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的文化原因综述
现代科技概论(第三部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史
![现代科技概论(第三部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3caf778168884868762d6d0.png)
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 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 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也正因如此,开普勒 被人们称为“太空律师”。
20
3、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物体保持圆周运动需要一种向 心力”; 4、英国物理学家虎克:“天体离运转离引力中心越近、引 力越大” 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Gm1 m2 /r2 .
4
新兴资产者为了加速资本和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开拓新市 场,获得劳动力,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远洋探险,航海探险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又发 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推动了天 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等 的进步。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向人们展示了一种 开拓进取精神。 • 远洋探险的代表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 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1、描绘了太阳系的真实结构,正确说明了一些天象; 2、结束了长达1000年之久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使得天文学建立在科学 的基础之上; 3、它是自然科学向宗教神学的挑战,自然科学从此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15
布鲁诺和伽利略对于“太阳中心说”的发展
1、1584年,布鲁诺出版了《论无限性、宇宙及世界》,发 展了“太阳中心说”,提出了太阳系和宇宙无限性的思想; 2、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 体系的对话》(简称《对话》),支持哥白尼的思想。
现代科技概论(第三部分 ):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
讲解内容:
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近代两次工业技术革命
2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分期:
5-15世纪--欧洲中世纪; 15-18世纪--自然科学在欧洲大力发展的世纪;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https://img.taocdn.com/s3/m/eaa28c8eec3a87c24028c4be.png)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摘要:中国古代在科技和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迅速落后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又促进工业革命,使西方经济突飞猛进。
为什么近代科学仅产生在西方,而科学史上曾经遥遥领先的东方世界却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本文就目前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宗教改革一、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前期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近代前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航海探险的时代和文艺复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近代科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中世纪以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神奇速度一下子发展起来,其首要原因应归功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世纪后期,即公元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兴起,然后波及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依托,一方面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研究课题、资料和必要的物质手段。
近代科学技术就是在资产阶级创业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2.航海探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为此,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特别是开辟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道,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冒险家先后组织船队进行航海探险。
航海探险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它证明了大地是球形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就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也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
航海必备的工具是精确的星图、星表和航海地图,而通过航海又为这些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航海需要船和炮舰,这又推动了与这些制造技术相关的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使他们从狭小的欧洲走向广阔的亚非美,所见所闻丰富了他们的思想,航海探险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人们为探索其他自然奥秘而努力。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是什么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3eb3c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4f.png)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是什么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民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着人民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
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兴起。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供大家参阅。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一对古代科学的继承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光辉灿烂,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和发展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发达的农业,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很高,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十大数学名著,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科学发展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统治的影响,以往的成果并为人们很好的利用。
