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下学期周练小考试题(附答案)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5)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5)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48b4d8763231126fdb1153.png)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5)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xx•赤坎区校级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B.B 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被腐蚀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2.(3分)(xx•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3.(3分)(xx•海南)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4.(3分)(xx•四川)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5.(3分)将某溶液逐滴加入Al(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 mol/L NaOH的溶液B.2 mol/L Na2SO4的溶液C.2 mol/L MgSO4的溶液D.F eCl3溶液6.(3分)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 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7.(3分)(xx秋•正定县校级期中)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⑤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③④D.③⑤⑥8.(3分)(xx秋•石景山区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③⑤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1所有一元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10.(3分)(xx•中山校级一模)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C.N 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D.16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11.(3分)(xx•赤坎区校级模拟)设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A.1molNa+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N AB.1mol的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D.常温常压下,18克H2O含有2N A个氢原子12.(3分)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 a2CO3溶于水Na2CO3═Na22++CO32﹣B.A l(OH)3酸式电离Al(OH)3═H++AlO2﹣+H2OC.N 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 aHCO3加热熔化NaHCO3═Na++HCO3﹣13.(3分)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 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B.C O32﹣+2H+═H2O+CO2↑BaCO3+2HCl═BaCl2+H2O+CO2↑C.C a2++CO32﹣═CaCO3↓Ca(OH)2+K2CO3═CaCO3↓+2KOHD.H++OH﹣═H2O Ba(OH)2+H2SO4═BaSO4+2H2O14.(3分)(xx•赤坎区校级模拟)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S O32﹣、S2﹣、AlO2﹣、Na+B.F e3+、SCN﹣、CO32﹣、K+C.N O3﹣、MnO4﹣、Ba2+、Cl﹣D.C H3COO﹣、SO42﹣、NH4+、Cl﹣15.(3分)(xx•北京)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 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16.(3分)(xx•江苏)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 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B.c(H+)=1×10﹣13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C.0.1mol•L﹣1NH4HCO3溶液中:K+、Na+、NO3﹣、Cl﹣D.0.1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17.(3分)(xx•中山校级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稀氨水吸收足量SO2:NH3•H2O+SO2=NH4++HSO3﹣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HCO3﹣C.稀硝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D.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18.(3分)(xx•中山校级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 H=7的溶液中:Al3+、K+、SO42﹣、HCO3﹣B.F eCl2溶液中:SO42﹣、H+、MnO4﹣、Na+C.能使pH试纸变深红色的溶液中:S2﹣、SO32﹣、S2O32﹣、SO42﹣D.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NH4+、Cl﹣、NO3﹣二、非选择题19.(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CaCO3、K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②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判断这种混合物里,一定含有物质,一定没有物质,可能有的物质是.写出上述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12分)(xx春•木兰县校级期中)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D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①所示:(1)将气体B点燃,把导管伸入盛满气体A的集气瓶,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放热②黄绿色褪去③瓶口有白雾④瓶口有白烟⑤安静燃烧,发出黄色火焰⑥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2)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可用如图②所示装置收集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①D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②干燥管里盛有碱石灰③图②中的a为棉花团,其作用是防止氨气逸出(4)气体D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5)物质E的化学式是;E在下列物质分类中所属的物质种类是(填序号).①电解质;②化合物;③混合物;④纯净物;⑤非电解质;⑥盐.21.(14分)(xx•尧都区校级模拟)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1)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点即可).(3)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 HNO3、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适量“吸收液”于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取1mol/L BaCl2溶液向小烧杯滴加直至过量.若出现白色浑浊,则溶液中存在SO32﹣或SO42﹣.步骤2:将小烧杯中的浊液过滤、洗涤,再用适量水把附在滤纸上的固体冲入另一小烧杯中;向冲下的固体.步骤3:.22.(10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见下表:实验次数称取样品的质量/g 所加Ba(OH)2溶液的体积/mL 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g1 0.858 500 1.3792 1.716 5003 2.574 500 4.1374 3.432 500 5.5165 4.290 500 5.5166 5.148 500 5.516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少量NaHCO3和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g.(3)样品中NaHCO3和K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原Ba(OH)2溶液的浓度为mol•L﹣1.(5)室温下取第3组实验所得溶液的1/10,加水配成500mL溶液,则稀释以后溶液的pH值为.xx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大附中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5)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xx•赤坎区校级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B.B 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C.镀锌铁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被腐蚀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B.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C.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负极金属更易腐蚀,正极金属被保护;D.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解答:解:A.石油的分馏属物理变化,因为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故A错误;B.钡离子对人体有害,它是一种重金属离子,可以使人体中毒.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是因为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会产生可溶性钡离子,所以它对人体无害,故B错误;C.白铁(镀锌的铁)中,镀层破损后,Zn为负极,被腐蚀的是Zn,Fe被保护,故C 错误;D.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属于胶体,丁达尔现象是胶体具有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馏与干馏的区别、硫酸钡的医学用途、原电池以及胶体和溶液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3分)(xx•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考点: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合金就是某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花生油是植物油是不饱和酯类;D.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解答:解:A.“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故A正确;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体,n值不同,故B错误;C.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故C错误;D.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合金、同分异构体、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3.(3分)(xx•海南)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浓硫酸的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分析:A.碘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C.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D.甲醛可污染环境.解答:解:A.碘易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常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故B正确;C.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应用氢氟酸,故C错误;D.甲醛对人体有害,可导致皮肤癌等,可污染环境,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碘酒、84消毒液、二氧化硅的性质以及甲醛的污染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4.(3分)(xx•四川)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B.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C.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D.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解答:解: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白磷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故A正确;B.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所以为混合物,故B错误;C.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次氯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常见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葡萄糖是小分子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概念,明确单质、纯净物、强电解质、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物质的成分结合基本概念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3分)将某溶液逐滴加入Al(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 mol/L NaOH的溶液B.2 mol/L Na2SO4的溶液C.2 mol/L MgSO4的溶液D.F eCl3溶液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氢氧化铝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能够使胶体发生聚沉,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够与强酸反应,又能够与强碱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氢氧化铝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能够使胶体发生聚沉,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够与强酸反应,又能够与强碱反应,A.氢氧化钠为可溶性强电解质,能够使氢氧化铝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偏铝酸盐,所以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故A正确;B.硫酸钠为可溶性电解质,能够使氢氧化铝胶体聚沉产生沉淀,但是氢氧化铝不与硫酸钠反应,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C.硫酸镁为可溶性电解质,能够使氢氧化铝胶体聚沉产生沉淀,但是氢氧化铝不与硫酸镁反应,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D.氯化铁为可溶性电解质,能够使氢氧化铝胶体聚沉产生沉淀,但是氢氧化铝不与氯化铁反应,沉淀不溶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胶体的性质、氢氧化铝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不难.6.(3分)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 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考点:摩尔质量.分析:A.质量的单位是g;B.数值上,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g;D.一个醋酸钾化学式中含有两个碳原子,醋酸钾的物质的量是碳原子物质的量的一半.解答:解:A.1molCH3COOK的质量为98 g,故A错误;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B错误;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g= g,故C正确;D.醋酸钾的物质的量是碳原子物质的量的一半,为0.5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摩尔质量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相对分子质量有单位,且单位是“1”.7.(3分)(xx秋•正定县校级期中)某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发生化学反应;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⑤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⑥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⑤C.①③④D.③⑤⑥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核素;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钠的化学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②焰色反应为物理反应;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⑤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⑥糖类中的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不能生成新核素,故①错误;②灼烧钠的化合物时,发生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为物理反应,故②错误;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③正确;④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故④错误;⑤石墨和C60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⑤正确;⑥糖类中的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8.(3分)(xx秋•石景山区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③⑤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利用化合物、混合物、电解质、胶体、盐等概念来判断物质的分类.①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氨、液氯是单质;②依据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分析;③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间;⑤钠盐应电离出钠离子与酸根离子.