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 雷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2 雷雨6-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2 雷雨6-人教版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设计说明《雷雨》(节选)系人教版现行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欣赏戏剧剧本,把握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戏剧知识和作者情况,了解《雷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在分角色朗读中把握主要的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则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周朴园内心复杂的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三课时简要分析鲁侍萍及鲁大海形象,探究造成周鲁两家悲剧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悲悯情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学会分析真实、鲜明的人物个性。

3、训练学生独立阅读鉴赏的能力和全面辩证地评价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进入角色,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性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在剧本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

2、训练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词语概括人物形象。

3、品味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四、教学方法1、表演法:通过表演剧情,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行为,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剧本的矛盾冲突。

2、分析点拨法:对重、难点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帮助学生理解。

3、论辩法:设论辩题,通过正反辩论,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让学生了解剧情,了解剧中的人物。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本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

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在辩论中体会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人物。

【课前导学问题】辩题: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正方: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

反方: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虚伪的。

从以下几个具体问题入手思考:1、30年前,周朴园是真心爱上了侍萍吗?2、侍萍的离开,周朴园有没有责任?3、侍萍离开后,周朴园对侍萍是否仍存爱恋?4、重逢相认后,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可以原谅吗?【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1933年,茅盾用“海上惊雷雨”评价《雷雨》的惊世骇俗。

高中语文 第2课 雷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2课 雷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雷雨(节选)》解读与探究(上)预习提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加紧了军事和经济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大风暴即将来临。

剧本《雷雨》通过一个家庭的变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是著名戏剧作家曹禺(1910—1996)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是剧中一切灾难的制造者和痛苦不幸的播种者。

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

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正在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侍萍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

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中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鲁大海与周朴园谈判这两场戏。

鲁侍萍来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自己三十年前的恋人周朴园,课文就从他们在周公馆的意外相遇写起。

课文篇幅较长,情节错综复杂,内容丰富深刻,学习时宜采用如下方法:1.要认真体会作品独具匠心的构思。

这场戏写的是“相认”,这是我国传统剧种中很平常的戏目,但是作者写得很有新意,把“相认”中种种不同情况交错在一起,形成曲折激烈的戏剧冲突。

更难能可贵的是,形式上写的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是当时整个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的缩影。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导语: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懂得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性。

本文就以人教版高一必修四《雷雨》第二课时为例,讲述如何通过多元素结合、生动案例演绎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这部文学作品。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继续阅读《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并抓住中心线索逐步理解角色之间的互动;2. 理解戏剧的形式,从角色扮演中体验舞台文化;3. 关注雷家庄中不同人物、不同角色的社会地位、名誉、经济状况以及爱情观念等,理解其行为动机,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风尚以及政治环境背景。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剧中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处境、行为动机以及心理状态;2. 培养学生对于戏剧文本形式的感知;3. 提升学生思维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课型本节课采用多元素结合、生动案例演绎等多种教学课型,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同时也学会自己思考、思辨。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教学:1.师生一起继续阅读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并让学生捕捉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2.提问:何以琛说的“玉米熟了,再收就来不及了”意味着什么?学生回答,玉米熟了意味着时间紧迫,雷家庄现在正处于收获的关键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雷家庄中的人们必须赶快行动,否则就将失去收获。

3.让学生注意何以琛和牛子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断今后的剧情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1.让学生体验戏剧文本中的舞台文化,先指派几位学生进行“人物扮演”,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表情反应;2.在学生中实施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舞台表演的关键要素,如“动作、台词、音乐、服装、道具、场景”等;3.引导学生谈论舞台演出的文化意义,如“戏剧是人类理解自我文化、历史和人性的一种方式,舞台演出是在庆祝生命,向人们展示人类内心秘密和各种难言之隐。

”第三部分教学:1.让学生注意了解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名誉、经济情况以及爱情观念等,分析人物行为的价值观;2.让学生了解淮军入侵的历史背景、清朝政治环境,分析这些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了剧中人物的行为;3.讨论,通过探究剧中人物的决策、品格、虚伪以及欲望等,推断故事的结局,并谈论社会环境对故事结局的影响。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雷雨》教学设计精品4篇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雷雨》教学设计精品4篇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学模式】读思互导式。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戏剧语言的把握,体会戏剧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具】投影片录音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成语的大量使用。

