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议论文阅读解题难点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分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分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分析一、2016年全国Ⅲ卷考点分布及特点1、二、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分析1.论述类文章阅读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章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

2016年,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Ⅲ卷是“历史与文学”话题,其实还是应该归属为文史类中的史学论文。

综观今年全国Ⅲ卷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3题改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说法带有推论的特点,前几年考查的题型又回归了。

2.文言文阅读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16年高考卷仍然延续2015年的新题型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

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这说明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会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识记4%理解13%分析综合14%;18%表达应用54%鉴赏评价11%;7%探究5%2016年全国Ⅲ(丙)卷3.古诗词阅读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

2016年全国Ⅲ卷继续保留了2015年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样的比较题型,只是把这道题放到了第9题进行考查,这道题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导向,引导学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

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从2016年江苏高考命题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从2016年江苏高考命题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从2016年江苏高考命题谈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作者:吴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第12期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继续延续高考命题在平稳发展基础上的创新,设计风格与去年基本相同,四篇文章材料真实,题材多样,生活气息浓厚。

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文章的篇幅与去年基本持平,难度的下降在词汇、长难句以及理解的层面上都有所体现,题目的分布还是2,3,4,6,无特殊文体,每篇阅读文章的单独评析如下:A篇文章文体为应用文,关于网上学习,篇幅与去年差不多,一个小标题下面配几行文字说明。

文中没有超纲词汇,长难句个数不多,基本是短句,与去年一样仍然设置了两道题,难度一般,集中为推理判断题。

两道题都可以根据定位词,回到原文找出题处,对比选项加排除就可以解题。

B篇文章文体为说明文,文章主要通过实验,对比黑猩猩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篇幅对比去年390词的电子垃圾文章较少,难度也较低。

文中并未出现很多超纲词汇及长难句。

题目的难度较低,设置了三道题,它们是两道推理判断题和一道主旨大意题。

C篇文章文体为科普文。

文章主要是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介绍及危害等相关情况,这是与今年所谓的史上可能面对的最严重的厄尔尼诺自然现象的社会时事相关联的,贴近社会主题。

文章难度一般,和去年相比,长度差不多,但科普文会提及自然现象等专业术语,所以文中专业词汇及长难句的理解对于本文的解答有重要影响。

考查的四道题分别为细节理解题共2题、推理判断题以及目的意图题,基于文章重要部分的细节及上下文的理解成为本文解答的关键。

D篇文章文体为记叙文,是关于人物介绍的文章,讲了牙买加一名短跑女运动员ShellyAnn FraserPryce的成功励志故事。

篇幅对比去年的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自由与责任)的说明文略微减少,难度下降。

文中几乎没有超纲词汇。

共设置了六道题,题目难度对比去年的D篇题目难度也有所下降。

集中为推理判断题共4题和标题概括题。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

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Ⅱ卷(辽宁)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命题解码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命题,继续延续2015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命题模式,除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材料以外,还明确了写作任务“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只要明确任务指令,将三者进行比较,明确观点,合理阐述,就符合作文要求。

这种作文的命题与写作应该注重三方面的问题:(1)作文类型识认。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立意具有多角度,每一个合理角度都切合题意”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只不过是明确考生要完成的任务,我们习惯评价为“带着镣铐的舞蹈”,“镣铐”就是写作任务,“舞蹈”是指考生的个性作文,高三的师生不要盲目求新,非要给任务驱动型作文归纳写作的方法,这种做法会舍本逐末,应该更关注写作本身。

(2)比较思维考查。

“比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基础,它的产生基于事物的相关性与差异性。

比较思维是思维方法中最古老、最基础的,比较思维存在于一切思维活动中。

在进行比较思维时,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①联系与发展是比较思维方法必须坚持的原则;②要把握好事物发展进程中量变与质变的问题;③主观性与客观性分离,是比较思维进行的保障;④分析与综合是比较思维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强化国人“理性思维”的大背景下,这种思维的考察是必要的,是符合高考命题导向的。

(3)高考命题导向。

“立德树人”一直是我们教育的立足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自豪感之根,“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依法治国”是社会健康运行的保障。

“一点四面”一直是高考的考察方向,在语文考试中更是如此,2015年开始,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这些导向,会一直延续,这套语文作文的命制,就是清晰的体现,值得我们领会、深挖、高扬、实践。

总起来说,这则材料,可以比较三者,选出重要的;还可以找到三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关系,只要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思考,完成写作,就是好作文。

2016高考论述类题解析

2016高考论述类题解析

2016年语文高考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2016年新课标Ⅰ卷1【答案】D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

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

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白斌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关系错误。

