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同名11057)
浅析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经济帮助的制度。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个体就业形态的多元化,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制度设计、资金来源、覆盖范围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缴费标准过低,不足以覆盖失业人员全部生活费用。
从法律角度来看,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应当与被保险人的实际收入挂钩,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实际缴费金额远低于规定标准,导致实际失业保险金领取金额不足以维持生活。
其次,失业保险制度的审核流程繁琐,操作复杂,很多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由于审核流程过长而无法及时领取到保险金,严重影响了制度的实际效果。
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我国可以适当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缴费标准,确保失业人员在领取保险金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保障。
同时,简化审核流程,减少冗长的操作,提高制度的便民性和实用性,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及时领取到应得的保险金。
二、资金来源不够稳定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
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出现不平衡的现象。
一方面,企业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保险基金的筹集出现困难;另一方面,政府补贴也面临着财政负担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政府可能被迫削减失业保险补贴,影响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资金来源不够稳定的问题,建议我国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失业保险缴费的执法力度,确保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其次,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失业保险基金中,增加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1. 覆盖面较窄。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仅适用于城镇员工,农民工
和自由职业者等其他劳动者并未纳入保险范围。
2. 福利待遇不够优厚。
我国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较低,根本无
法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失业人员。
3. 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企业和员
工的缴纳,但由于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或者欠缴保险费,使得失业保险基金无法满足赔付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 扩大保险覆盖面。
应该将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等其他劳动者
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2. 提高福利待遇水平。
应该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以满
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失业人员。
3. 加强基金筹集和管理。
应该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防范欠缴保险费和违规行为。
总之,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只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 1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的存在1.制度设计不合理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主要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各地政策不统一,导致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一些地区的失业保险待遇较低,无法满足失业者的生活需求,而一些地区则存在滥用失业保险金的情况,导致浪费资源。
2.覆盖范围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城镇职工,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较窄。
由于农民工等群体没有稳定的工作单位,很难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一旦失业将面临严重的生活困难。
3.资金缺口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来支持,但由于部分企业拖欠缴费或者逃避缴费,导致失业保险基金出现资金缺口。
一些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无法为失业者提供应有的保障。
4.办理手续繁琐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办理手续繁琐,申请条件严格,使一些有需求的失业者难以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失业者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和证明文件,办理流程繁琐,耗时耗力,影响了失业者的权益保障。
二、对策建议1.统一制度设计建议我国统一失业保险制度的设计,根据失业人员的不同情况和地域差异,制定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者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同时,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管和管理,防止滥用和浪费。
2.扩大覆盖范围建议我国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农民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特殊群体,确保各种形式的就业者都能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政策宣传,提高他们对失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
3.加大基金投入建议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健康运转。
同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基金缺口问题,保障失业者的合法权益。
4.简化办理程序建议简化失业保险的办理程序,简化申请材料和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办理效率。
同时,加强对失业者的服务和帮助,提高失业者的申请及时性,让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浅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以兼职、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形式从事工作的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灵活就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
然而,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常常面临失业保障不足的问题。
我国实行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针对正式就业人员,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1.保障范围狭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固定就业的人员,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往往无法获得相应的失业保险待遇。
这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在失业时无法获得及时的救助,增加了其经济风险。
2.缴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固定,收入不稳定,很难按时缴纳失业保险费。
而且由于缺乏固定单位的支持,他们往往没有相关的社会保险参保手续,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制度带来的保障。
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愿意缴费,也很难实现。
3.待遇标准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失业人员的救济标准相对较低,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通常没有固定单位的社会保险福利,失业后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最低限度救济,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二、对策建议1.扩大保障范围应该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中。
这样可以保障他们在失业时获得应有的救助,并减少他们面临的风险。
2.建立灵活就业人员专属保障计划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可以建立专门的保障计划,对其进行灵活的缴费和福利设置。
可以采取分段缴费、灵活缴费、季度缴费等方式,让灵活就业人员更容易实现缴费目标。
3.提高待遇标准应当适当提高失业保险的救济标准,特别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
这既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可以增强他们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信心,提高参保积极性。