比如,如果我们今天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来势非常迅猛的运动,同学们想想看,你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作品,题目就叫──明确:暴风骤雨教师述:那么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也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

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

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

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

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过渡)那么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预习,你对这部话剧作品有了多少的了解呢?我想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教师述:这一部《雷雨》创作于1932年,迄今为止刚好是70年。

这么长的历史,但它仍然不断地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舞台之上,据说最近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荧屏。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录象或电影。

那么我想,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总要有它一些独特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总要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三、复习戏剧的有关常识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4篇)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4篇)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4篇)《雷雨》教案篇一一、学习任务1、能力项目(1)学会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特点。

(2)学习品味剧本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以及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3)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人物性格、命运及其生产的根源,把握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的关系。

2、语文积累(1)了解戏剧常识,识记有关作家、作品等。

(2)把握外国戏剧的发展脉络,认识莎士比亚。

(3)把握戏剧特殊的结构方式。

(4)掌握部分经典台词及附录词语表中本单元词语。

二、学习建议1、抓矛盾。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冲突,以及人物对事件的不同观点态度、处理方式等形成的外部冲突。

另外,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形成戏剧的结构。

2、抓语言。

戏剧语言又分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中的人物外形与内心的活动,更富有言外之意__潜台词)。

3、抓人物。

鉴赏戏剧始终要围绕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三方面来理解分析,而人物是其核心。

矛盾冲突是粗线条地理,人物语言是慢慢地品,人物形象则要深入地思。

4、提倡个性化地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

4、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5、戏剧中人物语言常常有潜台词,要认真分析矛盾冲突过程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便于把握人物个性。

6、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会背景、本文前后的情节背景)向学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逐层分析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2课雷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生自主揣摩戏剧语言,从而把握人物心理特征。

2、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欣赏阅读水平。

3、通过阅读和思考,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二、问题与事例问题1:请同学快速读课文,并理清剧本的结构。

问题2:戏剧冲突主要指剧中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是戏剧的灵魂,那么,课文节选部分,要来自哪些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起止在哪周朴圆的矛盾冲突主儿?矛盾的实质是什么?三、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配餐作业A组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烦燥汗涔涔贤慧惊愕B.窟窿半响纪念弥补C.谛听松弛斡旋脉膊D.昧心混帐敲诈伺候2. 下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流下。

郁热:烦闷、炎热。

B.党同伐异:纠合同伙,攻击异己。

见地:见解,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看法。

背井离乡:离开水井,离开家乡。

C.昧心财:违背良心得来的钱财。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近乎妄诞的话。

望洋兴叹:远望海洋,发出兴叹。

D.犯而不校:被人侵犯,发出兴叹。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臻于郅治:社会秩序安定,国家到了天下大治的最好地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 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是各班开展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的 ② 他的那首长诗 ____________ 着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

还广泛存在的市场经济发育初期,寻租活动最容易干预 干涉 干预 干涉4.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胡长清之流往往在受贿之初,心有余悸;踵惯了浑水,也就无所顾忌了。

B. 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C. 对“学术腐败”现象要严重处理,但对这一现象的严重程度不可,求全责备,不能把一 般的学风问题与学术腐败混为一谈。

(完整版)高中语文2雷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完整版)高中语文2雷雨优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2 雷雨《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该剧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

学习本课,应紧扣故事发生的背景、仔细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从而真正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冲突及表现技巧,重点掌握戏剧冲突的独特性及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表现力。

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拟定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简介作者,观看第一场的戏剧表演,初步感知剧情,分析第一场戏的矛盾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总结第一场戏所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观看第二场的戏剧表演,分析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发展,并由此进入主题提炼,标题阐释,深入鉴赏本剧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戏剧基本常识,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话剧。

2.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善于分析冲突所折射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理解戏剧的主题。

3.品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排自演,在表演中激发兴趣,体会戏剧艺术的迷人魅力。

2.通过冲突中人物的言行分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戏剧尖锐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假恶丑与真善美,认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灭亡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认识了一个善良美丽而又不屈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20世纪30年代名噪一时的话剧名作《雷雨》,这部戏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之作,为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朴园,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现在还是先来欣赏几位同学的表演吧。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4

