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指导:新生儿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如何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呢
![如何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呢](https://img.taocdn.com/s3/m/a51525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e.png)
如何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呢黄疸是一种临床表现,通常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的,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睛组织的黄色染色。
黄疸可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区分这两种黄疸类型对于确诊疾病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一些关键因素。
1.发病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或第一周内,通常在第二到第三天开始出现,之后逐渐减退,约在第二周消失。
病理性黄疸则没有特定的发病时间,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出现。
2.临床症状生理性黄疸的黄染色是轻度的,主要出现在面部和脸部,通常不伴随其他症状,如食欲丧失、体重下降或恶心等。
病理性黄疸黄染色更为明显,可能出现在全身,而不仅仅是面部。
此外,病理性黄疸常常伴随其他病症,如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
3.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胆红素排泄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5 mg/dL。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肝脏不正常代谢胆红素或阻塞性胆汁淤积等原因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通常超过10 mg/dL。
4.水肿和腹泻生理性黄疸通常不伴随水肿或腹泻,患者的皮肤弹性正常,尿液和粪便的颜色也正常。
病理性黄疸可能伴有水肿,尿液变深,粪便变浅或发白。
5.胆红素血症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由于胆红素不正常代谢引起的,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高。
而病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或胆道梗阻等原因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6.相关病史和检查结果生理性黄疸通常没有与之相关的妊娠或家族病史,并且其他临床检查结果正常。
病理性黄疸可能与其他疾病或药物有关,并且相关的体征和检查结果可能会显示肝脏或胆道系统的异常。
当无法确定黄疸类型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和相关病史来做出判断。
如果诊断仍然不确定,可能需要做进一步的血液测试、超声检查、CT扫描等来明确病因。
教案(新生儿黄疸)
![教案(新生儿黄疸)](https://img.taocdn.com/s3/m/6f590e9d915f804d2a16c154.png)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14临床
课程:新生儿黄疸
教案编号: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课后思考题: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孙锟,沈颖主编《儿科学》,第五版,2014 年。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习委员,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
二.讲授教学内容
1、新生儿黄疸概述2分钟
2、新生儿黄疸代谢特点5分钟
3、新生儿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及鉴别要点15分钟
4、新生儿黄疸实验室检查5分钟
5、新生儿黄疸诊断5分钟
6、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随防13分钟
教学小结与检测: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教学后记: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
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https://img.taocdn.com/s3/m/cb6ccfecfc4ffe473368abfe.png)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1、从出现时间上区分: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早产
儿(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
即出现。
2、从持续时间上: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3、从黄疸的程度上: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较轻,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4、从黄疸进展情况:生理性黄疸--黄疸进展较慢,每日胆红素升高< (5mg/dl)。
病理性黄疸--在一天内加深很多,每日胆红素上升大于5mg/dl。
5、从一般情况: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睡眠、
哭声、精神状态和平常一样,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可伴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
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白陶土样)者;尿液呈深黄色、茶色甚至酱油色。
6、对于黄疸消退后又出现得是病理性黄疸。
必须注意的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可以向病理性黄疸转化。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分不清楚可能会危及宝宝生命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分不清楚可能会危及宝宝生命的!](https://img.taocdn.com/s3/m/517675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b.png)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分不清楚可能会危及宝宝生命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宝宝中比较危险的病症之一,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搞清楚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一、出现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多是在宝宝出生2-3天内出现,4-5天最严重。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比生理性黄疸出现得早,通常在24小时内就会出现。
二、持续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一般是,足月儿持续7-10天,早产儿2-4周的样子。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远远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超过4周的都是病理性黄疸。
三、出现原因不同生理性黄疸1.血氧分压突然升高宝宝血氧分压的突然升高,使得红细胞破坏过多,致使血清胆红素增加,导致新生儿黄疸。
2.肝功能发育不成熟要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才能被人体排出,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胆红素的结合以及排出就会缓慢,致使血清胆红素增高,引起新生儿黄疸。
3.肝-肠循环发育不成熟新生儿肝-肠循环不成熟,排入肠道中的直接胆红素过多的被肠道所吸收,致使血清中胆红素增高,导致新生儿黄疸。
4.白蛋白功能差白蛋白运送间接胆红素到肝脏的能力不足,以至于血液中间接胆红素过高,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出现。