解答:解:①中液氯是单质,故①错误;②氢氟酸是HF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④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漂粉精为次氯酸盐的水溶液,二者属于溶液,牛奶、豆浆是胶体,故④错误;⑤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Na2O2没有酸根所以不是盐,是氧化物,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分析即可判断,掌握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9.(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mol•L﹣1所有一元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①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②大多数盐均为强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③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与酸的浓度、酸的强弱有关;④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⑤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酸在熔融态时不导电.解答:解:①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不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CaCO3、BaSO4均是强电解质,故①错误;②绝大多数的盐属于强电解质,少部分盐属于弱电解质,如醋酸铅就属于弱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故②错误;③0.5mol/L一元酸溶液H+浓度不一定为0.5mol/L,如醋酸小于0.5mol/L,硫酸为1mol/L,故③错误;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④错误;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正确;⑥酸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态时均不导电,只有溶于水时才导电,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判断,涉及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难度不大.10.(3分)(xx•中山校级一模)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C.N 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D.16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完全燃烧方程式进行判断;B、硫离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C、过氧化钠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D、16O原子的质量数为16,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计算中子数进行判断.解答:解: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错误;B、K2S溶液中S2﹣发生水解,c(K+)与c(S2﹣)之比大于2:1,故B错误;C、过氧化钠由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构成,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数目之比为2:1,故C正确;D、16O原子的质量数为16,中子数为16﹣8=8,故16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为1: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盐类水解、原子构成微粒间关系、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B选项中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应考虑盐类水解.11.(3分)(xx•赤坎区校级模拟)设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A.1molNa+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N AB.1mol的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D.常温常压下,18克H2O含有2N A个氢原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molNa+离子含有10mol电子;B.根据Cl2与NaOH方程式分析;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D.18克H2O为1mol,含有2mol氢原子.解答:解:A.Na元素为11号元素,其离子失去1个电子,所以1molNa+离子含有10mol电子,故A错误;B.Cl2与NaOH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Cl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转移1个电子,所以1mol的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所以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18克H2O为1mol水分子,所以含有2mol氢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聚集状态以及存在的条件是否标准状况等角度思考.12.(3分)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 a2CO3溶于水Na2CO3═Na22++CO32﹣B.A l(OH)3酸式电离Al(OH)3═H++AlO2﹣+H2OC.N 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 aHCO3加热熔化NaHCO3═Na++HCO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钠离子符号书写错误;B.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C.硫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电离生成硫离子和氢离子;D.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熔化状态下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解答:解:A.Na2CO3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2Na2CO3═2Na++CO32﹣,故A错误;B.Al(OH)3酸式电离,电离方程式:Al(OH)3 ⇌H++AlO2﹣+H2O,故B错误;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的方程式为:HS﹣⇌S2﹣+H+,故C错误;D.NaHCO3加热熔化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NaHCO3═Na++HCO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侧重考查盐类的水解和电解质的电离,熟悉电解质的强弱、盐类水解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3分)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 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B.C O32﹣+2H+═H2O+CO2↑BaCO3+2HCl═BaCl2+H2O+CO2↑C.C a2++CO32﹣═CaCO3↓Ca(OH)2+K2CO3═CaCO3↓+2KOHD.H++OH﹣═H2O Ba(OH)2+H2SO4═BaSO4+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Cu2++2OH﹣═Cu(OH)2↓表示可溶性铜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CO32﹣+2H+═H2O+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可溶性盐;C.Ca2++CO32﹣═CaCO3↓表示可溶性钙盐,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只生成碳酸钙沉淀;D.表示强酸(强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解答:解:A.碳酸铜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钡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故B错误;C.Ca(OH)2+K2CO3═CaCO3↓+2KOH,反应实质为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故C正确;。
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dc8abba98271fe900ef9af.png)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精品】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聚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B.纤维素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它在人体内可以水解成葡萄糖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酿酒、紫外线消毒等过程都有化学变化发生D.乙烯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3.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下列关于萜类化合物a、b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b的分子式为C10H12OC.a和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D.只能用钠鉴别a和b4.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ΔH。
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及不同压强下CO的变化如图所示,p2和195 ℃时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2和195 ℃时n(H2)A.p2和195 ℃时,0~3 min,反应速率v(CH3OH)=23mol·L-1·min-1B.p1<p2,ΔH>0C.195 ℃、p2时,在B点:v正>v逆D.在p2和19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5.依据反应2NaIO3+5SO2+4H2O=I2+3H2SO4+2NaHSO4,并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NaHSO4。
高三化学下学期优质周考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优质周考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d4fb243323968011c92ba.png)
高三化学下学期优质周考练习题学校: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其黄黑者,名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
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
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的主要成分属于碱式盐 B.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涂铁皆作铜色”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内质不变”说明出现了钝化现象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酒窖存时间越长越香,是因为发生了酯化反应B.合成氨中加入的含铁物质与面包制作工艺中加入的小苏打的 作用均是作为催化剂C.白葡萄酒中含维生素C 等多种维生素,添加微量2SO ,可防止 营养成分被氧化D.在城市中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其主要 来自汽车尾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B.命名为2-甲基-4-乙基戊烷C.分子组成相差1个CH 2原子团的同系物,它们的一氯代物数目可能相同D.同素异形体由相同元素构成,其晶体类型相同 4.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410C H 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是12 A N B.32g 2O 和3O 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12 A NC.28.6g 232Na CO 10H O ⋅晶体溶于水中,含23CO -个数为0.1 A ND.60g 2SiO 晶体中Si―O 键个数为4 A N5.我国科学家利用Cu 2O/C u 双催化剂在水溶液中用H 原子将CO 2高效转化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氧化反应实现的B. 催化剂Cu 结合含碳微粒,催化剂Cu 2O 结合氢原子C. 反应产物甲醇中可能含有其他副产物D.Cu 2O 中基态Cu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94s 1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性实验图示,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若X 中溶液为2FeCl 溶液,则Z 中最终可生成()2Fe OH 沉淀B.若X 中溶液为新制的饱和氯水,则烧杯中液体的漂白性:X>Y>ZC.若X 中溶液为4NH Cl 溶液,则烧杯中液体的pH:X>ZD.若X 中溶液为3A1Cl 溶液,可通过丁达尔现象证明Z 中是否存在()3A1OH 胶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O 、H 2S 、H 2Se 的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B.SiO 2和晶体硅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是共价晶体C.NaOH 和K 2SO 4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相同D.NaOH 和H 2SO 4溶于水时完全电离,都破坏了离子键8.四氢大麻酚(简称THC)的结构如图。
2021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化学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08131658f5f61fb63666b1.png)
2021年高三下学期周练(1)化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②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③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④将NA 个NH3分子溶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氨水⑤25 ℃时,pH=12的1.0 L 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 A⑥1 mol 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 A个电子A.①③⑤B.②⑤C.②④⑥D.②③⑤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 NaOH溶液润洗;⑤水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①⑤③4.能用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B.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D.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5.下列实验设计所得结论不可靠的是A.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CuSO4溶液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炔生成B.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说明该钾盐可能是K2CO3或K2SO3 C.将浓硫酸和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干燥后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D.将苯、液溴、铁粉混合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AgNO3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有HBr 生成6.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更高B.X与Z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C.只有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D.X、Y、Z、R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Fe与HCl反应:2Fe+6H+=2Fe3++3H2↑B. Cu与AgNO3反应:2Ag++Cu=Cu2++2AgC. 醋酸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 CuSO4与Ba(OH)2反应:Cu2++SO42-+Ba2++2OH-=BaSO4↓+Cu(OH)2↓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O(g)+1/2O2(g)=CO2(g);△H=-283.0kJ/molBC(s)+1/2O2(g)=CO(g);△H=-110.5kJ/molC.H2(g)+1/2O2(g)=H2O(g);△H=-241.8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10.主族元素X、Y,已知X的质子数为a,X2+比Y2-核外少8个电子,若Y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A.b-a-4 B.b-a-8 C.b+a+8 D.b-a-121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HS溶液:Cu2++HS-CuS↓+H+B.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C.用强碱溶液吸收工业制取硝酸尾气: NO + NO2 + 2OH-= 2NO3- + H2O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氨水中:SO2 + NH3·H2O=NH4+ + HSO3-12.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的是()A.Na B.Na2O C.Na2O2 D.NO213.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2019最新】高三化学下学期周考试卷(五)(含解析)
![【2019最新】高三化学下学期周考试卷(五)(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137e2759eef8c75fbfb3a9.png)
