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特征。
根据发生机制,将心力衰竭分为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根据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心排血量的高低,分为高排血量和低排血量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诊断应包括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解剖异常及心功能状态。
对心功能的判断通常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法,但其主观性较强,亦缺乏定量指标。
而6min步行试验能较客观反映心脏功能状态,是测定受试者在6 min内可步行的距离。
美国学者将病人步行的距离划为4个等级:1级<300 m,2级为300~374.9 m,3级为375~449.5 m,4级>450 m。
级别越低,心功能越差。
达到3级与4级者,心脏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
1病史要点1.1 心力衰竭症状1.1.1 咳嗽、呼吸困难于夜间或体力劳动后加重,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关键临床表现,初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时伴有喘鸣,称“心源性哮喘”。
病情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端坐呼吸,最严重时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1.1.2 水肿为右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特点为:①水肿发展较慢。
②水肿从下垂部位开始,遍及全身,可伴有胸、腹水。
③水肿为凹陷性。
④伴随症状:食欲不振、肝区胀痛、少尿。
1.2 诱因主要有:①感染尤其呼吸道感染。
②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快速型心房颤动。
③劳累。
④输血或输液过多、过速。
⑤合并其他疾病如甲亢、贫血等。
2体检重点2.1 体位及呼吸状况。
双颊紫红提示二尖瓣狭窄。
水肿分布以下垂部位更显著。
2.2 头、颈部检查结膜是否苍白,口唇有无紫绀,颈部动脉或静脉搏动是否明显,颈部静脉有无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是否阳性。
2.3 胸部检查双肺有无干、湿啰音,密度及分布;心前区有无局限性隆起,心尖搏动有无移位,心前区有无震颤,听诊心律、心率及心音有无异常,有无额外心音及杂音。
充血性心力衰竭 PPT课件
5.控制液体入量
—尽量减少静脉输液或输血,输液速度宜慢,以每小时不超过5ml/kg为 宜。
Page
12
护理措施
6.用药护理
6.1洋地黄类药物 ①向病人讲解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洋地黄中 毒的表现。②给药前应检查心律、心率的情况,若心率低于60次∕分 或节律发生改变时,应暂停给药,并通知医师。③用药后要注意观察 心率、心律改变及病人的反应。④毒性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胃肠道症 状最常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常见有头痛、 疲乏、烦躁、易激动;视觉异常,表现在视物模糊、黄视、绿视 等。 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6. 2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时要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并观察有无电解质紊 乱,如低钾、低钠等。
5) 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6) 尿少、下肢水肿,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所致 者
其中前四项为主要依据
Page
8
五、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心影多呈普遍性增大,心脏搏动减弱黄的应用。
3.超声心动图检查
Page 14
感谢您的额关注
15
充血性心力衰竭
学习要点
一、概念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辅助检查 六、护理诊断 七、护理措施 八、健康教育
一、概念
简称心衰,是指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 能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 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的病理 状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 一。
Page
3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Page
5
三、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
心动过速:婴儿心率>160 次/分,学龄儿童>100 次/分,是较早出现的代
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 强心 • 利尿 • 扩血管
洋地黄类药物
•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从而增加心搏出量,有效 改善心脏的功能。
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作用
洋地黄类制剂 地高辛
给药方法 口服
静脉 毛花苷丙(西地兰) 静脉
洋地黄化总量 (mg/kg)
<2岁0.04~0.05
作用开始时间 2小时
>2岁0.03~0.04
病因
1 LOREM 心血管因素 2 LOREM 非心血管因素
1 心血管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症、心瓣膜狭窄、主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
等使心肌病收缩力减弱或使心脏的负荷增加导 致心衰的发生。
2 非心血管因素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肾炎、严重贫
血、脓毒败血症、婴儿期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
临床常用利尿剂
药名 氢氯噻嗪 螺内酯 氨苯蝶啶 呋塞米
给药途径 口服 口服 口服 静注
口服
剂量方法
作用时间
注意事项
每天2~4mg/kg,<6个月 1小时开始起作用,可引起低钾、低氯
者,每天0.5~0.75mg/kg, 4~6小时达到高 及心律失常,粒细
分2~3次
峰,维持12小时 胞减少
每天1~2mg/kg,分2~3次 8~12小时起作用,有保钾、保氯作用, 3~4小时达到高 和氯噻嗪类合用可 峰,维持2~3天 增强疗效
诊断依据
01 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 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02 呼吸困难,发绀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60次/分; 03 肝脏肿大,超过肋緣下3㎝以上,或肝在短时间内较前增大,
而不能以横膈膜下移等原因解释;
04 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功能下降、体肺静脉压力升高、心脏排出不能满足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其原因主要是由心肌病变、收缩力下降或心脏负荷过重引起的结构异常,可发生在所有年龄,但在婴儿期很常见,是儿童常见的急诊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儿童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老年儿童主要表现为疲劳、劳动后气短、胃不好、咳嗽、心率快、呼吸快、表面浅、颈静脉愤怒、肝增加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严重坐呼吸、肺底湿罗音、尿少、肿胀、发绀。
.婴儿表现为呼吸急促、表面浅、喂养困难、易怒、出汗、哭声弱、体重增长缓慢、心率快或跑马律、肺部可闻湿罗音或哮喘声,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加。
该病主要通过X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pH确诊为血生化和血糖测定。
