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試論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摘要本文從“改革策略”、“改革步驟”、“改革者的地位與許可權”、“和同僚的關係”、“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個方面,論述了王安石變法與張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關鍵字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成效北宋和明朝進入中葉後,都面臨著“積貧積弱”的局面。
王安石和張居正就是在這種相近的背景下各自進行了變法與改革。
但是,將王安石的變法與張居正的改革進行比較,則王安石變法的成就不能與張居正的改革相提並論。
王安石變法之時就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反對,以失敗而告終。
後世學者對王安石變法也褒貶不一,可作為王氏變法不如人意的佐證。
與王安石變法不同,張居正任相之時改革卻得以全面推行。
雖然張居正身亡之後,其改革措施(除“一條鞭法”外)被明神宗廢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誣劾而被削官奪爵;但到萬曆末年,人們認識到改革的益處。
因此,他的文集問世後,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無不對其改革稱許有加,認為在他執政的“十餘年間,海宇清晏,蠻夷賓服”,並把他譽為“救時宰相”。
天啟朝,廷臣開始為居正鳴冤。
於是熹宗下詔“複(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禎朝,居正父子官復原職,尚書李日宣等更稱:“故輔居正……肩勞任怨,舉廢飭馳,弼成萬曆初年之治。
其時中外義安,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
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
”可見張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贏得後世對他的追思與懷念。
這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所沒有的。
儘管王安石和張居正都是為了救弊圖興而進行的改革,他們的改革卻產生了迥異的社會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改革策略不同。
改革是社會危機的產物,但即使是同一類型改革,也會因改革者所採取的策略不同而產生不同效應。
和王安石變法相比,張居正改革阻力較小在於他具有較高的策略水準,這主要表現在改革所奉行的宗旨方面。
王安石早在宋仁宗嘉 5年(1160年)上《萬言書》時,就提出要改變現有法度,使之合乎“先王之政”。
但是,他任相之後,卻亮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表明要更改太祖、太宗以來的法令制度。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摘要】在宋代时期,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虽然都旨在加强中央集权,提升国家实力,但两者在改革内容、目的、手段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
王安石变法以推行新法为主要内容,试图通过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推广均输田、变更军制等方式改革政治经济体制;而张居正改革主要集中在整顿朝纲、治理财政、整肃官僚等方面,力求营造清廉政治环境。
两位改革家的改革目的、实施手段和社会反响都有各自特点,导致了改革成效有着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原因,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对未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展望。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改革目的、实施手段、社会反响、原因分析、启示和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运动,分别发生在北宋和明朝时期。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的时期,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提出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以改革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力图振兴国家。
而张居正改革则是在明朝的中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期,张居正担任首辅,提出了一系列整顿制度、加强军事的改革措施,旨在巩固明朝统治。
两次改革都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争议,但其成效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内容、目的、实施手段以及社会反响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两者成效不同的原因,从而得出关于改革的启示和展望。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以期对历史上的改革运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正文2.1 王安石变法内容1. 均田制度:王安石提出取消兼并土地的限制,实行均田制度,以平均土地的分配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减轻赋税压力。
2. 钱法: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规定农民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赋税,以维持国家财政。
3. 方田制度:王安石提倡以方田制度代替原有的均输法,即按农田的面积来确定赋税额,以更公平地征收赋税。
探析北宋两大变法效能差异之要素
探析北宋两大变法效能差异之要素[摘要]本文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成效北宋和明朝?M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
但是,将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比较,则王安石变法的成就不能与张居正的改革相提并论。
王安石变法之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后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也褒贬不一,可作为王氏变法不如人意的佐证。
与王安石变法不同,张居正任相之时改革却得以全面推行。
虽然张居正身亡之后,其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被明神宗废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诬劾而被削官夺爵;但到万历末年,人们认识到改革的益处。
因此,他的文集问世后,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无不对其改革称许有加,认为在他执政的“十余年间,海宇清晏,蛮夷宾服”,并把他誉为“救时宰相”。
天启朝,廷臣开始为居正鸣冤。
于是熹宗下诏“复(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祯朝,居正父子官复原职,尚书李日宣等更称:“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弼成万历初年之治。
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可见张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赢得后世对他的追思与怀念。
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没有的。
尽管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为了救弊图兴而进行的改革,他们的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策略不同。
改革是社会危机的产物,但即使是同一类型改革,也会因改革者所采取的策略不同而产生不同效应。
和王安石变法相比,张居正改革阻力较小在于他具有较高的策略水平,这主要表现在改革所奉行的宗旨方面。
王安石早提出要改变现有法度,使之合乎“先王之政”。
但是,他任相之后,却亮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表明要更改太祖、太宗以来的法令制度。
张居正的变法为何能成功?他的变法为何能为大明续命?
