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中医辨治

合集下载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七.泄泻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泄泻的中医疗法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泄泻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泄泻

[] 王立患. 2 眩晕 病 的 辨 证 思 路 与 方 法 [ ] 河 南 中 医 ,0 9,9 2) J. 20 2 ( :
l 5 1 7. 0 0
[ ] 郑 筱 萸 . 药新 药 l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 北 京 :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3 中 临床 S. 中
版 社 ,0 2 3 2 3 4 2 0 :2 -2 .
源 , 互滋 生 , 相 从而决 定 了病理 上 因痰致瘀 的相互 交 结
的格 局 。在临 床治疗 中医多用 半 夏 白术 天麻 汤加 减 化 裁 , 综合 临床 疗效 因强 调痰 瘀 的生成 、 化 。当然 重 但 运 视眩 晕 的标本 治疗 为 临 床 用药 优 势 所 在 , 瘀 的 化 解 痰 为之 标 , 阻止痰 瘀 的: 为之 本 , 生成 通过 眩晕 的病 因病 机
[ 贺敬波 , 4] 陈捷 , 丹 红 . 祁 五苓 散 加 减 对 老 年 椎 一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基
引 发其他 多 种疾 病 。痰 浊 中阻 , 阳不 升 , 阴 不 降 , 清 浊 蒙 闭清 窍 , 窍失 养 , 发 为 眩 晕 。瘀 和 痰 一 样 , 是 清 就 既
患 者 血 液 流 变学 的影 响 [ ] 中 国J 康 复 ,0 6 9 3 :2 . J. 临床 2 0 , ( )2 4
( 文校 对: 毅 本 收 稿 E 期 :0 1— 7—1 ) l 21 0 2
中医分 型辨 证 治疗 泄 泻
张 玲
摘要: 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病, 临床上以二证四型进行辨证, 即实证泄泻, 包括伤食型、 暑湿型; 虚证泄泻, 包括脾虚型、 脾肾阳虚 型。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泄泻; 中医分型辨证
化无 力 , 水液 内停 为痰 ; 肾 阴不 足 , 或 阴虚火 旺 , 炼液 为 痰; 肝失 疏泄 , 气滞 水 停 为 痰 , 肝 郁气 滞 , 热 、 火 或 郁 郁 炼液 为痰 。 痰一 旦 形成 之后 ,随气 血运 行 , 成为 致病 因素 , 又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泄——泄漏之意,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但临床上所见泄泻,往往时急时缓,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汉唐方书多包括在“下利”之内,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分类1.以发病脏腑分类和命名者——胃泄、脾泄、肾泄、大肠泄2.以泄泻的症状分类和定名——飧泄(泻下完谷不化)、溏泄(溏垢污浊)、鹜泄(澄澈清冷)、濡泄(泻下水多者)、滑泄(久泻不禁者)3.以发病的病因分类和定名者——暑泄、食泄、酒泄、疫泄、气泄等历史沿革1.《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外感与风、寒、湿、热之不同,并夏季多发。

其发病与饮食失调、气候失宜有密切关系。

病位在大、小肠因于风——“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于寒——“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举痛论》)因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因于湿——“湿盛成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金贵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泄泻有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了有效的方剂:寒利——葛根汤;热利——葛根芩连汤;实滞——大承气汤;虚利——四逆汤。

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4.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对病因病机、病位、治法有更加明确的论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之气为最”。

“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

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

西医学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以泄泻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本病在《内经》载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指出泄泻发病与寒、湿、风、热等病因有关,病变脏腑涉及脾、胃、大肠、小肠。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泻。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素同·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宣明五气日:人小肠为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脉安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难经·五十七难》将泻分为五种,其中胃泄、脾泄、大肠泄属泄泻,而小肠泄、大瘕泄属痢疾。

2.东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如《金匮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另有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理中丸、五苓散等治泄方药沿用至今,创用“通因通用”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始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至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4.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

