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精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专业: ****************班级: *******___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6月 20日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目录1 设计任务 ..................................................................... . (1)1.1 设计题目 (1)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4 设计任务 ............................................. 2 2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 (3)3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 . (3)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3 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 (4)4( 执行机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4)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 .. (9)5.1机型的选择........................................................... 10 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 (10)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13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 .....................................................7.冲压结构的计算...........................................13 7.2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 13 8、飞轮设计.. (15)9、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5)10、运动循环图 (16)11、设计心得与体会 (17)12 总体装配图.............................................19 13、参考文献. (20)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 设计任务设计一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机,并完成有关尺寸的计算和机构选型等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修订版)

设计流程和步骤
添加标题
确定设计目标:明 确精压机的用途、 性能要求等
添加标题
仿真分析:利用计 算机仿真软件,对 精压机进行仿真分 析,验证设计的可 行性
添加标题
收集资料:查阅相 关文献、标准、手 册等,了解精压机 的结构、原理、材 料等
添加标题
制作样机:根据详 细设计,制作精压 机样机
添加标题
初步设计:根据设 计目标,进行初步 设计,包括结构设 计、原理设计等
实现方法:采用 模块化设计,逐 步实现各个功能 模块,最后进行 系统集成和调试
06
精压机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和标准
测试目的:验证精压机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项目:包括压力、速度、精度、稳定性等
测试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精度测量仪等
测试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如GB/T 12345-2006 等
测试流程: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准备、实施、记录、分析等 步骤
测试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数据、 分析结果、结论等
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
测试项目:压力、速度、温度、噪音等 测试方法:使用专业测试仪器,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部分指标超出预期 分析结论:精压机性能稳定,满足生产需求,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控制参数:根据精压机的工 作特性和工艺要求,调整 PID控制参数
控制效果:实现精压机的精 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
控制系统设计: 包括硬件设计和 软件设计两部分
硬件设计:包括 传感器、执行器、 控制器等部件的 选择和配置
软件设计:包括 控制算法、人机 界面、通信协议 等软件的开发和 调试
精压机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概述 (2)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2)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3)1.4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第2章专用精压机运动方案设计 (5)2.1 精压机简介 (5)2.2 工艺流程分析 (5)2.3 方案的设计 (6)2.4 方案的评价与确定 (11)2.5 机构运动循图 (14)第3章执行机构设计 (15)3.1 执行机构的设计 (15)3.2 机构运动分析 (17)第4章原动机选用及传动类型的选择 (20)4.1 原动机的选择 (20)4.2 传动系统的选择 (21)4.3 齿轮传动设计 (22)总结 (25)心得体会 (27)参考书目 (29)第1章概述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该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1)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受到根据功能需要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
