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及分析
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及分析引言: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帮助人们解决情感问题和发展个人潜能的方法,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为了深入探讨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本文将介绍两个优秀的心理辅导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案例一:自尊问题的青少年背景:小明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生,在学术表现上非常出色,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的问题。
目标:提高小明的自尊、增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过程:心理咨询师采取了启发式和支持性的方法,通过对话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小明了解到自己独特而有价值,并鼓励他参加一些团队活动来改善沟通技巧。
结果:经过几次心理咨询后,小明逐渐完善了自我认知,树立了更正面的自我形象,并主动与同学进行合作,在学业和社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分析: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心理辅导在青少年自尊问题上的有效性。
心理咨询师通过启发式和支持性的方法,帮助小明重塑自我认知,并提供了积极的社交参与建议。
这种综合的干预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他现存的问题,还能够培养他长期的心理韧性和人际交往技巧。
案例二:焦虑症患者背景:李女士是一位30岁的化学工程师,她在开始新工作后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包括恐惧、失眠和身体紧张等。
目标:减轻李女士的焦虑症状,帮助她应对职场压力。
过程:心理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来引导李女士分析并改变她焦虑思维模式,并教授她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渐进肌肉放松来管理身体紧张感。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李女士逐渐掌握了应对焦虑的方法,并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好的表现。
她学会了识别负面思维,并用更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挑战和压力。
分析:该案例展示了认知行为疗法在焦虑症患者中的有效性。
通过CBT的技术,心理咨询师帮助李女士认识到焦虑思维对她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教授她实际可行的应对策略。
这种注重问题解决和工具赋能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己情绪和心理过程的认知,从而促进其精神健康恢复。
结论:以上两个案例表明,心理辅导在处理不同类型问题时都十分成功。
高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1
1.该求助者的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紧张、焦虑、烦恼、痛苦2)生理状态:头痛。
疲劳睡眠障碍、食欲下降3)社会功能状态:工作中经常出差错,社会交往少、工作(学习)效率低。
2.对案例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程序:①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
②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③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
④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⑤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
诊断结果:(依据):①该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②该求助者无精神病性问题。
③该求助者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与现实处境有关,常形)④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量化评定)该求助者病程(不到三个月,评分1分;3个月-1年,评分2分;1年以上,评分3分)。
精神痛苦程度(自己能摆脱,1分;无法自行摆脱2分;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也无法摆脱3分)。
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有轻微影响,1分;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下降2分;完全不能工作学习3分)若总分不小于6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
⑤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该求助者的目前状态)(1烦恼。
易激惹心情紧张,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为神经衰弱;焦虑的情绪体验,但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为焦虑神经症;害怕与环境不相称,对所处环境回避,—-恐惧神经症;心情低落,伴随尖锐持久的心理冲突,病程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则为抑郁神经症;对身体过分关注,疑病观念—疑病神经症)⑥鉴别:与躯体性疾病相鉴别,与精神性问题相鉴别,与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3.心理问题出现原因:①生理原因:年龄、性别②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记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育方式)③心理原因: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被焦虑情绪困扰;人际关系交往少;人格特征:较内向;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案例1 学习压力过大的心理辅导案例介绍案例中的女孩就读的是某市最好的中学,她在初中曾是父母及老师心中的骄傲,升入中学后在强手如林的年级考试中,依然能保持年级前四十名的成绩,但这么优秀的成绩却带给她极大的压力,她害怕被别人追上,放弃了许多娱乐时间,一心扑在学习上,但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成绩,导致过于紧张,睡眠不好,心跳过快,这样让她又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她想,自己才高一就如此,那到高三还了得,因此她向心理老师求助。
案例分析她在向老师求助时,话题一直围绕“如何能睡好觉,学习很辛苦而成绩却不如意,怎么排解?”展开,心理老师在与她交谈第一次,教给她一些放松的技巧,并试让回答三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1.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2.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3.你如何看待成绩?女孩第二次咨询时,她带来了答案:1.考大学2.考大学,赶上比她好的同学3.成绩考得好,怕落后,被人赶上;成绩考得差,就恐惧、灰心。
