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简介-生物安全学报
关于生物入侵的文献综述
浅析外来物种入侵文献综述摘要:1948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8名社会科学家共同发表《社会科学家争取和平的呼吁书》,提出以国际合作为前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际的科学调查研究,解决现代若干重大问题,这被认为是现代国际环境安全的先声。
外来物种入侵是国际社会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进行立法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防范立法一、导言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外来物种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另一个地域,一、人类有意引入作为牧草饲料、观赏性植物、药用植物、改善环境植物、食物、麻类植物、宠物、水产养殖品种和异地放生,二、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船只携带、海洋垃圾。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仅仅是由检疫部门根据检疫目录进行病虫害及疫种的一般性检疫,如果外来物中本身没有病虫害,或本身不是疫虫、疫草,则一般却可以安全过关。
因此,对于首次引进或短期内不能发现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导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进我国。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于2000年12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设专章规定了“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立法开展风险评估制度。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
万方浩
然 科 学基 金重 点项 目 、科技 部 国家 国际科 技合 作 专项 、 科技部 基础性工 作专项 、国家 外国 专家局项 目、国家支 撑计 划等重大课题 3 O多项 ,与欧美等国内外同行有着广 泛的合 作与交流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5 0 0 余篇 ,其
中 在 Sc i e n c e,A n n u a l R e v i e w o f E n t o m o l o g y 、
New Phyt ol ogi st, ol ogi cal
Co n t r o l 等 杂志上发表 S CI 论文 1 2 0余篇 ,出版 了 《 八
侵 生 物 学》《 生 物入 侵 :预 警 篇》 《 生 物 八 侵 :检测 监
国际植 物保护公 约 专家 委员会委 员 、全 球八侵物 种信息 指 导团队 成员获 得 9 7 3 前期 、国家自然 科学基 金 、9 7 3 网络 ( G / SI N )执行委 员会委 员等 《 生物安全学报》主编 、 项 目子课 题 、国家行 业专项 子课题 等 3 O 项 ,总 经 费达 《 昆虫学报 副主编 , 《 中国农业科学 、 《 生物多样性》 、 《 植 1 5 0 0余 万元 ;团队成员发表标 注泰山学者岗位资助的论 物保 护学 报》 、《 中 国生物 防 治学 报》等多 家 期刊 编委 。 文2 2 1 篇 ,其中 SCI 论文 5 5篇 ,授权专利 2 5项 ,极大 2 0 1 1年 9月聘任为 “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 ”山东省泰 推 动了学校人才 培养 、科研和 教学的发展 。 山学者岗位。 万方浩主要 从事外来有 害物 种的入侵生物 学 、生物 防治等方 面的研究 。( 1 )创建 了我 国入 侵生物 学这一新 型学科 ,组建 了一支生 物入侵研 究国家 团队 ;( 2 )丰富 与发 展 了入 侵生物 学的基础理 论 ,如 外来种八 侵的 “ 前 适 应 性”与 “ 后 适应 性”机 制 、“ 外来 生 防作 用 物风 险
浅议生态安全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浅议生态安全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y Defending from the Alien Species’ Invasion张一芡【学科分类】环境保护法【出处】中国环境法网【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一国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种群结构,威胁生态安全,最终将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因此,应对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安全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这必然导致我国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完善我国的生物安全的法律制度,对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保护极为重要。
【英文摘要】Since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s, travels and people’s communications as well as the changing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s, the chance of species proliferation has increased a lot all over the world. The alien species’ invasion has already been a global problem. The alien species’ invasion will damage a country’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hang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threa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finally impact 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s of economics. Therefore, handling off the alienspecies’ invasion and protecting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bou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ince then, there are so many shortcomings in our country’s defending from alien species’ invasion and protecting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 on. And these will make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security fall in a terrible situation. So that, consummating our country’s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secur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ou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s protection.【关键词】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英文关键词】ecological security; alien species; invasion;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egal system【写作年份】2009年【正文】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植物入侵研究
农学学报2013,3(03):39-43Journal of Agriculture0引言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生物入侵已成为与各国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国际贸易与政治利益紧密关联的重大科学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中国是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已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与国家利益[1]。
园林工作者应尤其注意在丰富园林景观时,警惕植物入侵。
因此认识、了解并防范植物入侵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植物入侵的研究现状1.1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biologicali nvasion ,或bio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在文献[2]中对这类生物有多种名称存在,如外来的(exotic)、异源的(alien)、引进的(introduced)、迁入的(immigrant)、非本地的(nonnative)、非本土的(non-indigenous)等等。
