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专用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专业: ****************班级: *******___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6月 20日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目录1 设计任务 ..................................................................... . (1)1.1 设计题目 (1)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4 设计任务 ............................................. 2 2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 (3)3系统传动方案设计 ..................................................................... . (3)3.1 原动机类型的选择......................................................... 3 3.2 主传动机构的选择 (4)4( 执行机构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4)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 .. (9)5.1机型的选择........................................................... 10 5.2自动机的执行机构 (10)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原理说明.................137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及计.................................................................... .....................................................7.冲压结构的计算...........................................13 7.2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 13 8、飞轮设计.. (15)9、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15)10、运动循环图 (16)11、设计心得与体会 (17)12 总体装配图.............................................19 13、参考文献. (20)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 设计任务设计一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机,并完成有关尺寸的计算和机构选型等要求。
精压机课程设计

目录第1章概述 (2)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2)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3)1.4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第2章专用精压机运动方案设计 (5)2.1 精压机简介 (5)2.2 工艺流程分析 (5)2.3 方案的设计 (6)2.4 方案的评价与确定 (11)2.5 机构运动循图 (14)第3章执行机构设计 (15)3.1 执行机构的设计 (15)3.2 机构运动分析 (17)第4章原动机选用及传动类型的选择 (20)4.1 原动机的选择 (20)4.2 传动系统的选择 (21)4.3 齿轮传动设计 (22)总结 (25)心得体会 (27)参考书目 (29)第1章概述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该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1)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受到根据功能需要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
(2)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以及运用计算机和技术资料的能力。
(5)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6)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专用精压机的基本任务是:1、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对冲压机构、送料机构进行选型和组合。
2、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选定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4、对机械运动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正,确定最终运动方案。
精压机课程设计

精压机课程设计一、引言精压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精压机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精压机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台能够满足特定工况要求的精压机。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压力范围:设计的精压机应能够在0-100MPa的范围内提供可调节的压力输出;2. 压力精度:设计的精压机应能够在±0.5%的精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压力输出;3. 工作效率:设计的精压机应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压力调整和稳定输出;4. 结构紧凑:设计的精压机应具有紧凑的结构,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维护。
三、设计步骤1. 确定压力范围:根据所需应用场景,确定精压机的压力范围。
考虑到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压力需求,可以选择0-100MPa的范围。
2. 确定压力精度要求: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精压机的压力精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0.5%的精度已经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工业生产的需求。
3. 选择压缩介质:根据工况要求和设备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压缩介质。
常见的压缩介质有气体和液体两种,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
4. 设计压力调节系统:根据所选的压缩介质和压力要求,设计压力调节系统。
该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调节阀和控制系统等部件,用于实时监测和调节压力输出。
5. 设计压力稳定系统:为了保证精压机的稳定输出,需要设计压力稳定系统。
该系统包括储气罐或油箱、稳压阀和液压缸等部件,用于缓冲和稳定压力输出。
6. 设计结构紧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精压机的结构紧凑性,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合理布局各个部件,减小整体体积,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四、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压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分析;2. 压力范围和压力精度的确定方法;3. 压缩介质的选择和性能分析;4. 压力调节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5. 压力稳定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6. 结构紧凑性的分析和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压机

