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古代园林与建筑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试卷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出卷人:金盈洁答卷人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分,共30分。
)1.世界各国园林基本分为两类:一是19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二是中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
2.中国古代园林充分体现了建筑美、人工美。
3.皇家园林专供帝王与宫室外戚休憩,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4.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类型”,以北京为代表;江南类型园林也称“扬子江类型”,以苏州为代表;岭南类型也称“广东类型”,代表有清辉园。
5.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是自然式园林。
6.魏晋南北朝时期式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7.亭榭是全园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8.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称收顶。
9.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网狮园、拙政园和留园。
10.中国古代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例如林浦养鹿放鹤。
1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叠山、理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等等。
12.杭州西湖北面宝石山上的保叔塔,与南面重建的雷锋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13.任何园林内都有必须遮挡之物。
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成为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就是障景的典范。
14.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园林。
15.承德避暑山庄与1998年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十二石斋现已废圮。
17.苏州的画家很多,号称“吴门四家”的有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18.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19.普宁寺“大乘之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的木雕佛像。
20.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是江南最大的太湖石。
二.单选题(共20 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2.属于“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是A.苏州拙政园B.绍兴沈园C.顺德的清辉园D.留园3.古典园林中将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汇集在一起的建筑是A.厅堂B.楼阁C.亭榭D.馆斋4.杭州拥有江南三大奇石中的A.瑞云峰B.绉云峰C.冠云峰D.玉玲珑5.建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的特色是A.以假山著称B.以对比、借景取胜C.未入园林先成景D.以竹为植物主景,四季假山别具特色6.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拙政园D.清辉园7.江南最大的太湖石是A.玉玲珑B.冠云峰C.绉云峰D.环秀山庄假山8.中国古典园林重在体现A.天人合一B.人文的力量C.建筑美人工美D.整齐一律9.江南类型园林的特征是A.略显局促B.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C.河湖圆石较少D.具有热带风光10.下列关于植物与寓意正确表述的是A.竹子—气节高尚B.松柏—坚强长寿C. 牡丹—洁净无暇D.紫薇—高官厚禄11.关于楼阁的是叙述错误的是A.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B.用以储藏书画C.供读书用D.可以供佛12.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的盛开的桃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显得更加生动。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四章古代坛庙建筑

2. 社稷、先农、先蚕祭坛
社稷当中的“社”指的是“后土之神” ,“稷”指的是“五谷之神”。
先农祭祀和先蚕祭祀反映了古代男耕女 织的自然经济形态。
3.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祭祀坛庙
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是五岳之外的五座名山。东镇沂山 、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 山、中镇霍山。
四海指的是东海、南海、北海、西海。
四渎是古人对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的总 称,分别为河(黄河)、江(长江)、 淮(淮水)、济(济水)。
(二)宗庙与家庙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又称为太庙。
大夫以下祭祀祖先的处所皆称家庙,或 称家祠、祠堂。依宗族组织又可分为宗 祠(总祠)和家祠。
现在的孔庙坐北朝南,南北长600米,东 西宽145米,占地约9万平方米,前后共 有9进院落,以南北轴线为中轴线,布局 严整,左右对称,气势雄伟。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是孔庙中最重要 的建筑,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一。
六、其他坛庙建筑
(一)太原晋祠 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建成,距今至少有
1500年。 晋祠本是为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
妈祖庙为祭祀海神林默而建,宋代以来 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江海河滨。
祭祀妈祖的庙宇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 福建湄洲妈祖庙和台湾北港妈祖庙。
第二节 现存著名古代坛庙建筑
我国主要的坛庙建筑有位于北京的天坛 、太庙、社稷坛、地坛、日坛、月坛、 先农坛,位于泰山南麓的岱庙,位于嵩 山的中岳庙,位于华山的西岳庙,位于 衡山的南岳大庙,位于曲阜的孔庙,位 于太原的晋祠,位于成都的武侯祠等等 。
三、坛庙建筑的类型
(一)自然神祗坛庙 这一类坛庙的祭祀对象为天、地、日、
第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盛期

德裕、牛僧儒等 因此,文人官僚的士流园林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被附 上了文人色彩,出现了“文人园林”
文人园林的概念
是士流园林中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思想、陶冶性
情表现隐逸者 广义上不仅指文人经营或拥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 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唐代别墅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且风 景比较优美的地带
