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蒸气教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情境激趣,引入正题。

(用幻灯片播放课件,并解说。)加菲猫倒了满满一杯水正要准备喝,

由于一个朋友找它有急事就关上房门走了,五天后加菲猫回来发现这杯水只

剩大半杯了,它左看右看,百思不得其解。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生活中也碰见过类似的事情吗?知道是怎么回事

吗?

生:我早上洗脸,水倒了后脸盆里还有一点点水,中午回去时却发现干

了。

生:我想杯子和脸盆都不吸水,水是不是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你说的没错,水确实是慢慢地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科学家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称为蒸发。

(创设动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故事悬念促使学生去探索,

去思考。学生对故事中的事件既陌生又熟悉,联系生活,很快就想到了问题

的所在。)

(2)观察水蒸气

师:(端起一杯水)这杯水在慢慢地变成水蒸气吗?

生:是的。

师:可见水蒸气有什么特点?

生:无色的,因为我们看不见它。

生:没有气味。

生:是无色、无味摸不着的气体。

(因势利导,使学生对水蒸气的特点有一个较完善的认识,避免和生活

中见到的“白汽”混淆。)

2、环节二的变化

实验器材的改变:火柴改成了打火机,普通勺子改成了长柄小汤勺。

(这样更能适应现代的孩子们,尽量避免了实验操作时对学生造成意外

伤害。)

实验指导更到位:指导学生加热时用纸巾包住汤匙的柄;每组取水时,要求用滴管滴三滴水。

(这样实验的时间可大大节省,并且安全,同时水少了不容易溅出或洒出,更能体现对比试验的科学性。)

在做“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验”时,作了如下变动:

(1)给每组倒半杯温水(以看不到有白汽冒出来的温水为宜)。

(2)要求学生用一只手摸杯壁,用另一只手摸玻璃片,感觉两个的温度差别。

(3)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然后观察现象。

(4)对产生的现象作出解释。

生:我认为是杯中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玻璃片挡住了,所以就变成了小水珠了。

生:我认为是杯中的温水产生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片就变成了小水珠了。

师:真会动脑筋,正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是杯中较热的水蒸气碰见了较冷的玻璃片就冷却下来

形成了小水珠,这一过程科学家把它称之为凝结。

(在学生观察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前,先让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感知温度的差别,为

学生更好的理解凝结时所需的条件埋下伏笔。)

第二次试教后的反思:

第二次试教后,从我的感觉比第一次顺畅多了。在我精心的引导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更顺利了。但从课堂的整体结构来看,还不够理想。课后大家作了点评,整理如下:

1、教学环节的安排还需调整,大家认为“生活中的蒸发现象”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一环节后更连贯些。

2、第三环节学生做“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验后对凝结的科学原理已经掌握,在此又来一个“拓展

题”装冰的杯子外壁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验意义不大。

第三次试教

结合第二次试教后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在第三次试教时又作了如下改进:

1、在第一环节认识了水蒸气的特点后,紧接着安排了“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这一内容。

(3)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师:平时生活中,你们观察到的蒸发现象还有哪些?

生:下雨后,地面的水自然会干。

生:妈妈洗好的湿衣服晾干了,其实就是水蒸发了。

生:洗手后、洗头后,水都自然会干,这些都是蒸发现象。

……

(这一内容安排在此,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是科学实践的过程。从学生所说的例子来看,他们的思维开阔了,不会仅局限于热水的蒸发现象,也说明他们对水的蒸发已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2、环节三中“拓展”这一内容作如下变动:

课外思考:天空中的云朵其实是由许许多多小水珠聚集在一起的,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

解释云中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吗?

(这节课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时间,我决定把拓展题作为课外思考题,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和探索,同时也是为了给后面一课的内容作一铺垫。)这一次的教学比前两次的效果都好。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己能轻松自如的驾驭课堂,学生的思维也特别活跃,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