病理性黄疸1.溶血性黄疸因为宝宝与妈妈的血型不合等原因,导致溶血反应,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2.感染性黄疸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使肝细胞功能受损,使得间接胆红素无法很好的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被排出体外,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3.阻塞性黄疸由于先天胆道畸形使得肝脏转化间接胆红素的过程受到影响,导致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4.母乳性黄疸如果新生儿母乳的摄入量不足,会使得宝宝的胎粪排出延迟,直接胆红素排出减少,引起新生儿黄疸。
当母乳中含有较多的β-GD时,会使得肠道中的直接胆红素被水解为间接胆红素,进而被肝脏重新回收,导致肝肠循环的增加,引起黄疸。
四、血清胆红素含量不同生理性黄疸:一般来说,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足月儿经皮胆红素值小于12.9mg/dl,早产儿经皮胆红素值小于15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特征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fd7e87a0029bd64783e2cd8.png)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特征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宝宝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宝宝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6、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
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新生儿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黄疸颜色多呈近金黄色,出现的位置可遍布全身,手掌和足底较为明显。
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
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会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1光疗:是安全而疗效显著的方法,可给予24-48小时,必要时重复照射。
注意光疗时患病的宝宝应裸体,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及生殖器。
2激素疗法:激素疗法可增加肝酶活力,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并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也可以口服。
3输血浆或白蛋白:血浆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1g白蛋白可结合15mg胆红素,因而可减少间接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这样可以降低核黄疸的发病率。
4苯巴比妥作为酶诱导剂可激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加速间接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剂量5毫克/千克体重/天,口服。
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f526c5877232f60ddcca140.png)
新生儿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大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4-6天达高峰,10-14天逐渐消退。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出生后肺通气和肺循环建立,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较多,产生较多胆红素,而心生儿的肝脏细胞功能不够成熟及肝肠循环等因素所致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较深,严重时刻可引起“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符合下列情况者考虑病理性黄疸: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新生儿溶血)。
●黄疸较深,连同足底、手心的皮肤也发黄。
●黄疸持续较长、进行性加重。
●皮肤呈黄绿色,伴有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灰白色,小便深黄。
●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皮肤黄染,婴儿伴有拒奶、少哭、
多睡、呕吐、腹泻、抽搐等异常情况。
病理性黄疸可能的原因有:新生儿溶血、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胎粪延迟排出、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等。
观察黄疸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如果室内光线暗或在灯光下则看不清,如果新生儿巩膜、皮肤、粘膜发生黄染,而睡眠良好、吃奶、大小便正常,则可建议母亲适量增加自己液体摄入,以使新生儿得到
足量的水分而改善代谢。
若宝宝黄疸超过4周,或巩膜、皮肤、粘膜及手脚心均出现黄染,且黄染程度迅速加重,伴有烦躁、哭闹、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发白等异常,则怀疑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
怎么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怎么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4fd3b1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a.png)
怎么判断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新生儿的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我们知道宝宝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就医治疗,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就医治疗,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快速分辨宝宝是生理性的黄疸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呢?一、根据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判断1、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第2—3天出现,在4—6天会达到一个黄疸最高值,之后无需医治黄疸便会慢慢下降,7—10天明显消退,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2周左右黄疸便会完全消退,早产儿不会超过3周。
2、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之内或一到两周出现,之后2—3周持久不退,甚至加重或治疗后反复发作。
一般足月的宝宝如果黄疸2周后不见消退,即可立即就医诊治,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
二、根据宝宝出现黄的部位判断1、生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在宝宝的脸部、眼睛和前胸比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可先观察,多喂宝宝喝水,促进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2、病理性黄疸黄疸发黄的部位除了眼睛、脸部发黄,宝宝的身体其他部位也很黄,家长们可通过按压宝宝身体的任何部位,若皮肤呈现是黄色的,那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三、根据宝宝的大小便判断1、生理性黄疸如果宝宝是生理性黄疸的,其大小便颜色和拉便次数都正常,颜色是黄色的大便或黑绿色的胎便,每天拉大便次数8次左右,小便颜色淡黄。
2、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是病理性黄疸,可能因为先天性胆道畸形,肝胆出现问题,导致大便颜色突然变白,而且颜色越来越淡,拉便次数也相对减少,小便颜色深黄。
四、根据宝宝的病情判断1、生理性黄疸宝宝除了面部、眼睛较黄以外,其他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大小便、体温等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少数宝宝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现象。
