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泄泻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历史沿革
张仲景在《金匾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 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宋 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恕 则激,忧慢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塘泄。”认为不 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候: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 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 暖,常伴形寒肢冷,腰膝疫软,舌淡苔白,脉沉 细。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泻可做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 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塘,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大便不夹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便后痛 减;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腹痛与里急 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 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 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 学的里程碑。
与西医的联系
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皆可出现泄泻,凡属 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 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激惹综合征、肠 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它脏器病变影响消化 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 辨证论治。
2.泄泻与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导言泄泻作为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是指肠道功能失调,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并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文将对泄泻的中医名词、病因与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解释与分析。

中医名词解释在中医学中,泄泻被称为“利”,其病机主要涉及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

从病症表现上看,泄泻可分为实利和虚利两种类型。

实利,又称为湿热泄泻,是指肠道内湿热郁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烂,呈黄色或黄中带腥气。

患者常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

治疗实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清热解毒、健脾燥湿的中药药物,如黄连、黄芩、白术等。

虚利,又称为脾虚泄泻,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大便稀薄,甚至难以控制。

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舌苔薄白等症状。

治疗虚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健脾温中、益气固表的中药药物,如人参、黄精、山药等。

病因与诊断泄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湿内侵、饮食过敏等因素。

因此,在中医诊断泄泻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及舌脉等,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根据中医理论,泄泻主要与脾胃失调有关。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湿热郁积,造成湿热泄泻;若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便会出现脾虚泄泻。

此外,情志失调也是泄泻的重要病因之一。

情志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长期忧愁、急躁、焦虑等,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泄泻。

治疗方法中医对泄泻的治疗注重调整脾胃功能,消除湿热积聚,平衡情志等方面的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饮食调理、针灸等。

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或健脾温中、益气固表为主要治疗方向。

中药的疗效温和,且常常能改善整体脾胃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泄泻的治疗中。

饮食调理在治疗泄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之泄泻

中医内科学之泄泻
5
脾虚泄泻:表现 为泄泻日久,大 便溏薄,腹胀纳 呆,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
3
寒湿泄泻:表现 为泄泻清稀,腹 痛肠鸣,脘闷食 少,舌苔白腻。
6
肾虚泄泻:表现 为泄泻日久,大 便溏薄,腰膝酸 软,头晕耳鸣,
舌淡苔白。
泄泻的病因
01
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0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不洁、食物中毒等,损伤脾胃功能
附子理中汤: 适用于脾肾 阳虚型泄泻
05
痛泻要方: 适用于肝脾 不和型泄泻
06
补中益气汤: 适用于气虚
型泄泻
07
玉屏风散: 适用于表虚
型泄泻
08
六君子汤: 适用于脾胃 虚弱型泄泻
09
保和丸:适 用于食积型
泄泻
10
乌梅丸:适 用于寒热错
杂型泄泻
泄泻的预防与
3 调护
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 油腻、生冷食物
和焦虑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情志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 态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放松心情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与家人、朋友 保持沟通和交流
1
2
3
4
泄泻的现代研
4究
现代医学认识
01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 化系统疾病,主要表 现为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等。
辨表里:表证表现为腹痛、泄泻、恶寒发热, 里证表现为腹痛、泄泻、口渴便秘。
辨气血:气虚表现为腹痛、泄泻、乏力气短, 血虚表现为腹痛、泄泻、面色苍白。
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根据患
1 者的症状、体征、 舌脉等综合分析, 确定病因病机,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_第七节泄泻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七节泄泻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七节泄泻_中医世家2016-06-18第七节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湿胜则濡泻。

”《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

”《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

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

”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

《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

《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

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

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一、病因
感受外邪 饮食所伤 情志失调 病后体虚 禀赋不足
二、病机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 湿盛。
病理机制为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 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肝和肾。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实间可兼夹转
化。
病因病机示意图
感受外邪 (湿寒暑热)
志。慎防风寒湿邪侵袭。 饮食有节,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
化食物为主,急性泄泻病人要给予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
【结语】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 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
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 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 且病机复杂多变,常有兼夹或转化,但 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
三、证治分类
寒湿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 食滞肠胃证 肝气乘脾证 脾胃虚弱证 肾阳虚衰证
寒湿泄泻证
症状:
主证: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 兼证:腹痛肠鸣,脘闷食少。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
白,脉浮。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散寒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结语】
临床辨证首先辨其虚实缓急。急性者多为实证, 以寒湿、湿热、伤食泄泻多见,久泻者以肝气乘 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多见,以虚证为主。
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应以祛邪为主, 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侵袭宜清化,饮食积滞宜 消导,水湿内盛宜分利。暴泻切忌骤用补涩,清 热不可过用苦寒,久泻当以扶正为主,脾虚者宜 健脾益气,肾虚者宜温肾固涩,肝旺脾弱者宜抑 肝扶脾,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久泻不宜 分利太过,补虚不可纯用甘温。
常兼有腹胀腹痛、腹鸣、纳呆。 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