张居正的变法为何能成功?他的变法为何能为大明续命?大家好,我又来了。
这期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明朝的老大哥张居正和他的变法。
张居正的变法能够成功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 阻力小。
当时的张居正是真正的朝廷老大,太后对他青睐有加,皇帝年幼,张居正大臣的关系又不错,当权者对他的变法强力支持,所以来自朝廷的变法阻力小;▲明神宗御赐张居正匾额2. 集体力量大。
张居正入朝几十年,手下人才辈出,很多的朝廷官员都是他的人,其他大臣也支持他,所以他的变法可以说是人多力量大;3. 受人民支持。
张居正的变法触动的是地方官员和士绅的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的支持;4. 循循善诱,徐徐图之。
张居正的变法是一项接着一项,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很好的压下了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人的怨气。
接下来我们来一项一项的分析他的变法内容来看他是如何成功变法的:首先是政治上的改革: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
在裕邸期间,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张居正的这些经历,为他能够顺利的进行政治变法进行了良好铺垫。
于是他整顿吏治,实行考成法,让吏部,兵部把知府以上的文武官员姓名,籍贯,出身,资格书于屏风上,严格考核其政绩,功过。
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衙门,凡属应办的公事,都要根据事情的缓急,拟定期限办理,设置文薄登记存照,依限办完注销,若地方行事拖延,则部院纠举,部院注销有误,则六科纠举,六科奏报不实,则内阁纠举。
考核结果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通过考成法提高了行政效率。
然后是军事上的改革:入阁以后的张居正正值明王朝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摘要】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革,但两者的成效却有所不同。
王安石变法致力于推行新制度,如青苗法、均输法等,但遭遇到官员和民众的强烈反对,未能取得成功。
张居正改革则主要围绕财政和军事制度进行,实现了一定的成效,如增加财政收入和强化军队。
原因在于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差异,以及官员的支持与反对态度不同。
王安石受古礼传统影响,遭遇保守势力抵制,而张居正得到明显的官员支持。
两位改革者的实施策略也存在差异,张居正更注重稳扎稳打,而王安石则较为激进。
通过对比两次改革的成效和原因,我们可以得出启示与反思,深刻认识到改革需考虑整体国情和官员态度,才能取得长久的成效。
【关键词】王安石、张居正、变法、改革、政治环境、社会氛围、官员支持、反对态度、实施策略、成效比较、原因分析、启示与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分别在宋朝和明朝担任重要职务,试图推行一系列变革措施以改善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王安石主要在宋神宗时期担任宰相,实施了一系列被称为“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措施。
而张居正则在明朝景泰年间担任宰相,进行了被称为“张居正改革”的一系列变革。
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推行“青苗法”、改革学制、设立保甲、整顿兵制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反对,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效。
相比之下,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更多集中在清查贪污腐败、整顿官场、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
虽然张居正的改革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与王安石变法相比效果略逊一筹。
在这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过程中,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差异、官员的支持与反对态度、实施策略的差异等因素都对改革的成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成效不同的原因,并从中汲取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成效不同,探讨其原因,从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官员的支持与反对态度,以及实施策略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最新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秦朝的商鞅、北宋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是封建社会初、中、后期著名的三大改革家。
而仅有王安石的变法最具有影响却最终失败。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自南宋初重修《神宗实录》确定“是元祐而非熙丰”,“唯是直书安石之罪”的编撰宗旨,从而彻底否定王安石变法以降至今,历史已走过近900年。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褒贬议论始终不一。
北宋中叶以后国力衰弱。
内部方面,政府官员数目持续膨胀激涨,内外官已达一万多人,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达两万多人,“十倍于国初”,导致冗官、冗费激增,执政大臣多,保守主义盛行,不得不与豪强地主妥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土地兼并迫使农民转职军旅,使得军队人数激增。
又给予军、公人员极大优惠和特权,免除差役和赋税。
对外方面,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养兵之费,在天下据七八”,使得北宋的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压力更加沉重。
这种不景气的局面必须经改革才可能扭转。
朝廷重臣欧阳修见王安石才华横溢、务实肯干,力荐之,成为改变局面的希望。
宋神宗逐将在江宁做官的他调到京城,任为御前顾问。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
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历史上也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出于“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决心,推行新法。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细项有十几条法出台。
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等。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青苗法”,平心而论,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王安石变法(含答案与解析)