长安近郊的别墅园林极多 东郊:贵族、大官僚别墅园林,格调华丽 南郊:文人官僚的别墅,格调朴素无华,富于村 野意味 洛阳在近郊的别墅也很多(例:平原庄)
一些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 州、成都)等的近郊和远郊也有别墅园林建置, 如成都的杜甫草堂(浣花溪草堂),历经历代改 建一直延续至今
风景式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跨入新境界
置石:肯定石的美学价值,置石比较普遍 筑山:“假山”开始作为筑山称谓,既有土山又有石山
(土石山),以土山居多;但都能表现“有若自然”的气 氛 理水:皇家园林水体广大,并与城市供水结合 植物:题材更为丰富 建筑:种类繁多(大到华丽的殿堂楼阁,小到朴素的茅舍 草堂);个体形象和群体布局丰富多样
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 观赏植物栽培的园林艺术有了很大进步 唐代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赏花、 品花的风习图为牡丹花
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皇家园林
皇家气派完全形成,这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宏大,而且
反映在园林总体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 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 期更为重要,出现了像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作品 就园林性质来看,已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 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设计使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这些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1. 背景与发展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起源于西周时期,在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最早的园林建筑依照传统的宫殿建筑风格,后来逐渐演变为以水、山、建筑和植物等元素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园林。
2. 设计理念和特点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注重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水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又能增加园林的声音和气氛。
山也被广泛运用于园林建筑中,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造景,给人以独特的景观体验。
此外,建筑和植物的选择以及亭、楼、廊等具有古代建筑特色的构筑物也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园林建筑的分类与代表作品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按照不同的地域和风格可以进行分类。
江南园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类,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注重水的运用和微缩景致的创造,通过小桥流水和精致的建筑布局营造出独特的美感。
西南园林则以成都武侯祠为代表,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令人赞叹。
北方的园林则以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为典型,建筑雄伟壮丽,以山水和宫殿建筑相结合,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生活的豪华与繁荣。
4. 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皇家宫殿和贵族府邸,也普及至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它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法都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许多中国的古代园林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吸引游人和研究者的重要景点。
5. 古代园林与现代社会在当代社会,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审美风格也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断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版)PPT第四章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考古资料证明,进入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建造 房屋。
北方地区的先民们多选择在临河 的高地上建造自己的居室,最初的居 室 是向下掏挖,建造出竖穴式居室; 或在黄土断壁上横向掏挖,建造出横穴式居室 (后世之窑洞)。
竖穴式居室位于地表之下,不仅出入不便,而且雨水会直接灌入穴室内,因 此 先民们又继续探索建造进出方便、不受淹灌的居室。先民们不再深挖穴 坑,而是设法使居室更接近于地面,遂发明了半地穴式建筑。
1.中国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建筑
2.中国传统建筑多为院落式的建筑群布局
3.中国传统建筑追求造型与装饰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传统建筑 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
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的儒家思想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都讲究对称布局。对称布局 体现了平衡的原则,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对称、平衡的原理,既被儒家当作一种思想方法,又被当作一种伦理道德 观,即“中庸”思想。
平衡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布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建筑 群,包括城市布局,都力求左右对称。儒家的平衡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通过 对称表现出来。即使不能对称,亦要使整体建筑体现平衡的原则。
内容提要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1.早期人类的居室,经历了从竖穴式、横穴式、半地穴式居室,到地面式、 干栏式居室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建造技术不断提高。榫卯技术的 问世,为建造结构更为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因此决定了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形制。
第四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3介绍PPT课件

江南园林中的舫
拙政园的香洲
皇家园林中的舫
颐和园石舫“清宴舫”,全长30米,上部的 舱楼原是木结构,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重 建时改成现在的西洋楼建筑式样。
