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第1章《集合》知识点小结
(3)
(2)运算性质: ① A B B A ② (A B) C A (B C) ③ A A A ④ A A ⑤ 若A B,则A B A,反之也成立.
知识清单 ——————————————————————————
2.并集(“取全部”)
(1)定义:给定两个集合A,B,把它们所有的元素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叫作A 与B的并集,记作 A B ,读作“A并B”,即 A B {x x A或xB}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 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 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集).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 的元素,一般用小字字母a,b,c...表示;
知识清单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无序性:集合中元素之间不考虑顺序关系.
(3)空 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记作
知识清单
6.实数的分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数
正整0 数自然数
实数
有理数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知识清单
7.常用数集的记法:
集合名 称
记法
实数 集
R
有理数 集
Q
整数 集
知识清单
2.性质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特征描述出来,按一定格式 写在括号里)
形式: A {x I | P(x)}其中竖线前的x叫集合的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第4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
【注意】: (1) 底数的限制: a>0 且 a 不等于 1 ; (2)N 的限制: N>0 ;
(3)log 是对数的符号 .
2.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a 0且a 1,N 0时,ab N loga N b
3. 对数的性质:
(1)N>0(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 ; (2)loga1=0(1 的数等于 0) ; (3)logaa=1( 底的对数等于 1) ; (4) aloga N .N
(2)loga
M N
loga M
loga
N (商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差)
(3)logaM b b loga M (幂的对数等于幂指数乘幂的底数的对数)
推广:loga (N1 N2 NK ) loga N1 loga N2 loga Nk
6. 换底公式
logb
N
loga N loga b
(b
2.n 次根式:形如n a (n N*且n 1)
的式
子叫作 a 的 n 次根式,其中 n 叫做根指数, a 叫做
被开方数。
3. 根式的性质: (1) ( n a )n a n an a (2) 当 n 为奇数时,
当 n 为偶数时,
1
an n a
n
an
a
a(a 0) a(a 0)
知识清单 —————————————————————————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
一—. 有理数指数幂
二 . 根式
1. 正整数指数幂an aaa (n N*)
n个a相乘
a 叫幂的底数, n 叫幂的指数
2. 零指数幂 a0 1(a 0)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对于一个集合A,由属于全集U 但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
合,叫做集合A的补集。记作 CuA。
命题与逻辑连接词
命题
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02
逻辑连接词
用来表示命题之间关系的词语,如“ 如果…那么…”、“且”、“或”、“ 非”。
01
03
充分条件
如果命题P成立,可以推出命题Q成立 ,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
函数的表示法
函数通常可以用解析式、 图像和表格等方式来表示 。
函数的性质
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 期性等。
常见函数
01
02
03
04
一次函数
形式为y=kx+b,其中k、b为 常数,k≠0。
反比例函数
形式为y=k/x,其中k为常数 ,k≠0。
幂函数
形式为y=x^n,其中n为常数 。
对数函数
形式为y=log(a)x,其中a为 常数,a>0且a≠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 个常数的数列。
公差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通项公式
$a_n=a_1+(n-1)d$
等比数列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的数列。
公比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通项公式
$a_n=a_1r^{n-1}$
数列的应用
充要条件
如果命题P成立,可以推出命题Q成立 ,并且命题Q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题P 成立,那么称P是Q的充要条件。
05
04
必要条件
如果命题Q成立,可以推出命题P成立 ,那么称Q是P的必要条件。
02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知识点归纳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知识点归纳一、集合集合是由若干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集合的图示法。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若A、B是两个集合,A∪B={x|x∈A 或x∈B},读作“A并B”,表示由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2. 交集:若A、B是两个集合,A∩B={x|x∈A 且x∈B},读作“A交B”,表示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补集:设U是一个集合,A是U的一个子集,由U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的补集,记作A的·,A'={x|x∈U 且 x∉A}。
三、函数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每一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映射图、用公式表示和用表格表示。
四、函数的性质1. 有界性:有上界和下界。
2. 单调性:增函数、减函数和常函数。
3. 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
4. 周期性:以T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五、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Δ=b²-4ac,若Δ>0,解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若Δ=0,解为两个相等的实数;若Δ<0,无实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x=(-b±√Δ)/2a。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性质,与根有关的因式分解。
六、统计1.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 统计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和四分位数。
3. 离均差、方差以及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
七、概率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 事件的概率计算,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3. 概率的加法定理和乘法定理。
以上是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在学习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并能够扎实地掌握各种特定概念和解题方法。
