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经济学家
理解公司:产权、激励与治理
目录分析
第1节引言
第2节帕累托效率和 卡尔多效率及其应用
第3节外部性和科斯 定理
第4节博弈、纳什均 衡与承诺
第5节不对称信息和 逆向选择
第6节道德风险和显 性激励
第7节信誉和隐性激 励机制
第8节作为激励机制 的法律
第1节什么是企业 第2节市场与企业
第3节为什么存在企 业
第4节企业家与所有 者
市场经济的有效性以私有产权制度和公平竞争为前提。
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同时解决经营者的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也就是说,它既要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 精神的人控制企业,也要使得控制企业的人有积极性为股东创造价值。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办 法保证经营权控制在真正的企业家手里。
保护小股东利益的最好办法是保护他们的退出权(通过转让股票),保证大股东履行诚信责任,而不是限制 企业家的决策自主权。
2
第2节资本结构 与财务成本
3
第3节代理成本 与资本结构
4
第4节控制权与 融资合同
5法是一个契 约
02
第2节股东 与董事会
03
第3节诚信 责任
04
第4节业务 判断规则
06
第6节法律 制度与资本 市场的经验 研究
05
第5节信息 披露与关联 交易
1
第1节市场竞争 与经理人行为
第2节经理人市 2
场的约束与信 誉
3
第3节产权与信 誉
4
第4节中介机构 与公司治理
5
第5节政府管制 与信誉
1
第1节报酬激励 的基本问题
第2节报酬激励 2
合同的基本模 型
3
第3节激励强度 原则
4
第4节激励的信 息量原则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与治理问题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与治理问题研究产权与治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产权是指个体或实体对一种资源或资产享有的所有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治理则涉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产权与治理问题的研究,包括产权理论的发展、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现代治理机制的演变。
一、产权理论的发展产权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
他认为,私人产权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通过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激励创新,私人产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19世纪,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经济学家进一步拓展了产权理论。
边沁主张,产权应该基于对最大多数人福利的最大化,而穆勒则更加关注权利保护的公正性。
20世纪产权理论的重要发展是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贡献。
科斯提出了“科斯定理”,认为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的初始分配不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结果。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外部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权与经济增长产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产权保护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投资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历史上,一些国家之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往往与产权不明确或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有关。
西方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 North)在20世纪80年代对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产权的明确性、稳定性和可转让性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诺思的研究为现代产权理论奠定了基础,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一些学者也指出,过度保护产权可能会导致垄断和不公平的分配。
因此,权衡产权保护的程度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三、现代治理机制的演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治理机制也在不断演变。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摘要】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是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主要强调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价值。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通过创新和竞争推动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他认为,企业家在价格决策上起着重要作用,能够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忽视了政府干预和外部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尽管如此,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对于指导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进步,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理论基础、市场竞争、价格决策、局限性、实践应用、启示、现实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概述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旨在分析和解释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作为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重要贡献之一,企业家理论强调了企业家在资源配置、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不仅是市场经济中的创造者和创新者,还承担着风险承担者和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企业家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价格形成、生产组织和经济增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强调了企业家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认为企业家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来推动经济发展。
企业家的竞争行为不仅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还推动了市场的动态均衡和效率。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作用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企业家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
2. 正文2.1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的理论基础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他对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角色和作用的理解之上。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读书笔记碎碎片片文章题目: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作者:尤金·法玛(Eugene F.Fama)尤金·法玛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
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
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
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
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