亭的造型艺术
1. 亭子的顶,以攒尖顶为多, 也有用歇山顶、硬山顶、盝顶、
一、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园林
在中国,园林又称园、囿、苑、庭园、园 池、山池、山庄、别业等。
西方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 landscape garden等。
❖ 园林即是在一定空间, 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 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 自然整体。 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 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 一。
小知识:
1、世界造园艺术的三大体系
关于世界造园体系,国际园景建 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 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 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 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 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 西亚体系主要是指巴比伦、埃 及、古波斯的园林。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
添景
当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 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 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 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 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添景
添景
夹景
当风景点在远方,如自然的山,或人文 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 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 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 花卉屏障起来,使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 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第四章 中国古代建筑---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是——。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2、宋代建筑的特点是——。
A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B屋顶坡度平缓,出檐较浅C屋顶坡度陡,出檐较深D屋顶坡度陡,出檐较浅3、攒山顶下列屋顶规格按从高到低排列的是——。
A重檐歇山顶、重檐庑殿顶、庑殿顶、歇山顶B重檐歇山顶、攒山顶、悬山顶、硬山顶C重檐攒山顶、庑殿顶、庑殿顶、悬山顶C重檐庑殿顶、重檐攒山顶、攒山顶、攒山顶4、——又称为“九脊顶”。
A庑殿顶B歇山顶C悬山顶D硬山顶5、——又称为“挑山顶”。
A庑殿顶B歇山顶C悬山顶D硬山顶6、——的规模质量居全国各大古城之冠。
A明南京城B西安古城C平遥古城D丽江古城7、最早建筑长城的是——。
A秦国B齐国C楚国D赵国8、用来显示时间的器具是——。
A华表B日晷C嘉量D吉祥缸9、后清期殿试的场所是——。
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 D乾清殿10、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是——。
A 太和殿B保和殿C乾清殿D养心殿11、北京太庙过去是用来——的地方。
A帝王祭祀祖宗B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C祭祀天神D祭祀地神12、汉茂陵的封土形式是——。
A“方上”B“以山为陵”C较小规模的“方上”D“宝城宝顶“13、从——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
A原始社会末期B阶级社会C汉代D唐14、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是——。
A秦始皇陵B唐乾陵C汉茂陵D清陵15、汉茂陵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文帝D汉武帝16、唐乾陵是——的陵墓。
A唐太宗和武则天B唐太宗C唐高宗和武则天D武则天17、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分别位于——。
A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B湖南、江西南昌、湖北武汉C江西南昌、湖北武汉、湖南D湖北武汉、湖南、江西南昌18、岳阳楼的天下四绝是指——。
A藤子京修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苏舜钦手书、邵竦篆刻B范仲淹修楼、藤子京作《岳阳楼记》、邵竦手书、苏舜钦篆刻C苏舜钦修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邵竦手书、藤子京篆刻D邵竦修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苏舜钦手书、藤子京篆刻19、滕王阁的“三王文章”是指——。
北宋的建筑

4.1.2 祠 庙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 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堂结构为单槽形式, 即有一排内柱。
4.1.2 祠 庙
– 为了形成一个深二 间(四椽)宽阔前 廊,其构架作了特 殊处理:将殿下檐 前廊当中三间的四 道梁架加长到深二 间(四椽),梁尾 插到殿身单槽缝的 内柱上,使殿身前 檐当中三间的四柱 不落地面而立在上 述梁上,并把殿身 正面的门窗槛墙后 推到内柱之间。殿 内部分深三间(六 椽),上架通梁, 空间完整高敞。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 《千里江山图卷》
4.1.3 住 宅
封 建 社 封 会 建 的 社 建 会 筑 的 概 建 况 筑
• 《千里江山图卷》
北宋画家王希梦所画,画面上有大中小型村 舍数十幢。
4.1.4 园 林
• 艮岳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 北宋沐梁,大抵都城附近皆为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初 春时节芳草如茵,杏花似绣,按当时风俗,各园相继开放, 城中居民争相前往踏青揽胜,呈现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 ,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的盛况。
封 建筑
–殿柱侧脚和生起显著;檐口线从次间上翘,形成富有 弹性的檐口曲线。
4.1.2 祠 庙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即 《营造法 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这种柱的孤例。
4.1.3 住 宅
• 《清明上河图》
4.1.7 佛教建筑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 隆兴寺山门与天王殿共用
4.1.7 佛教建筑
封 建 社 会 的 建 筑
– 摩尼殿为重檐九脊殿顶。
4.1.7 佛教建筑
封 建 社 封 会 建 的 社 建 会 筑 的 概 建 况 筑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严而富有艺术感的特点闻名于世。
典型的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结构精巧,装饰华丽。
