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基础知识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大一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f2d327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c.png)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大一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
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动物种类繁多,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大一阶段,学习普通动物学知识是我们建立对动物世界的基本理解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大一阶段普通动物学的常见知识点。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界是按照生物学的一种分类法进行分类的。
根据五大类基本特征,动物界被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个亚界。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蜗牛、蚯蚓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二、动物的形态和结构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差异。
例如,昆虫的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有六条腿;而脊椎动物的身体则由头、颈、躯干和尾部组成,大多数有四肢。
三、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其行动能力、取食习惯、繁殖方式等。
例如,大多数的鸟类可以飞行,它们以昆虫、果实和种子为食;而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则以其他动物或植物为食,它们的子宫内孕育出幼崽,并进行哺乳喂养。
四、动物的适应性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种环境。
例如,企鹅的特殊身体形态使其适应了极冷的南极环境,而沙漠中的骆驼则适应了干燥和高温的环境。
五、动物与生态系统动物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食物链中的各个层次,种群数量的稳定等。
同时,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如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六、保护动物的意义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
动物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更是为了保护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减少非法狩猎和野生动物贸易等方式来保护动物。
七、普通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普通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总结:通过大一阶段学习普通动物学知识,我们可以对动物的各个方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动物学基本知识
![动物学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a2dfb38b90d6c85ec3ac643.png)
4
三、动物的分类
动物界的主要动物门:
原生动物门 海绵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原腔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苔藓动物门等 棘皮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5
简单介绍各门动物的特征
6
7
8
四、动物趣闻
动物:象征与禁忌
千姿百态的动物,绝大多数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世界各地 由于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不一样,对待动物的态度也不尽 相同。有的动物在一些国家是宠物,而在另一些国家却被划 入禁忌之列而受到贬斥。 孔雀在东南亚国家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还把它定为国鸟。 但在欧洲却被视为淫岛、祸鸟,甚至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自 我吹嘘。 熊猫活泼可爱,是世界珍兽之一,许多国家都视为宠物。但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却对其忌讳。因其形体近似 肥猪。 大象在斯里兰卡被视为庄严的象征,印度把它视为吉祥物, 美国共和党把它作为党徽。但在欧洲人的词汇里,大象却是 笨拙的同义词。在英国忌用大象图案。 9
第二讲 动物学的基本知识
一、动物学的含义和研究历史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科学,它是以辨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种类组成、形态结 构、生活习性、繁殖与选种、分布规律、历史发展、生 命活动等的特征和规律的学问。 动物学历史悠久,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以渔猎为 主的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认识了一些与人类相处的动 物习性,从而试养家畜、家禽等有益动物,防止有害动 物。
18
[几种动物的体重] 犀牛重2吨以上 河马重3吨 欧洲野牛重800-1000千克 长颈鹿重500千克 北极熊重800千克 棕熊重400 千克 狮子重200--250千克 东北虎重320千克 大羚羊 重500千克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611e3dbcd126fff6050b08.png)
2、分类方法:
近20余年来,动物分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 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分类理论方面出现了几 大学派,虽然在基本原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各自强调的方面不同。
12
(1)支序分类学方法 (Cladistic systematics或Cladistics):
又称分支系统学方法,认为最能或唯一能 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是分类单元之间的血 缘关系,而反映血缘关系的最确切的标志为共 同祖先的相对近度。
7
5. 六界系统:
五界系统没有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我国 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1979)提出3个总界六界 系统,即: 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 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和蓝藻界) 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8
五界系统
六界系统
I.非细胞生物 1.病毒界 II.原核生物 2.细菌界 3.蓝藻界 III.真核生物 4.植物界 5.真菌界 6.动物界
4
3. 四界系统:
考柏兰(H.F.Copeland,1938): 原核生物界(Monera) 原始有核界(Protoctista)(包括单胞藻、简 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 后生植物界(Metaphyta) 后生动物界(Metazoa)。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发现细菌、蓝藻与其 他生物有显著的不同,于是提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 物的概念。
5
4. 五界系统:
惠特克(R.H.Whittaker ,1969 ):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Fungi) 植物界 动物界。 随着电镜技术的完善和广泛应用以及生化知 识的积累,将原核生物立为一界的见解,获得了 普遍的接受,成为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的基础。