王安石变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历史上许多改革家为改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从改革家那里学习的精神应该有①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②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与勇气③坚韧不拨的意志④为统治者而改革的献身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梭伦因改革而被流放。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3、《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出现《政府奏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4、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增加政府收人,增强军队势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5、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6、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
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
汪成玉
【期刊名称】《荆楚学刊》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考成法”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呈请明神宗批准,向全国颁
行的旨在整顿吏治及各项弊政的一项制度法令。
实施以来,明朝中央政权得到了加强,政府澄清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国库得以充实,民负减轻,边防力量增强,学风得到整饬,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既有张居正个人意志、智慧、人格等方面原因,也有当时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研究分析张居正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对当今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
【总页数】6页(P15-20)
【作者】汪成玉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政法学院,西藏拉萨 8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3
【相关文献】
1.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J], 胡铁球
2.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J], 张小伟
3.从考成法看张居正改革失败原因 [J], 任翔
4.略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J], 梁惠娟
5.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 [J], 汪成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趣谈:解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导语: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
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
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张居正也成为了一代贤明宰相的典范。
明朝在经历嘉靖和隆庆之后,明朝的状况已经江河日下,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已经体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
在张居正当上宰相期间,大刀阔斧的进行新政改革,强有力的措施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上,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大致的内容就是,百姓在上交税收之时,废除以人力代替税收,统一摊丁入亩。
这样一来,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当时,明朝的土地大都被权贵和富贾买卖去了,而且出租土地的租金很高,导致百姓们没有土地生产粮食。
而张居正实行摊丁入亩,即就是按人头来收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和百姓的矛盾。
在军事上,张居正派遣戚继光和李成梁镇守边境。
戚继光负责东南部的沿海安全,李成梁负责东北部的边境安全。
有了戚家军和李家军,保障了明朝在国防上的安全。
除此此外,张居正对军队进行了裁剪,改善了明朝冗兵的现象。
在农业方面,张居正派遣水利专家,加大建设黄河以及淮河流域,在当时,黄河、淮河对泥沙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张居正推行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改革,针对明朝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奈何持续的时间很短,刚见初效,便被中断了。
生活常识分享。
商鞅、王安石与张居正三次变法比较
商鞅、王安石与张居正三次变法比较一、三次变法1.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最动荡又最具有开创力的时期之一。
铁制农具的出现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井田制崩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随之带来地主与农民的巨大矛盾。
周天子式微,分封制开始备受挑战,中央集权制的种下已经在此特殊时期悄悄种下。
诸侯并起,群雄逐鹿,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新贵族政治诉求日益增长。
秦国作为偏据西北的小国上下弥漫着浓浓的危机感。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团结又英勇的老秦人渴望在乱世中求存甚至入主中原。
此时列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落后贫瘠的西北小国难以吸引天下士大夫群体的目光,直到秦孝公出游遇到了商鞅,二人政见不谋而同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在这里展开。
2.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比起上述者似乎要更加形势严峻。
宋长期以来推行的士大夫文人治国制度弊端越来越突出,并使帝国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尤其是朝廷内的“冗官”、“冗兵”、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建修行宫道院佛寺等造成的“冗费”。
地方上贵族地主土地兼并活动猖獗,流离失所的难民间接的不断1爆发起义。