我们仍然以四大发明为例,指南针传入欧洲,于是有了航海技术,但在发明了指南针的中国,受封建迷信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指南针只是用来看风水的道具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火药是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的重要的科学技术,有了火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而在中国,火药的实际用途不过是烟花爆竹,一闪而逝,多年以后欧洲列强竟然凭借着中国发明的火药打到了中国本土。
造纸术、印刷术本是传播科学技术的良好的媒介,然而,在中国却只能用于宣传伦理纲常及封建思想,印刷经文。
同样的所有的这些优秀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阿拉伯等国为媒介传向了欧洲,并为欧洲科学所借鉴推动了欧洲科学的快速崛起。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的原因二封建制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大小影响着这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
专制和独裁是旧中国政治的突出表现,因而中国科技的发展缓慢是可想而知的。
探索封建制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我认为应从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开始分析。
近代科学产生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这个时代通常称为文艺复兴时代,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取得统治地位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的旗号,创立资产阶级新文化的空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完整word版)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完整word版)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39adfcdd3968011ca2009189.png)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有着古老的科技文化史,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科学却未能在中国产生。
这个问题最早由英国著名科学这李约瑟博士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如我们所知自17世纪伽利略时代起)不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达起来?”[1]这个问题又被称作“李约瑟难题"。
应当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问题的研究者而言,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
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问题的提出虽然让国人有一种历史的尴尬与遗憾,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刻反思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指导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为科学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故而,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便具有其现实意义。
本文未曾太多地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这里,仅谈一点我个人对个问题的看法。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科学"与“科技”的区别。
显然,“科学”一词是分科而重学,其主要方向在于抽象的学理思考,其与经验的、务实的态度距离较远,它是一种纯知性求真态度;“科技"一词是分科而重技,其主要方向在于具体的实践运用,是经验的、务实的技术,它是一种较理性的实用主义.科学更多地在形上层面,是哲学的分支或接近哲学,科技更多地在形下层面,是一种工具的使用或技巧性的创造,接近于生活。
正是在此意义上,科学往往又被叫作自然哲学,而科技则是生存工具。
科学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科技的现实运用又能有对科学发展的强烈需要与动力刺激.既然科技的发展可以刺激对科学的需求,但中国近代却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原因基于以下几点:1、文化圈的单一.透视某种历史现象或重大事件,我们首先应将其置于一个宏阔背景与视野中,来察看其发生的基础。
从总体上讲,各种文化的早期原始形态,都是侧重于务实的、经验的层面,但相应地也发展出对这些经验与实际生活的理论抽象与总结,而这又因各种文化自身的原因而有发展程度的不同。
而文化圈的竞争与交流则往往可以刺激对那种抽象理论思维的需求。
科技史:第九讲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科技史:第九讲 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8c46bbc2b9d528ea81c77956.png)
雷纪奥蒙塔拉斯
▪ 最早把科学和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结合起来的 是约翰·米勒(Johann Muller,1436- 1476),在科学史上他以雷纪奥蒙塔拉斯这一 名字著称。
▪ 把托勒密的著作翻译成拉丁语。 ▪ 1471年在纽伦堡建立了一座天文台。 ▪ 他的天文年历是现代航海年鉴的前驱,曾为西
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所使用。
拉等三所大学里攻读医学和宗教法规。 ▪ 在波洛尼亚期间,与该校天文学教授
迪·诺瓦拉(de Novara)有密切的接 触,后者正是在自然哲学中复兴毕达哥 拉斯思想的领袖。
38
批评托勒密学说
▪ 学者们讨论托勒密学说的错误和改 进它的可能性
▪ 越来越多的本轮 ▪ 大大背离了毕达哥拉斯派的柏拉图
主义所追求的数学上的简单性和完 美性
纳达。伊比利亚半岛成了欧洲较早走出中世纪阴影, 进入开化时代的地区之一。
5
▪ 葡萄牙人,在阿拉伯和犹太天文学家的指导下,首 先开始探险。
▪ 葡萄牙国王亨利(1394-1460)预料到征服非洲的新 土地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他创办航海学校,组织力 量培训海员,绘制海图,一年又一年地组织南下探 航活动,被称为“航海者亨利”。
(3)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造纸术和印刷术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文艺复
兴运动的蓬勃发展;火药武装了资产阶级,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使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
现成为可能,开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
远航探险
收复失地运动 ▪ 1143年在半岛西部 ▪ 形成了葡萄牙王国 ▪ 1479年半岛上其他 ▪ 两个王国合并成西班牙王国 ▪ 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阿拉伯人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
27
文艺复兴运动营造了近代科学的文化氛围
4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4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cc3cc24090c69ec3d5bb75c3.png)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在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 原始积累的需要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新兴的工场主和富有商人不满足狭小市 场和原材料供应,想进一步发展自己,扩大贸易
学
宗教改革
的
创
近 代 科
力
立
学
来自东方
航
海
马可波
运
诞 生
的推动力
罗游记
动
11
13
14
15
16
主要内容
一、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手工工场的出现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2.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斗争
