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王昌龄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原文
饮马涧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低。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译者
待更新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赏析
《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词作品,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
一位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
全唐诗
》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
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的边塞诗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藏了诗人对下层
人民的人文关怀,彰显了诗人宽敞的视野和灵秀的胸怀。
王昌龄在文学创作方式上擅于以
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就是边塞诗所最为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洁的技巧,于
这情境之外又不断扩大出来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在最为朴实无华的主题之中融汇出来横
跨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索;最具有代表的就是《薛仁贵》。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
赏析唐诗《塞下曲》
赏析唐诗《塞下曲》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描绘戍边战士在边疆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敬仰之情。
全诗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首句“蝉鸣空桑林”,以蝉鸣声为背景,渲染出边疆萧瑟的气氛。
接着,诗人通过“八月萧关道”,点明了戍边战士的季节和时间,暗示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
第二句“出塞入塞寒”,描绘了戍边战士在边疆经历的寒冷天气,表达了戍边战士的艰辛与不易。
“处处黄芦草”,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戍边战士们的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人以梅花为意象,表达了戍边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梅花何处落”,暗示了戍边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风吹一夜满关山”,则描绘了戍边战士们在风雪中坚守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戍边战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戍边战士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宁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及翻译赏析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注释、黯黯:同“暗暗”;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翻译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赏析《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词作品,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
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王昌龄的诗词全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王昌龄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饮马:给马喝水。
②平沙:茫茫无际的.沙漠。
③没:落。
④临洮:甘肃地名。
古长城的起点。
⑤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⑥咸:都。
⑦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译文】:
让马喝完水渡过秋水,河水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刀割一样。
一片大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
昔日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士们士气高昂。
自古至今,这里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士们遗下的白骨散落在蓬蒿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荒凉的塞外,散落在蓬蒿里的将士白骨触目惊心,寄托了诗人对征战将士的无限同情。
王昌龄塞下曲唐诗鉴赏
王昌龄塞下曲唐诗鉴赏《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描写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
第二首从凄凉的环境着手,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蕴含了诗人对战争的反对。
第三首诗记述了一次征战的全过程,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对戍边普通士卒的深深同情。
第四首诗写一位将军因战殉国后被埋葬的场面,透露出了作者对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以及对连年征战的批判。
下面是yjbys对王昌龄塞下曲鉴赏,欢迎阅读!王昌龄: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一》作者: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①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②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③矜:自鸣不凡。
【韵译】: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
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二》作者: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解】:1、黯黯:同“暗暗”;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3、咸:都。
