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教学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宪法与法律基本原理1.1 宪法是什么•宪法的定义和特征•宪法的功能•宪法的种类1.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序言•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3 法律的种类和层级•法律的种类和层级•法律的发展历程•法律的制定程序1.4 参与宪法和法律的方式•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公民应该如何参与宪法和法律的制定第二章司法制度2.1 司法制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司法制度的意义•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2.2 司法机关的职能和组成•法院的种类和职能•检察院的种类和职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2.3 司法程序•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2.4 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司法制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司法制度改革的几个难点问题第三章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3.1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定义和种类•公民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3.2法律素质•法律素质的构成要素•公民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3.3合法维权•合法维权的含义和方式•合法维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3.4争议解决方式•诉讼和非诉讼方式•选择争议解决方式的依据和方法第四章青少年的法律保护4.1 青少年的发展特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青少年应该受到的法律保护4.2 青少年犯罪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成因•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和危害•青少年犯罪的预防4.3 青少年法律教育•青少年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青少年法律教育方法和途径•青少年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技巧4.4 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条款•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和效果•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将重点讲述宪法与法律基本原理、司法制度、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青少年的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熟悉并了解这些内容,既是对于法制知识的学习,也是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一、道德概念与基本原则1.道德的定义和特点3.道德的基本原则:正直诚实、守信用、尊重他人、勤奋进取、谦虚有礼等二、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1.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公德心的培养与实践-社会公约的遵守2.个人品德的塑造与发展-培养自律、自信、自立的品质-发展勇敢、坚毅、乐观的心态三、家庭道德与友好关系1.家庭道德的重要性和作用2.家庭关爱与父母责任-家庭成员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家庭纪律与责任分工3.友好关系的培养和维护-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原则-合作共赢、相互理解的能力四、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1.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和内容2.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的培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方式3.法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义和方法-了解和运用基本的法律知识五、人际交往与合理表达1.合理表达的概念和方法-合理表达与诚实沟通-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形式2.社交礼仪与人际交往-礼貌待人、友善相处的原则-能够处理人际冲突和矛盾的能力六、法律与法治1.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国家的法律制度-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法律实施与法律教育3.法治的理念和实践-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七、法律权益与维权意识1.公民的法律权益和义务2.维权的方式和渠道-考虑问题全面、途径合法的维权方式-识别、防范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八、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1.网络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文明上网行为的规范与习惯-网络欺凌与恶意传播的防范2.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个人信息泄漏与防范在复习以上内容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直接打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一句话必背】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5.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考点梳理】▲1.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理解)(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如何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或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应用)(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主体、内容。
①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人权主体:非常广泛——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个人和群体。
第1页共23页★③人权内容:也很广泛——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3)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立法)②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司法、执法)A.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5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至五课)复习提纲2018.4.26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5.武装力量的作用是什么?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7.作为国家主人怎样尽责?一切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①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②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③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④年满18周岁学生投票选举人大代表;⑤网络参政;⑥听证会等。
※9.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0.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部编版八下《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版
部编版八下《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版--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摘要(精华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摘
要(精华版)
本文档旨在概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知识要点和重点内容,以帮助学生进行复和总结。
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法律与个人权益
- 介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系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内容。
- 强调了法律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作用,以及个人权益的界限与限制。
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阐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关系。
- 探讨了公民权利的来源和特点,以及公民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
3. 经济与法律
- 讲解了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和规则。
- 强调了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以及违法经济行为的后果。
4. 社会公德与法律修养
- 强调了个人的良好品德对社会和法律的重要性。
- 探讨了公民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修养的培养方法。
5. 法治意识与法律思维
- 解释了法治意识的概念与作用。
- 强调了培养法律思维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研究和理解,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注意:本文档仅为知识摘要,内容未进行详细梳理和解析,请以教材原文为准进行研究和复。
应要求提供800字以上的文档,本文档已满足要求。