4.加强管理监督对于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失业保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维护。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情况进行监管。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这部分人员的保障还没有完善。
其中,失业保险是灵活就业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的现状根据《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报告(2020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53亿,占比54.8%。
但是,他们的失业保险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
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在职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而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
根据《202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保险基金年度报告》,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03.15万,占所有参保人数的2.27%。
这说明,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1. 参保门槛高目前,我国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参保门槛很高。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必须缴纳社保才能参保失业保险。
其次,灵活就业人员必须满足一定时间连续工作的要求才能参保失业保险,这对一些短期从事兼职、临时工等工作的人员不利。
2. 经济困难时的保障不足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一旦失业,经济困难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失业保险的金额很低,对于大部分失业人员而言,不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同时,对于一些失业人员而言,由于缴纳保险时间不足、缴纳金额不足等原因,他们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补偿。
3. 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广从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来看,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覆盖面还有待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无法满足参保条件,对于这一部分人员而言,他们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三、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的对策1. 降低参保门槛为了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参保率,可以考虑降低参保门槛。
首先,可以取消缴纳社保的要求,改为只有参保失业保险即可。
其次,可以考虑降低连续工作时间的要求,从而让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能够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指的是那些没有固定工作单位,自由灵活选择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的人群,他们既可以是自由职业者,也可以是临时工、合同工、兼职工等。
灵活就业人员的增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1. 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正式就业人员设计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并没有专门的保障政策。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并没有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导致这部分人群在失业时无法享受任何保障。
2. 缴费不足。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多为个体户或小微企业主,他们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差,很难缴纳足够的失业保险费用。
造成的后果是一旦失业,他们无法领取到足够的失业金来应对生活费用。
3. 管理不规范。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性,他们的就业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自由职业者、临时工、合同工、兼职工等,这些人群在失业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无法提供合法证明、无法证明之前有过工作经历等,给失业保险的申领带来一定的困难。
4. 融资困难。
由于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数量较大,一旦全面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将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政府在融资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又不给社会造成过大的负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问题的对策1. 完善制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程度,将这部分人群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制定相应的细则,明确缴费标准、申领条件、待遇标准等,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2. 多元化缴费。
政府可以考虑采取多元化的缴费方式,如将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费用纳入税收征收范围,或者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一部分费用等,以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的负担。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缴费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缴费标准仅为本人月工资的1%,不足以覆盖保险费率提高后的救济金水平,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2、保障范围及受保险者均存在不足:一是政府单位工人未能成为受保险者,其数量较大;二是失业金级别较低、受保范围较有限,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因受保险退休金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更高的救济金。
3、社会保险及社会救助混杂: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范围、内容等存在混淆,极大地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整体发展。
二、对策:
1、加大缴费水平:地方政府应积极提高失业保险缴费比率,上调失业金标准,给予低收入群体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2、扩大受保范围:正式职工不应仅限于非政府单位,政府单位的正式职工也应加入失业保险范围,使所有在职员工从失业保险中受益。
3、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应设置专门的失业保险机构,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更好地实施失业保险政策,同时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避免失业保险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混杂。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率成为了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减轻失业者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然而,多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制度设计不完善、保障水平偏低、资金缺乏等。
本文将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更好地为失业者提供帮助。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制度设计不完善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设计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较窄,只覆盖城镇就业人员,农村失业人员未得到合适的保障。
其次,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不尽人意,很多失业者领取的失业保险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失业保险制度的衔接性不强,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2. 保障水平偏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一方面,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较低,无法覆盖失业者的全部生活费用。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时间较短,很多失业者在失业期间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此外,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时间与失业者的工作经历、工资水平等因素无法有效匹配,导致一些失业者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失业保险金。
3. 资金缺乏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资金主要来自于失业保险基金。