总结动物相关知识点初中
![总结动物相关知识点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42176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0.png)
总结动物相关知识点初中
动物的分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的分类。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它们都拥有脊椎骨。
而无脊椎动物则包括了昆虫、软体动物、刺胞动物等,它们没有脊椎骨。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教我们学习脊椎动物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动物的生理结构
动物的生理结构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例如,哺乳动物的特点是具有三个听小骨、乳腺和恒温的体温。
而鱼类则呼吸方式多样,有的通过鳃呼吸、有的通过肺呼吸。
了解动物的生理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存状态和适应能力。
动物的生活习性
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知识点。
例如,猫科动物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喜欢在夜晚狩猎,而白天则大多时间在休息。
而河马则属于植食性动物,它们会在夜间离开水域觅食。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存状态和习性特点。
动物的保护
最后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动物的保护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许多动物种群濒临灭绝。
因此,学会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保护动物包括了不非法捕猎、不买卖珍稀动物制品、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等。
此外,大家也可以积极参与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活动,为动物的生存环境提供帮助。
总的来说,了解动物相关知识点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动物。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知识,为保护动物做出积极的贡献。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文档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8bc0b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1.png)
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文档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学、行为和分类等内容。
在动物学的研究中,涉及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动物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动物的世界。
1. 动物的分类动物界是生命界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单位。
按照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动物界中的动物按照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进化历史等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和种。
在动物分类学中,我们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2. 动物的形态特征动物的形态特征是其外部构造和内部结构的总称。
在动物的形态学研究中,我们通常从动物的体型、体表覆盖物、感觉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器官、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来分析动物的形态特征。
3. 动物的生理动物的生理研究主要是研究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
在动物的生理学研究中,我们通常会关注动物的代谢过程、生物节律、能量转化、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反应、生长发育、繁殖和行为等方面。
4. 动物的生态学动物的生态学研究主要是研究动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动物的生态学研究中,我们会关注动物的种群结构、种群动态、种群密度、生态位、种间关系、食物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等方面。
5. 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表现出来的行动。
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我们会关注动物的生存行为、求偶行为、交流行为、领地行为、迁徙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和逃避行为等方面。
6. 典型动物的举例在动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通常会关注一些典型的动物进行研究。
比如说,我们会关注犬科动物中的犬和狐狸、豹科动物中的猛兽和狮子、猫科动物中的猫和虎、大象科动物中的大象以及鲸目动物中的鲸等。
7. 动物的进化动物的进化是指动物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种变异和物种选择等现象。
在动物的进化研究中,我们会关注动物的起源、进化历史、分类演化、形态进化、生理进化和行为进化等方面。
05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05动物分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bb447fa7f1922791688e8d6.png)
第五章:动物分类基本知识一、生物的分界:自然界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生物是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的生命现象。
因此,生物世界也称生命世界(Vivicum)。
1. 两界系统:林奈(Carl von Linne,1735)时代,对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以及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提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ntae)的两界系统。
2. 三界系统: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等),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却是分类的难题,因而霍格(J.Hogg,1860)和赫克尔(E.H.Haeckel,1866)将原生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另立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动物界的三界系统。
3. 四界系统: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家有可能揭示细菌、蓝藻细胞的细微结构,并发现与其他生物有显著的不同,于是提出原核生物(Prokaryote)和真核生物(Eukaryote)的概念。
考柏兰(H.F.Copeland,1938)将原核生物另立为一界,提出了四界系统,即原核生物界(Monera)、原始有核界(Protoctista)(包括单胞藻、简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Metaphyta)和后生动物界(Metazoa)。
4. 五界系统:随着电镜技术的完善和广泛应用以及生化知识的积累,将原核生物立为一界的见解,获得了普遍的接受,成为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的基础。
