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本身包括有两方面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由于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因而具有作为一般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物性,例如生育、饮食、新陈代谢等等,这种自然属性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前提。

人的社会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人总是劳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说,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

他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

而其中的生产关系是各种关系的基础。

因此,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就成为人的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

人的本质属性就成为了人的社会性。

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加上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具体人性也是不断发个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活动、生活经历、意识及其具有连续性的历史过程的构成物,是以其生命为其物质承担者的,在其活动中实现的同他人,同社会的社会关系之网的网上纽结。

每个人的自我,都要依赖于社会集体,通过同他人、同社会发生现实的关系而取得自己的存在,自我实现于人类社会的共同活动之中,为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所不断充实和改变。

“由于人们的共同生活条件,人的自我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人类的、国家的、民族的、集团的共性;又因为个人所处的生活条件和从事的活动不尽相同,每个个体的自我又具有某种不重复性和惟一性。

如果使人的自我脱离他的全部社会关系,脱离他的活动,脱离构成他实践和认识活动前提的客观世界,脱离他的生存条件,脱离他自己的肉体,这个‘自我’只能是虚幻的想像物。

”正是对自我的认识与探索,才会促使人们进一步寻觅人的价值,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对人生意义的评价。

!" 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为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统治阶级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价值的说教行为,曾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这在当时有其进步作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人的本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类共同具有的特征和本质属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与人的个体差异无关。

人的本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它不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改变,但会受到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

社会关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行为。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论述强调了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人的社会性表现在人类必须通过相互合作来生产生活资料,通过社会交往来满足自身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人的社会性是人类共同的特征,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

马克思还强调了人的创造性。

他认为,人不仅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还能够改造自然环境,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

人的创造性表现在人类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来改变自身和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的创造性使人类能够超越动物的本能和直觉,具有思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论述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和创造性,认识到人类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对人的本质的影响,意识到人的本质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人的本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和展示。

人们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实现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通过科技创新和创业实现了更多的个人发展。

然而,人的本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如社会分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探索和发展人的本质,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理想主义色彩的局限性,但《手稿》还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一般思考。

标签:《手稿》;人的类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

1843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

《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態。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1、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1]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

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即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本真。

人的本质不仅是一种生物属性,更是一种社会历史属性。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说明了人具有社会属性和社会需求。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赖社会。

在社会中,人类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组织。

人不能孤立存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次,马克思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劳动活动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

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手段,也是人类与自然和社会互动的基础。

通过劳动,人类得以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

此外,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可变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展和发展而不断演变。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人,由于受到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本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在原始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劳动和简单的社会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则呈现出了被剥削和压迫的状态。

最后,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论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一些固有规律,为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通过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们的自由和幸福。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人的本质是可变的、历史的。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对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的本质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深刻社会理论和政治思想的哲学体系,一直以来都在探讨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旨在理解人类的本质属性以及社会和经济条件如何塑造和影响这些属性。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强调了其在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重要性。

1. 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可以追溯到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历史背景对于人的本质的塑造作用。

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本质属性包括社会互动、合作和共同劳动等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来发展和展现的。

在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的本质得以表现。

这意味着人的本质是历史性的,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下的人的本质可能有所不同。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人的本质的重要影响。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它决定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方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建立的,因为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和机会都受制于经济结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它们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维护者,它们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人的本质也受到上层建筑的塑造和影响,包括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

3. 阶级斗争与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是由阶级对抗和斗争驱动的。

阶级斗争是人的本质发展和解放的动力之一。

不同阶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这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和行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人的本质解放的前提,因为他们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受到最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4. 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本质最终,马克思主义展望了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消除了私有制、阶级和剥削的社会形态。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浅谈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核心部分,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迷的最好解答,也为科学地认识人自身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不是作抽象的、固定的、片面的理解,而是作具体的、开放的、全面的理解,即从实践原则出发把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能动展开和实现过程。

这一思想成果凸现了唯物史观的内在精神,对于我们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内涵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和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但他所说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马克思指出,人之所以能成其为人,人的本质存在的根据是生产劳动。

把社会实践作为整个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完成哲学上伟大变革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在考察人的本质时,也十分强调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意义。

“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和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认为爱、理性等是人的本质。

对此,马克思也并不赞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本质的另一个命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存在,而是看作感性活动的存在。

正是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本质的扬弃,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关于人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人的社会关系,用人的社会存在来代替人类的存在,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

这就是说, 对人的本质的确定不能以某种抽象的原则,而应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去进行。

所以是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孤立、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合作的总体,这就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正式在社会关系基础上才形成了人的本质。

马克思对于人的阐述

马克思对于人的阐述

马克思对于人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追求是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对人的深刻理解,使人的解放具有丰富的内容。