”提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

金·李东垣提出益气升阳、祛风除湿诸法,朱丹溪创痛泻要方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治泄方法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云:“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提出用分利之法治疗泄泻。

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后世治疗泄泻影响很大。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优选)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优选)

七.泄泻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发表时间:2009-08-03T17:33:12.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忠孝 (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导读]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4-02【关键词】泄泻辨证治疗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1 病机分析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因素,导致“湿”胜,出现腹泻;或多种原因的作用,但脾胃功能障碍是主要的。

1.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外邪致泻,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尤以湿邪最为多见。

1.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1.3 情志失调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尤其脾胃损伤为最。

一般多因脾胃易受肝气侮逆,侮则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作泄泻,这种原因不能忽视。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降一升,主宰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衰,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胃以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盖肾主大小二便,又司开阖。

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

2 辨证要点辨缓急轻重,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久病及肾。

中医治疗泄泻

中医治疗泄泻

中医治疗泄泻发表时间:2012-08-03T16:43:46.2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李博[导读]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李博(黑龙江省拜泉县中医院 161700)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

探求病因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而尤以寒湿暑热等因为著。

脾喜燥而恶湿,湿邪犯脾是泄泻的基本病因。

其他病邪亦常与湿邪夹杂,伤犯脾胃,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

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3.情志失调平素脾胃虚弱,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病机分析1.泄泻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冈与湿邪关系密切,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邪可单独侵入,亦可与风、寒、湿、暑、热相夹为患,困遏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混而成泄泻,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湿盛则濡泻”;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虚失运,可导致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若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横逆犯脾,也可引起泄泻;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肾阳不足,火不暖土,亦可导致泄泻;肝肾所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胃的基础上发生。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一)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一)

对 其病 因病 机 的 的论述 , L 可 溯至 西汉 以前 。 《 内经 ・
有 夏 、清 则 、 所 致 , 属 实 证 。 慢 性 久 泻 以 脾 虚 为 主 , 由 脾 虚 健 运 无 素 问》 “春 伤 于 风 , 生 飧 泄 ”“ 气 在 下 , 生 飧 泄 ” 病 多 “ 胜 则濡 泄 ” , 明风 、 、 、 皆能 引起 泄 泻 , 湿 等 表 寒 湿 热 且 j 权 , 浊 内生所 致 , 湿 病属 虚 证或 虚实 夹杂 证 。 治疗 基本 原则 季 《 提 利 是 运 脾 化 湿 , 恢 复 脾 的 运 化 功 能 为 总 旨 。 具 体 须 审 证 求 饮 食 、 节 有 关 。汉 代 , 金 匮 要 略 》 出 虚 寒 F 的 症 状 、 以 陈 采 用温 化 寒湿 、 热化 湿 、 暑祛 湿 、 清 清 健脾 渗湿 、 肝扶 治 法 和 方 药 。 宋 代 , 无 择 认 为 情 志 失 调 可 引 起 泄 泻 。 明 抑
Au . 0 , 1 . g 2 1 Vo . No 8 1 8
感 受 外 邪 , 食 所 伤 , 情 不 和 及 脏 腑 虚 弱 等 。各 种 原 因 饮 七 导 致 脾 胃功 能 障 碍 , 则 为 发 病 的 关 键 。 胃 为 水 谷 之 海 , 脾 主 运 化 精 微 , 果 脾 胃 受 病 , 饮 食 的 消 化 、 收 发 生 异 如 则 吸 常 , 使 清 浊 不 分 , 杂 而 下 , 走 大 肠 , 形 成 泄 泻 。 外 致 混 并 则

脾 、 火 暖士 等法 , 活用 药 。 补 灵
代 , 景 岳 全 书 》 出 本 病 病 位 在 脾 胃 , 疗 当“以 利 水 为 《 指 治 上 策 ” 提 出 “ 泻 不 利 小 水 , 其 治 也 ” 《 宗 必 读 》 在 , 治 非 ;医 则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腹泻中医术语称为泄泻。