文艺复兴与思想解放 宗教改革运动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一、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近代科学产生的根本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 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 ,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手工工场的出现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14世纪,分散的家庭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兴起。
等省或出使外国,他自称曾治理过扬州3年。
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波罗父子三人由海路乘船回到意 大利。第二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舰队作战,兵败被俘,被拘留 在狱中。他把自己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见闻,口授给同狱的一 位名叫鲁思蒂谦的文章能手,由后者用法文记录下来,整理成著名 的《马可波罗行纪》(或称《东方闻见录》)。1298年,马可波罗 获释回家,后来成为巨商。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fcad97ea1711cc7930b7164b.png)
“世界第一奇书”
马可波罗:第一个广泛游历东方各国而又留下一部 名著的欧洲人。
《马可波罗行纪》:世界第一奇书,曾被译成多种 文字。
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 的倾慕,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 世界地图”。
“黄金渴望”与新航路
航海事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原始积累 新兴的工场主和富有商人不满足狭小市场和原材料
供应,想进一步发展自己,扩大贸易 开辟通往富饶东方的海上道路 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
马可波罗(1254—1324年)
意大利威尼斯人,出身于商人贵族家庭。大约
从1275年至1292年17年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
以及叔父一直在中国居住。马可波罗除了在京城
享用中国生姜和印度胡椒成了富人的标志,丁香和肉豆蔻更是只 有王公贵族才敢问津的珍贵调味品。
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
——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
著名的探险活动有: 1487年,迪亚士的探险队沿非洲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沿迪亚士的航线继续东进北上,越过印度洋
到达印度,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519年麦哲伦开始了环球航行。
浪极大难于航行,称之为“暴风角”。葡萄牙
王认为,到了此地前往印度大有希望后
来远航印度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7年葡萄牙贵族达· 伽马率领约170名船员分乘 4艘船,从里斯本出发,在 阿拉伯水手的领航下,于 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 海岸。次年9月,达·伽马 率领满载香料、宝石的船 队回到里斯本。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欧洲很多地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由 于缺乏过冬的饲料,当地人只好把大量不用作传种的牲畜宰掉, 做成咸肉。这就需要胡椒、丁香、豆蔻等香料来作调味品,而这 些东西本身欧洲并不出产,都需要从东方运来。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b974de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9.png)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近代科学指的是自17世纪以来在欧洲兴起并逐渐成为全球主导的科学发展模式。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找到一些原因来解释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
首先,价值观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西方文化对于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被视为一种方法论,一种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的工具。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道德伦理的准则。
中国文化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天人合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而科学进展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并不是首要关注的事项。
其次,知识传承和教育体系不同也是一个原因。
传统中国教育注重文化修养、道德教育和经典研读,而科学类知识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比之下,西方教育体系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科学类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大的比重。
这种教育体系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科学的态度和重视程度的不同。
此外,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也是一个原因。
近代科学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制度的保障。
在西方,科学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有相对独立的学术界和科研机构。
相比之下,中国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面临政治动乱和社会不稳定的局面,科学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法顺利开展。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上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错误和失败被看作是成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面子和尊严十分重要,失败往往被视为丢脸和羞辱,这可能会减少人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综上所述,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找到一些解释。
价值观差异、教育体制差异、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以及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差异都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产生了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近年来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希望中国在未来能够在科学领域发出更多的声音。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510ab315acfa1c7aa00cca8.png)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当代中国如何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产生,此后出现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中国的科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没有产生近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是古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近现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西方国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它是由以下这几个条件融会在一起所形成的。
