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课标解读】一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即让学生能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些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二是会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三是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发展变化。

【学情分析】清丰县的学生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比较陌生,他们所熟悉的只有县城。

对县城也只有感性认识,但现阶段的他们求知欲旺盛,渴望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城市。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前调研,通过读图、视频资料、案例分析,理解城市功能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2. 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学法指导】调查研究法、学案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转移的过程,而应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

【教学过程】(一)、[畅游清丰 视频导入]播放清丰旅游宣传片,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都调动起来。

师:通过视频我们从整体上了解清丰的历史,文化,经济,城市建设等人文地理概况以及城区未来的规划状况,下面让我们再进一步走近清丰,研究一下它的城市内部空畅游清丰 视频导入合作学习 深入探究知识在现 构建网络小试牛刀当堂检测间结构。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分析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解(20分钟)1.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如高密度的城市中心、低密度的居住区、交通枢纽等。

2. 解释城市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如商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联系、交通枢纽与不同区域的连接等。

Step 3: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在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特点,以及不同空间之间的功能和联系。

2. 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对其做出补充和提问。

Step 4:总结(10分钟)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激发学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思考。

Step 5:拓展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观察自己周围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写一篇短文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和发现。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以书面形式提交观察结果的作业,并鼓励学生提出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的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够分析不同空间的功能和联系。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考可能较为浅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深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意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2、结合实例,了解城市各功能分区并分析其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学习法2、读图分析法3、讨论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教学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教学过程【导入】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新疆美之石河子)同学们通过视频我们了解石河子市老一辈石河子人用青春和生命凝成这座城,现在的石河子正在展翅腾飞,作为新一代的石河子人,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军垦名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

【活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学习主题一: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合作探究:展示石河子的土地利用图在城市中,土地可以有哪些用途?1、学生回答(发挥想象,天马行空)(点拨:提醒学生联系实际,不能脱离现实)2、小结:土地利用方式有:商业用地、工业工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在城市中,土地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的。

(设计目的: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的方式)【活动】城市各功能分区讲解:住宅用地在城市中的往往集聚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功能区——住宅区。

(设计目的:承上启下,引出功能区)活动: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多媒体图片资料:石河子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图)(设计目的: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的功能区及其特点)学生回答小结: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提问:1、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2、各城市是否都具有各功能区?合作探究:石河子城市规划图(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分析各功能区的位置,掌握各功能区的特点和成因)学生回答A组(商业区):(1)去石河子哪些大型商场和步行街逛街,为什么?位置:位于市中心处(引导学生得出: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原因:位于交通便利和人口稠密处结合实例(材料),认识商业区的分布:石河子的温州地下街、百花村购物中心、时代太百,百货大楼中心商务区(CBD):这里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可以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描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分析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运用地图和统计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意识到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引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第2节: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特征介绍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探讨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第3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变化;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

第4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提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探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第5节: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发展选择一个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和问题;提出改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分析法:组织学生观察实际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3. 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城市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和发展策略;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科书;2. 地图和图片:提供城市空间结构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3. 统计数据:收集城市空间结构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4. 案例资料:收集具体城市的空间结构案例,供学生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表达能力;3.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评估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城市空间结构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

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

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襄阳城和其他城市一样,有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与城市化是第二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

本章是前一章中人口迁移内容的延续,与后面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等内容密切相关,如城市化会影响郊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会使更多的工业在城市聚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也会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当前地球上的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城市的形态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也为本模块其它章节及“城乡规划”选修模块的学习等奠定基础。

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2)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的差异。

(3)学会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运用实例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分析:(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1.本章教材中的表格数据资料、图像资料、文字资料。

2.多媒体视频资料,如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的相关内容等。

3.《中国国家地理》等相关杂志4.相关网站:四、学时建议6学时。

其中第一节2学时,第二节1学时,第三节2学时,问题研究1学时。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读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图(图2.1),对三个城市进行比较、描述其外部特征,说出形成各自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2、读北京市不同功能区举例图(图2.2),说出城市具有的主要功能区及其位置,结合分析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图(图2.3)、纽约CBD——曼哈顿图(图2.4)和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图2.5),了解并说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区位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沿此延伸地形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举例我国的成都(左图)、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重庆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2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范文2