中医内科学-泄泻(本科十三五教材)

中医内科学-泄泻(本科十三五教材)

便常规、便培养、X线钡剂灌肠、肠道内镜、腹部B超及CT有助于临床明确 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痢疾
泄泻与痢疾共同特点是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增加,可伴有腹痛发作,完谷不 化。但泄泻发作时大便中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而痢疾是以腹痛、便下赤 白脓血、里急后重为特征。
2.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 险,有饮食不洁史或病人接触史,呈地区流行。起病时常突然腹痛,继则吐 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 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可伴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本方由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 梗、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 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用胃苓汤;若寒重于 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
2.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 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肠道清浊不分,传化失司。 同时与肝、肾也有相关。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有“无湿不成泻”之 说。
泄泻病性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盛伤脾,或饮食伤脾,暴泻以实证为主。 虚证见于劳倦内伤、大病久病之后,或他脏及脾,如肝木克脾,或肾阳亏虚, 不能温煦脾脏,久泻以虚证为主。急性泄泻,经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痊愈。 一些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可由实转虚,转为久泻。
泄 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 主要表现的病证。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 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点 2、辨虚实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养,水谷不化。
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
物《均素为 问未·至消真化要之大食论物》,:气“暴味注酸下腐急迫热,臭性皆;属暴于泻热。,泻下腹痛,痛势急迫而拒按,泻后痛减-实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迫慢,皆性属久于热泻。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 神疲肢冷-虚证。 症状: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痛安,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 脾虚者:+ 参、茯苓、白扁豆
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病 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 《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症状: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痛安,腹部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机 一般地说,急性暴泻多属于实,慢性久泻多属于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而拒按,泻后痛减-实证。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 清虚稀,,甚则其如水虚样;实之间又可相互兼夹转化,如暴泻迁延日久,
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
2.饮食所伤


3、情志失调
4.劳倦伤脾
5.久病年老
一、 寒湿邪

侵袭皮毛、肺卫 ,脾胃升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
第七节 泄 泻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 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 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 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13.10.2020
2
二、历史沿革
(一)病名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
“飧泄”、“注下’’等病名。 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二)治法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中提出久患泄泻,“阳明 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故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 木安土之法。
泄泻的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1、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 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 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 者,佐以消导。
2、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 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 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 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若病情处于虚寒热兼夹 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13.10.2020
10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 利者,多属实证;
2、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证。 3、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湿之证; 4、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湿热证。 5、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即
谷 反 为 滞
病 后
中肾 焦阳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①感受外邪②饮食所伤③情志失调④病后体虚 ⑤禀赋不足
2.基本病机
脾虚湿盛。
3 .病位
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密切相关。
4.病理性质
急性泄泻多属实证;慢性泄泻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5.病机转化
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由实转虚,转为慢性泄泻。若暴 泄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成痉、厥、闭、脱等危证。
三、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 有饮食不节、感受寒热或情绪变化的病史。
2.证候特征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变稀是其中心证候,尤
以大便清稀为诊断依据。 3.相关检查
理化检查:便常规、血常规WBC增高,体 温升高,结肠镜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诊 断
1.痢疾:二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
脓血便 腹痛


③《三团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从三因学
历 史
说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 沿
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革
④《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 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此为分利法治 疗泄泻的最早记载。
⑤《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 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 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 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寒湿困脾、湿热 滞肠 碍胃滞脾、食湿相混 肝气犯脾、 脾胃虚弱
肾阳虚衰、中焦虚寒
湿


脾脾

脾 虚
湿 盛

湿
病 因 病 机 脾胃升降失司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 并入大肠
精微内滞、湿浊内生 糟粕内停、湿浊内蕴