心理老师在每个回答的后面画上为什么,女孩子很茫然,考大学是她读书的终极目标,她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看来,她的情绪现状及学习现状已形成一种自动化的思考,心理老师分析后,觉得这女孩思考问题已偏离合理性,通常没有充分理由就往坏处想,而且非常极端,非好即坏,针对她这种心态,心理老师进行分析后,与女孩重新探讨了如何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引导她对自己学习动力中非理性的说法进行自我辩驳,让她意识到学习实质是种成长,也是种乐趣,要学会正确看待成绩,并树立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心理期待。
经过心理老师的几次辅导,女孩逐惭意识到自己从初中升中学后,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信念上都存在问题,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及对成绩不合理的信念,给她带来越来越紧张的心态,导致学习活动成了负重的竞赛,因此才越走越累,她在对学习生活的描述中,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负面语言,这些负面的情绪累积,就严重影响了她学习的愉悦感,心理老师在辅导她的过程中,由浅至深地剖析她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建议,女孩也极力配合老师的辅导,最终走出心理阴霾。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5篇)
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5篇)高中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篇1使学生领悟: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冠军”,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现在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靠近成功,尽管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有能力克服,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学生学会积极应对来自外在和内在的消极压力,能够建立合理应对挫折的思维模式或方式方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进而追求成功。
理论背景:本单元主要以成功心理学为背景,探讨个体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应对来自青少年同伴的压力,如何面对心理危机以及如何自我激励追求成功。
故本文将从挫折、同伴压力和成功者的自我形象入手来阐述,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挫折挫折是由于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挫折对个体心里的影响有利有弊。
利:第一、挫折可帮助个体更好的适应社会。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适应所生存的社会的一生,如果适应得好,就会觉得生活真美好,而如果适应得不好,就会觉得生活失意、痛苦。
而要适应社会,就要学会随时依社会环境更替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情感和行为。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社会采用奖赏、引导、威胁、甚至惩罚的方式,让个体在成功和挫败中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依社会环境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言行。
第二、挫折课培养个体的意志力。
心理学家把适度的挫折称为个体成长中的“精神补品”。
因为在成长中,每战胜一次挫折,就强化一次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坚强的意志力也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锤炼中培养出来。
第三、挫折能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
个体面对挫折与失败,往往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策略,最终实现目标。
弊:其一、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水平,甚至会自暴自弃,对生活失望。
个体由于遭受挫折,引起情绪紧张,苦恼、失望等消极反应,重者甚至会使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功能处于紊乱、失调状态,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其二、挫折有损于身心健康,个体由于遭受挫折,不能实现目标,会引起紧张、焦虑、矛盾冲突等心理状态,长期的心境不良会导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精选16篇)
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高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篇1某学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
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
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
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
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
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专家分析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
首先,该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
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
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
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
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
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
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1【案例概述】案例中的男生叫小宇,是班主任几次电话给心理辅导老师,说孩子不想上学了,请辅导老师帮忙劝劝。
小宇不情不愿地被班主任带进心理咨询室,表面看上去,他老实唯诺,不像那种惹事厌学的调皮学生,当他与辅导老师单独相处时,他沉默半天,说:“老师,你别劝我了,我现在真的想退学。
”辅导老师给孩子倒杯水,拍拍孩子肩头,告诉孩子,想退学没人想拦,但得给个理由。
小宇的理由,只是太累了。
他说自己压根并不想来这所重点中学,是被父母安排的,他本来基础就差,也想努力学,但成绩就是不理想,父母一直不满意他的学习状况,他自己在学校里,每天做什么都不知道,觉得没意思透了,他原来的朋友,都在普通中学,学得挺开心的,于是,他想自己何必这么苦呢?所以不想念书了。
辅导老师问小宇,父母的意见是什么?听到这个问,小宇很烦躁,说不愿去管父母怎么想,因为他厌倦透了父母替他安排好一切。
从谈话中,导师预感到孩子和家长之间肯定有隔阂,让孩子的班主任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心理辅导。
陈宇的父亲是个老师,也是个对人对已要求很严格的人,他简单地寒喧几句,就开始谈孩子的问题,从交谈中,辅导老师看得出来,在家里,小宇的父亲是个有绝对权势的人,母亲性格较温和,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说不上话,主要是父亲管孩子,要求严格,导致父子关系很紧张。
后来,辅导老师找陈宇又谈了些有关他与父母关系的话题,陈宇告诉辅导老师,他小学时在父亲学校上学,常受同学欺负,他性格内向,没朋友感到孤单,成绩不太好,让父亲感觉很没有面子,常训斥他,就算是在学校受到委屈,父亲也不能理解反而责怪,次数多了,他对父亲越来越失望,刚开始还能听父亲说说,后来索性与父亲顶嘴了,结果,两人的关系越处越僵。