【2019最新】高三化学下学期周考试卷(五)(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侯氏制碱是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2.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0种B.8种C.6种D.4种3.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B.③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D.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5.已知pH表示溶液中c(H+)的负对数,同样也可以定义pOH表示溶液中c(OH﹣)的负对数,即pOH=﹣lg(OH﹣),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表示,则此温度下不能判定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1 B.pOH=C.c(H+)=10﹣pOH D.pH+pOH=6.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7.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42﹣+8HB.电解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Ni电极→溶液→Fe电极→正极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撤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降低(假设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8.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在曲颈瓶中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1)B中所装试剂是;E中冷水的作用是.(2)F中碱石灰的作用1是.(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 0.1000mol/L碘水,充分反应;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④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已知:H3PO3+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根据上述数据,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9.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如图1已知:①浸出液含有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222(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写出加适量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和过滤.(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填选项序号).A.2.0~2.5 B.3.0~3.5 C.4. 0~4.5 D.5.0~5.5(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7)已知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3所示).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LiCoO2+C6⇌CoO2+LiC6,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10.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字母).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2)反应进行到10min时,共吸收热量11.3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反应进行到20min时,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NO2,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测得c (NO2)=0.9mol/L.第一次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1,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2,则w1w2(填“>”、“=”或“<”).11.(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中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mol/L CuSO4和0.1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mol 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共1小题,满分15分)12.芳香族化合物A1和A2分别和浓H2SO4在一定温度下共热都只生成烃B,B的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59倍,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三种,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1)D的分子式为,I中官能团名称为,反应③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2;X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④.(4)化合物J是比化合物E多一个碳原子的E的同系物,化合物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使FeCl3溶液显色;③与E含有相同官能团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比为1:1:2:2:6的结构简式:.2014-2015学年寺前中学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侯氏制碱是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考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胶体的重要性质;氨的化学性质;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钡盐,有毒,不能作为钡餐;B.制取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氧化铝;C.侯氏制碱是先通NH3,再通CO2;D.血液透析原理即为渗析原理.【解答】解:A.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钡盐,有毒,不能作为钡餐;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硫酸钡,故A错误;B.焦炭还原不了金属铝;制取铝的方法是电解熔融氧化铝,故B错误;C.侯氏制碱是先将NH3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使溶液呈碱性,再将CO2通入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故C错误;D.血液透析原理即为渗析原理,涉及胶体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难度不大.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2.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10种B.8种C.6种D.4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先分别讨论①﹣X、﹣Y、﹣Z都相邻,②﹣X、﹣Y、﹣Z都不相邻③﹣X、﹣Y、﹣Z 只有两种相邻时含有的同分异构体,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总共含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解答】解:①﹣X、﹣Y、﹣Z都相邻的情况:三种取代基分别在中间时存在的结构不同,所以总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②﹣X、﹣Y、﹣Z都不相邻:三种取代基都在苯环的间位氢原子位置,只有1种结构;③﹣X、﹣Y、﹣Z中只有两个相邻:羟基、羧基和甲基相邻的取代基有3种组合,剩余的取代基有2种间位取代,所以取代产物有:3×2=6种;所以总共含有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1+6=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求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及求算方法,在求算同分异构体时,必须避免重复的结构,如:﹣X、﹣Y、﹣Z都相邻时,含有3种同分异构体,不是6种.3.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B.③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D.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分析】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HCl+NaOH═NaCl+H2O、HClO+NaOH═NaClO+H2O,A. HClO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B.根据电荷守恒c(H+)+c(Na+)=c(Cl﹣)+c(Cl0﹣)+c(OH﹣)判断;C.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D.当全被生成NaClO时促进水的电离.【解答】解:A.HClO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 错误;B.③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0﹣)+c(OH﹣),所以c(Na+)=c(Cl﹣)+c(ClO﹣),故B正确;C.溶液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故C错误;D.当全被生成NaClO时,可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理解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料守恒得c(Cl﹣)=c(ClO﹣)+c(HClO),为易错点,难度中等.【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分离溶液和胶体;B.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D.乙醇、乙酸均易挥发,沸点相差较小.【解答】解:A.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分离溶液和胶体,不是盐析,故A错误;B.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利用二者的热不稳定性进行分离,故C错误;D.乙醇、乙酸均易挥发,直接蒸馏不能除杂,则应加NaOH后增大沸点差异除去乙醇中的乙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及物质的除杂等,侧重物质或离子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5.已知pH表示溶液中c(H+)的负对数,同样也可以定义pOH表示溶液中c(OH﹣)的负对数,即pOH=﹣lg(OH﹣),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表示,则此温度下不能判定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1 B.pOH=C.c(H+)=10﹣pOH D.pH+pOH=【考点】pH的简单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若溶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存在c(H+)=c(OH﹣)=mol/L,由此分析解题.【解答】解:A、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存在c(H+)=c(OH﹣),所以,故A正确;B、液呈中性,溶液中应存在c(H+)=c(OH﹣)=mol/L,所以pOH=,故B正确;C、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存在c(H+)=c(OH﹣),所以pH=pOH,c(H+)=10﹣pH=10﹣pOH,故C正确;D、温度T时任何溶液都存在pH+pOH=,不能说明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溶液呈中性应存在c(H+)=c(OH ﹣),由于温度未知,且酸碱的强弱未知,不能根据pH判断.6.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N=C,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该有机物含有N、O元素,不属于烃,故A错误;B.苯环中不含双键,故B错误;C.含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该有机物含有饱和烃基,根据甲烷的结构特点可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有机物结合和性质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7.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42﹣+8HB.电解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Ni电极→溶液→Fe电极→正极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撤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降低(假设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铁与电源正极相连做电解池阳极,碱性溶液不能生成氢离子;B、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向负极流向Ni电极,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是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实现闭合电路,通过Fe电极回到正极;C、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阴离子移向阳极;D、阳极区域,铁失电子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减小,阴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依据电子守恒分析生成氢氧根离子和消耗氢氧根离子相对大小分析溶液酸碱性.【解答】解:A、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铁与电源正极相连做电解池阳极,碱性溶液不能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向负极流向Ni电极,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是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实现闭合电路,通过Fe电极回到正极,故B错误;C、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阴离子移向阳极,应从左向右移动,故C错误;D、阳极区域,铁失电子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减小,阴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生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消耗,在阳极电极反应Fe﹣6e﹣+8OH﹣═FeO42﹣+4H2O,阴极氢氧根离子增大,电极反应2H++2e﹣=H2↑,依据电子守恒分析,氢氧根离子消耗的多,生成的少,所以溶液pH降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正确判断阴阳极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题目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8.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在曲颈瓶中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 233333(1)B中所装试剂是浓H2SO4;E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PCl3防止其挥发.(2)F中碱石灰的作用1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烧瓶中和PCl3反应.(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干燥CO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黄磷自燃.(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蒸馏(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ClO﹣+2H2O .(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 0.1000mol/L碘水,充分反应;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④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已知:H3PO3+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根据上述数据,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79.75%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专题】综合实验题;实验设计题;其它方法;无机实验综合;制备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流程为:A装置浓盐酸和二氧化锰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制得氯气,因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干燥,B装置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利用二氧化碳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黄磷(白磷)自燃,PCl3沸点为75.5℃,利用E装置防止PCl3挥发(冷凝),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且空气中水蒸气可能进入装置,所以用F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1)氯气为酸性气体,需用酸性干燥剂干燥,三氯化磷沸点低,可用冷水冷凝收集;(2)碱石灰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影响产品纯度;(3)黄磷能自燃,通入二氧化碳赶净空气;(4)依据物质的沸点数值不同,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三氯化磷;(5)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6)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3PO3+H2O+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可知n(H3PO3)=n(I2)总﹣n(Na2S2O3)×,25mL溶液中H3PO3的物质的量等于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再求出三氯化磷的总物质的量和质量,然后求出质量分数.【解答】解:(1)因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所以氯气需干燥,氯气和浓硫酸不反应,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氯气,PCl3沸点为75.5℃,利用E装置防止PCl3挥发(冷凝),故答案为:浓硫酸;冷凝PCl3防止其挥发;(2)因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氯气,且空气中水蒸气可能进入装置,所以用F装置利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烧瓶和PCl3反应,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烧瓶中和PCl3反应;(3)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可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自燃;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黄磷自燃;(4)由信息可知,POCl3与PCl3都是液体,沸点相差较大,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蒸馏;(5)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Cl2+2OH﹣=Cl﹣+ClO﹣+2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2H2O;(6)0.1000mol•L﹣1碘溶液10.00mL中含有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0.0100L=0.00100mol,根据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可知,与磷酸反应消耗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00mol﹣0.1000mol•L﹣1×0.00084L×=0.00058mol,再由H3PO3+H2O+I2=H3PO4+2HI可知,25mL三氯化磷水解后的溶液中含有的H3PO3的物质的量为:n(H3PO3)=n(I2)=0.00058mol,250mL该溶液中含有H3PO3的物质的量为:0.00058mol×=0.0058mol,所以1.00g产品中含有的三氯化磷的物质的量为0.0058mol,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100%=79.75%;故答案为:79.75%.