【韵译】: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评析】: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
王昌龄 《塞下曲》全诗翻译及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全诗翻译及赏析王昌龄《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解释:平沙:大沙漠。
黯黯:同“暗暗”。
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咸:都。
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译文1: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译文2:饮完战马度过秋天的江水,江水冰冷寒风似尖利钢刀。
无边沙漠天边残日还未落,昏暗中隐约地能看见临洮。
想起昔日长城脚下麝战急,都说将士们当年的斗志高。
从古到今这里是黄沙弥漫,战士的白骨在蒿草中乱抛。
译文3:秋凉了,戍边的将士们饮马渡江,水冰凉风似刀割。
放眼望去,太阳还没西落,只见一片沙漠。
远望临洮已是昏暗不清。
联想到从前在这一带进行的激烈的战斗,将士们意气风发,斗志高昂。
这里从古到今都是黄沙充塞的征战之地,战死者的白骨混迹在野草之中。
赏析: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经常发生战争。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5篇)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塞下曲·饮马渡秋水作者: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作品注解1、黯黯:同“暗暗”;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作品韵译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作品评析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塞下曲王昌龄唐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①饮马:给马喝水。
②平沙:茫茫无际的沙漠。
③没:落。
④临洮:甘肃地名。
古长城的起点。
⑤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⑥咸:都。
⑦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译文】:让马喝完水渡过秋水,河水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刀割一样。
一片大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
昔日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士们士气高昂。
自古至今,这里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士们遗下的白骨散落在蓬蒿间。
【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荒凉的塞外,散落在蓬蒿里的将士白骨触目惊心,寄托了诗人对征战将士的无限同情。
塞下曲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唐代]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唿。
赏析: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
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勐而又矫健的形象。
“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
“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
”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
并且用一种大型勐禽“鹫”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
“燕尾绣蝥弧”(蝥音wù),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
“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
”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
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帜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
诗中特意指出勇勐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全诗翻译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全诗翻译赏析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全诗翻译赏析塞下曲王昌龄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①足:满。
②蓬: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③蒿:蒿子。
原诗为乐府诗,是一首边塞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漠、凄凉、目不忍睹的“沙场图”——滚滚黄尘充满天地,风沙不息,自古依然;极目远望,别无所见,唯有森森白骨与蓬蒿零乱混杂而已。
两句诗集中反映了对连年拓边战争的厌倦和愤怨情绪,形象逼真,情景交融。
“足”、“乱”二字加强了凄凉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很有特色。
【诗文解释】让马喝完水渡过秋水,河水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刀割一样。
一片大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
昔日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士们士气高昂。
自古至今,这里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士们遗下的白骨散落在蓬蒿间。
译文1: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译文2:饮完战马度过秋天的江水,江水冰冷寒风似尖利钢刀。
无边沙漠天边残日还未落,昏暗中隐约地能看见临洮。
想起昔日长城脚下麝战急,都说将士们当年的斗志高。
从古到今这里是黄沙弥漫,战士的白骨在蒿草中乱抛。
译文3:秋凉了,戍边的将士们饮马渡江,水冰凉风似刀割。
放眼望去,太阳还没西落,只见一片沙漠。
远望临洮已是昏暗不清。
联想到从前在这一带进行的激烈的战斗,将士们意气风发,斗志高昂。
这里从古到今都是黄沙充塞的征战之地,战死者的白骨混迹在野草之中。
【词语解释】饮马:给马喝水。
平沙:茫茫无际的沙漠。
没:落。
临洮:甘肃地名。
古长城的起点。
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咸:都。