加之边界外敌不断袭扰国境,大宋己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局。
王安石变法正是在此背景下激烈展开。
3.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变法”之原因在形势上可谓与“王安石变法”十分相似。
同样的土地兼并问题,农民起义和外敌扰犯的内忧外患也在大明朝上演。
而另一值得一提的因素是明王朝中皇室贵族及宦官特权滥用,地方抗税拒税国库财政几尽竭耗。
首辅张居正迫切需要做出改变这一现状的政治动作。
二、变法成功之处变法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纵观三者,其变法活动都首先地得到了皇帝(王)的支持,取得最高权力的支持是变法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
三次变法活动都精确地靶向于社会主要矛盾,并做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因此变法之初,作用于军事;政治文化上的好转便有了可观的疗效,足可见变法者的个人政治水平亦至关重要。
特殊的,商鞅变法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新贵族支持这是后二者所没有的优势。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宋朝出现的危机,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作为商鞅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变革运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呢?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自商鞅起,成功变法的无不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进行的。
直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王安石明知改革“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却在变法中操之过急。
他只认定一个目标,却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
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而当时的社会各阶级都不见得有这种精神和物质承受能力,于是变法反而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
一时间同时得罪的社会各个阶层太多,这些阶层的反对和分量,也是变法之初承受不起的。
2、内部问题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而王安石身后的宋神宗则没有那么坚决,不止一次的动摇过改革的决心。
在封建集权时代,皇帝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宋神宗的态度无疑给变法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而且王安石的变法派内部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人更多出于私人利益考虑,而忽略了大局,结果使变法派本身四分五裂。
3、反对派的强势虽然反对王安石的人并非都是反对变法的人,也有在考虑要不要变法以及赞成适度变法的人。
但对王安石想要的变法来说,这些人都是反对派。
而这些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非常强势的。
其中不乏例如苏轼、司马光、韩琦、欧阳修等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极富盛名的名臣。
王安石虽然在个人品德上无可挑剔,但他变法的助手却不是无懈可击的。
而且也远不如司马光等人出名,更有道德品质不佳,被认为是小人的存在。
4、执行不力在好的政策,具体落实起来,也很难保证不出现偏差。
而王安石无法如后世的张居正一样独揽大权,让各地官员确切的落实好自己的政策。
存在数量众多的反对派自然无法政通人和。
而地方官府的欺上瞒下的修改赋税利率,虚假报告,甚至于损公肥私。
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控制。
从张居正人生沉浮看改革之艰
从张居正人生沉浮看改革之艰(深度好文)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次变法,亦有许多伟大的改革家。
很多变法就是以改革家名字命名的,如李悝、商鞅,如王安石、张居正……因此,改革家的人生沉浮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今天推送一篇文章,让我们从万历首辅张居正的人生沉浮中看他遇到的改革难题,看他的得失成败,体会改革者的心态,做当下改革的同路人。
张居正推行十年之久的万历新政最终也只是成为明王朝灭亡前的一次回光返照。
为了革除弊政、再造中兴,他毅然以一身担天下之重,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公忠体国、呕心沥血,综核名实、事必躬亲,终于积劳成疾,五十八岁的年纪溘然长逝。
谁曾想,身体尚留余温,清算已然来临。
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不仅有他本人及其家族势力,更有他为之拼上身家性命的新政改革,以及念念不忘的大明王朝。
他所寄予厚望的万历皇帝非但没有成长为明君圣主,反而成了灭亡明朝的罪魁。
“明之亡,实在万历”,史家自有定论。
历来改革家身后所遭厄运,沉痛未有如居正者,这是人生的大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国家的悲剧。
皇帝的猜忌万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明显不同是,居正名义上要落实明代开国以来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
但他自己恰是违反“祖制”最严重的一个。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自行掌控政府,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原本属于宰相的权力被剥夺了,君主专制自此名副其实。
内阁并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不过是皇帝的秘书班子。
正常情况下,君主强势,内阁辅臣充其量就当个跟班。
机缘时运,居正辅佐的是一个十岁孩童。
作为首辅,他虽有宰相实权,却并不合乎“祖制”,更无宰相之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他无权直接向六部下达政令,只能向皇帝提出建议,也就是“票拟”,待皇帝同意后再传达给六部,这道程序必不可少。
但事实上,居正不仅实际上取得了原本只有宰相才能享有的部分权力,成为真宰相,某种程度上并且成为“假皇帝”。
明清时期,君主独断权力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皇帝对于士大夫动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是颇为反感的。