X心影线胸片普遍扩大,心跳减弱。
此外,新生儿低血糖可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肾功能和贫血也可以进行检查,这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指导治疗。
对于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血液应适当采取镇静、供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限水、限盐等措施。
儿童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半卧位,易怒适当使用镇静剂;呼吸困难或发绀及时吸氧;适当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细菌和病毒感染、疲劳和精神兴奋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应积极预防部分病例应长期使用洋地黄维持,防止心力衰竭。
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做好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日常生活,增加或减少衣服尤为重要,保持室内通风。
饮食应小心防止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应少吃多餐,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大多数患者都有心脏病史,有效的治疗原因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
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原因,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急性严重心肌炎等年轻心力衰竭常见。
冠心病是收缩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积极的血液重建可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心力衰竭(或正常射血分数)的常见原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力衰竭进展迅速,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中文名:心力衰竭外文名:heart failure别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原因冠心病已成为欧洲75岁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中国的情况相似。
据中国42家医院在1980、1990、2000年3个全年段对部分地区心力衰竭住院病例所做的回顾性调查,冠心病由1980年的%上升至2000年的%,居各种病因之首。
在高龄老人中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根据病理生理异常,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可分为:(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和冠心病等。
(2)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等。
(3)前负荷增加: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
[1] 诱因(1)治疗不当:主要为洋地黄用量不当(过量或不足)。
以及合并使用了抑制心肌收缩力(异搏定、β阻滞剂)或导致水钠潴留(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
(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
(3)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
(4)肺动脉栓塞。
(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
[1]临床分型心脏结构(一)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二)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cardiacinsufficiency)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长时间负荷过重、心肌损害、收缩力减弱引起心排血量(即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循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体(或肺)循环静脉系统淤血,而动脉系统和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诊断提示】1.左心衰竭(1)疲劳、乏力:此为早期表现,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即运动耐量降低)。
(2)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初始表现为缓进性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休息时呼吸困难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哮喘样发作、端坐呼吸等。
(3)咳嗽与咯血:咳嗽是左心衰竭的主要症状之一,有时是心衰发作前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夜间平卧时易出现。
严重的肺淤血、急性肺水肿及伴肺梗死时可出现咯血。
(4)急性肺水肿: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对称性布满湿啰音及哮鸣音,是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
(5)体征可有心脏扩大、血压下降、脉速、心动过速、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P₂亢进、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双肺底部湿啰音,重者全肺布满湿啰音和(或)哮鸣音。
(6)X线检查可见左心扩大、肺淤血、肺纹理增粗,急性肺水肿时可见肺门向肺野呈蝶形的云雾状阴影。
2.右心衰竭(1)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所致。
(2)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如右上腹胀痛、沉重感、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少尿、夜尿相对增多等。
(3)体征:四肢发绀、颈静脉怒张、脉压降低或奇脉、右心增大、剑突下可见明显搏动、肝大,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胸腔积液、腹水、全身水肿。
(4)静脉压增高:肘静脉压超过1.4kPa(14cmH₂O)。
(5)X线检查:心影增大,上腔静脉增宽、右房、右室增大,可伴有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
3.舒张期功能衰竭(1)常见病因为冠心病、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间质纤维化等。
充血性心衰诊断和处理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0.1101:07:4811 October 202001:07
(3)紫绀 左心衰时呼吸困难为主, 右心衰时紫绀较明显。全心衰时 二者均明显。
(4)可有胸腹水及心包积液
3.诊断试验
(1)胸部X:左心衰时肺血管影增粗、 肺门影增宽,左心室增大。右心衰时心 影增大,上腔V增宽,右心室增大,可伴 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2)EKG 示相关房室肥大,心肌劳损 等。
2.限制钠盐摄入:轻度心衰应 避免无重盐饮食,中度心衰食盐 1.2~1.8克/d,重度心衰<1.2克 /d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1120. 10.11Sunday, October 11,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1:0 7:4801: 07:4801 :0710/ 11/2020 1:07:48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1 101:07: 4801:0 7Oct-20 11-Oct-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1:07:4 801:07: 4801:0 7Sunda y, October 11,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0.1 120.10. 1101:0 7:4801: 07:48October 11, 2020
