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状态转变。
以下是一些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A. 蒸发B. 凝结C. 凝固D. 升华答案:C2.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气凝结成雨C. 铁生锈D. 水蒸发成水蒸气答案:C3. 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A. 蒸发B. 凝结C. 升华D. 凝固答案:B二、填空题4.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升华5.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凝华6.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C时,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会________。
答案:沸腾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答案:水的三态变化包括:液态水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在温度升高时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在温度继续升高时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会凝结成液态的水,或者在温度和压力都很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
8. 为什么在冬天的早晨,窗户上会有雾气?答案:在冬天的早晨,室外温度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滴,形成雾气。
四、计算题9. 如果一个冰块的体积是200立方厘米,当它完全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是0.92克/立方厘米,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答案:首先计算冰的质量:200立方厘米× 0.92克/立方厘米 = 184克。
由于质量不变,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184克÷ 1克/立方厘米 = 184立方厘米。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现象描述以及简单的计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知识。
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2、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3、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4、把一块0℃的冰投入O℃的水里(周围的气温也是O℃),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 ).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O℃ 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O℃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D. 先降低后升高.6、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7、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B.沸点较低C.凝固点较低D.凝固点较高8、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 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吸热,温度不变;D. 放热,温度不变.10、5g00C的水与750g00C的冰混合,则:A. 冰要熔化;B. 水要凝固;C. 都保持原状不变;D. 说不清楚.11、初冬的某个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属盒内的水结了冰,这说明夜里的气温:A.一定比0 ℃低;B.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低;C.一定是0 ℃;D.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高.1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3、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⑴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⑴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1)(3)C.(2)(4)D.(3)(4)4.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⑴;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⑴,现测得气温为17⑴,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A.18⑴B.20⑴C.17⑴D.25⑴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6.下列有关生活谚语解释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升华吸热形成的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小昌同学在26⑴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⑴B.先下降,后上升到26⑴C.低于26⑴D.等于26⑴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致敬抗疫英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用酒精擦拭消毒后皮肤发冷是因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所致C.喷酒消毒剂后,离得远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眼罩内的雾气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10.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11.夏天用同样多的0⑴的冰和0⑴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少.此过程中A处于(选填“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选填“增大”“减少”“不变”).1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物理】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冰雪遇暖消融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 草叶上形成“白霜”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 B【解析】【解答】A.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符合题意;C.草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形成的固体,C不符合题意;D.干手器烘干时,加快了汽化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水蒸气变化为液体的过程。
2.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1NB.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ls跳动约70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1.5m【答案】 A【解析】【解答】A、两个鸡蛋重约1N,A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3~27℃,B不合题意;C、人脉搏1min跳动约70次,而不是1s,C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3m,D不合题意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分析解答本题 .3.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4.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天湖面结冰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 B【解析】【解答】冬天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A不符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6.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台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C.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 用手水平托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N【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它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态变化,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练习一:下列物质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物态变化?1. 水变为水蒸气2. 冰变为水3. 酒精变为气体4. 铁变为液体答案:1. 水变为水蒸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
当水受热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水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表面,成为气体状态的水蒸气。
2. 冰变为水是在加热或加压的条件下发生的。
当冰受热或受压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或分子间的排列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冰的分子逐渐脱离固体结构,转变为液体状态的水。
3. 酒精变为气体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
当酒精受热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酒精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表面,成为气体状态的酒精。
4. 铁变为液体是在高温下发生的。
当铁受到极高温度的加热时,铁的晶格结构发生变化,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弱,从而使铁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
练习二:下面是一些物态变化的现象,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判断物质的变化状态。
1. 物质在加热后产生气泡2. 物质在常温下呈现流动性3. 物质在冷却后变硬答案:1. 物质在加热后产生气泡可能是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
当液体受热时,分子的热运动增强,液体内部的气体分子逐渐脱离液体表面,形成气泡。
2. 物质在常温下呈现流动性可能是液体的性质。
液体的分子间吸引力较小,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液体呈现流动性。
3. 物质在冷却后变硬可能是液体或气体变为固体的现象。
当液体或气体受冷却时,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使得物质的分子逐渐排列成有序的固体结构,从而变硬。
练习三: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
1. 水蒸气通过冷凝变为液态水2. 冰通过加热变为水蒸气3. 酒精通过蒸发变为气体4. 液态铁通过冷却变为固态铁答案:1. 水蒸气通过冷凝变为液态水是液体变为气体的逆过程。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物质从一种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 A.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
- B.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
- 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
- D.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
答案:A. 凝华;B. 升华;C. 凝固;D. 熔化。
2. 填空题:-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需要______。
-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需要______。
答案: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需要放热。
3. 判断题:- 冰在0℃时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 冬天室外的铁栏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结霜。
()答案:错误;正确。
4. 简答题:-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的窗户上会出现水珠?答案: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窗户玻璃时,会放热并凝结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5. 计算题:-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334 kJ/kg,一块冰的质量为2 kg,计算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答案:Q = m × L = 2 kg × 334 kJ/kg = 668 kJ。
6. 实验题:- 实验目的:观察并记录水的沸腾过程。
-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温度计、计时器。
-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b. 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c.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记录水温的变化。