(2)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以及运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料的能力。
(5)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专用精压机的基本任务是:1、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对冲压机构、送料机构进行选型和组合。
2、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选定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4、对机械运动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正,确定最终运动方案。
伺服精压机控制系统研发及成形工艺库实现

伺服精压机控制系统研发及成形工艺库实现摘要:伴随生命周期的降低,客户需求的多元化,新型材料跟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加工设备的工作方式、动态性能制造工艺适应能力的需求不断提升。
但传统式生产设备工作方式单一化,制作工艺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智能制造业对材料成型工艺操纵。
科学开发数据信息、信息内容智能化的加工设备则是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伺服精压机;控制系统;成形工艺库1伺服压力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输入信号控制、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特性靠谱、响应速度快、负载能力高的特性。
额定扭矩还可以在额定值速度内导出来,这也是生产设备的绝佳推动源。
因而,交流伺服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中的运用是可持续的,冲压加工交流伺服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其运行特性和加工工艺高效率。
直流伺服电机电机功率始终不大,这限制他在重型设备中的运用。
伴随着大空间伺服电机的提高,由于伺服驱动技术的众多优势,世界各国学界和生产商增强了对伺服驱动技术的探索。
1987年,美日互相交换100台伺服电机控制kn折弯机,这一行为下的伺服压机被称之为第一台商业伺服压机。
自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美国和日本致力于科学研究重型机械设备传动技术的巨变,俄亥俄州立高校工程实验室Yossifon和Shivpuri使用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滚珠丝杠或曲柄连杆,通过多杆机构将电机的回转运动转化成滚轴的直线运动),生产制造木模板设备及300kN双动力冲压机。
除此之外,直流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曲柄滑块冲压机床,滚桶速率还可以根据五金模具设计方案而改变。
2伺服精压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2.1直流伺服电机精压力机工作原理和设备伴随交流伺服技术性的不断完善,直流伺服电机在生产设备中的运用越来越广,严重影响不可以调整生产设备运行特性的不足,使生产设备更高效,大大提升了其运行特性制造工艺适应能力;简化加工设备的机械系统,降低成本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组装省时省力,减少机器设备维护费用。
精冲压力机

传动系统 2
1 机身
挡料装置 6
光线对线装置 7
目录
学习情境二 剪板机
三、剪板机的典型结构
目录
学习情境二 剪板机
三、剪板机的典型结构
目录
学习情境二 剪板机
三、剪板机的典型结构
目录
学习情境二 剪板机
四、剪板机使用注意事项
剪板机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剪切板料的厚度、材料性能和形状要与剪切方法和剪切设 备相协调,不得违章操作。 剪切类型剪板机属于直线剪切机类,只能剪切各种板材的直线边 缘并且形状不能是内凹的。 (2)剪切前要根据板料的厚度调节刀片的间隙,以保证剪切质 量,并检查剪刃是否锋利。
目录
学习情境二 剪板机
四、剪板机使用注意事项
(3)生产前,要根据剪切板料的尺寸调节挡料装置,试剪合格 后再固紧螺钉,成批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调整。
(4)使用剪板机之前,检查剪板机的离合器、制动器和安全装 置是否正常,确保安全生产。
(5)多人操作时,要配合协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事故 的发生。
目录
学习情境三 板料折弯机
二、板料折弯机的分类
(1)能提供5个方面的作用力,包括压料力、冲裁力、反压力、 卸料力和顶件力
(2)冲裁速度低且可调 (3)滑块有很高的导向精度
目录
学习情境一 精冲压力机
一、精冲压力机概述
(4)滑块的终点位置准确 (5)电动机功率比通用压力机大 (6)机身刚性好,保证其静态时的结构精度。 (7)有可靠的模具保护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
三、精冲压力机的典型结构
1.机械式精冲压力机
目录
学习情境一 精冲压力机
三、精冲压力机的典型结构
2.液压式精冲压力机
专用精压机的送料机构、冲压机构

设计题目: 专用精压机的送料机构、冲压机构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1 功能: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机构,它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如图所示。
图1.1 图1.2§ 1.2工作原理精压机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如图1.2所示。