1969年惠特克(R.H.Whittaker)又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他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另立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Fungi)、植物界和动物界。
这一系统逐渐被广泛采用。
5. 六界系统:五界系统没有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
我国著名昆虫学家陈世骧(1979)提出3个总界六界系统,即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兽医自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兽医自学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c04c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7.png)
兽医自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兽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因为它涉及到动物的健康和福祉。
兽医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学
知识、动物学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对动物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在进行兽医自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胜任这一职业。
以下
是兽医自学入门知识点总结:
1. 动物解剖学知识:兽医需要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组织结构、器官系统、骨骼结构等解剖
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进行诊断和手术都非常重要。
2. 动物生理学知识: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生理机能,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有助于诊断疾病和设计治疗方案。
3. 医学知识:兽医需要具备人类医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疾病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技术等,这些知识对于治疗动物疾病非常重要。
4. 动物行为学知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能够帮助兽医更好地与动物相处,减少不必
要的压力和伤害。
5. 兽医法律和伦理知识:了解兽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伦理规范,确保在实践中不违反
法律和伦理规范。
6. 兽医卫生知识:了解兽医工作中的卫生措施和防护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7. 动物疾病防控知识:了解不同动物的疾病特点和预防方法,能够帮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
传播。
8. 兽医临床实践技能:学习兽医临床实践技能,包括动物检查、诊断、治疗、手术等技能。
以上是兽医自学入门知识点总结,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必
不可少的。
希望对想要自学兽医的朋友有所帮助。
动物生物学1、2--绪论、基本原理
![动物生物学1、2--绪论、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738d30650e52ea55189864.png)
放射虫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生活环境:
海水
淡水
陆地
生存方式: 自由活动的动物:两侧对称 附着或固着生活的动物:辐射对称
2、体节
分节 :见于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
多态现象(Polymorphism):同种动物存在形态结 构和功能不同的两类或多类个体的现象.
1、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类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的 高等动物及人的组织可分为四类: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3、器官是由一群组织组成的大功能单位
一种器官可以含有四种基本组织的大部或全部
猪心脏
含有全部四种基本组织
4、系统:一些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 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系统
脊椎动物神经胚形成图解
胚层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 动物不同胚层奠定了组织和器官的基础。 外胚层分化成表皮及其衍生物,还有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消化道前后两端。 中胚层分化成许多器官,如真皮、肌肉、骨骼、 血管、生殖系统、排泄器官。 内胚层分化成消化道中肠上皮(肠粘膜)和消 化腺如肝脏、胰腺,还有鳔、肺以及呼吸道上 皮,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和尿道的 上皮。
加上前缀 sub- 或 infre- 即为亚 - 或附 - ,低
于 此 阶 元 。 比 如 subfamily 为 亚 科 , infrafamily为附科。
生物分类等级示例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分类地位
动物界Animali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 熊科Ursidae 熊猫亚科Ailuropodinae 大熊猫属Ailuropoda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一动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大一动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3352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f.png)
大一动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一、概论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和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本学期学习的动物学内容主要包括了动物的基本特征、进化和多样性、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以及动物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篇文档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与其他生物有明显的区别,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多细胞结构:动物由多个细胞组成,不同细胞有不同的功能。
2.真核细胞:动物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包含有细胞核。
3.胚胎发育:动物通过有性或无性生殖,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新的个体。
4.营养摄取:动物通过摄食、吸食或吞噬等方式获取营养。
5.移动能力:大多数动物具有自主运动的能力。
三、动物的进化和多样性动物起源于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经历了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物种。
重点内容包括:1.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等。
2.动物的进化:动物经历了多次进化,形成了不同的进化支,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3.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反映了它们在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常见的多样性包括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形态特征的多样化。
