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
[精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玲珑剔透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12月22日再次聆听了于老师的课及讲座,感受很深,于是收集学习了一些关于于老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恶补,稍作总结,推荐给大家。
于永正老师热衷于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他不仅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走进学生的心灵,研究学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是于老师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读完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我反复研读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的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文中所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教学生活是那样的接近,细细读来,就像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传授教学之道。
一、重情趣于永正老师指出,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翁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试想,学生整天生活在批评与责备中,情绪低落,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又怎么谈得上思维活跃、创新学习?于老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这种境界,与我们现在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如此的一致。
可见,于老师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一个教师,不能只做教师匠,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要有爱心,还要有智慧,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重情趣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
于老师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他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发展学生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这是于老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身来,静听学生的心声?如果真的如此,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跟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完整word版)读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与五重教学法》的体会—-陈玉林“教育的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这是多么智慧且诗意的语言,我被它深深吸引……上学期,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法》一书,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教学困惑的我来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于永正老师他敢为人先,与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他的“五重教学法",抓住良语文教法的关键,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树良一面旗帜,也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的心灵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书中所讲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的贴近,所以读来感受颇多.尤其是里面的一节节于老师的课堂实录,读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他的课堂中,每堂课不管是课上的学生还是听课者,都是觉得课堂是有情有趣又有得,耐人寻味.因为于老师把重情趣放在首位,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1、为什么要重情趣?于永正认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
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
正因为如此,于永正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语文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四)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1、为什么要迁移?如果说“重积累”,是于永正“重熏陶、重积淀、增强后劲、内蓄力量”语文教学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重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增强语文运用能力”,就是他语文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理念的集中反映。
什么是迁移?于老师认为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学以致用,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因为“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且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
”(《荀子·大略》);董仲舒说:“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天下尽矣。
”(《精华》)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一个“用”字。
因为,如果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就失去了学的意义。
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怎样指导学生迁移?于老师十分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经常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于老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比如:由“读”向“说”迁移(“以读助说”“以说促读”);由“读”向“写”迁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寓言语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由书本学习向生活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迁移(校际联谊、到朋友家做客、为来自远方的小朋友当导游),等等。
就是发掘一切还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于老师最擅长于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写结合”有机、有效是他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心得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说来惭愧,于老师的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用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地看完,这本书里有于老几十年的人生积淀和教学经验,厚重非常,要参透里面的道理,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清楚的记得在与何校长交流的时候,自己绞尽脑汁地说着从书中看到的内容,但何校长打断了我,他问我的那句话直扣心灵:“你刚才说的都是书上说,于永正说,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告诉我你怎么说。
”我当时哑口无言。
回来后反复追问自己:现阶段的我到底能说什么?苦苦思索,抽丝剥茧,才发现自己嘴上说着别人怎么说,正是因为自己腹内空空,无话可说。
现在的我能给出的答案就是:别人的理论经验能让我少走弯路,但万万不能少了自己的实践。
我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经过时间的磨砺,不负光阴。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书里的这一句话我觉得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铭记——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教育的汪洋里扬帆远航,不偏方向。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我们也曾经历过学生时代,不如也跟着于老师一起回想一下,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l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l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l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l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l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这就是大浪淘沙后,我们留下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教给孩子们的课文内容他终有一天会忘掉绝大部分,可能连课文题目都不记得,但是我们得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养。
到底要怎么教呢?教学有三个境界: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
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要求学生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
如果老师喜欢写字、喜欢读书、能写点文章,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了。
(一)写字育人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
于永正
优点: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 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 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 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 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 “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典型经验激励学生”
形式新颖的练习设计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 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 你们写。写什么呢? (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 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 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现在你们都 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 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 不要吹牛。(笑声。)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 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 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 容易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学生读书添字、 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 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 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 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 苦用心。
于老师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 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 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 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联 系 上 下 文
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 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 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 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 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 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 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我怎样教语文》作者: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于永正老师写的。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相信听了于老师的课或者读了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的人都会同意,这就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