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泄泻的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肠道功能失司。

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邪兼夹,方易成泻;内因则以脾虚最为关键。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气味略腥属于寒湿为患;大便或稀或溏,其色黄褐,气味臭秽,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属于湿热为患;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属于伤食积滞;大便溏稠,夹有白色黏冻属于痰湿壅盛;大便稀溏,甚则完谷不化,无腥臭属于虚寒之证。

寒湿内盛证候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加减:1.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2.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用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

3.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

湿热伤中证候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加减:夹食滞——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大便欠爽,腹中痞满作痛甚——加木香、大腹皮、枳壳等以宽肠理气;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或合平胃散;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食滞肠胃证候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3.肝气乘脾 证候:平素多见胸胁胀闷,暖气食少,每因 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腹 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泻后痛缓,舌淡 红,脉弦。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方解: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 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四药合用,补脾 土,泻肝木,调气机,止痛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 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代将大便塘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 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二者只有轻重之分,但无 明确区别,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飨泄”、 “注下”等病名。
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 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 泄”,“春伤于风,夏生飨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 长夏多发的特点。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药:蕾香正气散加减。 方解:方中霍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浊;苍术、 茯苓等健脾化湿;半夏、陈皮理气祛湿,和中止呕; 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桔梗解表散 寒,疏利气机;甘草、大枣调理脾胃。
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 若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加服纯阳正气丸温 中散寒,理气化湿; 若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等汤健脾行气祛湿。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以大便粪质稀塘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
化,或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 次以上。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等症状。

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龙源期刊网
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作者:周满茹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9年第05期
中医所说的“泄泻”,泛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

古人将大便溏泻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多是由湿邪过胜,留聚肠道和脾胃升降功能发生障碍,运化失职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

其病因有多种。

感受外邪泄泻。

有的是感受寒湿或风寒,症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少食,兼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呕吐。

治宜采用解表散寒、芳香化浊之法,用藿香正气散为主调之。

方用藿香解表祛湿和胃为主药;紫苏、白芷发散风寒,陈皮、厚朴行气祛湿、宽中,半夏降逆止呕。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三)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三)
85 肝 脾 不 和 泄 泻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湿 、 气止 痛 。加 乌梅 肉酸 涩收敛 , 行 既泻 肝 止痛 , 又涩肠 止 泻; 罂粟 壳酸 涩性 平 , 收敛 固气 , 涩肠 止 泻 ; 既 又 于姜 既 散 里寒 、 温脾 阳 , 防黄连 苦 寒 伤 中 , 又 以顾护 脾 胃之 本 ; 胡 延
0 c.2 Vo . No.0 t 011. 18 1
泄泻 的中医辨证论治 与 中成药选用 ( 三)
常 章 富 毛敏 。 ( 北京 中医药 大 学 中药 学 院 , 京 10 0 ; 1 北 0 12 2中 日友好 医院药 学部 ,0 0 9 10 2 )
为方便 广 大执 业药师进行继 续教 育学 习, 中国执 业药师》 杂志特 意为订 阅本刊 的执 业 药师开辟 了 “ E 《 C 课 堂”这 个栏 目,每 期刊登 与执业 药师执 业活动 密切 相 关的继续教 育的 文章 ,每篇 文章末尾 将 附上 相应 的
I — i:h nz agu o ucr Ema ca ghn f@sh .o l n
49
巾 闲执业药 师 ・ 续教 育 继
【 效 主治】 脾益 气 。 于脾 胃气虚 , 功 健 用 胃纳 不 佳 , 少 食
便溏 。
君 子 丸 则 加 重 理 气 调 中 、 散 寒 化 湿 之 力 ,偏 于 健 脾 和 胃 、 理气 敞寒 , 兼止 痛 , 中止 泻力最 强 。 且 调
【 效 主 治 】 和 肝 脾 , 肠 止 痛 。用 于 肝 脾 不 和 所 致 功 调 涩
的泄 泻 , 见 腹痛 腹 泻 , 症 两胁 胀 满 ; 性 非 特 异 性 溃疡 性 慢
结肠 炎 见上述 证候 者 。
【 方 分 析】 中 含 香连 丸 ( 香 、 连 ) 能 清 热 化 处 方 木 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的中医辨治泄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夏季更是泄泻的多发季节,了解相关常识,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降低泄泻对健康的损害,尤为重要。