只有在建立扎实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掌握了这些数学基础知识,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中职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简称,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对中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一、数与代数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性质;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基本运算;3. 分数的四则运算;4. 等式与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 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 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7. 指数与对数的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图像;8. 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像;9. 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四则运算;10.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
二、几何与测量1. 点、线、面、体的概念;2. 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角的度量;3. 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4.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三角形的性质;5. 圆的概念,圆的性质;6.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7. 平面图形的相似性,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8. 立体图形的概念,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性质;9.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三视图的绘制;10. 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 频数、频率、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3. 数据的描述,直方图、折线图的绘制;4. 统计量的概念,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的计算;5. 概率的概念,事件的概率计算;6. 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的计算;7. 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8.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的计算;9. 随机变量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计算;10. 抽样调查和抽样误差。
四、应用与解决问题1.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融、经济、工程等领域的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如建模、推理、证明等;3.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如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等;4.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软件等。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方便复习记忆)
实数
有理数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知识清单
7.常用数集的记法:
集合名 称
记法
实数 集
R
有理数 集
Q
整数 集
Z
自然数 集
N
正整数 集
N*或N+
知识清单
1.列举法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用花括号 { }括起来,
元素之间用“,”隔开.(注意无素的互异性)
知识清单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集合中含有有限个元素 如: 明德中学2019届数控班所有同学构成的集合.
(2)无限集:集合中含无有限个元素 如: 大于0的所有正整数构成的集合.
(3)空 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记作
知识清单
6.实数的分类:
整数
正整0 数自然数
(3)
(2)运算性质: ① A B B A ② (A B) C A (B C) ③ A A A ④ A A ⑤ 若A B,则A B A,反之也成立.
知识清单 ——————————————————————————
2.并集(“取全部”)
(1)定义:给定两个集合A,B,把它们所有的元素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叫作A 与B的并集,记作 A B ,读作“A并B”,即 A B {x x A或xB}
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 的元素,一般用小字字母a,b,c...表示;
知识清单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无序性:集合中元素之间不考虑顺序关系.
(完整版)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推荐文档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预备知识:1.完全平方和(差)公式: (a+b)2=a 2+2ab+b 2 (a-b)2=a 2-2ab+b 22.平方差公式: a 2-b 2=(a+b)(a-b)3.立方和(差)公式: a 3+b 3=(a+b)(a 2-ab+b 2) a 3-b 3=(a-b)(a 2+ab+b 2)第一章 集合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N +(正整数集)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做题时多考虑Ф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A B x x A x B 且: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2){|}ABx xA xB 或: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U U U C A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6. 会用文氏图表示相应的集合,会将相应的集合画在文氏图上。
7. 充分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 p 是条件,q 是结论如果p ⇒q ,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如果p ⇔q ,那么p 是q 的充要条件第二章 不等式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略)注:(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较差的方法;另外还可以用平方法、倒数法。
(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职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职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代数方程在职中数学中,代数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代数方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它是利用字母、数字、符号等表示数学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代数方程的基本含义是用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的未知数及其各种关系,并以等式形式表示。
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数,x是未知数,a≠0。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 + bx + c = 0,其中a、b、c是已知数,a≠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3、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
一般来说,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两个方程,其一般形式是a₁x + b₁y = c₁a₂x + b₂y = c₂其中a₁,b₁,c₁,a₂,b₂,c₂都是已知数。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求出使两个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x和y的值。
4、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大于1的多项式方程。