【点评】本题考查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实验原理理解等,题目难度较大,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中信息PCl3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9.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如图1已知:①浸出液含有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222(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O3+SO32﹣+4H+=2Co2++SO42﹣+2H2O .(2)写出加适量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Cl﹣+6Fe3++3H2O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Fe(OH)3、Al(OH)3.(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Mn2+;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 B (填选项序号).A.2.0~2.5 B.3.0~3.5 C.4.0~4.5 D.5.0~5.5(6)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粗产品含有可溶性氯化物或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答一条即可).(7)已知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3所示).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LiCoO2+C6⇌CoO2+LiC6,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CoO2+Li++e﹣=LiCoO2.【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综合实验题;实验设计题;其它方法;制备实验综合.【分析】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加入盐酸和亚硫酸钠,可得CoCl2、AlCl3、FeCl2,加入NaClO3,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为得到CoCl2•6H2O晶体,应控制温度在86℃以下,加热时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失去结晶水,可减压烘干.(1)根据流程图结合信息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进行解答;(2)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书写方程式;(3)根据铝离子、铁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沉淀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4)根据从溶液中制取固体的方法制取氯化钴固体,从而确定操作步骤;(5)由表中数据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Co(OH)2沉淀;(6)根据CoCl2•6H2O的组成分析,可能是含有杂质,也可能是失去部分水;(7)放电时,该装置为原电池,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1)向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加入盐酸和亚硫酸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所以Co2O3和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根据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3+SO32﹣+4H+=2Co2++SO42﹣+2H2O,故答案为:Co2O3+SO32﹣+4H+=2Co2++SO42﹣+2H2O;(2)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Cl(+5→﹣1)、Fe(+2→+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故答案为:ClO3﹣+6Fe2++6H+=Cl﹣+6Fe3++3H2O;(3)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加Na2CO3调pH至a,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铁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O32﹣+3H2O=2Fe(OH)3↓+3CO2↑,所以沉淀成分为:Fe(OH)3、Al(OH)3,故答案为:Fe(OH)3、Al(OH)3;(4)利用从溶液中制取固体的方法制取氯化钴固体,其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根据流程图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Mn2+、Co2+金属离子;由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可知,调节溶液PH在3.0~3.5之间,可使Mn2+完全沉淀,并防止Co2+转化为Co(OH)2沉淀,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Mn2+;B;(6)根据CoCl2•6H2O的组成分析,造成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的原因可能是:含有杂质,导致氯离子含量大或结晶水化物失去部分水,导致相同质量的固体中氯离子含量变大,故答案为:粗产品含有可溶性氯化物或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7)放电时,该装置为原电池,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O2+Li++e﹣=LiCoO2,故答案为:CoO2+Li++e﹣=LiCoO2.【点评】本题通过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工艺流程图、明确实验操作与设计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0.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尖子班4.1)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尖子班4.1)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9b9bc3a216147916112873.png)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尖子班4.1)含答案1.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Ba2+、Cl-四种离子,现设计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并制备氯化钡、氯化铁晶体。
(1)沉淀1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2)氧化时加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试剂X的是▲(填字母)。
A.BaCl2B.BaCO3C.NaOH D.Ba(OH)2(4)检验沉淀2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5)制备氯化铁晶体过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6)由过滤2得到的滤液制备BaCl2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2.化合物K a Fe b(C2O4)c·dH2O(其中铁为正三价)是重要的光化学试剂。
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步骤a:称取该样品4.91g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将沉淀过滤,洗涤,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其固体的质量为0.08g。
步骤b:另取出25mL溶液,加入适量稀H2SO4溶液,用0.050 mol·L-1KMnO4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4.00mL。
已知:KMnO4+H2C2O4+H2SO4=MnSO4+K2SO4+CO2+ H2O(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2)草酸为二元弱酸,其一级电离的方程式为▲。
(3)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4)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3.氮的重要化合物如氨(NH3)、肼(N2H4)、三氟化氮(NF3)等,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⑴利用NH3的还原性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O(l)=H2O(g) △H1=44.0 kJ·mol-1N2(g)+O2(g)=2NO(g) △H2=229.3 kJ·mol-14NH3(g)+5O2(g)=4NO(g)+6H2O(g) △H3=-906.5 kJ·mol-14NH3(g)+6NO(g)=5N2(g)+6H2O(l) △H4则△H4=▲kJ·mol-1。
高三化学周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周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f14a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a.png)
高三化学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蔗糖C. 硫酸D. 酒精答案:C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则是: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以上规则答案:D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MgO答案:B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MgC. AlD. Si答案:A5. 以下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HCl + NaOH → NaCl + H2OD. 2Na + Cl2 → 2NaCl答案:D6.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OC. NH3D. HCl答案:D7.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O2B. NaC. FeD. Cu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会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9.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C10. 以下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HClB. NaClC. NH3·H2OD. H2O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________。
答案:减小2.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
答案:NaCl3.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会向__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逆反应4. 根据电子排布规则,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规则称为________规则。
202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2月化学周练试卷(word含答案)
![202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2月化学周练试卷(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c56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0.png)
202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12月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o:59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电解催化还原CO2的反应为NaCl+CO CO+Na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属于共价晶体B.NaClO属于强电解质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时化学能转为电能2.少量CaC2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C2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Ca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 B.H2O的电子式为H:O:HC.Ca(OH)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1 mol C2H2中含有2 mol σ键3.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有还原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B.MnO2有氧化性,可加快H2O2的分解C.Na2O2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D.ClO2易溶于水,可用作新型杀菌消毒剂4.实验室以铁粉、98%硫酸和氨气为原料,制备少量摩尔盐[(NH4)2Fe(SO4)2•6H2O]。
下图所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B.用装置乙制取NH3C.用装置丙将氨气通入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浓缩后,再通过降温结晶制取少量(NH4)2Fe(SO4)2•6H2O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基态X原子2p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r(Z)>r(Y)>r(X)>r(W) B.第一电离能大小:I1(Y)>I1(X)>I1(Z) C.电负性大小:χ(Y)>χ( 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X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8题:氯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Cl—、ClO—、ClO-2、ClO-3和ClO-4等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
高三下学期周测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周测化学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51bf053186bceb18e8bb62.png)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一中学【精品】高三下学期周测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的产物B.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C.距今三千年前的金沙遗址“太阳神鸟”仍璀璨夺目,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稳定D.“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2.《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
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到: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
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A.氢氟酸、食盐水B.氨水、碘酒C.石灰水、硝酸D.稀硫酸、食醋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 AB.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若溶液的pH值变为1时,则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C.32.5 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5N AD.反应3H2(g)+N2(g)2NH3(g)ΔH=-92 kJ·mol-1,当放出热量9.2 kJ时转移电子0.6N A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Fe2+、Al3+和Na+。
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原溶液中c(Fe3+)=0.1 mol·L-1B.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如下: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C.SO42-、NH4+、Na+一定存在,CO32-、Al3+一定不存在D.溶液中至少有4种离子存在,其中Cl-一定存在,且c(Cl-)≥0.2 mol·L-16.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化学周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3d4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化学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食盐水C. 蒸馏水D. 空气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3.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 铁B. 铜C. 氢气D. 氧气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
A. 氢B. 氧C. 钠D. 氯5. 一种化合物中,如果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化合物称为()。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6.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O2 + H2O → H2CO3B. 2H2 + O2 → 2H2OC. Fe + CuSO4 → FeSO4 + Cu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7.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根据这一规律,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A. 铜B. 铁C. 锌D. 镁8. 根据化学式,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是()。
A. NaClB. CaCO3C. MgCl2D. Fe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
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C. 2H2O + 2Na → 2NaOH + H2D. 2H2O2 → 2H2O + O210.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从1到118,其中原子序数为2的元素是______。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化学试题(二十四)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化学试题(二十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bc76f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c.png)
基础强化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B。
醛的官能团是—COH C.甲醛和乙二醛互为同系物D。
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 O通式2.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A。