目录设计任务书 (1)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简述 (1)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3.注意事项和难点提示 (1)主要工作机构工作原理的分析与说明 (2)1。
冲压机构 (2)2。
送料机构 (2)3。
同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专用精压机设计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 (2)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2)一、冲压机构 (3)方案一 (3)方案二 (3)方案三 (3)方案四 (4)方案五 (4)二、送料机构 (4)方案一直动推杆弹簧力凸轮机构 (4)方案二摆动推杆沟槽凸轮——--—摇杆滑块机构 (5)方案三圆柱凸轮——-—齿轮齿条机构 (5)方案四曲柄滑块机构 (5)方案五槽轮机构 (6)方案六四杆扇形齿条机构 (6)初步讨论选定机构的设计计算过程及各阶段的结果 (6)冲压机构 (6)送料机构 (8)传动机构 (8)最终方案的MAD演示效果 (9)机构运动分析校验计算 (9)C++程序编辑与验证 (12)机械工作循环图拟定的说明(协调性分析) ............................................................................. 17 设计心得体会 ................................................................................................................................. 17 参考资料目录 (18)设计任务书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简述本机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造(如易拉罐类)静压深冲工艺,如附图1所示。
加工时,上模1先以逐渐加快的速度接近坯料3,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随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5推出模腔4,最后快速返回。
上模退出固定不动的下模后,送料机构的推料杆2从侧面将新坯料送至代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2.1(l 1),23100mm 。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课程名称: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专用精压机是一种用于制造精密零部件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专用精压机的操作与维护能力,使其具备使用专用精压机进行精密零件加工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专用精压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专用精压机的操作技能3.熟悉专用精压机的维护与保养4.具备使用专用精压机进行精密零件加工的能力三、教学内容1.专用精压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a.专用精压机的工作原理b.专用精压机的结构组成及功能c.专用精压机的主要零部件及其作用2.专用精压机的操作技能a.专用精压机的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b.专用精压机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c.专用精压机的工艺参数设置与调整3.专用精压机的维护与保养a.专用精压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b.专用精压机的故障排除与维修c.专用精压机的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4.专用精压机的精密零件加工实践a.精密零件加工工艺要求与技术标准b.专用精压机的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c.专用精压机的加工质量检验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授课形式,结合案例分析与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专用精压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专用精压机的实际操作与加工实践,提高其操作与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现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专用精压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专用精压机的应用设计与实践,提升其综合素质。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专用精压机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室实践: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专用精压机进行加工实践,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进行专用精压机的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4.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精压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
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有: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冲压执行构件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下行拉延和快速返回的运动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50件;3)上模在冲压运动中所受的生产阻力如图2,图中Pc= 4000 N,上模回程所受摩擦力忽略不计.4)执行构件的工作段长度L=40mm工作段开始的位置L1=0.3H ,上模的行程长度H=2.6L,上模质量约为 50 Kg5)行程速比系数K≥1·5。
6)坯料输送最大距离100mm。
电机转速n=2900 r/min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07机42学号:07293133姓名:陈鹏目录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3—设计任务4—分解工艺动作,拟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5—根据工艺动作服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6—方案的设计7—确定设计方案设计题目: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
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它的工艺动作主要: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臵;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以转动的电机为动力,从动件(执行机构)为上模,作上下往复运动,其运动规律由冲头行程图给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ᵞ]=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臵(下模上方)。