学术与政治:浅析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学术与政治:浅析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赵倩 08历史学 08504022摘要: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从变法开始至今900多年,人们对变法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制度与国情的变化,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南宋20世纪评价自元佑初年高太后、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迄今,王安石变法已经过了九百多个年,在这九百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
封建的学者把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①”;而列宁曾评价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②”;80年代又出现了“抑王扬马”的观点③。
纵观九百多年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其所以迭荡起伏、毁誉不一,也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九百多年的“社会气候”④,从中也可分析出对其不同评价的原因。
一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这位年轻的皇帝急于求治,希望出现国富兵强的局势,而主张变法的王安石在这时上书神宗,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就遭到众人的反对——无论是主张变法的还是不主张变法的。
赵汝愚辑录的《宋诸臣奏议》集中荟萃了熙丰至元祐时期反变法派的奏议。
仅就司马光一人的奏议就达146篇,约占1630 篇总数的9%,其他人如韩琦32篇、王岩叟45 篇、吕诲45 篇、范祖禹42篇、刘挚34 篇、吕公著36 篇、苏辙26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80页。
②邓广铭:《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8页。
③王家范:《评近几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的得失》,《光明日报》1986—06—04。
④李华瑞:《九百年来社会变迁与王安石历史地位的沉浮(上)》,《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对于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的认识
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B9<;C’’(9:&’’(=’9C’’!BC’&
北宋 和 明 朝 进 入 中 叶 以 后 ,都 面 临 着“ 积 贫 积 弱 ”的 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他们都是忠心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士之识,对于国 家的贫弱都主动承担起了变法改革的重任。
第四,我们将对这两次变法的方法与策略加以比 较。王安石的变法重在经济、军事方面。而张居正的改 革则主要着眼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
以王安石为首的北宋改革集团重视经济改革。他 针对北宋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改革的三大 措施:即“理财、整军、改革教育”,这些措施针对时弊是 正确的。例如: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这五项 法令的出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 平。而保甲法,保马法则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科举的改 革则扩大了统治阶级的范围,因此曾一度使软弱的北 宋王朝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从积贫积弱中摆脱出 来。但由于变法忽视了政治方面的改革,当变法推向更 高阶段时,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僚就坐不住了。他们纷纷 干 扰 ,于 上 利 用 职 权 阻 挠 、延 缓 变 法 的 推 行 ,于 下 欺 满 群众,甚至利用鼓动下属官员谎报情况抵制新法。所 以,王安石的变法运动虽然使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在 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但并未真正解决。
王安石与张居正的两次改革,都是封建统治阶级 内部自上而下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由于所处的历史 环境、人物、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必须要有一个整 体的观念,并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才能对历史作 出客观的评价,下面我们就将北宋王安石的变法与明 朝张居正的改革作一番对比,系统地对他们所处的历 史 背 景 、变 革 举 措 及 成 败 原 因 作 一 深 入 探 讨D 以 期 发 现 和认识一些历史的规律。
宋理宗与王安石变法改革尝试的得与失
宋理宗与王安石变法改革尝试的得与失中国历史上,宋理宗与王安石之间的改革尝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这一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有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失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宋理宗与王安石变法改革尝试的得与失。
一、得1. 提高中央集权王安石推行新法,通过一系列政策,实现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更大控制。
他建立了职官制度,将官员任命权从地方官转移到中央政府,有效地减少了腐败和贪污。
2. 促进农业发展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田水利建设。
他提倡节水灌溉,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加了农业产量。
此外,他还实行了均田制和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促进了农业发展。
3. 改革经济财政制度王安石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制度改革,包括实行以货币税为主的财政制度、推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等,这些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稳定。
他还推动推行免役法,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4. 推动科技进步王安石注重科技创新,他大力支持气象观测、水利工程以及制作农具等技术的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科技在宋朝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失1. 引发社会不稳王安石的改革尝试对一些既得利益者构成了威胁,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
一些官员、地方豪强以及农民对新法的抵抗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这些社会动荡削弱了改革的效果。