然而,多年来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规模较小,资金积累不足,无法满足失业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规模有限,导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偏低,无法覆盖失业者全部生活费用。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制度设计为了提高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效益,应该完善制度设计。
首先,应该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将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扩大至农村失业人员。
其次,应该调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加强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性,确保失业者能够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
浅谈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

浅谈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摘要】失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失业保险金标准不足、覆盖范围有限、资金来源不稳定以及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稳定失业保险资金来源。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现状分析、问题、金标准、覆盖范围、资金来源、政策落实、建设、建议、加强、扩大、稳定1. 引言1.1 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其为失业人员提供了经济上的资助和保障,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间的生活困难。
失业保险制度旨在减少失业对个人和家庭的负面影响,促进就业机会和经济稳定。
失业保险制度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防止失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通过建立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渡过失业期间的困境,减轻其经济压力,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
失业保险制度还可以通过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帮助失业人员提升就业技能,重新融入劳动市场。
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不仅对个人失业人员有重要意义,更对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和公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建立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加强政府对失业人员的关爱和支持,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当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失业保险金标准不足。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偏低,无法有效覆盖失业人员的实际生活需求。
许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发现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导致其陷入贫困困境。
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有限。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较窄,许多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尤其是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岗位,往往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福利。
三、失业保险资金来源不稳定。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基金主要依靠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和国家补贴,但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和财政预算有限,导致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不稳定,无法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失业人员度过经济困难,保障其基本生活。
然而,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覆盖面窄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面向参保人员,对于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覆盖范围较窄。
这些群体在失业时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因此,应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保障更多群体的基本生活。
其次,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待遇水平低的问题。
当前,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往往只能得到很低的补助金,很难维持其基本生活。
这导致一些失业人员无法及时得到帮助,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因此,应该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水平,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另外,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在失业保险金的发放管理中存在着腐败现象,导致失业保险制度的效益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着缺乏培训机制的问题。
当前,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时往往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导致他们难以重新就业。
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机制,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通过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加强管理监管和建立培训机制等对策,可以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失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

失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综述1、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
依照《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失业保险应该覆盖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但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在2003年末时为25639万人,可实际参加失业保险者的为10373万人,可见事迹参保人数与应参保人数还存在着差距。
因此,采取措施扩大实际覆盖面是推进失业保险的重要任务1。
2、失业保险金存在的问题:(1)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失业保险金用于直接的失业补贴比较多,促进就业部分的比重还比较低。
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2007年、2008年分别为217亿元、254亿元,其中直接的失业补贴为129亿元、139亿元,占总支出的60%、55%。
同时我国失业保险的基金总额迅速增长,而对救济人数和保障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导致大量基金结余,且结余连年递增。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用于生活保障部分过大,而促进就业部分偏低;另一方面,失业保险金在总量上并不算多的情况下却有太多结余,导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违背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宗旨促进就业功能弱化。
(2)给付期限过长。
我国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过长,最长为两年。
一方面增加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可能会造成基金的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失业者的依赖心理,产生道德风险。
可能会出现一些失业者依靠失业保险金生活而不积极寻找工作,甚至可能有失业者从事有收入的工作而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5。
(3)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不良。
在收入方面由于实际参保人数与应保人数相差大,实收保费低于应收保费是我国失业保险覆盖面窄的必然结果;另外,企业还往往擅自降低缴费基数,也是实际收费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管理环节,一些地方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现象屡禁不止,或者利用部分基金结余进行投资时因失误而造成基金损失,从而大大削弱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基础和对失业人员进行补偿的能力。
在支出方面,冒领失业保险金的现象仍然存在,失业后隐性就业者仍然在挑战着失业保险制度,而一些符合申领失业保险基金条件的人却因不了解失业保险而放弃了自己的权利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导致了失业人员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和保障。
本文将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覆盖范围狭窄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较窄,许多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和临时工等劳动人口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特别是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较低,很多失业人员无法获得失业金。