一般地,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nxn + an-1xn-1 + ... + a1x + a0 = 0其中an, an-1, ..., a1, a0都是已知数且an≠0。
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5、绝对值方程绝对值方程是含有绝对值的方程。
一般地,绝对值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 b| = c其中a、b、c都是已知数,a≠0。
绝对值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6、分式方程分式方程是含有分式的方程。
一般地,分式方程的一般形式是f(x)/g(x) = p/q其中f(x)、g(x)是已知函数,p、q是已知数。
分式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基础模块(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知识清单
—————————————————————————— 2.真子集
(1)定义: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那么 集合A叫作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AÜB 或 B? A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图示:
BA
图3
(2)性质: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②如果AÜ B,B ÜC,那么A Ü C
知识清单
——————————————————————————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无序性:集合中元素之间不考虑顺序关系.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a属于集合A, 记作:a A (2)若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a不属于集合 A,记作:a A
知识清单 ——————————————————————————
(3).口诀法(a>0, 0的情况下)
a>0, 0 时,方程 ax2+bx+c=0能解到两个根x1,x2,设x1<x2,则: ax2 +bx+c>0 {x x x2或x x1}
ax2 +bx+c<0 {x x1 x x2} 【口诀】“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
知识清单
——————————————————————————
性质描述法
【注意】:
①有些集合的代表元素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表示. ②如下 一些写法是错误的,如:
把{(a,b)}表示成{a,b},{x=a,y=b}或{x|a,b};× 用{实数集}或{全体实数}表示R;×
知识清单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章集合⼀、集合的概念1.集合与元素①由⼀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就称为集合(简称集)。
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写的字母A,B,C,...表⽰。
集合中的元素通常⽤⼩写的字母a,b,c,...表⽰。
②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ÎA,读作“a属于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读作“a不属于A”③集合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
互异性:对于⼀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
⽆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前后顺序。
④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限集: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⑤常⽤数集及其记号::⾮负整数集(即⾃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即⾃然数集中排除0)记作:N*或 N+整数集(整数全体)记作:Z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记作:Q实数集(实数全体)记作:R2、集合的表⽰⽅法①列举法:当集合元素不多时,把集合中的元素⼀⼀列举出来,写在⼤括号内表⽰集合。
如:{a,b,c}②描述法:将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公共特性描述出来,写在⼤括号内表⽰集合。
如:{xÎR| x-3>2} , {x| x-3>2} {|具有的性质},其中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③图⽰法:⽤韦恩图来表⽰集合.⼆、集合之间的关系1.“包含”关系—⼦集(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集。
记作:(或BA)。
读作“A包含于B”,“B包含于A”。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读作“A不包含于B”,“B不包含于A”。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部分;(2)A与B是同⼀集合。
2.“相等”关系—集合相等、真⼦集①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相等。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1.数的概念与运算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的概念
-绝对值与相反数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排列组合与与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
2.代数与函数
-代数表达式的概念与运算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运算与复合函数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3.几何与变换
-二维平面几何与三维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各种角的概念和性质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与距离的计算
-图形的相似性、共面性、平行性与垂直性的判定-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性质与计算
-圆的概念与运算
-平面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4.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公式
-排列与组合的计算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的概念
-均值、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与计算
-统计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完整版)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
(2)
翻折
y
f(x)沿x轴
y
f(x)
、保留X轴上方图像 ,
y f(x)下方翻折到上方y |f(x)|
()上、下对折
4.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
注:①若奇函数在x0处有意义,则f(0)0
②常值函数f(x) a(a0)为偶函数③f(x)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5.函数的单调性
(2)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
(3) 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 力廿(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 不等式可以相乘。
2.重要的不等式:
(1)a2b22ab,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
(2)a b2ab(a,b R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3)
注:(算术平均数)_ab(几何平均数)
2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略)
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保证二次项系数为正
(2)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求根公式法) ,目的是求根:
(3) 定解:(口诀)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与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相同。注:分母不能为0.