古代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
中国古代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作。
宫殿建筑以紫禁城为典型,其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壮观。
建筑师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和建筑技巧,如“飞檐翘角”和“三进五进式”布局,使宫殿更加庄重和美观。
古代寺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寺庙建筑旨在供奉神明或修行者居住,以它的宁静和庄严而闻名。
寺庙建筑通常由几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如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这些建筑物常常用彩画和雕刻来装饰,营造出一种宗教氛围。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园林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代园林由人工湖泊、假山、花草树木等元素组成,旨在模拟自然景观。
园林的设计和布局讲究意境和动静结合,力求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环境。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它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独特的景观设计而受到广泛赞誉。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本土,还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和建筑师的关注。
许多著名建筑师汲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灵感,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例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到中国古代宫殿的启发,设计了著名的明斯特博物馆。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理解。
此外,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世界各地许多园林都受到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如日本的京都御苑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
这些园林通过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原则,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知识与概念之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初中历史知识与概念之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一、引言1. 中文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从宫殿、寺庙到民居、园林,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英文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 art are the treasures of the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reflecting the superb architectural skills and unique aesthetic concepts of the ancient people. From palaces, temples, to dwellings, and gardens, each place contain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1. 中文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的群体布局和空间组织。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采用斗拱、檐口等特色构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装饰艺术,如雕刻、彩绘等,使建筑更具艺术价值。
2. 英文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focuses on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the environment, emphasizing the group layout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buildings. In terms of architectural styl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mainly adopts wooden frame structures and features unique architectural styles such as dougong and eaves. In addition,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lso focuses on decorative arts such as carving and painting, making the buildings more artistic.三、中国古代园林艺术1. 中文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通过模拟自然景色,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空间。
第四章中国园林文化ppt课件

1.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 多为都城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 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显得不足。北方园 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尤其以北京最多。
Strength
Threats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因此,江南园林大多明媚秀丽、淡雅朴素、 曲折幽深,但由于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 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 州、扬州等地,期中尤其以苏州为代表。
课外拓展 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 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 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 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 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 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 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 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 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园林的特点 三、中国园林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园林的典范