辅导老师明白,要解决小宇的问题,必须改善小宇与父亲的亲子关系,在随后的辅导中,辅导老师侧重于家庭治疗的方法,就是将小宇一家三口做家庭印象测定,从测定中看出,父亲在家中处支配地位,孩子与父母关系较薄弱,父母间关系较紧密,但却在处理孩子问题上达成一致。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3篇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3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如何开展高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3篇,欢迎阅读分享。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篇1【摘要】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心理十分敏感、脆弱,影响到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多疑,过分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失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字】高三学生心理分析我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考本科上线率一年赛过一年。
其实,决定高考命运背后的东西并不神秘,它是生理、心理、知识、信息、技巧等等的综合。
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比其它年级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需要老师、学生的关心与理解,保持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高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几个案例:案例1:学生甲(女),在非常重要的一次全市模拟统测中,成绩上了市里划的二本线,信心大增,但是在随后的几次周考中,成绩下滑,排名由班上前五名降至十几名。
此时,她心里感到沉重、压抑,于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同时,特别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__同学经常对我说,‘你好勤奋呀,那么晚还看书’。
”看到同学去玩,她也不敢跟着去,但又担心同学的评论,心里非常矛盾:到底是该继续看书还是与同学们一起去玩?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甲在连续几次考试失败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所花的时间不够,所以要用尽自己能挤出来的时间来追赶前面的同学,但是成绩提高不明显,又看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产生了矛盾的心理。
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指出其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帮他们弄清为什么会这样,讲清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要帮助他们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谈话的关键是与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首先,指出甲(女)把失败归因为学习时间不够,这是积极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学习动机。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及对策分析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及对策分析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及对策分析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大多容易通过各种表象被发现,也是心理问题高发时期。
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一:李某,女,现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
初中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
2004年7月以683分(分数线633分)的优异成绩升入某重点高中,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正如该生自己述说的:“进入这所重点中学,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对此感受很深。
我从进校门的那一刻,学习就相当刻苦,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刚开始,我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我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
越这样,我就越紧张,唯恐出现失误,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对不起自己的努力,害怕同学们瞧不起。
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却不能自拨,成绩也每况愈下”。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二:纪某,女,现某省重点中学高一文科班学生,中考时以一分之多(634分,分数线633分)考入高中,上学期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水平。
原因是:数学极差。
虽然情况如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
寒假考试数学竟不及格(89分),而当时班上只有四名同学不及格,其它科也成绩平平,不得已离开了心爱的物理、化学,选择了文科。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第一,小明的学习压力过大。
小明所在的学校对成绩有很高的要求,课业繁重,考试频繁,导致他感到压力山大。
他认为自己必须取得好成绩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扬,否则会被他人看不起。
第二,小明在学校中遭遇了一些负面事情。
他曾被同学当众嘲笑和羞辱,这让他感到非常难过和自卑。
他开始害怕和他人交流,生怕再次受到伤害。
1.支持和接纳小明的情绪。
让小明知道他的感受是被理解和尊重的,让他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案例二:
第一,小红对学习的目标模糊。
她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完成作业。
第二,小红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她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并且拖延做作业,加重了学习的压力。
总结:。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一:与老师对立,逃学上网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曾经教过的男生。
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轩。
我见到他时,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身上背着书包,嘴里还吸着烟。
他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当我喊他的名字时,先是一愣,后急忙扔掉香烟,站在那呆呆得看着我。
也许是老师的身份,让他当时的表情就是诚惶诚恐。
我并没有批评他,只是嘱咐他早些回学校,因为那个时间段是学生在校上自习的时间。
第二天,他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出了他昨天逃课的原因。
轩本来是个不错的学生,好多老师都说他聪明,给我的印象也很好。