第三章 函数
1.函数
(1)定义:设A 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A内任一个元素x,在B中总有一个且只
对于
[a,b]
f (X
f (X
f(x
增函数:X值越大,函数值越大; 减函数:X值越大,函数值反而越小;
6.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
x值越小,函数值越小。
X值越小,函数值反而越大。
①一般式:
f(X)
ax2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doc
中职数学基础知识汇总.doc
一、直线与点
1、一条直线可以表示为ax + by + c = 0,其中a、b不同时为0;
2、直线上任意一点可以用坐标表示,坐标系为笛卡尔坐标系,其中X = x,Y = y。
3、两点之间距离公式为:d=√((x1-x2)2+(y1-y2)2)。
二、平面几何
1、半平面由半平面定义器ax+by+c=0定义,其中a、b不能同时为零;
2、平行四边形的两边相等,且两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各角相等;
6、正多边形:所有边相等,角的度数和为(2n-4) × 180°;
7、圆周率e: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率为e=3.14……
三、数列
1、等差数列:一组有规律的数,其相对项之差相等;
3、无穷数列:数列中元素向无穷大发展,或数列某个子列向无穷大发展;
4、数列和:指将数列中各项加起来所得的和;
5、数列极限:某数列中项无限逼近某个值时,称该值为该数列的极限;
6、递推数列:指给定一项和其算法,依据该算法可求出数列的其他项。
四、函数
1、函数:将某些数量关系视为一个整体,而称之为函数;
2、曲线: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表示为一个曲线,则称该曲线为函数的图象;
3、导数:若函数y=f(x)在点x处的斜率是dy/dx,则称dy/dx为函数f(x)的导数;
4、函数表示:一般可以用函数方程、函数图象或函数表示;
5、函数的极值:当函数的斜率改变由正变为负或负变为正时,函数也会发生极大值或极小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典型题目---1.集合(适合打印,经典)
第一章 集合与充要条件 第1节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知识点:1.集合、元素及其关系集合:某些确定对象....构成的整体 表示:大写英文字母A 、B 、C … 元素:组成集合的对象 表示:小写英文字母ɑ,b ,c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或【习题】1.下列对象可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A )某班的高个子同学(B )年轻人 (C )其倒数很大的数 (D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实数2.下列条件所指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与0非常接近的数B.我班喜欢唱歌的同学C.我校学生中的团员D.我班的高个子学生3.已知集合M={大于-2且小于1的实数},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5∈MB.0∉MC.1∈MD.-2π∈M4.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A.所有正三角形B.《数学》课本中的所有习题C.所有数学难题D.所有无理数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①确定性:元素ɑ要么在集合A 中,要么不在集合A 中,是确定的.②互异性:不写{1,1,2,3}而是{1,2,3},集合中元素互不相同,③无序性:{1,2,3}={3,2,1}.3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分:空集、有限集、无限集.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习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集可表示为( )(A ){x=0,y=0} (B ){0,0} (C ){(x ,y)|x 2+y 2=0} (D ){(x,y)| xy=0}2.若A ={(2,-2),(2,2)},则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3.集合{1,2}与集合{(1,2)}是否表示同一集合?4.常用集合:N : N *或N +: Z : Q :R : Q +: Q -: ∅:【习题】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1)0 {0} ∅ {0} ∅ { x|x 2+1≤0 }(2){a} {a,b,c} {1} {x|x 2=1} 0.5 Q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出,用逗号隔开,再用花括号括为一个整体.如{a,b,c}; 描述法:{元素及取值范围|元素满足的条件},【习题】1.用集合表示大于0小于6的整数。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集合集合是由一些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列举法、描述法和图像法(文氏图)。
其中描述法可以表示一些特殊类型的集合,如{y|y x23x1,x(1,3]}。
常用的数集有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正整数集N*和正整数集Z+。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用“”和“”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用“”、“”“”“”表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都有真子集。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n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集合的基本运算有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表示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用A B表示;并集表示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用A B表示;补集表示U中除了某个集合中的元素剩下的元素,用CUA表示。
逻辑联结词有且()、或()、非()和如果……那么……(),量词有存在()和任意()。
充分必要条件指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条件,且q是p的必要条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较差的方法;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1/x的定义域为{x|x≠0},奇偶性为奇函数2)偶函数:f(-x)=f(x),图像关于y轴对称3)奇函数: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4)一般函数: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4.函数的单调性:1)定义:若在定义域内,对于任意的x1f(x2),则函数f(x)在该区间内单调递减。
2)求法:求导数,根据导数的正负性判断单调性。
5.函数的极值和最值:1)定义:若在定义域内,存在x0,使得f(x0)≥f(x)(或≤),则称f(x0)为函数f(x)的极大值(或极小值);若在定义域内,存在x1,使得f(x1)≥f(x)(或≤),则称f(x1)为函数f(x)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求法:求导数,令导数为0,求出零点,代入原函数求出极值和最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复习知识点小结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复习知识点小结第一章集合与充要条件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一个整体,简称集。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元素a和集合A之间的关系:①aA(元素a属于集合A)②aA (元素a不属于集合A)3.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4.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5.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①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用逗号分隔,再用花括号括为一个整体。
