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2 货币的职能1.3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1.4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与利率2.1 信用的概念与形式2.2 信用制度及其运作2.3 利率及其决定因素2.4 利率的作用与影响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3.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4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第四章: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4.1 商业银行的业务4.2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4.3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4.4 我国的银行体系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5.3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5.4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调整第六章: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6.1 存款创造原理6.2 存款创造过程6.3 货币供应及其调控6.4 货币供应量的测量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7.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7.3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第八章: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8.1 利率政策的作用与影响8.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条件8.3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实践8.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与挑战第九章:汇率与外汇管制9.1 汇率概述9.2 汇率决定理论9.3 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方式9.4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与政策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0.2 金融创新的影响10.3 金融发展理论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1.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11.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11.3 金融风险评估与监控11.4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十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12.1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目标12.2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手段12.3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的关系12.4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挑战第十三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13.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3.2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关系13.3 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13.4 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管理第十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14.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14.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影响14.3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4.4 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策略第十五章: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15.1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5.2 金融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15.3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5.4 我国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主要分为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汇率与外汇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等十五个章节。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基本运作。

3. 让学生掌握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构成,让学生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金融工具的应用,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让学生理解金融服务的种类和特点。

3. 让学生掌握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手段。

二、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功能2. 金融服务的种类与特点3. 金融监管的意义与手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电脑:用于查找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的日常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功能和运作,让学生理解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服务的实际运作情况。

金融学基础教学设计1-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基础教学设计1-货币与货币制度
6)实物货币
7)金属货币
8)代用货币
9)信用货币
10)电子货币
1.2货币的职能
1.2.1价值尺度
1.2.2流通手段
1.2.3贮藏手段
1.2.4支付手段
1.2.5世界货币
归纳
小结
了解学生的学科或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程度,对提高所授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十分重要,对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作业
布置
1、课后了解货币制度
2、每两周分享一次
教学后记
通过个人分享文章的共同学习,学生们对为什么要学习有了更全新的认识。
大学中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生活与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等要日常教学过程中也需
贯彻其中。
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如何将散沙式的知识串连一体需加强注意。
《金融学基础》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教学课题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 时
2
目标
深刻理解货币、货币制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货币的职能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安排(包括时间安排)
师生行为、教学方法
新课
导入
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结晶,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演变的结果。
(1)简单的价值形式
(2)扩大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1.1货币形式货币的起源、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1.1.1货币的起源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结晶
2)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演变的结果
(4)简单的价值形式
(5)扩大价值形式
(6)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形式
1.1.2货币的本质

金融基础教案(第一、二章)

金融基础教案(第一、二章)
Ⅰ、导入语:(约5分钟)
问题思考:
1、你怎么理解金融一词?资金的融通
2、你觉得生活中哪些时候会和金融相关?银行、证券、保险
3、本专业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
课程定位:金融类专业学生——奠定金融专业基础知识
非金融类专业学生——普及金融知识
Ⅱ、讲解新课(约60分钟)
一、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的过程:私有制(剩余产品出现)→延期支付(区别与实物与现金交易)
“宽”口径金融概念大体覆盖: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系统、国际金融等方面
“窄”口径的金融,即认为“金融”仅指资本市场
稍宽一些,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微观领域
英语“Finance”的含义:
最宽泛: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包括财政、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
4、金融活动的中介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在货币供需双方之间充当中介,它们既是货币信用业务的经营者,也是货币信用活动的组织者,是资金分配和调节的中心。
5、金融活动的场所是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
提问:你如何理解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2、金融体系多元化,金融工具多样化
3、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自由化趋势明显
提问: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业务的全球化、金融机构的全球化
4、金融服务更加全面,且中间业务呈扩大化趋势
举例:现代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
5、金融创新的脚步加快,金融监管更加灵活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金融学基础教案