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塞下曲(王昌龄)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王昌龄)原文及赏析塞下曲(王昌龄)塞外青山绿水间,西风岚色软如酥。
冰雪林中葱玉发,朝阳红处女妆初。
犹记得、那三五个男儿,挺胸凸肚弓如虎。
处士老人撑破篷,使儿闲行不拘束。
射杀曲阜丢下弧。
此子长大为豪杰,平生志在补天裂。
云中白玉戍青云,从西家门窥陇表。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世间虽无闲人事,不妨有官名学尚。
披上青衫人未老,心境恍若少年时。
横眉黛眼童真童,回首行云不记年。
纵使天下有豪杰,未逢英雄知己难。
寻常行处青松树,与雪共练白云鞭。
赏析:《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佳作,歌颂了塞外的美景和那些勇敢、豪杰的男儿们。
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原文和赏析进行介绍。
首先,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塞外的壮丽景色。
塞外的青山绿水在西风的吹拂下如同软酥,给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感觉。
冰雪覆盖的林中,树木葱茏,闪烁着玉一般的光辉,与初升的朝阳交相辉映,犹如少女初妆般美丽动人。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那些塞外的豪杰们。
他们身材威武,英勇无畏,手持弓箭如同虎豹。
不管是老处士还是年轻的勇士,他们都自由自在地穿越于草原之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英姿。
就连曲阜也被他们所射杀,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威力。
然后,诗人描写了一个自幼立志的豪杰,他手握白玉柄的剑,站在白云之上,窥视着塞外的风光。
他的人生志向在于修复乱世,他的目光超越了人间俗务。
然而,天若有情,天亦会衰老,人间正道也会面临乱世的侵蚀。
尽管世间事务繁杂,但他并不介意名利,而是专心致志地钻研治国理政的学问。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的心境。
他穿着青衫仿佛还是少年时那般年轻,心境仍然那么纯真。
他眉眼之间流露出童年时的稚气,回首望向远方,触动了他的神思,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虽然天下有很多豪杰,但真正能够理解他的人却很难找到。
他寻找安宁之地,在青松树下与雪共同修炼自己的剑术。
通过这首诗,王昌龄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赞美了那些英勇豪杰,并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既有景物描写的细腻与生动,又有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思索,充满了深意,是一首具有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的佳作。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塞下曲原文及赏析塞下曲原文及赏析1【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意思】漆黑的夜晚宿雁惊起高飞,敌人悄悄地逃跑。
这首诗写雪夜追敌,显示了将士的果敢、善战和环境的艰苦。
单(chan)于: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此指敌军统帅【全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鉴赏】一、二句点明敌军战败溃退,趁着黑夜逃跑的具体时间和情景。
“雁飞高”,从侧面写敌人逃跑,因其惊起了栖息的雁群而飞向高空。
这个“遁”字,把他们逃跑时的狼狈相勾勒得十分形象。
同时,也是诗人有意地将敌人比作惊飞的雁群,用以表示蔑视之意。
三、四句歌颂这场伏击战的指挥者的胆识与韬略。
将军一声令下,率领轻骑追歼敌人,刹时间,大雪迎风扑面,将士们手中的弓刀上落满了一层雪花。
其实,诗中所写仅是战斗的开始,并非是战争的高潮。
而诗人却抓住一刹那间最富于表现力的“特写镜头”,加以集中概括,把当时的战争氛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那种更激烈、更壮观的厮杀场景,却留在人们的联想之中。
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确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赏析】这一首是写将军雪夜围敌、乘胜追击的情景。
由于指挥英明,将士奋勇,已将敌人团团围住,迫使敌人企图突围逃跑。
月黑之夜,惊醒了栖睡的雁群,夜雁高飞的现象引起了将军的警觉,果断作出决定,单于要遁逃,立即派轻骑追击。
就在乘胜追敌中,天下大雪,纷纷扬扬的白雪落满了出征将士的弓和刀。
这是一幅多么雄壮的雪夜歼敌图景啊!必胜信心,顽强战斗,豪情满怀,沉雄气韵,边塞壮士保家卫国的飞扬神采跃然眼前。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2【诗句】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出处】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一)》。
【意思】从古以来幽并豪客慷慨赴边沙场终老,谁学那游侠浪子只是矜夸手中剑利、座下马好。
【全诗】《塞下曲四首(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塞下曲四首》原文及赏析《塞下曲四首》原文及赏析1【诗句】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出处】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一)》。
【意思】幽并:幽州,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一带。
《隋书·地理志中》:“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 尘沙:幽、并二州外接沙漠。
句意:幽、并二州健儿,历来习于征战,都在茫茫的黄沙中渡过一生。
【全诗】《塞下曲四首(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①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②幽并:幽州和并州,指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客:戍边战士。
尘沙老:指在边塞沙漠中老去。
尘沙,幽并相拼的沙漠,代指边地。
③矜夸句:夸耀自己善于驰骋而去惹是生非。
紫骝马:泛指骏马。
【全诗赏析】王昌龄的边塞诗大多气势昂扬,曲意深远,可与岑参媲美。
虽然刚刚初秋八月,可是萧关大道却是一派衰败景象:孤蝉哀鸣,桑叶凋落,桑林空寂。
处在出塞入塞的边关重地,在侵透心底的阵阵寒气里,处处是枯黄的芦草,毫无生气。
诗人遥想从古至今有多少来自幽州并州的戍边将士,在这里共伴黄沙抵风抗寒戍守边关,又有多少人埋尸黄沙。
诗人劝喻世人,不要学那些游侠儿,逞武恃强,夸赞什么自己的马好,功夫好,义气深。
那和这些戍边健儿比来,太无聊了。
这首诗赞讽并存。
首句虽言鸣蝉,实为写人。
由于古人多在村庄边植桑故有以桑梓代家乡的说法。
因此,此处之桑林也有家园、村庄之意。
本该繁荣的庄园,因战争而空;不管哪里来的好汉,都是抛家舍业到边关来征战,这征战又使多少人没了收成,空了家园。