四、动物的形态学动物的形态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包括:1.动物的外部形态:包括动物的体形、体节、附属物等,这些特征与其生活方式和生物学功能有关。
2.动物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结构与动物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五、动物的生理学动物的生理学研究动物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重点内容包括:1.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食物消化的过程。
2.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的过程。
3.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
动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动物学基础知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e14c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d.png)
动物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动物学是研究哪个领域的学科?A. 植物B. 动物C. 地球D. 大气2.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什么?A. 是卵生动物B. 体温恒定C. 通过皮肤呼吸D. 生活在水中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爬行动物4. 动物的最基本组织单位是什么?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5. 动物为了寻找食物、逃避危险或繁殖等目的,会进行哪种行为?A. 躯体行为B. 繁殖行为C. 恒态行为D. 协同行为二、填空题1. 动物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鸟类?3. 动物的头部有感觉和运动的中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哺乳动物的幼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取营养。
5. 动物体内的细胞按功能分化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请判断以下句子的对错,并将正确的句子补充在下面的空格内。
1. 动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对/错)2. 昆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
(对/错)3. 动物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对/错)4. 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
(对/错)5. 动物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A二、填空题1. 动物界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一大类,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蛇不属于鸟类。
3. 动物的头部有感觉和运动的中枢,称为脑。
4. 哺乳动物的幼崽通过哺乳来获取营养。
5. 动物体内的细胞按功能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三、判断题1. 错(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对3. 错(动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4. 对5. 对。
关于动物知识点总结
![关于动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fa3f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关于动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分类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就是动物。
动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范围广阔,种类繁多。
根据进化的观点,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蛔虫、蚂蚁、螃蟹等,它们没有脊柱,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类型。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都有脊柱和发达的神经系统,是地球上主要的动物类型。
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动物被分为很多门、纲、目、科、属、种,层次分明、体系完整。
常见的动物门类有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等等。
每一类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态角色,了解动物的分类是我们理解自然世界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二、动物行为习性动物的行为习性是其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这些行为习性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例如,狮子是草原上的猎手,它们通常在夜间出没,以猎取其他动物为生;而长颈鹿则是擅长以树叶和嫩芽为食的草食动物,它们以其高高的颈部和灵活的舌头吃到其他动物难以触及的食物。
动物的行为习性还包括繁殖、求偶、互动等多种方面。
例如,很多动物都会进行求偶展示,来吸引异性;有些动物会形成群体,进行合作狩猎等活动;还有一些动物在繁殖期会进行特殊的求偶行为,以保障后代的生存。
三、动物的生态环境动物所生活的环境对其生存和繁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动物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极地的北极熊和南极企鹅对极地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能够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而且有着特殊的行为习性,如北极熊会利用浮冰来觅食,而南极企鹅则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保暖。
动物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影响,有些动物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因此,保护动物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动物学知识点
![动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663e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6.png)
动物学知识点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分类、生态、形态结构、行为等方面的学科。
在动物学领域涵盖了非常广泛的知识点,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基本的
动物学知识点。
一、动物分类
动物这个庞大的类群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
按照生物的传统分
类法,动物界主要划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门。
无脊椎动物
又分为多个门,包括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等,而脊
椎动物门则包括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五
个类群。
二、动物形态结构
动物的形态结构是指动物身体的形状、构造和器官排列等方面。
不
同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鸟类的羽毛、哺乳动物的
乳腺以及昆虫的触角等特征。