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
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出处:本文原载于[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8卷第2期(1980年),第288-307页。
一、写作动机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企业中的决策是由非股东的管理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激励问题,导致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但这些理论舍弃了古典的企业模型——经营企业仅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而赞成集中研究控制企业但不拥有企业并与古典的“经济人”相去甚远的管理者的动力问题。
代表有,鲍莫尔(1959)、西蒙(1959)、西尔特和马奇(1963)以及威廉姆森(1964)。
最近,经济学文献倾向于舍弃古典的企业模型但接受古典的经济行为形式,企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每一种要素为其自我利益所驱使。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目(有答案)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目(有答案)《管理学原理》复习参考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组织的五个基本要素中,管理的媒介是( )A人与物B.信息C.机构D.目的2.在组织的内部要素中,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的要素是( )A.人与物B.信息C.机构D.目的3.管理的主体是( ) A.管理者B.组织C.人D.管理机构4.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个责任是( )A.管理管理者B.管理一个组织C.管理工作和工人D.从事管理活动5.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 A. 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6.管理的核心是A建立组织机构B.协调人力物力C.协调入际关系D.尽力减少支出7.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A.精确性B.延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8. 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管理二重性观点C. 系统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9.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 A.历史性B.科学性C.一般性D.实践性10.管理学属于边缘性学科,这说明管理学的特点是( )A.一般性B.多样性C.实践性D.历史性11.管理是一种A.经济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文化现象D.科学现象12.一般说来,组织的外部要素是A可以控制的B无法控制的C.部分可控的D.无法判断!13.管理学应属于( )。
A.社会科学B.边缘科学C.经济学D.自然科学14.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是( )。
A.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C. 计划、组织、协调、人员配备、控制D.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15.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 )A.泰罗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D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16.管理产生的萌芽阶段时间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8世纪到19世纪末C.6000年以前D.本世纪30年代17.在管理理论萌阶段,论述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马基雅维利C.塞缪尔·纽曼D.亨利·普尔:18.点燃美国“管理运动”火花的是A.泰罗B. 斯隆C.亨利·唐纳D.亨利·普尔19.美国出现的管理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科学管理B.管理科学C.霍桑实验D.行为科学20.泰罗由于对管理理论的卓绝贡献而被后人称为( )A.过程理论鼻祖B.组织理论之父C.科学管理之父D.行为科学创始人2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A作业标准化B计件工资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22.法约尔的代表著作是A《科学管理原理》B《国富论》C《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D《君主论》23.马克斯·韦伯认为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的权力是( )A.理性——合法权力B.超凡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继承的权力@24.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A.现代管理理论B.管理过程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霍桑试验结论25.现代管理科学主要是服务于( A.控制B.预测C.决策D.技术26.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 )。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M N GM N ・ A A E E T管理视角 ■■■一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文 / 丽 娜 唐
一
、
企 业 所 有 权 安 排 的 理 论 基础
市场 竞争 过程 中, 存在 着诸 多 尚未被人们所知 和所用 的机会, 而
企业 家是 那 些 发 现 并 愿 意 尝 试 各 种 新 的 机会 的 人 。柯 武 刚 和史
不计 。
一
(b—i f ) —b+f。 — 2 =I 2 由于 b是给定 的常数 , 由劳 动力市场 I
外生决定 , 也可视为常数 。 这样 , B是否 合作 便取决 于 f。 上式 2对 求导 , f = 1> 0, 明 B合作 的欲望随交 易费用 的增 加而 2 说 提高。 由于 B只拥有较 多的物质资本而人力资本有 限 , 则不 与 A 合作将错过 许多获利机会 , 同时承担 高额交易 费用 。 并且 , 人力
享 ” 辑 。 照 这 种 理 论 , 业 本 质 上 是 各 利 益 相 关 者 所 缔 结 的 逻 按 企
“
一
业家人力资本 ,因为只有企 业家才可能依赖其拥 有的稀缺的人 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谈 判。
假设 l :在 此 博 弈 中 ,人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与 物 质 资 本 所 有 者按 照 “ 经济 人 ”的假 设 选 择 自 己的 策 略 与 行 为 , 有 完 全 理 性 并力 图 拥 实 现 自身 利益 的最 大化 。 假 设 2 有 两 个 当事 人 , 力 资 本 所 有 者 A和 物 质 资 本 所 有 : 人 者 B , 借 这 些 资 本 可 获 利 a, 力 资 本 投 资 为 w B 可 以独 A凭 人 , 立 获 利 b, 质 资 本 价值 为 i 物 。
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一.关于企业的本质和起源(一)新制度经济学观点(1)产权学派: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关系”①基本观点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是私有产权,“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叫做产权:。
美国经济学家阿门·A·艾尔奇安(Alchian,Amen)和哈罗德·德姆塞茨(Demsetz,Harad))是产权学派的代表,他们合写的《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1972)和德姆塞茨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企业》(1998)是这个学派企业理论的代表作。
科斯(Coase,Ronald)的产权理论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他们主张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产权理论上,而不同意科斯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Oliver)等人把企业理论建立在交易费用理论之上。
科斯的产权理论研究私人财产权,其观点是:只要产权明晰,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开始时如何分配,有关当事人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来消除有害的外部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就是所谓的科斯定理。