谢 谢 大 家 2020 1:07 AM10/11/2020 1:07 AM20.10.1120.10.11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1-Oct-2011 October 202020.10.11
充血性心力衰竭
因造成的。 • 2·鉴别诊断 年长儿童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与成人相似,一般诊断无
困难。但临床上需与感染、中毒性心肌炎或心瓣膜病、心包炎、急性 肾炎合并循环充血杂,许多问题尚不清楚 。心衰不仅有血液动力学障碍,同时有神经体液因子参与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最主要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 前、后负荷加重,心脏搏出量减少及体循环压力升高有关 。心衰早期,机体可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 等,以调整排血量,满足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此期属心 功能代偿期。如基本病因持续存在,即使通过代偿亦不能 满足机体的需要,即出现心力衰竭。出现静脉回流受阻、 体内水分潴留、脏器瘀血等心脏失去代偿功能的表现。
【临床表现】
• 心衰早期多为心功能代偿期,可无临床症状。年长儿 心衰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主要表现为乏力、多汗、心慌、 劳累后气急、咳嗽、腹部胀痛、食欲减退。安静时可出现 心率加快,呼吸浅表、频率增加。右心衰竭时以体循环瘀 血为主,可见肝脏肿大并有压痛,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 反流征阳性,面部、足背水肿,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及 心包积液。左心衰竭为主者可见肺循环瘀血表现,如呼吸 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咯吐粉红色泡沫痰、紫绀、 肺底部可闻及湿哕音等。心脏听诊除原有疾病产生的心脏 杂音和异常心音外,常可闻及心尖部第一心音减低和奔马 律。
• 2.中医病因病机:本病以心阳虚衰为主,可由他脏累及 或五脏同病。心主血脉,血液运行周身皆赖心阳之气推动 。心气旺则脉充,血运正常,五脏六腑皆得以濡养。若患 儿禀赋不足,先天心脉缺损,或病邪犯心,或他脏之疾累 及心脉,阻碍心血运行,致心气亏损,甚者导致心阳虚衰 。心阳虚衰可致五脏同病。心阳虚衰,血瘀内阻,留滞肺 络,使肺气壅滞,致心肺同病;心阳虚衰,可致脾阳不振 ,脾阳虚累及于肾,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湿内停 ,泛溢肌肤,则为水肿;肝藏血,心阳虚衰,血运受阻, 则血瘀于肝,可见右胁下痞块。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足够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使心输出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因而出现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的病理状态。
根据心衰起病急缓,分为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两种类型。
根据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又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
心衰的心脏内病因多为先天性心脏病,其次为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及风湿热、心糖原累积症等;心脏外病因多为重症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贫血、维生素B缺乏症等。
【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1.安静时心率加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
2.呼吸困难,安静时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短时间较前迅速增大,不能以横膈下降等解释。
4.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
5.突然发生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皮肤苍白或发灰,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
6.尿少或无尿,颜面及下肢水肿,已排除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 缺乏等原因。
具有上述第1~4项,伴或不伴第5或第6项,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二)儿童心功能分级诊断引自200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
1.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2.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不适,但一般活动可引起疲乏、心悸或呼吸困难。
3.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一般活动即出现上述症状。
4.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衰症状,并在活动后加重。
【治疗方案】主要引自 2006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建议》。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将枕头垫高,小婴儿可抱起,下肢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吸氧。
水肿严重者应限制水、钠摄入,控制静脉补液量,婴儿入量每日60~80ml/kg,年长儿每日40~60ml/kg,24小时内均匀给予。
烦躁者可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镇静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研究白皮书
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研究白皮书第一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2)第二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病因分析 (4)第三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 (7)第四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发展趋势分析 (9)第五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 (11)第六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鉴别诊断 (13)第七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权威治疗医院与机构 (15)第八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17)第九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护理方案 (19)第十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科学管理 (22)第一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心脏病,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症通常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I. 疾病背景心力衰竭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心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20万例新发心力衰竭病例。
