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08

合集下载

2008工资大全

2008工资大全

08毕业生外资、国企工资起点[网页划词已启用] 时间:2008-09-24 11:03 | 分类:个人日记- OL理财7月,大批应聘毕业生即将或者已经踏入职场。

经过这么多年的勤学苦读,你对你的第一份工资是满意还是失望,或者是有更多的期待。

好像最近流行晒工资,大家都来晒晒自己的第一份工资吧。

快消类:宝洁:本7200、研8200、博9700,均14个月,另有800交通补助,marketing每9个月涨20%-30%玛氏:月薪10000。

据说将14个月的工资除以12得出的数据,有知情者可以证实或证伪箭牌:sales:4400×15。

金融类:阳光财险:研究生,投资研究岗,全年基本工资+奖金+福利=8万(税前)汇丰银行:Global markets中国大陆地区外汇trader,月薪8000。

汇丰的BDP项目起薪8000,18个月培训后涨到12000。

东京三菱银行:上海外汇trader可参考汇丰薪水,起薪不超过1万。

花旗银行MT:8000×13。

高盛香港:所有部门,不分本研,起薪66万港币,但bonus可能不同。

高盛高华:固定收益部trader,本科生:30万。

中金IBD:本科:111000base,sign on bonus 9250×6。

研究生:19万base,sign on bonus 19250×10。

中信IBD:11000+巴克莱:香港sales:40万港币。

瑞银证券(UBSS):operation部门15万、投行部门30万,本科和研究生一样,奖金要看项目。

荷兰国际ING:有一个base在香港的培训项目,是local pay+global relocation p acka ge的形式,总额比一般投行都高(约70-80w),以前只招MBA,今年扩大到普研,值得争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这样的项目,大家要多留心想在国内读MBA的,以后可以瞄准这的项目。

中信银行总行:平均起薪5-6万,本科和研究生差别不大。

高盛的四大“丑闻”

高盛的四大“丑闻”

供求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

———吉姆·罗杰斯[美国]责任编辑:赵迪第17期事实上,高盛的丑闻由来已久,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在金融危机中,发生在高盛身上的种种丑闻。

高盛丑闻之一:深陷希腊债务危机今年2月,媒体报道希腊政府已与15家国际大行签署了互换协议,这些合约有助于希腊隐瞒真实的赤字情况。

在涉嫌帮助希腊隐瞒赤字的15家大行中,高盛集团为希腊安排的合约可能是规模最大的。

该集团在2002年的互换协议中向希腊提供了价值达10亿美元的融资。

而此前媒体报道称高盛除了帮希腊债务掉期的问题上特别活跃外,它还要向中国推销250亿欧元希腊债券。

分析人士指出,高盛此举其背后有没有想通过中国来买这样的债券,进一步帮希腊来掩饰现在的债务呢?所以,通过这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欧洲金融风暴,我们对这些名声很响亮的跨国的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警惕,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高盛丑闻之二:卷入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帆船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科技行业的对冲基金之一,在鼎盛时期,帆船集团管理的资产达到了70亿美元。

2009年10月,帆船集团掌门人拉杰?拉贾拉特南在纽约的家中被捕,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和联邦调查局指控其涉嫌4项内幕交易串谋罪和8项证券欺诈罪,一同被捕的还有另外5人。

检方称,这起内幕交易案涉及的公司股票包括希尔顿酒店、谷歌、IBM、AMD等等大型企业。

今年4月,媒体报道称,随着围绕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调查的不断深入,日前该案检察官正在针对高盛集团一名董事、麦肯锡公司前总裁拉雅?古普塔是否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曾向拉贾拉特南提供有关高盛的内幕信息展开调查。

据称,拉贾拉特南被捕前与古普塔关系十分密切。

高盛丑闻之三:接盘雷曼、攫取暴利4月15日,国外媒体报道,一名法院指定的雷曼破产监督人日前表示,巴克莱银行和高盛集团曾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紧急拍卖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交易中发了横财。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作者: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9期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0.7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降至3.5%;将贴现率降低0.75个百分点至4.0%。

2008年1月30日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减计拖累,瑞银集团(UBS)称其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约110亿美元的亏损。

2008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决定将北岩银行国有化。

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主导救助贝尔斯登,主要措施是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由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

2008年5月2同美联储宣布,将提高短期拍卖工具的拍卖额,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和瑞士中央银行的临时性货币互换额度,扩大短期债券借贷工具的抵押范围。