金融学基础教案
思维训练与作业: 30分钟
1、思考你的生活中是否缺少货币? 货币在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授课时间
第2周 第2次
课时安排
6 学时
教学章节或主题: 财政金融
第二章 信用与信贷资金运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信用关系的产生与发展进程, 理解信用的本质;掌握信用的表现形式及各类信用工具;分析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1:学习中央银行的监管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模式,教授中央银行如何监管, 学生课堂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45分钟
问题1: 学习中央银行的监管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模式,教授中央银行如何监管,学生课堂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45分钟
问题1:学习中央银行的监管方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模式,教授中央银行如何监管,学生课堂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45分钟
问题4:掌握利息与利率的计算分析 讲授利息的概念本质及单利和复利的计算分析方法 给出2、3道课后练习单利和复利的分析计算的问题,学生课堂练习发言, 教师总结 75分钟
复习思考题与作业: 5分钟
1、教材第81页到第14页, 计算题第1-4题
授课时间
第3周 第3次
课时安排
6 学时
教学章节或主题:财政金融
思维训练与作业: 30分钟
1、以工商银行和花期银行为例, 参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知名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1.以工商银行和花期银行为例,参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知名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1、以工商银行和花期银行为例,参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知名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
授课时间
第5周 第5次
课时安排
6 学时
教学章节或主题:财政金融
问题3:理解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给出货币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的问题, 学生课堂讨论发言, 教师给出结合经济学基础的相关知识,说明货币的职能 30分钟

高等教育教学《金融基础》教案最新完整版

高等教育教学《金融基础》教案最新完整版

高等教育教学《金融基础》教
案最新完整版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教材金融基础
总课时54
班级
专业
教师
系部
20 —20 学年第学期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概述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职能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流通规律、货币层次划分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第2章信用--信用概述、信用形式
第2章信用---借贷资金与利息
第2章信用---借贷资金与利息
第3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概述
第3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第3章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期中测验
第4章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概述、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4章金融机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
第4章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
第5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5章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6章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概述。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金融基础一、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二、前言1.课程性质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三、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 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 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 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五、课程目标(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2)理解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3)理解货币的产生是金融活动的起点;A、过程:B、从感性上认识各种货币形式发展的特征、局限性;C、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货币形式的具体种类、特点;D、通过参观实践, 让学生总结发言, 认识理解货币产生发展的必然过程,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老师概括总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要素。

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运作机制。

3. 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运作模式。

4. 熟悉金融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与功能金融的定义金融的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等3.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金融机构的类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4.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收益、期限、流动性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定义、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机构的类型和金融工具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运作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金融基础》2. 课件:金融知识点的PPT3. 案例资料: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案例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 考试成绩:金融知识点的闭卷考试。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掌握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

2. 理解金融监管的意义、机构和政策。

3. 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

4. 了解金融创新的概念、类型和影响。

七、教学内容:1. 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市场的构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机构的类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2. 金融监管的意义与机构金融监管的意义:维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等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政策: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等3.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外汇交易、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资金筹集、风险管理、国际投资等4.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概念与类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金融创新的影响:提高金融效率、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发展等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机构、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金融创新的概念和影响。

25823金融基础知识教案1

25823金融基础知识教案1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授课教案2010 —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金融学概论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教师课程表教学进程表授课题目:第一章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含义及产生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的含义及产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货币性质的理解教学难点:价值形式发展过程分析、货币性质的理解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教学过程:第一节货币的含义及产生复习引入: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最初,岛上的人过着纯粹的自然经济生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勤劳的人们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消费不了,有了剩余之后,生产不同产品的人开始尝试交换,屠夫想吃面包就拿他的产品和面包师交换,面包师想喝啤酒就和酿酒商交换。

可是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面包师并不想吃肉,面包师想喝啤酒,酿酒商并不想吃面包,这下交易很难达成了。

于是,聪明的人们想出用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作为中介,比如盐、糖、贝壳等,可是,后来又遇到问题,比如以公牛作为交换媒介,这时假如有人想买盐,那他不可能把牛杀掉,一块一块去买盐,这种情况下,其实交易的进行还是不能很顺利。

