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浅谈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浅谈张居正的法律思想摘要: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措施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在这一历史时期产生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我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考成法一条鞭法敦本务实以民为本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
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
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废除宰相,设内阁,重用宦官,把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极至。
明朝后期嘉靖到万历年间,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也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代,社会矛盾突出,草译祸起,民不聊生,国家统治岌岌可危。
然而,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对这一历史时段产生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张居正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入内阁,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任首辅,掌权十年期间,明政权又逐渐变得强盛起来,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改变,整个社会呈现政通人和、安定繁荣的景象。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张居正的法律思想:一、反道家无为而治,提倡改革有为嘉靖年间,嘉靖帝自谕与汉是文帝相媲美,崇善黄老,提倡无为而治。
长达二十年不上朝理政。
以致朝廷大权旁落,纲纪坠落,法度陵夷,边防松驰,宦官专权,官吏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流民四散,草译祸起,鞑靼进犯,土司叛乱,倭寇骚扰,民不聊生.张居正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认识到朝廷危机。
张居正主张朝廷必须把权力高度集中起来,由君主总揽乾纲,独运威福,用法律、法令来规范天下,果断地推行各项政策法令,使之即使远在万里以外,也能做到早晨下达而晚上实行,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威和国家统一管理的目的。
二、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阳明心学强调道德实践,甚至进而把认识上的是非也纳入道德实践范围,与主观上的好恶相等同。
中国法律思想史问答选择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练习题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夏____代,极盛于___殷商___,动摇与__西周___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天命_____”和“___天罚_____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礼不下庶人_____”、“____刑不上大夫___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莫非王土____,率土之滨,___莫非王臣____”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总的来说,制度上讲,是由礼制到___法制____的变革,从政治法律思想上讲,是由礼治到“___法治____”的变革。
2、管仲十分重视“礼”在治国中的作用,把____礼____、____义____、__廉______、____耻___称为“国之四维”。
3、在经济立法方面,管仲提出了“___令顺民心____”,“与民分货”的思想。
4、公元前536年,子产进行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这便是“__铸刑书_____”。
5、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之旨是“___不法先王______,____不是礼义___”。
6、先秦儒家对西周之礼的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____孔丘____以仁入礼,突出了礼的伦理性和强制性;____孟轲____倡导“仁政”,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___荀况____沟通礼、法,使“礼治”理论化、制度化。
7、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___儒家____家的创造和贡献。
8、孟轲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____仁政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性善____论”。
9、荀况认为,“法义”、“法数”于“类”之间,“___法义___”是“__法数____”的指导,“___法数___”是“___法义____”的体现,当“法数”不能包容一切时,“类”可作为“法数”的补充。
10、墨家“天志”的主要内容是“___兼相爱____”和“___交相利___”,而“尚同”则是“天志”的表现。
历年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1.“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A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殷商时代的“礼”主要是一种( A )A.宗教祭奠仪式B.政治组织原则C.普遍行为准则D.国家根本大法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 D )A.《尚书》B.《诗经》C.《论语》D.《礼记》4.《管子》所反映的思想学派主要是( D )A.三晋法家B.鲁国儒家C.楚国道家D.齐国法家5.先秦儒家中,主张儒法融合、礼法统一的先行者是( C )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张6.“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反映了孔子主张( B )A.道法自然B.社会和谐C.社会混乱D.无为而治7.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 )A.兼爱B.尚贤C.尚同D.尚刑8.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 A )A.庄子B.老子C.文子D.韩非9.《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B )A.无为B.道C.自然D.法10.最早提出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C )A.韩非B.李斯C.商鞅D.管仲11.商鞅反对复古倒退,主张( C )A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B法者,国之权衡也C不法古,不修今D法令者,民之命也12.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的同时,还利用了( C )A.权力制衡说B.三权分立说C.五德终始说D.天命天罚说13.西汉新儒学的代表作是( D )A.《新语》B.《九章律》C.《白虎通义》D.《春秋繁露》14.下列属于西晋律学家杜预著作的是( D )A.《律表》B.《泰始律》C.《唐律疏议》D.《律本》1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核心是( C )A.任性而为B.无为而治C.文治D.武功16.隋唐时期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原则的法典是( A )A.《武德律》B.《大业律》C.《便宜一十八事》D.《法经》17.批评《礼记•月令》远离“圣人之道”的唐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B.