可在高一下半年学校重新调整了班级,轩离开了原来的班级。
新的环境让他感到很陌生,新的同学和老师让他感到很不适应,没能够很快的调整心态,融到新的集体中去。
有一天轩迟到了,新的班主任批评了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快。
第二天轩又迟到了,这次他是故意的,他不愿向老师认错,老师很生气,就请了他的家长,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轩不仅没有改正,而是选择了逃避,逃学去网吧待了一个上午。
后来就出现了开始我讲的情况。
轩对我说自己很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对原来的老师和同学很留恋。
自己非常担心在新的环境中和同学们处不好,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心情非常焦虑,产生了对立情绪。
案例分析:轩的行为是因为心情焦虑时间过长,自己长时间处于无缘无故又无法摆脱的紧张状态引起的。
通过和轩谈话了解到,其实到了新环境中后,他并没有和别人发生矛盾,而是自己过度担心、紧张的情绪使自己产生了焦虑心情,从而导致行为失常。
辅导态度及方法:一是理解接纳他,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尊重他,信任他,宽容他,告诉他相信他讲的话都是实话,产生这种情绪反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绪。
二是鼓励他给予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充分肯定他的过去,帮助他分析原因,要能够正视自己和他人,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并成长,以前能做好的在新的环境中也一定能做好。
遇到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高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案例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名高一同学来自农村。
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和同学关系良好。
自从上高中后,学习上失去了原来的优势,不再象初中那样受到老师的重视。
在同学交往中,同学都说他傻,他觉得自己说话时,好像总有人在笑他。
他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总觉得现在的同学不如初中的同学好,上课也不愿意回答问题,认为其他人好像在议论自己,和同班同学格格不入。
高一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想家、怀念初中的同学和生活,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上没有了的优势,不象原来那样受到老师的重视,心里感到失落,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案例1中的的这名同学就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许多同学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因此,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要预料到这些情况,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多一些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实现从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过渡;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中的技能技巧;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让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活动,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对于住校生,客观上同学间的接触增多,家长的监督减少,加上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心理上的失落感,使高一入学后,有一部分学生发生了早恋行为,这一时期,因为同学之间了解少,很多同学之间的关系,保持时间短,更换速度快,大多数是为了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所以,除了学生适应问题,还要对入学后的早恋问题加以引导。
案例二:我打架了一名男生平时性格内向,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没有打过架,升入高中后学习的压力加大,在同学交往中处于弱势,经常听别人的指挥,在家里妈妈经常唠叨,别和坏孩子玩,要好好学习。
一次,他和一名外班同学发生口角,那名同学骂了他,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打了那名学生。
在男同学经常会发生打架事件,有些是因为不良的品德和行为造成的,还有些是因为不良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合理宣泄造成的。
高中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
高中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琳(化名),女,17岁,是一名高二的学生。
小琳就读于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中上游水平。
她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子,平时话不多,但和熟悉的朋友相处时也会展现出活泼的一面。
二、问题表现。
1. 考试前的症状。
在考试前一周左右,小琳就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
她会变得特别紧张,晚上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考试的画面,担心自己考不好。
她会想“要是数学又没考好,排名就会下降很多,老师和爸妈肯定会很失望”。
食欲也明显下降,看到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都没什么胃口。
她的妈妈说,每次考试前小琳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变得很沉闷。
2. 考试中的症状。
进入考场后,小琳的心跳会急剧加速,手心里全是汗,甚至会微微发抖。
她拿到试卷后,眼睛盯着试卷,脑子却像是突然空白了一样,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变得陌生起来。
有一次英语考试,她因为太紧张,把一个很简单的单词都写错了,这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她还会频繁地看时间,越看越着急,越着急就越做不下去,整个考试过程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3. 考试后的症状。
考试结束后,小琳并不能放松下来。
她会反复回想考试中的题目,觉得自己这里没做好,那里也做错了。
如果考得不好,她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沮丧之中,好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
要是考得比自己预期的好一点,她又会担心下一次考试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三、背景信息。
1. 家庭环境。
小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她的学习要求比较严格。
从小琳上小学开始,父母就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希望她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小琳的记忆中,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父母首先关注的就是分数和排名,如果考得不好,父母虽然不会严厉地批评她,但那种失望的眼神让小琳感到非常难受。
家庭氛围比较严肃,平时大家交流的话题也大多围绕着学习。