1、经济方面。
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
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根基不足;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
2、政治方面。
绝对皇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代科学不仅未在中国产生,也未能在欧洲之外的任地区产生的深层原因。
每一种权力都谋求一种稳定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权力的协约中,规范性的法律产生,而其中特别是民法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资本主义商业有了最基本的保护。
而资本义的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真正强大动力。
3、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对外关系。
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一次又一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5、中国式思维。
近代科学有两大基础,一是完善的形式逻辑,二是实证主义。
简单地说:科学=逻辑+实证。
遗憾的是,中国尽管有着领先世界的文明,但在这两个方面却是极度的匮乏。
近代科学的产生
![近代科学的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2e945500bed5b9f3f90f1c8b.png)
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之科学大发现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于十五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是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希腊、古罗马知识文化体系的重新发现和诠释,才得以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因为近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形态就是科学技术的研究须以严密的理论体系为前提,而文艺复兴正是恢复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理性思辨传统,并且在笛卡儿、莱布尼茨、康德等人发展后,才能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不可代替的条件。
文艺复兴必然地跟宗教改革发生联系,而宗教改革运动对解放人们思想地禁锢,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显著并且富有成效的。
因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显示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间接促进作用。
其次是近代科学的发现。
其中近代科学大发现大都是西方的专利,有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哥白尼革命;还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
近代科学的发现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推动的关系。
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发展最主要的是:火药,开始是中国的炼丹家发明的火药传到欧洲,促进欧洲的先进武器出现,如:佛郎机,鸟嘴铳等,又到后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药进一步取得更大的作用,接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火药进一步在武器上面得到重用,如:滑膛枪等,造成西方军事力量强大,然后又逐渐到那些什么炮舰啊,坦克,飞机,大炮等等,在军事力量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然后到指南针,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作用,指南针在欧洲的航海事业上起了重大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国的指南针与托勒密的地圆说等等的原因推动了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想法!然后则是造纸术,给西方的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地作用,才能导致西方的那些大作家,如:小仲马的《茶花女》等等的大家熟知的大作,会让人们熟知!然后就是中国的印刷术,也给欧洲近代科学带来了极大的作用,既方便了欧洲的文化传播,同时也让欧洲人民的思想方面上,科技发展上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得知中国的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推动的关系!第二是西方人对自己生活条件要求的进一步改善。
为什么近代史出现在欧洲
![为什么近代史出现在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dd2eda66a98271fe910ef936.png)
为什么近代科学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中国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要答中国科技之衰落,不妨先思考中国科技的凭借什么而兴起。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科技迅猛发展之前必有思想之变革。
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之前提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两场重要的思想革命。
而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可以说是中国思想最自由最丰富的时代,视为中国的最重要的一次思想革命也不为过。
期间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
在百家争鸣时代之后不久,中国在经济、人口,科技等方面迅猛发展。
唐朝时全世界的重大发明有超过一半来自中国,而宋朝的GDP,据估计,更是占据了全球GDP的四分之一。
与先秦诸子相比,后世伟大的思想成果可谓寥寥无几,几乎都是对诸子学说的反复利用和糅合,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道德体系均是一脉相承,但就是这种对先秦诸子思想成果的应用,使中国在政治、艺术、科技各方面都取得了与同时期西方相比的巨大的优势地位。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之前,神州各国风俗传统各异,更何况彼时的中国思想交流频繁,各家思想可以取长补短,各国采纳之术也不一样。
秦国用卫国人商鞅变法体制,魏国用鲁国人吴起改革军事,而赵武灵王更是向胡人学习,开始胡服骑射。
彼时中国思想之自由、多样、丰富,世界各地无出其右者。
那么,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可以产生那么多卓越的思想家,如儒家孔孟、墨家墨子、道家老庄、兵家孙子、名家惠子、法家韩非子等等,从而奠定中国一千余年在科技、经济各方面的世界领先的基础,而之后,中国之思想、体制日趋僵化,丧失其活力,科技水平停滞不前,以至于清末沦落至东亚病夫之境?为什么诸子百家之后中国就没有诞生如此丰富多样的思想沃土?秦国统一后,中国的思想文化开始趋于单一化,彼时中华大地文字、制度都以秦国为准,尔后则被各个统一的王朝所固定下来,少有改革。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世界科技文化史(尔雅)》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世界科技文化史(尔雅)》在线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cf5be680203d8ce2f2487.png)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世界科技文化史(尔雅)》在线作业
4、D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科学出现较为固定的学会是在:
A18世纪
B17世纪下半叶
C18世纪下半叶
D19世纪
正确答案是:B
2、唯名论重视:
A经验