柳宗元C.王夫之D.龚自珍18.提出“性善情恶”说的宋代思想家是( B )A.韩愈B.李翱C.周敦颐D.邵雍19.在朱熹看来,“礼之本”是( C )A.刑B.政C.德D.义20.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拓跋宏21.提出“趋时更新”法律时变观的著名思想家是( B )A.黄宗羲B.王夫之C.董仲舒D.墨子22.“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反映出龚自珍主张( B )A.无为而治B.变法改革C.重典治国D.君主专制23.太平天国财产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是( D )A.《资政新篇》B.《原道救世歌》C.《原道醒世训》D.《天朝田亩制度》2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根本在于( D )A.战国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B.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C.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D.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25.“一秉于礼”法律主张的提出者是( A )A.曾国藩B.孙中山C.章太炎D.魏源26.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发表的、并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根据的著作是( B )A.《请定立宪开国会折》B.《孔子改制考》C.《上清帝第六书》D.《上清帝第五书》27.梁启超变法思想中所推崇的国家政体是( D )A.人民民主B.民主共和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28.参与起草《大清新刑律》的日本法学家是( C )A.志田钾太郎B.小河滋次郎C.冈田朝太郎D.松冈义正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明确提出于( C )A.《建国大纲》B.《建国方略》C.《民报》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0.“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B )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黄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中国法律思想史2002.4--2011.7真题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关于“天命”转移的学说是( )A.以德配天B.王权神授C.岁时祭天D.恭行天罚2.西周时期,礼的作用是( )A.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B.长长,男女有别C.亲亲,尊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周公主张“奸宄杀人,历人宥”中的“历人”是指( )A.有过刑罚经历的人B.历史上的人C.无关的过路人D.年老无依的人4.春秋时期主张以法统政、礼法并用的思想家是( )A.齐桓公B.吴起C.管仲D.申不害5.最早提出“仁政”学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管仲C.邓析D.孟子6.先秦时期,提出“治之经,礼与刑”法律命题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商鞅D.韩非7.下列墨家思想命题中,带有自然法色彩的是( )A.尚贤B.尚同C.以天为法D.相爱相利8.“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儒家C.道家D.兵家9.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A.无为B.有为C.清净D.自然10.“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的法治主张出自( )A.商鞅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与“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不行”主旨较为接近的说法是( )A.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嫉贤,而不肖者不妒功B.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D.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12.早期黄老之学具有的明显特征是( )A.专任法治B.道法自然C.以德治国D.道法结合13.“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法律命题的思想本质是( )A.以法治国B.德主刑辅C.以礼治国D.政教合一14.晋代明确提出“以礼率律”的思想家是( )A.张斐B.杜预C.刘颂D.拓跋宏15.下列法律制度中,由北魏孝文帝创立并沿用至清朝的是( )A.八议B.肉刑C.十恶D.存留养亲16.主持制订《开皇律》的皇帝是( )A.隋炀帝B.隋文帝C.唐高祖D.唐太宗17.唐代集中批判“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观点的作品是( )A.《春秋繁露》B.《时令论》C.《礼记》D.《断刑论》18.《大学衍义补》的作者是( )A.朱熹B.王安石C.丘濬D.真德秀19.宋代主张恢复“明法科”考试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20.黄宗羲提出“一家之法”中的“家”,主要是指( )A.家庭B.官员C.个人D.皇帝21.王夫之所谓“封建”制的本质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分省制D.藩属制22.龚自珍认为,国家、刑罚、礼乐起源于( )A.商B.工C.农D.兵23.“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反映了洪秀全的( )A.君主专制思想B.君主共和思想C.立宪民主思想D.君臣共主思想24.洋务运动的口号除了“自强”以外,还有( )A.民主B.立宪C.法治D.求富25.近代提出“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著名人物是( )A.沈家本B.李鸿章C.张之洞D.曾国藩26.《大同书》的作者是( )A.章太炎B.梁启超C.谭嗣同D.康有为27.按照梁启超的社会演进观念,“多君为政”的下一步是( )A.民为政B.一君为政C.共和民主D.君主立宪28.沈家本认为新旧法学的共同核心是( )A.平等B.情理C.仁恕D.人权29.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强学会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 )A.人身权B.继承权C.契约权D.房产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张居正变法思想探析
(一)变法须尊祖制、依成宪 ............................................................................................................. 9 (二)“法先王”与“法后王” ................................................................................................................ 10 (三)唯有独裁治天下 ....................................................................................................................... 12 (四)变法权力的来源 ....................................................................................................................... 14
The first part, show the pre-reform late Ming society,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late Ming society,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s of the political reform.
