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及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与习题解析一.教学内容: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中的吸热与放热二.知识框架与知识串线(一)知识框架(1)六个物态变化过程。

固态=液态液态=气态固态=气态(2)六个物态变化现象。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3)箭头向上的线表示:①物体放出热量;②物体温度降低;③物质密度逐渐增大。

箭头向下的线表示:①物体吸收热量;②物体温度升高;③物质密度逐渐减小。

(强调: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4)六个三: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三个互逆过程:①溶解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解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5)两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②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A、达到沸点;B、继续吸热。

(一)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二)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 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遇热时,玻璃泡中的液体膨胀,沿细管上升;遇冷时,液体收缩,细管中的液柱下降。

因此,通过细管中液柱的高低,就可以显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实验总结(含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实验总结(含答案)

物态变化经典实验总结一、晶体熔化实验:(1)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将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上图所示,其中的“适量”指的是既要浸没试管装固体物质的部分同时试管浸入水中后水不溢出。

(3)相比于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用图中装置进行加热的好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同时使温度升高缓慢(选填“迅速”或“缓慢”),便于观察物质的状态、温度并记录。

(4)实验中应选用碎粒(选填“大块”或“碎粒”)状的物质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便于实验过程中测量温度,同时受热更均匀。

(5)在对固体加热的过程中,搅拌棒的作用是使固体受热均匀,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6)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时,待温度升至5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得到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加热到第6min时,物质所处状态是液(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7)在熔化的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装置上取下来,试管中的物质会停止熔化,将试管重新安装在装置上后又继续熔化,这说明了固体在熔化过程要吸热。

(8)若用冰做此实验,发现不必用酒精灯加热冰就能在室内熔化,原因是冰的熔点低于室内温度,可以从环境中吸热。

(9)实验时,如果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中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

(10)下表是同组的同学未完成的数据记录表,请你接着把表格设计完整。

时间t/min01234567...温度t/℃物质状态(11)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附答案)1、温度【知识积累】(1)定义: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特点:任何物体都有温度,所以温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分。

即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常见温度值的记忆:①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②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5℃③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④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典型习题】【练习1】关于“摄氏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B.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C.—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D.0℃就是没有温度【练习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酒精灯外焰温度是100℃【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2、温度计的使用【知识积累】正确使用方法:(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仰视示数偏小,俯视示数偏大)【典型习题】【练习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测温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保证不超出温度计的量程B.测量前,需要用力将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C.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以接触到容器底部D.读温度计的示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保证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练习2】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在发生下边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 夏季,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寒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④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愈来愈小,最后“消逝”了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分析】【解答】①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因为湿衣服中的水汽化造成,汽化吸热;② 冰棒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液化放热;③ 玻璃内表面有一层冰花是因为教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处遇冷凝华成冰,凝华放热;④ 樟脑丸愈来愈小最后“消逝”是因为樟脑丸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吸热。

这四项中放出热量的为②③ .故答案为: C【剖析】本题观察物质的物态变化时吸热与放热的知识。

汲取热量的物态变化包括:融化(固态变为液态)、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包括: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凝结(液态变为固态)、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需要判断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进而判断其是吸热还是放热。