2016高考作文备考解析

2016高考作文备考解析

2016高考备考:高考作文——议论文之总分总式2016高考备考:高考作文——议论文之总分总式一、效果:层次鲜明,一目了然;扣题谨严,行文流利!二、阐释:(1)总:总提观点(2)分1:分论点1(3)分2:分论点2(4)分3:分论点3(5)分4:分论点4(6)总:总括全文,回应标题三:要义:1、学会分成几个方面来论述,分论点不要重复。

2、分论点段落内的层次要清楚、统一。

3、观点句注意文采修饰。

并列展开式优秀例文:尊严之花(1)总:星河云淡,水榭歌台,是谁手持狼毫,泼墨那尊严于宣纸?残月清风,亭台楼阁,是谁怀抱琵琶,拢捻抹挑那尊严于琴弦?岁月的烟云中,那份尊严依旧如新;尊严的世界中,一切的时空围墙均被消弭,只有那尊严之魂,永存于天地之间!(2)分1:尊严如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

丝丝淡黄,用中锋一抹而下,随意,自由,无拘无束,恰似东篱下那位居士。

您用归隐维护尊严,那颗不肯低下的头颅,怎能在权贵前亲吻膝盖!彭泽县令,您丢弃这身外之物,只为尊严。

人可以活得穷困潦倒,但不可以丧失尊严。

金钱权位永远无法摧毁尊严的世界。

如菊尊严,在这时空的画卷上淡定绽放。

(3)分2:尊严似竹,筛风弄月,刚毅潇洒。

节节翠绿,在侧锋中彰显骨气,坚定,执着,犹如零丁洋上那不屈之魂。

破灭的旧国,无能的幼主,尽管处境若此,又怎能奈何您?赤诚的追随,最后化作一屏鲜红,染遍青山绿水树,逊煞红花粉萼。

文天祥啊,你的尊严,不容许您摇尾乞怜,做一只狗,依附在胡人身侧。

似竹尊严,在这时空的画卷上挺立不朽。

(4)分3:尊严如兰,空谷幽香,风流清华。

焦墨下招摇的草叶,靛蓝中隐藏的花朵,在清风冷月下似墨般幽香。

桃花坞中,石木亭下,唐寅的春树秋霜,庆祝着他的劫后余生。

装疯卖傻,街市裸奔。

别人笑你斯文扫地,尊严尽失,又有几人明白真正的尊严究竟何在!宁王的逼迫下,顺从造反是不忠,抵抗到底只有一死。

而你选择放浪不羁,在乱世到中保持尊严,让他人对您的践踏无果而终。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剖析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剖析

2016 高考语文阅读题剖析(江苏卷)总述2016 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着眼于《 2016 年江苏省高考说明》的有关要求,立足于大语文视线所关注的“传统与现代” 的二重关系命题,基本保持了近几年试卷的构造、题型。

整体来说,题型规范,难度较前几年有所降低。

下边就阅读观察的试题作一评论。

欣喜的发现,今年文言文终于没有考佶屈聱牙式的说理的论述文了,而是选用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记述类文本。

题型与昨年同样,文言实词的理解较好解答,对文本的有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也是表达简短,意思清楚,没有成心在每个选项上设置重重机关犯难考生。

古诗词鉴赏,依旧是紧贴《考试说明》,资料选择了“唐诗宋词”中的宋词——辛弃疾的一首即兴感怀,借古讽今的词。

考题设置上由昨年的三道题变为两道题变为了两道,比从前少了一道,主要观察对诗歌内容的归纳、表达成效的剖析以及感情的感悟领会。

值得注意的是,此词波及到《史记选读》中《李将军传记》里的有关内容。

同时,第11 题的命题方式与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第 101 页“品读与商讨”里第二题一模一样。

可见,语文的教课要回归语文教材、侧重知识累积,平常训练要扣本扣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采纳的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会明》,文本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事情,借他的视角叙述那个时代生命的低微和老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诉求。

选材的宽广程度超越了昨年《比邻而居》,深入人性的根本,突显悲悯、低微但又乐观、坚毅的双面人品,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认识。

四个题目从归纳情节、人物剖析、情节作用和研究意蕴的角度出题,重申答题的精确度,答题角度的全面性。

答题过程中也可能碰到曲折,但难度在正常范围以内,需要仔细审题、理清答题思路。

论述类文本节选北师大教授郭英德的《成人不自在》,以孙悟空为例论述人面对“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中如何找到最正确地点。