马克思超越了传统哲学,在对人的理解问题上,也实现了从抽象的、一般的人到现实的、具体的人的转变。

梳理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可以选取如下四条论断。

01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5年的春天,马克思写下了一句传世名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并不是要给人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指出了理解人的本质的思路和方法。

相比于抽象讨论人的本质,马克思更愿意讨论现实社会中的人的存在状态。

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讨论人,还是从现实生活出发讨论人,这是马克思青年时期颇为纠结的问题。

直到1845年,马克思确立了面向社会历史的新哲学,这个问题才豁然开朗。

理解这个命题,就不能把人理解为具有先验不变的本质,而要看到人实际上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无论是从生物层面强调人的欲望和冲动,还是从意识层面强调人的理性,都容易把一种永恒不变的本质加诸人。

但是,所谓人的本质,并不是历史发展的起点,而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

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个体,与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以物理学中“原子”的方式理解个人,对应着商品经济的普遍化。

而从社会关系中理解人,则意味着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

只有改变世界、改变社会关系,才能丰富人的本质,推动人的发展。

02 人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马克思强调从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人,并进一步具体化地提出了“现实的个人”。

“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这些个人有肉体组织,离不开与其他自然的关系。

但人与其他动物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人们以自己的生产劳动为中介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直接活在自然状态之中。

“现实的个人”也是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

这种交往体现在家族关系的构建上,进行人类自身的繁衍,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上,以及民族和民族的关系上,并最终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从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两个层面,客观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所谓类本质,也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个体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本质就是个体本质和类本质的辩证统一。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对以往人学理论的超越,包括对抽象人性论和以往人的本质论的超越,并对人性的善恶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个体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当代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是什么即人的本质问题作了系统化的阐释。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反对一切抽象的人性理论,他主张和坚持的是具体人性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是劳动,将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实践基础上从两个不同角度客观辩证全面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即人的类本质和人的个体本质两方面内容,而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为我们正确的认识人和对待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实践基础上的“内涵”揭示对于人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几千年来众多哲学家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却并没有得出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

大部分学者以唯物辩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充分尊重客观之间的前提下,对过去的有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进行了大胆的借鉴和创新,从两个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内涵。

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区别于其他非人类的独特的固有属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地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从上面的话中,正是说明了人和动物的区别。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物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而与所处环境产生形式各异的反应,人类与“非人类”的本质差异在于,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客观环境进行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改造。

也只有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方能真正揭示出人的本质,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科学基础。

在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需要;当代意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每个时代的思想家都不断追寻的永恒的命题。

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

在《莱茵报》时期,由于受黑格尔的影响,他主张“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

在《德法年鉴》时期,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他讲过“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他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生产劳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

1845年的《神圣家族》提出人的“实物本质”,接近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规定人。

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方面揭示人的本质,提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

1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含义1.1 “人的本质即劳动”马克思首先把人的本质和劳动联系起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虽然他此时的思想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联系起来;指出了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质的不同。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

历史告诉我们,人是通过劳动从动物中提升出来。

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特殊方式。

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证人们吃、穿、住和其他的必需品。

纵观人类历史,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

浅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

浅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

浅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一词就已经被人们不断地提及,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却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本文将从人的本质根源出发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自由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思想;人的解放;自由观一、人的本质自由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可见,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人的本质作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定,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P. 60),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概括来说,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为:第一,人的本质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的本质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着的。

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随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展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第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并不在于人具有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而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的产生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人生下来就会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不仅要受到父母、亲属的影响,而且还深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影响。

第三,人的本质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不同的阶级、甚至同一阶级不同阶层中的人都有不同的本质。

此外,还表现为人的本质的实践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则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

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20世纪的哪个时期?它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具体来说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德国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和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为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哲学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动了哲学的革命性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几个重要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其中,唯物论指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论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

主体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客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认识,从而获取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和实践的检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理解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个体的自由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人的自由不是与他人的冲突和压迫相对立的自由,而是通过解放个体和解放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的。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论的根源、基础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对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战略思考,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自我解放和发展。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

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 宗教把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段话包含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我们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要点

我们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理论要点

(三)人的价值的实现
第三,进行人生修养,自我 反省,追求最需要追求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 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对人 生观和价值观建设,都有积极意
(三)人的价值的实现
第四,努力做到社会价值与 个人价值相统一。
在重温、思考问题中结束。
(一)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1.物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所谓“物的价值”,就是 物对人的意义,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实 质上就是指事物或现象对人的有用性,它 以人的需要为依据。
2.人的价值问题的提出。


) 马
1.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



2.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但更重要的人是目的。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 本质理论的应用分析
1.人性的善恶问题。
2.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问题。
3.“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天生是 一种“自私的动物”(自私是人天生的 本性)的问题。
二、人的价值
与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人的 价值问题。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 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 学在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人的价值问题,全面阐述 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条件,为我们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科学的 指南。
人之性善也,犹水 之就下也,人无有不 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 善者伪(人为) 也。
——荀子