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入侵本土而造成的生态事件,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中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呈现出入侵植物的种类数最多、发生时间最早并且传入到暴发成灾的时间相对较长的特点。
入侵植物主要是指在农业、林业、湿地、草原、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中带来危害与威胁的第一作者简介:李星,女,1989年出生,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与效益评估。
通信地址:311300浙江省杭州市临安环城北路88号,E-mail :630778840@ 。
通讯作者:金荷仙,女,1964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植物造景设计、室内外植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信地址:100037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商务楼708《中国园林》杂志社,Tel :010-********-823,E-mail :lotussummer@ 。
生物入侵概述
l t a b x e d d frh ra a s so vo s c n e u n e o c lg u ai n c e e p n e u te d c u e b iu o s q e c fe oo y,e o o d s c ey,s c v n s n me s b oo i a n a o n n c n my a o i t n u h e e ti a d a ilgc i v . l so .T e it n e v s n a d n n—i tn e n a i n o i lgc l n a i n a ed vd , oh o e c a ote n o sh r n e . in h n e d d i a i o n o n n e d d i v o f oo ia v so r i e b t f h m a l d t r me d u amso s b i i d t n e c
维普资讯
内蒙古 环境 保 护
第1 8卷
第 1期
2O 06年 3月
生 物 入 侵 概 述
唐 培玉 孙 浩兵 于泽 民 潘 高娃‘ 李 敬伟 。 。 。 。
( 内蒙古 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 , 呼和浩特 00 1) 10 0
摘 要 :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 繁殖、 形成野生归化种群, 其种群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
(In rMo g H nAcd myo n i n na ce c , h o 0 0 1 n e n o a a e fE vr me tl i e Hu h t 10 0) o S n
Ab t c : e e xt p i t n wae n a L i , re db ibet wl e v o m n a o ua o isp P sr t Wh nt o cse e e e a e r adC st v beda es t l o i ni n et s plt n t . a h e i c s n r a n ir e ' n u a d r p i o
农业生物安全
1.入侵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萌芽期(20世界80年代之前):许多生态学家开始关注生物入侵的问题,但相关研究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术概念和研究手段也只是保护生态学的延生,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入侵生物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相关专著关于生物入侵的阐述和研究开始备受重视并被大量引用,且在此时期确定了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框架。
快速发展期(20世纪至今):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的增加,因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生物入侵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此时期生物入侵学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理论快速扩展,影响日益加深。
2.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所提出的生物入侵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是什么每个核心问题应采取哪些研究方法三大核心问题:1、什么因素能够决定一个物种成为外来入侵种 2、什么样的特征决定一个生态系统能够被入侵 3、如何将外来中的入侵性和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研究结果应用于管理中1、重点研究入侵种表型可塑性等的“前适应性”机制和入侵种种群遗传漂变、突变、与近源种杂交、内共生菌水平转移2、集中研究生物入侵对特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主要研究入侵种监测的分子识别、远程实时监控、入侵植物的替代控制与系统修复等3.简单介绍奠基者效应的含义。
奠基者效应是遗传漂变的一种形式,是由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了他们后代中的基因频率的效应,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
4.简单介绍瓶颈效应的含义。
由于环境的激烈变化使群体的个体数急剧减少,甚至面临灭绝,此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急剧改变,类似于群体通过瓶颈,这种由于群体数量的消长而对遗传组成所造成的影响称为瓶颈效应。
5.简单介绍和阿利效应的含义。
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但过分稀疏和过分拥挤都可阻止生长,并对生殖发生负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
6-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第六章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第一节生物入侵一、基本概念1. 本地种(native species,indigenous species):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2. 外来种(alien/non-native/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species):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种的类型:•有益:如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辣椒、番茄、棉花、花生、番薯。
又称引进种。
•中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维持相对稳定。
如广玉兰、桉树属植物等。
•有害:外来有害种,入侵种。
3. 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居下来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
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微甘菊、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紫茎泽兰等。
•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概率约为1/1000。
•本地种、外来种及外来入侵种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如外来种在侵入1000年后就很难从本地种中区分开来,有相当的物种难以判定是本地种还是外来种。
目前我们所定义的外来种中潜伏着一些未来的入侵种,这也常常是外来种管理上的疏漏之处,因为人们通常只注重那些已经产生危害的入侵种,而忽视了即将出现的入侵种。
如:巴西胡椒(Brazil pepper) 许多年来被人们栽种于院落作为观赏树种,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突然爆发,至今人们还无法解释其泛滥成灾的真正原因。
4. 生物入侵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侯有明;胡琼波;万方浩;尤民生【摘要】基于1999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基础研究概况.在这期间,生物入侵领域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和经费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资助的项目从1999年的3个增加到2010年的69个,资助的经费从1999年的9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38万元.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在不同学科的分布不均匀,其中,植物保护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123个,生态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为82个,这2个学科得到资助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67.9%,得到资助的经费占总经费的66.3%.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22种入侵植物病原微生物、26种入侵动物和24种入侵植物,从中可以透视本领域的研究重点.资助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区域分布格局与我国入侵生物的地理分布格局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生物入侵领域各项工作的资助,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期刊名称】《生物安全学报》【年(卷),期】2011(020)001【总页数】9页(P20-28)【关键词】生物入侵;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作者】侯有明;胡琼波;万方浩;尤民生【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亚热带农业生物灾害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5;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亚热带农业生物灾害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在21世纪全球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危害风险日益增加,已成为威胁各国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万方浩和郭建英,2007;付文杰,2009)。