2、病理性黄疸宝宝精神状态没有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好,有时宝宝会出现无故哭闹,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呕吐、拒绝喝奶的症状,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惊叫或身体抽搐的反应等。
新生儿黄疸的课堂总结分析
![新生儿黄疸的课堂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2bb3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1.png)
新生儿黄疸的课堂总结分析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黏膜发黄的症状。
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在经过肝脏代谢排泄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导致的。
在新生儿发病率中,黄疸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主体一、黄疸的病因1.生理性黄疸:绝大多数的新生儿出生后都会出现轻度的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高水平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黄疸通常会在出生后的数天内自行消退。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而且持续时间更久。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天性代谢异常、感染、溶血、母亲和婴儿的血型不兼容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二、黄疸的诊断和监测1.贝林指数:贝林指数是衡量黄疸程度的常用指标。
通过观察婴儿的皮肤黄疸程度和黄疸部位来确定贝林指数的等级。
2.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可以直接反映出婴儿体内胆红素的水平。
这是诊断黄疸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3.理学检查:医生还可以通过触摸婴儿的腹部来观察是否有脾肿大或肝肿大等体征,以帮助确定黄疸的原因。
三、黄疸的处理和管理1.光疗:对于病理性黄疸,光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新生儿需要被暴露在特殊的光线下,以帮助分解体内的胆红素。
2.转酮治疗:对于严重的病理性黄疸,转酮治疗可以帮助降低胆红素的水平。
转酮治疗通常是在医院进行的,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
四、护理和预防措施1.定期喂养:母乳喂养可以帮助新生儿更好地排泄体内的胆红素,从而降低黄疸的风险。
2.避免过度包裹:过度包裹新生儿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增加黄疸的风险。
适当的衣着和温度调节对于预防黄疸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黄疸的课堂总结和分析,我们了解到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之一。
通过合理的诊断和监测,医生可以确定黄疸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对于病理性黄疸,光疗和转酮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此外,护理和预防措施也可以帮助预防和降低黄疸的发生。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供更好的护理和管理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怎区分(专业文档)
![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怎区分(专业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6ee7198b9d528ea81c779c7.png)
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怎区分(专业文档)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怎区分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
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
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症状: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
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病理性黄疸通常有这样一些症状: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妈咪呵护: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
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胆汁淤积性黄疸以梗阻性黄疸而无肉眼可见的肝内外胆道阻塞为其特征,可由多种病因如药物、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妊娠、家族性等引起,临床上可表现有典疸,皮肤骚样及食欲不振,乏力等现象。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结石: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
育儿知识-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
![育儿知识-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75d4f92f121dd36a32d82a2.png)
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病理性黄疸又可以称为重症黄疸,在低,低体重,缺氧窒息或是严重感染的新生宝宝中比较多见。
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与,颅内出现,有许多的相似地方,比赛说拒哺,尖叫,嗜睡,两眼凝视,肌张力减低尖叫,惊厥以及衰竭。
病理性黄疸最突出的特点是是黄疸的情况又重又深。
1. 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3. 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
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
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4. 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宝宝黄疸若这些特点之一,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4.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5.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
比起一般的疾病,病理性黄疸病死率是相当高高,就是可以治好,其后遗症也很多,往往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病理性黄疸的其他后遗症有手足徐动,盲,聋,或者智能低下。
当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爸爸妈妈们要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千万不可以当成普通的生理性黄疸,否则就会耽误治疗,影响宝宝的一生健康了。
'。
黄疸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思路
![黄疸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ef84c9658fafab068dc02db.png)
黄疸的鉴别诊断与诊断思路1.病史采集(1)年龄与性别:婴儿期黄疸常见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管闭锁),两者的鉴别见表4;儿童期至30岁以前,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年龄;30~50岁男性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高发人群;50岁以上是肿瘤高发期,男性胰头癌较多见,女性胆管癌较常见。
(2)黄疸特征:①了解皮肤、黏膜发黄与饮食的关系,以便与高胡萝卜素血症等进行鉴别;②黄疸起病情况:如起病急或缓,是否有多人同时发病。
同时多人发病常见于病毒性肝炎;③了解黄疸持续的时间与波动情况,有利于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④黄疸对全身状况的影响:肝细胞性黄疸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者一般情况良好。
(3)伴随症状:①黄疸伴发热: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急性溶血性疾病、大叶性肺炎等。