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究的基本论调 。尤其是他推行的考成法 ,被郦波等学者称为 “ 神奇的考成法” ,似乎此法一 出, 明代百病 皆 除 。张 居正 自己也认 定 :“ 近 年 以来 正赋 不 亏 ,府 库 充实 ,皆 以考 成法 行 ,征 解 如期 之故。 ” ② 然而 ,王夫之 、万斯同、谷应泰、傅维鳞等人却相反 ,不仅不看好其考成法 ,而且一致 认 为张居 正 的考成 法恰恰 是造 成 明亡 的一 项重 要原 因④。
皆是承袭明中期变革而来,其死后 ,其所有的核心改革依然被继承 ,到明末有发扬光大 的趋势;南辕北辙是指其改革措施没有触及造成明代财政危机 的核心体制,是典型的挖 肉补疮 式改 革。前后 对 比 张居 正 改革 的 效 果 ,其 “ 改 革 的 辉 煌 ” 在 于 天 时地 利 而 不在 于其 改革措施 。 张居正 因未从 民生的 角度 来推 进 改革 ,其 失败是 必然 的 。 关键 词 :考核 ;政 绩 ;改革 ;张居 正 中图分类 号 :K 2 4 8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2 5 7 - 5 8 3 3 ( 2 0 1 3 ) 0 5 - 0 1 4 0 . 1 5
在任命宋免为开封府知府时 ,特别告诫 :“ 汝往治郡 ,条在安辑人 民,劝课农桑 ,以求实效 。 ” ① 洪武五年,其严格规定 : “ 有司今后考课 ,必书农桑学校之绩 ,违者降罚。 ” ②又 “ 洪武五年下
诏 ,有 司考课 首学 校 、农桑 诸实 政 ” , 这 个诏 令得 到切 实 贯彻 ,如 “日照 知 县 马亮 善 督运 - I 1 _ 2 8
+ 本文系 “ 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 资助项 目 ( 项 目编号 :N C E T 一 1 0 - 0 9 1 4 ) 的阶段性成果。 ① 有关张居正研究的论着极其繁多,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绝不为过 , 但 在成百 的论著 中,基 本上都是赞扬有加 ( 参见 冯 明 《 近三十年来国内张居正研究综述》,《 长江大学学报》2 0 1 0年第 3期 ) 。在为数 不多 的批评张居正论文 中 ,无 非是 围绕其贪污 、权谋 、败坏科举 等方 面来 展开 ,对其 改革还是 肯定有加 ( 参 见 田澍 《 腐败 与弊政 :张居正施 政的另 一 面》 ,《 西北师大学报》 2 0 0 1 年第 6 期 ;朱丽文 :《 一代 “ 宰相之杰” 张居 正的另一面》 ,《 怀化 学院学报》2 0 0 7 年第 1 期 ;樊树志 :《 张居正的另一 面》 ,《 东方早 报》 2 0 1 0年 5月 9日) 。另外 ,田澍还 认为张居 正的改革是 沿袭嘉隆新 政 而来 ,提 出了张居正仅是切实推行原来 的新政 ,也提出 了张居正没有着手 解决当时社会最 为棘手的宗藩等 问题,这些 论断有道理 ,但也有问题 ,比如其过分强调 了嘉靖新政的历史地位 ,其实 ,明朝大规模 改革启动于宣德时期 , 如 赋役 货 币化 、考成法 、粮里制度变革 等,皆是从那时候开始 ,以后各朝基本沿 着宣德时期 的思路在推动改革 ,至 于其认 为 张居正是 “ 嘉隆万改革终结者 ” ,显然是不成立的 ,张居 正之后 ,不仅宣德 以来的改革依 然推行 ,在某 些方面还在 继 续推广和改进 ,比如均 田均役等改革 ( 田澍 :《 嘉靖革新视野下 的张居正》 ,《 学术 月刊》 2 0 1 2 年第 6 期) 。 ② 《 明神宗实录》 卷 1 1 1 ,万历九年四月辛亥 , ( 台北 ) 中研院历 史语 言研究所 1 9 6 8年影 印本 ,第 2 1 2 8页。本文所 引 《 明实 录》 都与此版本 一致 。 ③ 参见王夫之 《 黄书噩梦》 ,古籍 出版社 1 9 5 6年版 ,第 7— 9页。万斯同 :《 群 书疑辨 》 卷 1 2《 书张居正传后》 ,《 续修 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2 年版 ,第 1 1 4 5 册 ,第 6 3 6 页。本文所 引 《 续修 四库全书》 都与此版本一致 ,以下简 称 “ 续修 四库全书本” 。谷应 泰:《 明史纪事本末》 卷 6 l《 江陵柄政》 ,中华书局 1 9 7 7 年版 , 第9 6 0页。傅维鳞 :《 明 书》 卷 1 5 03 6年版 ,第 2 9 8 7页。
张居正治吏张法
张居正治吏张法张居正治吏张法张居正是明代治吏张法、爱国为民的良臣,生于世宗嘉靖四年,卒于神宗万历十年。
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隆庆元年入阁,六年万历皇帝即位后,出任内阁首辅。
万历十年病逝。
他入阁任首辅期间,从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是明代最杰出的改革家。
其中,他的治吏张法、爱国利民的业绩,至今仍为国人所称颂。
明代中叶,严嵩当政,吏治极端腐败,贿赂公行,结党营私,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上下务为姑息。
良臣张居正,以国家大业和人民安定为本,针对混乱不堪、空议盛行、不务实事的时弊,制定并推行了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和管理的“立限考成法”,这是对明代吏治的重大改革。
立簿考核,提高效率。
张居正认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为做到“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张居正主张不仅要对各级官员进行定期考察,而且对其所办的每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期限,进行考成,即所谓“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这就是张居正“立限考成法”的基本思想。
张居正根据立限考成的三本账,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严格控制。
万历二年,张居正责令吏部尚书张翰和兵部尚书谭纶,把全国知县以上文武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资历等自然情况登记造册,由六部和都察院按簿登记,要求对所属官员承办的每件事,逐月进行检查,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如不按时完成,必须如实审报,否则,以违制罪论处。
这样,层层检查,层层负责,推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张居正在考核地方官时强调,要把那些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对那些花言巧语、欺上瞒下的官员列为下考。
在考核中,张居正还善于将整顿吏治和为民做好事结合起来。
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形成了中央命令朝下夕行、疾如迅风的良好政治局面。
精减冗官,知人善用。
张居正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减轻人民负担,首先必须从官员做起。
他说,每个官员必须明确职守,对那些只吃皇粮不管事的冗官,要进行裁减,并宣布,各地不得擅自添设机构和人员。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相关知识点简记
中国法律思想史相关知识点简记1、试述夏、商神权法思想的表现。
答:夏、商神权法主要表现在“天命”、“天罚”思想,夏代统治者利用“天命”、“天罚”等神权思想从而来神化他们的权利合法化,并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神意的体现;而到了商代,这种“天命”、“天罚”的神权思想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商代统治者更是把刑罚观与天命神权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施行刑罚说成上帝的意志,是秉承神的指令。