感谢使用本助手,如有其他需求,请随时提问。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 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还规定了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反映了宪法哪一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是为了什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6.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其广泛性表现在哪里?人权主体非常广泛。
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7.如何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立法机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原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公民角度: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8.列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发展义务教育;为困难地区困难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精准扶贫;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治理环境突出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必考点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必考点复习提纲八下道法知识点【提示】带★为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P4)(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机关(P4)(1)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2)领导机关:①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②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6、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5)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③审批机关、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4.宪法是怎样组织国家机构的?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②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职权。
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不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怎样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如何正确行使权力?①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程序合法。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①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有哪些不同?①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特点,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部编版八下《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版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提纲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提纲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提纲篇1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2.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学会尊重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3.在体验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尊重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教学难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学会尊重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提前收集一个中国的科学家或有贡献人的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科学家故事分享引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并推选1名讲得好的同学准备全班分享。
2.每组愿意分享的同学在全班分享。
3.师引导,这些科学家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做不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值得我们尊重。
4.揭示课题:1. 学会尊重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一)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1.找一找,除了我们刚才分享的为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值得尊重,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重?(1)学生交流,身边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2)全班交流。
如:成绩好的同学值得我们尊重,为了我们的学习日夜操劳的老师值得我们尊重,食堂阿姨为我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也值得我们尊重,就连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尊重。
(3)师小结: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而忽视了身边默默无闻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也值得我们尊重。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人默默无闻的人值得你尊重,为什么?(1)了解周阿姨的故事。
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值得尊重。
因为周阿姨这么多年为街坊领居提供便利,她值得我们尊重。
周阿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工作,她也值得我们尊重。
(2)在你的身边还有周阿姨这样的值得尊重的普通人吗?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3)师小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提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提纲
一、道德
1. 什么是道德
2. 道德与礼貌的区别
3. 道德与修养
4. 道德与人际关系
5. 道德与社会责任
6. 道德与人生价值观
二、法治
1. 什么是法治
2. 法治与民主
3. 法治与人权保障
4. 法治与公平正义
5. 法治与社会稳定
6. 法治与现代文明建设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1. 道德与法治的互动作用
2. 道德与法治的共同目标
3. 道德与法治的不同作用
4. 道德与法治的补充关系
5. 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意义
四、实践案例分析
1. 道德与法治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 道德与法治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3. 道德与法治在公共服务中的实践
4. 道德与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5. 道德与法治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五、提高道德和法治素养的方法
1. 学习法律知识
2. 增强自我认知
3.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4.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5.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六、常见违法行为的危害及预防
1. 危害性交易行为
2. 网络违法行为
3. 青少年不良行为
4. 食品安全问题
5. 环境污染与保护
七、道德与法治的未来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2. 面向未来的法治现代化建设
3. 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4. 快速发展下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5. 未来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趋势和策略。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一、道德知识
1. 什么是道德
2. 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 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4.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 道德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二、法治知识
1. 什么是法治
2. 法治的作用和意义
3. 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4.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5. 如何维护法律权益。
6. 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三、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1. 道德与法治之间有什么联系?
2. 道德和法治哪个更重要?
3. 遵守法律是否就是遵守道德?
4. 不遵守道德是否会违反法律?
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道德和尊重法治。
四、案例分析
1. 分析一个涉及到道德或者法治问题的案例。
2. 从中总结出相关的教育启示。
3. 如何在类似情况下正确处理问题。
五、思考题目:
1、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2、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法律?
3、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不遵守道德或者法律?