尽管近年来在心脏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对患者和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负担。
II. 病因与分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可由多种疾病和因素引起,最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减弱其泵血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导致部分心肌损害,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瓣膜病:瓣膜病变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病: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毒素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
根据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同时静脉回流受阻,静脉系统瘀血,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偿和失代偿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郁血)的表现,因而通常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e failure),或简称心力衰竭。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一般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水肿”、“喘症”、“痰饮”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高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肾炎等,较少见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等。
左心房衰竭常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
右心衰竭多因左侧心衰引起,而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心病所致。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诱因有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血压增高、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或过量、妊娠或分娩、洋地黄过量或不足等。
2.病理 早期通过各种代偿机制,包括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的内在反射机制,即当心排血量减少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脏扩大时,使心肌细胞伸张增加,在适当范围内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通过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地兴奋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外在后备机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整血容量;通过心房由于内压的增高被牵张而释放出的心钠素(又称心房肽),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产生利尿和扩张血管作用;以及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扩大等一系列代偿机制,使心排出量尚能满足机体需要称代偿期。
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机制亦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心脏不能正常地排出从大静脉回流的血液,静脉系统瘀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
焦点问题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与心肌重塑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阻断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从而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
心衰症状、体征
六、实验室检查
脉压增高 肘静脉压超过1.4kPa(14cmH2O)或重压肝脏1/2~1min后上升0.1~0.2kPa(1~2cmH2O)以上的,提示有右侧心力衰竭〔我国1425例正常成年人测定正常范围0.3~1.4kPa(3~14cmH2O),平均0.99kPa(9.9cmH2O)〕。 红质和谷丙转氨酶可略增高。
氧气疗法
对慢性心衰患者,并无应用指征
有报告在重度心衰患者,氧疗反使血液动力学恶化
运 动
长期卧床的去适应状态对心衰患者不利 应鼓励患者作动态运动 稳定性心衰患者,运动锻炼可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对预后的影响尚不肯定 有认为运动训练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对手术治疗作出评定
所有瓣膜疾病的心衰患者均应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ARB 在心衰的应用
ARB治疗心衰有效,但未证实相当于或是胜于ACE抑制剂 未应用过ACE抑制剂和能耐受ACE抑制剂的病人不宜用ARB取代 可用于不能耐受ACE抑制剂的病人 ARB和ACE抑制剂相同,亦能引起低血压,高血钾及恶化肾功能 心衰病人对b-阻滞剂有禁忌症时,可以缬沙坦(Val-Heft 试验)和ACE抑制剂合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概念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ardiac insufficincy), 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病因使心脏舒缩功能减退,表现为休息或正常活动下,心搏出量不能满足周身循环及组织代谢需要,出现肺静脉淤血、体静脉充血及机体组织代谢缺氧等临床症状,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
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重症肺炎、急性肾炎等。
【诊断提示】1.病史有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肾炎、重症呼吸道感染和贫血、维生素B₁缺乏等病史。
2.临床表现(1)发病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咳嗽,咳血性泡沫痰,呼吸急促及表浅,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底湿啰音,拒食、喂哺困难等肺循环淤血表现。
(2)颈静脉怒张,肝脏进行性增大,肝颈反流试验阳性,颜面、眼睑等部位水肿、尿量减少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3)心率增快,心尖区第1心音减低和奔马律、心脏扩大等心功能减低的表现。
3.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考虑为心力衰竭。
(1)呼吸急促:安静时,婴儿>60次/min,幼儿>50次/min,儿童>40次/min。
(2)心动过速:心率,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
(3)心脏扩大(体检、X线或超声心动图证实)。
(4)烦躁,喂哺困难,体重增加,尿少,水肿,多汗,青紫,呛咳,阵发性呼吸困难(2项以上)。
具备以上4项加以下1项,或以上2项加以下2项可确诊心力衰竭。
①肝大:婴幼儿在肋下≥3cm,进行性肝大或伴触痛者更有意义。
②肺水肿。
③奔马律。
4.其他严重心力衰竭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治疗措施】1.病因治疗重视病因的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2.一般治疗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低盐饮食,少量多餐,每日液体入量1000~1200ml。