2. 经济承担不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承担主要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但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愿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了很多失业人员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此外,失业保险基金的缴纳标准和金额也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
3. 行政管理不规范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存在不规范现象,包括失业人员登记、审核、发放等环节都存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一些失业保险基金被挪用、侵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 对失业人员服务不足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人员的服务不够周全,很多失业人员在申领失业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包括审核时间过长、资料要求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了失业人员难以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保障。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1.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应加大对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和临时工等劳动人口在内,确保每个失业人员都能享受到失业保险的合理保障。
2. 完善失业保险缴费机制应完善失业保险缴费机制,促使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失业保险费,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应适时提高失业保险的缴纳标准和金额,以满足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
3. 规范失业保险行政管理应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登记、审核、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遏制基金的挪用、侵占等现象。
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背景失业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被解雇或因结构性变化而失业的员工的利益,使其能够顺利地度过失业期,并减少失业对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 1986 年开始建立以来,虽然已经经过多年的完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存在的问题1. 覆盖率较低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单位职工、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派遣工和城乡居民,然而,实际覆盖的人数却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很低,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非正规就业市场,覆盖率更是极低。
2. 缺乏统一标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各个地区和行业间的标准不尽相同,导致一些地区的失业保险待遇偏低,难以满足失业人员保障的需求。
3. 失业保险金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逐年提高,但失业待遇水平仍然较低,一些居民的失业保险待遇甚至难以负担基本的生活开支,这也是导致大量失业人员生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4. 资金缺口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主要由企业、职工和政府三部分资金构成。
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水平较低,只有政府比较主动地承担了大量的资金负担,导致失业保险基金长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资金缺口。
5. 管理不善因为目前失业保险制度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一系列管理失误,如基金收支不平衡、基金挪用、误判和滥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受到影响的人员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影响了制度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三、解决对策1. 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增加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将其扩大至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市场等,使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劳动者的需求,从而减少社会发生的失业问题。
2. 统一制定统一标准在制定失业保险标准时,应该统一制定统一标准,避免出现地区差异造成的失业待遇不一致的问题,解决部分群体失业待遇低的问题。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的背景及现状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以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等非传统形式从事工作的人员。
由于灵活就业的特殊性,他们在失去工作时面临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因此需要一种保障机制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失业风险。
为此,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了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旨在为这部分劳动力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保障。
然而,多年来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一:制度设计不合理1.1 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失去工作后是否享有失业保险待遇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对于非传统形式就业者提供了相应待遇,而另一些地区则没有相关。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不公平现象,并且给跨地区流动劳动者带来了困扰。
1.2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当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范围、待遇标准、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范围较窄,很多人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其次,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不够明确,很多人在面临失业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支持。
最后,当前制度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但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众多且经济状况不稳定,导致缴费率较高且难以实施。
三、问题二:实施效果不佳2.1 参保率低由于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参加失业保险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加之缺乏相关宣传和引导等因素影响,导致参保率较低。
这样一来,在灵活就业者中享受到相应待遇的比例很小。
2.2 待遇不足以满足需求当前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并不能满足大部分灵活就业者的实际需求。
由于灵活就业的特殊性,他们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失业保险金很难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经济困难。
四、问题三:缺乏灵活性和可持续性3.1 缺乏灵活性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缺乏灵活性,没有针对他们特殊需求的相应。
比如,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由于没有固定单位和工资收入,很难按照传统劳动者的方式享受到相应待遇。
失业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

失业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失业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支持和帮助他们重新就业。
然而,在实践中,失业保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失业保险制度问题
2.1 保障水平不足
目前,一些地区的失业保险金标准较低,难以满足失业者的生活需求。
此外,一些职业群体的失业保险待遇相对较低,使得他们难以应对失业期间的生活开销,更不用说重新就业的费用了。
2.2 失业保险覆盖面狭窄
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一些特殊就业形式,如自由职业者、临时工和部分农民工等,常常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这导致了这些人在失业后往往面临更大的经济困难。
2.3 就业再就业指导不到位