泄泻的中医辨治主要内容:泄泻经行泄泻五更泻治泄九法(《医宗必读》明·李忠梓著)附:辨治要点、痛泻要方、便秘一. 治泄九法读《医宗必读》学习李中梓治泄九法【摘要】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

《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卷之七在总结前人治疗泄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

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准确地应用各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的病证[1] 。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

脾虚湿盛为其主要病因,脾为主脏,湿为主因,但往往挟风、挟寒、挟热、挟积、挟痰、挟瘀等,病变脏腑亦可涉及肝、肾等,而且常常与其他病证相关联,导致多重病因病机夹杂,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 [2] 。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强调的是治病求本。

李中梓对泄泻治疗的基本认识遵循了《内经》的这一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治泄九法1.1 渗利法李中梓云:“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

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即利小便以实大便。

本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

李氏据此将“渗利”之法列为治泄第一项,以六一散、五苓散、胃苓散等渗利小便,而使湿从小便而去,以实大便,常用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大腹皮等药物。

1.2 升提法李中梓云:“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

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

”李氏所论升提包括 2 层意思,一是升腾鼓舞胃气,二是以风胜湿。

升提法临床多与健脾、渗湿诸法配合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或脾胃之气为寒湿所困,谷气下流之证。

李氏主张升提中气,用升麻、羌活、葛根、防风之类,取生发阳气、又风能胜湿之意。

临床常用益气举陷、健脾升提止泻之法,方如升阳除湿汤、补中益气汤等。

1.3 清凉法李中梓云:“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熇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

”湿热之邪侵犯胃肠,而成暴注下迫 , 若用苦寒之品,更伤其阳,故用清凉之剂。

本法适用于热淫湿邪或夏令暑湿蕴结肠胃,邪热交蒸,热迫肠道之热泻。

李氏善用清凉之剂,药如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马齿苋等,方用黄芩芍药汤、薷苓汤等。

1.4 疏利法李中梓云:“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

”痰凝、气滞、食积、水停,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所谓疏利就是针对痰、食、气、水留滞的病机,通过疏利祛邪即燥湿化痰、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攻逐水饮、活血化瘀等以使泻止的方法,邪气不同,用药各异。

本法适用于因实因滞引起的腹满泄泻之证。

1.5 甘缓法李中梓云:“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

”泄利急迫,泄泻不止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急施甘味药以缓之。

甘缓,就是以味甘补中之品,急固中焦,以缓下趋暴注之势。

方用大断下丸、浆水散。

1.6 酸收法李中梓云:“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

经云:散者收之是也。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用酸收之品,以止泄泻。

酸收法,临床意义有二:一是收敛正气,复其统摄之权;二是病延过久,速以断下,收关门之功。

此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甚至虚实难分、寒热莫辨之反复腹泻下痢,方用固肠丸、乌梅丸、真人养脏汤、五味子散,常用药物有诃子、乌梅、石榴皮、五倍子、五味子、肉豆蔻等。

1.7 燥脾法李中梓云:“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浊清不分而致泄泻,当补脾祛湿而止泄。

此法适用于脾虚湿胜之泄泻,治以燥湿健脾之品,临床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

1.8 温肾法李中梓云:“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

经曰:寒者温之是也。

”本法主要用于脾肾虚寒证。

虚寒证有新久之别,猝然而发,下利清谷者为寒邪直中,阳气暴伤,治当温阳散寒,多用干姜、附子之类,方如四逆汤、真武汤、茱萸断下丸等。

李氏认为:“久泻常属下元无火”,治当温补脾肾、补火生土,常用干姜、乌药、肉桂等温补肾阳的药物达到治本的目的,方如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八味丸等。