产权学派把企业定义为契约网络或契约联结点。
艾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理论基础上的。
团队生产是一种合作性的生产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2)其产品不是每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团队组织问题;(3)团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一个人。
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团队生产成员的分产出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
团队生产一方面会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偷懒,降低效率。
因此,需要某人专门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以减少偷懒。
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享有剩余权利的人进行监督,“企业的形成存在两个必要条件:(1)通过团队导向的生产可能提高生产率,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更难对付的偷懒者予以限制;(2)通过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
郭献波——浅论企业管理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
郭献波:浅论企业管理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谈到管理,确实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不同的行业属性,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的执行人士都将直接导致管理方式的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在所有的这些不同里依然有着一条共同的主线,就是人。
企业管理其实就是人的管理,而企业人的管理统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思想的统一,因此管理人就是管理思想,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我们也发现思想的管理也是管理的难中之难尤其是合适的管理人的管理。
记得在前些日子里华西村的党委书记吴仁宝去世,当时在一个地方卫视曾经就此事做了专门的报道:“后华西时代,华西村将何去何从?”我相信大家对于华西村都有所了解,但是在一个后华西时代,一个村,当然这里的村其实已经相当于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了,在这里不管此报道意在如何?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位中流砥柱去世之后,其所经营的事业对于其个人的依赖!企业其实就是这样,作为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不管利益取向如何,其最终的目的必定是带领着企业向更高的方向冲刺,然由于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所站的角度不同,也必将导致其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偏差,如此一旦企业形成了对于其中某一个人的过渡依赖,也就自此奠定了其所有者与此人的矛盾根基,这其实也就是亘古不变的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就像TCL的吴士宏,北大方正的李汉升等等,在他们光辉的职业前景上惨遭滑铁卢!对于此事很多人可能会上升至企业所有者或者是经营管理者的品质或者道德问题,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无端的放大了问题所在。
在当今并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此呢我们统称为职业经理人,应该说职业经理人已经慢慢成为一个明星式的传奇人物,由于媒体的过渡炒作以及市场机构片面的调查结果,职业经理人在公众心目中成为了拥有高学历,高地位,高薪酬的生活优越,能力卓越的精英人物,进而被描绘成推动企业发展前进的主导力量,另外一方面由于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员工,市场销售的更大范围的接触,也导致了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过渡推崇,从而忽略了企业所有者这位幕后的英雄!也因此在所有的企业之中都必定存在着企业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是导致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流动性大增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有人描述此为走不出的中国式市场经济特色!其实就我本人看来也是从事多年企业经营管理的感同身受,职业经理人的存在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必须,但是他们并不是作为强势群体而存在,恰恰相反,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应该算是企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当然这个“弱”并非是就全体社会大众来说!目前就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而言,由于社会分工以及资本集中程度的不同,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存在有着其必须存活的根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管理者与行政官员的身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导致企业管理行为扭曲。
《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美)哈罗德·德姆塞茨
导论简要自传在本世纪初,我母亲还很小时,就随全家从奥地利来到美国。
与此同时,有着德国和俄罗斯血统的父亲一家也来到了这里。
我出生于年,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我家住在芝加哥西区的一套公寓里,离当时的西尔斯()世界总部很近,在那里我生活了年。
我们所在的地区不大,但很安全,邻居们还共同修建了宽敞的道路通往喧闹的市区。
在这个地区居住的大部分是意大利和犹太家庭,他们对欧洲非常怀旧。
在年代末期,这些人家大部分都是乐观向上的。
勤奋地工作、聪明的头脑和准确的投资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他们极其重视教育,但主要是为了通过教育来改善生活状况。
那时,强调努力工作并没有给年轻人造成什么心理压力,对家庭并不富裕、英语水平也不太好的人来说,要在这个刚刚摆脱大萧条的环境中取得进步是比较容易的。
抚今追昔,当时的经历对我的成长颇多教益。
这个地区的大多数家庭都对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无所知,至少我家是这样。
所以我们在选择高校时,说不清自己想学什么,该学什么。
我到大学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个工作做,所以我想找个离家最近、收费最低的学校上,于是就选择了走路就可到达的费的市立初级学院学习工程学。
到不收学年我从伊利诺斯大学毕业,拿到经济学专业证书时,我还在其他四所学校学过工程学、林学和哲学等;另外,我还大量地打短工,包括在芝加哥剧院做引座员和开出租车。
从伊利诺斯大学毕业后,我开始服兵役,朝鲜战争的失败大大缩短了我服役的期限。
我又进了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于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我一度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业没有把握,于是我同时在西北商业学校读书并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我那时的论文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研究商品的品牌,研究大做广告的品牌和根本不做广告的品牌之间的竞争,这篇论文发表在《经济论坛》杂志上。
这是我发表的第二篇文章。
我第一篇文章是在完成博士学位以前写的,题目是《垄断竞争均衡的性质》,是我在密歇根大学就任自己的第一个学术岗位后不久由《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的,也是我对这家杂志所做的惟一贡献。
现代公司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名家课件
▪ 1945年秋天,面对江河日下的公司,82岁的老 亨利.福特在家人的劝告下无奈的将公司的权杖 交给了孙子。
▪ 小亨利.福特该用什么办法来挽救公司呢?
▪ 1946年春天,小亨利.福特聘请了一位副总裁欧 内斯特.布里奇,全面负责经营。欧内斯特又迅 速挖来了15位经理人。
▪ 仅仅一年之后,福特公司就戏剧性的扭亏为盈。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职业经理人出现