2. 造成经济困难王安石变法在一些方面给农民带来了负担,如推行义利均教均法等,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此外,货币制度的改革也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给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扰乱社会秩序高压政策和过分干预地方事务的做法,使得地方官员的权力受限,社会秩序被扰乱。
官员制度改革和征辟贤良的政策,造成了一些冲突和矛盾,使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4. 效果有限尽管王安石变法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很多政策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执行,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整体来说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更重要的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矛盾,使得改革的成果被削弱。
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
二、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异同
王安石变法(1069-1085) 相同点 张居正改革 (1570-1580)
历史 背景
内忧:宋初中央过分集权 (积贫 内外交困、危机四 积弱); 伏、土地兼并严重 外患:辽、西夏的侵扰导致民族 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矛盾尖锐; 个人才能受重用以 “庆历新政”失败后改革呼声高; 及改革决心大
张居正改革(1570-1582) 治国-国家管理,以和为贵:与鞑靼之 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促 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从此,北方的 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 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强国富民, 富国安邦:“一条鞭法”提高了有田农 民农耕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使明 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经济 状况也有不少改善 顺势而为:主张变法应以顺应民心为要, 即应“法后王”,张居正在改革中始终 打着“恪守祖制”的旗帜,从而抑制了 守旧派之口,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最高统治者的昏庸 腐朽;吏治腐败、 官员贪污;边患猖 獗(北方蒙古贵族 的劫掠)、外来侵 略乘虚而入(倭寇 侵略东南沿海、葡 萄牙占领澳门
吏治:创制考成法 民治:清丈田地, 一条鞭法; 军治:和平政策
改革 措施
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等; 强兵之法:保甲法、裁兵法等; 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 太学,惟才用人;
失败原 因
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 地主阶级的反动; 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 变法以维护统治集 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 团利益为出发点, 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 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变法导致国富民贫,变法过于急 农民处境没有根本 进。 改变,负担依然沉 重
一、人物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 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 治家、文学家、改革家。1042年,王安石 进士及第。庆历二年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 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 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 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 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 (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张居正改革的成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张居正改革的成败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张居正改革的成败历史教学论文:张居正改革的成败一、引言:是非荣辱集于一身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并不乏有起自平民而荣登宝座的皇帝,刘邦、朱元璋都以开国的一代君主享名青史,但却少有出身寒微而力挽狂澜的宰相,张居正就是罕见的一位。
他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从平民中崛起,在明朝万历王朝初年当了十年首辅,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人们赞扬他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1)。
“救时”,是很高的称誉,这不仅表明他在王朝颓败之际是一位临危制变的大政治家,更以威振一世的非常举措彪炳史册。
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改革发生在明朝后期万历元年至十年(1573——1582),张居正出任首辅的十年期间。
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但究其所处的16世纪这一特定的时代,已不仅是一姓王朝的衰败,而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在王朝末年力图振兴颓势而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有之,但在封建社会末世,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体制再现活力的唯有张居正得到成功,16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给了他与历代改革不同的背景和机缘。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
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
多少次农民起义,打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一次又一次造成封建统治的瘫痪,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仍然沿袭下来,发育起来,愈到封建社会后期,愈益强化。