我国是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林、牧、渔、水产及养殖业遭到严重的损失,一些入侵生物已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危及我国的生物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有些入侵物种已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黄雪约,2007;郑培忠和沈健英,2009)。
《生物安全学》教学大纲
《生物安全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生物安全学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和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政府与科学家越来越觉得生物安全问题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生物安全学是专门研究生物安全问题的学科。
培养方案计划在第四个学年开设本课程,学生对生物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已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上过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学实验等实验课程。
因此学生对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生物安全学的系统学习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生命科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其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对自我的保护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生物安全是生物工程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面临的新问题,是新设立的一门课程。
是未来从事生命工程相关专业人士必须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
1.提高学生对生物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识别出日常生活中的有违生物安全的行为;2.能够将生物安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国际和国家关于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运用于生产实践管理。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生物安全导论1.了解生物安全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性。
2.了解生物安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转基因生物安全概论1.掌握转基因生物的定义,研究技术(难点),和应用现状。
2.了解转基因生物潜在的问题。
3.重点掌握转基因生物风险与安全性评价和基因生物的风险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
第三章转基因生物的主要类群和转基因食品安全1.了解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2.了解重组农业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3.了解转基因动物的定义和转基因动物的护养4.了解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性。
5.重点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6.熟练掌握转基因食品非预期效应检验。
第四章入侵生物概述1.了解入侵物种与生物入侵的概念。
2.重点掌握生物入侵的途径和入侵机制。
防生物危害学保障生物安全的新学科
第40卷第4期2021年4月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Vol.44No.4425〜422doi:10.3969/j.issn.1004-4957.2021.04.001防生物危害学:保障生物安全的新学科杨瑞馥(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与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摘要:生物安全作为我国O个安全领域之一,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也于2020年10月颁布,为科学应对生物危害提供了法律基础。
生物威胁来源及其危害对象(人、动物、植物和环境)都是多元的。
目前,应对生物威胁仍是以“防生物危害医学”学科为基础,但在应对这种多元化生物安全问题上,显示岀了该学科的局限性。
该文在讨论生物安全概念演化和生物威胁类别的基础上,提岀了防生物危害学新学科的发展及其涵盖范畴,以从学科发展角度为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物安全;生物威胁;概念;分类;防生物危害学中图分类号:D815.5;G3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57(2021)04-0425-04Science of Anti-biothreat:A New Disciplian fur SafeguarUina BiosafetyYANG Rai-fu(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thouen and Biosecerity,Beijinn Institute of MicroUiolouy and Epidemiolouy,Academy of MiOtay MeCical Science),Beijinn100071,China)Abstract:Biosafety,at ooe of twelve eomainc of natiouai secanta,hat Oeen attractinn close ban-hon from b pnfessions c C trabec.Thn"BioseccUty Law of the PeopV's RepuaVc of Chinn”enacf ten t Oci.2022p rovinp)a law Oasic foe copinn with Oiotyrentc.Both soprcp)of Oiothreat(eelineraip on cop-belinerata,pathouen),toxica on Oiolouicai icvasiocc,etc.)ant threaten sutjects)humane,animal),pymts ani enviropment)are iiverse.A c pnsent,copinn strateeiec are stili Odsei on the eiscipline u preventive menicine of anti-biothrea(^^.Howeveo,in iealiny with the multipie sopnes of Oiosafete issue),the limitatiop)of this eisciplive are witvessen.In this review,the covipt evoluf of Oiosafete oo Oiosecante ant the cateaonzatiop of Oiothreai are firstiy e iscassen.Meanwhite,a new eiscipline,i.e.science of anti-biothreae,is proposen with its scope O o layinn fopneatiop of eis-ciplinae eevelopmen(in natiopat secanty.The W s U s of new eiscipVve toware Oiothreai iv-cluUe:recounitiop,ipentifiedtiov anV soprce-tracinn,followen Oy eliminatiop,anV fnaliy pre v en f tiov anV cenWol of the Oiothreae.Iv oravo te realize ali these0020x0,expats from reief evt profession)ovuht to Oe oraanizen to discos)how to develop thia cross-biscipimae suUject,anV how te prenare for hanVlinn eiversa Oiothreae),how te C uc V v yopna peopie te strennthen thejn cov-opt anV cananility