4)生产率为70件/min。
5)执行构件的工作段长度l=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ᵞ=(1/3~1/2)π;上模行程长度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7)送料距离H=60~250mm。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专用精压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专用精压机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1.掌握专用精压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了解专用精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掌握专用精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熟悉专用精压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5.了解专用精压机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
6.能够正确操作专用精压机进行相关工艺操作。
7.能够对专用精压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8.能够分析并解决专用精压机运行过程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专用精压机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3.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用精压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专用精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专用精压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专用精压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实例。
5.专用精压机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方法。
第一课时:专用精压机概述1.专用精压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专用精压机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课时:专用精压机的结构与功能1.专用精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2.各部分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课时:专用精压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1.专用精压机的工作原理。
2.专用精压机的操作方法。
第四课时:专用精压机的应用领域1.专用精压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第五课时:专用精压机的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1.专用精压机的日常维护保养。
2.专用精压机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专用精压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专用精压机,增强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设计

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设计
1.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精压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需了解精压机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要求,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训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专用精压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精密机械制造及相关工艺的认识。
2.课程内容:
(1)精压机概述:介绍精压机的特点、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2)精压机结构设计:包括压力机架、滑块、工作台、传动机构、闭合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要求以及各部位的选材和加工工艺。
(3)精压机工艺设计:包括模具设计、成形工艺、加热设备、冷却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4)精压机模拟实验:设计各种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模具,测试设计的精压机的力量范围和加工成形的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3.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团队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力求使学生掌握精压机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课程评估:
(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根据设计的模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期末考核:采用笔试和实验操作的方式对本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试评估。
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专用精压机的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6 月 27日~ 2011 年 7月 1 日目录清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专用精压机的设计起止日期: 2011 年 6 月 27 日至 2011 年 7月 1 日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1年 7月1 日目录0.课程设计任务书 (4)1.精压机的基本功能和相关工艺参数及主要设计要求 (5)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析 (6)3.运动规律及运动协调设计 (6)4.执行机构选型设计和方案评价 (7)5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绘制 (12)6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度及运动分析 (13)7.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14)8.间歇送料机构的选择设计 (15)9设计心得与体会 (16)10.参考文献 (17)《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专业班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的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 年 6月27日至2011年 7月 1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 4 月25 日一、精压机的基本功能和相关工艺参数及主要设计要求1. 功能: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机构,它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如图所示。