选文表现对自由与约束的深层思虑,挣脱了昨年纯文艺理论的思虑,既有文化色彩,又有现实反省意味,是一篇很不错的文化漫笔,在设题上与昨年近似。

2016高考全国卷1作文解析:适合写议论文 论证须有逻辑

2016高考全国卷1作文解析:适合写议论文 论证须有逻辑

山大附中李翠萍老师:2016年新课标1卷的作文是继2007年、2010年之后漫画作文的又一次强势回归。

对于从小接触大量图片的90后考生来讲,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也比较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漫画作文需要认真审读画面内容,读懂漫画的主旨。

漫画有两部分组成。

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肯定(吻痕),考了98分就受到了严厉的责罚(掌印);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受到责罚,考了61分得到了表扬。

考试、成绩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内容,甚至不少学生也曾经历过画面上的这两个孩子的遭遇——因成绩的高低、进退而受到家长的奖罚,对于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切身的感受,所以说这个题目很接地气,让考生有话可说。

但是如果写成对父母的吐槽就太表面化,太肤浅了。

漫画的主要特点就是针砭时弊,能否透过现象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实质,就显示出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高低,表现在作文中就是立意的高下。

最好从整体立意:从四个画面看,孩子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家长的态度,反映了当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可以拓展到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参与,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也可以放大到全社会的成败观念,如对职称、职务的品评“唯业绩论”,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唯GDP论”等;还可以去思考教育的目的,分数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从时间的维度看,成绩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成绩,从评价的标准看,成绩未必等于能力,应该有多元化的标准……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出解决的方法。

换一个角度,从两个孩子的遭遇看,进步就得到表扬,退步就受到责罚,这样的处理方式未免太简单粗暴。

教育是一个过程,要给进步多一些鼓励,对退步多一些宽容。

其次,也可以从局部立意。

只看第一个孩子,尽管成绩退步了,但分数依然很高(98分),可以得出对不要孩子预期过高的思考,苛求完美,往往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结果适得其反。

单看第二个孩子,尽管成绩不高,但对他的进步也要予以鼓励。

延伸到社会现象亦是如此。

个人认为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立意不太合适。

权威解析2016年各地高考作文题 .doc

权威解析2016年各地高考作文题 .doc

权威解析2016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全国新课标Ⅰ卷】(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等)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权威解析】解读一漫画作文横空出世,规避还是回归?我刚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脑海立即浮现8个大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高考作文命题是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的,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

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

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对于这个题目,首先,我觉得“意料之外”,是因为其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文本形式,而是以一幅漫画的形式来呈现,这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

不过语用专题都有图文转换的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到漫画作文题。

其次,我认为“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来呈现罢了。

第三,我认为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第四,作为选拔性考试,我认为这道题目有很好的区分度,虽然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漫画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

”两个孩子的遭遇明显不同,而这种遭遇正是高度关注分数(教育)的人给予的“评价”——亲吻(表扬、肯定)或耳光(批评、否定)。

2016年全国卷二论说文阅读解析及复习启示

2016年全国卷二论说文阅读解析及复习启示

2016年全国卷二论述文阅读试题解析及2017年复习指导陕西省西安中学庞世文一.原题呈现及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报告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报告

2016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卷)总述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着眼于《2016年省高考说明》的相关要求,立足于大语文视野所关注的“传统与现代”的二重关系命题,基本保持了近几年试卷的结构、题型。

总体来说,题型规,难度较前几年有所降低。

下面就阅读考查的试题作一评述。

惊喜的发现,今年文言文终于没有考佶屈聱牙式的说理的论述文了,而是选用了明末清初文学家岱的一篇记叙类文本。

题型与去年一样,文言实词的理解较好解答,对文本的相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也是表达简洁,意思清楚,没有故意在每个选项上设置重重机关为难考生。

古诗词鉴赏,依然是紧贴《考试说明》,材料选择了“唐诗宋词”中的宋词——辛弃疾的一首即兴感怀,借古讽今的词。

考题设置上由去年的三道题变成两道题变成了两道,比往年少了一道,主要考查对诗歌容的概括、表达效果的分析以及情感的感悟体会。

值得注意的是,此词涉及到《史记选读》中《将军列传》里的相关容。

同时,第11题的命题方式与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第101页“品读与探讨”里第二题如出一辙。

可见,语文的教学要回归语文教材、注重知识积累,平时训练要扣本扣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从文的短篇小说《会明》,文本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事情,借他的视角讲述那个时代生命的卑微和老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诉求。

选材的宽广程度超越了去年《比邻而居》,深入人性的根本,突显悲悯、卑微但又乐观、坚强的双面人格,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认识。