方程的解集适用列举法表示。
②描述法:在花括号中画一条竖线,竖线左侧写上集合的代表元素x,并标出元素取值范围,竖线的右侧写出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适用描述法表示。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1.相等: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一模一样。
记作A=B2.子集:A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则A叫B的子集。
记作:AB (A包含于B)或BA(B包含A)3.真子集: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A B(A真包含于B)或 B A(B真包含A)********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A∩B={x丨x∈A且x∈B} 取集合A和集合B的相同元素2.并集:A∪B={x丨x∈A或x∈B} 将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全部元素合并,重复元素只记1次。
3.补集: ={x丨x∈U且x∉A} 在全集U中将集合A中的元素去掉后的集合,就是集合A的补集四、★充要条件★1.充分不必要条件:条件p成立结论q成立条件p成立结论q 成立2.必要不充分条件:条件p成立结论q成立条件p成立结论q 成立3.充要条件:条件p成立结论q成立第二章不等式********不等号:><≥ ≤ ≠********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①作图法②作差法(a-b>0a>b a-b=0a=b a-b<0a<b)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加法性质:如果a>b,那么a+c>b+c 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该部分包括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该部分包括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二、代数与函数二、代数与函数该部分包括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等内容。
三、几何该部分包括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四、数据与统计该部分包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等内容。
数据与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使用统计图表展示和解读数据的技巧。
通过研究数据与统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信息,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数据与统计的研究中,重点包括以下内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应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包括观察记录、调查问卷等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分类技巧。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学生应学会制作和解读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运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常见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学生应学会计算和理解常见的统计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指标对数据进行描述和比较。
通过研究数据与统计,学生可以培养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判断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该部分包括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比例、利润计算、利息计算等。
五、应用问题该部分包括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比例、利润计算、利息计算等。
请注意,以上是《【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文档的标题和第五部分的内容。
请注意,以上是《【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文档的标题和第五部分的内容。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集合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取值范围元素性质元素{⋯∈⋯=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1)}|{B x A x x B A ∈∈=且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2)}|{B x A x x B A ∈∈=或 :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6.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q p ∧: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q p ∨: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p ⌝:与p 的真假相反。
(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推”真假均为真。
) 7. 充分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 p 是条件,q 是结论p q ==⇒<=≠=充分不必要→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p (充分条件) p q =≠⇒<===不充分必要→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q p (必要条件) p q ==⇒⇐==充分必要→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 p (充要条件) p q =≠⇒⇐≠=不充分不必要→ 件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是q p 第二章 不等式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注:(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较差的方法(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代数基础1. 整数与有理数-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有理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绝对值与相反数2.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乘法、除法运算法则- 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解法与解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不等式的解集与解法- 线性不等式的图形表示4.