2、神权法思想在西周有什么变化?答:西周神权法在思想上仍然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但是通过对殷商统治者“帝立商”的借鉴后,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有的,但是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以承受天命。
3、试述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答:礼治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亲亲”和“尊尊”,“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则是要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
礼治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礼不下庶人”主要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而“刑不上大夫”则是说,刑罚的锋芒是指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
4、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奴隶主贵族中的明智之士觉察到传统“礼治”的弊端,主张对旧礼进行改革,并创立新的法令,主要代表管仲;从旧贵族转化而来的新的封建贵族,急欲扩大并巩固自己的特权,对传统周礼进行新的解释,同时设置新法,主要代表子产;新兴的地主阶级,则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要求废弃传统的周礼,完全用新的法律治国,主要代表是邓析;5、管仲的改良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主要包括:1)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2)作内政而寄军令;3)令顺民心,与民分货;6、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1)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2)改革内政,创立新制;3)踌刑书,公布成文法;4)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7、邓析的“不是礼仪”思想:1)对“先王之礼”的否定和批判;2)辨析法律概念,私自制定“竹刑”8、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张居正与谦的法律观念与司法实践明代法制建设的探索
张居正与谦的法律观念与司法实践明代法制建设的探索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法制建设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明朝的统治下,法律观念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居正和谦作为明朝重要的政治家和法律学家,在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
本文将从张居正与谦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揭示明代法制建设的探索。
一、张居正的法律观念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对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居正注重法律的确立和实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他主张法律应该明确规定权利和义务,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张居正的法律观念影响了明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司法实践的改革。
二、张居正的司法实践张居正在司法实践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推动了明代司法制度的改革,致力于减少司法腐败和不公平现象,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张居正重视司法程序的规范和合理性,倡导以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来处理案件。
他还重视司法体系的建设和法官队伍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三、谦的法律观念与司法实践谦是明朝的著名法学家和政治家,他与张居正一样,对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贡献。
谦主张法律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公平、公正、公开和公开为原则,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他强调法律应该与道德伦理相结合,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谦在司法实践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做法。
他主张以事实为依据来审理案件,重视证据的收集和评估,注重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护意见。
谦还重视案件的调解和解决,主张通过调解和和解来维护社会和谐。
他强调司法公正和公平,反对滥用司法权力和腐败现象。
四、明代法制建设的探索张居正和谦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实践是明代法制建设的重要探索。
他们通过推动法律的正规化和立法的严密化,完善了明代的法律体系。
他们注重司法程序的规范和合理性,提高了明代的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点.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点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立法以便民为本”是( )提出的主张。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 )”。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提出“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陈亮 C.王安石 D.范仲淹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管仲是( )时期的法制改革家。
A .战国 B .春秋 本题答案: 5、多项选择题 德、礼、政、刑,即( )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
A.德治 B.教化 C.政令 D.刑罚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6、名词解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题答案:7、单项选择题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学说。