病毒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可先有发热后出现黄疸;②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多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为夏科三联征,提示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③黄疸伴肝大: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表面光滑,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胆道阻塞,而肝脏明显肿大、质地硬、表面不平,则更多见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④黄疸伴胆囊肿大:提示胆总管阻塞,常见于胰头癌、壶腹癌或胆总管癌等;⑤黄疸伴腹水:多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等。
(4)诊疗过程问诊:患病以来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和末梢血涂片、尿常规、粪便检查、肝肾功能、血胆红素测定、腹部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如何?是否接受过任何治疗,具体治疗措施?疗效如何?(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何:如饮食、尿性状及尿量、粪便颜色、睡眠情况,体重有无明显变化等。
(6)既往史:有无肝炎病毒感染及肝胆疾病史、与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史、与毒物和药物接触史、不洁饮食史、饮酒史、疫水接触史及输血史等。
2020云南楚雄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临床知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2020云南楚雄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临床知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d1d2d269bed5b9f3f80f1c34.png)
2020云南楚雄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临床知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
疸的鉴别
以下是关于【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临床学资料: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事业单位考试中的常知识点,只有熟悉和掌握其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特点,才能在做题中区分出两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
其中,需要大家掌握住两种类型在足月儿与早产儿中的出现以及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其他条件和治疗方法。
尤其是出现和持续时间,是事业单位常出现的题眼所在。
非常有助于判断究竟为哪一型。
接下来就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
【单选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
C.早产儿3-4周内消退
D.血清胆红素8-10mg/dl
E.足月儿2周内消退
【答案】A。
解析:病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为生后24小时左右,足月儿大于2周后消退、早产儿大于4周后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为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
育儿知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育儿知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be6cf4c25c52cc58bd6bec4.png)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俗话说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新生儿还是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是会生病的,黄疸是一种新生儿容易得的疾病,病因比较特殊并且复杂。
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关于黄疸的知识。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是生理性黄疸?什么是病理性黄疸?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1.生理性黄疸是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黄疸,这个与刚出生的宝宝的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有关系,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太高,所以导致皮肤的粘膜出现了黄疸。
刚出生的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为严重。
b.满月的宝宝一般会在7~14天左右消退。
c.早产的宝宝一般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消退。
d.黄疸的程度比较轻微,宝宝也没有什么不适症状。
2.病理性黄疸与母亲还有家族病史有关系,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肝炎,感染等。
无论是哪一种疾病引起的黄疸,严重的时候会产生可能致死的“核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在于生理性黄疸的病症较为轻微,时间持续比病理性黄疸短,病理性黄疸是有疾病引起的,持续时间比较久,严重程度比较高。
如果
不知道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的那些秘密,可以查阅书籍或者是咨询医生,无论是哪一种黄疸,父母们都要及早带孩子去治疗,早日摆脱疾病。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儿科学辅导:新生儿黄疸分类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儿科学辅导:新生儿黄疸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ae0f03e3169a4517723a3d0.png)
疾病分类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即出生后胆红素的生成过多而代谢和排泄能力低下,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暂时性的、轻度的黄疸过程,称为生理性黄疸。
其特点为: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不适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
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µmol/L(12.9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26µmol/L(1.5mg/dl);④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µmol/L(5mg/d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生理性黄疸存在个体差异,也因种族、地区、遗传、和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如东方人比西方人高,母乳喂养儿较人工喂养儿高。
临床在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时,除血清胆红素为重要诊断依据外,必需结合病因和临床表现。
早产儿在缺氧、酸中毒、低体温、喂养过迟等情况下血清胆红素虽在正常范围内,已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应视为病理性黄疸。
另有部分新生儿血胆红素已达高胆红素血症,却找不出任何病因,有可能仍属生理性黄疸。
因此对血胆红素>6~10mg/dl的婴儿,均应仔细认真分析查明原因,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怎么区分?宝爸宝妈必看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怎么区分?宝爸宝妈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1f3dc2a571fe910ef12df878.png)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怎么区分?宝爸宝妈必看随着宝宝的平安降生,相信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一定是满怀欣喜和喜悦,看到宝宝激动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还有一些新生儿宝宝会在出生之后会有患有黄疸的情况,这一点家长朋友们也不要过多的担心和忧虑,相信医生会妥善处理好宝宝的黄疸问题。