高中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

2. 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认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分类2.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特点3.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4. 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5. 实践操作:调查所在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空间结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2. 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及影响。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特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例,如北京、上海等。

5. 小组讨论:探讨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6. 实践操作: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所在城市功能区分布及空间结构特点。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城市规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调查报告、考试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能够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能够提出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注意聆听
导入新课
创设
不冋城市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冋,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冋。
达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这个 情景 城市的外部形态?
分析 读图分析]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图>
形成不同出的功能区。
提问]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各分布于城市的
r>

Bit
:
实力
读图观察, 在尹师的 发指导
下損极思
考。
[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
置、
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
位特征和
分析能
形态
[思考]1.商业区的位置有何特点?
形态特征。
力.
特征
2•商业区的形态有何特点?
2.分析商
2•培养
探究
3•商业区的布局遵循什么原则?
业区区位
学生分析
[探究]展示曼哈顿空中鸟瞰图,探究:
特征形成
概括归纳
1.商业区的建筑物有何特征?这样的建筑物对提高城市土地利
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
就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揭示实质]
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巩固
活动]多媒体展示《北京市的不冋功能区举例》图,思考:
1•读图思
巩固所学
训练
1.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
考回答老
基础知
2.北京市的工业区位置布局合理不合理?
什么位置?
[归纳总结]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
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方式
[问题探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案标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 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和概念;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素和特点;3.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5. 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是如何组织和构建的,提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知识讲解:2. 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和概念,解释其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素和特点,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共空间等。

4. 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和分析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案例,比较它们的异同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活动:7. 邀请城市规划师或设计师来进行讲座或座谈,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见解。

8.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他们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总结回顾:9.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展示评价;2.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城市规划和设计案例资料;3. 讲座或座谈嘉宾。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2. 鼓励学生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模拟实践,如使用城市规划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城市发展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通过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注城市问题、参与城市建设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作业布置:设计具有思考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国内外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2.提出问题:为什么城市内部会有不同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5.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城市土地利用案例进行分析:
a.某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座大型购物中心,请分析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b.某城市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面临居民拆迁安置问题。请结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讨合理的安置方案。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做到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原因和演变规律;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地理图表、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

请看图2.2,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和年级20__届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教学内容1.一轮复习选修5(1-3周)2.二轮复习(重点)(4-14周)3.三轮复习(15-17周)三、教学策略(一)二轮复习基本思路:1.专题梳理,整合迁移2.纵横联系,适度综合3.优化训练,提高能力(二)二轮复习基本方法:1.讲,练,改,评,补五环节。

2.精讲:备课是关键,严格参读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进行专题梳理与整合,建立思维导图。

3.精练:试题的编制或改编整合要一定注意其题目的价值及有效性,适量,且针对不同的学情。

学生的练在于提高能力和技巧,以及速度和答题规范4.精批:有练必批,且考试质量分析尤其重要。

5.精评:评知识缺漏,评解题思路,评答题技巧与答题习惯,温故知新。

6.精补:针对错误率高的考题,出变式题,针对系统地理补缺补漏。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三)三轮复习基本思路与方法1.基本思路:题目引领,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2.基本方法:练,评,补,悟高三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目标1、夯实基础,重视能力2、图文转换,提取信息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4、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三、工作计划1、第一轮复习(20__年7月16日—20__年3月中旬)完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必修1、2、3及选修地理的复习2、第二轮复习(20__年3月中旬—5月中旬)专题复习3、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综合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四、具体内容(一)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1、要求:(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完整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①要会分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

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 .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城市功能分区【教学难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教具准备】地理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具体操作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图1“香港城市图”:图1:香港城市图语言导入: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外部轮廓,都有一定的形态。