2008年7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住房抵押贷款机构Indy Mac银行凶遭严重挤提,被FDIC接管。

2008年7月30日美联储宣布4条措施增强其现有的流动性支持工具效力:延长一级券商信贷工具(PDC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至2009年1月30日;追加TSLF拍卖额度;推出84天的定期标售工具,作为28天TAF的补充;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之间的美元互换规模。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9月10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全股票的交易形式收购美林集团。

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提供最高可达850亿美元的贷款,旨在保护美国政府和纳税人的利益。

2008年9月18日英国第五大银行劳埃德银行宣布以122亿英镑全股收购哈利法克斯银行。

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FDIC查封并接管,成为茭阑有史以来倒闭的规模最大的银行。

2008年9月28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联合注资富通银行集团。

高盛涉嫌欺诈国内企业真相

高盛涉嫌欺诈国内企业真相

高盛涉嫌欺诈国内企业真相从中航油在衍生品市场出现第一笔巨额亏损,到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被骗,给国内众多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业内专家透露,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衍生品涉嫌欺诈的行为从未停止,最近已有新的个案浮出水面,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手法还在不断翻新……今天,本报通过剖析部分国内企业中招的典型案例,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企业被忽悠的真相,让国内企业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张晓东:高盛忽悠是国内企业巨亏主因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理张晓东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大批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富翁)在股票、外汇、大宗商品上遭受了巨额亏损。

亏损额之大、涉及面之广和受害者之多都是空前的。

但是,亏损的原因、过程和问题爆发后的应对上却是迷雾重重,一会儿是企业同高盛对赌导致巨额亏损,一会儿是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企业亏损。

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通过涉嫌欺诈手段兜售有毒金融衍生产品,是导致国内企业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张晓东长期关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趋势,将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复杂的衍生产品合约,通过缜密的分析整理和归纳,用简洁的、非专业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他说,金融衍生产品的陷阱很多,普通人甚至专业人士看懂衍生品合约,都不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

张晓东介绍,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复杂的衍生产品合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参与企业的投资收益有限而风险无限,国际投行的风险有限而收益非常可观。

并通过小的甜头让你迷途忘返:一般是第一份合约尚有利可图,第二份或展期合约让你难以自拔。

张晓东指出,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和个人中招?大型央企中招,可能是企业领导人不负责,但民营企业和富翁也一样中招?可见这并不是单纯的责任问题。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金融衍生品专业人才缺乏,企业和个人没有这方面能力,都是高盛等国际金融机构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企业对衍生品合约的估值定价、交易等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破产重整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并通过破产法律程序进行资产清算和债务重组,最终实现企业的再生。

下面我们将分析十大破产重整案例,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 高盛集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行之一,高盛集团也受到了重创。

然而,高盛集团通过削减成本、优化业务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度过了危机,实现了破产重整。

2. 通用汽车。

2009年,由于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下降,通用汽车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但通过政府的援助和自身的努力,通用汽车成功地进行了债务重组,实现了破产重整,并在之后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3. 雷曼兄弟。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宣布破产,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

雷曼兄弟的破产重整案例,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成为了金融危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4. 惠普。

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惠普在2011年宣布将退出PC业务,并考虑出售个人电脑业务。

然而,在新任CEO的领导下,惠普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重新找到了增长的动力。

5. 美国航空。

2011年,美国航空公司因高额债务和激烈的竞争而宣布破产。

在经过破产重整后,美国航空通过降低成本、优化航线网络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盈利,并在2013年与美国航空集团合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6.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指某些投资公司通过向新投资者支付旧投资者的回报,来维持自己的经营,而不是通过真正的盈利。

这种金字塔式的投资骗局最终会因无法继续支付回报而破产。

著名的庞氏骗局案例包括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和麦迪夫人的庞氏骗局等。

7. 东芝。

2015年,日本知名企业东芝因会计丑闻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

在新任CEO的领导下,东芝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管理调整,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高盛集团简介

高盛集团简介

高盛集团简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8年9月21日晚间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

而高盛和大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

[1]2008年09月2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计划对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资50亿美元。

[2]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

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

高盛集团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亦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

[编辑]高盛集团发展历程及战略[编辑]高盛公司的创立高盛公司成立于1869年,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

高盛公司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

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可斯的收入。

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从迅速膨胀到濒临倒闭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是已具雏形。