甲烷 B.氨气C。
甲醛 D.二氧化硫3.下列有机物中, 既能使溴水褪色, 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是()A。
1,3-二烯B。
苯酚C。
对二甲苯 D.丙烯醛4.不洁净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A。
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B。
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D。
实验室用KClO3制取O2后的试管用稀HCl洗涤5.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丁醇和乙醚B。
丙醛和丙醇C。
丙醇和甘油D。
乙烯和丁二烯6.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有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7.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A。
乙醛的银镜反应B。
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D。
乙醇制乙烯8.有乙醛蒸气与乙炔的混合气体aL,当其完全燃烧时, 消耗相同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A.2aLB.2。
5aL C。
3aL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9.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D.被催化加氢的最后产物是C10H22O 10.丁基有4 种形式,不试写, 试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A.2种B.3种C。
4种 D.5种11.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氢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的质量分数为()A。
16% B。
37%C。
高三化学下学期每周精选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下学期每周精选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2c9e2f524ccbff12184ba.png)
2020年03月20日高三化学下学期每周精选习题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 ) 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 表示的是( ) 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 .NH 4Cl 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 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 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5.向含有MgCO 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A. ()2-3c COB. ()2+Mg c C.c (H +) D.K sp (MgCO 3)6.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C 57H 104O 6(s)+80O 2(g)=57CO 2(g)+52H 2O(l)已知燃烧1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Η为( ) A.3.8×104kJ·mol -1B.-3.8×104kJ·mol -1C.3.4×104kJ·mol -1D.-3.4×104kJ·mol -1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将2SO 通入溴水中证明2SO 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3HNO 中证明Fe 比2H 活泼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2-3CO D.将乙烯通入4KMnO 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9.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mol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 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 2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D.生成H 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H 2的量 评卷人 得分二、多选题24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周测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周测化学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b5cf0bd15abe23492f4d0d.png)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精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周测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原因是蛋白质变性B.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C.“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D.麦芽汁(含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酵,能得到不含酒精的鲜啤酒2.安徽古代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
其中的“硇水”指( )A.硝酸B.硫酸C.盐酸D.醋酸3.下列实验操作中,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4.甲、乙、丙、丁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丙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A+B→D+F、A +C→E+F(均未配平);0.1mol·L-1D溶液的pH=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B.1molA与足量B完全反应共转移了2mol电子C.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D.由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盐,其水溶液既有呈酸性的,也有呈碱性的5.增塑剂DCHP可由环己醇制得。
DCHP和环己醇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环己醇DCHPA.DCHP的分子式为C20H26O4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DCHP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D.DCHP通过取代反应可以得到环己醇6.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消耗1 mol氧气时转移4 mol e-,H+向负极移动D.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设法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使其在将来可以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7.用0.1 mol·L−1的盐酸滴定20 mL约0.1 mol·L−1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c(H+)=c(OH−)+c(NH3·H2O)B.滴定过程中,当溶液的pH=7时,两者恰好中和C.用酚酞作指示剂比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误差更小D.当滴入盐酸为30 mL时,溶液中:c(NH4+)+c(H+)<c(OH−)+c(Cl−)二、实验题8.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cb9ac60b4e767f5bcfce52.png)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3.(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0.84gNaHCO3晶体中阴离子数为0.01N A②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 A③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3N A④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 A⑤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分子数为N A⑥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等于N A.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④⑤4.(4分)(xx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②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③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④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⑤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A.①②B.①③⑤C.①D.①④⑤5.(4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可以大量存在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D.S 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6.(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7.(4分)(xx秋•三元区校级月考)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NH4+、Fe3+8.(4分)(xx秋•白城期末)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 CO3﹣B.S O32﹣C.C l﹣D.N a+9.(4分)(xx秋•白城期末)对于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氧元素被还原,硫元素被氧化C.每有3 mol S参加反应转移6 mol电子D.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0.(4分)(xx秋•白城期末)已知2MO y x﹣+5S2﹣+16H+=2M2++5S↓+8H2O,则MO y 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 B.+4 C.+6 D.+711.(4分)(xx秋•开县校级月考)已知反应: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10221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mL 0.5mol•L﹣1 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FeSO4+_KNO3+_H2SO4=_K2SO4+_Fe(SO4)3+_N x O y+_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4、1、513.(4分)(xx•浙江校级模拟)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现取两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②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B.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C.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D.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14.(4分)向1L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约为0.13mol/L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0.4mol/L15.(4分)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C.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二、非选择题16.(10分)(xx秋•天门校级期中)金属钒(V)在材料科学上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合金的维生素”.以下是测定矿石中钒的含量的两个反应:(1)用稀硫酸溶解五氧化二钒,得到(VO2)2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用已知浓度的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VO2++H2C2O4+→VO2++CO2↑+(3)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甲同学提出:上述反应能否用盐酸酸化?,乙同学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知道.A.VO2+和HCl氧化性相对强弱B.VO2+和Cl2氧化性相对强弱C.上述均不正确.17.(18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物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反应式:KI+I2⇌KI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 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示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足量的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①该红色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示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A.Na2S2O3B.AlCl3C.Na2CO3D.NaNO2(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18.(12分)(xx•吉林二模)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铜及铜器最早的国家之一,直到现在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上可以用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冶炼铜.主要反应如下:①2CuFeS2+4O2=Cu2S+3SO2+2FeO ②2Cu2S+3O2=2SO2+2Cu2O③Cu2S+2Cu2O=6Cu+SO2在③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若由3mol CuFeS2生成3molCu,理论上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2)常温下Cu2O能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固体,可以利用该性质检验工业上冶炼铜得到的粗铜中是否含有Cu2O,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刻蚀印刷电路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使FeCl3循环利用和回收CuCl2,现设计如图生产过程:①试剂Y的名称;物质X最好是(填化学式).②若常温下1L废液中含CuCl2、FeCl2、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则加入Cl2气和物质X使溶液的pH在范围时(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铁元素完全转化为Fe(OH)3,而CuCl2不产生沉淀.(K SP[Fe(OH)3]=1.0×10﹣38、K SP[Cu(OH)2]=2.0×10﹣20、lg5=0.7)xx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大附中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③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④⑤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同素异形体;单质和化合物;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性氧化物:能与水作用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解答:解:①混合物:铝热剂是氧化铝与铁粉的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①正确;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是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都是化合物,故②正确;③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③错误;④同系物:CH2O2为甲酸、C2H4O2可能为乙酸或甲酸甲酯、C3H6O2可能为丙酸、甲酸乙酯或乙酸甲酯、C4H8O2可能为丁酸、甲酸丙酯、乙酸乙酯或丙酸甲酯,故四者不一定为同系物,故④错误;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⑤正确;故分类正确的是①②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化合物、酸性氧化物、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的概念,难度不大.对于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种物质等概念的区别是考试的热点问题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该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分散系,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悬浊液,故A 错误;B.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褐色的,故不是Fe2O3,故C错误;D.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大小.3.(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0.84gNaHCO3晶体中阴离子数为0.01N A②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 A③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3N A④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 A⑤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分子数为N A⑥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等于N A.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④⑤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①碳酸氢钠晶体中含有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0.01molgNaHCO3晶体中含有0.01mol 阴离子;②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导致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③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转移的电子小于0.3mol;④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硫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都是78g/mol;⑤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⑥一氧化氮与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而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减少.