三、动物生态
动物的生态是指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不同的动物
栖息地和生态习性也有所不同,如草原动物、水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四、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在各种生活和生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
动物的行为包括觅食、交配、争斗、逃避等,这些行为与动物的生存
直接相关。
综上所述,动物学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动物学知识可以
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态和行为等方面,有助于保护
和研究动植物资源,促进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存。
希望以上介绍的动
物学知识点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动物学基础课程了解动物进化形态和解剖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动物学基础课程了解动物进化形态和解剖构造等方面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6a0c3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动物学基础课程了解动物进化形态和解剖构造等方面的知识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动物的起源、分类、进化、形态结构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动物学基础课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动物的进化形态和解剖构造等方面的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一、动物的进化形态1. 进化概述动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包括物种的起源和发展。
进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等因素来推动。
2. 进化的参考证据通过对化石、遗传信息以及生物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物种的进化过程。
比如,化石记录揭示了过去的生物形态以及物种的起源和灭绝情况。
3. 进化的形态变化动物的进化形态涉及到各个层次的结构,从细胞、组织,到器官、器官系统等。
比如,鸟类的进化形态使得它们具备了飞行的能力,同时鸟类的骨骼结构也与此相关。
二、动物的解剖构造1. 解剖学概述解剖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结构和组织的科学。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动物的内部构造和器官系统的功能。
2. 器官系统动物的体内有多个器官系统,比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这些器官系统相互配合,使得动物能够正常生活和繁殖。
3.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剖析、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动物的器官结构和组织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动物解剖学的应用动物解剖学的研究结果对于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通过对动物器官的解剖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到人类的解剖结构,从而开展相关的医学研究。
三、动物学基础课程的意义1. 增强动物科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动物学基础课程,我们可以掌握动物起源、进化以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动物学基础课程使我们了解到了地球上众多的动物种类,从微观到宏观,从海洋到陆地,从昆虫到哺乳动物,形成了动物多样性的神奇和壮观。
3. 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学习动物学基础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让我们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
大二普通动物学知识点
![大二普通动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5051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大二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动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知识。
大二普通动物学是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基本分类、进化、形态结构、生殖和发育、行为、生态等知识点。
下面将对大二普通动物学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动物的基本分类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和进化关系,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原索动物等。
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对于每一类动物,还会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如鱼类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等。
二、动物的进化动物的进化可以通过化石研究、胚胎发育比较、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等方法来研究。
通过这些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动物界的各种进化趋势和规律。
例如,动物从单细胞生物逐渐演化成多细胞生物,形态结构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三、动物的形态结构动物的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外部形态是指动物的身体轮廓和器官的形态,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到。
内部结构是指动物的器官构造和组织结构,需要通过解剖和显微镜等实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器官结构。
四、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动物通过性生殖进行繁殖,有的通过无性生殖进行繁殖,还有的动物能够同时进行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动物的发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经历卵生、胎生和卵胎生等不同的发育方式。
这些繁殖和发育方式的差异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中体现出来。
五、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动作。
动物的行为研究是动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动物的行为有着一定的规律和模式,包括觅食、交流、求偶、保护领地等各种行为。
六、动物的生态动物的生态是指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动物栖息地的适应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等都是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内容。
动物学授课教案
![动物学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5c70287c24028915fc34d.png)
绪论教学目标:明确动物学的概念,掌握动物学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动物分类的知识。
教学难点:动物的命名。