小琳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学习好就是唯一能让父母高兴的事情。
2. 学校环境。
重点高中里竞争非常激烈,同学们都很优秀。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一、案例背景介绍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高中生的心理困扰和辅导过程。
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成绩下滑,与同学关系紧张。
他的父母发现他经常独自沉思,情绪低落,于是决定寻求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三、辅导过程1. 初步评估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初步交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
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获取更多信息,初步评估小明的心理状态。
2. 问题分析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发现他在学习方面存在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同时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
心理辅导师认为小明可能面临着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3. 目标设定心理辅导师与小明一起制定了目标,包括提升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改善与同学的关系,以及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
4. 心理干预(1)学习动力提升: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发现他对某些科目存在兴趣。
辅导师鼓励他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增加学习的乐趣。
(2)自信心建设:心理辅导师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和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小明纠正消极的自我评价,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3)人际关系改善:心理辅导师与小明一起探讨了他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并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积极沟通、倾听他人等。
5. 辅导效果评估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定期的辅导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同时,辅导师也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他的进展。
四、案例总结通过心理辅导的过程,小明逐渐恢复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他的成绩逐渐提升,心理状态也逐渐稳定。
这个案例表明,心理辅导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困扰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挑战。
五、心理辅导的意义心理辅导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更是帮助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一、个案背景资料小L是初三学生,因为喜欢唱歌,且能随口编上两句歌词,便受到同学们的赞许。
但他只会自己欣赏,不会向人表演,更不懂得运用于实践。
他对自己毫无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成才,甚至认为没有哪种职业适合他。
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责内疚,时常出现逃避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经我们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由我负责指导小L参加心理辅导。
二、案例分析1、小L的主要问题和表现小L是我校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虽然性格外向,兴趣爱好广泛,但只会自己欣赏,不会向人表演,更不懂得运用于实践。
对自己毫无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成才,甚至认为没有哪种职业适合他。
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责内疚,时常出现逃避行为。
2、教师的主要做法1)通过师生交流,消除小L的心理障碍2)鼓励小L积极地去克服困难3)正确引导小L 提高自信心4)有意识地让小L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与其他同学交往5)开设心理咨询室,组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6)利用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疏导三、案例反思本案例涉及到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讨论。
小L的问题并非学习方面所致,从而也决定了辅导的侧重点应放在心理辅导方面,即如何培养和提高小L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小L在学习方面较努力,但从学习态度上看存在明显问题,即缺乏毅力,易受干扰。
其行为表现是“想得多,做得少”,既有学习的动机不强烈,又有认知风格偏差,自我管理能力欠佳,所以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艰巨性。
同时,小L的自我评价很低,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影响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源于其自身人格的脆弱,所以心理辅导工作还需要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2、教师的主要做法1)通过师生交流,消除小L的心理障碍1)每次跟小L谈话之前,先弄清小L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学校、班级等。
2)为小L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如图书馆、宿舍、教室等,但在课堂上,最好找一个角落或小房间来进行,以免影响别人。
2)在与小L接触时,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不要表现出任何焦虑、冷漠、嫌弃等,使小L感到被拒绝、被歧视。
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精选5篇)
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一个高中生张××,因其最好的朋友和最敬仰的老师发生了性关系,最后导致了老师被开除公职,最好的朋友被迫转校。
此事件后两个月以来,该学生出现了对男性的高度戒备,突然面对男性会出现瞬间的惊厥现象,神情紧张。
最严重的时候,对任何一个接触的人都有戒备心理。
咨询师采用了冲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治疗,目前状况基本稳定,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学习效果开始好转。
关键词:冲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严重心理问题一、一般资料张××,女,18岁,无精神病史。
8岁以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10岁由父母接到身边。
13岁在大姨家居住,并在其地念完初中。
16岁以优异成绩考上所属地的省重点高中。