of Oiosafety,how to arranae the scientifjc anV tecavolouicot researcO to med the natiovai Oiosafety renuirement and how to coordinate anV aconemic resovrees foe eranslatina researcO acOievements into natiovai Oiosafety cananilities,anV how to oversiget ali Oiosafety-relateC researcO to mte sure co misuse of Oiolopicol tecOvolopies.Keywords:Oiosafety;Oiothreat;covopt;coteaonzatiov;science of anti-biothreat2222年5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该法将于2221年4月15日起施行[1]0生物安全法中明确定义了“生物安全”,即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收稿日期:2221-01-15;修回日期:2021-05-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UOZOYFCCMggOO)通讯作者:杨瑞馥,研究员,研究方向:细菌进化和致病机制以及生物安全相关技术研发,E-maii:ruifuyane@426分析测试学报第44卷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指出了生物安全领域的八大主要风险:(1)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2)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3)实验室生物安全;(4)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安全;(5)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微生物耐药;(7)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威胁;(8)其他导致生物安全问题的活动。
农业生物安参考答案
生物入侵部分思考题目1.入侵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一、萌芽期(20世界80年代之前):许多生态学家开始关注生物入侵的问题,但相关研究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术概念和研究手段也只是保护生态学的延生,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
二、成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入侵生物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相关专著关于生物入侵的阐述和研究开始备受重视并被大量引用,且在此时期确定了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框架。
三、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的增加,因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损失愈发严重,生物入侵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此时期生物入侵学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研究理论快速扩展,影响日益加深。
2.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所提出的生物入侵研究的三大核心问题是什么?每个核心问题应采取哪些研究方法?三大核心问题:1、什么因素能够决定一个物种成为外来入侵种2、什么样的特征决定一个生态系统能够被入侵3、如何将外来中的入侵性和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研究结果应用于管理中研究方法:1、重点研究入侵种表型可塑性等的“前适应性”机制和入侵种种群遗传漂变、突变、与近源种杂交、内共生菌水平转移2、集中研究生物入侵对特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主要研究入侵种监测的分子识别、远程实时监控、入侵植物的替代控制与系统修复等3.简单介绍奠基者效应的含义。
奠基者效应是遗传漂变的一种形式,是由少数个体的基因频率决定他们后代中的基因频率的效应,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几个个体所建立起来的新群体所产生的一种极端的遗传漂变作用。
4.简单介绍瓶颈效应的含义。
由于环境的激烈变化使群体的个体数急剧减少,甚至面临灭绝,此时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急剧改变,类似于群体通过瓶颈,这种由于群体数量的消长而对遗传组成所造成的影响称为瓶颈效应。
5.简单介绍和阿利效应的含义。
(课)指一个群体任一适合度组分(如存活率或繁殖率)与该物种密度或数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某一物种经历阿利效应,当该物种密度低时某些适合度将会下降。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并对该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物入侵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对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业、林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国生物入侵的进展和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中国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定义、类型、影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概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入侵机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当前生物入侵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文章对中国生物入侵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生物入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进展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入侵物种的识别、监测、预测、防控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中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提升生物入侵研究的水平。
在入侵物种的识别方面,科学家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种手段,成功识别了一批新的入侵物种。
这些物种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它们的入侵对中国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完善的物种数据库,为后续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监测和预测方面,中国采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入侵物种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入侵物种的分布和扩散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教学大纲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590011课程名称: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Bioinvasion and Biosafety学分:2.0周学时:4预修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基因工程原理、分子生物学等。
面向对象:植物生产类、生命科学类等本科生。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下列主要内容:1)生物安全广义与狭义的基本概念、生物入侵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有关的生物因素、生物安全有关问题与风险以及应对的评价与控制对策。
2)生物入侵相关的基本概念、国际生物入侵的现状与国内生物入侵的现状、外来入侵生物入侵的机制、外来入侵生物入侵的途径、中国外来入侵种的数量与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以及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对策。
3)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生物(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转基因植物与动物的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工业、能源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
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的技术原理,了解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的研究现状,清楚以及转基因安全评价的内容和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内容。