而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

在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

2高盛的案例

2高盛的案例
来自高盛和航空公司每月到期收益图
航空公司 VT VT
140
高盛
30 70 100 100
ST
70
ST
第一份合约


有效期:2004年7月~2004年9月,共3个月 合约条款:



每月交易量:15万桶 如果油价低于31美元/桶,那么中航油获得2×15万=30 万; 如果油价介于31美元/桶 ~33美元/桶之间,那么中航油 获得(33-油价)×15万; 如果原油价格高于36美元/桶,那么中航油支付(油价36)×15万。
第二份合约



有效期: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特殊条款: 对手方杰润公司拥有一个优先权,就是杰润公司可以在 2008年12月30日18点前宣布是否执行的选择权。 其他条款: 当浮动油价高于66.5美元/桶时,深南电A每月可以获利 34万美元; 当油价介于64.8~66.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获得 “(浮动价-64.8美元/桶)×20万桶”的收益; 当油价低于64.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亏损“(64.5美 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
第一份合约

有效期:2008年3月3日~12月31日, 合约条款: 当期限内纽约商业交易所当月轻质原油期货合约的收市结算价 的算数平均值(简称浮动价)高于63.5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 可以获得“20万桶×1.5美元/桶”合计30万美元的收益; 当浮动油价介于62美元/桶至63.5美元/桶之间时,深南电可 获得“(浮动价-62美元/桶)×20万桶”的收益; 当浮动价低于62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需向对手支付“(62 美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
中国企业与高盛的对赌案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作者: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9期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0.7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降至3.5%;将贴现率降低0.75个百分点至4.0%。

2008年1月30日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减计拖累,瑞银集团(UBS)称其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约110亿美元的亏损。

2008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决定将北岩银行国有化。

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主导救助贝尔斯登,主要措施是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由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

2008年5月2同美联储宣布,将提高短期拍卖工具的拍卖额,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和瑞士中央银行的临时性货币互换额度,扩大短期债券借贷工具的抵押范围。

2008年7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住房抵押贷款机构Indy Mac银行凶遭严重挤提,被FDIC接管。

2008年7月30日美联储宣布4条措施增强其现有的流动性支持工具效力:延长一级券商信贷工具(PDC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至2009年1月30日;追加TSLF拍卖额度;推出84天的定期标售工具,作为28天TAF的补充;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之间的美元互换规模。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9月10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全股票的交易形式收购美林集团。

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提供最高可达850亿美元的贷款,旨在保护美国政府和纳税人的利益。

2008年9月18日英国第五大银行劳埃德银行宣布以122亿英镑全股收购哈利法克斯银行。

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FDIC查封并接管,成为茭阑有史以来倒闭的规模最大的银行。

2008年9月28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联合注资富通银行集团。

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金融危机大事记2007年4月,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乍现--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

2007年6月,Bear Stearns旗下的两个对冲基金因为投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损失惨重。

2007年7月,2007年7月,American HomeMortgage Investment关门大吉。

2007年7月,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旗下基金在次级抵押信贷市场受损。

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对超过170亿美元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发布警告。

2007年8月,美国最大的按揭公司Countrywide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暴开始影响高质量的按揭贷款。

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到10日,欧、美、加、澳、日等国央行先后在全球经济体中注入了3023亿美元。

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体系注资380亿美元。

2007年8月14日,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2007年8月15日,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考虑做货币互换安排;欧洲央行向欧元区银行系统注资已超2100亿欧元;美银行开始拒绝以次级信贷为抵押品发放贷款。

2007年8月16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全球股市暴跌。

日本及新兴市场股市跌幅远远超过欧美市场。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170亿美元;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面临破产;全球股市再次暴跌。

2007年8月17日,欧美股市跌幅收窄,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股市持续下跌。

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失守20000点,国企指数跌幅一度超过10%,美联储将再贴现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5.75%。

2007年8月18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纽约股市大幅反弹;德国股市亦因美联储下调贴现率大幅冲高。

2007年8月20日,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5亿美元,日本股市大涨。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金融危机从2007年就开始了,知道2008年,中国的影响才明显开来: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

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

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

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

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

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8年金融危机大事记2007年4月,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乍现--以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

2007年6月,Bear Stearns旗下的两个对冲基金因为投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损失惨重。

2007年7月,2007年7月,American HomeMortgage Investment关门大吉。

2007年7月,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旗下基金在次级抵押信贷市场受损。

2007年7月,标普和穆迪对超过170亿美元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发布警告。

2007年8月,美国最大的按揭公司Countrywide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暴开始影响高质量的按揭贷款。