d. 观察水开始沸腾时的现象,并记录沸腾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 实验结果分析:- 记录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 观察沸腾时气泡的变化。
7. 论述题:- 论述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a. 冰箱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来制冷。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物质的三种基本物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2. 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融化B. 凝固C. 升华D. 汽化3. 下列哪个不是物态变化的例子?A. 冰融化成水B. 沸水变成冰C. 铁生锈D. 香蕉变熟4. 借助加热,下列哪个物质能发生升华?A. 水B. 酒精C. 糖D. 干冰5.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升华B. 凝固C. 汽化D. 冷凝二、填空题1. 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2.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4.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5.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三、问题解答1. 请简要说明物态变化的原理。
2. 请举出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描述其原理。
四、综合题某实验室进行了一项物态变化的实验,过程如下:1. 取一固态物质X,加热使其转变为液态。
2. 将液态物质X放置在常温下,观察其逐渐变为固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实验中物质X的初始物态是什么?2. 实验中物质X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3. 描述物质X由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
4. 描述物质X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
5. 实验中物质X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4. D5. C二、填空题1. 融化2. 凝固3. 汽化4. 凝固5. 冷凝三、问题解答1. 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由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导致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
2. 实例一: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原理是水分子在受热后速度增加,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形成水蒸气。
实例二:冰融化成水,原理是冰晶格结构受热后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形成液态水。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会吸收热量?A. 凝固B. 液化C. 升华D. 凝华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什么?A. 凝华B. 液化C. 升华D. 凝固3.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这个过程属于:A. 凝华B. 液化C. 升华D. 凝固4. 冰棍在空气中逐渐变小,这是因为:A. 冰棍熔化B. 冰棍升华C. 冰棍液化D. 冰棍凝华5.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是放热的?A. 升华B. 凝华C. 液化D. 凝固二、填空题6.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8.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9.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10.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出现冰花?12. 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其特点。
四、计算题13. 假设有一块冰,其质量为200g,温度为-10℃。
如果将其加热至0℃并使其完全融化为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冰的比热容为2.1J/(g·℃),水的比热容为4.18 J/(g·℃),冰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14.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答案:1. C2. A3. B4. B5. D6. 熔化7. 汽化8. 液化9. 升华10. 凝华11. 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表面,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冰晶,形成冰花。
12.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
在常温下,水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当温度继续升高,水会从液态汽化成气态。
反之,水蒸气在冷却时会液化成水,水在更冷的条件下会凝固成冰。
13. 首先,冰从-10℃加热到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1} = m\times c_{冰} \times (T_{final} - T_{initial}) = 200g \times 2.1 \frac{J}{(g·℃)} \times (0℃ - (-10℃)) = 4200J \]然后,冰在0℃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2} = m \times L_{熔化} = 200g \times 334 \frac{J}{g} = 66800J \] 总共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_{total} = Q_{1} + Q_{2} = 4200J + 66800J = 71000J \]14. 实验设计: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加热。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B 、冰会减少,水增多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 、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 、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 、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 、关闭房门 D 、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B 、铁比锡硬C 、铁传热比锡快D 、铁的熔点比锡高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和38.60℃℃和38.60℃℃和37.50℃℃和37.50℃10.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物态变化 练习题含答案
图12 物态变化 练习题1、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
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 (2) ; (3) 。
2、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凝华3、如图2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4、如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5、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 .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B .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 .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3)在上表所示2min~5min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 .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C .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 .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6、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 .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 .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8、【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快慢有关。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白草叶上的露珠2.在物态变化中,放出热的是()A.凝华、凝华、汽化B.熔化、凝华、汽化C.液化、凝固、凝华D.汽化、升华、熔化3.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与0 ℃的冰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冷却效果相同B.冰比水好,因为冰在冷却物体时熔化吸热C.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D.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使用方便4.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放热C.煲汤时,汤沸腾后改用小火加热是因为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班上同学扫地往地面上洒水,水过一会儿就干了这是升华现象5.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汤圆是我国南方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汤圆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小火”煮,水温不会变,但可以节能B.改用“小火”煮,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C.改用“小火”煮,可使水温下降一些,使汤圆不易煮烂D.改用“小火”煮,可以降低水的沸点,使汤圆熟得慢一些6.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C.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D.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下列做法中没有用到这种思想的()A.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利用手的触觉说明声带在振动B.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观察纸屑的跳起高度C.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直尺,听音调的变化D.通过温度计毛细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测量温度的高低8.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
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_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__℃。
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
2.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3.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
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
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4.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5.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
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 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 钢水铸成钢锭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答案】 B【解析】【解答】A. 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是物质从液态变气液态的过程是汽化,A不符合题意;B. 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符合题意;C. 钢水铸成钢锭,是物质从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C不符合题意;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是钨丝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六种物态变化解答.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 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B. 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 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D. 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5.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各插一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A. 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B. 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C. 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D. 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答案】 A【解析】【解答】解:由于试管中仍为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仍为0℃,所以甲温度计示数不变;但由于部分水蒸发吸热,使得部分水结冰。