A、性善B、仁政C、性恶D、德治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本题答案:9、问答题沈家本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法律思想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为了保证民主与平等,黄宗羲提出的设想是()A.相扶成治B.分权分治C.君臣分治D.学校议政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韩非C、慎到D、申不害本题答案:12、问答题简述战国时期,法家在执法方面(或立法原则方面)提出的主张有哪些。
本题答案:13、多项选择题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主要观点有()。
A.因伦制礼,因礼制刑B.法须统一、平等C.平恕为审断之本D.法学盛衰与政治无关E.法学盛衰与政治相关本题答案:14、名词解释参考古今,博稽中外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因势变法”本题答案:16、单项选择题()搜集整理了春秋末期以来各国所颁布的成文法,编撰成《法经》六篇。
略论张居正的行政管理思想
《 陈六事疏》 除饬武备一事外 , 五事如省议论 、 其余 振纪纲 、 重 诏令 、 名实 、 核 固邦本 , 多是发挥整顿吏治与用人的道理 。它 的根本原则就是综核名实 ; 其主要 目的在于 明系统 、 诠选 、 公 专责成 、 行久 任、 考察 、 赏罚 。没 有充 满活 力 的官僚机 严 重 构, 那么 , 再完美 的政令也不过是空 中楼阁罢了。对此 , 张居 正深有认识 : 致下之道 , 急于安 民; 民之要 , 在于核吏 “ 莫 安 惟 治。 ” 如果说 ,考成法 ” “ 重点是解 决行政组 织问题 , 设
立“ 职官书屏 ” 重点则是解决人事 问题 。明代嘉靖 、 隆庆 以来 的吏 治腐败 , 不外乎在行政 与人事这 两个 方面。张居正看准 了问题的症结 , 采取 了得力 的措施 , 快就使行政效 率得到 很 提高 , 利地建成一个操纵 自如 、 顺 运转灵活的行政 机构 。
全社会进行管 理的一种 能力”2 。但是 , 中 国封建 社 【‘ 。 在
略 论 张 居 正 的 行 政 管 理 思 想
杨 晓 光
( 河南公安专科学校 社科部 , 河南 郑州 40 0 ) 5 02
摘 要: 正是 明代杰 出的政 治 家, 张居 改革 家。不仅 有丰 富的行 政 管理 实践 经验 , 为后人 留下 也 了比较 丰富 的行政 管理 思想。他 的 中央集权 的行政 权 力和行政组 织思 想 , 核名 实 、 贤能的人 事行 立 政思想, 民为 邦本 的行政职 能思 想 , 为政 以法 的法 制行 政 思 想等 不仅 在 当时起 了重振 明王朝 的作
部 , 以内阁控制六科 , 再 理顺 了上下级 的行政关系 , 沟通了行 政信息交流的渠道 , 内阁建成 真正的政治行 政中枢。张居 把 正身为内阁首辅 , 以通过 “ 可 考成法 ” 掌握全 国的行政 信息 ,
论张居正改革
略论张居正的社会政治思想
略论张居正的社会政治思想Ξ包诗卿(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摘要: 明代改革家张居正的社会政治思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那识时通变的社会变革思想,敦本务实的任人理念, 外儒内法的为政原则, 使当时官僚政治的行政效率达到了声名赫赫的顶点。
从而挽救了明王朝中衰的颓势。
关键词: 张居正; 识时通变; 敦本务实; 外儒内法; 社会政治思想中图分类号: K 24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 9640 (2003) 02- 0024- 03梁任公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 以张居正与管子、商君、诸葛武侯、王荆公、李卫公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 后人已无大疑议。
但作为有明一代的大政治家张居正, 其社会政治思想却鲜有人用专文加以系统论述。
本人不揣陋钝, 试以为之, 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识时通变的社会变革思想张居正主张,‚天下之事, 极则必变, 变则反始‛。
他承认历史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尧舜以前的社会经过多次变化,‚其变而不可胜穷已。
‛以后经过夏、商到周朝,‚周王道之穷也, 其势必变而为秦。
‛秦以后又经历了汉、唐至宋,‚宋颓靡之极也, 其势必变而为胡元。
‛〔1〕元亡而明兴。
这种王朝的频繁更替, 正意味着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只有从变化中观察历史演变的内部联系, 才能发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 张居正认为, 万历初年的政局,‚惟夫将圮而未圮, 其外窿然, 丹青赭垩未易其旧, 而中则蠹矣! ‛〔2〕由于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一个王朝的政治制度,法令、政策等也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演进。
要想使明王朝能够长治久安, 只有不断地‚审机度势, 更化宜民。
‛〔3〕依据形势的变化, 不断调整政策, 改变制度, 就是不时进行改革, 所谓‚随时制宜, 因民立政。
‛不可墨守陈规, 用万古不变的眼光光看待一切。
古往今来, 没有一成不变的法令, 是‚法制无常, 近民为要; 古今异势, 便俗为宜。
法律大讲堂文史版张居正(2篇)
第1篇一、引言张居正,字子厚,号太和,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名臣,官至内阁首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在法律领域,他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张居正的法律事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张居正的法律生涯1. 起步阶段张居正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其父张治为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张居正自幼聪颖,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步入仕途。
起初,张居正担任了多个职务,如编修、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这些职务虽然重要,但与法律并无太大关联。
2. 改革时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开始涉足法律领域。
当时,明朝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如律法繁杂、腐败严重、执法不严等。
张居正上任后,积极推行法律改革,力图整顿法律秩序。
(1)简化律法张居正认为,律法繁杂是导致执法不严的重要原因。
因此,他组织修订《大明律》,将律法从原来的四百多条精简为三百多条,使律法更加简洁明了,便于执行。
(2)整顿司法张居正对司法机构进行了整顿,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选拔了一批有才干、公正廉洁的官员担任司法职务。
同时,他加强了司法监督,严厉打击司法腐败,使司法机构逐渐走上正轨。
(3)严惩贪官张居正对贪官污吏痛恨不已,他严格执行法律,对贪官进行严惩。
在他的努力下,一批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张居正的法律贡献1. 修订《大明律》张居正主持修订的《大明律》是我国古代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部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
2. 整顿司法机构张居正整顿司法机构,选拔了一批有才干、公正廉洁的官员,使司法机构逐渐走上正轨。
这对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 严惩贪官污吏张居正对贪官污吏痛恨不已,他严格执行法律,对贪官进行严惩。