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到10日,欧、美、加、澳、日等国央行先后在全球经济体中注入了3023亿美元。

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体系注资380亿美元。

2007年8月14日,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2007年8月15日,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考虑做货币互换安排;欧洲央行向欧元区银行系统注资已超2100亿欧元;美银行开始拒绝以次级信贷为抵押品发放贷款。

2007年8月16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入70亿美元;全球股市暴跌。

日本及新兴市场股市跌幅远远超过欧美市场。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再次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170亿美元;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面临破产;全球股市再次暴跌。

2007年8月17日,欧美股市跌幅收窄,日本以及新兴市场股市持续下跌。

香港恒生指数一度失守20000点,国企指数跌幅一度超过10%,美联储将再贴现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5.75%。

2007年8月18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纽约股市大幅反弹;德国股市亦因美联储下调贴现率大幅冲高。

2007年8月20日,日央行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5亿美元,日本股市大涨。

巴菲特的高盛交易为什么赚了

巴菲特的高盛交易为什么赚了

巴菲特的高盛交易为什么赚了众所皆知,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在金融危机遭到了创伤,但伤情可能比大家之前了解的要更严重。

我们能从沃伦·巴菲特与高盛公司最新达成的交易中解读出这一点。

根据协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斥资50亿美元投资高盛公司时获得的认股权证将被行权。

算一算就知道当年高盛的高层们有多希望能以现金清偿;而这或许只是“股神”巴菲特的神奇之处。

或者两种因素都存在吧。

上周二,高盛发布公告修正之前与伯克希尔公司订立的协议,称将向伯克希尔公司交割市值14亿美元的股权。

巴菲特的公司无需支付一毛钱就可获得这些股份。

而此前高盛已经连本带利清偿了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时候的投资。

真可谓股神的神作啊。

巴菲特与高盛之间的这笔交易是这么来的。

2008年9月下旬,巴菲特同意对高盛注资50亿美元;作为回报,他获得了高盛市值50亿美元的优先股;同时获得了普通股认股权证,允许他以11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高盛另外价值50亿美元的普通股,尽管当时该股股价为125美元/股。

因此这笔交易从一开始就是赚钱的。

对于优先股部分,高盛公司承诺每年支付伯克希尔公司10%的分红,但有权随时回购本公司股票,代价是在巴菲特出价的基础上再加价10%。

2011年4月,高盛公司支付55亿美元从伯克希尔公司手中回购了这些优先股。

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拉菲特分校(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te)金融学教授莱纳斯·威尔逊曾经分析过这笔交易,按累计13亿美元的红利计算,这笔交易的优先股部分给伯克希尔公司带来了总计18亿美元的收益。

现在再来看权证部分。

根据上周二达成的协议,巴菲特的公司不必花50亿美元去购买它有权购买的4,300万股高盛普通股。

(按照3 月28日股价计算,这些股票市值约64亿美元。

)相反,高盛届时将以股票的形式支付给他14亿美元的差价。

巴菲特投资高盛“可转债”5年获利60%以上

巴菲特投资高盛“可转债”5年获利60%以上

巴菲特投资高盛“可转债”5年获利60%以上海宁巴菲特投资高盛“可转债”的大致过程:2008.9.15雷曼破产,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进入流动性恐慌,连AIG,花旗,Verizon,JohnDeer等世界500强都借不到钱,美联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中央银行最最重要的作用: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一度短期借出近15万亿美元资金的余额(没错,是万亿美元级别的)。

2008年9月23日,巴菲特旗下公司同意借钱50亿美元给高盛,年利率10%,同时巴菲特取得高盛股票认购权证“未来5年有权以115美元每股的价格认购总计50亿美元的高盛股票”。

这一权证,给巴菲特带来了约27%的额外收益。

巴菲特的最终收益大约是每年10%利息,外加27%的股票认购权证收益。

有人认为这是巴菲特特有的权力,其实中国投资者也有类似的机会,时间只差一天。

在巴菲特借钱给高盛的前一天,2008年9月22日,中国投资者有一次认购江西铜业可转债的机会。

江西铜业的股票价格可能暴跌,但是公司破产的概率还是较小,所以这是低风险投资机会。

后来1年内江西铜业的这一可分离的可转债(可分离的可转债 = 纯债 +股票认购权证)上涨150%以上,因为江西铜业的股价大幅度上涨,大幅度超过了15.44元的行权价格。