当金属特别是贵金属金和银充当了交换媒介之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但金银要磨损,同时大额交易携带大量金银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现代意义上的货币--钞票产生了。

一、货币的产生(一)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2.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3.商品怎样成为货币(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如:2只羊=一把石斧(2)扩大的价值形式。

如:1把斧子1袋小麦1只羊= 1件衣服3斤茶叶……(3)一般价值形式。

如:1把斧子1袋小麦1件衣服= 1只羊3斤茶叶(4)货币价值形式。

如:1把斧子1袋小麦1件衣服=1克黄金3斤茶叶……(二)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特殊商品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二、货币形态的演变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

货币金融学基础学习教案

货币金融学基础学习教案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
证券承销与交易、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基金管理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
专业化经营、高风险高收益、强调创新与差异化竞争等。
04 货币政策与宏观 调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之间存在 矛盾,需要根据不同时期观看
信用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信用作为经济交易的 基础逐渐产生。
信用发展的阶段
简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等 阶段的演变。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1 2
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分类
按交易对象、期限、交易方式等标准进行分类。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时滞等因素。
产业政策
通过扶持特定产业或行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产 业政策的效果取决于政策设计、实施力度等多种因素。
01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03
贮藏手段
当处于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 所表现出来静止状态。
05
02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 度。
04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 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 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06
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和财富积累,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资金来源。