2. 工艺动作分解如下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3)上模滑块急回、下模向上顶出工件4)推板送料并将成品推至下工作台3.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1) 冲压执行构件上模的大致运动规律如图所示。
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下行拉延和快速成型返回的运动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mm。
4)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
精压机课程设计word文档

精压机课程设计word文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精压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使学生掌握精压机操作流程、维护保养方法及故障排除策略。
3. 帮助学生了解精压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精压机,完成简单零件的压制工作。
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精压机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精压机进行维护保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增强对制造业的认识和信心。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遵循工艺规程,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在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精压机概述- 精压机的发展历程- 精压机的分类及特点- 精压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 精压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工作原理及动作流程- 性能参数及其影响3. 精压机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维护保养方法及周期4. 精压机安全操作与质量管理- 安全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要点- 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5. 精压机实际操作训练- 操作技能训练- 故障排除训练- 维护保养实践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涵盖精压机的概述、基本结构、操作与维护、安全操作与质量管理以及实际操作训练。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进行授课,使学生全面掌握精压机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精压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

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及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三、设计任务 (1)第二章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及分析决策 (3)一、方案的设计 (3)二、执行机构的可能方案 (3)三、确定设计方案 (5)第三章机构尺度综合 (7)一、上模冲压机构的尺寸设计 (7)二、传动系统尺寸设计 (7)第四章机构运动循环图及运动分析. (8)一、机构运动循环图 (8)二、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8)1、上模冲压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8)2、推杆运动学分析 (9)3、上顶机构运动学分析 (11)心得体会 (12)参考书目 (13)第一章设计要求及任务一、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
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如图1)它的工艺动作主要:上模坯料下模图1专用精压机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冲压执行构件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下行拉延和快速返回的运动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mm。
4.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
6.上模滑块总重量为40kg,最大生产阻力为5000N,且假定在拉延区内生产阻力均衡;7.设最大摆动构件的质量为40kg/m,绕质心转动惯量为2kg.m^2/mm,质心简化到杆长的中点。
其它构件的质量及转动惯量均忽略不计;8.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其转动惯量设为30kg.m^2,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为0.05)。
三、设计任务1.执行机构选型与设计:构思出至少3种运动方案,并在说明书中画出运动方案草图,经对所有运动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其中认为比较好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该机构最好具有急回运动特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 (修订版

其中最大压力角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其中的一个位置加以验证。
1)机构运动简图
2)确定构件质心
3)开始分析
7.1.2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1
1)运动分析
用老师推荐用的软件进行凸轮数据计算,选画出凸轮内包络线,设基圆半径=60mm, =10mm,偏距设为0,许用压力角 =50°,推杆行程100mm,推程角=140°,远停角=0°,回程角=100°,近停角=120°。推程选择正弦加速度,回程选择余弦加速度。在凸轮理论廓线下拉菜单下,选择计算步长为5°,则可自动生成凸轮廓线。在运动学仿真下拉菜单下,设置图形比例为1,位移比例为1,速度比例为0.5,加速度比例为0.3,跃度比例为0.3,则可得到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图。
确定各执行机构间额协调配合关系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6.机构参数设计
6.1冲压机构设计
冲压机构设计与分析
输入设计参数
行程速比系数K=2
插刀行程H=150mm
曲柄长度LAB=80mm
连杆长度LDE=100mm
导路距离Le=300mm
曲柄角速度ω=7.33rad/s
曲柄角加速度ε=0rad/s2
(1).计算基本参数
4)用图解法对主执行机构的一个位置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5)用解析法对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6)用图解法绘制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的位移曲线及凸轮轮廓曲线;
7)根据机电液一体化策略和现代控制(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大胆提出一种或一种以上与该机现有传统设计不同的创新设计方案。
2.精压机机构功能分析
2.2工艺动作分解
精压机需要完成的工艺动作有以下三个动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压机4

1 设计任务:专用精压机设计1.1 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1.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本机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作(如易拉罐类)精压深冲工艺,上模先以逐渐加快的速度接近原料,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模腔,快速返回。