城市为什么是这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什么样的呢?新课教学一城市形态1 概念:2 类型: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第一段内容及图1“香港城市图”,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

2、指导学生读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即教材P18图2.1):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观察比较图2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征,并分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完成下表: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特征影响因素主要优点主要缺点城市举例承转以上是城市的外部形态,那么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 城市土地利用联系实际,说说本地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从而得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

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何娟娟地理三维六段教学模式一、教学内容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分二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

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

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和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加以印证、比较。

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对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的事物、学校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对此进行引导,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中,同时又让学生学到了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教学中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2.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类型、分布和演变规律。

3.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4.探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城市内部空间利用效率。

教学重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征。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类型、分布和演变规律。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管理、规划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其优化途径和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城市的宏观空间网络结构,引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并简要介绍城市基本概念和城市历史演变,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异性:城市内各种活动空间的流动性和相互影响性。

•空间集聚性:各种活动空间在城市内的集聚程度。

•空间多样性:城市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的数量、空间位置和空间布局方式。

•空间等级性:城市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的等级和组织形式。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类型•中心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捷。

•商业区:商业、金融、娱乐等服务业的集聚区。

•居住区:城市居民居住、休息和娱乐区。

•工业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

•其他功能区:医疗卫生区、教育文化区、交通运输区等。

第二部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布和演变规律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布规律•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

•不同功能区之间空间距离远近不一,但都以中心区为中心向外扩张。

•同类活动空间之间的分布呈现包容性和串联性,即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和联系性。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聚集与分散的重复过程:城市内部功能逐渐变得多元化,但其中的变化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新区形成后,原有的区域出现分散和余缩,而新区则呈现聚集和扩张。

•中心地位的演化:城市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衰落、下降、稳定、上升和辐散等阶段。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教案范文教案标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常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城市发展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解释和理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1. 通过展示一些城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内部的不同空间结构;2. 提问:你们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哪些特点?Step 2 知识讲解1. 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包括:a. 城市的节点与联系:城市中心是城市的核心节点,各个功能区通过道路网进行联系;b. 功能划分:城市内部区域按功能划分成商业、居住、工业等不同区域;c. 地价和租金: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地价和租金差异较大,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2. 解释常见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 单中心结构:城市由一个中心核心区向外发展,呈放射状分布;b. 多中心结构:城市内存在多个中心,各个中心区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发展;c. 环形结构:城市内部形成环状结构,中心核心区周围各个环状功能区域的发展;d. 网格状结构:城市内部形成网格状的功能区域,交通便利,各个区域的发展相对均衡。

Step 3 学生讨论1. 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讨论并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调查本地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2. 学生讨论和分享调查结果,与全班共同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

Step 4 小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如何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相互影响;3. 提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变化。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记忆;2. 调查问卷:评估学生调查本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特点及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类可分为:单中心型、双中心型、多中心型、辐射型和不规则型等。

1.单中心型:即城市内只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半径向分散状分布。

2.双中心型:即城市内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两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3.多中心型:即城市内有多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区,呈多个半径向分散分布的形式。

4.辐射型:即城市内有一个中心区,其他功能区呈放射状分散分布的形式。

5.不规则型:即城市内内部空间分布不规则,缺乏中心性。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1.功能分区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2.城市空间流动性城市内部空间分布结构与空间连通性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交通、人流、物流的流畅性与城市的发展、竞争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3.城市空间的层次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了城市空间的层级结构,即各种不同功能区的相对等级关系。

4.阶段性与动态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其发展历程和演化趋势也是不同阶段的产物。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城市历史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

2.政策与规划城市空间利用规划是指国家、地区、城市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类型用地,按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进行布局和规范,从而形成城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的关系。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教案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特征。

2.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4.能够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二、教学重点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和演化。

2.如何利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地观察。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布局和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行政政务区等。

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类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按照布局方式可分为:圆心式、收缩型、线性、单中心变形、双中心、多中心、无中心等。