中医内科学PPT-泄泻

中医内科学PPT-泄泻

临床表现与分类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可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等。
分类
暴泻、久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泄泻的临床表现,结合发病原因、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痢疾、霍乱等疾病相鉴别。
02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等 邪气,导致脾胃运化功
03
现代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肠道运动异常
肠道中的肌肉收缩不正常,可 能导致腹痛、腹泻或便秘。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压力、焦虑和其他心理因素可 以影响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能导致腹泻。
肠道感受性增加
患者对正常的消化过程反应过 于敏感,可能导致腹痛和腹泻。
肠道感染
某些感染,如急性肠炎,可能 引发腹泻。
肠内菌群失调
某些细菌过度生长或外来细菌 的入侵可能导致腹泻。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可能的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泄泻 。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腹泻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克罗恩病、溃 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治疗方法可能 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 改变等。
葛根芩连汤
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中药 组成,具有解表清里、升清降浊的 功效,适用于湿热泄泻、腹痛下痢、 肛门灼热等症状。
常用缩尿、养血 止血的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所 致的泄泻、尿频尿急、腰膝冷痛
等症状。
肉豆蔻
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 常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脘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的患儿,需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脾 胃虚弱等。
病机
泄泻的病机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湿邪 是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等症状。
体征
可出现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等体征。
02
中医内科学泄泻
• 泄泻概述 •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 中医治疗泄泻的方法 • 泄泻的预防与保健 • 泄泻的案例分析
01
泄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 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 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分类
泄泻可以分为暴泻和久泻,根据 病因和病机不同,还可以进一步 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 泄泻、肝气乘脾泄泻等。
按摩疗法
按摩相关穴位,如足三里、天枢等, 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缓解泄泻症状。
药物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 治疗,如四神丸、健脾丸等,以健脾 止泻、调理脾胃功能。
05
泄泻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慢性泄泻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慢性泄泻需注重整体调理,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肠道吸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反复出现腹泻症状,大便稀薄,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为主,采 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方剂加减,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逐渐改善患者脾胃功能,促进肠道吸 收,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饮食调理
01
02
03
04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 免油腻、辛辣食物。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8.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三章8.泄泻

推拿治疗
腹部推拿
通过对腹部进行推拿按摩,促进肠道 蠕动,缓解泄泻症状。
背部推拿
通过对背部进行推拿按摩,调节脏腑 功能,治疗泄泻。

03
泄泻的预防与调护
饮食调理
01
02
03
规律饮食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有助于预防 泄泻。
食物选择
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瘦肉等, 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 食物。
适量饮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预防脱水引起的泄泻。
生活调养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以免影响 消化功能,导致泄泻。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 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预防泄泻。
保持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感染病菌引起的泄泻。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
积极治疗
情绪波动会影响消化功能,保持心情 舒畅有助于预防泄泻。
其他因素
如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等, 也可能引发泄泻。
现代医学对泄泻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腹泻、腹痛等症状,采取止 泻、解痉等对症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抗感染、抗过敏、调
整肠道菌群等。
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泄泻患者,需要给予营 养支持,如静脉输液、肠内营养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泄泻的优势与前景
02
泄泻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泄泻的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如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等 。
中药灌肠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泄泻,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 疗。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

中医内科学课件28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28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28泄泻
• 泄泻概述 •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泄泻 • 泄泻的预防与调护
01
泄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 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 为主症的病证。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泄泻可 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
病因与病机
标本兼治
中西结合
既要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又要针对病 因进行根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的现代医 学技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中药治疗
汤剂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具有 健脾止泻、温中散寒、清 热利湿等功效的中药汤剂 进行治疗。
中成药
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中成 药,如固本益肠片、四神 丸等,方便患者服用。
证候分类
实证
暴泻、水泻、湿热泻等。
虚证
久泻、脾虚泻、肾虚泻等。
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选取中脘、天枢、足三 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以调理脾胃、止泻。
根据证候分类,选用相 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四神丸、真人养脏汤
等。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油 腻、生冷食物,多食用 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
物。
其他疗法
诊断
根据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的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 ,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可对泄泻进行诊断。同时需排除 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如肠道器质性病变、内分泌疾病等。
02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
病机
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升降失调,肠道传导失司。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中医内科学课件:泄泻

三诊:(3月21日):经服上方后,便血减轻,有时柏 油便,上腹部轻微疼痛,能进流食,病情有好转。
处方:原方加大黄一钱(后增至三钱),厚朴五钱, 槐花三钱,草寇四钱,继服,每日一剂。并用金霉素 盐水灌肠,每日一次。
效果:上方服至4月14日,病情大为好转,大便变 黄,饮食增加,能下床自由活动。乙状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仍有充血水肿溃疡(进入15--20厘米)。4月17 日取肠粘膜组织送检,病理报告:结肠组织未见肿瘤。 大便常规及潜血均正常。体重增加 肝复原,痊愈出院。
【结语】
临床辨证首先辨其虚实缓急。急性者多为实证, 以寒湿、湿热、伤食泄泻多见,久泻者以肝气乘 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多见,以虚证为主。
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应以祛邪为主, 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侵袭宜清化,饮食积滞宜 消导,水湿内盛宜分利。暴泻切忌骤用补涩,清 热不可过用苦寒,久泻当以扶正为主,脾虚者宜 健脾益气,肾虚者宜温肾固涩,肝旺脾弱者宜抑 肝扶脾,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久泻不宜 分利太过,补虚不可纯用甘温。
证机概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脾胃虚弱证
症状:
主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 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
兼证:食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兼有腹胀腹痛、腹鸣、纳呆。 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
之物的病史。久泻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 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相关检查
粪便检查 结肠内窥镜、小肠镜检查 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钡餐检查 腹部B超或CT检查 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