▪ 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源于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新型 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职业 经理人——艾尔弗雷德.斯隆的出现。
▪ 1921年,《财富》杂志写道:通用汽车之所以能 够避免许多脊椎动物身子大了头脑发展没有跟上 而最终灭绝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因为斯隆先生创 造了一种与规模相适应的复合大脑。
▪ 集团最高层(或总部)只掌握重大问题决策权, 从而使高 层领导从繁重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 企业的长期经营决策,并监督、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和评价 各部门的绩效。
▪ 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 ,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几年我 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他处事非常谨慎,再考量经理人的时候,从 不愿受到人际关系的干扰,因而有着“沉默超然” 的名声。在公司里,他没有朋友。
穆斯塔法.莫哈泰仁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斯隆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他从未拥有过这 个公司,却为这个公司奉献了一生。作为职业经 理人的典范,斯隆的影响绝不止是一个组织结构 图,而是一场公司权力结构的变革。
▪ 即按产品或地区设 立事业部,每个事 业部都有自己较完 整的职能机构。
▪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 提出的,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人力资本是指个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传统意义上,企业所有权归属于股东,即投入资金的人,他们通过获得股权来分享企业收益。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种新的趋势开始出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企业的核心资产并不仅仅是财务资产,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
而人力资本的价值往往是投入的金钱无法衡量的。
拥有人力资本的个体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正是他们的能力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创新和发展。
然而,在传统的股权结构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无法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回报,这不仅不公平,也不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热情。
因此,将企业的所有权逐渐引导向人力资本所有者,使其能够分享企业的回报,更能激发和调动其创造力和潜能。
其次,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传统的企业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的管理权和财务权往往由股东所拥有,而人力资源的分配权则交由企业的管理层决定。
然而,资源的配置往往需要紧密结合人力资本的特点和需求,只有人力资本所有者才能更好地洞察和把握这一点。
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够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决策,他们将更有动力和责任感去管理和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也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企业高管为了追求短期利润而挤兑长期投资,导致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阻碍。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财务投资者存在利益冲突,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往往能够更好地领悟企业的长远利益,更容易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够拥有企业所有权,他们将更加倾向于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努力工作,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企业向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原则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摘要: 现代公司是现代文明在社会经济微观层次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细胞,是资本市场的基石。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文化在治权方面的客观要求,而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运用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通过一定的归纳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学习、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办法和途径。
本文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给各公司的参与者提供利益(或减少交易费用,提高效率)的;公司治理是在维持公司所有参与者利益基本平衡或不失衡的前提下,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为公司的参与者获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财务和制度安排,并为保障利益的平衡,而进行权力制衡的安排;公司主要依靠两种基本关系维持运转,即股东与董事会的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委托代理关系。
信任托管关系容易产生公司治理顽症之一——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委托代理关系容易产生公司治理另一顽症——部人控制现象。
本文还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十大问题,设计了为改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权的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及公司治理的考评体系;提出了发挥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建议。
一、现代公司及公司治理概述(一)现代公司的精神实质一般地,公司是指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典型的企业财产制度,是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依法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负有民事责任、独立经营的法人。
但要把握现代公司的精神,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实质。
1、公司是由市场经济关系链条构成的多角化经济组织。
这样的链条大体包括股东与董事会的信任委托关系、董事会与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理与员工的聘用关系、债权人与公司的信用关系、公司与监管者(证券、工商、税务等)的依法诚信关系。
任何关系链条的严重断裂都可能影响公司这样的组织。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_省略_张维迎_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_杨瑞龙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注)本文是一项由杨瑞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与国有资产监管系统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杨瑞龙 周业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一、导 论企业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
但在探讨这一特殊契约的经济内涵时,经济学界存在着很大的分岐。
