绕着阅读。

《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识字学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课前自学为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写法的重要手段。

学生已有一定的默读速度和朗读基础,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并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但口语交际相对来说是个薄弱环节,重在培养兴趣,提高交际技能方面重点训练。

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5、《古诗词三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组教学主题:永远的童年课时:三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五年级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3.学情分析对于本组教材学生十分感兴趣,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容易掌握,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这时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评价任务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注意丰富语言积累。

3、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声画结合,引入诗境活动一出示课件:牧牛晚归图。

背景音乐:丝竹曲。

创设情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活动二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活动一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读流利,认一认生字。

2.把这首诗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读得好,大家表扬他;读得不够好的,大家帮助他。

(完成目标一)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评价目标一)三、品读古诗,再现意境1.指导第1、2行,进入情境:出示课件: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图、文。

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什么。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2.指导第3、4行,与诗情对话:(1)读了这句诗,你知道了什么?(2)设题引猜: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完成目标三)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评价目标三)四、诵读古诗,升华感情1、师生合作背。

2、指名配乐背。

3、配乐齐背。

(完成目标二)对比阅读,结合诗意记忆。

(评价目标二)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

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活动: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即可,教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活动: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5.汇报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才会和作者产生共鸣。

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第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介绍作者介绍作者,力求在课内外联系中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相同,做好学习的铺垫。

二、解题词牌名是──清平乐;题目是──村居。

“村居”在这里就是“农村人家”的意思。

一眼看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三、初读把字音读准,把词的节奏读出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读,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的情境中。

四、理解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诗句的意思,是古诗文的形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白话文。

五、品味1.一首好词,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深长。

当你在读这首词的时候,你是否读出了词人的心绪?是否读出了一份感动?一份向往?用心地再读上一两遍,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2.你读出了什么?没有世俗的侵扰,怎能不悠然自得?想想老夫妻俩会说些什么?在朗读中,融入古诗描写的意境中,人文,入境,入情,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理解,读出韵味,感受到古诗文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牧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舟过安仁》聪明、调皮两孩童《清平乐.村居》简朴、轻松、自在、其乐融融教学反思:6、《冬阳童年骆驼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组教学主题:永远的童年课时:两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五年级教研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

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它可能有一点单调,但是有了骆驼队,有了清脆的铃铛声,有了对骆驼队的思念,一切又变得妙不可言。

3.学情分析本课语言纯朴,作者的感情多融在这纯朴的语言中。

学生反复朗读,能很好地从这纯朴的语言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可以选择重点部分进行朗读,并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1、利用拼音,通过查找工具书,98%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挑战读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评价任务1、通过自学,检查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活动一交流小时候的趣事。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音乐营造气氛。

活动二揭题,从题目的三个词,能看到什么画面?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活动一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完成目标一、二)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就让他们自主充分地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思考:围绕着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

充分自学后,小组同学互相当老师,检查读文,交流读书所得,活动二2.汇报、交流。

(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理清文章脉络,从而体会到,文章看起来写的事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

第二课时一、回顾拓展复习导入,复习文章大意,生字词。

复习之后学生能更准确的认识文章,从而引出本节所学内容。

二、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1、把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