货币与货币制度——电子教案1

货币与货币制度——电子教案1
金融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
单元:
第一章
章名称: 货币与货币制度
节:
第一节
节名称: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本次课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标题:
授课 对象
金融
教学 目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起源及货币形态的变迁, 能运用货币基础知识解释相关货币现象,能理解和判断货币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趣以及货币现象的关注。
第三部分:布置思考题
(时间:…2…分钟)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知识展望
(时间:…3…分钟)
通过日常生活中对货币的不同理解与表述,引入金融学中货币的概念。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时间:…80…分钟)
【步骤一】 介绍教学内容、目的
(时间:…4…分钟)
新课导入:
通过引例——“没有货币的麻烦”一文导入本节内容,发起学生讨论试想没有货币的生活将
是什么样子?
(时间:…20…分钟)
(一)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上或者债务清偿中具有普遍接受性的东西。
(二)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没有商品经济的地方,
就没有货币现象。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种形式: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教学 要求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 方法
教学 用具
参考 资料
能力(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1.了解商品交换对促进经济发展 的意义,掌握货币对促进商品交 1.能用货币基础知识解释相关货币现象; 换、加速分工和专业化方面的作 2.能理解和判断货币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用; 2.熟悉货币形态的演变; 3.掌握货币产生与发展理论。 教学重点: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产生与发展理论 教学难点:货币形态变化的原因,新技术和全球化对货币发展趋势的影响 解决方法: 1.通过参观学院货币博览馆增加货币产生与发展理论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货币的相关知识 3.通过课程实训,体验物物交换的不便,加深对货币发展历程的了解 4.通过学习小组的分工协作,进行资料收集和检索,探讨货币的发展趋势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金融学的概念与研究领域强调金融学在个人、企业与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1.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探讨金融机构的种类与作用,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1.3 金融学的主要领域与学科概述金融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如宏观金融、微观金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程等介绍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的概述解释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与类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探讨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与参与者,如投资者、发行者、中介机构等2.2 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介绍金融工具的定义、特征与分类,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探讨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机制,以及其风险与收益特性2.3 金融市场的效率与有效性解释金融市场效率的概念与衡量方法探讨金融市场效率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如信息不对称、市场操纵等第三章:金融决策与公司金融3.1 金融决策概述解释金融决策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强调金融决策在企业运营与成长中的重要性3.2 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介绍资本预算的概念、方法与步骤探讨投资决策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3.3 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解释融资决策的概念与原则探讨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与融资成本的影响3.4 股利政策与股东价值介绍股利政策的定义、目标与类型探讨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的影响第四章:宏观金融与货币政策4.1 宏观金融概述解释宏观金融的概念、特点与研究领域强调宏观金融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4.2 货币与货币制度介绍货币的定义、功能与形式探讨货币制度的演变与货币政策的目标4.3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解释中央银行的角色、职能与组织结构探讨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与实施过程4.4 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效应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产出、通货膨胀、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货币政策对社会财富分配与经济稳定的作用第五章: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5.1 金融监管概述解释金融监管的概念、目标与重要性强调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保护投资者权益中的作用5.2 金融监管机构与监管框架介绍金融监管机构的种类与职能探讨金融监管框架的结构与运作机制5.3 金融监管政策与措施解释金融监管政策的定义、目标与类型探讨金融监管措施的实施与效果,如资本充足率要求、市场准入限制等5.4 金融监管的挑战与改革分析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如金融创新、金融危机等探讨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与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金融市场与利率6.1 利率的概述解释利率的概念、计量与作用探讨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6.2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分析利率的形成机制与决定因素,如货币供应与需求、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政策等探讨利率变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投资、消费、储蓄等6.3 利率的风险与期限结构介绍利率风险的概念、类型与计量探讨利率期限结构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如预期理论、市场供需等第七章:金融市场与汇率7.1 汇率的概述解释汇率的概念、计量与作用探讨汇率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7.2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分析汇率形成机制与决定因素,如外汇供求、经济基本面、政策干预等探讨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7.3 汇率的风险与管理介绍汇率风险的概念、类型与计量探讨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如远期合约、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第八章: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8.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述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特点与类型,如外汇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贷款市场等探讨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8.2 国际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介绍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与运作机制探讨国际金融机构的种类与职能,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8.3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政策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影响与风险探讨国际金融政策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与挑战第九章:金融市场与金融科技9.1 金融科技的概述解释金融科技的定义、特点与影响强调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场中的创新与变革作用9.2 金融科技的应用与案例介绍金融科技领域的关键应用,如移动支付、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探讨金融科技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案例9.3 金融科技的趋势与挑战分析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未来展望探讨金融科技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如监管、安全性、隐私保护等第十章:金融市场与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的概述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与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10.2 绿色金融与环保投资介绍绿色金融的概念、特点与实践探讨环保投资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趋势与机会10.3 可持续金融政策与实践分析可持续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探讨金融市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案例10.4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分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探讨金融市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景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学的定义与重要性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资金管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学科,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024版《金融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2024版《金融学基础》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风 险意识。
教材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包括相关学术期刊、金融网站、政策文件等,以辅助学 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
学习资源
提供课程PPT、案例分析、在线测试等学习资源,以满 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概述
01 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学基础》教学 大纲讲课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与货币政策 • 信用与利率 • 金融市场交易工具 • 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金融学基础》课程概述
01 课程性质
《金融学基础》是金融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 学生打下坚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编制目的和重要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详细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经 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
介绍如何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了解一国的经 济状况和对外经济关系。
汇率制度类型及特点比较
汇率制度类型
涉及货币的本质、职能,以及中央银行如 何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服务。
金融风险与管理
包括金融风险的类型、识别、度量和管理 方法。
案例分析讨论
金融市场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市场案例,如股市崩盘、债券违约等,进行 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
货币政策时滞 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 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 1 ) 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切商品价值的材料。通过货币 “标价”,表明各个商品含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但货币不 能表现自身价值。
( 2 ) 货币具有同其他—切商品直接交换的权力,其地位 是独特的。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 一般购买力的代表。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
思考:美国的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分别是什么?中国的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货币种类的确定主要是确定主币和辅币名称,以及主币与辅 币的进制关系等。
主币又叫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 唯一合法的货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日常零星 交易和找零之用。它通过法律形式与主币建立起固定的兑换比例。
货币单位名称最初是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名称相一 致,后来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名称逐渐分离,有的保持原名, 内容发生变化,有的则完全摆脱原名。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币值的确定。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就是规定每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 名称。几个国家同用一个货币单位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即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2.货币通过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 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 动的主要因素有:价值、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法定货币制 度下表现为纸币发行量)、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是观念的 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成品讲义)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成品讲义)