当然,2009年初以后,黄金,美国的农业用地,中国部分地区房价,很多其他东西,都涨了一倍以上,但是可转债和其他资产类别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无法直接比较。

2008年9月22日江西铜业发行不超过68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于2008年9月22日在网上、网下同时申购。

本次发行将向原股东优先配售,优先配售后的余额采取网下、网上申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江西铜业(600362,00358)9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本次发行的不超过68亿元、期限为8年的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2008年9月22日在网上、网下同时申购。

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无偿获得25.9份认股权证。

认股权证的初始行权价格为人民币15.44元/股,行权比例为4:1,即每四份权证可以认购一股公司A股股票。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一、引言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理论与背景1.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概念2.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背景分析三、2008年次贷危机成因及其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的影响1. 2008年次贷危机的根源及原因2.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四、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反思1.政府监管职能的缺失2. 金融机构自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五、案例剖析1. 高盛集团2. 摩根大通3. 美国银行4. 渣打银行5. 中国的民营金融机构六、结论一、引言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大萧条。

次贷危机的爆发揭示了金融机构在这一危机中的社会责任缺失。

本论文通过对2008年次贷危机的剖析和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缺失问题,探讨了金融机构如何在此类危机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理论与背景1.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概念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金融机构向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股东、员工、政府等)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贡献社会利益要求企业、金融机构不仅仅确保其业务的盈利能力,还要遵守道德规范、行业准则、政府法规,履行公众信任责任的义务。

因此,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而是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包括知情权、参与权、求偿权等。

金融机构严格遵循社会责任的要求,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也为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背景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金融机构作为贝尔曼“美德让力量更美好”的具体实践者,应该在股东利益、客户利益、员工利益、公众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协调平衡。

在全球化和金融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要,因为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社会的“金融中介”,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盛与巴菲特华山论剑

高盛与巴菲特华山论剑

高盛与巴菲特华山论剑高盛和巴菲特都是华尔街的一代宗师,两者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新闻标题中其意义当不可小觑,如同绝世高手华山论剑,当细细评味。

该新闻如下:“高盛集团26日发表声明,宣布已经与“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达成协议,后者同意将持有的高盛认购权证行权收益直接转换为等值普通股。

这将使巴菲特在高盛的持股比例达到2%左右,成为其十大股东之一。

”细究起来高盛与股神达成换股细则协议其实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而已;故事的源头在于:“2008年10月,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通过购买优先股为急需资金的高盛注资50亿美元。

根据当时双方协议,巴菲特获得的优先股每年将享受10%的固定股息,同时还将获得在此后五年内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认购4350万股高盛普通股的认购权证,这约相当于高盛流通股数量的9%。

”。

股神拥有的“每股115美元买入高盛普通股”的认股证如今值14亿美元左右,高盛将用股票而非现金支付这笔投资。

新改动只是让巴菲特以高盛股票直接取得认股证的价值。

根据原先协议,巴菲特将向高盛缴付差价(总值50亿美元),换取4350万股股份。

这批股份将令高盛的流通股数增加;当然,为了减低摊薄效应,高盛可利用卖股收益按市价回购股份,把摊薄量减至只有920万股。

而新协议如今只用一个步骤达到上述目的。

股份转移令巴菲特的高盛持股量由原先协议的4350万股大减至920万股,高盛亦不被流动股摊薄所迫在市场回购股份。

这种利用认股证的行使收益减少摊薄效应的手法就是这则新闻中的大师之笔,会计界称之为“库藏股法”(treasury stock method)。

这一招彰显了高盛与巴菲特的绝顶精明。

高盛2011年已赎回协议下的优先股部分,因此可避免向巴菲特派发股息,后者则获10%的溢价作为补偿。

假使高盛不赎回该笔优先股,巴菲特的整体回报就达15%左右。

不过巴菲特也不傻,不用行使认股证,等于一分钱没花便得到了900万股高盛股票。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案例分析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案例分析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案例分析2008年9月8日,中联重科联合投资机构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与意大利CIFA 公司正式签署整体收购交割协议,以2.71亿欧元的现金收购方式,完成对CIFA的全额收购。

一、中联重科为什么要收购CIFA?中联重科目标要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需要对企业进行全球化改造。

其步骤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完成全球化改造:一是海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要超过50%;二是在全球建立制造基地;三是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本进行扩张。