要求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上模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下冲,进行拉延成形工作,以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工艺动作分解如下:1). 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 以转动的电机为动力,从动件(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精压成型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60件。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mm。
4. 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
6.上模块总质量为40Kg,最大生产阻力为5KN,且假定在拉延区内生产阻力均衡。
7.设最大摆动构件的质量为40Kg/m,绕质心转动惯量为2 Kg.m2/mm,质心简化到杆长的中点。
其它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均忽略不计。
8.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其转动惯量设为30Kg*m2,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05)。
9. 工作送料传输平面标高在1000mm左右。
3.设计任务:1. 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对冲压机构、送料机构进行选型和组合。
2. .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 选定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4. 对机械运动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正,确定最终运动方案。
5. .进行飞轮设计。
6. 画出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方案)的运动简图。
7.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8. 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功能分解;2)原始数据及计算;3)简述方案设计思路及讨论、改进;4)执行机构设计步骤或分析计算过程。
德国舒勒公司用于HP-RTM的压机

17
Maintaining injection position of the slide
Resin injection with slide position control
Task: Maintaining of injection position against rising internal resin pressure and rising eccentrical load. Solution: Closed-loop control for position + parallelism with set value position of parallelism cylinders and actuating value slide force
CFRP
5
Overview of presentation
Copyright Schuler SMG 2013
Motivation for the use of CFRP parts in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vacuum-assisted high pressure RTM press process Press technology for the high pressure RTM process with example of supplied presses 36,000 kN – 3.6 x 2.4 m System overview of complete RTM process New development of press technology
Copyright by Schuler SMG
Source BMW AG, Schuler AG
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方案(超完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专业: **************** 班级: *******___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8年 6月 20日目录1 设计任务 (1)1.1 设计题目 (2)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4 设计任务 (2)2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 (3)3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3)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3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44.执行机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4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95.1机型的选择5.1机型的选择10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10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13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7.冲压结构的计算 (13)7.2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13)8、飞轮设计 (15)9、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5)10、运动循环图 (16)11、设计心得与体会 (17)12 总体装配图 (19)13、参考文献 (20)1 设计任务设计一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机,并完成有关尺寸的计算和机构选型等要求。
1.1 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
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动力源是电动机,作转动;冲压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 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 mm。