2014年农信社辅导讲义金融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第一模块 金融基础知识第一模块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共计 9 个考点考点1 货币的起源:价值形式的演变 ()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⑶一般价值形式⑷货币价值形式(最高价值形式)结论:货币是商品经济和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历年真题】【单选】价值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D【判断】没有交换就没有货币 ( )答案:正确考点2 货币形态的发展()1、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现行的经济制度下,货币被认为是一种由于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段,并能够清偿债务的支付手段。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形式的发展及其特点(1)商品货币(足值货币,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实物货币: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最早的实物货币是贝币➢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普遍可接受性、价值稳定性、价值量高、易于分割、易于储藏、易于运输、均质性。

如:金银。

(2)代用货币➢特点:市面上流通的是银行券,银行券可以按一定比例兑换黄金➢代用货币最早是出现在北宋,交子。

—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特征:一种信用符号(价值符号),已与黄金完全脱离;债务货币;强制性;管理货币➢发行基础:国家信用➢发展趋势:电子货币( “储值”,及发行主体的多元化)➢形式:商业信用货币(商业票据如期票和汇票)、银行信用货币(银行券)、国家信用货币(纸币),还有通货和银行存款。

【历年真题】【判断】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答案:错误【判断】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政策及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货币供求机制、利率、汇率、中央银行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金融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信用货币与数字货币2.2 第二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2.3 第三章利率与汇率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利率的作用与功能汇率概述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2.4 第四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与运作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2.5 第五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发展的内涵与动力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三、教学方法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考察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30%。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等。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政策文件、案例分析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在线课程平台等,提供电子教材、教学视频、在线讨论等学习资源。

实践基地: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金融专业《教学设计——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专业《教学设计——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根底教学设计第一章认识货币课堂组织:第一局部:新内容导入〔时间:…10…分钟〕【步骤一】案例阅读与问题的提出〔时间:…5…分钟〕【步骤二】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新课导入:目前各主要国家货币形式的介绍教学内容:货币的产生;货币演化进程中的四种形式教学目的:初步从外在表现上认识货币,了解货币产生的背景和演化过程,熟悉货币的四种具体形式,为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做好铺垫。

第二局部:学习新内容〔时间:…30…分钟〕【步骤一】学习新课内容〔时间:…25…分钟〕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开展的产物2货币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四种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步骤二】思考与讨论〔时间:…5…分钟〕现代社会的货币形态有哪些?第三局部:小结及布置任务〔时间:…5…分钟〕课后思考:未来电子货币是否将完全取代实体货币?第一局部:组织复习与新内容导入〔时间:…10…分钟〕【步骤一】复习货币演进中的具体形式〔时间:…2…分钟〕【步骤二】案例导读及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时间:…8…分钟〕新课导入:战俘集中营里的货币教学内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教学目的:理解掌握货币的概念和本质,熟悉货币的职能,能区分不同情境下货币职能的差异。

第二局部:学习新内容〔时间:…30…分钟〕【步骤一】学习新课内容〔时间:…25…分钟〕1.货币的概念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职能【步骤二】思考与讨论〔时间:…5…分钟〕信用卡余额是货币吗?为什么?第三局部:小结及布置任务〔时间:…5…分钟〕课后思考:课后案例中的货币表达了什么职能?课堂组织:第一局部:组织复习与新内容导入〔时间:…10…分钟〕【步骤一】复习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时间:…5…分钟〕【步骤二】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5…分钟〕新课导入: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一那么新闻教学内容: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教学目的:了解广义和狭义的货币概念,掌握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熟悉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口径。