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连宰相的权力都收归皇帝所有,因此后世都把明朝视为封建专制主义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
然而就在这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王朝的末年,衰败的景象远远超过汉末、唐末和宋末,这样一种极度强化和极度弱化的势态,共生在同一王朝的始末,是历代王朝从未有的境遇。
这一强弱相间相随的的现象,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体制本身蕴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标志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百病丛生,沉疴临绝,不进则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摘要本文从“改革策略”、“改革步骤”、“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和同僚的关系”、“改革者信念和毅力”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之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成效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
但是,将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比较,则王安石变法的成就不能与张居正的改革相提并论。
王安石变法之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后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也褒贬不一,可作为王氏变法不如人意的佐证。
①与王安石变法不同,张居正任相之时改革却得以全面推行。
虽然张居正身亡之后,其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被明神宗废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诬劾而被削官夺爵;但到万历末年,人们认识到改革的益处。
因此,他的文集问世后,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无不对其改革称许有加,认为在他执政的“十余年间,海宇清晏,蛮夷宾服”,②并把他誉为“救时宰相”。
③天启朝,廷臣开始为居正鸣冤。
于是熹宗下诏“复(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祯朝,居正父子官复原职,尚书李日宣等更称:“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弼成万历初年之治。
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
”④可见张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赢得后世对他的追思与怀念。
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没有的。
尽管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为了救弊图兴而进行的改革,他们的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策略不同。
改革是社会危机的产物,但即使是同一类型改革,也会因改革者所采取的策略不同而产生不同效应。
和王安石变法相比,张居正改革阻力较小在于他具有较高的策略水平,这主要表现在改革所奉行的宗旨方面。
王安石早在宋仁宗嘉��5年(1160年)上《万言书》时,就提出要改变现有法度,使之合乎“先王之政”。
但是,他任相之后,却亮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表明要更改太祖、太宗以来的法令制度。
安石此举虽然给希望变法的士人注入了一副兴奋剂,但在思想还很保守的宋代,改变“祖宗之法”无疑会招来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如范纯仁向神宗上疏说:“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在向神宗上《尚书解》时又说:“其言皆尧、舜、禹、汤、文、武之事也,治天下无以易此。
愿深究而力行之!”⑤实际上就是要神宗不事更张,奉行“祖宗法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普遍的。
因此,王安石亮出的变法旗帜使他在变法之初就遇到了强大阻力。
张居正的做法与王安石则不同,隆庆5年(1571年),他担任会试主考时撰写了《辛未会试程策》⑥,其中第二部分“法先王与法后王”的策题答案体现了他的变法思想,他认为“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说明他主张变法应以顺应民心为要,即应“法后王”。
但他又说,“法后王”并不是更改明太祖所制定的各种制度,相反,对于唐宋以前的君主而言,明太祖是“后王”,因此“法后王”就是恢复太祖之制中本来面貌,革除正德以来的弊政。
而对于明中叶诸帝来说,太祖又是“先王”,这样,改革并没有违背先贤所主张的“法先王”之旨。
居正任首辅后,在明神宗召见时表示:“方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不必纷纷更改”;然后又在谢恩疏中说:自己要“为祖宗谨守成宪,不敢以臆见纷更”。
⑦这样,张居正在改革中始终打着“恪守祖制”的旗帜,从而抑制了守旧派之口,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第二,改革步骤不同。
宋、明两朝发展到中叶时,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王安石和张居正上台时,接手的都是家底很薄的摊子,扭转财政危机是他们的共同任务。
然而,在制定改革方针,应该孰先孰后时,王安石和张居正采取了不同的步骤,体现了他们在谋略上的差异。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而忽略了吏治改革。
“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
⑧这表明王安石为改革“积贫积弱”局面,一开始就把改革重点放在整顿财政上,以俭财为先。
由于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地方官使新法成为扰民、困民之举,遭到百姓反对,且变法对官僚地主及大商人的利益触犯颇多,故又遭到这部分势力的反对。
可见,在吏治没有澄清、官僚地主的阻力没有打破之前,改革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的。
和王安石相比,张居正显然要老练许多。
在他看来,“治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⑨否则,吏风不正,一切政令都会流于形式。
“上泽虽布而不得下疏,下情虽苦而不得上达”⑩,即是当时官僚作风的写照。
正德、嘉靖年间的改革之所以不了了之,正是吏治腐败所致,张居正对此深有体会。
因此,虽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他却没有一上来就贸然整顿财政,而是先行改革吏治,于万历元年(1573年)提出“考成法”。
考成法的施行,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史称“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 由此,张居正是在获得了一个得心应手的政治工具后,然后再运用这个经过改造的工具去推行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改革,使新法一以贯之地推行了十年之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第三,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不同。