这有助于净化官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张居正的历史地位张居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法律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
张居正的政治文化观与考成法
张居正的政治文化观与考成法【摘要】张居正是明代官员,他提出了独特的政治文化观与考成法,认为政治与文化密不可分。
张居正的政治理念强调治国必先治吏,提倡廉政和勤政。
他的文化观注重教育和礼仪,认为文化是国家的根基。
张居正在考成法方面主张选拔人才要以才能为标准,反对世袭。
他在实践中大力整顿官僚系统,推动改革。
张居正的遗产包括注重道德和教化的治理理念,以及建立起的精英选拔制度。
他的政治文化观与考成法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的官僚体系模式。
在当代,张居正的理念仍具有启示意义,提倡廉政勤政,重视教育和才能,注重选拔人才,都是值得借鉴的。
张居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张居正、政治文化观、考成法、政治理念、文化观、政治文化领域的实践、政治文化遗产、影响、中国历史地位、当代启示1. 引言1.1 张居正的政治文化观与考成法张居正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化名臣,他对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和贡献。
他在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注重考绩用人,提倡诚信公正,力求为官清廉。
在文化方面,张居正倡导保护传统文化,推动教育兴学,提倡儒学思想,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
他提出的“考成法”思想,强调重用人才要以考核成绩为依据,注重实绩和能力,反对贪污腐败和弄虚作假。
张居正认为政治文化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只有执政者具备正确的政治文化观和实施考成法,才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稳定。
他的政治文化观和考成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当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张居正的政治理念张居正强调政治家应以国家利益为首要大局,始终把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放在首位。
他认为政治家应秉持忠诚、正直、勤勉、廉洁的品德,以身作则,以身示众,力求为国家造福。
张居正倡导政治家应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能力,能够审时度势,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他注重培养政治家的学识和智慧,认为政治家应不断学习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论明代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论明代张居正的政治思想摘要:张居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以推行一条鞭法而名垂青史。
明代万历年间,他前后当国十年,政绩卓著,通过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也以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救时宰相”。
探究他的政治思想是正确理解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拟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论述了他的社会变革、选才用人、守成等政治思想。
关键词:明代;张居正;政治;思想;积极性;局限性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
他出身寒微,少年中举,有经邦济世之志,官至内阁大学士。
他性格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却又专断独行,大权独揽。
张居正的独裁专擅超越了一般的含义。
他在上挟持皇帝,在下控制同僚。
①在万历初年(1573-1582年)做了十年首辅,面对极其严重的财政危机,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新政,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把衰败、混乱的明帝国治理得国富政安。
其之所以成功无疑与其具有一套系统全面的行政思想是分不开的。
②然而对其改革史家们历来众说纷纭,扬抑迥异。
钱穆斥之为“是权臣,是奸臣”③。
张居正作为明朝当时的实际最高决策人,他个人的思想见解与品行才能,与改革的深度和得失成败有直接的关系,我主要从积极方面和局限方面来论述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一、张居正政治思想的积极方面(一)近民便俗、通识时变的社会变革思想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
君主赖以依靠的行政系统,由于官员们的因循、推诿、例行公事、结党营私而使本就很差的行政效率降到难以容忍的地步,明王朝处于极度的危机之中。
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日趋没落,宋明以来,理学被尊为儒学的正宗、统治阶级的官方思想,到明后期愈来愈走向空疏。
它宣扬心外无物,不假外求,把做学问的功夫引向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感悟人的良知,推知万事万物,否认客观真理。
这种脱离实际的学风,养育出一批文人学士谈玄说虚,以说空话,说大话为时髦,鄙薄民生国事。
论张居正改革
论张居正改革作者:吕晓萌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14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
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
多少次农民起义,打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一次又一次造成封建统治的瘫痪,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仍然沿袭下来,发育起来,愈到封建社会后期,愈益强化。
改革发生在明朝后期万历元年至十年(1573--1582),张居正出任首辅的十年期间。
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但究其所处的16世纪这一特定的时代,已不仅是一姓王朝的衰败,而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在王朝末年力图振兴颓势而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有之,但在封建社会末世,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体制再现活力的唯有张居正得到成功,16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给了他与历代改革不同的背景和机缘。
从封建社会确立以来,皇帝对处理国家事务有至高无上的独裁权,明初又收回宰相的权力,设置内阁首辅作为皇帝的事务秘书,一切章奏皆由皇帝亲自过目审批,任何人不得过问。