失业保险制度并非仅仅应该提供经济援助,还应该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再就业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然而,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这方面的服务不够到位,没有有效帮助失业人员重新融入就业市场。
3. 对策
3.1 提高保障水平
政府应当积极加大力度,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使其能够与实际生活水平相匹配。
此外,针对不同职业群体,应当制定不同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2 扩大保障覆盖面
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包括自由职业者、临时工和农民工等特殊就业形式。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为这些人群购买失业保险,或者直接为他们提供保障和援助。
3.3 加强就业再就业指导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指导和培训等服务。
可以建立职业咨询中心,为失业者提供职业规划、求职技。
浅析新时期失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全文)

浅析新时期失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全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的上升。
失业保险作为保障失业人员生活的重要制度,在新时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对新时期失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新时期失业保险运行中的问题1.缺乏覆盖面广的失业保险制度。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建立初期主要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体,而在农民工等其他群体方面覆盖面较窄,造成了一部分人群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2.失业保险基金短缺。
由于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和个人的缴纳,而企业缴存率偏低、个人缴存额度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短缺,无法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3.制度设计不合理。
失业保险的参保条件、保障标准等制度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致使一些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保障,使得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性缺陷凸显。
4.保险待遇偏低。
对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待遇较低,无法满足其正常生活需求,造成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效果大打折扣。
5.管理监督不到位。
失业保险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缴存情况和失业人员的核定情况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失业保险制度执行效果不明显。
二、解决新时期失业保险运行中问题的对策1.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
在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时,应优先考虑农民工等其他群体的参与,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能享受到失业保险的保障。
2.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在制度设计上应更加合理,明确失业保险的参保条件、保障标准等,确保失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失业保险的保障效果。
3.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水平。
通过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业保险缴存监管,提高企业缴存率和个人缴存额度,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充足,满足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4.提高失业保险待遇。
适时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待遇,确保其正常生活需求,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效果,增强其公平性。
5.加强管理监督。
加强对失业保险管理机构的监管,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执行效果,确保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执行,实现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目标。
失业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失业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失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失业人员渡过生活难关,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职业发展支持。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措施。
一、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1. 覆盖范围不足失业保险在我国的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大部分农民工和个体经营者等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的福利。
这导致了一旦这些人员遭遇失业,他们将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困难。
2. 补助水平偏低目前的失业保险给予的补助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失业人员基本的生活需求。
特别是在高消费城市,失业补助往往难以支撑生活开销,使失业人员陷入更深的困境。
3. 资金来源不足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企业规避缴纳和监管不严等原因,导致基金来源不足,无法满足失业人员的需求。
4. 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服务渠道,使得失业人员难以顺利享受到保障。
同时,对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也存在不足。
5. 滥用和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地方和单位存在着失业保险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现象,使得有限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失业保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建议措施1. 扩大覆盖范围应当加大对农民工、个体经营者和城乡低收入人群的覆盖力度,将失业保险的范围扩大至更多的弱势群体,确保每个失业人员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保障。
2. 提高补助水平应当适时提高失业保险给予的补助水平,使其能够覆盖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当地的物价和生活水平不断调整补助标准。
3. 加强基金管理应当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严格追踪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确保基金的安全可持续运作。
4. 完善服务体系应当建立起健全的失业保险管理和服务体系,包括建立信息系统、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的建立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相对较窄。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参保失业保险的城镇职工大约占全国总就业人员的50%左右,农民工的参保率较低。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和月平均缴费工资来确定的,但往往不能满足失业人员的实际生活需求。
其次,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前景是可期待的。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将会逐渐改善,失业率也会得到有效控制。
这将为失业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一直将失业保险制度视为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待遇水平,比如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扩大覆盖面等。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为了进一步发展失业保险制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加大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
农民工是我国就业中的重要群体,但他们的参保率相对较低,待遇水平也较低。
因此,应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保,并提高他们的失业保险待遇。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和发放机制。
当前,失业人员往往无法得到与他们实际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失业保险金。
因此,应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和机制,确保失业保险金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最后,应强化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帮扶。
失业保险制度应不仅仅是提供一笔经济补偿,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因此,应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并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帮扶力度。