一、现存皇家园林 二、现存著名私家园林 三、现存著名寺庙园林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中国园林文化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 世界艺术之奇观,不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且给诗姐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第一讲古代建筑概述一、建筑与古建筑概述1、建筑的出现搭窝——巢居进洞——穴居(自然山洞)建房筑屋2、建筑的含义广义的建筑,泛指人类使用木材、石料、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而成的大型固定设施的总称,包括房屋、道路、桥梁、园林、庙宇、宫殿、陵墓等。
狭义的建筑,仅指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及活动需要的楼宇和房屋。
3、建筑的特点耐用性结构性美观性复杂性文化性时代性区域性4、建筑的种类(1)按功能、性质分——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木结构;混合结构: 砖木、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3)按层数分住宅建筑——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公共建筑——24m-100m 为高层(非单层)100m以上为超高层工业建筑——单层、多层、混合层数(4)按施工方法分装配式建筑现浇式建筑装配、现浇混合式建筑5、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井干式结构干阑式结构密梁平顶式结构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二、建筑的功能1、居住功能针对房屋建筑而言,其最主要的功能当然是居住了,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
质量可靠是首当其冲的。
2、生活功能2、生活功能遮风避雨饮食起居休息娱乐装饰美化待人接物用具陈设空间区隔3、审美功能对称美高大美玲珑美沧桑美奇特美组合美变化美4、经济功能建筑业是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建筑对整个经济的促进是毫无疑问的。
5、文化功能建筑是文化符号建筑是文化载体建筑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框架和依据三、中国古代建筑体现的传统思想1、敬天祀祖祭天祭社稷祭祖2、皇权至上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故宫太和殿,须弥座台基高8.13米,面阔11间,进深5间;从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现已拆除,是天安门广场的一部分)到太和殿共有5重门阙,依次为大明门、丽正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广场面积3多万平方米。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第一章: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早的园林可追溯至中国古
代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工构筑的山水之间的微缩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常常由建筑、植物园、水池、石头、假山等元素构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追求自然”、“守护水源”、“排景辞物”、“布
局对称”、“借景造境”等。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园林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
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探索。
第三章:代表性古典园林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潭
柘寺等。
这些园林作品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且在植物配置、景观布局、文化内涵等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古代艺术精髓。
第四章: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技艺和设计理念逐渐得到
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师们在借鉴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古代园林的精神和美学延续至今,为当代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园林设计和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中国传统园林与园林建筑PPT课件

第2页/共37页
主要分布
园 林 的 分 布
第3页/共37页
主要分布
北宋以前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市郊附近地区)、 洛阳、开封一带:南宋以后的园林则分别集中在以下 三个地区:北方的北京及承德;长江下游的南京、扬 州、苏州、吴兴、杭州一带;珠江三角洲一带.由于 三者各具不同的风格,所以又常称:北方园林、江南 园林、岭南园林。
窗口均有景可对。
第13页/共37页
范围园林空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
第14页/共37页
范围园林空间
内向布局形式的 最大特点是:以 自我为中心,“闭 关自守”,不考虑 外部空间环境的 影响及更大范围
内的完整统一性。
上面的分析图表示在 一个建筑群中部分采 用内向布局形式,下 面的分析图表示一个 建筑群兼有内向和外 向两种布局形式的特 点。
第6页/共37页
园林建筑的作用
•
点景
•
观景
•
范围园林空间
•
组织游览路线
第7页/共37页
点景&观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
第8页/共37页
点景&观景
某个建筑物或景与周围其 他景物的关系,从视觉上 讲就是一种互为看与被看 的关系。
明以前园林已经荡然无存,仅从有限的文字记述中领 略其概貌,是我们学习借鉴的造园手法的唯一珍贵的 资料。
第4页/共37页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第5页/共37页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中国的古建筑和园林设计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和创造力。
这些建筑和园林不仅仅是实用的居住和休闲场所,更是体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象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之一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设计建筑时,古代中国建筑师们通常会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点,利用周围山水,如山脉,湖泊,河流等,来融合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空间的精确布局和比例的取舍。
中国古代建筑师们注重建筑空间的布局和比例的选择,以达到和谐与美的效果。
比如,古代的宫殿往往采用对称布局,以平衡整体结构。
而园林设计则侧重于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提供美妙的视觉效果。
这种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空间美学和对称的追求。
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注重细节和装饰的考究。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采用砖木结构,通过巧妙的雕刻和精致的装饰来营造建筑的美感。