并购奠定了企业进一步并购的基础。

中联重科成立于1992年,自2001年以来,中联重科耗资共4亿元,陆续收购了英国保路捷、湖南机床等公司,尤其是2003年通过收购浦沅集团,收入由2003年的11.73亿元跳跃到2004年的33.80亿元,同比增长188.11%。

这些连环收购,使中联重科业务从最初单纯的混凝土机械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路面机械、土方机械等多个领域,成为目前国内产品链最为完整的工程机械企业。

中联重科销售收入也从2000年上市时的2.45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89.73亿元。

在全球化扩张的路径选择上,中联重科认为收购比直接建厂更有效,并购成为中联战略发展中的重要选择方式。

股东希望出售CIFA为中科重科提供了机会。

2007年10月,需要现金偿还债务的MA--GENTA和两个持股家庭均对外表示希望出售.从公司战略来看,中联认为必须要完成这桩收购。

全球排位第三的企业,它要卖,这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有的,也是不所有的企业都能碰到的机遇。

如果中联的竞争者收购了,中联将要面临的整个行业格局就是两个概念了。

在工程这个行业买了就变成老大,这不是常有的机会。

作出拟收购这个决策后,中联的并购工作小组进行了缜密的调研,从人力资本、制造成本、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

中联的并购小组发现,CIFA的员工大都居住在工厂周围15公里半径的区域内,对企业产生的黏性非常强,而在这样发达国家的市场上,新建工厂的招工是非常难的,因为它不具备像中国这样大量廉价劳动力转移的情形。

高盛:全球金融体系面临08年危机重现风险

高盛:全球金融体系面临08年危机重现风险

学习辅助网 高盛:全球金融体系面临08年危机重现风险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消息,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周五称,如果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并蔓延至美国银行业,则全球金融体系将面临着重新陷入2008年危机的风险。

奥尼尔在今天接受CNBC采访时称:“(在2008年危机时期)金融体系内爆,金融公司停止提供信贷,导致整个企业界不得不缩减库存,然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

现在我们距离同样的事情已并不遥远。

”在本周的交易中,全球股市价值已经缩水了3.4万亿美元以上,从而将全球股市推入熊市,原因是美联储最新的刺激性措施和20国集团作出的承诺均未能缓解市场对全球经济正处于另一次衰退边缘的担忧情绪。

奥尼尔称,美联储将4000亿美元短期债券资产组合转为长期债券的计划未能说服投资者相信这项计划将可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奥尼尔指出:“在本周行将结束之际,美联储的计划和欧元区的混乱状况让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担心。

市场不看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最新举措,赋予了这项计划一个全新的角度。

自全球股票上涨趋势从2009年初开始以来,这是市场第一次不看好美联储推出的宽松措施。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9月21日决定延长所持债券资产的平均到期时间,计划在2012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等量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

在这项计划公布以后,美国股市有所下滑,这与美联储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措施时的市场回应形成了对比。

自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2010年8月份首次暗示将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到这项措施于今年6月份终止的这一段时间里,标普500指数上涨了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盛2008财年业绩报告普通股每股盈利4.47美元第四季度普通股每股损失4.97美元2008年12月16日纽约,2008年12月16日—高盛集团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代码:GS)今天公布截至2008年11月28日的年度净收入为222.2亿美元,净利润为23.2亿美元。

摊簿后每普通股盈利4.47美元,低于2007财年摊簿后每普通股盈利24.73美元。

2008财年平均有形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5.5%,年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4.9%。

高盛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负15.8亿美元,亏损21.2亿美元。

相对于2007财年第四季度摊簿后每普通股盈利7.01美元和2008财年第三季度摊簿后每普通股盈利1.81美元,2008财年第四季度摊簿后每普通股损失4.97美元。

2008财年度业务亮点∙年初迄今,高盛在全球已公布和完成的并购业务中排名第一。

∙股票部净收入达92.1亿美元。

该部分净收入以及今年创纪录佣金收入都反映了高盛牢固的客户服务网络。

∙资产管理部净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45.5亿美元,其中管理费和其它费用到达创纪录的43.2亿美元。

∙证券服务部净收入达到34.2亿美元,较2007财年的历史纪录增长26%,创历史新高。

∙2008年9月21日,高盛集团注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联储监管。

∙截至本财年末,公司的一级资本率为15.6%。

由于发行了价值207.5亿美元的股票,今年第四季度公司一级资本率由11.6%增长至15.6%。

“第四季度的业绩反映了非常艰难的运营环境,包括各级资产估值的大幅下跌。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说:“公司第四季度的表现显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但在这个投资银行业史上最具挑战性的一年中,高盛仍然保持了盈利。