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与消元法- 方程组的解的性质-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二、平面几何1. 几何基本概念-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直线与角的定义- 平行线的性质2.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 特殊三角形(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与性质- 弦、弧、切线的关系-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4.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比例与相似比的应用三、立体几何1. 空间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旋转体的构造与性质2. 棱柱、棱锥与圆柱、圆锥- 棱柱、棱锥的结构与性质- 圆柱、圆锥的结构与性质-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体积与表面积计算3.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直线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几何体的相交与包围四、函数与图像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函数的奇偶性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法则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定义- 概率的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2. 统计的基本概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与意义 - 概率分布与正态分布3. 抽样与估计- 抽样方法与抽样分布- 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置信区间的概念与计算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中职数学知识点归纳,实际教学大纲可能会有所不同。
【人教版】中职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人教版》中职数学常见的知识点:
整数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绝对值等。
分数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化简、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等。
小数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等。
百分数运算:包括百分数与小数、整数的相互转换、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比例与比例运算: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简化和扩大、比例的应用等。
等式与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等。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数据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等。
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镜像、对称等基本几何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函数与图像: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应用等。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的常见内容,但具体知识点的深入程度和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版本和年级的教材而有所不同。
建议参考具体的教材或教学大纲,以了解详细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集合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取值范围元素性质元素{⋯∈⋯=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2)}|{B x A x x B A ∈∈=或 :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 6.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q p ∧: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 q p ∨: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 p ⌝:与p 的真假相反。
(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推”真假均为真。
) 7. 充分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 p 是条件,q 是结论p q ==⇒<=≠=充分不必要→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p (充分条件) p q =≠⇒<===不充分必要→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q p (必要条件) p q ==⇒⇐==充分必要→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 p (充要条件) p q =≠⇒⇐≠=不充分不必要→ 件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是q p 第二章 不等式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注:(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一般用比较差的方法(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负数要变号!! (3)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正的同向不等式可以相乘。
2. 重要的不等式:(∆均值定理)(1)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2)),(2+∈≥+R b a a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3)),,(3+∈≥++R c b a abc c b a ,当且仅当c b a ==时,等号成立。
注:2ba +(算术平均数)≥ab (几何平均数)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 保证二次项系数为正(2)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求根公式法),目的是求根: (3) 定解:(口诀)大于两根之外,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小于两根之间注:若00<∆=∆或,用配方的方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5.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若0>a ,则⎩⎨⎧-<>⇔><<-⇔<ax a x a x ax a a x 或||||6.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与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相同。
注:分母不能为0.第三章 函数1. 函数:(1) 定义: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设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数集D ,如果对于D 内的每一个x 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把x 叫做自变量,把y 叫做x 的函数。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式法。