用氧。
半坐位,床头抬高15°~30°,勤翻身或变换体位等。
3.洋地黄制剂应用首选地高辛,必要时使用毛花苷C。
(1)地高辛。
①洋地黄化法:口服剂量<2岁0.04~0.06mg/kg;>2岁0.03~0.04mg/kg;新生儿、早产儿0.025~0.03mg/kg。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ilure)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状况下,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一、病因1.基本病因(1)心肌病变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低小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病毒性、细菌性、中毒性)入心肌浸润性病变(肿瘤、淀粉样变性等)。
三(2)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①左心室射血阻抗增加:高血压、主动脉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②右心室射血阻抗增加:肺动脉口狭窄、各种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疾病。
(3)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瓣膜返流性病变、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4)机械性心室充盈受阻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心包疾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5)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减低冠心病、高血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
2.诱因(1)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3)心脏负担加重甲亢、贫血、妊娠和分娩、钠盐摄人过多、输液过快。
(4)肺栓塞。
(5)药物。
二、诊断要点1.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2.左心衰竭的表现肺循环淤血所致。
(1)症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和咯血。
(2)体征心率增快,心尖部舒张早期奔马律,两肺底或全肺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X线示心影增大及肺淤血的表现。
3. 右心衰竭的表现体循环淤血所致。
(1)症状上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少、夜尿、肝区胀痛、黄疸。
(2)体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肤肿大和压痛、水肿、紫用、胸水、腹水、(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见右心或个心增大。
(4)、全心衰竭的表现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5.心功能分级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股活动可引起症状;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活动即引起症状;四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不活动亦有症状。
三、治疗(一) 治疗病因,去除诱因。
(二)一般治疗限制活动,注意休息,适当限盐,少食多餐,吸氧。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心力衰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中文名:心力衰竭外文名:heart failure别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原因冠心病已成为欧洲75岁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中国的情况相似。
据中国42家医院在1980、1990、2000年3个全年段对部分地区心力衰竭住院病例所做的回忆性调查,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种病因之首。
在高龄老人中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根据病理生理异常,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可分为:〔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和冠心病等。
〔2〕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等。
〔3〕前负荷增加: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
[1] 诱因〔1〕治疗不当:主要为洋地黄用量不当〔过量或不足〕。
以及合并使用了抑制心肌收缩力〔异搏定、β阻滞剂〕或导致水钠潴留〔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物。
〔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
〔3〕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率快的心房颤抖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
〔4〕肺动脉栓塞。
〔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
[1]临床分型心脏结构(一)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二)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被定义为心脏未能达到血液循环的负担,且表现为心脏功能和心绞痛等衰竭症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类常见的心脏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标准除了根据临床表现外,还包括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通常情况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通过诊断最为困难,因为有时候症状不会表现出来,而且临床显示可能会模糊不清,没有明显的病变特征。
首先,体检及血液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
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疾病,如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力衰竭和水肿等情况。
其次,做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心衰抗体,可以指导其他检查结果查找病因。
此外,为进一步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以使用心脏超声或运动脉窦灌腔检查、核磁共振和心电图来查明患者的心脏状况。
心脏超声检查可用于诊断心功能减弱,影像可以显示是否有心室肥厚和心肌破坏,还可以查明心脏是否有异常。
而运动脉窦灌腔可视化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瓣膜或主动脉环狭窄所引起的心功能障碍。
核磁共振可查看心肌组织的情况,心电图可以看到心脏的电信号。
上述检查结果可以帮助临床人员准确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精准地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以上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
【摘要】心力衰竭的诊断应包括心力衰竭的病因与诱因、解剖异常及心功能状态。
本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特征。
1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有心力衰竭表现,心脏搏动减弱而弥散,心浊音界向外移位,常出现室性奔马律。