B理念
C精神
D物质
正确答案是:A
3、火的使用的意义不包括
A使人类拥有熟食
B提高制造工具能力
C提高防卫能力
D减少人类的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是:D
4、最早提出“功”的概念的科学家是:
A瓦特
B牛顿
C摩尔
D笛卡尔
正确答案是:D
5、()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原子与虚空?
A德谟克利特
B伊壁鸠鲁
C柏拉图
D卢克莱修
正确答案是:A
6、下列不属于德国古典哲学辉煌时期代表人物的是:
A康德
B马克思
C谢林
D黑格尔
正确答案是:B
7、欧洲最早、最完备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哲学猜测是:
A形而上学
B古代原子论
C古代朴素主义思想
D辩证法哲学。
5近代科学的兴起
![5近代科学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ab8e48503c1ec5da50e2708f.png)
近代科学的兴起中世纪原指古代文化衰落(五世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十五世纪)之间漫长的一千年。
后来专指“黑暗时期”以后、文艺复兴以前的约四百年时间。
从科学史角度来看,在这段时期内,人类从希腊科学文明和罗马统治的高峰跌落,再沿着现代知识的斜坡挣扎向上。
知识的传递三条途径:1.修道院制度和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世纪综合大学2.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文化3.阿拉伯文化661AD750AD900AD1100AD1300AD1500AD“冷藏库”有人把阿拉伯人建立的科学文化说成是无意中造了一个“冷藏库”,在黑暗的中世纪保持和维护了古代科学的巨大躯体。
在阿拉伯科学的许多方面,并非仅仅处于旁支地位,而是在从希腊到阿拉伯、再到近代欧洲这三大阶段中占据着第二段的高级位置。
著名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诃伦-阿尔-拉西德奖励翻译希腊作家的著作,因而促成了阿拉伯学术大时代的开始。
阿拉伯语被公认为学术研究的经典语言,凡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都被认为是权威的。
一些学术界的精英人物都从事阿拉伯学术的介绍、翻译和研究工作。
时代背景世界历史的剧变,恩格斯说: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即十六世纪),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象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
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接受了新教,……欧洲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成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14-16世纪形成水力、风力的运用,以及水车、风车,齿轮机构、传动装置的发展,导致了机器文明的出现。
世界科技文化史作业题集
![世界科技文化史作业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7ec0d426bd64783e09122b74.png)
世界科技文化史(一)已完成1下列对文化描述错误的是:A、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B、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C、在精神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D、只包括精神产品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使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的特殊能力活动和产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理想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能力及其全部产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我过历史上比较看重科技文化的A、制度层次B、器物层次C、行为规范层次D、价值观层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以下哪门学科不不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A、科学技术史B、科学社会学C、自然科学D、科学哲学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世界科技文化史(二)已完成1学习科技文化史有助于树立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身的大文化。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下列属于中国科学技术普及运动战线的是:A、全民科普B、重点科普C、防止科学技术异化D、严格控制科学发展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3原始社会最好的技术工具是A、石器B、棍棒C、弓箭D、标枪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最早的人造工具是在北京周口山发现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学习科技文化有利于树立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身的“大文化”观念。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世界科技文化史(三)已完成1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是牛。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完成由猿到人的关键性步骤是A、火的使用B、石器使用C、指南针使用D、种植文明的出现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有意识的人工保存天然火种是在:A、大约250万年以前B、大约300万年以前C、大约180万年以前D、大约50万年以前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4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生活来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弓箭是作为进入野蛮时代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世界科技文化史(四)已完成1巫术既可以通向宗教,也可以通向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https://img.taocdn.com/s3/m/84357feb27d3240c8447efca.png)
宗教改革
的
创
近 代 科
力
立
学
来自东方
航
海
马可波
运
诞 生
的推动力
罗游记
动
11
13
14
15
16
主要内容
一、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 手工工场的出现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 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2.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斗争
• 文艺复兴与思想解放 • 宗教改革运动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87年(或1486年),巴托洛缪·迪亚士 (约1450—1500年)率3只船沿非洲西海岸继 续南下,途中遇到风暴,经过十几天的搏斗, 竟于1487年2月漂到非洲东海岸的阿尔戈阿湾 附近(南纬33度,东经22度)。这是欧洲人第 一次绕过非洲南端到达非洲东海岸。1488年, 迪亚士返航时到达好望角,由于风浪极大难于 航行,称之为“暴风角”。葡萄牙王认为,到 了此地前往印度大有希望,遂改名“好望角”。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年)
他的成就标志着文艺复兴艺 术的高峰。他一扫意大利宁静和精巧 的艺术风格,所做雕像以豪放、刚健、 雄伟的人体美为特征。他的大理石雕 像《大卫》,塑造了一个舒展自如, 昂然挺立,肌肉健实,巨人般的裸体 青年形象,表现了古代英雄大卫即将 投入战斗时的神情,以夸张的手法表 现了大卫雄伟的体魄。后来,佛罗伦 萨政府把大卫的雕像放在市政厅前, 作为市民政治理想的象征。
• 从15世纪下半叶起,出现技术改革,为近代科学的 产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课题。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 远洋航海与地理大发现