如图所示图1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冲压执行机构,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近似)下行拉延和快速返回等运动特性。
(2)制成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中部,约100mm。
(4)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
(6)电动机功率可选用1.5kW,1440r/min 左右(如Y90L-4)。
(7)专用精压机主要完成3个动作:1、加原料;2、冲头将原料压制成形;3、冲头将成品推出型腔,冲头快速返回。
1.4 方案设计及讨论(1)送料机构实现间歇送料可采用凸轮机构、凸轮—连杆组合送料机构、槽轮机构等。
(2)冲压机构为保证等速拉延、回程快速的要求,可采用导杆加摇杆滑块的六杆机构、铰链四杆加摇杆滑块的六杆机构、齿轮—连杆冲压机构等。
(3)工件送料传输平面标高在1000mm左右。
(4)需考虑飞轮设计。
1.5 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送料机构,冲压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4)按拟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2 机械机构功能的简单分析在精压机构中,我们使用了类似牛头刨床的机构。
首先以较快的速度接近坯料,在接近坯料时逐渐接近匀速以对坯料进行拉延成形,并将成品推出模腔,最后再利用机构的急回特性,使冲头快速返回。
考虑到工作效率的要求,我们将送料机构做成凸轮机构与曲柄滑块结合的机构,提高了机使用的工作效率。
为了使整个机构能够快速、紧密、平稳地运行,需要机构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配合,并且足够稳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学院专业级班学生姓名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签字重庆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2.精压机机构功能分析精压机工作原理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机构,它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如图所示,加工时,上模1现已逐渐加快的速度接近坯料3,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随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5推出模腔4,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固定不动的下模后,送料机构的推料杆2从侧面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艺动作分解精压机需要完成的工艺动作有以下三个动作: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3将成品顶出上模3.机构方案的设计机构的选型参考零件在冲压成形时时,一般要求执行构件先以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匀速拉延成形,最后快速返回,即执行构件在整个行程中要求有等速运动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同设计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6.机构参数设计冲压机构设计冲压机构设计与分析输入设计参数行程速比系数K=2插刀行程H=150mm曲柄长度LAB=80mm连杆长度LDE =100mm导路距离Le =300mm曲柄角速度ω=s曲柄角加速度ε=0rad/s21.计算基本参数1、计算极位夹角,曲柄角速度,曲柄角加速度2、求导杆长度,连杆长度,中心距根据插床机构结构示意图,由几何条件可得3、求弓形高,导路距离最大压力角αmax=°6.2送料机构设计凸轮设计,图解法位移曲线;凸轮轮廓7.机构运动和动态静力学分析运动分析主执行机构运动分析对主执行机构用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由分析结果绘制上模运动线图;如下图:其中最大压力角max 5.767α=;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其中的一个位置加以验证;1)机构运动简图θ=°LCD=LAC= b =Le= αmax=°文件袋封面格式题目: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年、学期:20 ~20 第学期学生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班: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设计时间:学生成绩:建档时间:课程设计提交材料袋装内容●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含解析法计算结果与相应线图;●1号图一张主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及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图;●3号图一张凸轮机构运动简图和运动循环图;●3号图一张机械系统传动方案设计图;。
机械原理专用冲压机机构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题目:专用精压机传动方案设计学生姓名白占士班级机械设计961学号120696101指导教师冯宪章(教授)2013年6月12 日∣目录一.概述 (2)二.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4)三.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定 (8)四.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系统 (9)五.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的设计 (10)六.绘制正式的整机机构运动简图 (11)七.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11)八.参考资料 (13)九.设计总结 (13)一、概述1.工作原理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
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如图1-1所示,上模先以比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以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
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图1-1 专用精压机运动示意图2.工艺动作流程a.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b.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膜腔。
3.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①动力源是电动机作转动;冲压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2所示,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②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③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 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 mm。
④行程速比系数K≥1.3,电动机规格(1440r/min 额定功率4KW )。
⑤坯料输送的最大距离200 mm。
⑥上模滑块总质量40 kg,最大生产阻力为5000 N,假定拉延区内生产阻力均衡;⑦设最大摆动件的质量40kg,绕质心转动惯量为2 kg.m2,质心简化到杆长的中点。