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皇权至高无上。
因此,要革旧图新,首先就要取得皇权支持,故韩非说:“事在四方,在要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但是,皇帝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变法,不仅决定了改革者所拥有的权限大小,也决定了改革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
就此而言,王安石变法也有不如张居正改革之处。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调入京师后,宋神宗谦虚地说:“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聊此意。
可悉意辅朕,庶同跻此道!” 虽然孙固、唐介等力言安石不可任相,但神宗不为所动,次年就以其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此时神宗对变法充满了幻想,因此在变法初期对安石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使改革得以逐步展开。
但是,随着反对派声势的高涨,神宗对安石的不信任日益增加,对变法也动摇起来。
当他看了韩琦指责青苗法的上疏后,对安石等执政大臣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
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 虽然安石作了辩驳,神宗仍半信半疑,安石不得不“称疾家居”。
神宗欲罢青苗法,直到安石以辞职相胁时,这才“为巽辞谢之”。
又如神宗在亲策贤良方正时,太原判官吕陶奏请罢理财之说,神宗让安石读卷,见安石神色沮丧时,他又让反对变法的冯京续读,并称其言有理,这对安石等变法派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打击。
此类事例甚多,不再枚举。
其实,宋神宗对安石的牵制远不止此,在用人政策上他也留了一手。
变法之初,安石就提醒神宗不要为异论所惑,神宗表面允诺,却又把司马光、冯京、文彦博等反对派留在朝中,以牵制和监视变法。
这些人后来虽因政见不合而离开朝廷,但也为反对派阻挠变法提供了条件。
对神宗这种态度,安石也有所觉察,叹道“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杓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并暗责神宗“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 这些情况都表明,当反对派大举进攻新法时,神宗的动摇性就暴露出来,使反对派抓住他这一弱点,从而给变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明神宗即位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童,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正是这一因素使张居正在改革中取得了皇权的支持,牢牢掌握着改革大权。
居正任首辅后,取得了神宗生母李太后与司礼太临冯保的信任,成为他们在朝廷的代言人,而居正又利用自己作为帝师的特殊身份,向神宗灌输改革思想,这样,幼小的神宗自然而然地把张居正奉若神明,对改革更唯居正是从。
因此,神宗这时只不过是皇权的符号,居正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他有效地利用了皇权这把尚方宝剑来清除障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明神宗成年后,更把居正视为顶梁柱,万历5年(1577年)9月,居正父在江陵病逝,按封建伦理,他必须回原籍守制三年,然而此时改革正处关键时刻,反对派在暗中活动,居正一旦离去,改革和他本人的前程都将凶吉难卜,因此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他本人来说,居正都不能离开。
这一点神宗十分清楚,故有人提议居正“夺情”时,神宗立即同意,并下诏说:“父制当守,君父尤重”,明确表示要居正夺情,使舆论大哗,甚至有人上疏称:“国有非此不可以为国,家有非此不可以为家,人而非此则禽兽矣,中华而非此则夷狄矣”,并说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正好这年有慧星从东南方升起,反对派便把它附会为上天对夺情的不满,甚至有人“悬谤书通衢”。
对这些攻击性言论,神宗不为所动,并下诏:再论此事者诛无赦。
同年12月,朝野又议论纷起,说居正将有异举。
为了辟谣,神宗再次出来为居正说话,重申:“纲常人纪,君臣为大”,斥责反对派“藐朕冲年,忌惮元辅忠正,不便己私,乃借纲常之说,肆为排挤之计,欲使朕孤立于上,得以任意自恣,殊为悖逆不道,倾危社稷,大伤朕心。
” 反对派果然被镇住,使居正得以集中精力把改革推向深入。
尽管有人认为神宗对居正的尊敬是长期受李太后、居正严格管束所产生的敬畏心理的表现,并不是其内心思想的真实反映,但不可否认的是,神宗在改革过程中是给予了居正以极大的支持的,而不是像宋神宗那样处处制肘王安石。
至于居正死后,神宗几乎尽废其法,并抄居正家产和削官夺爵,却不是神宗反对改革本身所致,而是诸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引发的悲剧。
第四,与同僚关系不同。
要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不能不依赖官僚机构和各级官吏。
改革者如何处理与同僚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张居正显然又比王安石略胜一筹。
王安石在变法时,对反对派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和排挤,就扫清变法障碍而言,此举无可指责。
然而,对那些只是指陈新法过失、对新法并无恶意的大臣,以及居于变法与反变法之间的大臣,安石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争取他们,而是一律予以压制,把他们推向了反对派一方,壮大了对立势力,给改革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此外,变法派内部也存在集团利益之争,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安石与吕惠卿之间的斗争。
当安石应诏二次任相时,吕惠卿“忌安石复用,遂欲逆闭其途,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廷臣“遂更朋附之”。
安石复相后,立即上疏反斥惠卿,终于把他赶出朝廷。
但惠卿并不甘心,又在地方上疏称: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
方命矫令,罔上要君,力行力年岁之间。
虽矢志倒行逆施者,殆不如此,” 竭力想扳倒安石。
可见,安石不仅不善于处理与中间派的关系,即使同是变法派内部,一旦涉及切身利益时,他们也会作殊死搏斗,暴露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短视,这就难怪变法会以失败而告终了。
张居正在处理与同僚关系方面的情况,要分期来看。
在夺情以前,居正在这个问题上很有理智,对于那些“以言乱政”者坚决予以清除,而对持不同政见者,则把他们安排到非要害部门,或令其退休。
同时,他又注意录用人才,“无问是谁亲故乡党,无计从来所作眚过,但能办国家事、有礼于君者,即举而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