父母都系农村人,常年在外打工。
父母双方无精神病史。
张××,小时候,有点肥胖,外号“胖妹”。
家里有个弟弟,身体不是很好,父母对弟弟的关注多一些。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父母接触的机会很少。
从小学习勤奋,文化成绩一直很好,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很少接触外人。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我怕见男性,尤其是怕见男老师。
个人陈述:两个月前,我最好的朋友转校了,我最敬仰的老师也走了。
那个老师他对我很好,在生活上关心我,学习上不厌其烦的为我解答疑惑,我的爸爸都没有能这样待过我。
可现在我敬仰的老师却做出来这种事情,而且他还伤害了我最好的朋友,我恨他。
现在我的生活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没有了最好的朋友,我现在不相信任何人,我觉得人都太虚伪了。
我最怕见我们班的男老师,我怕他们,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啦,虽然事后也在想,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很多的老师还是那么的关心学生,那么的爱好学生,那么有责任心,但我见到男老师的一瞬间就是很惧怕。
我想摆脱这种恐惧,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可是我怎么也摆脱不了。
高一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高一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心理辅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面临着许多身心上的变化和困扰。
本文将以一个高一学生的个案为例,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方案。
I. 问题描述这位高一学生名叫小明(化名),16岁。
他性格内向、害羞,在班级中缺乏自信,在与同学交流上有困难。
近期发现他总是愿意一个人独处,不爱参加班级活动,成绩也开始下降。
通过初步了解,可以看出他存在社交焦虑和自尊问题。
II. 个案分析1. 社交焦虑小明表现出明显的社交焦虑症状,比如对于即将到来的班级聚会感到紧张、害怕与同学进行谈话等。
这种焦虑使得他远离他人并变得封闭。
2. 自尊问题小明在班级中经常感到自卑和不被接受。
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并担心自己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友谊。
III. 辅导方案1.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首先,辅导师应设法建立起与小明的亲密关系,让他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倾听、尊重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2. 探索焦虑源头通过与小明沟通交流,探索社交焦虑的根源。
可能是遭受过羞辱或批评的经历,或者是来自自我价值观念方面的负面影响。
找出这些源头将有助于后续的定向干预。
3. 提供认知重建针对小明产生的消极和不真实想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技巧进行干预。
包括教导他寻找证据以驳斥其消极观点,并鼓励他培养积极且合理的自我思维模式。
同时提供适当支持,并引导他学会从积极角度看待事物。
4. 认识自我优点辅导师可引导小明回顾并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重新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价值感。
可以通过鼓励他参与某个特长领域的活动,如文学、体育等,以增强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5. 情绪管理技巧指导小明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这对他应对社交焦虑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面思考。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在紧张或焦虑时保持冷静,并降低身心压力。
6. 建立支持网络鼓励小明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团队项目以及其他社交机会,逐渐建立起与同学之间更密切的关系。
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心理辅导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由于高中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以及自我认同等问题。
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三个真实案例,介绍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帮助高中生解决问题,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这些案例涵盖了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问题。
案例一:学习压力李华是一位高二学生,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取得了很低的分数,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既焦虑又沮丧,并且逐渐失去了学习动力。
为了帮助李华缓解学习压力,心理辅导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建立信任:首先,心理辅导师倾听并接纳李华的情绪表达,让她感到被理解。
通过鼓励和肯定李华过去所取得的进步,建立起与她的信任关系。
2. 制定合理目标:与李华一起制定明确和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通过分解一项大任务成为小目标,帮助她逐渐恢复对学习的信心。
3. 情绪调节技巧:教授李华一些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的技巧,例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自我放松方法。
指导她在考试前采取冷静和放松态度来提高自信心。
这些措施帮助了李华重新找回了学习动力,并且在随后的考试中有了明显的进步。
她开始对自己有更多的自信,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
案例二:人际关系王明是一个内向而孤独感较强的高中生。
他很难与同学们建立友好关系,因此经常感到孤单和不被接纳。
这种情况让他情绪低落并且对社交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心理辅导师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王明改善人际关系:1. 自我认知:引导王明通过问卷、反思和讨论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对自我能力的认知。
帮助他明白自身价值,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社交技巧:教授王明一些社交技巧,例如积极倾听、与他人沟通时保持眼神接触、尊重他人的观点等。
通过模拟练习和反馈,帮助他提高与同学们有效互动的能力。
3. 寻求兴趣爱好:引导王明参加一些兴趣班、俱乐部或志愿者活动,在这些场合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扩大社交圈子。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解析及应对方法
高中生心理科普|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解析及应对方法!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逐渐增加,思维方式的不断变化,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
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李某的烦恼1.咨询师观察来访者李某,是一位女高中生。