尤其是在如何看待美国二十九个州的公司法变革时,张维迎博士(1996)、周其仁博士(1996)及崔之元博士(1996)就公司法要求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是否突破了私有制逻辑,以及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能否推导出“资本雇佣劳动”是企业合约的永恒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争论(以下分别简称张文、周文、崔文)。
这种争论至少表明既有的理论逻辑不能完全解释已变化了的现实。
应根据现实发展不断修正理论,以便在一个更完善的分析框架内逻辑一致地解释与预示现实的发展变化。
其实早在80年代初,以弗里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从公司战略管理、企业伦理等角度,对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作了较详细的表述,并经验地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现象。
自80年代末以来,美国二十九个州相继修改了公司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分析主要是描述性的和工具主义的,规范的分析还有很大不足(Donaldson and Preston ,1995),从而难免把利益相关者现象与主流企业理论的逻辑对立起来,产生逻辑上的混乱(崔文便是一例)。
我们认为,发生在美国二十九个州中的公司法变革是在既定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内的边际修正,它并未突破市场经济内生的制度前提,产权保护的细化、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尊重、对人力资本的重视都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制度要求。
因此,只要根据现实发展对主流企业理论的某些假设和推论作必要的修正,就可以在一个规范性的分析框架内逻辑一致地推导出利益相关者和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五企业理论
二、企业的必要条件
第一,雇主和雇员对权威控制权以及剩余控制 权的非对称性;
第二,雇主完全拥有雇员收益之外的全部剩余 收益的控制权;
第三,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是为了出售获利 而不是全由自己享用。
三、企业的制度
企业制度是关于企业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集 合。
4.3 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及其治理
公司制企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企业制度, 它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的企业存在形式。
公司制企业产权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与控 制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它面临性的问题— 如何监督经理的行为,以使其按照所有者(股 东)的利益最大化目标行事。
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提出和 形成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成本越低,企业内 部组织资源的比较优势就越大。
一、团队生产的含义 即由多种要素所有者联合进行的生产。 二、团队生产的条件 只有团队生产的总产出大于参与生产的各要素的
分产出之和,团队生产才会被采用。这源于比较 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可以从合作行为中获得收益。
三、“计量困难” 团队生产的一个特点是“技术的不可分性”。即
3.1 企业的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对企业本质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 它认为现代企业是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的载体,是 各种要素的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的, 具有法人地位的契约集合体。
由于企业用要素市场替代了产品市场,且在要素市 场价格机制的作用远不如产品市场,因此,企业内 部主要是科层关系或等级制度替代了市场交换。
种不同形式而已。
三、周其仁的观点
企业合约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 约。其之所以特别,“在于不能事前完全规定各 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条款,总要留一部 分在契约执行中再规定”,这个特性是因为“企 业合约包括了人力资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 的参与”。
从所有权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与林毅夫教授商榷(精)
从所有权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与林毅夫教授商榷在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革出路这个问题上,我和毅夫有些观点是互补的,因为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些观点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依赖的理论不同。
下面我归纳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制度要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现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第三点谈谈我的一些具体想法。
首先谈第一点,即企业制度要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简单地说,企业制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给定企业是一个团队生产情况下,有什么办法使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工作,二是给定人的经营能力不可直接观测的情况下,有什么体制使最有才能的人,而不是笨蛋,占据经营者岗位。
企业制度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从现代企业理论来看,它是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在企业中有一部分人拿固定收入,不承担风险,有一部分人拿取剩余承担风险。
控制权分配指的是谁应该有决策权,谁应该管谁。
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企业制度就是要解决一个激励机制问题,再一个就是经营者的选择机制问题。
现代企业理论中讲的企业的所有权就是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它与产品的所有权和财产的所有权不一样。
我理解毅夫批评的很大程度是指财产所有权。
企业里的财产所有者是不是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看他是否是剩余索取者。
从这个角度讲我理解,预算约束硬化与我们原来讲的自负盈亏差不多。
问题是,“自负盈亏”的“自”究竟是谁,谁是这个“自”,谁就是企业所有者,尽管他不一定是财产所有者。
从我的角度来看,刚才毅夫讲的预算约束硬化硬在谁身上,即自负盈亏是经理负,工人负,还是国家负?谁负谁就是企业的所有者。
从委托人-代理人的角度看也是同一意思。
一般讲委托人指的就是企业的所有者。
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人是指为别人的行为承担风险的人。
如果你的行为影响我的利益,那么我就是委托人,你就是代理人。
如果互为影响,则互为委托人和代理人。
有关企业组织如何通过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来解决前面谈到的两个问题,我谈四个要点:一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要对应,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承担风险的人要有控制权。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_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_方竹兰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方竹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张维迎博士在《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一文(《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中提出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即“资本雇佣劳动”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命题。
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鉴于企业所有权安排是我国国有制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以求得在企业所有权理论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一致。