解答:解:①0.84gNaHCO3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1mol碳酸氢钠晶体中含有0.01mol碳酸氢根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01N A,故①正确;②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L=0.1mol,由于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大,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 A,故②正确;③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注意的电子小于0.3mol,应后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3N A,故③错误;④7.8g Na2S和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过氧化钠中阳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则0.1mol混合物中含有0.1mol阴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 A,故④正确;⑤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SO3的物质的量,故⑤错误;⑥标准状况下,22.4LNO的物质的量为1mol,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由于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则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 A,故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4分)(xx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②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③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④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⑤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A.①②B.①③⑤C.①D.①④⑤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①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铝离子反应;②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性或者强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既能够与酸反应,也能够与碱溶液反应;③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氰化铁;④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⑤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反应.解答:解:①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Al3+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①正确;②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②错误;③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③错误;④AlO2﹣与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④错误;⑤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Ca2+、HCO3﹣都一氢氧根离子反应,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而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要明确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5.(4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可以大量存在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D.S 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问题;氯气的化学性质;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分析:A.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B.氯气与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铁;C.紫色的为碘单质,说明是碘离子被氧化成后生成的;D.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不是亚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SO32﹣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与氯气能够发生反应:3Cl2+2Fe2FeCl3,故B错误;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故原溶液中有I﹣,故C正确;D.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碘化氢,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等.6.(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反应;B.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D.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归中反应.解答:解: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而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无论二氧化锰是否过量,盐酸都无法完全反应,故A错误;B.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向集气瓶中加入水,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归中反应而生成氯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类型判断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7.(4分)(xx秋•三元区校级月考)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NH4+、Fe3+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加入硫酸氢钠后先发生中和反应,结合氢离子的能力OH﹣>AlO2﹣>SO32﹣;B、离子还原性I﹣>Fe2+>Br﹣,同一氧化剂与不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D、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再与Fe3+、NH4+反应.解答:解:A、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加入硫酸氢钠后先发生中和反应,结合氢离子的能力OH﹣>AlO2﹣>SO32,与氢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OH﹣、AlO2﹣、SO32﹣,故A正确;B、离子还原性I﹣>Fe2+>Br﹣,氯气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因为2Fe2++Br2=2Fe3++2Br﹣,故B错误;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反应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故C错误;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H+、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H+、Fe3+、NH4+、Fe(OH)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中和的先后顺序及还原的先后顺序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8.(4分)(xx秋•白城期末)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 CO3﹣B.S O32﹣C.C l﹣D.N a+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盐酸是强酸,能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向含有HCO3﹣、SO32﹣、Cl﹣和Na+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Cl2+H2O=H++Cl﹣+HClO、Cl2+SO32﹣+H2O=2H++2Cl﹣+SO42﹣、H++HCO3﹣=CO2+H2O,所以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钠离子,故选D.点评:本题以氯气的性质为载体考查了离子反应,明确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9.(4分)(xx秋•白城期末)对于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氧元素被还原,硫元素被氧化C.每有3 mol S参加反应转移6 mol电子D.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A.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为三种化合物,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A错误;B.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B错误;C.3molS参加反应,1molS作还原剂,转移电子为4mol,故C错误;D.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把握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及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选项A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0.(4分)(xx秋•白城期末)已知2MO y x﹣+5S2﹣+16H+=2M2++5S↓+8H2O,则MO y 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 B.+4 C.+6 D.+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O原子守恒计算y的值,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x的值,令MO y x﹣中M的化合价为a,根据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计算a的值.解答:解:对于反应2MO y x﹣+5S2﹣+16H+=2M2++5S↓+8H2O,由O原子守恒可知2y=8,所以y=4;由电荷守恒可知2×(﹣x)+5×(﹣2)+16=2×2,解得x=1.MO y x﹣中为MO4﹣,令MO4﹣中M的化合价为a,则:a+4×(﹣2)=﹣1解得a=+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及根据信息提取知识的能力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判断x、y的值,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目.11.(4分)(xx秋•开县校级月考)已知反应: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102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化合价变化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物来解答.解答:解: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A.②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①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②③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故B正确;C.②中氧化剂为K2Cr2O7,还原剂为FeSO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错误;D.③中还原剂为HI,则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6.02×102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及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7)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7)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5ddecaff00bed5b8f31d53.png)
2021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7)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xx秋•银川期中)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2.(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作氧化剂的是()A.S O2、H2O、N2B.H NO3、F2、KMnO4C.C O、Br2、CO2D.H NO3、FeSO4、NaClO3.(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食盐水B.医用酒精C.淀粉溶液D.新制氢氧化铜浊液4.(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①F2和H2O ②Na和H2O ③Na2O2和H2O ④NO2和H2O ⑤Na2O和H2O ⑥Cl2和H2O.A.③④⑤⑥B.①⑤C.②③⑤D.③④⑥5.(3分)(xx•潮州二模)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Na2O2使酚酞溶液变红Na2O2能漂白织物、纸浆B SO2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C NH3、HCl可用作喷泉实验NH3、HCl都极易溶于水D 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A.A B.B C.C D.D6.(3分)(2011秋•抚顺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S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7.(3分)(xx秋•龙泉驿区校级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a+、NO3﹣、I﹣、SO42﹣B.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AlO2﹣、CH3COO﹣、SiO32﹣C.=10﹣12的水溶液中:K+、ClO﹣、S2﹣、Cl﹣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8.(3分)(xx秋•温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O42﹣、NO3﹣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lO2﹣、NO3﹣、HCO3﹣9.(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l﹣、Na+、Fe2+、CO32﹣、SO42﹣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③加入铝片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O3﹣、Fe2+、Cl﹣、SO42﹣④含有较多量HCO3﹣的溶液中:NH4+、CO32﹣、Na+、Cl﹣⑤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Al3+、I﹣、H+、NH4+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S2﹣.A.②③B.⑤⑥C.只有②D.②④10.(3分)(xx秋•宜章县校级月考)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一定有Cl﹣B.一定有SO42﹣C.一定没有Al3+D.一定有CO32﹣11.(3分)(xx•北京)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0.1mol/L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CH3COO﹣+H+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2+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12.(3分)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 H﹣+CO32﹣+2H+→HCO3﹣+H2OB.2OH﹣+CO32﹣+3H+→HCO3﹣+2H2OC.2OH﹣+CO32﹣+4H+→CO2↑+2H2OD.O H﹣+CO32﹣+3H+→CO2↑+2H2O13.(3分)(xx秋•城厢区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氧化钠投入水中:O2﹣+H2O═2OH﹣B.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SO42﹣═BaSO4↓C.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ClO﹣+2H+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14.(3分)(xx秋•天门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不相符的是()A.向Ba(OH)2稀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2OH﹣+H++SO42+NH4+═BaSO4↓+NH3•H2O+H2OB.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OH﹣+HCO3﹣═BaCO3↓+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D.F 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15.(3分)(xx秋•东阳市期中)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A.石灰水中加入含与之等物质的量的NaHCO3的溶液B.C 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C.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反应D.少量石灰水中滴入过量NaHCO3溶液16.(3分)(2011•长安区校级三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碳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后的气体混合物通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2+SO2+4OH﹣=SO2﹣3+CO32﹣+2H2O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2HClO+CaSO3↓C.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NO3﹣+8H++6I﹣=3I2+2NO↑+4H2OD.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17.(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项操作中,会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为()①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氨水,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③向稀AgNO3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氨水,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⑤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18.