但也正是这些健儿抛家园,才得以保住国家安宁。
所以诗人在写征战之士的辛苦之时,更道出他们的豪情。
劝那些自恃勇武的人向他们学习,保家国平安;同时也讽告那些勇武恃侠的人,不要因功好战,挑起这毁家失业的战争。
此诗写出了保家卫国健儿们的辛苦,也道出了对他们的敬意,婉曲的诉出了对世人的希望,同时表明了作者希望远离战争,企望和平的愿望。
《塞下曲》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塞下曲》王昌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第一首诗通过描写蝉鸣、空桑林、萧关道、黄芦草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
诗中“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州和并州一带的豪杰们的惋惜之情,他们为了追求功名而投身沙场,最终却只能与沙尘为伴,终老一生。
最后两句“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则对那些自恃勇武、夸耀宝马的游侠儿进行了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诗主要描写了战争的艰苦和残酷。
诗中“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两句,描绘了战士们在寒冷的河水中饮马的情景,表现了战争的艰苦。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两句,描绘了战场的辽阔和阴沉,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看法,认为战争中人们的意气很高,但实际上战争是残酷的。
最后两句“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第三首诗主要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卒的同情。
诗中“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两句,描绘了朝廷大规模征兵的情景,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性。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两句,描绘了朝廷对出征将士的重视和郡国对他们的迎接,表现了朝廷对战争的重视。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几万名出征的将士无一生还,表达了诗人对士卒的同情。
最后两句“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节约宫廷厩中的马匹,分赐给边城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四首诗主要描写了战争的悲壮和对死者的哀悼。
诗中“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两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悲惨气氛,已经埋葬了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两句,描绘了霍将军的部曲们都来吊唁他,他的死讯传遍了燕南代北。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两句,描绘了霍将军的功勋被废黜,他的部队也被分调,表达了诗人对霍将军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则描绘了朝廷再次派遣军队前往边疆戍守,诗人只能对着边塞的云彩哭泣,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王昌龄《塞下曲》全诗翻译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塞下曲王昌龄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①足:满。
②蓬: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③蒿:蒿子。
原诗为乐府诗,是一首边塞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漠、凄凉、目不忍睹的“沙场图”——滚滚黄尘充满天地,风沙不息,自古依然;极目远望,别无所见,唯有森森白骨与蓬蒿零乱混杂而已。
两句诗集中反映了对连年拓边战争的厌倦和愤怨情绪,形象逼真,情景交融。
“足”、“乱”二字加强了凄凉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很有特色。
【诗文解释】让马喝完水渡过秋水,河水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刀割一样。
一片大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
昔日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士们士气高昂。
自古至今,这里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士们遗下的白骨散落在蓬蒿间。
译文1: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译文2:饮完战马度过秋天的江水,江水冰冷寒风似尖利钢刀。
无边沙漠天边残日还未落,昏暗中隐约地能看见临洮。
想起昔日长城脚下麝战急,都说将士们当年的斗志高。
从古到今这里是黄沙弥漫,战士的白骨在蒿草中乱抛。
译文3:秋凉了,戍边的将士们饮马渡江,水冰凉风似刀割。
放眼望去,太阳还没西落,只见一片沙漠。
远望临洮已是昏暗不清。
联想到从前在这一带进行的激烈的战斗,将士们意气风发,斗志高昂。
这里从古到今都是黄沙充塞的征战之地,战死者的白骨混迹在野草之中。
【词语解释】饮马:给马喝水。
平沙:茫茫无际的沙漠。
没:落。
临洮:甘肃地名。
古长城的起点。
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咸:都。
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古诗塞下曲·边头何惨惨翻译赏析
古诗塞下曲·边头何惨惨翻译赏析《塞下曲·边头何惨惨》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前言】《塞下曲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
第四首诗写一位将军因战殉国后被埋葬的场面,透露出了作者对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以及对连年征战的批判。
【注释】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
这里借指当时战功卓著、以身殉国的将军。
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后汉书·百官志》谓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
此指“部下”。
燕南代北:泛指当时的北部边塞。
黜:贬斥,废免。
寻:不久。
黄龙:古城名,即龙城。
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翻译】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赏析】第四首前两句以汉朝霍去病代指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边疆将领。