一、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张维迎博士的“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最主要论据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
其原因在于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的可分离性,使得非人力资本一旦被投入企业,便成了一种抵押品,作为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就难以任意地退出企业,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自然就有了做出最优决策的积极性,成为天生的企业风险的承担者;相反,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的不可分离性,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无后顾之忧可随意退出企业,逃避风险,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张维迎博士在此运用的显然是自然主义的分析方法。
只要我们用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观察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与张维迎博士所说的恰恰相反,最有退出企业的自由,能迅速逃避企业风险的,不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而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
首先是非人力资本社会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趋势,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风险,而且可以在各种社会表现形式之间根据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转换。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社会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各种非人力资本的社会表现形式,从实物型非人力资本形式,到货币型非人力资本形式,又到信用型非人力资本形式。
信用型非人力资本形式的增长速度随经济发达的程度提高而加快。
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投资于企业时,既可以在事前进行投资风险的比较,选择投资风险最小的非人力资本形式;也可以在事中和事后出现投资风险时,审时度势,在各种非人力资本形式之间进行转换,以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地减少最终造成的企业投资风险。
管理思想史——精选推荐
管理思想史绪论一.单选1.管理思想是指:(A)A:较有系统的管理观点和理论;B:所有的管理观点和理论;C:某些人的管理观点和理论;D:某些特定时代的管理观点和理论;2.管理思想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C)A:经济学学科;B:管理学科;C:历史学科;D:管理历史学科;3.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属于(B)A:古典的管理思想阶段;B:早期的管理思想阶段;C:科学的管理思想阶段;D:现代的管理思想阶段;二.多选1. 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征表现在(ABCD)A: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进程的发展与管理历史进程的统一;B:管理理论与经济理论的统一;C:管理思想与社会哲学文化的统一;D:管理思想学说与管理实践的统一;E:历史与现实的统一;2.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后产生的管理思想开始,中间经历的阶段有(ABCDE)A: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B: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C: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D: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E: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三.填空1. 管理思想是指较有系统的(管理观点)和(理论)2. 管理思想史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四.名词1. 管理思想:是指较有系统的管理观点和理论。
五.简答1. 简述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征?答: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进程的发展与管理历史进程的统一;管理思想与社会哲学文化的统一;管理理论与经济理论的统一;管理思想和学说与管理实践的统一。
总之,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
它不仅具有管理学的全部特征,而且还有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的特征以及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
六.论述1. 试述学习管理思想史的重要意义。
答:(1)学习管理思想史是进入管理学之门的有效途径,也是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必备知识。
管理理论和时间的重要理论源头是管理思想史,只有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才能更好的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要求人们必须认真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3)学习管理思想史,也是通过比较对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社会效益最大化
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一论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股份制企业在委托代理方面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复杂程度的日益加剧,企业所有者固有的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然而,社会分工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性经营人才,他们能够弥补企业所有者的经营劣势,既有能力也有精力代为行使企业的决策权。
因此,现代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专业的经理人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企业自我经营方式1932年,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文中指出,企业所有者自我经营的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他们倡导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建议所有者仅掌握剩余利润的索取权,对外让渡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而且,他们调查分析了美国200家大公司后发现,企业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从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日常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实现了明显分离。
由于这些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管理层控制也出现了端倪。
但是,两位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尚未真正涉及到委托代理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针对经济学家阿罗-德布鲁模型中的“黑箱”理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广泛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及其激励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应运而生。
1973年,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最先提出现代的委托代理的概念,在双方关系中,如果一方接受其他方的委托,代表其利益行使某些权力或做出某些决策,这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从经济学上看,市场上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在任何的信息不对称交易里,信息劣势方为委托人,信息优势方为代理人;从契约关系角度分析,主动提供契约内容的当事人为委托人,被动接受契约的当事人为代理人。