• 在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原 始积累的需要密切相关的。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f1e47d476a20029bd642da0.png)
中国受封建制度压迫,文化思想不能得到解放. 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其根本原因也是由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兴起的结果。
对此马克思曾做过充分的论述。
同样,近代科学技术之所以不能在中国产生,不能单纯地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内部原因去寻找。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和资本主义何以在中国始终得不到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不从社会整体,即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制度:腐朽落寞的封建制服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文化:科举制八股取士造成文人死读自然科学的产生有两个重要条件:1、要认为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自然是神圣的工作,而且相信科学实验的手段。
2、科学家们可以互相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的成果被记录下来并被公众所了解,从而使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中国古代没有这两的条件,主要是因为: 1、儒学的压制。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科学在中国就受到极大的抑制。
儒家认为只有修身治国平天下才是绝对真理,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应成为所有人的努力方向和主业,其它的都是不务正业。
不仅如此,象法家之类的,只要是威胁到儒家独尊地位的任何学说,都是被儒生所切齿痛恨的。
儒生认为皇帝受命于天,因此在皇帝德行好时,“天降祥瑞”,否则“天降祸端”。
认为“天”是有内在规律的,那是公然向其理论基础宣战。
因此他们从根本上反对技术发明,技术发明被称为“奇技淫巧”,认为其从根本上是反自然的,不可重用的,否则必然“天怒人怨”。
认为凭借利器而成功是可耻的,“在人心而不在气力”。
即使是一些科学家如沈括等也是首先作为一个官员而被记载的,在科学上的成就被认为是个人娱乐爱好。
如果张衡没有当过河间相,那么也不会有地动仪的存在。
而且后人对其原理不感兴趣,只是觉得新奇好玩而已。
2、工匠地位的低下。
工匠在中国古代是地位低贱的职业,研究道德的儒家自认为是最高尚的学说,工匠不过是他们的奴才罢了。
科学技术社会(论述题)
![科学技术社会(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f4116101f69e3142329401.png)
科学.技术.社会试论学习《科学·技术·社会》的意义。
答:(1)学习本课程,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增强科技意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学习本课程,有助于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启迪思维,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学习《科学·技术·社会》,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分析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述古埃及人突出的科技贡献。
答: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在科学技术方面,古埃及曾在很长时期内影响了周围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天文学和数学。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就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数,是当今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
在丈量和划定土地的过程中,古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知识。
能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及正圆柱体、平截头正方锥体的体积。
在代数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些知识成为古希腊人发展数学的基础。
(2)解剖和医药学。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人体生理和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古埃及医生能做外科手术,能治疗许多常见疾病。
其医药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对后世西方的医药学有重大影响。
(3)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古埃及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
他们修筑水坝、水库,发明了畜耕。
培育了大麦、小麦、豆类等作物并养育了牛、羊、猪、鸭、鹅。
古埃及手工业也相当发达,他们的造船技术、玻璃制造技术、皮革、亚麻织物及珠宝制造工艺技术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公元前1500年前后学会了青铜冶炼技术。
(4)建筑技术。
古代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技术成就就是用石头建造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
为什么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欧
![为什么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欧](https://img.taocdn.com/s3/m/98ff7d14453610661fd9f41d.png)
对近代科学起源于西欧的思考说起科学,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毕竟在这些领域内搞研究的伟大人物比如华罗庚、爱因斯坦、牛顿、霍金、门捷列夫、屠呦呦、达尔文、克里克、沃森等,我们会称之为科学家。
在这里,我们同样会发现,这些被我们称之为科学家的巨匠,绝大多数是来自欧洲的,所以,我们如今认为近代科学是起源于西欧的,是产生于西方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会有个疑问呢?——为什么近代科学会起源于西欧?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主要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在中世纪那个时代里,地球上可不只是有个西欧,在当时,波斯、埃及、中国等国家都远比西欧要强大,谈及文明,我们中国那可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没有理由说中国不能是近代科学的起源地啊。
而且,说起科学,我们肯定会想起迷信二字——科学的对立面。
迷信,是指对神鬼、上帝、命相、风水、卜巫、信星占等事物的过份崇拜与追崇。
在当时,中国与西欧都迷信与神话之类的东西,而且,对于迷信来说,其实是更适合于西欧人,他们对于上帝,对于宗教的信仰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时,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
如果有人要对抗上帝,对抗神,那就是不要命的行为。
就比如说,哥白尼因为提出日心说,不符合宗教的规则,最终被处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近代科学实为困难。
可事实就是这样,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反而是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强大国家在当时并没有诞生出近代科学,那这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在说这个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科学是什么?什么又是近代科学?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个著名的“洞喻”理论,在这个理论当中,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住脖子和腿的人住在一个地洞里,他们只能向前看见洞穴的后壁上的阴影,后来有人挣脱束缚走出洞穴来到外面的世界,并在一开始的惊讶痛苦中不断思考,最终发现阴影只是在太阳或者是光的照耀下产生的虚幻东西,是假的,它是真实世界里事物的反映。