从表面上看,她很开朗,性格像个男孩子,留短发,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2.来访者主诉母亲很自信,甚至有些自傲,喜欢说教,但是很优秀,父亲在家中没有主导权,有点怕母亲。
小学至初中,自己的成绩很优秀,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很深,自己就很喜欢模仿母亲的行为举止,希望自己向母亲一样优秀。
母亲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也坚信这一点。
初三的时候,自己认识了两位男生,一位不但成绩优秀而且可以很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位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大度宽容很快乐。
这两个男生的生活方式完全颠覆了自己关于“成绩好就有尊重与快乐”的价值观,自己越来越羡慕那两位男生不仅快乐,而且有很多好朋友,于是不再追求优秀的成绩,开始颓废,成绩一路下滑。
高一时,由于和班级同学相处得不好,母亲的不断说教加深了对家长的敌视,在回家的路上,出车祸了。
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认识了A同学,A同学是语文课代表,冒着大雨来医院帮自己补习深受感动,但是A同学是一个更为自私功利的人,将所用的帮助视为利益的交易。
自己被A同学的歪理说服了,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人,觉得自己很没用,毫无快乐可言。
3.咨询师笔记李某很聪明,知识面也很广。
作为高中生,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成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许多问题他们都似懂非懂,有时执著任性,有时盲目效仿,这时需要有人指点她们,帮助他们摆脱困惑与苦恼。
她很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寻求帮助。
可是,每当她表现出反复的时候,别人往往不耐烦,甚至是讥讽。
因此,她自卑、缺乏自信,观念上发生冲突,从前的困扰再次浮出水面。
最新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资料
最新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资料案例分析一:现代中学生焦虑症案例
患者:一名17岁的女孩R
主诉:R一度认为自己遭受了爱、安全地感和被接纳的欲望的摧残,
导致心理和情感疲劳,曾经晚上做的梦都会带着恐惧,考试前会出现担心
和焦虑,常常担心朋友会被伤害,感觉自己被压得太沉,心情烦躁,常感
到害怕,还有极度的疲劳和情绪低落,也会有自我攻击倾向,情绪波动起
伏大,睡眠障碍也时有出现。
诊断:一名17岁女孩疑似发生了焦虑症。
治疗:通过生物化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来帮助R改善现状并减少焦
虑症状。
治疗方案:
1. 调节生物化学: R摄入socvalen、薰衣草油、维生素B和维生素
C来帮助缓解情绪的波动以及害怕的感觉。
2.心理学治疗:通过和R沟通,帮助她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情绪,特别
是当她犯下错误时。
接着,再给R提供技术指导,教她去控制及处理情绪;对R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引导R发展正确的认知模式;在谈话中,重点聊提出R对未来的担忧,帮助R面对和接受这些无法
控制的现实,最后,鼓励R发展主动性和自信,逐渐让R自己调节自己的
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一名高一同学来自农村。
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和同学关系良好。
自从上高中后,学习上失去了原来的优势,不再象初中那样受到老师的重视。
在同学交往中,同学都说他傻,他觉得自己说话时,好像总有人在笑他。
他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总觉得现在的同学不如初中的同学好,上课也不愿意回答问题,认为其他人好像在议论自己,和同班同学格格不入。
高一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有:想家、怀念初中的同学和生活,人际关系不和谐,学习上没有了的优势,不象原来那样受到老师的重视,心里感到失落,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案例1中的的这名同学就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许多同学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因此,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要预料到这些情况,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多一些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实现从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过渡;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中的技能技巧;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让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活动,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对于住校生,客观上同学间的接触增多,家长的监督减少,加上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心理上的失落感,使高一入学后,有一部分学生发生了早恋行为,这一时期,因为同学之间了解少,很多同学之间的关系,保持时间短,更换速度快,大多数是为了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所以,除了学生适应问题,还要对入学后的早恋问题加以引导。
案例二:我打架了
一名男生平时性格内向,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没有打过架,升入高中后学习的压力加大,在同学交往中处于弱势,经常听别人的指挥,在家里妈妈经常唠叨,别和坏孩子玩,要好好学习。
一次,他和一名外班同学发生口角,那名同学骂了他,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打了那名学生。
在男同学经常会发生打架事件,有些是因为不良的品德和行为造成的,还有些是因为不良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合理宣泄造成的。
这些不良情绪一旦遇到诱因后就会爆发出来,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一名高三的男生在踢足球时,因为一点小事,把自己平时很好的朋友给打了,他说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打完人自己也蒙了。
高三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容易情绪烦躁,脾气大,如果压力过大、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不但对自己身体不利,也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
因此,当学生犯错误是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还应探究学生犯错误的原因。
找到原因,才能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排遣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当情绪不好时,可以找好朋友聊天,一吐不快;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一下激动的情绪;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痛哭一场;把自己的不快一些日记或写信的方式倾诉出来。
这些方式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案例三:我谈恋爱了