凡是断大事、决大疑,臣下只能面奏听旨,事无巨细统统集权于皇帝一身,君主的权力高度膨胀,超过历代王朝事物发展到极点往往走向它的反面,由权力高度集中给皇亲贵戚带来更为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销蚀了他们管理国家事务的起码能力,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昏愦的帝王。
皇帝长期不理国务,政治重心自然就落到内阁身上,谁成为首辅,谁就能主政,实际上就握有最高的权势,这就必然招致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内阁首辅的尖锐斗争。
财政上的困难比政治危机还要紧迫。
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土地集中私人的规模愈来愈大,皇亲国戚争先恐后地吞并土地,一旦占为已有,就利用特权瞒田逃税,土地被兼并愈多,国家的税收愈少。
嘉靖皇帝的四子朱载圳在湖广占有良田数万顷,隆庆皇帝儿子的王庄、王店遍及各地。
政府累年的收入每况愈下,而皇室的庞大开支却有增无减。
隆庆皇帝的宫廷耗费比国初多至数十倍,官员的贪污、浪费和浩大的军费更加重了财政的拮据,国穷财尽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整理版历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A )A.西周B.春秋C.战国D.汉朝2.主张“令顺民心”的先秦思想家是( D )A.韩非B.邓析C.公孙侨D.管仲3.春秋时期,否定和拋弃周礼的是(A )A.邓析B.管仲C.商鞅D.子产4.先秦法家理论之集大成者是(B )A.秦始皇B.韩非C.李斯D.商鞅5.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思想命题出自(B )A.《墨子》B .《庄子》C .《老子》D .《商君书》6.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家是(C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一无讼思想的提出者是(B )A.周公B•孔子C.庄子D.荀子8.管仲立法思想的明显特征表现为(C )A.重农主义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 D .重商抑农9.春秋决狱始于(B)A.秦B.西汉中期C.西汉后期D.东汉中期10.汉初提出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治国理论的著作是(A .《春秋繁露》B .《淮南子》C .《新书》D .《新语》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A )A .北魏B .辽C .唐D .金12.柳宗兀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B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C.完全不同 D.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完全相同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AA.南宋B.北宋C.元D.明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C )A.唐局祖B.唐局宗C.唐太宗D.唐玄宗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CA.顾炎武B.王夫之C.黄宗羲D.梁启超16.明代提出“信赏罚,一号令”法律思想的历史人物是(D )A.完颜雍B.朱棣C.朱元璋D.张居正17.在丘濬看来,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C )A .惟齐非齐B .哀矜忽喜C .明刑弼教D .杀无赦18.洪秀全认为造成当时各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在于(C )A .清朝统治者以“妖法”桎梏人民 B. B.当时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C 一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D .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认为设置法律在于“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清末思想家是(B )A.左宗棠B.张之洞C.曾国落D.曾国荃.曾国藩认为“修、齐、治、平”的结合点是(D )A .大一统B .严刑重法C .天下一家D . 一秉于礼.将“私”看成是人们犯罪致刑之由的思想家是(A )A.康有为B.魏源C.梁启超 D .张之洞•康有为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犯罪,必须( A )A .去“九界”B .轻刑C .讲文明D .用严刑•“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人是(D )A .李鸿章、张之洞 B. 张之洞、袁世凯C .康有为、黄遵宪D. 康有为、梁启超•我国近代最早成立的高等法律学校是(C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京师法律学堂D.京师法政学堂.在政治法律思想上,魏源比龚自珍更倾向于( B )A.因势变法B•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C.对封建专制的抨击D.广收人才.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二者(A )A 体”完全相同B 用”完全相同C 体”部分不同D .“体用”皆同.与比附类推原则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C )A 徒法不足以自行”B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C 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D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思想中,与沈家本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主张较为接近的是(D )A.明分使群B.兼相爱,交相利C.暴君放伐D.有治人,无治法.近代中国反对代议制的法律思想家是(D )A.沈家本B.梁启超C.孙中山D.章太炎.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首要反对的是(B )A.满族人B.帝国主义C.封建主义D.清政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说到写论文,估计很多人都很头痛吧?其实写好论文也挺简单的,只要有了材料,多看看书,论文就容易写了。
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摘要本文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等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
本文认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措施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在这一历史时期产生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对我国现代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考成法一条鞭法敦本务实以民为本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
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