牢固和广泛的全球客户网络、优秀的人才储备以及强劲的财务状况都已为我们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净收入投资银行业务全年投资银行部全年净收入为51.9亿美元,较2007财年减少31%。

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为26.6亿美元,较业绩特别突出的2007财年下降了37%,反映了全行业已完成并购项目的减少。

承销业务净收入为25.3亿美元,较2007财年下降24%,主要原因是债务承销业务的显著下降。

杠杆融资和相关抵押活动的减少是债务承销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也体现了当前的市场艰难情况。

股票承销业务净收入较2007财年有小幅下滑,反映了行业范围内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活动的减少。

第四季度投资银行部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0.3亿美元,较2007财年同期下降48%,较2008财年第三季度下降20%。

财务顾问业务的净收入为5.74亿美元,较业绩特别突出的2007财年第四季度下降了54%,主要反映出全行业已完成并购项目的减少。

公司的承销业务净收入为4.6亿美元,较2007财年第四季度减少37%。

债券承销和股票承销净收入显著下降,反映了冷淡的市场活动。

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储备量在本季度有所下降,年末业务储备量也较2007财年末有显著下滑。

交易及直接投资业务全年交易与直接投资业务全年净收入为90.6亿美元,较2007财年下降71%。

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部全年净收入为37.1亿美元,较2007财年下降77%,主要反映出信用产品的损失,其中投资和非投资级信贷发放活动损失约31亿美金(含对冲),包括企业债和私人、公开发行股票。

抵押业务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证券约17亿美元的净损失,以及商业抵押贷款和证券约14亿美元的净损失。

利率产品、外汇和商品的净收入颇为丰厚,净收入超出2007财年水平。

今年虽然客户导向型业务比较稳定,但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部本年度的经营环境呈现出资产估值下降、按揭和公司债市场利差扩大、流动性减弱以及客户去杠杆化活动增加的特征。

股票部全年净收入为92.1亿美元,较业绩特别突出的2007财年下降了19%,反映出自营策略的业绩不佳,但客户网络业务较高的净收入对其有所抵消。

佣金收入稳健并超出2007财年水平。

2008财年股票部运营环境的特点是全球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客户去杠杆化活动增加,市场波动性强,特别是今年下半年。

直接投资部全年的净损失达到38.6亿美元,包括企业直接投资损失25.3亿元,房地产直接投资损失9.49亿元,以及投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损失4.46亿美元。

第四季度相对2007财年第四季度69.3亿美元和2008财年第三季度27亿美元的净收入,交易与直接投资业务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负43.6亿美元。

相对2007财年第四季度33亿美元的净收入,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部2008财年第四季度收入为负34亿美元。

四季度损失主要源于投资损失,包括企业债和私人、公开发行股票损失和信用产品交易损失。

这反映了信贷市场前所未有的颓势,资产估值普遍的下跌,流动性的大幅下降,现金工具价格和相关衍生合同以及信贷指数和所属的单一信贷之间价值的错配对公司业务的负面影响。

信用产品包括非投资级信贷发放活动相关的约13亿美元损失(含对冲,1亿美金)。

抵押业务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证券约7亿美元的净损失。

商品和外汇业务净收入较稳定,但较2007财年同期有所下降。

利息率产品业务表现稳健,净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

股票部的净收入为26.4亿美元,较2007财年第四季度增长2%,主要反映了衍生产品较高的净收入,但自营策略业务的损失抵消部分净收入。

佣金收入稳健,并好于去年同期表现。

今年第四季度的经营环境呈现出全球股票价格大幅下挫,市场波动显著和客户导向型活动稳健的特征。

直接投资部2008财年第四季度录得净损失36亿美元,包括企业直接投资损失20亿美元和房地产直接投资损失9.61亿美元,以及投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损失6.31亿美元。

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全年资产管理部和证券服务部全年净收入共79.7亿美元,较2007财年增长11%。

资产管理部全年净收入为45.5亿美元,比2007财年增长1%。

本年度中,托管资产减少890亿美元,降低至7,790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市场贬值1,230亿美元,其中尤以股票资产为主。

340亿美元资本净流入部分抵消了损失。

净流入反映出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和另类投资资产的流入,但股票资产的流出对其有部分抵消。