注:在解函数题时可以画出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大部分题目变得更简单。
2.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1) ∆定义域的求法: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主要依据:① 分母不能为0② 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式≥0③ 特殊函数定义域0,0≠=x x yR x a a a y x ∈≠>=),10(,且 0),10(,log >≠>=x a a x y a 且)(,2,tan Z k k x x y ∈+≠=ππ(2) ∆值域的求法:y 的取值范围① 正比例函数:kx y = 和 一次函数:b kx y +=的值域为R②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值域求法:配方法。
如果x 的取值范围不是R 则还需画图像③ 反比例函数:xy 1=的值域为}0|{≠y y ④ d cx b ax y ++=的值域为}|{c ay y ≠⑤ cbx ax nmx y +++=2的值域求法:判别式法⑥ 另求值域的方法:换元法、反函数法、不等式法、数形结合法、函数的单调性等等。
(3) 解析式求法:在求函数解析式时可用换元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等。
3. 函数的奇偶性:(1)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2) 若)()(x f x f -=-→奇 若)()(x f x f =-→偶 注:①若奇函数在0=x 处有意义,则0)0(=f ②常值函数a x f =)((0≠a )为偶函数 ③0)(=x f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 ∆函数的单调性:对于],[21b a x x ∈∀、且21x x <,若⎩⎨⎧><上为减函数在称上为增函数在称],[)(),()(],[)(),()(2121b a x f x f x f b a x f x f x f增函数:x 值越大,函数值越大;x 值越小,函数值越小。
减函数:x 值越大,函数值反而越小;x 值越小,函数值反而越大。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x g f x h =)(x f 与)(x g 同增或同减时复合函数)(x h 为增函数;)(x f 与)(x g 相异时(一增一减)复合函数)(x h 为减函数。
注:奇偶性和单调性同时出现时可用画图的方法判断。
5. 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x f ++=2)((0≠a )②∆顶点式:h k x a x f +-=2)()( (0≠a ),其中),(h k 为顶点③两根式:))(()(21x x x x a x f --= (0≠a ),其中21x x 、是0)(=x f 的两根 (2)图像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有如下特征与性质:① 开口 →>0a 开口向上 →<0a 开口向下② ∆对称轴:abx 2-=③ ∆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 ④ ∆与x 轴的交点:⎪⎩⎪⎨⎧→<∆→=∆→>∆无交点交点有有两交点0100⑤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a cx x a b x x 2121⑥ c bx ax x f ++=2)(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为0=b ⑦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恒大(小)于0)⇔>0)(x f ⎩⎨⎧⇔<∆>轴上方图像位于x a 00轴下方图像位于x a x f ⇔⎩⎨⎧<∆<⇔<000)(⑧ 若二次函数对任意x 都有)()(x t f x t f +=-,则其对称轴是t x =。
⑨ 若二次函数0)(=x f 的两根21x x 、ⅰ. 若两根21x x 、一正一负,则⎩⎨⎧<≥∆0021x xⅱ. 若两根21x x 、同正(同负)⎪⎩⎪⎨⎧>>+≥∆0002121x x x x 若同正,则 ⎪⎩⎪⎨⎧><+≥∆0002121x x x x 若同负,则ⅲ.若两根21x x 、位于),(b a 内,则利用画图像的办法。
则若,0>a ⎪⎩⎪⎨⎧>>≥∆0)(0)(0b f a f 则若,0<a ⎪⎩⎪⎨⎧<<≥∆0)(0)(0b f a f注:若二次函数0)(=x f 的两根21x x 、;1x 位于),(b a 内,2x 位于),(d c 内,同样利用画图像的办法。
6. 反函数:(1)函数)(x f y =有反函数的条件y x 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求)(x f y =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②由原函数的解析式,求出⋯=x③将y x ,对换得到反函数的解析式,并注明其定义域。
(3) ∆原函数与反函数之间的关系 ① 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 原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② 二者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③ 原函数过点),(b a ,则反函数必过点),(a b ④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单调性一致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 指数幂的性质与运算: (1)根式的性质:①n 为任意正整数,n n a )(a =②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③零的任何正整数次方根为零;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 零次幂:10=a )0(≠a(1) 负数指数幂:n n aa 1=- ),0(*N n a ∈≠ (2) 分数指数幂:n m nm a a= )1,,0(>∈>+n N n m a 且(3) 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0(R n m a ∈>①n m n m a a a +=⋅ ②mn n m a a =)( ③n n n b a b a ⋅=⋅)(2. 幂运算时,注意将小数指数、根式都统一化为分数指数;一般将每个数都化为最小的一个数的n 次方。
3. ∆幂函数⎩⎨⎧∞+=<∞+=>=)上单调递减,在(时,当)上单调递增,在(时,当0000aa ax y a x y a x y 4. 指数与对数的互化b N N a a b =⇔=log )10(≠>a a 且 、 )0(>N① 对数基本性质:① 1log =a a ②01log =a ③N a N a =log ④N a N a =log∆⑤互为倒数与a b b a log log ab a b b a b a log 1log 1log log =⇔=⋅⇔ ∆⑥b mnb a n a m log log =5. 对数的基本运算:∆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N M NMa a a log log log -= 6. ∆换底公式:aNN b b a log log log =)10(≠>b b 且 7.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定义 )1,0(的常数≠>=a a a y x)1,0(log 的常数≠>=a a x y a图 像性 质(1) 0,>∈y R x (2)∆ 图像经过)1,0(点 (3)∆为减函数为增函数;xx a y a a y a =<<=>,10,1(1) 0,>∈y R x (2) ∆图像经过)0,1(点 (3)∆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在),0(log ,10),0(log ,1+∞=<<+∞=>x y a x y a a a8. ∆利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将其变为同底、同幂(次)或用换底公式或是利用中间值0,1来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