2.飞船绕地球飞翔时,假如在舱内进行以下实验,此中不可以达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察看洋葱表皮【答案】A【分析】【解答】 A、天平的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赖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假如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可以达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达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故该实验能够达成;D、用显微镜察看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因此该实验能够达成.应选 A.3.以下估测切合生活本质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 1NB. 人感觉舒坦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 ls 跳动约 70 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 1.5m【答案】A【分析】【解答】 A、两个鸡蛋重约1N, A 切合题意;B、人感觉舒坦的温度是23~27℃, B 不合题意;C、人脉搏 1min 跳动约 70 次,而不是 1s, C 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 3m , D 不合题意 .【剖析】依据平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剖析解答本题.4.水资源是可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 X、Y 和 Z 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X 阶段是蒸发,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B. X 阶段是蒸腾,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C. X 阶段是凝结, Y 阶段是蒸发, Z 阶段是凝结D. X 阶段是降水, Y 阶段是蒸腾, Z 阶段是凝结【答案】 A【分析】【解答】在太阳的照耀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在上涨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为小水珠,小水珠在漂浮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为雨着落到地面;即图中 x 为蒸发过程, y 为凝结过程, z 为降水过程 .A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剖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断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 .5.马上辞别母校的你,以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切合本质的是()A. 运动会竞赛中100m 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经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概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B【分析】【解答】 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许多于10s, A 不切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靠近1A, B 切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 ,C 不切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因此一般状况下更不到45℃,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B.【剖析】依据生活中常有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有数据解答。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放热的是()A. 春天,河流解冻B. 夏天,冰雹直下C. 秋天,雾气漫天D. 冬天,雨雪纷飞【答案】 A【解析】【解答】A.河水解冻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A符合题意;B.冰雹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B不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放热,C不符合题意;D.雪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4.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1N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l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 .5.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6.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 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及其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及其答案

物态变化汇总1.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2.春天,河面烟波浩渺3.夏天自来水管“冒汗”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5.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6.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汽水瓶子上面出现一层“汗”7.夏天,天热,狗喜欢把舌头伸出降温8.夏天,干旱,田地干裂9.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10.冬天,河水结冰11.冬天开车出行,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一层水雾12.冬天开车出行,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一层霜13.冬季,冰雕没看见“化”就变小了14.冬季,室外冻冰的衣服直接变干15.冬季,户外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16.冬季,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17.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18.雾的形成19.雾的消失20.露珠的形成21.露珠的消失22.霜的形成23.霜没化就消失了24.雪的形成25.严冬,雪层变薄26.冰雹的形成27.冰雹的消失28.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29.用久的白炽灯灯泡壁、日光灯两端管壁发黑30.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变干31.冰棒从冰柜里拿出后,1)发现冰棒粘着白花花的“粉”2)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冒“气”;3)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外出“汗”4)冰棒变成了冰粥5)吃冰棒降温解暑32.暖瓶口出现朦胧的“白气”33.烧开水,开锅盖,带眼镜看不清,哈上一层“雾”34.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35.铁变成铁水36.把钢水浇铸成各种零件37.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38.将碘管放到热水中,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从热水中取出,碘蒸气消失39.新鲜蔬菜放时间长了,容易干瘪40.有人发烧,在身上涂抹酒精降温41.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42.火箭头部的特殊涂层可以防止火箭头部温度过高43.修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加工成沥青液44.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45.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46.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47.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48.烧开水,冒“白气”49.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晰起来50.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51.北方冬天的树挂5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云雾缥缈的舞台效果53.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1)先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2)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5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1)干冰在大气层消失2)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或小水滴3)冰粒下降过程中冰晶变成雨滴答案2.液化3.液化4.先液化后汽化5.液化6.液化7.蒸发吸热降温8.汽化9.蒸发(汽化)10.凝固11.液化12.凝华13.升华14.升华15.液化16.凝华17.凝华18.液化19.汽化20.液化21.汽化22.凝华24.凝华25.升华26.先液化,后凝固27.熔化28.升华29.凝华30.升华31.1)凝华2)液化3)液化4)熔化5)熔化吸热降温32.液化33.液化34.汽化35.熔化36.凝固37.升华38.先升华,后凝华39.汽化(蒸发)40.蒸发吸热降温41.先汽化,后液化42.熔化和汽化,均吸热降温43.熔化44.先熔化后凝固45.凝固46.汽化47.蒸发吸热降温48.先汽化后液化49.先液化后汽化50.升华51.凝华52.先升华吸热降温,后水蒸气遇冷液化53.1)汽化(说明:气压减小,汽化加快)2)液化(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54.1)升华吸热降温2)凝华、凝固3)熔化。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3 物态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答案】B【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四川省雅安市)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