为什么近代科技发展没有在中国而是在欧洲
![为什么近代科技发展没有在中国而是在欧洲](https://img.taocdn.com/s3/m/f7845e1ec281e53a5802ffdc.png)
为什么近代科技发展没有在中国而是在欧洲?2010302580280李三乎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这个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李约瑟问题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十六世纪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第二部分就是为什么近代科技的发展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在中国。
这个难题至今众说纷纭,答案似乎有很多。
李约瑟本人的解答是: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这个问题在百度百科上还有很多的解答,这里简单概括一下。
首先是第一种:笔者从文化竞争模型的角度给出的解答。
笔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偏向于保守,而西欧的文化偏向括张。
这是由三种因素造成的:一、是资源因素,因为中国的气候条件等其它原因,所以在中国发展了节省资源而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不是扩张资源节约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
二、是文化因素,因为中国文化偏向保守,而西欧文化偏向冒险,所以中国文化发展稳定,但容易被超越。
三、是系统复杂性因素,我的理解是自秦汉以来的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忧患不断,劳动者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劳动环境。
第二种解答,从经济的角度,笔者就一句话: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导致社会发展进程不同,进而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
第三种解答:笔者不认同经济角度的说法,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慢于西欧不应该算是经济的问题。
笔者说:中国的经济的GDP甚至在鸦片战争的前后一直是世界第一的,而如果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那么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应该是在中国,而不是在欧洲。
真正影响科技发展的是文化因素。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程度与民主程度关系密切,宋朝的时候,国家的经济高度发展,需要更加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而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淡化了对于道德的重视,国家面临变革,最终走向了加强集权统治的道路。
论述近代科学革命在欧洲发生的社会背景及建立的过程
![论述近代科学革命在欧洲发生的社会背景及建立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d449b2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2.png)
论述近代科学⾰命在欧洲发⽣的社会背景及建⽴的过程论述近代科学⾰命在欧洲发⽣的社会背景及建⽴的过程随着⽂艺复兴的深⼊发展,⼈民对⾃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了⾰命性的变化。
⾯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着⼈民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式探索和解释⾃然现象。
⽣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的提⾼,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然科学蓬勃兴起。
标志:这个不怎么清楚了,只知道先有哥⽩尼的"太阳中⼼说",再有开普勒发现⾏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然后就是伽利略证实了哥⽩尼的"太阳中⼼说"的正确性.伽利略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哥⽩尼于1543年发表其著作《天体运⾏论》标志著近代科学的诞⽣。
笔者认为其中有⼆个主要现由。
⾸先,亚⾥⼠多德体系虽然⾃⼗四世纪经以来,遭到唯名论的彻底批判,仍能维持不倒,其主要原因之⼀就是其地⼼说与⼈们的常识符合。
⽽只要其地⼼说⼀朝维持不倒,他的科学体系仍能维持。
⽽哥⽩尼的⽇⼼说则抽掉了亚⽒体系这个赖以维持的根基。
另外,哥⽩尼学说的所有长处都是从⼏何学推导⽽来。
在当时的学术范式中,哲学第⼀优先,物理学次之,数学再次。
因此,⼀旦哥⽩尼学说为⼈所接受,也就改变了这个学术上的优先次序,从⽽⼤⼤提⾼了数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科学史家⼀般认为,哥⽩尼构想其学说的动机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他坚持认为⼀切⾏星轨道都是完美的园周,⽽且围绕这些园周的⼀切运动相对园⼼者是完全规则和均匀的。
哥⽩尼这种对数字美的偏受是从“创造论传统”中的新伯拉图主义、特别是其中的毕达哥拉斯因素中继承⽽来的。
从理论上讲,哥⽩尼学中以对亚⾥⼠多德体系构成致命的打击。
但从实践上说,要击垮亚⽒体系,⼀⽅⾯需要等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的进⼀步发现,另⼀⽅⾯则需要等到笛卡⽿与⽜顿的机械哲学来取代亚⽒有机化或拟⼈化宇宙观。
⼗七世纪的基督教创造论传统已分解为三个主要的⼦传统:属灵派、机械派和柏拉图派,菜布尼兹、笛卡⽿和⽜顿分别为它们的代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的文化原因综述
发表时间:2019-07-31T12:02:57.6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5期作者:刘雨叶
[导读] 以史为鉴,研究近代科学产生原因有利于中国学习、吸取经验,为后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 多种因素导致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欧洲地理禀赋优于其他大陆,粮食生产导致了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特征诞生。
其次,欧洲常年分裂使得有利措施能获取实施的机会,经济环境的变动加强了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希腊文明是近代科学最初的源头,它的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是近代科学的基础,基督教的存在、求学制度的变化、文艺复兴中的享乐主义和人文精神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总而言之,近代科学在欧洲的产生是多种元素交缠、互相影响而变成的必然。
以史为鉴,研究近代科学产生原因有利于中国学习、吸取经验,为后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近代科学;欧亚大陆;原因综述
李约瑟曾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欧洲不是四大古文明之一,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什么在欧洲产生而不是在中国产生,这也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社会学家的问题。
从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几乎在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领先欧洲,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欧洲的超越?本文拟系统介绍其他人对此的观点,综合讨论欧洲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1.哲学影响
斯蒂·F·梅森认为科学有两个根源,一是技术传统,二是“哲学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
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科学的前身要么属于哲学的范畴,要么属于工匠的范畴。