(3分)(xx秋•东阳市期中)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水的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2:3 B.4:3 C.1:1 D.1:3二、非选择题19.(1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错误的请将其改正过来.(1)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2)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3)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4)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3C12+2Fe2++4Br﹣=6C1﹣+2Fe3++2Br2.20.(18分)(xx•赤峰校级模拟)(I)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阴离子CO32﹣、SiO32﹣、AlO2﹣、Cl﹣阳离子Al3+、Cu2+、Mg2+、NH4+、Na+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Y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1)若Y是盐酸,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ab段发生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Oa段上表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要标明离子符号,如n(Na+)].(2)若Y是NaOH溶液,则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不考虑离子的水解因素,忽略H+和OH﹣影响,且溶液中只存在四种离子,则它们的离子个数比为[按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高价在前,低价在后的顺序排列].(II)锡为第IV A族元素,锡的单质和化合物与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已知锡元素具有如下性质:①Sn4++Sn═2Sn2+;②2Sn2++O2+4H+═2Sn4++2H2O;③2H++SnO22﹣⇌Sn(OH)2⇌Sn2++2OH﹣,试回答:(1)锡溶于盐酸,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有关反应类似于铁的相应变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1)中溶液蒸干后继续加热所得固体,变化过程类似于FeCl3溶液相应的变化,则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分子式).(3)若可用SnCl2溶液与过量的碱溶液反应的方法制Sn(OH)2,该碱是.21.(16分)(xx秋•荔湾区校级月考)现有一块铁碳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请你参与此项活动并回答相应的问题.(1)以下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字母)A.铁碳合金的熔点高于纯铁和碳B.铁碳合金的熔点介于纯铁和碳之间C.铁碳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D.其他条件相同时,铁碳合金的耐腐蚀性强于纯铁(2)按图示连接好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需进行的操作是.称量F的质量,将m g合金样品放入A中,再通过B加入过量的浓硫酸.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3)未点燃酒精灯前,A中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4)点燃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C、D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写出合金样品在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5)C中的现象是,D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由此可知浓硫酸具有性.(6)反应一段时间,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恢复到室温后,拆下F称重,F增重b 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写表达式)xx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大附中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7)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3分)(xx秋•银川期中)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按元素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性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以此解答此题.解答:解:A、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故C正确;D、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性质.2.(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作氧化剂的是()A.S O2、H2O、N2B.H NO3、F2、KMnO4C.C O、Br2、CO2D.H NO3、FeSO4、NaClO考点:重要的氧化剂.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高低判断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最高价态的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解答:解:A、SO2、N2中S、N元素的化合价是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H2O 中H的化合价是最高价O的化合价是最低价,所以H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 错误.B、HNO3、F2、KMnO4中N、F、Mn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是最高价,所以通常做氧化剂,故B正确.C、CO常做还原剂,Br2常做氧化剂,故C错误.D、FeSO4中铁元素呈中间价态,所以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是:最高价态的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食盐水B.医用酒精C.淀粉溶液D.新制氢氧化铜浊液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要熟记常见的胶体例子.解答: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医用酒精是乙醇占体积分数为75%的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属于浊液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性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4.(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其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①F2和H2O ②Na和H2O ③Na2O2和H2O ④NO2和H2O ⑤Na2O和H2O ⑥Cl2和H2O.A.③④⑤⑥B.①⑤C.②③⑤D.③④⑥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则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解答:解:①F2和H2O的反应中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还原剂,故①错误;②Na和H2O的反应中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氧化剂,故②错误;③Na2O2和H2O的反应中,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故③正确;④NO2和H2O的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故④正确;⑤Na2O和H2O的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⑤错误;⑥Cl2和H2O的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故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5.(3分)(xx•潮州二模)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Na2O2使酚酞溶液变红Na2O2能漂白织物、纸浆B SO2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C NH3、HCl可用作喷泉实验NH3、HCl都极易溶于水D 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A.A B.B C.C D.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专题:氧族元素;碳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亚硫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是不能使指示剂褪色;C、根据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或是气体极易和液体碱反应,导致气压差出现;D、硅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解答:解:A、过氧化钠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此外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而具漂白性,所以能漂白织物、纸浆,该项前后的表述没有因果关系,故A错误;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亚硫酸,具有酸性,SO2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但是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所以表述Ⅰ错误,故B错误;C、NH3、HCl都极易溶于水导致气压差出现,符合喷泉实验产生的条件,故C正确;D、硅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做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表述Ⅱ错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注意反应过程和反应现象的因果关系判断,掌握物质性质和实质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3分)(2011秋•抚顺月考)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S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B.标况下,己烷是液体;C.根据分子和氧原子个数的关系分析;D.碳酸根离子是弱酸根离子,易水解.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5mol,所以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6N A,故A错误;B.标况下,己烷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所以无法计算,故B错误;C.S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无论是二氧化硫分子还是氧气分子,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故C正确;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因为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含有CO32﹣个数小于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范围及分子和原子的关系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7.(3分)(xx秋•龙泉驿区校级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a+、NO3﹣、I﹣、SO42﹣B.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K+、AlO2﹣、CH3COO﹣、SiO32﹣C.=10﹣12的水溶液中:K+、ClO﹣、S2﹣、Cl﹣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该组在强碱性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反应;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解答:解: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NO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水电离的c(H+)=10﹣12mol/L,可能强酸性溶液和强碱性溶液,在强碱性溶液中K+、AlO2﹣、CH3COO﹣、SiO32﹣能共存,故B正确;C、=10﹣12的水溶液呈酸性,ClO﹣具有强氧化性,硫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酸性溶液中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溶液中NH4+、Fe2+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较大.8.(3分)(xx秋•温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Mg2+、Cu2+、SO42﹣、NO3﹣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AlO2﹣、NO3﹣、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镁离子、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B.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生成次氯酸、与碘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Na+、K+、Cl‾、HCO3‾离子之间不反应,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为碱性;D.碳酸氢根离子酸性大于氢氧化铝,碳酸氢根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解答:解:A.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OH﹣,OH﹣与Mg2+、Cu2+之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lO‾、I‾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生成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弱碱性溶液中,Na+、K+、Cl‾、HCO3‾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碱性,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AlO2﹣、HCO3﹣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9.(3分)(2011秋•赤坎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l﹣、Na+、Fe2+、CO32﹣、SO42﹣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③加入铝片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O3﹣、Fe2+、Cl﹣、SO42﹣④含有较多量HCO3﹣的溶液中:NH4+、CO32﹣、Na+、Cl﹣⑤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Al3+、I﹣、H+、NH4+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S2﹣.A.②③B.⑤⑥C.只有②D.②④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①判断离子是否有颜色;②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离子,判断在碱性条件下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③能与铝片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分别判断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④判断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以及相互促进的水解等反应类型;⑤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离子,判断在碱性条件下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⑥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离子,凡与H+离子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解答:解:①Fe2+离子有颜色,如题意不符,故①错误;②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离子,该题中在碱性条件下各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②正确;③与铝片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离子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Fe2+离子不能存在,故③错误;④含有较多量HCO3﹣的溶液中,各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④正确;⑤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H+、NH4+与OH﹣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⑤错误;⑥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离子,NO3﹣离子与Fe2+、S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⑥错误.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大量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从溶液颜色、酸碱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等角度判断.10.(3分)(xx 秋•宜章县校级月考)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 ﹣、CO 32﹣、Na +、SO 42﹣、Al 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 . 一定有Cl ﹣B . 一定有SO 42﹣C . 一定没有Al 3+D . 一定有CO 32﹣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分析: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 32﹣不存在;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 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 ﹣,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而溶液显酸性,则含有Al 3+,据此作判断.解答: 解: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 32﹣不存在;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 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 ﹣,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溶液显酸性,则含有Al 3+;根据以上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Na +,综上可知,一定含有SO 42﹣、Al 3+,一定没有CO 3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Na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熟记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注意前面的操作对后面实验的干扰,题目难度不大.11.