在宫殿和庙宇中,往往会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现中国绘画和雕刻艺术的精髓。
而园林设计则注重在布局和植物选择上的精心安排,以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的典型代表是紫禁城和苏州园林。
紫禁城是明清时期中国皇室宫殿的代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严谨精巧,往往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对称美和空间感。
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王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
苏州园林以精致的布局和精湛的园艺技术闻名于世。
园林内常种植花草树木,并结合假山、池塘、廊亭等景点,打造出迷人的景观。
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追求,给人一种恬静美妙的感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与园林设计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和审美观念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一、中国古代建筑概述共71页文档

44、卓越的人一大优道。——苏联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一、中国古代 建筑概述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中国古代的宫殿与园林建筑

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宫殿建筑是中国 古代建筑的重要 组成部分,体现 了古代社会的政 治、文化、艺术 和建筑技术。
宫殿建筑代表了 当时社会的最高 建筑水平,是古 代皇家权威的象 征,也是当时社 会文化的体现。
宫殿建筑的设计 和布局体现了古 代的哲学思想, 如天人合一、阴 阳五行等,这些 思想在建筑中得 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宫殿与园 林建筑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目
录 文 本
目录
贰宫
殿 建 筑
叁园
林 建 筑
肆 筑宫
的殿 比与 较园
林 建
伍 筑宫
的殿 现与 代园 价林 值建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始于夏朝,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变:随着朝代的更迭,宫殿建筑不断演变,从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到明清时期的“故 宫”,风格和形式不断变化。
特点:宫殿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注重对称布局和装饰,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
影响:宫殿建筑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而且对后世建筑和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宫殿建筑的特点与风格
建筑规模宏大,布 局严谨
注重中轴线对称, 彰显皇权至上
建筑装饰华丽,色 彩丰富
融合多种建筑风格 ,展现文化多元性
宫殿与园林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具 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帮 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教育价值
宫殿与园林建筑作为建筑艺术的代表,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和规划方 面的知识,为未来的建筑和城市规划 打下基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新世纪教育★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新世纪教育★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新世纪教育第四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1.中国古代建筑的九个基本构件:㈠台基,又称基座,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分为四种①普通台基,用于小式建筑②较高级台基,用于大型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③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④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常用于最高级建筑㈡木头圆柱,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㈢开间: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树称为开间或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㈣大梁即横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成屋脊。
常用松木、楠木或杉木㈤斗拱: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㈥彩画(的四个作用):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以及突出装饰性彩画的三个分类:①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主要特点: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上下两个《》框住,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②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③ 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上下两个《》或《》或者()框起。
()被建筑家们称作包袱,苏式彩画,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㈦屋顶分为七种:①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重檐庑殿顶的级别最高②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③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④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⑤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⑥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⑦盝顶,梁架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
古代建筑与园林

古代建筑与园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建筑和园林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中国,从大禹治水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地形和地貌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讲究风水,追求合适的地形和环境。
因此,古代建筑和园林都具有特殊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古代建筑注重规划。
它们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和美感的完美结合。