一大批欧洲学者认为,近代科学之所以在欧洲产生,而不是在中国产生,则是因为欧洲具有很强的哲学文化,即理论的维度,而这恰恰是中国所缺少的。
自然科学旨在了解世界的本源,而哲学意义则是意图改变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真是有了改变世界的想法,才能促使科学一步步的贴近世界的本源。
所以他认为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产生的根源之一。
李约瑟对近代科学的定义是“对自然现象进行数学假设,再用系统的实验加以验证的体系”,“总而言之,是数学和实验的结合。
”基于这个一元的定义,李约瑟指出中国没有具备适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并且他认为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发现的产生多出现于经验阶段。
中国和欧洲对比明显可以发现开放的思想、对自然界的观察导致了实证科学的产生,它导致欧洲的科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往前,同时也正是那些在当时看着没有实际作用的发明,积少成多,形成量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孟建伟(2019)在此基础上也指出,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早期哲学,即希腊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
希腊哲学最靠近自然,所以他们的哲学也是自然哲学,研究方向是自然界的本源,而中国的哲学是人伦哲学,他研究的方向是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中国哲学造就的是诗意的文明和道德的文明,这是一种艺术上的形而上,但缺少了科学上的形而上,所以中国在科学上从一开始就没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形而上的道路。
2.文艺复兴中的人文思想的影响
其次,文德尔班曾认为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与他相同,中西方许多学者均认同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由于这一块涉及较多,本文拟从文艺复兴的历史、文艺复兴的影响两方面谈起,力图梳理清楚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希腊文明才是近代科学真正的起点,逻辑和理性精神是希腊文明的核心,也是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重要影响。
古希腊时期哲学与科学没有明显分界,有名的哲学家几乎都是自然科学家,而这些一切都因为古代希腊人致力于认识自然,并揭开自然界的秘密。
这导致了古希腊繁荣的自然哲学理论。
但随着罗马文明的崛起,希腊文明逐渐消失了它对众人的吸引力,等到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灭亡之时,希腊科学已经只存在于百科全书、手册和汇编之中了。
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后,其对异教学术的抵制态度加速了希腊科学的式微。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希腊科学在欧洲任然不受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希腊科学逐渐传入到阿拉伯世界,并发扬光大,伊斯兰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希腊文件,并通过自己独创性研究将其进一步发展。
到了11世纪,持续了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使得希腊文明再次被传入到欧洲,而这也使得被改良后的希腊文明与欧洲所继承的罗马文明之间出现了交流与融合,希腊科学通过阿拉伯人再次为欧洲所知晓,也正是在这一个时间段欧洲开始了大翻译运动。
大翻译运动开启了学术复兴。
这场学术复兴稳打稳扎,缓慢推行,逐渐实现了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融合,为300年后的文艺复兴及近代科学的最终诞生奠定了基础。
雅克·安托万·安培在《12世纪之前的法国文学史》和格巴尔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甚至认为,理论上复兴应该有三次,第一次在查理大帝时期,第二次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这次复兴开启了中世纪,第三次才是文艺复兴,第二次复兴中经院哲学的转变是关键,他们认为,经验哲学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精神对权威的反抗,而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同时这也是对自由的呼喊,雅克认为这次转变是以批判精神对抗权威精神,是近代科学思想的根基。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这是这场学术复兴运动,导致了大学的产生,而这成为文艺复兴的制度基础。
盐野七生在其的《文艺复兴是什么?》这本书中同样认为大学的制度既培养了人才,也埋下了质疑精神的种子。
总之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由于人们心中复杂的情感以及冲破束缚的想法,在14世纪文艺复兴最开始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随后迅速扩展到了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诞生有三方面的影响,其一,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个性解放,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的研究问题发生转变,从神到人,从宗教神学转向了现实问题,这推动着社会的转变与改革。
其二,人文精神加速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欧洲开办了大量的世俗学校,这些学校主要培养能为社会服务的人,而不是传统的神职人员,这为后期近代科学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三,人文精神中的质疑精神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时不同学术和理论之间自由而平等的辩论,这加速了学术上的优胜劣汰,丰富的学术研究也推动了学术进步。
3.宗教影响
和很多学者认为基督教本身是和自然科学对立的,基督教的兴盛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同,吴国盛教授在《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
科学》中则指出,近代科学是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相融合的产物。
他指出和根深蒂固的误解与偏见不同,黑暗中世纪只有前500年,在之后基督教奉行的是神圣教义和世俗学术并不悖的政策。
在缓慢的传教过程中,基督教积累了丰富的和异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打交道的经验,这导致他一方面适应易教学书并做出自己的调整利益方面,基督教也影响着世俗学说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在当时,教父们接受过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他们将异教文化当成所谓的婢女,认为可以利用异教文化用于接近基督教神学的更高的知识形态。
钱兆华、高文芳(2010)也指出基督教的教会学校培养的杰出人才促使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在欧洲教会学校中,除了讲授神学,教士们也需要学习逻辑学、文法、拉丁语以及几何学和自然哲学,罗吉尔·培根、哥白尼等人也因此受益,这为他们后期的学术奠定了根基。
同时基督教任然沿用罗马的法律传统,这使得欧洲社会的本质是法制社会,这为之后的近代科学的萌芽提供了社会制度。
4.唯美精神追求的影响
在经济富裕后,追求幸福和富裕的生活状态成为大众的目标,享乐主义迸发,这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产生原因。
周作人曾将其形容为乐生享美之精神,刘旭光也曾指出文艺复兴来自于意大利对唯美的追求,这也催生出一种新的审美精神,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完整状态。
总而言之,文艺复兴的产生和欧洲本身的享乐文化有关。
参考文献
[1]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2]贾雷德·戴蒙德,谢延光译.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3]孟建伟.“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9(05):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