【金融基础教案】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教案】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首先由英国于1816年实行
特点:4条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或“富人本位制”,是指流通中没有金币,只有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银行券只能按一定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的一种货币制度。
特点:4条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指国内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能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相挂钩,并与该国货币保持固定பைடு நூலகம்例,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而只能兑换成外汇进而与黄金间接挂钩。
1、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指按国家规定的金属和单位货币的名称与重量、成色铸成的货币。
特点:2条
2、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一般用于找零和日常零星交易。
特点:4条
3、纸币和银行券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纸币和银行券虽然没有内在价值,但是能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特点:3条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的货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特点:3条
[任务三: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港澳台地区除外)。人民币制度是我国于1948年12月在合并当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的基础上建立的,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的特征:4条
金银复本位制从具体运行过程来看,可分为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又称“格雷欣法则”。
3、跛行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保险专业、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为经济学基础、公司(个人)信贷、金融礼仪、保险(证券)、个人理财、银行柜面业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深入学习各门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经济学思维。

本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支柱,一个空间,上有调控,外有扩展”“三个支柱”,是指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它们支撑整个金融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一个空间”,是指金融市场。

“上有调控”是指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宏观金融调控相关的范畴。

2“外有扩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收支、外汇、汇率等。

3.课程目标3.1总体目标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解决金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面向保险业务员、银行客户经理、债券销售交易员、理赔员、诉讼受理员、理财产品营销员、报单员及各岗位后续的相应晋升岗位。

3.2知识目标(1)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趋势;了解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掌握货币的概念、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了解信用的起源;掌握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含义;掌握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内容。

(3)了解利息的含义与本质,掌握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4)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及作用,掌握金融机构三大支柱的特点,并了解其业务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经营原贝!];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尤其是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6)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熟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7)了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度量指标和货币失衡的治理措施。

(8)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和种类。

(9)掌握外汇、汇率的概念;掌握汇率的标价方法;理解汇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0)了解金融风险的含义、特点、分类和影响,掌握金融监管的内容,了解国际金融业的监管趋势。

2.3能力目标(1)能够用货币职能的相关理论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能够对特定货币制度背景下符合格雷欣法则的现象进行正确的评析。

(2)能够区分各种信用工具。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能用利率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4)能区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同,能区分银行、证券、保险的各种业务。

(5)能够区分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的不同,会计算派生存款。

(6)能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7)能分析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8)会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9)能看懂国际收支平衡表,能进行套汇与套利交易。

(10)能运用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金融风险。

2.4课程思政目标(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效融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以敬业、诚信、严谨、礼貌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道德理念。

(2)坚定的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依托,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建议:在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内容中,体会没有制度不成方圆,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建议:在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教学内容中,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抓住消费人群的特殊性,网络购物的多极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建议:在第三章利息与利率教学内容中,加入案例:细节决定成败,体会认真度会决定最终的结果等等。

建议:在第四章金融机构与三大支柱教学内容中,通过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体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建议:在第五章商业银行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性。

建议:在第六章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教学内容中,(我国央行的产生)通过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改为农村包围城市,确定自身有利优势,才能够获取胜利。

且确定目标后的坚持目标与与时俱进的改善和调整,互相之间的关系和促进。

建议:在第七章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膨胀教学内容中,加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培育爱党爱国的情操,增强诚信和谐的价值理念。

建议:在第八章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风险意识。

建议:在第九章外汇与国际收支平衡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博弈论的认识,了解良好的合作管理建立在自由平等诚信和谐的基础之上。

建议:在第十章金融监管内容中,加强学生公正心和法治理念,强化诚信的职业道德素养。

3.课程内容与要求4.课程实施4.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情境模拟、问题式、启发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通过与实际工作相接近的项目任务的参与学习,达到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的提升,并形成可转移的职业能力。

4.2教学评价本门课程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结合,采取一事一论一题一析的方式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2)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素质考核融于项目考核中,本课程考核标准如下:本课程作为金融学院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基础课,是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课程之一,属于考试课。