四个题目从概括情节、人物分析、情节作用和探究意蕴的角度出题,强调答题的精准度,答题角度的全面性。

答题过程中也可能遇到波折,但难度在正常围之,需要细心审题、理清答题思路。

论述类文本节选北师大教授郭英德的《成人不自在》,以悟空为例论述人面对“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中如何找到最佳位置。

选文体现对自由与约束的深层思考,摆脱了去年纯文艺理论的思考,既有文化色彩,又有现实反思意味,是一篇很不错的文化随笔,在设题上与去年类似。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标注版)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标注版)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2016·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梳理】【佳作欣赏】语文素养来自生活(1108字)语文,在有的人眼里是简单而又深奥的两个汉字,在有的人眼里是一本印满了晦涩难懂句子的课本,在有的人眼里只是一门需要划定分数的学科。

【运用三个‚在有的人眼里是……‛的排比句,列举众人眼中的语文,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际上,语文是生活,更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人格。

从我们出生开始,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涵养着我们的生活。

【提出观点:语文是生活,更是一种素养和品质。

】从牙牙学语时的一声“爸爸妈妈”,到幼稚少年背诵文章的流利熟练,到坚毅青年洋洋洒洒的妙笔生花,再到成熟中老年时的满腹经纶……你所看到的每一个字,发出的每一个音节,写下的每一个笔画,都是语文素养积淀下来的结果。

想要成为一个有气质而不低俗的人,首先就要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从人的一生学习语文的角度说明想要成为一个有气质而不低俗的人,首先就要学好语文。

‚洋洋洒洒‛‚妙笔生花‛‚满腹经纶‛等成语的使用使文章文采斐然。

】有人认为,语文课上无需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课下花点时间看看就行,“画画字词句,考考试不难”。

但是认为只凭自己的“看看”就可以掌握课文内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老师在课上尽心尽力地讲解,是“听”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回答问题,同学交流,更是自己“说”的有益练习。

朗朗诵读,深深思考,与老师对话、互动,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2016年全国卷1、2、3高考论述类文本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6年全国卷1、2、3高考论述类文本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20年2月2日语文作业(时间40分钟)论述类文本+情境默写【2016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析及例文分析

2016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评析及例文分析

【优文展示】唯分赏罚,教育之殇漫画中,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吻;另一个孩子考了55分,脸上罚了一个掌印。

而当第一个孩子只考了98分之后,便由“吻”变“掌”;第二个孩子考上61分,由“掌”变“吻”。

这一简单粗暴的赏罚举动的背后,或许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论英雄的人才培育制度的体现。

可叹,教育之殇!唯分赏罚,反映出社会中急功近利教育思想正“深入人心”,毒害着许多跟风的家长们。

此风不止,将直接影响每个孩子的教育成长。

第一个基础稍好的孩子由100分变为98分,其中原因是什么?是考试难度大了,还是孩子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抑或是上课时不专心所致?第二个基础薄弱的孩子由55分考到61分,是正常发挥,还是方法上的改进,抑或只是猜测蒙对?家长们不由分说,直接玩“变脸”---晴转过云或多云转晴,孩子呢?或愁眉苦脸或盲目高兴。

而家长们就做了孩子人生舞台上的“幕后导演”,简单粗暴地左右了他们的人生。

急功近利,不明就里的赏罚,带来的后果必然是造就了一批同样“不明就里”的家长和孩子!唯分赏罚论英雄,也许是我们整个教育界都应该警惕反省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如果都只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思考实践教育的真谛,那将是教育的一场灾难。

教育之殇,源于单一单薄的教育评价体制。

两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高低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情况,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与“掌”,否则教育将走向死胡同,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庸常多少个“方仲永”,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而那些虎妈狼爸们,巴掌下又教训毁灭了多少“优秀有潜力”的孩子们?可叹,教育之殇!猜想,这幅漫画给小学生们目睹,怕也会会心一笑,更何况历经了大大小小考试的我们。

不管学生或是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能深切体味这分数背后给自己一生带来的影响。

它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陶醉”于唯分是举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专家们?图中两个小孩的人生不是简单的“98”和“61”能决定的。

2016年高考作文题及分析剖析

2016年高考作文题及分析剖析

全国卷I:奖惩之后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作文题目要求:(1)不少于800字;(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与分析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

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该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该题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漫画作文是一种比较老的类型,去年全国卷是明确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今年出了一个漫画,还挺意外的。

这个作文题可以从“奖惩分明”这样的立意来解读,进步了就要奖励,退步了就要惩罚,既是教育的原则,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则。

