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学设计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课题实验课教案

哈尔滨市南直中学

教师:李春燕

2010年6月19日

《溶解度》课题实验课设计简案

课堂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情况采集表

授课教师:李春燕实验班级:九年三班实验人数:42人观察人数:人课题所处阶段:结题阶段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点的实验信息采集的收集,在客观、公正、准确分析有关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实验策略是否促使学生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实验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成绩有何影响,是否可以把课题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

溶解度教学反思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_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与研究”学生问卷调查表学科:班级:______ 教师:

同学你好,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你们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你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特进行如下问卷调查,请认真填写,谢谢!

()1、在你的课堂上,教学是否民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时间?

A、多

B、较多

C、较均等

D、学生多

()2、在你的课堂上,每节课教师都向你展示学习目标吗?

A、都是

B、经常

C、较少

D、很少

()3、在你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多吗?

A、多

B、较多

C、一般

D、很少

()4、在你的课堂上,教师教学有较成型的教学模式吗?

A、有

B、有但不固定

C、不清楚

()5、在你的课堂上,教师教学中是否指导你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指导

B、有时指导

C、不指导

()6、在你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时间多吗?

A、多

B、较多

C、不多

()7、在你的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教学时效吗?

A 经常 B、比较多 C、较少

()8、你认为那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你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

A、教师讲授

B、学生自学

C、教师引导下的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

()9、你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如何评价?

A、方法单一单调

B、课堂死沉、乏味

C、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有生机

()10、你学习本节数学课的兴趣如何?

A、兴趣很大

B、兴趣一般

C、不感兴趣

——哈尔滨市南直中学科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