总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有待改进,但其发展前景是可期待的。
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失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失业人员度过生活困难期,减轻其经济负担,帮助其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失业保险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失业保险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失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1.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对覆盖范围、标准和待遇等方面的规定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失业人员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失业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失业保险制度无法灵活调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管理执行不到位失业保险的管理执行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失业保险的资金管理、审批和发放等环节存在审批流程繁琐、审核不及时等情况,导致失业人员补助金难以及时到位。
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基金的调度和运用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保险资金的流转效率较低,难以实现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3.信息不对称失业人员在面对失业困境时,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获取失业保险相关的政策及权益,导致其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帮助。
同时,由于失业保险机构和失业人员之间信息交流渠道的不畅,导致失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失业人员的全面保障。
4.人员素质不足失业保险工作中,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由于失业保险工作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较大,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目前部分失业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失业保险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一些失业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持续学习,难以胜任工作。
二、建议1.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应加强对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完善,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失业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调节机制,提高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失业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浅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其中包括了以自由职业者、临时工和互联网平台工作者等为代表的灵活就业群体。
灵活就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然而,灵活就业人员在面临失业风险时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缺乏失业保险保障。
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缺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主要针对传统的固定就业劳动者,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并不适用。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城市面向灵活就业人员实施失业保险制度,但普及率不高,保障范围有限。
二、缴费难度大。
灵活就业人员多为个体户或自由职业者,由于收入不稳定、工作合同不固定等原因,缴纳失业保险费用面临很大的困难。
而且,目前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平台企业应如何为其雇佣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失业保险。
三、信息不对称。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处于劳动力市场中的边缘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他们很难获知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和权益,从而导致很多人在失业时无法及时获取保障。
四、保障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相对较低,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并不能有效帮助他们渡过失业的难关。
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也使得灵活就业人员失去了再次就业的信心和动力。
为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
政府可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的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失业保障。
二、推动平台企业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失业保险。
平台企业作为雇佣灵活就业人员的主体,应当承担起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的责任,从根本上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难题。
三、加强失业保险宣传和培训。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向灵活就业人员宣传失业保险的政策和利益,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
四、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政府可以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保障水平,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在失业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同名11057)失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综述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B 姓名:苗雪玲学号:1128120141摘要:失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参保劳动者由于超出其本人所控制的各种社会、经济原因造成的事业,在待业期间给予的一种多方面的物质帮助制度。
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企业参保认识不足;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实施细则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手段单一;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有限;失业保险基金使用不规范、来源单一、费率平均化;失业保险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配置效率低下;相关失业保险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失业保险保障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拟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对现行制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对策分析Abstract:Unemployment insurance is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sured workers as a result of beyond his control of the various social,economic reasons cause the unemployment period,give a multifaceted material help system.But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appeare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insurance enterprises;the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executive strength is insufficient,means a single;the coverage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Co.; unemployment insurance fund use non-standard,single source,average rat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lack perf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the low efficiency of the allocation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policy propaganda dynamics is insufficient wait for a problem,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role, therefore,to further improve th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imminent.In the system of insurance of our country un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ystem,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Key words: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一、失业保险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对失业保险作如下分类:(1)按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2)按照失业者获得失业保险金的不同依据,可将失业保险分为权利型失业保险和调查型失业保险。