1.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包括:地域性、周期性、分层性、密度性、内向性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课件演示。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始于城市化进程,通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产业升级等手段来改变城市空间结构所形成的一系列空间格局。

2.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呈现出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地观察。

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巧:3.1.城市规划和设计图的分析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和设计图,挖掘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

【教学设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人教)-

【教学设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人教)-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材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Jr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城市的形态2、知道城市土地利用类型3、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分析;2、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因素的分析;3、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正确评价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因素;2、结合实例分析评价城市布局。

♦教学重难点------- - ---- -- --------------- J【教学重点】1城市的地域形态。

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3、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2、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图片。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分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图片展示】【讲授新课】城市是人类聚居地的一种高级形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的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外部形态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常能看到的每个城市有自己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城市形态的形成往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一一平原地区(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一一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举例:【板书】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人们要在城市的内部进行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有不同。

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根据教学内容此“标准”可理解为:①该“标准”强调了学生应掌握的重点知识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②“运用实例分析和解释”,既强调了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即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强调了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要求。

[教学设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化的基础知识,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节教学设想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拓展学生思维,学以致用。

首先,本节课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将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问题并逐层展开,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生产有用的地理。

第三,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

第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设计问题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城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了解城市的基本土地利用类型,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各功能分区的位置和特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城市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
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②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和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②以平罗县城城市功能分区为例,激发学生观察、调查地理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将班级学生分成4组,分别调查居住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布位置、主要功能区的区位。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如果你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这个
城市的外部形态?
考讨论,回
答。

2.第一组
学生展示
银川市和
平罗县的
外部形态
图。

生学习兴
趣。

2.引出城
市外部形
态的概
念。

分析城市外部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读图分析]运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图>
[要求] 观察比较图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征,
并分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完成下表: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
特征
影响因素
城市举例
[过渡]城市不仅具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形成不同出的功能区。

1.读图观
察思考.
2.从图中
提取城市
形态特征
与地
形、河流
交通线的
信息分析
归纳.
1.理解城
市形态与
地理环境
的关系.
2.培养学
生读图观
察、提
取信息
分析归纳
能力.
3.使知识
自然过
渡。

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问]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各分布于城市的
什么位置?
[归纳总结]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
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第二小组
学生代表
将土地利
用方式、
分布位置
与同学交
流,将调查
成果与同
学共享。

1.了解城
市土地利
用方式基
础知识。

2.树立关
注生活,
学以致用
的理念。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的探索[问题探究]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什么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
城市的分布位置却有共同点?
[引导分析]由学生调查平罗县工业、商业、居住区的位置和特
点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的特点,
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
就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揭示实质]
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第三小组
代表将调
查的城市
功能分区
的位置、
特点与同
学交流。

2.由工业、
商业、居住
区的位置
探究其形
成的原因。

1.锻炼学
生实地调
查能力.
2.培养学
生交流能
力和探究
问题的意
识。

入住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形成的原因。

3.分析平罗县城西区星海花园、北苑形成高级住宅区的原因。

工业区位置和发展趋势
[教师讲授]工业的积聚效应。

[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
[思考]1.城市工业区的区位有何特点? 2.这种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启发引导]1.指导学生学会读风向玫瑰,判断最小风频为西南风. 2.指导学生读常州工业分布图,归纳得出工业区位的两个特点: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趋向于交通干线分布. 3.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区位两个特点的原因. 读图观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积极思考。

2.概括工业区的两个区位特征。

3.分析工业区位特点的原因。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地理思维能力。

活动感悟
读香港功能趣的空间分布特点图完成下列思考题 1. 读图观察完成思考题1。

2. 根据高级住1.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
1.找出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哪一类功能区?
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
3.尝试用模式图归纳香港功能区分布特点?宅和低级
住宅的差
别分析高
级住宅区
与工业区
不相邻的
原因。

3.根据各
功能区的
分布画出
功能区的
分布图。

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
力。

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