精轧机说明书资料

3 布置方式: 顶交45°,10机架集中传动 辊环尺寸: 230轧机: 228.3/205×72mm 170轧机:170.66/153×57.35/70mm 传动电机: AC同步变频电机,功率: 5500kW 振动值: ≤4.5 mm/s 噪音: ≤80dB(距轧机1.5米处) 机组总速比(电机速度/装辊转速)见下表: 机架号 总速比 No1 230轧机 1.1162049 No2 230轧机 0.9007968 No3 230轧机 0.7258774 No4 230轧机 0.5856341 No5 230轧机 0.4774616 No6 170轧机 0.2889899 No7 170轧机 0.227809 No8 170轧机 0.1838458 No9 170轧机 0.1466313 No10 170轧机 0.118334 机组润滑方式: 稀油集中润滑 油压: 0.35MPa(点压力) 总耗量:1200L/min 油品: Mobil 525 清洁度:10
9 箱的锥齿轮轴和惰轴后部的螺栓力矩;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异,则应调整到合格范围之内,所有工作做好后将所有辊箱一一对应合入锥箱。机组通油40分钟以上进行润滑冲洗,之后空载运转20分钟后方可升速过钢。在85m/s~90m/s速度时间段结束后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在线检测辊箱轧辊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检测双唇密封圈的密封状况;在线检测锥箱纵轴两端轴承座的振动情况;在线检测增速箱输出轴的振动情况;检查润滑油的精度等级不超过7级。确认各处均在合格范围之内后方可升速。升速后严格监控设备各关键部位的温升和振动值,不能超过合格范围。 附:机组的测振位置图10#锥箱8#锥箱6#锥箱4#锥箱2#锥箱1#锥箱3#锥箱5#锥箱7#锥箱9#锥箱增速箱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20072001402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07-4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完成内容: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运动方案设计、方案的决策与尺度综合、必要的机构运动分析和相关的机构运动简图)发题日期: 2010 年 7 月 1 日完成日期: 2010 年 7 月 16 日指导教师:穆塔里夫巴吾东目录第1章概述 (4)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1. 1. 1 课程设计目的 (4)1. 1. 2 课程设计任务 (4)1. 1. 3 课程设计所采用方法 (5)1.2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5)第2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6)2.1概述 (6)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6)2. 2. 1 专用精压机 (6)2 .2.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7)2 .2. 3设计任务 (7)2 .2. 4分解工艺动作,拟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 (7)2. 2. 5根据工艺动作服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7)第3章方案设计与决策 (9)3.1机构部分 (9)3.2方案一 (9)3.3方案二 (10)3.4方案三 (10)3.5方案决策 (11)3.6确定设计方案 (12)第4章机构的尺寸设计 (13)4.1上模冲压机构的尺寸设计 (13)4.2传动系统尺寸设计 (14)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概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第一次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际中机构分析和设计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1 课程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深入和归纳;2)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综合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4)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力;5)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基础。
专用精压机机构结构分析

机架的设计需充分考虑机器的整体布局和受力情况,确保能够承受工 作过程中的各种力和力矩。
04
机架部分还需要安装基础板和调整装置,用于固定和调整机器的位置 和水平。
工作台部分
工作台是专用精压机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承载工件并传递压 力。
工作台通常采用高精度和高刚 性的材料制成,如铸铁、花岗 岩等,以确保工件的位置精度 和压力传递的稳定性。
05
专用精压机机构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实现精压机机构的远程控制、 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 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优化 生产流程,提高生产决策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绿色化发展
节能设计
优化精压机机构的设计,降低能耗和 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增强控制系统可靠性
采用高可靠性元器件
选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元器件,降低控制系统故障率。
冗余设计
对关键部分进行冗余设计,提高控制系统的容错能力,确保在部分 元器件故障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
加强软件可靠性