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答案】D【解析】【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B.C.D.2、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吸热3、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4、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华现象5、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6、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① 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铁管比0℃的木头更冷B.体温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8、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A.固态B.液态C.固液混合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10、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11、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13、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

(初中物理)第3章 物态变化(解析版)

(初中物理)第3章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一、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 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的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 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3)注意:“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 ℃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

(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物理量的符号是 K ,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

二、温度计1.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 ℃。

2.温度计的使用(1)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能离开人体读数。

(1)体温计的量程:35 ℃--42℃,与人体体温变化范围相同,分度值为0.1 ℃。

(2)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里面的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弯管到达直管中,待稳定后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弯管处断开,直管中水银不能回流,所以离开人体后的体温计示数仍代表人体温度。

(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确保每次测量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温度而不是原来的温度。

【经典例题考查】1.在本次疫情中,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中考:物态变化复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物态变化复习题(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考点聚焦】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一、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3)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方法提示】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记住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相同点【对应训练】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

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这种物质是〔〕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图1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答案:C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2、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B.阳光普照,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答案:AA.自然界中的水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并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但并不按照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固定方向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B.阳光普照,温度升高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固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状态相同答案:A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温度不断升高,都要吸热,故A正确;B.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熔化,第4min熔化过程结束,故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B错误;C.该物质处于0℃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该物质在B点时是固态,在C点时是液态,中间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某体温计示数为38℃,若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8.5℃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37℃、38.5℃B.38℃、38.5o CC.37℃、38℃D.37℃、37℃答案:B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动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自动下降。

所以使用前要甩动几下,使水银回到35℃以下。

不甩直接,用这支体温计测37℃的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用它测38.5℃的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8.5℃,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答案:B造雪机在工作时,将液态的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喷出形成“白雾”,这些小水滴由液态的“白雾”变成固态“白雪”的过程叫凝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C.分度值是 1℃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答案:DA.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超过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所以体温计不能用沸水消毒,故A错误;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它是能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C.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分度值为0.1℃,故C错误;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②盛夏,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③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初冬,清晨草地上出现霜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①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冰雪熔化过程,需要吸热;②盛夏,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水蒸气在鸡蛋表面液化为小水滴,液化需要放热;③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雾发生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④初冬,清晨草地上出现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

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答案:D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D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在第3min时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3min 开始水沸腾,故A错误;B.在第3min和第6min之间,水保持沸腾状态,水不断吸收热量,由图像可知,温度没有达到100℃,在t 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将降低,水温不会保持100℃不变。