委托代理框架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代理人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服务;然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天然缺陷使得上述前提难以被满足。
首先,委托代理双方的目标不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领域中,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一直是众多经济学家关注
的焦点话题。
在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
管理权分配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
题展开深入探讨,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分析其经济学原理和实践意义。
1. 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
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密切相关。
所有
权是指企业资产和利润归属的权利,而管理权则是指对企业经营、决
策和生产活动的实际控制权。
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绩效。
2. 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
许多经济学家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
各自的理论观点。
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本杰明.克莱(Bengt Holmström)提出了“委托理论”,强调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代理问题,即所有者(委托人)无法获得与代理人行为完全一致的信息,导致代
理成本增加,企业管理权的有效分配成为了关键。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等经济学家也
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和探讨。
3. 实践意义与经济影响
企业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权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私有制企业往往以股东所有权为基础,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来控制企
业的管理权。
而在国有企业中,国家或政府通常扮演着所有者和管理
者的角色。
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权分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既是经济学的研究课题,也是现
实世界中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问题。
经济学家的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
了理论指导,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配
中的监管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
通过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与机遇。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
来解释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本质,然而在实践中,企业管理者
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及经济学家对
此的理论观点。
我们还表达了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企业所
有权和管理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但通过深入研究与思考,我们
可以更好地认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挑战与机遇。
要意识到企业所有权
和管理权的合理分配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也需要政府、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努力来实现。
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是一个
复杂而且极具现实意义的经济学课题。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权分配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变化。
在
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的研究和理论观点对我们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
的风险和机遇非常重要。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
企业的所有权是指企
业资产和利润归属的权利,而管理权则是指对企业经营、决策和生产
活动的实际控制权。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合理分配所有权和
管理权是企业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
如果所有者无法控制管理者的行为,或者管理者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权力来有效管理企业,都可能
导致企业运作的低效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许多经济学家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
各自的理论观点。
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本杰明·克莱(Bengt Holmström)提出了“委托理论”,强调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代理问题。
这一理论认为,所有者无法获得与代理人行为完全一致的信息,导致
代理成本增加,企业管理权的有效分配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济绩效将受到影响。
除了委托理论外,其他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来解释企业所
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本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等经济学家也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的理论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现实世界中,企业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权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管理权分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
私有制企业往往以股东所有权为基础,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来控制企业的管理权。
而在国有企业中,国家或政府通常扮演着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在这两种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从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经济学家们的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在实践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决策,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府在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配中的监管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所有者权益,确保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
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诸多挑战与机遇至关重要。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的本质,但在实践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决策。
只有通过
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问题,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