衡山大殿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建筑,它是由九个相互独立的殿组成的。
整个建筑的布局严格遵循了玄武八卦的布局方法。
像这样的布局方法在古代很常见。
在古代的时代,人们认为建筑的布局不仅要满足地形和地貌,还要符合科学的规律。
这种规律的重要性在当代也不容忽视。
现在,我们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好地规划城市和建筑。
其次,古代建筑强调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选择。
在古代,没有我们今天这些便捷的工具,所有的构造都需要靠手工完成。
运用细心的施工和设计,使建筑视觉上更为细腻,更能够承受地震和风雨的侵袭。
目前,中国的建筑工艺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可以使用更加现代的构造方法和更科学的材料,但是我们也必须保持古老的经验。
另外,古代园林遵循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学理念。
它们注重景观的设计和环境的营造。
园林一般分为内景和外景两种。
外景是景色的主题点,而内景则更加注重场地的营造。
所以在园林修建之前必须进行地形、地貌等方面的考察以及对于风水等问题的细致研究,最终营造出清新优美的景致。
总之,古代建筑和园林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现代的建筑也同样需要遵循着一些固有的规律和美学理念。
我们应该学习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经验,将其与现代的技术和设计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狭小的土地上营造出人们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美好化的城市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我国的古代建筑同以意大利比萨斜塔为代表和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并列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之一。
A.罗马建筑希腊建筑B。
古埃及建筑罗马建筑C.希腊建筑哥特式建筑D。
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8. 以无字牌和异国人物石像生著称的是()。
A.唐乾陵B。
唐昭陵C。
汉茂陵D。
秦始皇陵9. 大理三坊一照壁民居是()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
A.白族B。
傣族C。
彝族D。
壮族10. 位于福建永春东美村的()为闽南风格的屋盖木梁桥。
A. 洛阳桥B。
平安桥C。
通仙桥D。
永济桥11. 我国现在最高古塔,也是最高的古建筑物是()。
A.应县木塔B。
西安大雁塔 C。
登封嵩岳寺塔 D。
河北定县瞭敌塔12. 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是()。
A.拙政园B。
留园C。
沧浪亭D。
狮子林4. 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至()已经基本形成。
A、周朝B、秦朝C、汉代D、唐代5.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皇家陵寝是()。
A、唐乾陵B、明十三陵C、清东陵D、清西陵6.()为多跨式桩基础石轴柱排架墩木梁桥,其石排桩墩是现代桥梁赶紧混凝土排架墩的先河。
A、安济桥B、灞陵桥C、永济桥D、灞桥7.园林造山所用石以()最佳。
A、昆山石B、宜兴石C、太湖石D、砚山石8.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的明轩的蓝本殿春簃位于()中。
A、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D、狮子林9.()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其一大特色是未进园门先见绿水环绕。
A、拙政园B、留园C、沧浪亭D、网师园10.《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正式生效。
A、1970年B、1972年C、1975年D、1976年11.有“童话世界”之誉的是()。
A、九寨沟B、黄龙C、武陵源D、三江并流4.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实物----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是()汉式建筑的典型。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5.()是明代大将戚继光主持筑成是创造的。
A、雉墙B、马面C、瓮城D、空心敌台6.()以规模庞大、布局工整、结果巧妙、装饰精美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A、宏村B、西递村C、张谷英村D、凤凰古镇7.()首创“筏形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的科学技术。
A、通仙桥B、灞桥C、洛阳桥D、平安桥8.我国现在最早的金刚宝座式塔是()。
A、北京碧云寺精钢宝座塔B、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C、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域塔D、北京玉泉山锥子塔9.苏州最大的一处古典园林是()。
A、拙政园B、留园C、沧浪亭D、狮子林5.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东汉以后除北宋末年外,均为行大射、祭礼地方是()。
A、国子监B、太学C、翰林院D、辟雍6.由尼泊尔工匠支持建造,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藏传佛教塔是()。
A、北海公园白塔B、北京妙应寺白塔C、碧云寺金刚宝座塔D、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7.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分别以()为代表。
A、西安、苏州B、北京、扬州C、西安、扬州D、北京、苏州8.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的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的是()。
A、苏州拙政园B、苏州留园C、承德避暑山庄D、北京颐和园4.()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生大转变的时期。
A、清代B、汉代C、唐代D、宋代5.坛庙是祭祀天地和祖宗神灵的建筑,帝王祭祀祖宗的太庙建在皇宫的()。
A、左侧B、右侧C、前端D、末端6.索桥的记载始建于秦代李冰在益州城西南建的竹索桥---()。
A、夷里桥B、天津桥C、平安桥D、通仙桥7.()是我国现在唯一纯木结构楼阁式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
A、佛宫寺释迦塔B、大雁塔C、小雁塔D、嵩岳寺塔8.唐代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游览性质的大型园林是()。
A、长安曲江池B、长安芙蓉园C、藕园D、沧浪亭9.中外游人特别是新婚、金婚夫妻都特地到苏州()寄托百年之好。
A、拙政园B、留园C、藕园D、沧浪亭11. ()都城建设打破了封闭式的里坊制。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2.()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为世界第一。
A、丽江古城B、南京城墙C、平遥古城D、西安城墙13.隋朝大业元年建于洛阳落水之上的()是第一座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
A、洛阳桥B、天津桥C、平安桥D、通仙桥14.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代表了当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光辉的顶点。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15.()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前后的景致组合在一起的构景手法,用来扩大视野,丰富一定空间内景观的内容。