(3)按照失业保险制度层次上的不同安排,可将失业保险分为单层次失业保险和多层次失业保险。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
依照《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失业保险应该覆盖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但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在2003年末时为25639万人,可实际参加失业保险者的为10373万人,可见事迹参保人数与应参保人数还存在着差距。
因此,采取措施扩大实际覆盖面是推进失业保险的重要任务1。
2、失业保险金存在的问题:(1)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失业保险金用于直接的失业补贴比较多,促进就业部分的比重还比较低。
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2007年、2008年分别为217亿元、254亿元,其中直接的失业补贴为129亿元、139亿元,占总支出的60%、55%。
同时我国失业保险的基金总额迅速增长,而对救济人数和保障进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导致大量基金结余,且结余连年递增。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用于生活保障部分过大,而促进就业部分偏低;另一方面,失业保险金在总量上并不算多的情况下却有太多结余,导致了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违背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宗旨促进就业功能弱化。
(2)给付期限过长。
我国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过长,最长为两年。
一方面增加了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可能会造成基金的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失业者的依赖心理,产生道德风险。
可能会出现一些失业者依靠失业保险金生活而不积极寻找工作,甚至可能有失业者从事有收入的工作而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5。
(3)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不良。
在收入方面由于实际参保人数与应保人数相差大,实收保费低于应收保费是我国失业保险覆盖面窄的必然结果;另外,企业还往往擅自降低缴费基数,也是实际收费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管理环节,一些地方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现象屡禁不止,或者利用部分基金结余进行投资时因失误而造成基金损失,从而大大削弱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基础和对失业人员进行补偿的能力。
在支出方面,冒领失业保险金的现象仍然存在,失业后隐性就业者仍然在挑战着失业保险制度,而一些符合申领失业保险基金条件的人却因不了解失业保险而放弃了自己的权利1。
(4)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力度不够。
从《失业保险条例》的内容来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显得非常被动,功能较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缺乏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
条例立法宗旨为促进再就业,但是并没有关于促进再就业的相关内容,仅是粗略的规定失业人员领取职业培训和介绍补贴,缺乏具体操作细节;其次,该条例没有对国家和政府的就业促进职责作出规定,失业保险管理机构对促进就业缺乏认知,无法向失业者提供高质量的再就业服务。
因此,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仍然以暂时性、低层次的失业者生活保障为主,促进就业功能较滞后2。
(5)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力度不够、基金统筹层次低:○1企业拖欠、抵制失业保险费缴纳的“失业保险漏税行为”;○2直辖市和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的省、自治区由人民政府规定;○3县级统筹也存在问题,表现在其互济性差,不适应各地区间失业人口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3、失业保险管理、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其立法层次低,立法滞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率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
首先,在我国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
具体表现在:政出多门,管理费用太高;保值增值无从谈起;保险基金浪费十分严重。
第二,根据《失业保险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和失业保险待遇的支出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并未到位。
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失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基本上仅仅是在每年年初进行一次,而且一些检查演变成了“走过场”;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亦未完全到位1。
4、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较低。
目前我国失业金发放属于现收现付定额给付,替代水平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85%,明显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按工资水平标准的55%—90%发放的标准。
不仅形成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较低,且造成各省市区之间的差异过大。
最低工资标准各省市区基本上是每年调整一次,而失业保险金标准却没有做到相应联动的调整,这样不仅没有落实国务院规定,而且忽略了物价上涨、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等因素给失业人员带来的压力3。
三、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1、健全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立法内容上规范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
需要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相关实施细则,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赋予和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稳定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为促就业、保民生做出新的贡献。
立法宗旨上应该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强调促进就业功能;立法原则上,失业保险制度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具体内容和措施上,比如在适用范围、费率水平、支出结构、给付期限等相关内容作细致的规定2。
2、拓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第一类:城镇被保险人。
指整个工薪阶层,应包括不同所有制单位的所有职工,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企业职工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都应能享受一定期限的失业津贴救济和再就业机会。
失业津贴的领取期限根据情况如保险人年龄、就业难度、经济衰退、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等可酌情处理。
第二类: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从某种程度来讲,他们是一个过渡人群,使他们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是有很大难度的。
国家仅还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层面徘徊,为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利益,应加大农民工失业保险这一块的执行和监督力度。
第三类:应届毕业大学生。
随着我国大学生的扩招,有很大一批人有幸登入了大学殿堂,却导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育体制上要和社会需求接轨。
另外,“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或未就业”也应纳入到失业保障范围中。
3、改进失业保险金统筹模式。
这就需要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和实行差别费率,这样既有助于完善失业保险费率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就业的功能。
4、完善失业保险金运行机制。
第一、健全失业保险基金扩面工作机制,拓宽基金来源;第二、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和强制征收机制,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第三、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储备监管机制,杜绝基金流失;第四、建立失业保障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使失业保险功能最大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