故B错误;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温度没有达到100℃,所以水的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D.由图像中的数据知,水的沸点低于100℃,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知,实验时的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C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王老师上课带来一把金属勺放在了讲桌上,把刚烧开的开水倒入杯中,将金属勺放在杯里,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约20℃)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熔点不低于20℃B.该金属熔点低于20℃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D.该金属是非晶体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4:5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5.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以下四幅图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与其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6.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温度不变,内能在减少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7.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0℃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10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D.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树上出现的美丽的雾凇A.(1)(2)B.(2)(4)C.(1)(3)D.(3)(4)10.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防盗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kgD.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答案】 D【解析】【解答】A.防盗门钥匙长度一般为5cm,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为5km/h,换算单位约为1.4m/s,B不符合题意;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0g,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摄氏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各物理量的估算以及单位的运用,四个选项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B需要单位换算.2.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B.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0.1AC. 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180WD. 人类的反应时间约为2s【答案】A【解析】【解答】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A符合题意;0.1A的电流太小,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约是5A,B不符合题意;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大约在3W左右,C不符合题意;人类的反应时间小于0.5s,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 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4.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天湖面结冰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 25 寸彩电的功率约 25WB.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C. 洗澡水的温度约60℃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的焦距约50cm【答案】B【解析】【解答】解:A、25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3m/s,4km/h=4× m/s≈1.1m/s,故B符合实际;C、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而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C不符合实际;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或10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B. 上午露珠逐渐消失C. 早晨山林中出现了雾D. 树枝上形成雾淞【答案】B【解析】【解答】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B、露珠的消失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D、雾淞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C、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8.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C. 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D. 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答案】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的质量m=100g=0.1kg,重约为G=mg=0.1kg×10N/kg=1N,A 符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7℃,B不符合题意;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C不符合题意;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参数的了解解答.9.小王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B. 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WC. 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D. 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70℃【答案】 C【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重约为600N,A不符合题意;教室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B不符合题意;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C符合题意;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3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成人体重约600N左右,日光灯功率40W左右,物理课本宽约20cm,刷牙水的温度约35℃.10.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B. 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C. 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D. 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70℃+2×4℃=78℃;当温度升高到78℃,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L2亮,报警.故选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题干中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2℃,直接根据液柱(或所指示)的位置即可读出该点处的温度值,读数时要从绝对值小的示数向绝对值大的示数读起;②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构成:①低压控制电路,②工作电路;其实质是一个自动控制开关.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 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 钢水铸成钢锭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答案】 B【解析】【解答】A. 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是物质从液态变气液态的过程是汽化,A不符合题意;B. 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符合题意;C. 钢水铸成钢锭,是物质从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C不符合题意;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是钨丝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六种物态变化解答.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1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 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 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D. 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时它吸收的热量越多【答案】 B【解析】【解答】A.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A不符合题意;B.物体内能增加的方式有两个: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因此说只告诉物体的内能增加,不能确定就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B符合题意;;C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若吸收热量的物体正好是处于熔化状态的晶体或正在沸腾的液体,则其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大,但其温度不变,因此物体内能增加,不能确定温度是否一定升高,C不符合题意;D. 物体吸热多少与物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了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物体内能增加的方式有两个: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13.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 成都中考时教室里的温度大约为B. 成都的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C. 成都三环路全长为350kmD. 一名参加成都中考的考生坐在教室里,地球对他的吸引力约500N【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A不符合实际;B、快速公交车里空调的额定电功率约为1×103W,B不符合实际;C、成都三环路全长约为51公里,C不符合实际;D、一名中学生质量约50kg,地球对他的吸引力G=mg=50kg×10N/kg=500N,D符合实际。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放热的是()A. 春天,河流解冻B. 夏天,冰雹直下C. 秋天,雾气漫天D. 冬天,雨雪纷飞【答案】 A【解析】【解答】A.河水解冻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A符合题意;B.冰雹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B不符合题意;C.雾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放热,C不符合题意;D.雪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4.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1N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l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 .5.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6.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 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

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长期以来,呼风唤雨一直是神话中“龙王爷”的权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成功的干预天气,如图所示,在利用飞机播撒“干冰”(固态的CO2)人工增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在播撒“干冰”过程中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 “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熔化吸收大量热量C.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D.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机翼下方的压强【答案】 C【解析】【解答】解:A、飞机在播撒“干冰”的过程中,飞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因此飞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B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干冰”播撒到空气中后会升华,吸收大量热量.故B错误,C正确;D、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上表面的路程大,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4)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及习题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使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1摄氏度某地气温-3℃念搞: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折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结构:下存有玻璃浸,里丰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厚薄光滑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光滑地铸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用途量程分度值所用液体特殊构造使用方法实验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20℃~110℃寒暑表测室温-30℃~50℃体温计测体温35℃~42℃1℃水银煤油(红)1℃酒精(红)0.1℃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采用前:观测它的量程,推论与否适宜试样物体的温度;并正视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精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温度计的玻璃浸必须搞小目的就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小,上面的玻璃管搞粗的目的就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小,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就是:读数精确。

二、物态变化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及放热吸热情况:1、熔融和凝结①熔融: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1升华吸热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液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气凝华吸热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熔融特点:固液并存,放热,温度维持不变熔融特点:放热,先变硬变稀,最后变成液态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结。