x线检查常有中至重度心脏扩大,一般各房室都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故心脏外形呈普遍室增大型。
肺血管约半数正常或轻度淤血。
心电图常示房室肥大劳损、各类心律失常、异常q波等多种异常改变。
超声心动图显示各房室腔均扩大,尤以左心室腔扩大为著,二尖瓣前、后叶振幅减低,形成所谓“大心腔”、“小瓣口”的特征,室壁搏动弥漫性减弱,心腔内可见附壁血检。
2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常有5-10年以上的高血压病史,血压常>160/100mmhg;体检、x线检查与心电图常显示明显的左心室肥厚与劳损等改变;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影延长扭曲、肺淤血或肺水肿的征象;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左心室内径增大、主动脉增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
起的心力衰竭可发生在过去无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病人,可在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更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心力衰竭。
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病征。
3冠心病
3.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
衰竭。
其特点为:①病人多为40岁以上男性,特别是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常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肥胖和吸烟等。
②起病主要表现是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胸骨中下段疼痛、胸闷、压搾感、紧缩感,并向左肩或左上肢内侧放射,或伴有恶心、呕吐和出汗等。
③心脏增大常不明显,房性或室性奔马律多见。
④重症病人可因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突然出现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⑤心电图检查有病理性波伴损伤型st段抬高,以及缺血性t波改变。
⑥肌酸激酶同工酶多在梗死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持续3-4d后降至正常。
3.2缺血性心肌病系由长期心肌缺血以致心肌纤维化,或大片多次小灶性心肌梗死后形成瘢痕,心肌细胞减少,纤维结締组织增多。
其临床特点为:①心肌收缩力逐渐降低,心脏逐渐扩大,以左心室为主,晚期两侧心室均扩大;心力衰竭,大多先发生左心衰竭,以后全心衰竭。
②各种心律失常。
诊断主要依据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和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特别需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
4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
是儿童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
心力衰竭多见于重症心肌炎患儿,
急性期以左心或全心衰竭为多见。
主要表现为:①发病前2-3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咽炎发作史。
②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
③有心悸、气急、心前区不适、与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奔马律、心包摩擦音等表现,心脏杂音反映心脏瓣膜炎的存在。
④可有急性关节炎、关节酸痛、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和皮下小结等心外表现。
⑤心电图p–r间期延长是风湿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发现之一。
⑥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升高和c反应蛋白阳性等有辅助诊断意义。
⑦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炎的相应表现。
⑧积极抗风湿治疗有望减轻或恢复心肌损害。
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是青年和中年病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亦可见于学龄期儿童,约1/3过去无典型的风湿热临床表现,女性发病稍多。
其特点为:①多数根据杂音部位、特点作出瓣膜病损的初步诊断,但快速型心房颤动可影响心脏杂音的听诊,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②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常因心室腔显著扩大而形成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在心尖部位出现ii-iii级收缩期杂音。
③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心力衰竭顽固,应警惕其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风湿活动的可能。
6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可伴发心力衰竭,其诊断要点为:①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3周内出现乏力、胸闷、心悸和头昏。
②心电图出现心律失常与st-t的改变,心肌坏死标记物阳性,临床上可以诊断病毒
性心肌炎。
③特异性病毒中和抗体滴定2次间增高4倍可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应注意与其他疾病受体亢进、甲亢、风湿性心肌炎等相鉴别。
7贫血性心脏病
中重度贫血病人多有心悸、气急、疲乏等症状,并可引起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其诊断不难。
临床特点有:①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常<70g∕l。
②心脏不同程度扩大,心底与心尖区出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伴心动过速、心搏增强、周围血管扩张、皮肤温暖、水冲脉和脉压增大等高动力状态。
③有相应贫血史,随着贫血的缓解,心力衰竭和心脏体征也随之消失或不明显。
④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普遍增大,ef不低。
⑤在确诊为贫血性心脏病时,必须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伴有的贫血或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8尿毒症性心肌病
尿毒症病人常伴有心肌病变,称尿毒症性心肌病。
其主要特点是心脏扩大、左心室壁肥厚、瓣膜钙化、;瓣膜反流、心包积液等,常伴血压增高。
超声心动图可有相应发现。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目前在我国仍是成人心力衰竭中常见的病因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者。
其特点为:①有肺或胸部慢性疾病。
②明显的体循环淤血综合征,紫绀和呼吸困难较其他病因所致的心力衰竭更为显著。
③实验室检查显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和血ph降低等改变。
④老年病人常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存在。
如肺源性心
脏病病人心力衰竭时紫绀不明显,要考虑有无合并存在高血压心脏病和(或)冠心病。
10酒精性心肌病
特点为:①长期过量饮酒。
②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
③既往无其他心脏病史。
④可同时伴有肝硬化。
⑤如早期发现,戒酒6个月后心脏病变可缓解。
11甲亢性心肌病
特点为:①甲亢伴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心脏增大。
②高心排血量性心力衰竭。
③甲亢控制后临床表现及心脏改变可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