基本具备研究或解决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性评价有关基本概念、原则,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性内容与程序以及应相的方法,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性潜在风险的安全控制对策与技术。
5)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要素,国际组织和世界有关国家地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条例与管理办法,以及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制度框架。
【课外要求】利用学校SRTP项目、国家级或省级的创新项目的机遇,若有兴趣和时间,可依托本教师团队所在的具有良好平台,如植物保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昆虫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基础研究”(刘树生教授负责,冯明光、陈学新、叶恭银、沈志成教授均系骨干,徐晓莉博士和吴琼硕士系辅助骨干的成员,其中吴琼老师为本课程网站维护的负责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冯明光、刘树生、冯明光、陈学新、叶恭银、沈志成、娄永根)、水稻重要病害的成灾机理和持续控制(周雪平、宋凤鸣、马忠华等))等,进入系列教授实验室开展认知、科研与实践。
生物安全概述课件
生物安全的发展历程
1
19世纪末:微生物 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奠定了生物安全的
基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0世纪初:抗生素 的发现和应用,推 动了生物安全的发
展
3
20世纪中叶:基因 工程的出现,为生 物安全带来了新的
挑战
4
21世纪初:生物恐 怖主义的威胁,促 使生物安全成为全
03 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实 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生 物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04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 性,防止物种灭绝。
保障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可以防止病原体污染食 品,保障食品安全。
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安全可以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医学研究
基因编辑: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
01
进行基因改造,提高生物的抗病能力 疫苗研发:通过生物安全技术,研发
02
新型疫苗,预防疾病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安全技术,生产
03
生物药物,治疗疾病 生物安全监测:通过生物安全技术,
04
监测生物安全风险,保障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类型: P3、P4等不 同级别的生物 安全实验室
01
实验室管理: 人员培训、实 验流程、废弃 物处理等
03
02
04
实验室设施: 生物安全柜、 负压通风系统、 消毒设备等
实验室应用: 病毒学研究、 疫苗研发、病 原体检测等
4
生物安全的挑战 与展望
生物安全的挑战
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学习心得
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学习心得(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生物安全与外来物种入侵本以为生物安全这个词汇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我对这个词汇有些陌生。
但待我回家一趟看到家乡里的河流被外来物种水葫芦堵塞一大片,致使水质变坏,这才意识到生物安全与自己有关与人们有关。
本意引进外来物种是来平衡生态,但不曾想外来物种生长旺盛,以致其大范围增殖再致生态不平衡。
外来物种如水葫芦其生长力旺盛,适应力强,不易被破坏,以致成为生态一害。
那么外来物种入侵是怎么形成的,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外来物种的入侵破坏一国的生物多样性,改变种群结构,威胁生态安全,最终将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因此,应对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安全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这必然导致我国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外来物种是指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
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侵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来说,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建立的种群,改变和危害了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种,它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
而生物安全则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指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威胁或潜在风险。
广义生物安全则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一是指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三是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以需求为导向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
高等教育课程教育研究46学法教法研究入侵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肖 榕,陈文龙(贵州大学 农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引言《入侵生物学》是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外来种的入侵性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以及外来入侵种的预防与控制的科学,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的学科。
此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培养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本科生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开设的《入侵生物学》课程教学,通过分析课程教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体的驱动型教学方式及其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
《入侵生物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入侵与植物安全方向的一门主干课程,共有48学时,其中16学时是实验课。
目前,理论课主要由课堂讲授,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
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
对于《入侵生物学》中外来种的入侵过程、入侵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入侵中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四部分内容,可以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入门,打好理论基础[2]。
对于《入侵生物学》中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生物入侵的管理、重要农林入侵物种三部分内容,可以采取自学、反馈、讨论和答疑的驱动型教学方式。
学生在课下根据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进行自学,记录下疑点和难点,然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答疑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这种驱动型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主动动脑思考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程改革随着社会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度,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也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目前,入侵生物学实验课主要是查看入侵生物相关标本,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
生物入侵概述
• 思考:跨省物种算不算外来物种?