凝结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结的条件:⑴达至凝固点。

⑵稳步吸热。

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温度不断下降。

蒸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促进作用:冷却放热(喷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备空调促进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就是气压增大时减少,气压减小时增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轻易变为气态的过程,放热,易升华的物质存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轻易变为固态的过程,吸热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2沸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腾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进行,减小与空气的碰触面积。

⑵将衣服摆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摆在阳光下或温度教导高处。

⑷将衣服水解(搓洗、烧熔)。

☆表述“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冰的温度是0oc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2.下列关于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所述,只有贴有100oc和0oc的温度计,其念出的温度才为多少摄氏度b.-18.6oc可以读成零下18.6摄氏度或负18.6摄氏度c.-18.6oc可以读成摄氏零下18.6度或摄氏负18.6度d.-18.6oc可以读成零下18.6度3.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却不相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它们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a.下降的高度一样,示数成正比b.内径粗的再升得低,它的示数也小c.内径粗的再升得低,但它们的示数成正比d.内径细的再升得低,它的示数大a.只是将温度计靠在了杯壁上了b.只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之中c.温度计靠在杯壁上了,又没有将温度计上的玻璃泡浸没到待测液体之中d.没有任何错误4.海南岛盛夏季节,将一杯自来水放了约1h,估计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5ocb.10occ.20ocd.40oc5.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抽出,温度计的示数将()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一直增大6.推论以下哪一过程出现了物态变化?()a.把铜块加热到100ocb.把大铁皮剪成小铁皮c.冰雪消融d.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7.对于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没熔点,所以不能熔融b.铁和玻璃都会熔融,但铁存有熔点而玻璃没熔点c.在熔融过程中,铁和玻璃的温度都在增高d.以上观点都不对8.把一杯0oc的水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桶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桶中的冰开始熔化c.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d.杯中的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9.0oc的冰和0oc的水,它们的冷暖程度相比较,则()a.0oc的冰较冷b.0oc的水较冷c.两者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判定10.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a.升高b.不变c.降低d.忽高忽低11.用电风扇扇风,人们深感炎热,原因就是()a.空气被电风扇扇凉了b.风扇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吸收人的热量的速度也加快c.风把\凉\传给了人d.风扇使水蒸气液化,使汗水增加从而降温12.人们在青藏高原烧开水,水融化时温度却超过没100oc,为了能够喝上达至100oc的水,其可取的办法就是()a.换用高压锅煮水b.延长烧水时间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d.采用鼓风设备13.关于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霜就是由水蒸气凝结而变成的b.霜就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变成c.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茜,再由茜凝结成霜d.霜的构成,上述三种观点都对14.以下各种物态变化中,都就是吸热的就是()a.凝华、液化、凝固b.升华、液化、熔化c.凝华、汽化、升华d.蒸发、液化、凝华15.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塑料袋外包装蔬菜并放进冰箱冷藏室内b.把湿衣服进行肥在通风向阳的地方c.夏天人们用3电风扇Alappuzhad.用扫帚把淋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得变细16.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初春,江河湖面上的白雾是水蒸气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d.夏天看到冰棒冒的\白气\,这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17.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掏出一杯冰冻饮料,过一会杯壁上存有许许多多大水珠,这就是()a.杯内的水渗透出来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18.高压锅能够很快蒸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a.密封性不好,增加了苏损失b.减小应力,提升了融化温度c.减小了应力,减少了融化温度d.热传导慢,延长了融化时间19.\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我们所熟悉的两个成语,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底下抽去燃着的柴禾.从热学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是暂时止沸b.\釜底抽薪\使锅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停止沸腾c.\扬汤止沸\是暂时降低水的温度,使水温低于沸点而停止沸腾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20.