(3分)(xx •北京)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 0.1mol/LCH 3COOH 溶液的pH >1:CH 3COOH ⇌CH 3COO ﹣+H +B . “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红棕色)⇌N 2O 4(g )(无色)△H <0C .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2NO 3﹣⇌3Fe 2++2NO 2+4H 2OD . 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CO 32﹣+H 2O ⇌HCO 3﹣+OH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硝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 专题.分析: A 、根据pH 可判断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用可逆号;B 、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分析;C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D 、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来分析.解答: 解:A 、0.1mol/LCH 3COOH 溶液的pH >1,则醋酸电离生成的氢离子的浓度小于0.1mol/L ,即醋酸为弱电B 、因2NO 2(g )(红棕色)N 2O 4(g )(无色)△H <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冷水中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C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离子反应为Fe+4H ++NO 3﹣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CUAAAAMCAYAAADlPXT9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QUAAAAJcEhNM0ZX9/3UEohDEPbLcdxjo75vo+u6zAMw89tVsZlfNM0wRAnSQLP8+C6rgWm0ttOmRHWWtudQqUdPRjcK0PTUw4AAAAASUVORK5CD、因碳酸根离子水解使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故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故选C.本题为小综合,属于高考中的冷拼试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水解平点评:12.(3分)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O H﹣+CO32﹣+2H+→HCO3﹣+H2OB.2OH﹣+CO32﹣+3H+→HCO3﹣+2H2OC.2OH﹣+CO32﹣+4H+→CO2↑+2H2OD.O H﹣+CO32﹣+3H+→CO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稀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盐酸少量时发生反应CO32﹣+H+→HCO3﹣,盐酸过量时发生反应:CO32﹣+2H+→CO2↑+H2O,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稀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A.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2H+→HCO3﹣+H2O,故A正确;B.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则加入盐酸少量,先发生反应:2OH﹣+2H+→2H2O,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H+→HCO3﹣,盐酸不足之消耗1mol碳酸钠,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OH﹣+CO32﹣+3H+→HCO3﹣+2H2O,故B正确;C.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2mol氢氧化钠消耗2mol氢离子,剩余2mol氢离子与2mol碳酸钠反应生成2mol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2OH﹣+2CO32﹣+4H+→2HCO3﹣+2H2O,即OH﹣+CO32﹣+2H+→HCO3﹣+H2O,故C错误;D.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过量,先发生反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2H+→CO2↑+H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3H+→CO2↑+2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的顺序和过程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的量对生成物的影响.13.(3分)(xx秋•城厢区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氧化钠投入水中:O2﹣+H2O═2OH﹣B.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SO42﹣═BaSO4↓C.氯气通入水中:Cl2+H2O═Cl﹣+ClO﹣+2H+D.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4.29)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4.29)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066b427d3240c8547ef72.png)
2021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4.29)含答案1.膦(PH)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沸点3-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微溶于水。
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
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P4)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
请回答:(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a→→→→→f (2)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填字母序号)。
A.碱性B.不稳定性C.还原性D.酸性(5)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2.食盐加碘剂的主要成份是碘酸钾(KIO3)。
工业上可用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
【实验一】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后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1)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
(3)分离I2和丁的方法是。
【实验二】电解制取KIO3,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
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
(4)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实验三】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5)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3.工业上可以以煤和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变为清洁能源氢气或工业原料甲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下学期周练小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_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头,5G 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一次能源 B .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1mol/L 的()442NH Fe SO 溶液中,3Fe +数目与24SO -数目之比为1:2B .标况下,22.4L 2NO 与足量水反应生成A 0.5N 个NO 分子C .含1mol C 原子的石墨和金刚石的混合物中,含C-C 键数目为A 4ND .对于3735322K ClO 6H Cl 3Cl KCl 3H O +=↑++,若反应转移A 5N 个电子,则生成212g 2Cl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4H 8O 2的酯类物质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 .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乙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它们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D .乙酸、乙醇均能与金属钠反应,反映了它们含有相同的官能团4.“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可用于消毒和漂白,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84”消毒液+石蕊“84”消毒液+石蕊“84”消毒液+石蕊混合后溶液的pH =混合后溶液pH = 混合后溶液pH = 3.2,蓝色迅A.对比实验①和②,②中蓝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CIO +H ==HClOB.实验③中产生的气体是2C1,由HClO 分解得到:222HC1O==C O l +H ↑C.对比实验②和③,溶液的pH 可能会影响ClO -的氧化性或Cl -的还原性D.加酸可以提高“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但需合适的pH 才能安全使用5.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安全可充电的柔性水系钠离子电池,可用生理盐水或细胞培养基为电解质,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Na 0.44MnO 2+NaTi 2(PO 4)3=Na 0.44-x MnO 2+Na 1+x Ti 2(PO 4)3,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aTi 2(PO 4)3+xNa ++xe -=Na 1+ x Ti 2( PO 4)3B .该电池充电时Y 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 .放电时,Cl -向X 极移动D .该电池可能作为可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电源6.改变0.1mo/L 己二酸(简写为H 2A ,电离常数分别为K a1、K a2)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 a1=10-4.4B.曲线Ⅱ表示的是HA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关系C.NaHA 溶液中:c(H +)=c(OH -)+2c(A 2-)-c(H 2A)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A 与NaHA 混合溶液中:c(Na +)>c(A 2-)>c(HA -)>c(H +)>c(OH -)7.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分别是X 、W 两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戊是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 mol/L 戊溶液的pH 为13,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XB.Z 分别与X 、Y 、W 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C.元素Y 与X 、Z 都能组成两种化合物D.乙与戊的水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二、填空题12列问题:(1)请写出羟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利用KMnO 4标准溶液定量间接测定羟氨的纯度。
测定步骤如下①溶液配制:称取5.0g 某羟氨样品溶解在___________酸中后加适量蒸馏水,将其全部转移至100mL 的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
②取20.00mL 的羟氨酸性溶液与足量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3222222NH OH 4FeN O 4Fe H O 6H +++++=↑+++,生成的2Fe +用0.4000mol/L 的酸性4KMnO 溶液滴定,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请写出2Fe +与酸性4KMn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重复滴定3次,每次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V(KMnO 溶液)/mL(3)下列操作导致误差偏高的有____________(填编号)。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滴定管未经润洗盛装4KMnO 溶液c.羟氨称量时,时间过长和溶解时没有及时用酸酸化d. 4KMnO 溶液起始读数仰视,终点正常读数9.研究氮氧化合物的治理是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已知:N 2(g)+O 2(g)=2NO(g) △H=+181.5 kJ·mol -1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 的分解。
若用●● 、●○ 、○○和分别表示N 2 、NO 、O 2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分解N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为减少汽车尾气中NO x的排放,常采用C x H y(烃)催化还原NO x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②CH4(g)+4NO(g)=2N2 (g)+CO2 (g)+2H2O(g) △H2=-1160 kJ/mol③CH4(g)+2NO2(g)=N2(g)+CO2(g)+2H2O(g) △H3则△H3=___________。
(3)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常用试剂,已知:2NO(g)+Cl 2(g) 2 ClNO(g) △H<0①一定温度下,将2mol NO与2mol Cl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若该反应4min后达平衡,此时压强是初始的0.8倍,则平均反应速率v(Cl2)=___________mol·L-1·min-1。
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项序号字母)。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 NO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D 每消耗1 mol NO同时生成1mol ClNO②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NO的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字母)。
A 升高温度B 缩小容器体积C 再充入Cl2气体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③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随n(NO)/n(Cl2)的变化图像如图(b)所示,当n(NO)/n(Cl2)=2.5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中D、E、F三点中的___________点。
(4)已知2NO(g)+O 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①2NO(g)N 2O2(g)(快),v1正=k1正c2(NO),v1逆 =k1逆c (N2O2)②N 2O2(g)+O2(g)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比较反应①的活化能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E2的大小:E1___________E2(填“>”、"<”或“=”):2NO(g)+O 2(g)2NO2(g)的平衡常数K与上述反应速率常数k1正、k1逆、k2正、k2逆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10.金属镓是由门捷列夫第一个预言成真的元素,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它与铝同主族,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粉煤灰中可以提取镓粉煤灰中的主要成分为Ga2O3,含CaO、SiO2、Al2O3等杂质。
镓的熔点较低(298℃),沸点很高(2403℃)。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溶浸效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镓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其他镓的化合物在生活和前沿科技上有广泛应用,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GaCl2溶液制备GaCl3固体,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代工业上固态氮化镓(GaN)的制备方法是利用镓与NH3在1000℃高温下合成,同时生成氢气,每消耗 1 mol Ga时放出15.135k热量。
该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两种两性氢氧化物的电离常数。
2______________。
(6)电解法可以提纯粗镓(内含Zn、Fe、Cu等杂质),以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在阴极析出高纯度的镓,请写出阴极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离子氧化顺序为:Zn2+<Ga3+<Fe2)。
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A、B、C、D、E原子充数依次增大,A、B、C三元素同周期相邻,且A与C、B与C都能形成至少两种气态化合物;E在地壳中含量占第四位,D与E同周期且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大。
(1)A、B、C分别与氢形成简单氢化物,其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_(填分子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基态A占有__________个轨道;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BC -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2BC +中B 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3)I 3(Mn)与I 3(E)比较,较大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含E 的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D 3[E(BC)6],其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E 单质晶胞有如下两种排布方式,α型又叫______________堆积;已知γ型常温下密度 为ρg/cm 3,则图中AB 原子核间距离为 ____________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