本课程按照百分制考评,85分以上为优秀,75分至85分为良好,60分至75分为及格。

本课程的单项能力与知识理论考核比例分别为40%和60%o4.3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根据教学要求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本课程建设包括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标准化课件、案例、习题试题库、、参考资料库、视频、微课、课程网站等教学资料。

5.其它说明(1)本课程标准是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对金融技能掌握的需求,依据XX学院学院《金融基础知识》而制定。

(2)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等院校保险专业、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国际金融专业。

(3)本课程标准是由XX学院《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组制订。

(4)执笔人:XXX参与人:审核人:XX学院授课教案202X—202X学年度第X学期课程名称:金融基础知识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课程表第1周第1次课共72课时授课题目: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的含义及产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货币本质的理解教学难点:价值形式发展过程分析、货币性质的理解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教学过程:第一节货币的含义及产生复习引入:在太平洋上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有一个雅浦岛(YaP),岛上只有数千人,至今他们还在用一种开采出来的石头作为流通的货币,称为费(Fei)。

石头是从距离海岛640千米的岛上开采出来的,石头的价值取决于石头的大小,石头越大价值就越高。

开采出来的石头会被切成圆形的石盘,并在中间凿出一个圆形的洞以方便搬运。

当然,“费”没法放在口袋里到集市上买东西,交易过程一般都是债务相互抵销的过程(类似清算的作用),账款通常留待以后的交易中进行结转。

即使到了最后的清算时刻,也没人会去搬这个“费”,当地人只是在上面做标记,归谁所有就由专门记账的人把谁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而无须持有(搬到自己家),以表明所有权的转移。

谁有多少钱,只要去看一眼石头上的账目就能知道,账目是完全公开的,全岛的人都可以监督。

很多年以前,一家人的先祖,在探险寻找“费”时获得了一块很大的石头,并将其凿制成适当的形状。

然而,木筏在返程途中遇到了风暴,为了保命,他们只能砍断绑石头的缆绳,让石头掉进大海。

但这群人回家后都作证,这块石头确实存在,于是从那时开始,所有的人都承认,石头落入海中只是一个意外事故,海水影响不了它的买卖价值。

因此,这块石头的购买力依然存在。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会了解到雅浦岛的“费”就是“一般等价物”,从而对货币的本质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货币的定义(-)生活中定义的“货币”1.将货币视为通货2.将货币等同于财富3.将货币等同于收入(二)金融学定义的货币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二、货币的起源(-)商品交换是连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桥梁商品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私人劳动Q-二-二*私人劳动----------- 商品交换------------------------------- ►社会劳动<- ----------------- (二)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如:2只羊=一把石斧2.扩大的价值形式。

如:C1把斧子1袋小麦1只羊1件衣服3斤茶叶3.一般价值形式。

如:1把斧子]=1只羊1袋小麦I1件衣服3斤茶叶,4.货币价值形式。

如:1把斧子、1袋小麦1件衣服=1克黄金3斤茶叶三、货币的本质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币是商品2.货币是特殊商品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课后小结:货币出现后,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商品换成了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解决了。

对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思想家、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而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特点是立足于劳动价值论,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科学地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课后作业:为什么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课后反馈:第1周第2次课共72课时授课题目:第二节货币形态的演变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的形态演变历史以及数字货币的推出。

教学重点:数字货币教学难点:数字货币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教学过程:第二节货币形态的演变复习引入:提问上节课内容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即实物货币体积大、笨重,不能分割,或是质量不一,容易磨损,不适合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

二、金属货币1.金属货币的优点2.金属货币的缺点三、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代表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的货币,代用货币的特征是其包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但可以和所代表的货币自由兑换,并同时与金属货币参加流通。

比如,我国宋代发行的“交子”“会子”,以及西方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等。

其作用在于节约制造、运输、保管等方面的流通费用,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稀缺资源的日常磨损。

四、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不需要担保和承兑,而以国家法律保障其购买力,所以也叫法币。

不过,由于国家之间缺乏这种信用基础,国家经贸交流仍然采取金本位,以黄金或承兑黄金的美元进行结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