但是黄疸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对宝宝来说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对于这些,家长又应该多加注意些什么呢?有关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相信这也会给家长以后更好的照顾我们的新生儿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情况,相信我们的家长朋友也一定会在平常的生活中以及所看的影视作品中有一些了解,在电视作品中,患有新生儿黄疸的宝宝们往往都会马上被送去新生儿诊室照蓝光,也有俗话说十个婴儿九个黄。
那么新生儿黄疸真的很可怕吗?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一般新生儿所出现的黄疸大多是生理性黄疸,而且这个生理性的黄疸大多可以治愈,不用过多的去进行人为干涉。
刚出生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情况,如果是严重的黄疸或者是病理性的黄疸就要及时的去医院看医生进行检查,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脑部的发育情况和身体精神系统造成伤害。
所以如果宝宝一旦发生病理性黄疸,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就医。
病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粘膜皮肤等会发黄之外,还可能脑子里的神经细胞也被染成黄色,又被称为核黄疸,同时孩子会出现抽筋,四肢僵硬或者烦躁不安,哭声发直的症状,一旦发生核黄疸,就可能会造成孩子呆傻甚至有可能会得脑瘫。
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家长一定要谨慎孩子核黄疸的发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黄疸的发展情况,在观察时把,新生儿抱到窗前,利用自然的光线,若发现孩子皮肤呈现黄色,眼白,粘膜也发黄就应该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治疗注意核黄疸的发生,以免对婴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平安快乐的成长,但是我们的孩子还很弱小,需要爸爸妈妈得保护。
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
![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704c65c6c85ec3a87c2c582.png)
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文章目录一、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二、会引起黄疸的因素有哪些三、晒太阳治黄疸有用吗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1、生理和病理黄疸的区别1.1、从出现时间上区分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则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
1.2、从持续时间上区分生理性黄疸足月儿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最长可延迟到3~4周。
病理性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1.3、从黄疸的程度上区分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
病理性黄疸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1.4、从一般情况区分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睡眠、哭声、精神状态和平常一样,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可伴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2、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2.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2.3、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
2.4、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
2010年执业护士儿科学精华: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
![2010年执业护士儿科学精华: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2246bbed1f34693daef3edb.png)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鉴别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原因
1. 胆红素生成较多
2. 转运胆红素功的能力不足
3. 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能力差
4. 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5. 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1. 新生儿溶血症(ABO, Rh血型不合)
2. 新生儿肝炎
3. 先天性胆道闭锁
4. 新生儿败血症
5. G-6-PD缺
6. 母乳性黄疸
黄疸症状
生后2~3天出现,第4~5天达高峰;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延长至3~4周。
出现过早(多数<24小时);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血清胆红素
1. 血清总胆红素<222μmol/L (13mg/dl)和早产儿<257μmol/L(15 mg/dl)
2.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34μmol/L (2mg/dl)。
1.血清总胆红素>22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 (5mg/dl)
2.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2mg/dl)ABO、Rh血型不合,G-6-PD缺乏,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新生儿肝炎,两种胆红素均可升高结合胆红素为主。
新生儿早期感染,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新生儿晚期感染,结合或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全身情况
无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有症状,随原发病及病情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50%~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②一般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后逐渐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7~9天后逐渐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消退。
③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但需注意有些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μmol/L (10mg/dl)时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总结:一般情况好;2-5日出现;出现晚,消退快(1-2周);胆红素指标涉及两个数据,小于205或12.
2.病理性黄疸特点
(1)一般情况不好,毕竟是病理性的。
(2)黄疸出现过早:黄疸可出现在生后24小时以内。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3)血清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7μmol/L (15mg/dl);或每日升高>85μmol/L(5mg/d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Omg/dl)。
(4)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5)此外,还可伴有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表现。
——总结:一般情况差;一般于24小时内出现;出现早,消退慢(>2周);胆红素大于205或12.
出现(2)(3)(4)(5)中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