采用可靠的编程语言和软件设计方法,提高控制系统的软件可靠性。 同时进行充分的软件测试和验证,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机构在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分析各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 情况。
考虑机构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疲劳损伤,对关键构件 进行疲劳强度分析。
机构优化设计
尺寸优化
根据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结果,对关键构件 的尺寸进行优化,以提高机构的性能和稳定 性。
拓扑优化
通过拓扑优化方法,对机构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设 计,以实现轻量化和高刚度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银金光职称教授学生姓名唐国康专业班级机械 1103班学号 11405700310题目专用精压机运动简图的设计成绩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0 日~ 2013年 6 月 2日目录清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专用精压机运动简图的设计起止日期: 2013年 6 月 20 日至 2013 年 6 月 27日学生姓名唐国康班级机械1103班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3年 6月 27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2)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5)4.执行机构选型 (6)5.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7)6.执行机构计算 (8)7.专用精压机传动系统设计 (11)7.专用精压机机构运动简图 (13)8.上模冲压机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分析一个位置) (14)9,专用精压机三维立体图…………………………………17.10.参考资料 (19)11.设计总结 (19)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类专业机械0907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运动简图的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 年 6 月27 日至2011 年7 月 1 日共 1 周内容及任务一、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冲压执行构件上模的大致运动规律如图所示。
具有快速摇头接近工件、等速下行拉延和快速成型返回的运动特性;2)制成品生产率每分钟70件;3)形程速度变化系数K≥1.3;4)坯料最大输送距离200mm;5)上模滑块总质量40kg,最大生产阻力5000N,且假设在拉延区内生产阻力均衡;6)设最大摆动构件线质量为40kg/m,绕质心转动惯量为2kg·m2/m,质心简化到杆长中点,其他构件质量及转动惯量均忽略不计。
二、设计任务1)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2)完成工作循环图;3)对各方案进行定性分析与筛选,选定设计方案;4)冲压机构的型综合和运动设计;5)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6)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7)绘制正式的整机机构运动简图。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6.20~6.23 构思该机械运动方案6.23~6.26 运动分析及作图6.27 整理说明书与答辩主要参考资料1、朱理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戴娟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指导教师:银金光2013 年 6 月27 日1.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本次设计的专用精压机主要用于某薄壁铝合金制件的静压深冲。
如下图,上模先逐渐下降接近坯料,然后匀速拉延成型,随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模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程。
图一.专用精压机运动示意图此机构中主要的工艺过程有以下几个过程:(一)推板送料。
图二所示,即用曲柄滑块机构的推板将坏料推送至待加工位置。
图二(二)上、下模对坏料进行静压深冲。
图三所示,即摆动导杆冲压机构对位于待加工位置的坏料进行冲压加工,由于下模固定不动,上模先以逐渐下降的速度接近坏料,然后以匀速对坏料进行静压深冲。
图三(三)上模退出固定不动的下模。
即对已经加工好的坏料,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模腔,推至下工作台,然后快速返回。
(四)将新坏料推至待加工位置并将成品运出。
图四所示,即带成品推至下工作台,上模快速返回以后,曲柄滑块机构将新坏料推至待加工位置,将加工好的产品运送出下工作台,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四2.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的目的是确定各机构执行构件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以利于设计、装配和调试。
专用精压机工作过程中,上模先接近坏料,然后再匀速对坏料进行冲压,并且将成品推出模腔,推至下工作台,随后上模快速退出固定不动的下模,进而推半载齿轮的带动下将新的坏料推送到待加工位置。
从而完成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
专用精压机运动循环过程采用圆环流程图的方式来表示机构的整个工作流程。
如图五所示:图五,专用精压机运动循环图3.执行机构选型由上述分析可知,专用精压机主要有两个分支:上、下模冲压和推板送料。
上、下模冲压:在此工作过程中,上模先以逐渐下降的速度接近坏料,然后再以匀速进行冲压,并将成品推出模腔,最后快速推出固定不动的下模。