1.9 固涩法李中梓云:“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

”固涩法主要针对泄泻日久,脾肾虚寒,邪少虚多,关门不固,滑脱不禁之证,临床常与燥脾法、温肾法配合运用,常用赤石脂、禹余粮、炒诃子、石榴皮、肉豆蔻、粟壳等药物,方如赤石脂粮丸、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

若久痢而脾肾虚寒甚之证,宜加入人参、附子;滑泄不禁者,酌加肉豆蔻、诃子肉、五倍子、乌梅。

2 学习体会2.1 治病求本泄泻与肝、脾、肾三脏病变相联系。

三脏功能正常对泄泻的发生与转归起着关键作用。

针对脾虚、肝郁、肾虚 3 个主要病因,李中梓提出了升提、燥脾、温肾 3 法以治本。

升提法主要通过益气提升、补益脾气、提升中气达到升阳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泄泻脱肛、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苔白腻、脉濡缓者;另外也可条达肝气,用于临床症见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舌质淡红、脉弦,每因情绪变化而诱发之肝郁乘脾者。

燥脾法通过应用燥湿健脾的药物培土祛湿达到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苔白腻厚、脉缓者,温肾法应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治病求源,治疗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而泄,症见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2 祛除标实泄泻外邪多为风、寒、湿、热等,而以湿邪为主,故临床常应用淡渗法淡渗利湿以治泻;湿多夹热,清凉法以清热利湿的药物为主,治疗湿热并存的泄泻之症;疏利法主要用于实邪留滞引起的泄泻,使用理气、导滞、消导、化瘀等药物为主,用于食滞肠胃者、肝气犯胃者、痰凝气滞者、气血瘀滞者。

2.3 急则治标甘缓、酸收、固涩 3 法主要是泄泻发生的某个病症阶段的治疗法则,以治标为主。

甘缓法在急病之时使用甘缓的药物达到“急者缓之”的目的,缓解泄泻急迫的症状。

酸收法用于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症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酸收之品以收敛正气而止泄泻。

固涩法更多地应用于久泄不愈、滑脱不禁的病症。

3 病案举例患者,男, 46 岁,诉腹泻半年余,晨起腹痛肠鸣,大便急迫,便前腹痛,便后缓解,大便溏泻,每日 3~4 次,饮凉后加重,乏力,时有胸闷气短,纳呆,舌淡红少苔,脉沉细。

证属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治宜温肾健脾,补益中气,运用燥脾、温肾、升提、固涩、疏利之法。

处方:补骨脂 30 g ,肉豆蔻 12 g ,吴茱萸 12 g ,五味子 10g ,炒白术 30 g ,石榴皮 30 g ,炙甘草 15 g,炙升麻 10 g ,柴胡10 g ,生黄芪 30 g ,大枣 10 g ,焦三仙30 g ,淮山药 20 g ,白扁豆 15 g 。

服药 7 剂,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晨起腹痛肠鸣减轻,时有呕恶,加生姜 3 片温中止呕,再服7 剂,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 1~2 次,成形,无明显腹痛。

参考文献[1] 张伯臾 . 中医内科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151.[2] 李永乐 .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J]. 河南中医,2007 , 21 ( 11 ): 21-22.二. 泄泻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一般根据病因病机运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方法治疗。

英文名称 diarrhea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常见病因感受外淫,饮食所伤,情志不舒,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中气下陷常见症状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疾病概况目录1病因病机2辨证施治3其他疗法4预防调护1.病因病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

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1. 感受外淫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

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1.2. 饮食所伤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1.3. 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

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脾肾阳虚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1.6. 中气下陷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中气被损伤引起中气下陷,不能提升阳气,故而不能温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为泄泻。

2. 辨证施治2.1. 寒湿停滞(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

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3)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