17
2、生物入侵的模式
18
2.1 自然入侵
完全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分布区域的 扩展,在现代历史上极为罕见。
环颈鸽
19
薇甘菊
20
美洲斑潜蝇
21
2.2 人类辅助入侵
在人类改变了的环 境中自然传播并扩张其 分布区域,这类入侵的 事例也不多。
鹭 鸶
22
蛇鳄鱼
23
乌桕树
2
3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40分(包含出勤、作业 等),缺勤1次扣5分; • 笔试:60分(开卷考试)。
4
• 概述 • 生物入侵的适应性进化及其影响 • 中国面临的生物入侵问题 • 生物入侵与人类疾病 • 生物安全实验室 •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入侵 • 生物入侵的防治(自学)
5
概 论
• 什么是生物入侵? • 生物入侵的模式有哪些? • 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 • 生物入侵是如何形成的? • 影响生物入侵的因素有哪些?(对生物入 侵的机制的探讨)
83
(4) “资源机遇假说” (resource opportunity hypothesis)
50
杀人蜂在世界各地漫延成灾
51
• 化学污染 vs 生物入侵
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由于入侵生物会增长、繁殖、适应新的环境、 扩散和爆发,因而它是一个比化学污染更具有威 胁性、更有长远效应。
52
4、生物入侵是如何形成的?
53
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 外来种的引入; 定居与成功地建立种群; 时滞阶段; 扩散和爆发。
76
事实上,生物多样性和入侵的易感性之 间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例证都存在。
生物入侵论文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生物入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生物入侵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的生物类群。
•它们的入侵已影响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和各地的生物区系,使成百上千的本地物种陷入灭绝境地,特别是在岛屿和一些特有现象中心最为明显。
•在地质学时间尺度上,它深远地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分布。
•近代的大部分生物入侵源于人类的活动,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物种引进在早期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前进;•但另一个方面却对农、林以及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今天,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人为影响造成的生物入侵在数量上与范围上尤为空前。
•尽管大多数的外来生物无所作为,但有些外来生物可以对入侵的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
•生物入侵的负面影响在于:•(1)生物入侵将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2)地理隔离是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前提,而生物入侵打破了地理隔离,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入侵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它们已成为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生物入侵研究的科学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开始对生物入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澳大利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生物入侵现象比较突出,对其研究较早而且深人。
美国、英国、南非、新西兰等国也从各目的角度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
•1997年由多国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生态学会年会在讨论到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过程时,都从不同角度提到生物入侵的影响。
•尽管“生物入侵”这一概念在80年代已由生态学界明确提出,但有关生物入侵的研究只有在现阶段才引起如此广泛的重视。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新区后,占据适宜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扩大,发展成当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个生态学过程,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危害和生态安全的破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愈发严重,因而已受到人们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
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 - 《生物入侵》系列著作简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生物入侵已成为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国 际贸易与政治利益紧密关联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科学家与民众共同关 心的社会热点。 中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多年来,国家与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 重视,科学技术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极大地加强了生物入侵科学研发的 投资力度,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从生物入侵的理论基础、防控技术的应用创新、基础调 查的数据汇集到生物生态的安全评估等各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进展与可喜可贺的成果。正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形成了我 国具有鲜明特色的入侵生物学研究模式与体系。 