在此运动过程中,主要有加速接近坏料,匀速冲压和快速返回三个阶段。
由于下模固定不动,在设计中只显示上膜结构。
方案一:如右图所示,上、下模冲压机构由摇杆和滑块组成的摆动导杆机构。
此机构的自由度为一,等于原动件个数,机构运动状态确定。
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机构可以长时间工作,稳定性好。
生产效率高。
一级传动角较大,成本比较低并且加工装配比较容易,通过导杆尺寸的设定可以保证上模能够在冲压过程中保持匀速,并且在冲压完成以后能够快速退出模腔。
在机构中比较理想。
方案二:如右图所示,上、下模冲压机构由曲柄滑块机构机构构成,此机构自由度等于原动机,运动具有确定性,机构简单并且比较容易装配,成本低,但是传动角比较小,生产效率比较低。
方案三:如右图所示,上、下模冲压机构有凸轮机构组成,可以根据上模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的轮廓,能够准确的满足运动要求。
但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使上模完成一个行程,设计出来的凸轮机构尺寸比较大,占用空间比较大并且需要的材料比较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销路比较高,凸轮工作转速比较大,轮廓比较容易磨损。
机构设计不太理想。
推板送料:在此过程中,推板机构的运动主要是在上摸快速返回后推板将新的坏料推至待加工位置,然后返回等待下次上模快速返回后再次运送新的坏料至待加工位置。
方案一:如右图所示,此机构有齿轮和滑块构成,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推板的前后运动,通过计算来确定推板的行程。
此机构自由度为一并且等于原动件个数,运动具有确定性,并且装备简单,成本低,比较理想。
方案二:如右图所示,此机构有凸轮和滑块构成,凸轮采用内轮廓,能够保证机构运动的稳定性,并且云的具有确定性,但是由于推板的行程比较大,生产效率比较高,使满足生产需要的凸轮的尺寸比较大,转速较高。
凸轮轮廓容易磨损,浪费材料并且使机器的体积较大,不太理想4.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综合以上各个方案的分析,并且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
虽然各个机构都能按照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适当的尺寸来完成机构的生产要求。
但通过查阅各种参考资料,对于上、下模冲压机构由于机器生产率比较高,在工作生产中机器的运动速度比较大,如果选用方案二,由于传动角比较小,不能满足较高的生产效率,若采用方案三,虽然凸轮机构能够满足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工作生产中凸轮的转速比较大,凸轮轮廓所受压力比较大,导致凸轮轮廓比较容易磨损。
方案一不但能够满足较高的生产效率,还能够通过计算设计适当的尺寸以保证机构能够按要求工作。
因此对于上、下模冲压机构选方案一。
对于推板机构,由于生产效率为每分钟80件,再生残过程中推板往复运动的周期比较小,要求推板的速度比较大,虽然方案二凸轮机构比较容易满足推板的运动规律,并且适合高速转动,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凸轮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导致凸轮表面磨损,不能长时间工作。
方案一不仅能够较好的是推板按预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并且能够满足较高的生产效率,成本低装配简单,所以在推板机构中选用方案一。
5.执行机构的计算(一)上模冲压机构尺寸计算:由于上模冲压机构(如右图)为曲柄滑块机构。
根据机构的运动特征,图六为机构在两个极限位置的几何关系,根据设计要求可知行程速比系数k=1.5,则杆件的极位夹角为θ1=180°×(k-1)/(k+1)=36°由于上模总行程2H=280㎜,则上模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距离H为140㎜,通过运算可知:CD=H/(2×sin18°)≈227㎜;取AB=200㎜,则可求得:AC=200/(sin18°)≈647㎜;图六(二)推料机构的尺寸设计:通过方案分析评定选择的推料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如右图所示,根据设计要求可知行程速比系数k=1.5,则曲柄杆件的极位夹角为:θ2=180°×(k-1)/(k+1)=36°。
令偏距e=100mm。
由图七所示两个极限位置通过测量可得:EF+FG=284.10mm;FG-EF=119.77mm,求的:EF≈82mm,FG≈202mm。
图七(三)齿轮尺寸的设计:通过对上模冲压机构和推模机构尺寸设计,我们可以知道:AB=200㎜,EF=82㎜.则可以确定上下两个分别带动推模运动和上模冲压运动的齿轮的齿根圆直径满足:164㎜<df<400㎜。
为了使机构运动平稳并且有较好的耐压能力,尽量使这两个齿轮大于164㎜。
现在令这两个齿轮分度圆直径为:d=250㎜.大齿轮直径为:D=500㎜.所有齿轮都为标准齿轮,具有相同的模数:m=10。
h*a=1,c*=0.25,压力角α=20°。
小齿轮尺寸计算:齿数:z=d/m=250/10=25齿顶高:ha = h*am=1×10=10㎜齿根高:hf =( h*a+c*)m=(1+0.25)×10=12.5㎜齿全高:h= hf + ha=10+12.5=22.5㎜齿顶圆直径:da =d+2ha=250+2×10=270㎜齿根圆直径:df =d-2hf=250-2×12.5=225㎜基圆直径:db=dcosα=250×cos20°=235㎜齿距:p=mπ=10×3.14=31.4㎜齿厚:s=p/2=31.4/2=15.7㎜齿槽宽:e=p/2=31.4/2=15.7㎜大齿轮尺寸计算:齿数:Z=d/m=500/10=50齿顶高:ha = h*am=1×10=10㎜齿根高:hf =( h*a+c*)m=(1+0.25)×10=12.5㎜齿全高:h= hf + ha=10+12.5=22.5㎜齿顶圆直径:Da =d+2ha=500+2×10=520㎜齿根圆直径:Df =d-2hf=500-2×12.5=475㎜基圆直径:Db=dcosα=500×cos20°=470㎜齿距:p=mπ=10×3.14=31.4㎜齿厚:s=p/2=31.4/2=15.7㎜齿槽宽:e=p/2=31.4/2=15.7㎜标准中心距:a=(d+D)/2=(250+500)/2=375㎜6专用精压机传动系统设计原动件是机械系统中的驱动部分。
工作机对起动、过载、运转平整性、调速和控制要求较高,且专用精压机要求洁净的工作平台,所以它要求不能污染成品与工作台而且便于清洗,因而液压传动不符合条件,同时气压和液压的成本都较高,最终我们选择电动机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