A、添景B、框景C、漏景D、夹景9.()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式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
A、宋代B、清代C、明代D、唐代10.()是我国现在最大型、保存完整的城墙。
A、丽江古城B、南京城墙C、平遥古城D、西安城墙11.《诗经·大雅·大明》中关于周文王娶妻“亲迎于渭,造舟为桥”的描述,是关于()的最早记载。
A、梁桥B、浮桥C、索桥D、拱桥12.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
A、文渊阁B、文津阁C、文溯阁D、天一阁13.()时期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园林艺术从单纯地模仿自然发展的艺术地加工自然。
A、秦汉B、两晋南北朝C、隋唐D、两宋14.被誉为“假山之国”的苏州园林是()。
A、拙政园B、留园C、沧浪亭D、狮子林10.宫殿、坛庙、寺院等常采用,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典型代表特征的结构方式()。
A、抬梁式B、干栏式C、井干式D、穿斗式1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绵延长度最长的长城是()。
A、楚长城B、秦长城C、汉长城D、明长城12.明清两朝皇陵的封土形制是()。
A、覆斗方上式B、因山为陵式C、墓而不坟式D、宝城宝顶式13.()是清初以后当地出国谋生的华侨陆续建造起来的一种集居住、防卫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
A、永定土楼B、楚雄土掌房C、开平碉楼D、宏村承志堂14.()是中国古时期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A、通仙桥B、灞桥C、洛阳桥D、安平桥15.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为观看海市蜃楼佳地的是()。
A、黄鹤楼B、岳阳楼C、滕王阁D、蓬莱阁16.将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景观中的构景手法是()。
A、对景B、借景C、添景D、移景10.木构架建筑中便于施工,利于抗震,但难于建成大型建筑,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的结构方式是()。
A、抬梁式B、梁架式C、井干式D、穿斗式11.“厚葬以明孝”起源于()。
A、夏代B、商代C、周代D、秦代12.技术水平最高、工程最牢固、防御体系最完整的长城是()。
A、楚长城B、秦长城C、汉长城D、明长城13.位于广东开平岘岗镇锦江里的()被誉为“开平第一碉楼”。
A、瑞石楼B、承启楼C、迎龙楼D、裕隆楼14.()以毛泽东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而名扬天下。
A、卢沟桥B、泸定桥C、灵江浮桥D、灞桥15.国内现在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是()。
A、独乐寺观音阁B、颐和园佛香阁C、滕王阁D、蓬莱阁11.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和基本构件中,属于最高等级的一组是()。
A、和玺彩画重檐歇山顶三级须弥座B、苏轼彩画重檐庑殿顶三级须弥座C、和玺彩画重檐庑殿顶三级须弥座D、旋子彩画重檐庑殿顶三级须弥座12.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期间,将烽燧制度改为通报敌人入侵的数量,点烟的同时鸣炮,其中,三烽三炮代表入侵敌人的数量为()以上。
A、五百人B、千人C、五千人D、万人13.以“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作牛肚,引泉为中肠”的格局体现古代风水理论的是()。
A、宏树B、西递村C、张谷英村D、凤凰古城14.中古时期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是()。
A、福建泉州洛阳桥B、浙江灵江浮桥C、福建晋江安平桥D、福建永春通仙桥15. 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最早密檐式砖塔,被誉为“华夏第一古塔”的是()。
A、西安大雁塔B、应县木塔C、登封嵩岳寺塔D、北京天宁寺塔16.造园专著《园冶》的作者是()。
A、文震亨B、米万钟C、计成D、李渔17.引自苏东坡诗句“三峰已过天浮翠”的浮翠阁位于苏州()内。
A、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D、沧浪亭13.下列关于斗拱描述正确的是()。
A、斗拱只限于宫殿、寺庙使用B、斗拱的使用支撑和挑高屋檐,利于采光C、斗拱增加了檐下的结构,起装饰作用D、统治者以斗拱的层数来表示建筑物的等级E、斗拱扩大了立柱的支撑面,便于承接梁头和枋头14.北京故宫前朝是以()为中心。
A、太和殿B、文华殿C、保和殿D、中和殿E、武英殿15.下列陵墓与墓主人对应正确的有()。
A、汉茂陵----汉武帝刘彻B、唐昭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C.明长陵----明成祖朱棣D.清孝陵----清高宗乾隆E、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16.下列桥梁属于索桥的有()。
A、安澜桥B、夷里桥C、泸定桥 D.永济桥E.灵江桥17.中国最著名的尚景楼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A、岳阳楼B、滕王阁C、黄鹤楼 D.蓬莱阁E.鹳鹊楼18. 岭南园林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较为著名的有()。
A、余荫山房B、个园C、梁园D、可园E、清辉园19.1997年苏州园林中()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 D.沧浪亭E、环秀山庄二、多项选择(7.大型的方形或圆形攒尖顶只在宫殿或较高级的礼制建筑中使用,下列建筑屋顶使用攒尖顶的是()。
A、保和殿B、中和殿C、交泰殿D、祈年殿E、皇穹宇8.北京旅游形象的标志图案由()构成。
A、故宫太和殿B、天坛祈年殿C、长城D、颐和园佛香阁E、天坛皇穹宇9.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元素有()。
A、照壁B、正房C、倒座儿D、厢房E、围墙10.中国古代桥梁主要有()等类型。
A、梁桥B、浮桥C、栈桥D、索桥E、拱桥11.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有()。
A、长江B、黄河C、淮河D、海河E、钱塘江12.园林中假山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分割景观B、掩盖园墙C、组织景观D、遮阳避雨E、园门障景35.干栏式民居主要分布于云贵两省,为()的传统住宅。
A、傣族B、景颇族C、佤族D、哈尼族E、水族27.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描述正确的是()。
A、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九五之尊”B、屋顶是重檐庑殿顶C、基座是最高级基座D、屋顶用黄色琉璃瓦E、殿前都有刻着盘龙的石柱28.关于北京太殿描述正确的是()。
A、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太殿B、位于天安门东侧C、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名“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D、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E、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奠祖先的建筑群29.至今保留完好的()的城楼,以其精美的建筑造型与雄伟壮观的气势著称于世。
A、老龙头B、山海关C、阳关D、嘉峪关E、八达岭关30.下列属于桥梁的有()。
A、洛阳桥B、平安桥C、灞桥D、通仙桥E、宁海桥31.对京杭运河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