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有滋有味”不仅来自于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而且来自他对学生的善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不能只读一本语文书;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加善待学生的艺术,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比处理教材、传授知识更重要;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于永正老师,看了他的课堂实录,学习了他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概括总结了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
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很扎实,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课堂上,有于老师设置的诗一般的意境,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加上于老师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听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于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他一直默默地进行着语文教学的探索,他的“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语文教学承继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注重语言“意合”的特点,注重在诵读中感悟并将其与现代教育观中的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进行教学,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
“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
1、以学生为本: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以学生为本”是于永正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给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唤醒是激励,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于老师认为,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其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跟成人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不,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小学语文五步两点一线教学模式
五步----两点一线阅读模式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着眼于课程目标,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程度目标的达成,充分贯彻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建构,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强调重学生的认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与学习方式,课堂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境界。
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种文本形式占很大部分,而且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那就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的课文。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我在总结出一套适合这类课文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对话的能力,在对话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达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可称为“五步------两点一线”式阅读教学模式,:“五步”指的是教学的五个环节,即第一步:创设情境,第二步:整体感知,第三步:阅读积累,第四步:朗读对话第五步:情感升华。
“两点”指的“合作交流”和“评价反馈”,是该模式的两个基点;“一线”指的是以读带讲为主线。
下面,以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阅读课《美丽的小路》为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形象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在黑板上板画了一条弯弯的小路,边画边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在小路旁画上美丽的鹅卵石和鲜花。
学生一下子被我的朗诵和画面所吸引,自然地走进了文本。
这样情境的创设,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他们感兴趣的画面入手,为课文的学习创设了情境,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整体感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切实重视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之后,让学生想想:“有谁经过美丽的小路?”这样的问题,看似非常简单,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读《于永正与五重教学》有感(1)
任保平名师工作室第五批跟岗研修学员读书心得读《于永正与五重教学》有感今年8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贵州省小学语文任保平名师工作室第五批学员跟岗学习。
近期,每天在忙完学校工作之余,拜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一书,感觉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一股新鲜的空气,让人精神焕发,活力倍增。
书中分“一路走一路盘点”“我的教育观”“我的语文教育观”“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学者、学生、徒弟眼中的于永正”几部分。
其中我最衷情于他的“一路走一路盘点”以及“我的语文教育观”中的“五重教学”。
“一路走一路盘点”“一路走一路盘点”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啊!于老师就到了!我好欣赏他说的许多话:“我有操笔为文的习惯,心甘情愿地做了它一辈子的奴隶。
写作,使我一生充实,并有了今天。
”“在文字里驰骋,感到身心愉悦、头脑清爽。
”“盘点,即思考;写作,则是思考的物化。
”“我一路走着,一路盘点着。
”“跳出井口,才知道天空原来无边无际;走得远些,才知道世界原来风光无限。
”“如果说,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功,原因之一是我有一颗童心。
一眨眼,40多年的教学生涯过去了,岁月的刻刀能在我脸上刻上了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
”“学而思,思而学;做而思,思而做;写而思,思而写……总之,活到老,思考到老。
”……“五重教学”于永正老师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一、重情趣1、对学生要有情。
于永正老师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于永正老师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他说:“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他尊重学生的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在他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孟向利一、重情趣——随风潜入夜语文教学应该是情意浓浓、起伏跌宕、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或默默无语地沉思,或张扬个性地进行口语辩争,或奋笔疾书,或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等等。
以至达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欲达到上述最佳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于先生期望语文教师要做到: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课堂(上课)有情。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润物细无声所谓感悟,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文本后悟其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于先生的做法“就是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先生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呢?1、备课先备“读”。
于先生备课时第一要务就是把文本“反复读,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2、上课抓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
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
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读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有感
读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有感黄河路小学韩佩闲暇之余,又重新捧起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细细研读,感觉字字珠玑。
名家就是名家,用这样简练通俗的话语帮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上的结,心里敞亮了许多。
“五重教学法”是1999年12月4日于老师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
于永正于老师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在这“五重教学”中,最触动我心灵的是“重情趣”。
它被于老师列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于老师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请,二是对语文教学有请,上课有请。
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
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所以,于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其实所谓的“差生”,只不过暂时在学习上比别人逊色一些,他们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更多的付出和关爱。
因此,我们都要像于老师那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们学习都能感到快乐,都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于老师总是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想想自己每次上课前总是草草把课文读两遍了解大概内容后,就急忙去翻教参、查资料,这怎么能够深入文本和教材对话,进而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呢?应该学学于老师,使自己的范读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学生陶醉其间,流连忘我。
最新整理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范文.docx
千阳县燕汲小学乔红艳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
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
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本学期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
读于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着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章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
本书分为四辑来写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
在本书的开始于老师还写了“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写的是于老师的教书经历和写作经历。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
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
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在我的思想中,我一直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容易教的学科,不就是简简单单认字、组词、朗读、习作,其实和摄影挺像的,专业人士叫摄影,普通的就是拍照,而我对语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拍照”的阶段。
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静下心来阅读了俞琳名师工作室提供的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拜读了这本书后,彻底颠覆我对语文的认知,教好语文“没那么简单”。
趁孩子熟睡的时候,我起身坐在客厅里享受这样的时光,“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点倒和于老师观点一致,因为读书沙龙的书是要循环的,所以我边读也边将自己认同的观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尽管时间飞逝,岁月无痕,但假以时日将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便能“岁月有痕”。