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将军。
然后写将军的部下都前来祭奠他,他的死讯使广大的北方边境为之震动。
这四句从侧面烘托了将军生前深孚众望,深受士卒爱戴,威震边疆的名将风采,他的死是天下百姓的一大损失。
第五、六句写了忠实的部曲在将军生前随他转战北方广大而漫长的边境地带,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今将军去世,他们的功勋人多被取消了,而且他们所率领的部队不久也会被调离开去。
接着写将军的旧部们虽被剥夺了功勋,但还将被派往别处的的边地驻防,他们悲愤不已,却也只能是对天痛哭。
全待叙事严整有序,笔力雄健奔放,格调悲壮沉雄,诗人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记录了一位将领的丧葬场面,并由此而折射出军队之中由于有功难赏,致使英雄流涕的不公平现像,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深刻的内部矛盾,对有功将士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更遣”二字值得玩味,愈显朝廷对有功将士的不公,扼腕叹息。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赏析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原文+赏析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赏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
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塞下曲四首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塞下曲四首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一位大将从宫中奉旨出征,全权征调天下的兵马。
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参战数万将士多而杂乱,经过战斗后却无一生还。
我希望宫中享乐用的马,能把赐给守边将士以御外敌。
边关是一片悲戚的气氛,因为刚刚埋葬了因战殉国的霍将军。
他的部分都来吊唁他,他的死震动了北方地区。
将军离世,部下功勋被废,他们不久也将被分调。
将军的部下仍被派去守边,而他们悲愤,也只能仰天痛哭。
注释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
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饮(yìn)马:给马喝水。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四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古诗简介《塞下曲》为卢纶的组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
语多赞美之意。
翻译/译文塞下曲其一翻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
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塞下曲其二翻译: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塞下曲其三翻译: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注释塞下曲其一注释:鹫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
蝥弧:旗名。
独立:犹言屹立。
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塞下曲其二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棱角。
也指多棱的山石。
塞下曲其三注释: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鉴赏塞下曲其一赏析: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
本诗描写了勇猛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下曲王昌龄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的《塞下曲》是著名的边塞诗作,塞下曲·其一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而塞下曲·其二展现的是军旅生活艰难以及战争的残酷。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的《塞下曲》,欢迎阅读!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称道的。
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
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
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诗人先以“蝉鸣空桑林”强烈渲染悲凉之氛围,写得有声、有境、有情。
尤其是著一“空”字,就给人造成一种萧瑟之感,面对叶尽林空,耳听寒蝉悲鸣,行人又将何以堪?诗的头两句,点出时令和边塞的具体地点,同时通过蝉鸣空桑林的描写,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的环境气氛。
一个“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明林中空空,一片萧瑟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荒僻之感。
诗人还以寒蝉凄切的鸣叫声,进一步烘托边塞的萧条荒僻。
三四两句,一方面从戍边将士“出塞入塞”中,暗示这秋高马肥的季节,边塞形势紧张,一方面又从萧关内外处处是黄芦枯草的廷期环境描写,来显示将士守卫边地的艰苦。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
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
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本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韵译】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赏析】
《塞下曲》系由汉乐府《横吹曲辞》中的《出塞》《入塞》衍变而来,内容多写边塞战事。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开元二年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
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足”是充满的意思。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
“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
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
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