告子主张“无善无恶” 论
杨雄主张“善恶混合” 论
3. 近代社会,对人的本质的认 识处于抽象的人性论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人的物质基础劳动创造自由意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人的物质基础劳动创造自由意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人的物质基础劳动创造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人的物质基础、劳动创造与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源自于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与自由的理解展开论述。

一、人的本质:物质基础与社会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是通过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分析而得出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进程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概括。

首先,人的本质的形成与物质基础密切相关。

人是一个社会的动物,而社会的存在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生产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因此,人的本质可以说是通过物质生产和社会劳动的实践活动而得到充分展现和实现的。

其次,人的本质还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仅仅是作为个体存在,更是作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来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被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通过社会交往、互动与合作,形成了各种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制度。

这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演化,不仅仅是对人类本质的实现和反映,更是对人的自由发展和解放的前提。

二、劳动创造: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劳动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劳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物质生产本身,更在于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首先,劳动是人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自由的重要手段。

通过劳动,人们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人们发挥自己主体性和创造力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必要条件。

其次,劳动也是人们实现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转变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界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界定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观点马克思基本原理专业周兰婷 2012020068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一、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具体本质;三、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关键词: 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Abstract: Marxism contends that the viewpoints of human nature mainly have three: First, labor is human generic nature. Second, the total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 is human material nature. Third, huma n’s need is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nature.Keyword: human nature; labor; the total sum all social relations; nee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都是可以找到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马克思先后给人的本质作了三个界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别对人的本质做了不同的阐述。

一、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去寻找人的本质,而且实践的基本形式就是劳动。

所以说,劳动是人的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到:“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这就明确地把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体现人的类本质和特性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马克思主义对人哲学上的理解为: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

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论是自然还是社会人其总体的都是通过人的内、外矛盾关系形成自我解放的主体矛盾关系。

人的自然本质是动物的进化产物,人超越自然的创造是人本身。

人性就此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阐述:1、自觉是人的基本属性,其贯穿内外矛盾。

人是自觉必然的主体。

人的一切行为即为有意识认识、解放自我的存在。

意识的基本属性就是自觉的属性,人性的根本内容就是自觉。

2、实践是自觉的。

人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自然及社会关系的存在。

以实践发现自觉的认识,以实践解放自我的创造。

创造自我的实践是解放的基本路径。

3、解放自我的主体。

以实践的劳动创造人类自我存在,形成自我存在的发展。

人自然的受外在物质世界的约束,人类的产生是对于自然的解放,获得对于自然的相对自由。

新生个人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自我必然与旧世界产生矛盾,人类通过扩展实践范畴,创造新型实践工具来解放人的内、外矛盾。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自我实践能力才可以发展自我的存在。

人的基本创造力即生产力是人类发现、创新具体自然及社会矛盾的总体总体。

生产力具体表现为劳动力。

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

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质PPT课件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质PPT课件

-
6
三、马克思对人的理解
2.人是多重矛盾关系构成的统一体
人的本质
A.人与自然 a. 与自然界限分明,在与自然对立中实现自我; b. 与自然处于统一体关系当中;
B.人与社会 a.在与他人的生存竞争中存在 b. 又在与其他个体个体本质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社会的人
C.人与自身 a.自我的生命处于矛盾的统一体 b.始终追求对当下、肉体、短暂的超越
、 马 克 思 对 人 的 理 解、Βιβλιοθήκη 人 的 本 质 把 握 起 来



-难
、 人 的 本 质 问 题 是 哲 学 的 难 题
人 的 本 质
2
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难题
1.人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人类最为永恒的难题
2.人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3.人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包括以下问题:
人的本质
12
六、马克思对人未来发展的诉求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诉求 3.自由个性阶段 (1)真正丰富的需要 (2)自由自主的活动 (3)自由而全面的社会关系 (4)自由个性
-
人的本质
13
谢 谢 观 看
-
14
寻找决定性特征 寻找本原或原型
但这些方式如果用在人之上,就会存在问题
-
5
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对人的理解
1.人的生命本身具有二元结构,不能用科学式思维思考人
A.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的根本区别:自为与自在的统一 B.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 C. 生命性与超生命性构成人的生命的双重内含
a.生存与生活的区别 b.人在生活中生成自身的本质 c.具体人的人性差异 D.人是双重生命的统一
3. 从人的本性上看,人的本性的现实表现是多面的和矛盾的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1、引言马克思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被誉为现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以广泛而深刻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论文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进行探讨。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包含两个方面:人的物质性和人的社会性。