授课学时: 2 学时授课内容:第一节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动物是属于生物界的主要成员之一,要了解动物学的定义,应首先了解生物的分界问题。
一、生物的分界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物质组成。
生物是具有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和新陈代谢等特征的有机体。
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和适应,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已鉴定的生物约 200 万种,但实际生存的可能超过 800 万种。
为了更好地认识、利用和改造如此浩繁的生物,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在生物的分界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最先是古希腊动物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 公元前 322) 把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界。
19 世纪中叶,德国学者海克尔 (Haeckel , 1834-1919) 把单细胞生物从动、植物界中分离出来,建立了原生生物界,从而使生物分成三界。
20 世纪 60 年代,魏泰克 (Whittaker) 又把细菌、蓝藻和真菌分别成立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界,出现了五界分类系统。
近年来,由于病毒又被划为独立的一界,于是就形成了现今生物分类的六界学说。
二、动物学的定义和主要分科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动物学经历了两干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了一门分支十分广泛的学科。
但总的来说,有三大方面:其一是按研究的对象来分,则有原生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兽类学等;其二按研究的方法、内容来分,则有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和实验动物学等;其三由于近数十年来各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从而出现了动物学第三方面的边缘学科,如生物统计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这些新兴的分科是生物学 ( 包括动物学 ) 中最活跃的领域。
动物学简答题
![动物学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23901d581b6bd97f19eadb.png)
简答题1、同律分节及其意义同律分节是指身体由许多相同的体节构成的,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而且表现在内部结构上,如排泄、神经、生殖等。
同律分节的意义在于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机能,并为生理分工奠定了基础,它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
2、裂体腔的形成过程体腔形成的一种方式,其过程是在原肠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之间的中胚层细胞不断分裂,体积逐渐扩大,形成中胚层细胞团,然后中间出现真体腔。
是所有原口动物体腔形成的方式。
3、马氏管及其功能马氏管为中后肠交界处发出的许多细盲管,它们直接游离浸浴在血体腔的血液中,能大量吸收代谢分解产物,并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具有高效的排泄功能。
4、原口动物胚胎时期的胚孔(原口)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节肢动物以前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属于原口动物,原口动物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裂体腔法形成体腔。
5、中胚层产生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其意义表现在:(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6、异律分节及其意义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的,即体节有了分化,相同的体节又愈合而形成不同的体部,如头部、胸部和腹部。
异律分节的出现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7、外骨骼的结构与来源由表皮细胞分泌到体表的坚硬的无生命的几丁质结构,具有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多方面的作用。
其结构包括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
对于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有重要作用。
8、肠体腔的形成过程胚胎发育中原肠背侧的内胚层突起形成体腔囊,体腔囊逐渐扩大,最后与内胚层脱离而形成体腔。
体腔的内壁与肠壁相贴,外壁与体壁肌肉相贴。
是后生动物形成体腔的方式。
9、节肢动物的气管及其功能体壁内陷形成的高效的呼吸器官,由开口于体外的气门、气管和许多分支的支气管组成,体内还有纵行和横行的器官。
由于气管把氧气直接输送到靶组织和器官,所以非常有效,是节肢动物利用空气中氧气的一种方法。
典型动物学知识点
![典型动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f09a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c.png)
典型动物学知识点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动物界的分类、解剖、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在动物学中,有一些典型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动物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
一、动物的分类1. 动物的三大分类: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无脊椎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五大类。
2. 动物的门:无脊椎动物门包括原生动物门、刺绵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脊椎动物门包括脊索动物门等。
二、动物的内外部结构1. 动物的细胞结构:动物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质膜、细胞质等组成,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不同。
2. 动物的器官系统:动物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等,这些系统协同工作,保持动物体内环境的平衡。
三、动物的生活习性1. 动物的取食方式:动物的取食方式有捕食、食草、寄生、腐食等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动物根据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取食方式。
2. 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适用于大部分的动物,通过交配产生后代,而无性生殖则不需要交配,通过分裂或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
四、动物的生态环境1. 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根据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各自的生活习性。
2. 动物的生态链:动物在自然界中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在生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五、动物的保护意义1. 动物的生态作用: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还参与着营养循环、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2. 动物的资源利用:人类利用动物提供的食物、皮毛、药材等资源,但是过度捕捞和滥用动物资源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应当重视动物的保护工作。