其它构件的质量忽略不计;⑧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其转动惯量设为30kg.m2,机器运转许用不均匀系数[δ]为0.05)⑨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α应尽可能小,传动角γ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γ。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20072001402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07-4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完成内容: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运动方案设计、方案的决策与尺度综合、必要的机构运动分析和相关的机构运动简图)发题日期: 2010 年 7 月 1 日完成日期: 2010 年 7 月 16 日指导教师:穆塔里夫巴吾东目录第1章概述 (4)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1. 1. 1 课程设计目的 (4)1. 1. 2 课程设计任务 (4)1. 1. 3 课程设计所采用方法 (5)1.2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5)第2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6)2.1概述 (6)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6)2. 2. 1 专用精压机 (6)2 .2.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7)2 .2. 3设计任务 (7)2 .2. 4分解工艺动作,拟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 (7)2. 2. 5根据工艺动作服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7)第3章方案设计与决策 (9)3.1机构部分 (9)3.2方案一 (9)3.3方案二 (10)3.4方案三 (10)3.5方案决策 (11)3.6确定设计方案 (12)第4章机构的尺寸设计 (13)4.1上模冲压机构的尺寸设计 (13)4.2传动系统尺寸设计 (14)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7)第1章概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第一次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际中机构分析和设计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1 课程设计目的1)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深入和归纳;2)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综合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4)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力;5)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专用精压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学院专业级班学生姓名完成日期指导教师 (签字)重庆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第页 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专用精压机1.2 精压机简介专用精压机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为深筒形。
专用精压机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冲压机构和送料机构。
工作时,要求上模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然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
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3 设计条件与要求1)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下模固定,从动件(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下沉、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等特性。
2)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工作段的传动角, 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 , ,40:。
3)上模到达工作段之前,送料机构已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下模上方)。
4)生产率为每分钟70件。
5)上模的工作段长度l = 30,100mm,对应曲柄转角,= (1/3 ,1/2 ),;上模总行程长度0必须大于工作段长度的两倍以上。
6)上模在一个运动循环内的受力如图1c所示,在工作段所受的阻力F=5000N,其它1阶段所受的阻力F=50N。
07)行程比系数K ,1.5。
8)送料距离H = 60 ,250mm。
9)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系数, 不超过0.05。
1.4 设计任务1)完成各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设计计算,选择原动机,拟定机械传动方案,确定各级传动比,画出机构运动简图;2)按工艺要求进行执行系统协调设计,画出执行机构的工作循环图;3)对主执行机构用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其中的一个位置加以验证,并根据计算机计算结果画出刨刀位移线图,速度线图和加速度线图;4)用图解法对主执行机构的一个位置进行动态静力分析;5)用解析法对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进行运动分析;6)用图解法绘制控制工作台横向进给的凸轮机构的位移曲线及凸轮轮廓曲线;7)根据机电液一体化策略和现代控制(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大胆提出一种或一种以上与该机现有传统设计不同的创新设计方案。
第页 2. 精压机机构功能分析2.1精压机工作原理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机构,它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
如图所示,加工时,上模1现已逐渐加快的速度接近坯料3,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随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5推出模腔4,最后快速返回。
上模退出固定不动的下模后,送料机构的推料杆2从侧面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2.2工艺动作分解精压机需要完成的工艺动作有以下三个动作:(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模腔。
(3)将成品顶出上模3. 机构方案的设计第页 3.1机构的选型参考零件在冲压成形时时,一般要求执行构件先以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匀速拉延成形,最后快速返回,即执行构件在整个行程中要求有等速运动工作段,并具有急回特性。
同时希望工作中过程中的压力角尽量小,以保证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特性。
为实现上述复杂的运动过程,常采用基本机构组合设计。
送料机构要求作间歇送进,可结合冲压机构一并考虑。
3.1.1 方案一:齿轮,连杆冲压机构和凸轮,连杆送料机构如图所示,冲压机构采用有两个自由度的双曲柄七杆机构,用齿轮副将其封闭为一个自由度(齿轮1与曲柄AB固联,齿轮2与曲柄DE固联)。