人的物质性是指人类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并适应它的生存方式。

人的社会性则是指人类在社会性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集体现象,即是指人类自身相互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关系的形成和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阐述人的社会性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类是社会存在,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根源,人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

人们的生产活动、交往与合作、意识形态、政治权力、文化娱乐等活动都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与变革而发生改变的,这种改变是一种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历史发展。

这种发展就是采取一种必然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指出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由这种矛盾驱动着催生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变革和进步。

一个人的生产活动、观念和文化都是受到其社会角色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如果需要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就需要深刻认识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以及现有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人的本质和人的意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和人的意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的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具体表现。

而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的意识是由社会现实所决定的,而人的本质则是由人的物质生存、物质需要和物质文化要求所形成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意识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

人类的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从“社会关系”到“需要” a.需要与人的社会性的内在关联 b.实践是两者关联的内在基石 c.自然需要和精神需要也体现人的本质需求
人的本质
六、马克思对人未来发展的诉求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诉求 1.人对人的依赖关系 (1)自然化的需要 (2)原始丰富的活动 (3)依附的社会关系 (4)缺失的个性 2.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1)商品化的需要 (2)能动-片面的活动 (3)物化的社会关系 (4)独立-物役的个性
人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把握起来存在困难
对人的本质把握起来困难还在于,难以找到一种认识人的方式: 认识物的方式:求同存异 寻找决定性特征 寻找本原或原型
但这些方式如果用在人之上,就会存在问题
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对人的理解
1.人的生命本身具有二元结构,不能用科学式思维思考人 A.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的根本区别:自为与自在的统一 B.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 C. 生命性与超生命性构成人的生命的双重内含 a.生存与生活的区别 b.人在生活中生成自身的本质 c.具体人的人性差异 D.人是双重生命的统一
人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把握起来存在困难
1.从整个人的发展性上看,人是不断生成的过程 2. 从人的真实生活看,人的生活是丰富的,无法准确的 确定什么样的生活才与人的本质相关 3. 从人的本性上看,人的本性的现实表现是多面的和矛盾的
4.从人的个体性上看,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
5.从对人的把握方式上看,人是主体,更是对象 6.从人的存在方式上看,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
人的本质 五、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3)人的需要 A.人的需要是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 B.人的需要是生成社会关系的动力 C.人的需要受社会条件制约和影响
a.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b.受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财富的多寡 c.受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 d.受交往的发展程度制约 e.受社会分工和人们在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制约
三、马克思对人的理解
3.人体现为自我生成的过程
A.在类意义上,人是自我生成的 B. 在个体意义上,人同样是自我生成的
人的本质
四、马克思对人的本性的理解
1.以批判恒久不变的人性为起点 2.认为人性与社会历史和阶级状况相互关联 3.没有恒久不变的人性
人的本质
五、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人的本质的三重逻辑 (1)人的本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A.何谓自由自觉活动 B.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C.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D.劳动实现真正的自由自觉是理想目标 (2)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A.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性、生物性,而是社会性 B.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是社会关系 的总和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
六、马克思对人未来发展的诉求 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诉求 3.自由个性阶段 (1)真正丰富的需要 (2)自由自主的活动 (3)自由而全面的社会关系 (4)自由个性
谢 谢 观 看
三、马克思对人的理解
2.人是多重矛盾关系构成的统一体
人的本质
A.人与自然 a. 与自然界限分明,在与自然对立中实现自我; b. 与自然处于统一体关系当中; B.人与社会 a.在与他人的生存竞争中存在 b. 又在与其他个体个体本质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社会的人 C.人与自身 a.自我的生命处于矛盾的统一体 b.始终追求对当下、肉体、短暂的超越
D.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
a.需要总是被意识到的需要 b.需要引发人的创造性活动 c.需要的深化拓展产生新的需要 d.人满足需要的创造性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需要
人的本质
五、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4)人的本质的三重规定性的内在逻辑 A.“自由自觉活动”到“社会关系”:从抽象性到具 体化 a.从“应然”到“实然” b.从人与动物区别到人与人的区别 c.从静止的理论抽象到具体历史的变化
人 的 本 质
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难题
1.人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人类最为永恒的难题 2.人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3.人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包括以下问题: 人究竟与动物有什么差别?
人有本质吗?如果有,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有本性吗?人的本性为何? 人有理想的存在方式吗? 4.人们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形成了对人的认识
人 的 本 质
人 性 篇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五 、 马 克 思 对 人 的 未 来 发 展 的 诉 求

四 、 马 克 思 对 人 的 本 质 的 理 解
三 、 马 克 思 对 人 的 理 解
二 、
人 的 本 质 把 握 起 来 存 在 困 难
一 、 人 的 本 质 问 题 是 哲 学 的 难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