4、你认为如果社会中的人都能够遵守道德和法律,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5、你认为如果有人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应该如何处理?。
道法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提纲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5.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6.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7.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8.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②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9.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10.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12.怎样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第一章: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3. 道德与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第二章: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种类3. 宪法和法律的制定程序第三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 人身权利: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 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横向的权利:劳动权利、教育权利、言论权利等2. 公民的基本义务- 遵守法律- 尊重和保护他人的权利- 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等第四章:社会公德1. 社会公德的概念、内涵和意义2. 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文明礼仪- 社交礼节- 公共场所的秩序第五章:家庭伦理与家庭法律1. 家庭伦理的基本要求- 孝顺父母- 夫妻互爱- 亲子关系和睦2. 家庭法律的基本规范- 婚姻法- 继承法- 抚养教育法第六章:学校伦理与学校法律1. 学校伦理的基本要求- 尊重师长- 和睦同学关系- 讲究卫生2. 学校法律的基本规范- 学校管理规定- 学校安全保障规定- 学生权益保护法第七章:公共伦理与公共法律1. 公共伦理的基本要求- 遵守社会公德- 廉洁奉公- 爱护公共财物2. 公共法律的基本规范- 参与公共事务的法律- 公共财物的使用和保护法律- 公共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法律第八章:网络伦理与网络法律1. 网络伦理的基本要求- 文明上网- 网络安全- 尊重他人权益2. 网络法律的基本规范- 互联网信息管理法- 网络言论规范法-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注意: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老师所讲解的重点,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解析和复习,尤其是重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以及要点的归纳和总结。
另外,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网上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章: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行动准则和规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规范行为,源于人对善恶、正义和公平的价值判断。
八下道法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点)P32 .我国的国家性质(1点)P33 .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5点)P3〜P5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内容(6点)P5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1点)P66 .我国的宪法原则(1点)※包括基本原则P67 .我国宪法的要求(1点)P68 .我国人权的特点(1点)P79 .人权的主体(1点)P710 .人权的内容(1点)P711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5点)P7〜P812 .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9点)P913 .减贫行动的意义(2点)P914 .中国减贫行动的基本方略(2点)P915 .我国设立宪法日有什么意义(宪法宣传,宪法宣誓的意义)(2点)质监P4二、简答题4.题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P4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P5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表现(3点)P11〜P132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1点)P113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点)P114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3点)P135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3点)P146∙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1点)P147.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4点)P15〜P16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1 .我国现行法律的构成(1点)P182 .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3点)P19〜P203 .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1点)P194 .为什么说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点)P205 .组织和个人如何做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点)P206 .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3点)P207 .宪法的地位(1点)P228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4点)P22〜P239 .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3点)P22~P2310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的区别(1点)P2211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的原因,意义(2点)P2312 .有了宪法,国家为什么还要制定其他法律(1点)P23宪法是一切法律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4、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什么?)P10-12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3、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网络的利与弊是什么?)P10-15(知识点整合)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的弊端: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向政府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6、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哪些危害?①青少年沉迷网络,很容易造成精神空虚。
②容易荒废学业,不利于个人健康发展。
③甚至做出欺诈、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④容易制造家庭矛盾,与父母产生隔阂。
⑤不利于提升个人交往能力。
等等。
7、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你有何建议?(1)国家:1、修改和完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2、加大和完善执法力度:3、建立健全网络监管、预警机制。
(2)网站:依法经营,切实加强对网络平台和网络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反病毒、反黑客能力。
(3)青少年: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2、恪守道德,文明上网。
3、遵守法律,依法利用网络,抵制网络侵权行为。
4、不恶意传播网络谣言,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秘密;5、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6、正确选择网上信息并理智对待,自觉抵制不良诱惑;7、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共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技巧,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等等。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什么是社会秩序?P2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此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水平。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什么是社会规则?P2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有哪些?(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5、如何正确认识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或:怎样理解“自由和规则不可分”?(重点掌握)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7、维护和改进规则(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废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意义)(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尊重。
(必要性)(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作用)2、尊重从我做起,怎样做?(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
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3、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4、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5、怎样平等待人?(重点掌握)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②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6、怎样学会换位思考?(重点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而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7、怎样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②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8、文明有礼的重要性?(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9、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10、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或:为什么要讲诚信?)(1)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