如果考生从批判“唯分数论”的角度来阐述也可以。

总体来说,这个题目不太好写,那些博览群书、喜欢旁征博引的同学也占不到太大优势。

如果审题漏掉了哪个细节的话,有些同学可能会写跑题。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全国卷II: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作文题目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点评与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今年的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审题宽泛、文题八股的弊端,重视对学生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生讲真话、谈真情。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3论述类文本阅读_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含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3论述类文本阅读_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高频考点解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

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

【热点题型】题型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前后段才能答全;有的过渡性的问题,需要看上下文才能把握;有的解说象征 意义类问题,要在比照联想中才能理解。
栏目索引
方法技能题组
一、(2014四川,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 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 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 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 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 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 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 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栏目索引
专题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
专题小结
栏目索引
题型方法归纳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常见设题陷阱 1.以偏概全 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
扰考生。这类干扰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
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栏目索引
这些“主要”的方面和“次要”的方面倒置。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弄清楚哪些
是“主要”方面的,哪些是“次要”方面的。
6.混淆是非(肯定与否定) 混淆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 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原文无此信息)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 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 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8.混淆条件 必要条件常用关联词语为“只有……才……”,充分条件常用关联词语为“只要…… 就……”。
要仔细辨别其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分析。
5.组合概括,表述到位 (这是就个别省份的主观表述题而言的)阅读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
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
栏目索引
题,问什么答什么,使答案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 确保文通句顺。牢记:①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的语言形 式;②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的作者的语句, 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考生明确 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③弃含蓄为直接,弃分说为概括;④ 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三、论述类文章解题常见失误 1.审题不清 不少考生或由于情绪紧张,或由于急于求成,容易粗心大意,导致出现不
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例如没有注意“主要”,而答了“次要”;没看Fra bibliotek栏目索引
清“选错”,而变成了“选对”;或对概念的理解有所偏颇;等等。
2.对照粗疏 要正确答题,就必须在总体把握全文(或某一段)的基础上,将选项和原文
一一仔细对照,有时还应该将选项互相对照(因为正、误选项是矛盾
的)。有的考生却缺乏耐心,不太细心,对照粗疏,常常出错:有些选项是对 语句的理解或对事物的概括,而考生对照时,不去注意具体依据是否充 分可靠,不去注意要点是否 全面;有的选项是对事物、道理的判断,有的考生却没有注意其修饰、 限制是否有缺漏,有变异;有的选项表述貌似正确、完美,有的考生就只 凭感觉而不去原文中找依据,轻易选择;有时候选项中某几项与其他项
栏目索引
有质的不同,或某两项之间矛盾对立,而有的考生未加注意;有的选项本
身表达就有错误,而有的考生没有发现,还在原文中四处寻找、比较… …这样,错误就难以避免了。
3.概括失当
解答归纳概括性的题目,要善于利用条理分明、要点完整、切合题意的 表述。但是,有些考生却不善于抓住中心论题,抓住主旨,抓住事情的本 质或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抓住线索脉络或总体纲要,并且在此基础上 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把握不同方面。因此,答案不是答非所问,就是残 缺不全,或者主次颠倒。有些题目,虽然是从某段中提出,却要综合全文
栏目索引
一、 1. 答案 C A.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 养人才”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B.偷换概念,原句是“大数 据”具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等特点,而并非“大数据教育”。D.“第 二门”无中生有。
2. 答案 C 该项说的是教育资源的共享,而不是大数据教育。 3. 答案 D “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错。原文中说学校教育是越来 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等,并没说“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 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重点关注“一定”“ 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词语。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发展变化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 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
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栏目索引
2.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
)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 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 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 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 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成一层一层的,之后,打印机就将原材料按
照设计图一层一层地“喷”上去,直到最终造出一个手电筒来,只不过3D打印
机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 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一下子就吸引了美国空军,他们认为,如果将这 种技术用在武器制造上,产生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
9.混淆程度
在遇到涉及程度深浅的选项时,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栏目索引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 大、缩小或转移概念,或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二、论述类文章解题“5步”法 1.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在阅读中,通过把握文章的关键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 的价值取向。 一般来说,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 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 作者的价值取向。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 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 2.审析题干,吃透选项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
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
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 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 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 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 、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 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
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
栏目索引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 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 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
栏目索引
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
而使用3D打印技术后,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在航空 工业上广泛被使用的一种金属是钛,它的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远胜
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 式的问题,用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题解答的核心是“提取信息”,
亦即筛选。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
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栏目索引
4.文题比较,甄别正误 在辨析过程中,把题中每一个选项的表述与文中相关内容仔细比较,看 是否有变化。其中,有的变化可能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并无改变;有 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等,其表述内容 与原文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选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关语句,这就需
栏目索引
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
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 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小犯错和标准化的“魔
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
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 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 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栏目索引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 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 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 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 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