中医内科学ppt课件泄泻

中医内科学ppt课件泄泻

注意保暖
保持腹部温暖,避免受寒,特别是在季节交 替时要注意增减衣物。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病菌。
调护方法
起居有常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适 当进行心理调适。
中药调理
根据病情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
病理机制
01
02
03
肠道炎症
感染、食物不耐受等因素 可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肠 道黏膜受损,影响消化吸 收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可 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 响肠道正常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调节异常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 肠道神经调节,导致肠道 蠕动异常,引发泄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泄泻 症状进行鉴别,如感染性 腹泻、炎症性肠病等。
检查方法
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 肠镜等检查手段,以明确 诊断和评估病情。
04
泄泻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 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
证候分类
实证
暴泻实证、久泻实证。
虚证
脾虚泄泻、肾虚泄泻。
寒证
寒湿泄泻、湿热泄泻。
治疗方法
01
02
03
04
针灸治疗
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 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调理脾胃
,止泻止痛。
中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 ,横逆犯脾;或忧思伤脾,土虚木乘,使脾失健运,遂成本病 。《景岳全书· 杂病谟· 泄泻》日:“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 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 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失温煦,运 化失职,水谷不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5.禀赋不足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或素体脾胃虚弱,不 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易致泄泻。
学习目的:
掌握脾胃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胃痛、痞满、呕吐、呃逆、噎膈、腹痛 、泄泻、痢疾、便秘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学习要点:

胃痛的概念,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痞满的概念,辨证 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呕吐与反胃的鉴别,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 治;呃逆的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噎膈的概念,与梅核气的鉴别,分证论 治;腹痛的病机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泄泻与痢疾、霍乱的鉴别, 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痢疾的概念,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便秘的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泄泻源流
本病首载于《内经》,《内经》有“骛溏”、“飧泄”、“
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病名,对本病的 病机亦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日:“因于 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日:“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 胜则濡泻。”《素问· 举痛论》日:“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 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 至真要大论》日;“诸呕 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风、寒、湿、热均可引 起泄泻。《素问· 太阴阳明论》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 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素问· 举 痛论》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指出饮食、 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内经》亦已提出泄泻的 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难经· 五十七难》谓:“泄凡 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 有大瘕泄。”从脏腑辨证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第七节 泄泻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概述
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 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泄指大便溏薄,时 作时止,病势较缓。泻指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 如水而势急。但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胃与 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 为顺,与脾相表里,共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 ,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 赖脾胃运化水谷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 纳、运化、升降、调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 煦则运化健旺。胃喜润恶燥,不仅需阳气的温煦,更 赖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胃气 通降。故脾阳(气)易虚,而胃阴易亏。脾的运化水谷 精微功能减退,可出现纳呆、便溏、腹胀、倦怠、消 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可产生湿、痰、饮等 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 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胃气壅滞,而 发生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 ,可致暖气、恶心、呕吐、呃逆等。小肠司受盛、化 物和泌别清浊之职,大肠则有传导之能,二者又皆隶 属于脾的运化升清和胃的降浊。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和痢疾统
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眙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 ,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明代《景岳全书· 杂病谟· 泄泻》:“ 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分利之 法治疗泄泻。李中梓的《医宗必读· 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 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 南医案· 泄泻》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震动 ”,故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泻木安土之法。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过敏性结肠炎、肠易激 综合征、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 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

【病因病机】
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
,及久病脏腑虚弱等,以致脾虚湿盛,脾胃运化功能 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 最为多见。湿邪易困脾 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入里,使脾 胃升降失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 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如《杂病源流犀烛· 泄泻源流》说 :“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误食馊腐不洁食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 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 ,寒气伤中,均能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 ,发生泄泻。

依据脾胃的生理和病机变化特点,将胃痛(吐酸、 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泄泻、痢疾 、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脾胃病证的发生与感受外 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薄弱等密切相关,其 治疗强调胃以通为用,脾以升为健,恢复脾升胃降的 正常功能。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 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


(二)病机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 失常。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和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 ,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 主命门之火,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 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 发生泄泻。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但可夹有寒、热、食滞 。急性暴泻多因湿盛而困脾,病理性质多属实证;慢性久泻多 因脾虚而生湿,多属虚证,或见虚实夹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