物态变化练习题(含解析)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解析1.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该晶体在CD 段是气态B .该晶体在BC 段不吸收热量 C .该晶体的熔点是48℃D .6min 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 2.在图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D .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 .在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在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5.预防“甲流”时,我们每天都要用体温计检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 ______℃,分度值为_____℃.6.水的凝固点是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可以是 体,也可以是 体。
7.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___热量.8.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_,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9.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_态.(填“固”或“液”)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_min.10.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许多信息,请你写出两条。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4.(2018·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6.(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曾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7.(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参考答案
1.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
A. 升华现象B. 凝华现象C. 汽化现象D. 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大雾逐渐散去,是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
A.石蜡的凝固点为48℃
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
C.0~15 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
18.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错误;
D.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固体,故D错误。
10.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某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将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与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给食物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结冰是凝华现象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相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当两罐内___________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__,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故选C。
4.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在使用温度计前,需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是为了便于迅速而准确地读数。
2、XXX和XXX在商店买了冰棍和棒棒糖,当他们放进嘴里后,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3、在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4、水在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
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使用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使铝膜与钢罐表面接牢。
5、在炎热的夏天,将一盆-5℃的碎冰放在阳光下直射,冰逐渐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的温度等于0℃。
6、刚从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便觉得很烫。
这是因为蛋壳外先有水蒸发后无水蒸发。
7、在实验中,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会先降低后升高。
8、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
一段时间后,两杯的液面高度不同。
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9、“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个成语,其中“扬汤止沸”的说法正确。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有不同的效果,前者只能暂时止沸,后者能够彻底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有不同的效果,前者只能暂时止沸,后者能够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效果不同,前者只能暂时止沸,后者能够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效果不同,前者只能暂时止沸,后者只能彻底止沸。
10、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C)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C)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练习题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2、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3、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4、把一块0℃的冰投入O℃的水里(周围的气温也是O℃),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 ).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O℃ 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O℃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D. 先降低后升高.6、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7、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B.沸点较低C.凝固点较低D.凝固点较高8、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 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吸热,温度不变;D. 放热,温度不变.10、5g00C的水与750g00C的冰混合,则:A. 冰要熔化;B. 水要凝固;C. 都保持原状不变;D. 说不清楚.11、初冬的某个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属盒内的水结了冰,这说明夜里的气温:A.一定比0 ℃低;B.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低;C.一定是0 ℃;D.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高.1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3、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
由于( )A.室内的灰尘落到了镜片上 B.室内的水蒸气落到了镜片上C.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 D.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凝固14、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15、如图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
由此可以判断(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16、烧开水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壶嘴周围有些“白气”,掀开壶盖,发现盖的内表面有积水,这两种现象都是:A、熔化现象;B、升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液化现象.17、用罐装的杀虫剂灭蚊虫,当大量药液从喷嘴喷出后,罐壁会变凉.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药液汽化吸热所致B.药液液化放热所致C.药液熔化吸热所致D.药液升华吸热所致18、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19、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20、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2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2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①吃冰棒解热;②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③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3、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24、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
那么,温度是78.5℃的酒精( )A.一定正在沸腾 B.一定是液态的 C.一定是气态的 D.可能是气、液共存状态2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26、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沸腾的水滔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
应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27、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28、如图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⑴对比A、B两套器材,你觉得应该选_____________套来完成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D所示,对比发现,他们相同点是: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不同点是___ 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只要回答出一个理由)29、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1)中装置小明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4)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3)则表示水沸腾的是图.(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4)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①②.31、【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5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32、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2)图乙中_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_____℃.(3)小丽同学评估小宇同学所画的图像时指出:图像中的EF 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丽陈述其中的奥妙?33、如下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右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上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3)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4)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34、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