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火烧,水煮沸了,纸盒仍不能点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21.以下现象就是叙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相同条件下冷却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够表明酒精冷却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就是()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22.未知能装1kg浓橘汁的瓶子拉不动1kg的水,一杯淡橘汁提了冰块后刚好满杯不外溢,则冰在熔融过程中()a.冰浮在液面,杯中液面下降b.冰浮在液面,杯中液体溢出c.冰浮在液面,杯中液面不变d.冰沉入杯底,杯中液面下降二.多选题1.冬天,在寒冷的室内玻璃窗上可以\流汗\,或结冰花掉,以下观点就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冷却b.在0oc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并存c.同一种晶体的熔点跟它的凝固点相同d.液态的铁无法汽化3.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自己体温,测量结果为36oc,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原因可能是a.采用前未将水银面打翻回去最高边线b.体温计放在腋下的时间不常c.体温计未与身体轻易碰触d.没及时念出体温计表明的数据4.某同学认真阅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熔点表的所有物质都就是晶体b.熔点表各物质的凝固点等同于其熔点c.熔点高于0oc的物质,在常温下呈圆形液态或气态d.铝的熔点为660oc,温度为660oc的铝应属液态三.填空题1.常用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是_____、_____或______;不宜用它直接测量固体物块或颗粒的温度,而宜于用测液体、气体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42.固体可分为_____体和____体两类,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其中对于____来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我们把这一温度称为_______.3.汽化存有____和____两种方式中只在液体表面出现的叫做_______,而在___________汽化现象叫作融化.4.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同一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_______;(2)________.5.我们通常看见的雾,这就是由于_______而构成的,这种现象出现的这程中必须_______(学测\放热\或\吸热\)6.对于下列每一个问题,分别填写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1)冬天,朝着室内一面的玻璃出现小水珠:______、______;(2)冬天河水结成冰:______,_______;(3)放在室内的湿毛巾变干了:_____、_______;(4)冬天早晨屋面上有霜:______、______.7.我们晓得100oc的水蒸气烧伤往往比同温度的热水烧伤更历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8.炎热的夏天,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______时,要从空气中______热.9.下面就是采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a.选捧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f.整理仪器请在横线上按实验过程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10.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到酒精灯适度煮一煮,然后再晃时口腔内,这样搞的目的就是_________.11.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甲盆里的冰多些,乙盆里的冰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乙盆水的温度.12.火箭刚升空时,高温火焰向上燃烧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碰到这样高温火焰将可以_______.为了维护发射台底,就建好了一个大水池,使火焰甩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去稀释非常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见火箭升空瞬间,诱发快速拓展的巨大白色气团就是_______构成的.13.为了缓解北方某些地区的旱情而实行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成了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四.综合题1.烧水的水壶刚放在炉子顶上时,可以看见壶底部发生一层水珠,水珠几滴在插满的煤饼上,收到哧哧的声音,乍看上去似的水壶凿了,但过了一会儿,水珠消失水壶并没凿,先行表述这种现象.2.小红搞实验时辨认出一支温度计不精确,把它和一支标准温度计一同填入水中,辨认出当实际温度为2oc时,它的示数就是4oc,82o时的示数就是80oc,仔细观察它的刻度就是光滑的,现反问,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6oc时,实际温度就是多少?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d;5.b;6.c;7.b;8.c;9.c;10.b;11.b;12.a;13.b;14.a;15.a;16.a;17.b;18.b;19.d;20.c;21.c;22.b;二.多选题.1.bcd;2.abc;3.bc;4.abc;三.填空题.1.水银;酒精;煤油;物块或颗粒无法与温度计玻璃浸充份碰触;2.晶;非晶;熔融;晶体;熔点;3.冷却;融化;冷却;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展开的频繁;4.温度;表面附近空气流通情况;达至沸点;放热;5.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凝固在尘埃上;吸热;6.液化;吸热;凝结;吸热;冷却;放热;凝华;吸热;7.水蒸气和开水降低到同样温度时,水蒸气由于液化要放出更多的热;8.冷却;喷;减少;9.dabecf;10.避免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11.等同于;12.液化;汽化;液化;13.升华;凝华;熔融;四.综合题.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水是以高温水蒸气形式上升,碰到温度较低的冷水壶游人经分解成水珠.过一会,水壶温度增高,水蒸气无法液化,而随着在壶底的小水珠冷却成水蒸气;2.25.160c;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