在一个学生给我的信中这样写道:“升入高中后,我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位女生的气质所吸引,她那坚强、开朗、不屈服的性格使我对她充满了好感,随着她在我面前出现频率的增
加,抑制不住,我向她倾诉了对她的好感,没想到,她对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随后,我们双双坠入爱河。
”
高中阶段,男女同学之间存在好感,以至双方走到一起,应该说也是正常的事情,但作为教师,有责任在这一时期对他们加以引导。
在学生情感问题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班内提倡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
2.老师在男女学生交往的初期不要暗示。
比如,班上有男女两个同学单独在一起时间较多,已经有一定的苗头时,可以找他们谈话,但这时最好不要说:“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正在谈恋爱?”这反倒给他们以暗示,使他们的关系更明朗。
我觉得这样说会更好一些,:“我认为你们俩只是一般的同学关系,只不过比别人接触多一些,希望你们在学习上互相鼓励,互相进步。
”这样可淡化他们之间的关系。
3.对恋爱中的同学,不要硬拆。
如果你发现班里有谈恋爱的同学,而且关系还很密切,不是不管,也不是拆散,而是对他们提出要求,告诉他们对待这一问题要理智,要保持距离,不要在同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给他们制订一定的学习目标。
相信他们能处理好学习和情感的关系。
在他们基本上能按老师要求做的时候,最好不要请家长。
因为大多数家长不同意学生在高中阶段谈恋爱,尤其是女生的家长,被老师叫来,面子上又有些不好看,所以回家后,必然要采取措施,一般的都要他们断绝关系,不再来往。
在恋爱中有这样一种效应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由于外界的反对会使二人的情感越来越深。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遭到双方家长的反对,反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所以有时家长、教师反对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反而起到了强化作用。
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两个学生老师怎么拆都没有拆开,过一段,老师不理了,他们反倒分手了。
4.关注失恋和单相思的学生。
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因失恋而萎靡不振,有的因为单相思也会影响学习,他们这些苦恼又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所以这类学生也应引起老师的关注。
案例四:我不敢面对别人的目光
一个学生打来的电话,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他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就是自己的家里来人,都要躲在门后不愿意见。
从小家里人就说他“憷窝子”。
上初中时,有的同学看他老实,经常欺负他,但有一个同学经常保护他,但条件是他让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他在受到保护的同时其实又在受另外的压抑。
上高中后,同桌对他非常差,当同桌睡觉时老师走过来,如果忘了提醒,就要受到一顿责骂。
他不想受到这样的待遇,但又没有勇气向老师说,也没有勇气反抗。
初中、高中因为它的懦弱别人给他起了外号,而且是很难听的外号。
在学校里他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什么特长,没有找到一点可以让自己自信的东西,自卑心理非常严重,而且他人的评价渐渐的成为他的自我评价,我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能力的“憷窝子”,什么也不行,什么也干不好。
从初中时,就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就连和同学、村里人面对面打招呼时,都觉得不敢面对他们的目光,即使打招呼,也觉得很不自然。
现在,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担心以后如何和别人交往,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夜里经常失眠。
而且因为交往问题已经影响了学习。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青少年自我评价还不完全成熟,有的还需要他人的评价去评价自
己。
可见,班级舆论、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案例中的同学在我们的班级中可能会存在,老师的目光关注较多的是学习成绩好的、经常犯错误、性格外向、在老师面前出现频率高的学生,这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还要关注在班级中默默无闻,处于弱势的学生。
今年,已经毕业的一名学生来找我,说要办理户口问题,但是我已经认不出她了,她因为学习成绩三科没过,留级了,但她没有念下去,自动退学嫁到江苏,有好几年都没有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记得她学习成绩总是最后一名,好像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那时我真的非常惭愧,除了记得她的学习成绩,对她还了解多少?如果当时在我的班里对她多些关心,多些鼓励,可能会使她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即使,改变不了留级的现实,也可以让她能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老师做的可能就是几次谈话、一些鼓励,而改变的可能就是她的一生。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发展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关注在班级中处于弱势的学吧。
案例五:我不能坚持考试了
期中考试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一名学生来请假,说他不能考试了,头痛得厉害,要去看病。
期中考试后,我约他到咨询室,他说自己有头痛的毛病,这次考试也是高中的第一次考试,他希望成功,又害怕失败,在极其矛盾的情况下,头痛开始发作,最终无法坚持下去。
他并没有和我谈及家庭情况。
后来,通过班主任了解到,他从小父母离异,小的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经常打他,现在和父亲、继母生活在一起,父亲不让他见他的生母。
这名同学成功欲望强烈,脾气急躁,情绪不太稳定。
现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大多数有以下特征:脆弱、敏感、多疑、偏激。
严重的对社会和他人持怀疑和敌对的态度,有的甚至有报复心理。
还要注意的是,因为在家庭中缺少爱,一旦在同学中有对他们好的同学极易出现早恋现象。
因家庭特殊而早恋学生的比例要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
所以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最好不要在针锋相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上案例虽然是个案,但从中可以从个性问题看到的共性问题,从特殊性看到一般性,同时分析这些案例,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应是学生最信赖的人、最想倾诉的人。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假如你只是从教室的讲台上观察学生,假如学生仅仅因点名才走近你,假如你跟他交谈只限于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任何心理学的知识也帮不了你,你应当像对待同伴和直言规劝你的朋友那样,跟学生打交道,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失望的忧伤。
”愿我们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心灵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