恰当地选择C点轨迹和确定构件尺寸,可保证机构具有急回运动和工作段近似匀速的特性,并使压力角尽可能小。
送料机构由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串联组成,按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角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使其能在预定时间将坯料推送至待加工位置。
3.3.2方案二:导杆,摇杆滑块冲压机构和凸轮送料机构如图所示,冲压机构是在摆动导杆机构的基础上,串联一个摇杆滑块机构组合而成。
送料机构的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曲柄轴相连。
按机构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运动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则机构可在预定时间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第页3.3.3方案三:六连杆冲压机构和凸轮,连杆送料机构如图所示,冲压机构由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而成。
凸轮,连杆送料机构的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曲柄轴相连,按机构运动循环图确定凸轮推程运动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则机构可在预定时间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3.3.4方案四:连杆,凸轮冲压机构和凸轮,连杆送料机构第页如图所示,冲压机构采用有两个自由度的 1B 连杆,凸轮组合机构,用齿轮副将其封闭为一, 1OA P个自由度(齿轮1与曲柄AB固联,齿轮4与HO 两个凸轮固联)。
C 1 E 送料机构由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串联组D 成,按运动循环图可确定凸轮推程角和从动件 F ,4的运动规律,使其能在预定时间将坯料推送至G 212待加工位置。
4IH L J 1 K,图5 冲压机构方案之四3.2 最终方案的确定对上述几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方案二中摆动导杆机构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它和摇杆滑块机构组合可以达到工作段近于匀速的冲压要求;导杆的传动角较大,传动性能优良;机构的冲击小,对机构的运动实现有利;适当选择导路位置,就可使工作段压力角较小,,而且方案的实用性强;缺点是倒杆机构的横向尺寸较大。
方案三,四杆机构可按行程速比系数用图解法设计,然后选择连杆长l及导路位置,按工作段近似于匀速的EF要求确定铰链点E的位置。
若尺寸选择恰当,可使执行构件在工作段中运动时机构的压力角较小。
方案优点是四杆机构制造费用低,基本满足运动要求,结构简单较实用,缺点是横纵尺寸比较大,在要求运动形式转换方面不能准确的满足,并且思安机构和摇杆滑块组合机后运动平稳性不是很好。
方案四恰当地选择C点轨迹和确定构件尺寸,可保证机构具有急回运动和工作段近似匀速的特性,并使压力角, 尽可能小;改变凸轮轮廓曲线,可改变C点轨迹,从而使执行构件获得多种运动规律,满足不同工艺要求;但凸轮轮廓曲线确定难度稍大。
几种方案都有不同的基础机构组合而成,且基本都可完成设计要求的运动。
综合考虑集中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同时考虑到后期建模、尺寸分析计算的难度以及课程设计的时间要求,经小组讨论决定采用方案二。
第页 4.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4.1 原动机的选用4.2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5. 工作循环图5.1 执行机构的型式和行程1(冲压机构其功能是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型工作,然后继续将成品退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其行程是:快速下沉-冲压-低速下沉-回程2(送料机构其功能是将坯料快速送到加工位置,其行程是:工作行程-回程-停歇。
5.2 运动循环图设计1、确定运动循环周期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理论生产率为每分钟70个,则生产该产品的机械工作的循环周期为T=60s/70=0.0.857s。
2、初步确定各执行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中各个形成阶段所需的时间和分配转角。
冲压机运动时间:Ttts,,,,,0.7140.1430.857 空回工作角度分配:ooo,,,,,,30060360 空回工作5.3 根据以上数据绘制运动循环图第页确定各执行机构间额协调配合关系第页设计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6. 机构参数设计 6.1 冲压机构设计冲压机构设计与分析输入设计参数行程速比系数 K=2 插刀行程 H=150mm 曲柄长度 LAB=80mm连杆长度 LDE =100mm导路距离 Le =300mm曲柄角速度ω =7.33rad/s曲柄角加速度ε=0rad/s2(1).计算基本参数1、计算极位夹角,曲柄角速度,曲柄角加速度θ=60.000?第页2、求导杆长度,连杆长度,中心距根据插床机构结构示意图,由几何条件可得LCD=150.000mmLAC=160.000mm3、求弓形高,导路距离b =20.096mmLe=299.952mmαmax=5.767? 最大压力角αmax=5.767?6.2 送料机构设计凸轮设计,图解法位移曲线。
凸轮轮廓7. 机构运动和动态静力学分析第页 7.1 运动分析 7.1.1 主执行机构运动分析对主执行机构用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由分析结果绘制上模运动线图。
如下图:第页其中最大压力角。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其中,,5.767max的一个位置加以验证。
1) 机构运动简图2) 确定构件质心3) 开始分析7.1.2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11)运动分析用老师推荐用的软件进行凸轮数据计算,选画出凸轮r内包络线,设基圆半径 =60mm,=10mm,偏距设为0,r,,,许用压力角=50?,推杆行程100mm,推程角 =140?,远停角 =0?,回程角=100?,近停角 =120?。
推程选择正弦加速度,回程选择余弦加速度。
在凸轮理论廓线下拉菜单下,选择计算步长为5?,则可自动生成凸轮廓线。
在运动学仿真下拉菜单下,设置图形比例为1,位移比例为1,速度比例为0.5,加速度比例为0.3,跃度比例为0.3,则可得到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图。
第页最后在凸轮廓线参数里生成凸轮的各种数据与图形(轮廓曲线数据,运动规律曲线等)。
进凸轮从动件杆长(mm) 130给推程许用压力角[,] 40: 推程回程许用压力角[,] 50: 回程机滚子半径r(mm) 10 r构刀具半径r(mm) 0.08 c然后通过CAD手动输入已建立凸轮轮廓曲线数据,按1:1建立凸轮轮廓曲线二维图,打印,然后描到A3图纸上。
第页第页第页7.2 动态静力分析8. 参考文献第页心得与体会第页参考文献第页文件袋封面格式题目:专用精压机课程设计名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年、学期:20 ~20 第学期学生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班: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设计时间: 学生成绩: 建档时间:课程设计提交材料(袋装内容),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含解析法计算结果与相应线图);, 1号图一张(主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及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图);, 3号图一张(凸轮机构运动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3号图一张(机械系统传动方案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