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废除宰相,设内阁,重用宦官,把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了极至。
明朝后期嘉靖到万历年间,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也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时代,社会矛盾突出,草译祸起,民不聊生,国家统治岌岌可危。
然而,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法律思想和改革对这一历史时段产生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在思想上,张居正反对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论,反道家无为而治,倡改革有为。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清丈土地,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水利事业,重视发展商业,要求厚农以资商,厚商以资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在军事上,张居正提出饬武备、御夷狄的方针,重用人才,抗击侵扰,主张大练乡兵,提倡家自为战,人自为守。
张居正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入内阁,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任首辅,掌权十年期间,明政权又逐渐变得强盛起来,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改变,整个社会呈现政通人和、安定繁荣的景象。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张居正的法律思想:
一、反道家无为而治,提倡改革有为
嘉靖年间,嘉靖帝自谕与汉是文帝相媲美,崇善黄老,提倡无为而治。
长达二十年不上朝理政。
以致朝廷大权旁落,纲纪坠落,法度陵夷,边防松驰,宦官专权,官吏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流民四散,草译祸起,鞑靼进犯,土司叛乱,倭寇骚扰,民不聊生。
张居正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认识到朝廷危机。
张居正主张朝廷必须把权力高度集中起来,由君主总揽乾纲,独运威福,用法律、法令来规范天下,果断地推行各项政策法令,使之即使远在万里以外,也能做到早晨下达而晚上实行,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威和国家统一管理的目的。
加强内阁对六部的控制,解决六部之间彼此争权、互相推诿、经常发生掣肘或冲突的问题,采取从六部到州、县长官,实行一层一层控制的办法:大权集中于内阁,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中枢。
通过严格实行考成法,对六部、都察院以至按、抚的违制行为,加强考核和纠察,特别是大力纠正宦官专擅的积弊,禁止宦官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
罢斥和汰黜一批为非作歹的宦官。
巩固国防,整饬边防,加紧练兵,使用战车,并以步、骑配合作战。
开屯田,修补长城,建筑敌台,加强防御力量。
在边防巩
固的基础上,通过和谈来改善明朝和蒙古族之间的关系。
节流开源,惩办贪污,清理欠赋和清丈田亩,改革赋役,推行一条鞭法。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二、反对阳明心学,主张敦本务实
阳明心学强调道德实践,甚至进而把认识上的是非也纳入道德实践范围,与主观上的好恶相等同。
阳明心学提倡人们用内心的良知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将封建纲常伦理置于心中,使每个人都无丝毫私欲牵挂,真正依照良知生活,就能在思想上、行为上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保持高度统一,就能够化解现实社会的危机,使封建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张居正深刻认识到社会危机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他认为光靠阳明心学所谓的良知是无法扫除时弊、拯救现实危机的,只有敦本务实、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出困境,摆脱危机。
他提出省议论、振纪纲、重沼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的改革方案,自上而下地推动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统一政权、严肃法纪、发展经济、关注百姓疾苦、以民为本,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和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
张居正的思想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三、提倡以法理政,强调严明法制
张居正提出君主要亲自总揽法纪刑赏之权,强化君主诏令的绝对权威,还要严明法制,并强调严明法制是强化君威的制度保障,而严明法制的关键是执法公平无私,不偏不倚,要做到法所当加,虽贵近不宥;事有所枉,虽疏贱心申。
张居正主张用法律、法令来规范天下,果断地推行各项政策法令。
如严格实行考成法,加强内阁对六部的控制,实行一层一层控制的办法。
对六部、都察院以至按、抚的违制行为,加强考核和纠察,特别是大力纠正宦官专擅的积弊,禁止宦官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罢斥和汰黜了一批为非作歹的宦官。
严格的考察,论定功过,给予恰当的赏罚和黜陟,触犯刑律,必须明正其罪,执法不贷。
张居正提倡的法治,主要是用来约束和规范统治阶级内部组织行为,打击其不法现象,触动了最腐朽、最黑暗的社会势力,并一定程度上的同情和保护了广大劳动人民,比一般把镇压百姓视作首务的地主官僚,更具先进性和进步意义。
张居正还主张尊重朝廷和执法联为一体,以伸张法纪为重点,重点整顿政府机构和统治秩序。
将抨击不法权贵与革除弊政连在一起,从规章制度上堵塞漏洞,如在明代,驿递是官方办理公务的主要交通工具,从北京到各省的交通要道都设有驿站,负责供应来往官员的吃、住、差役和车马等交通工具。
这些负担都分摊给就近的民众。
明初使用驿站有严格的规定,非有军国要务,不得发给印信乘驿。
这些规章到明后期已经名存实亡,兵部和各省抚按,随意填发印信送人情,一张印信使用终身,或是辗转赠送。
官员在驿站百般勒索,捕人掠盗,成为酷虐的暴政。
张居正予以了大力裁革,扫除多年积弊,使人民得到实惠,这项改革赢得了百姓信任和高度称赞。
四、坚持以民为本,提倡民贵君轻
张居正强调: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
便俗为宜。
从近民便俗出发考察先朝的法规,凡是不能顺应时势,违背民众要求的,可不用遵守;只要顺时安民的,即便是凡夫俗子的见议,也不该不听从。
要使各级官员摒弃旧规,面向实际,以富国强兵为首要任务,大力提倡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
他还强调: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要求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以民为本,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切合人民的需要为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