动物学基础知识
![动物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fd890ad83d049649b6658f4.png)
一、名词解释双重调节:双重调节:鸟类的视觉调节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还能改变角膜屈度(前巩膜角膜肌,为鸟类所特有),故称为双重调节1、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翼骨愈合而成2、羊膜卵——羊膜卵为端黄卵,外有卵黄膜、蛋白、内外壳膜和卵壳,内有大的卵黄囊,是适应干燥环境的必要条件3、逆行变态——由结构复杂的幼体变为结构简单的成体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4、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称为外温动物,也称为变温动物5、双重呼吸——鸟类由于有气囊,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在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叫双重呼吸5、胸腹式呼吸:羊膜动物所特有的呼吸方式,借助于肋间肌使胸腔有节律地扩张和缩小来完成气体交换1、胎生——哺乳类为羊膜动物,受精卵在入母体子宫内后,植入母体子宫壁内,并形成胎盘,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受精卵发育致胎儿成熟后由母体娩出。
2、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有规律地沿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移生活环境满足对生殖、索饵、越冬等的条件,并经一段时间后又重返原地的习性叫洄游。
3、咽式呼吸——两栖类还没有形成胸廓,呼吸是借助口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的,称为咽式呼吸4、内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体温能够保护相对恒定,这样的动物称为内温动物或内温动物二、填空题8、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均为完全的双循环,但二者的动脉系统有区别,鸟类的由右体动脉弓将左心室发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哺乳动物的则为左体动脉弓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0、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靠下颌的颤动升降来完成,故称为咽式呼吸。
3、两栖动物具1枚颈椎,1枚荐椎。
4、两栖动物的膀胱为泄殖腔膀胱。
4、爬行动物的膀胱为尿囊膀胱,爬行动物的代谢废物以尿酸形式排出。
10、鸟类的羽毛可分为正羽,绒羽,纤羽三种。
13、鸟类颈椎的椎体类型为异凹型。
17、鱼类的尾鳍可分为原尾,歪尾,正尾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假体腔动物〕、杜氏利什曼原虫、血吸虫〔扁形动物门〕、丝虫〔假体腔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锥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血吸虫〔扁形动物门〕、丝虫〔假体腔动物〕。
原生动物门:约有65,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为化石,现存的约1/3为寄生物。
原生动物:一类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的真核单细胞生物。
由细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后生动物: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
二分裂: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可以是纵裂、横裂、斜分裂。
出芽生殖:一种二分裂,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胞称芽体。
多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多分裂也称裂殖生殖,多见于孢子虫纲。
质裂:一些多核的原生动物,即核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直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体,子体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
孢子生殖: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配子生殖:经过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形成一个新个体。
接合生殖:草履虫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
海绵动物门:目前已知约10000种,主要生活于海水中,有1科生活于淡水。
为什么将海绵动物称为多孔动物?体壁上也有许多小孔或管道,并与外界或中央腔相通。
所以海绵动物也被称为多孔动物。
海绵骨骼:散布在中胶层内,或突出到体表,或构成网架状,具有支持及保护身体的功能。
逆转现象:在钙质海绵中,形成中空的两囊幼虫,在寻常海绵纲中形成实心的实胚幼虫。
侧生动物:后生动物中原始的一类,发育中有逆转现象。
海绵动物体内的领鞭毛细胞除了与原生动物的领鞭毛虫类相似之外,在绝大多数其他后生动物中不曾发现。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水母。
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多数在浅海,少数为深海种,现存种类约有11000种。
辐射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群体多态现象:指各个员之间在形态和功能上分工明显的一种群表达象。
刺细胞:刺细胞排出刺丝囊,同时刺丝也由刺丝囊外翻出,形成不同长度的刺丝,用以捕食及防卫;每个刺细胞仅能排放一次,但可以由间细胞不断地补充及更新。
中胶层:位于两胚层之间,由内、外两胚层细胞分泌的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对身体起支撑作用。
消化循环腔:又称肠腔,胚胎发育中的原肠,功能为消化、呼吸与排泄。
体壁的两层细胞均与外界环境接触,所以呼吸与排泄作用可以由体壁细胞直接独立进行。
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联合成网状神经丛或神经网。
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存在突触传递,非神经传导可以完全独立于神经元而被自身所控制。
腔肠动物是最早出现神经结构的多细胞动物。
水母型个体均能表现出一种有节奏的收缩运动?水母的神经结构每隔一定时间能自发地产生动作电位,并经过神经传导引起整个身体的收缩。
自发的动作电位是由起博点的神经元所引起。
一个水母体似乎有一个起博点就足以引起身体有节奏的收缩运动,但多个起博点比仅有一个起博点能使收缩的节奏更有规律、更有保障、使间隔的时间也较短。
浮浪幼虫: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原肠胚,其外表生有纤毛,能在海洋中漂浮游动的一种腔肠动物幼虫。
扁体动物门:代表动物涡虫、吸虫、绦虫。
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1)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2)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3)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4)适应性更广;(5)是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最早形成中胚层,分化形成二种组织。
中胚层:动物体形向大型化和复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皮肤肌肉囊:肌肉与表皮相互紧贴组成的体壁,体壁呈囊状,包裹着身体,加强了运动机能和各器官机能,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不完善消化系统:口→咽→肠→原肾管→体表。
无肛门!!!出现原肾管排泄系统:原肾管:由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为一端开口的盲管,由焰细胞、管细胞和排泄孔组成。
起维持渗透压和部分排泄的作用。
大部分排泄物通过体表排出。
原肾管是后生动物的排泄器官中最原始的一种。