证券服务部全年净收入达到34.2亿美元,较2007财年增长26%,反映出证券借贷客户结余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较高的平均客户结余总值的增长。

第四季度资产管理部和证券服务部第四季度净收入共17.4亿美元,较2007财年同期减少5%,较2008财年第三季度减少15%。

资产管理部第四季度净收入为9.45亿美元,比2007财年同期减少19%,反映出由于市场情况恶化和股票资产流出导致的管理费、其它收费的减少。

在本季度中,托管资产减少840亿美元至7,790亿美元,原因是市场贬值900亿美元,主要是股票资产,但60亿美元净流入抵消了部分损失。

净流入反映出货币市场和另类投资的流入,但股票和固定收益资产的流出对其有部分抵消。

证券服务部第四季度净收入达到7.99亿美元,较2007财年同期增长19%。

净收入的增长反映出证券借贷客户结余结构变化的影响,但平均客户结余总值的减少对其有部分抵消。

支出2008财年运营支出为198.9亿美元,较2007财年下降30%。

薪酬福利支出全年薪酬福利支出(含工资、奖金、上一年度股票奖励摊销、工资税和福利等其它项目)为109.3亿美元,较2007财年下降46%,反映了净收入下降对选择性薪酬的影响。

2008财年薪酬福利(不含第四季度约2.75亿的解雇费)与净收入比率是48.0%,2007财年的比率是43.9%。

较2007财年末,2008财年末员工数量下降了1%,其中第四季度下降了8%。

非薪酬支出全年2008财年非薪酬支出89.5亿美元,较2007财年增长9%。

除去作为投资目的所持有的合并实体外,非薪酬支出与2007财年相比增长了5%。

这部分增长主要来自经纪、清算、兑换和分销费用的上涨,也显示了股票部和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部业务活动较活跃。

第四季度2008财年第四季度非薪酬支出25.1亿美元,较2007财年同期上涨4%,较2008财年第三季度上涨15%。

除去作为投资目的所持有的合并实体外,非薪酬支出较2007财年第四季度下降了4%,较2008财年第三季度下增长了9%。

下降主要原因是占用费和市场开发费的下降。

2007财年第四季度发生的办公区域相关退租成本导致了2008财年第四季度占用费的减少。

市场开发费用的下降反映了2008财年第四季度业务活动有所减缓。

税项有效所得税率从2007财年的34.1%以及今年前九个月的25.1%下降到2008财年的1%。

有效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永久性利益与下降后净收入比值的下降和区域收入结构的变化。

资本截至2008年11月28日,资本总额为2,325.9亿美元,其中包含643.7亿美元的股东权益(普通股479亿美元,优先股164.7亿美元)和1,682.2亿美元的无担保长期借款。

每股普通股的账面价值为98.68美元,较2007财年末增长了9%,与2008财年第三季度末水平基本持平。

每股普通股的有形账面价值为88美元,与2007财年末相比增长了12%,与2008财年第三季度末水平基本持平。

普通股的每股账面价值和有形账面价值都基于已发行普通股股数计算,包括授予员工的无未来服务要求的受限制股票单位,该部分股份在本报告期末为4.854亿股。

2008年9月29日,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完成4,670万股普通股的公开发售,每股作价123美元,筹资57.5亿美元。

2008年10月1日,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向伯克希尔-哈撒韦有限公司以及部分附属机构出售50,000股股息为10%的永久优先股(G系列优先股);以及作价50亿美元的4,350万股普通股认购权益,在五年内任何时候均可行使,行使价为每股115美元。

2008年10月28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依资金购买计划,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向美国财政部发行了1,000万股永久优先股(H系列优先股),以及作价100亿美元的1,220万普通股认购权益,可在十年内行使,行使价为每股122.9美元。

从2008年10月28日至2013年11月15日,H系列优先股年股息率为5%,以后年股息率为9%。

2008财年公司以每股193.18美元的平均价格共回购1,050万股普通股,总价共计20.4亿美元。

根据公司现有普通股回购计划,计划回购的剩余股数为6090万股普通股。

截至2008年11月28日,公司的一级资本率为15.6%。

其它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状况∙截至2008年11月28日总资产为8,850亿美元,较2008年8月29日的水平下降了18% 。

∙截至2008年11月28日三级资产约为660亿美元,较截至2008年8月29日的三级资产为680亿美元下降,占总资产7.5%.∙2008财年第四季度和2008财年的平均全球核心超额流动量分别为1,114.3亿美元和967.3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