一位美国学者说:“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的确,教育不就是贵在坚持、重在耐心吗?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少了于老师那种对语文教材的钻研精神,擅于“省时间”的信手拈来我比较认可的他人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我自己的学生的基本学情。
读书少、思考少、研究探讨更是仅限于每次的教研课,故步自封在自己圈定的教学课堂以及对语文教学的认知里。
“四、三、二、一”这是于老师书中谈及的观点,一堂语文课、一篇课文,40%是全班学生时候能把课文读好、读熟,而这最重要的40%我们大部分交给了家长,留给了课后预习,课堂上的检测也只是以偏概全,没有真正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
然后30%的是字词句是否落实,20%是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最后10%才是课文内容是否理解。
这样一个比例才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得不反思,我们经常备课的时候,将重心放在了如何解决难点问题,如何落实重点,难怪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数学能考100分,语文则是90分边缘,他对语文的重难点毫无兴趣。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怎样与“读”绝对密不可分,一堂阅读教学课,没有读书声、没有反复的朗读、品读、悟读,怎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书中讲到,要让孩子善读,体验读的乐趣,从兴趣的激发到语感的养成,在读中找到通过朗读带来的被认可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孩子表达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二)(四)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1、为什么要迁移?如果说“重积累”,是于永正“重熏陶、重积淀、增强后劲、内蓄力量”语文教学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重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增强语文运用能力”,就是他语文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理念的集中反映。
什么是迁移?于老师认为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学以致用,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因为“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且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
”(《荀子·大略》);董仲舒说:“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天下尽矣。
”(《精华》)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一个“用”字。
因为,如果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就失去了学的意义。
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怎样指导学生迁移?于老师十分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经常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于老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比如:由“读”向“说”迁移(“以读助说”“以说促读”);由“读”向“写”迁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寓言语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由书本学习向生活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迁移(校际联谊、到朋友家做客、为来自远方的小朋友当导游),等等。
就是发掘一切还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于老师最擅长于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写结合”有机、有效是他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
【案例片段】下面欣赏他执教《新型玻璃》的一个读写结合片断: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
师巡视)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在用笔画。
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
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对,接着读吧。
(学生继续读、想、画。
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画得是否准确)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
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
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
(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
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
(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
师巡视。
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们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
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
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
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
(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
下面是重点评的“变色玻璃自述”。
其它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有人可能不知道我。
其实,我早就上世了。
”(师插语:“请停一下,把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
”)(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老师忍不住笑了)师: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
(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了“市”)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全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心太慌,没有仔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
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和“所以”。
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
当你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
这是经验。
记住了没有?生:(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
”(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
”(师插话:“想得真周到。
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
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
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
”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
三好啊!还有一好就是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
跟你握握手。
(笑声)该第二种玻璃介绍了……这是一个“由读到写迁移”的典型课例。
由于他紧紧抓住“读写”两条线,“读写结合点”选择得好,所以,既有效检验了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于老师认为,指导学生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重视写作训练,从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开始,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根据学习的课文特点,进行片断仿写,比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
于老师说,他在教学中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语文素养”增强的基础工程1、为什么要重习惯?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着眼塑造美好“言语人生”的“养成性”语文教学。
于老师说过:“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
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
”所以他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因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记得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
素质与习惯是紧密相联的。
毫无疑问将要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焦点,就应当定位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上。
于永正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素质教育实施经验,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就是注重习惯、着眼发展、立足素质,集教学、教育和教养于一身的教学艺术。
关于加强习惯的培养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而且在“阶段目标”中要求更加具体:“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一学段);“养成主动识字和读书看报的习惯”(第二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第三学段)。
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从这些目标和要求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加强习惯的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课程目标,也是语文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应包括: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等。
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
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于老师曾说过:他谈的习惯,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运用语言的习惯,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份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
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呢?于老师的以下作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小处着手。
于老师认为,习惯具有微观性,要处处做“有心人”,从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比如,对于写字,于老师说:“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得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
”比如,对于说话,于老师告诉学生:“不光要考虑该说什么,还要考虑该怎样说,既使人听懂,还要让人爱听,要为别人着想,树立言语交际的对象意识。
”二是教师影响。
于老师说过:“他谈的‘影响’就是‘身教’,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比如:晨读时,于老师常常有意把刚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他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翻看,自己却佯装不知;有时,他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谈论书中人物。
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
于老师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买了一本叫《张天翼童话选》的书,便带到教室里读,当读到有趣的地方,就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
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他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
第二天,便会有许多学生向于老师说:“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三是坚持不懈。
习惯养成具有长期性。
“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
”于老师说过:“我们许多人说话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但他并没有去仔细考虑如何组织主、谓、宾语;演奏家在奏出优美的旋律时,也并未想到过自己是怎样运用指法的;驾驶员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头脑里并没有想该怎样刹车……这种高度自主化的习惯性反应的形成,是长期实践、多次相似重复运动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
“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
于老师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
于老师认为,开始的学习过程虽然是缓慢的。
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