原肾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体液的稳定,保持动物体内的水盐平衡。
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向前集中,头部有一对脑神经节,从脑发出背、腹、侧3对神经索,其中腹神经索最发达,腹神经索之间还有横神经相连。
中胚层产生了生殖系统,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这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假分节: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如涡虫等内部消化道、生殖腺等排列有分节现象〕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如绦虫〕,是分节现象的起源。
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或线形动物,是一类宠大而复杂的动物类群,种类达18000多种,形态差异很大,并且他们的发展历史不详,亲缘关系不明,但他们都有假体腔/原体腔。
完全消化系统:口→食道→中肠→直肠→肛门。
出现原体腔。
原体腔: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
原体腔形成对动物进化的意义:在体壁与内脏之间形成膨压。
为内脏器官系统发展和运动提供了空间,腔内充满体腔液有效地输送营养和代谢物质,以完成循环的机能。
体腔液也能调节及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以维持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体腔液作为一种流体静力骨骼,能使身体更迅速的运动,从而使假体腔动物大多数类群摆脱了以纤毛作为主要的运动器官的状态。
筒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简单,由神经环、纵神经干、神经节构成,呈筒状。
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
为原腔动物中最大的一门。
已知有15000多种,分布广泛,阴湿或有水源的地方都有、如海洋、淡水、土壤、阴湿地带、林区、及动、植物的体内都会分布。
在一平方米的海底泥沙中含有442万条线虫。
寄生于人体就有100多种线虫。
线虫的身体一般呈圆柱状,细长,通称圆虫。
轮形动物门:约有2000种。
多数分布于淡水,少数生活在海洋中,极少数营寄生生活,体微小,身体由头、躯干和尾部组成。
大部生活在淡水中。
淡水轮虫多生活在浅水水域,以底栖为主,也有浮游种类。
轮虫以细菌、原生动物、藻类、轮虫、有机质碎屑等为食。
腹毛动物门:已知400余种,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
反面具刚毛、鳞片或棘,腹面有纤毛,多为海产种类,体末端分为二叉,叉末端具粘液腺开口。
环节动物门:代表动物环毛蚓。
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动物界继扁形动物之后的又一次较大发展,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同律分节:除体前、后端少数几个体节外,动物体由形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外形分节,内部器官如神经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等也按节排列〕。
分节意义:体节的出现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不同部位体节进一步出现功能上的分工。
出现真体腔。
真体腔:位于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中胚层之间的空腔,又叫次生体腔。
既有体壁中胚层,又有肠壁中胚层。
具体腔膜,肠系膜。
内充满体腔液,有孔道与外界相通。
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肠壁外附有肌肉,使肠道蠕动,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刚毛: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形成刚毛。
由于肌肉的牵引,刚毛发生伸缩,使动物爬行运动。
疣足:是体壁突出形成,体腔也深入其中,每体节一对,疣足划动可游泳。
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
首次出现闭管式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
循环系统出现的意义: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
后肾管型排泄系统:后肾管:来源于中、外胚层,两端均开口,一端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壮肾口,开口于前一体节真体腔,一端开口体壁或消化管为肾孔,血管网包围小肾管以肾孔排出废物。
结构:肾口、排泄管、肾孔。
原肾管与后肾管的比较:(1)原肾管是一端封闭的盲管;后肾管两端开口,一端是漏斗状的收集结构,另一端通往体外。
(2)原肾管是胞内管;后肾管是由上皮细胞围成的。
(3)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后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中胚层形成的(4)原肾管是利用渗透作用集得液体,所以效率低;后肾管直接收集体腔代谢废物,并开始从血液中接受代谢废物,使进入管内的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可称为尿。
索式/链状神经系统:由脑〔即一对愈合的咽上神经节〕、咽下神经节〔愈合〕、围咽神经环以及腹神经索组成。
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有一对神经节〔愈合〕。
担轮幼虫:无体节、具原肾管、靠纤毛运动的一种环节动物幼虫。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共约13万种,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相同。
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
身体柔软,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俗称贝类。
出现专职呼吸器官。
外套膜:外套膜是身体背侧皮肤伸展而形成,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称外套腔。
腔内常有鳃、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软体动物排泄、生殖、呼吸等均与外套腔内的水流有关。
内脏团:为内脏器官所在部分。
多数种类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形。
相对于闭管式循环系统而言,由于软体动物体内真体腔与假体腔并存,且假体腔更广泛地存在于器官组织的间隙,其中充满血液,被称为血窦。
由于血窦的存在,大多数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系统,与其运动缓慢有一定的关系。
血液循环的途径为:心耳→心室→动脉→血窦→静脉→心耳。
但是软体动物中有部分种类为闭管式循环系统,其运动也更加敏捷迅速。
陆地生活的种类均无鳃,其外套腔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
〔蜗牛〕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神经系统差异大:(1)最低等为梯形神经;(2)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3)发达的神经系统〔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
钩介幼虫:河蚌等特有的幼虫形态,长0.5~5mm,双壳,壳的游离端有钩与齿,壳内有足的原基,末端有粘着的足丝。
钩介幼虫利用壳上的钩与齿或附着足附着在鱼鳃或皮肤上,寄主的被附着部位因受刺激而迅速分泌粘液形成包囊,幼虫在其中发育。
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全世界约有100万余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个体数目不可胜数。
生活环境极其广泛,从海底到高山,从陆地到空中,从淡水、海水至土中、沙漠,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踪迹。
异律分节:躯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相同。
〔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出现具飞翔能力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