《生物入侵》系列专著纳入了“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整套专著包括《入侵生 物学》、《生物入侵:预警篇》、《生物入侵:检测与监测篇》、《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篇》 和《生物入侵:管理篇》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入侵生物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发展前沿,全 面地展现了我国在生物入侵的预防预警、检测监测、扑灭根除与持续减灾等方面的成果。形成 了从理论、技术与方法到管理的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学科体系,这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 《入侵生物学》:针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性及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围绕入侵种种群形 成与扩张、生态适应性与进化、生态系统响应与控制基础等科学问题,着重阐述入侵种种群建立 与遗传演变特征、入侵种抗逆与表型可塑性、入侵种与土著种(包括寄主)间的适应性互作与协 同进化、入侵种与媒介及生态位近似种等的协同入侵效应、入侵种化感作用与受体响应机制、入 侵种迁移扩散模式与生物地理格局、生境空间格局与群落可入侵性特征及抵御功能、全球变化对 生物入侵的影响等重要理论。 《生物入侵:预警篇》: 围绕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的科学问题,论述了早期预警体系的构 建、入侵种的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入侵种的适生性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入侵种的检测监测与口 岸处理技术。对我国64种主要入侵种进行适生性风险分析,制定了相应的防控预案。
页
1
中国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
- 《生物入侵》系列著作简介
《生物入侵:检测与监测篇》: 围绕快速检测与野外监测的技术问题,阐述了入侵种检测与 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跟踪监测体系,归纳了国际入侵种的监测技术标准, 论述了我国39种主要入侵种检测与野外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篇》: 围绕重新构建自然生态平衡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论述了入侵种 传统生物防治的理论与最新技术成果,介绍了传统生物防治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总结归纳了我 国19种主要入侵杂草和昆虫的生物防治实践成果。 《生物入侵:管理篇》:围绕科学管理问题,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入侵物种管理的国际公 约、法律法规、紧急预案、发展战略和行动规划。针对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提出了生物入侵预 防与控制的发展战略和优先行动计划与方案。 《生物入侵》系列专著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 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 - 2002CB111400、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 2009CB11920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入侵物种快速检测与检测技术研究2006BADA08A14、入侵物种风险评估与早期预警技术-2006BADA08A15、入侵物种紧急处理与 环境调控技术-2006BADA08A17、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与持续治理技术-2006BADA08A18)、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2006FY11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重点项目(Q型烟粉虱优势寄生蜂的竞争性互作及稳定性控制机制-230930062)等项目资助 的重要成果。在这些项目的大力支持、激励与鞭策下,我国已造就和稳定了一支富有朝气的精干 队伍,在不同研究层次全面地开展生物入侵的系统性和开拓性研究,构建了一批生物入侵研究的 平台与基地,形成了我国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具有特色的研究模式,并产出了一系列在国际上 富有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生物入侵领域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简介
《入侵生物学》
定义:入侵生物学是研究外来物种的入侵性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以及外来 入侵物种预防与控制的科学,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的学科。 范畴:入侵生物学的范畴主要包括外来有害物种在入侵过程中的传入与种群构 建、生存与适应、演变与进化、种间互作的生物内在特性,环境响应与系统抵御的 外部特征,预防与控制的技术基础等。因此,入侵生物学既着重于研究入侵生物传 入至成灾的过程与机理,又着重于发展入侵过程中的防控技术体系。 特点: (1) 生物入侵是一个有序的生态过程,对处于不同环节中的入侵物种其所关注 的核心科学问题各不相同,研究层次也不一样; (2) 与传统生物学研究不同,入侵生物学研究既着重于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性 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又要着重于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最终目的是发展有效的 预防与控制技术; (3) 入侵生物学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融合了传统的生物学、生态学、遗传 学、生物地理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众多 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框架
入侵 过程 关键 问题 研究 层次 理论 平台 技术 体系
传入
定殖
潜伏
扩散
暴发
入侵潜能 遗传分化 生态适应 系统抵御 个体 种群 种间 微观 分子生态学
…… 分子生物学
群落 生态系统
种群生态学 生物地理学 ……
宏观 控制 修复
预防 预警
检测 监测
根除 扑灭
入侵生物学学科体系简介
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研究模式
潜 在 入 侵 生 物
风险 评估 传入 快速 检测
遗传 分化 定殖 影响 评估
检测监测
入侵生物 适应 选择 潜伏 扩散
种群 扩张 暴发 抵御 机制 控制 基础
生态系统
预防预警
行 动
根除/扑灭
限制/控制 生态修复
生物入侵系统研究的层次
传入
个体
种群形成
定殖
种群
潜伏
种间
扩散
群落
暴发
系统
生态适应 竞争置换 系统响应 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