雷雨教学目标:1.品读戏剧语言,探究人物性格。

2.走进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性的复杂。

3.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物复杂个性,培养学生养成真、善、美的品质。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0年前,周公馆的公子周朴园爱上了侍女鲁侍萍,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但为了迎接一位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赶走了侍萍和她的儿子。

30年后,侍萍的女儿四凤来到周公馆做工,鲁侍萍为找女儿来到周公馆,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一场动人心魄的心灵拉锯战马上就要上演了。

二、出示学习目标1、品读戏剧语言,探究人物性格。

2、走进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性的复杂。

3、通过感受人物复杂的性格,培养真、善、美的品质。

三、整体感知,熟悉情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中节选的第二幕的剧本,简要概括其中的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四、小组合作,粉末登场戏剧就是将时间、空间、人物能浓缩于一个舞台上的适合表演的一门艺术,那今天就让我们现场提供这样一个简单的舞台,请有兴趣的和喜欢表演的同学上来,为大家表演一下其中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品味当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雷雨”。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准备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下面的表演内容。

五、成果交流,展示点评明确:每一组同学表演完后要对表演者的表演进行客观的点评(先同学们点评,最后老师再点评)。

表演的好,为什么好?那些地方表演得好?表演的不好,为什么?表演的哪些地方不太好?总结:通过点评我们能感受到其实表演的好与不好就是看表演者能否读出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并且是否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也就是潜台词揣摩到位了,这个角色自然会演的好。

六、小组活动,揣摩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

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

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

2、雷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戏剧基本常识了解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明确课文结构及戏剧冲突过程与方法:品读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清资本主义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学方法:情境感悟法分角色演读法提问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①,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情节。

2、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了解曹禺生平与创作,安排一学生准备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要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约5秒钟的“雷声”音频,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提问:听到这声沉闷的雷响,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大家可不可以找几个词形容一下。

(预设:恐怖、压抑、烦躁、不安,让人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就我们的生活经验而言,雷声之后到来的一般是暴风雨。

那么,暴风雨有什么特性呢?(破坏性)1933年,年仅23岁的曹禺,以一支笔,成就了一出雷雨之中的悲剧,震惊了整个文坛,多少年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究竟这出悲剧的魅力何在?这场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一起去探个究竟。

(板书《雷雨》)二、学习目标: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了解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3.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三、本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2、了解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3、介绍全剧剧情,理清人物关系。

四、走近曹禺(1)请课前指定的同学上台进行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

(二)教师进行口头总结,并进行补充,同时展示课件:曹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2雷雨-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2雷雨-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雷雨-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雷雨》的背景、作者以及小说的主要内容;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3.了解人物关系及其演变,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4.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雷雨》的主要内容;2.人物关系及其演变;3.人物形象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理解;2.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必修4》第十一单元《雷雨》;2.录音机、磁带;3.讲台、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读1.讲解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

2.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小说《雷雨》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小说《雷雨》的背景是什么?–小说《雷雨》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课文解读1.集体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点。

2.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关系的演变以及思想品质等方面。

3.阅读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分析表现手法。

3. 情境写作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段情境文字,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4. 电影欣赏1.介绍课文改编的电影,观看其中的经典场景;2.引导学生通过电影情节和小说比较,分析电影中的表演要点和表现手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2.思考小说《雷雨》所反映的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风貌与现代社会有何不同。

六、教学反思小说《雷雨》是一篇典型的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课文分析、情境写作、电影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古代思想文化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导。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

《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共3篇《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1《雷雨》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引言: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雷雨》,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清晰透彻的人物性格描写以及揭示社会现实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话剧中的杰出代表。

在高中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雷雨》时,如何制定经验丰富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掌握常规剧本的解读方法。

2、全面了解《雷雨》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情感变化,掌握角色铺排技巧。

4、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学生能准确表达语言中的表达情感等细节。

5、让学生了解白先勇的《台北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本部分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剧本基本情节,深入掌握每个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使学生在表演时能够生动地表现角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本部分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雷雨》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因为,本剧集涉及到的内容较为丰富,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应注重让学生自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雷雨》剧本作者通过介绍曹禺以及他的代表作品《雷雨》,让学生了解该剧剧本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步:引言引入课文,简要介绍剧情和人物关系,并让学生猜测故事的结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三步:剧情解读详细解读剧本中的情节,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每个环节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一些重要的情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

第四步:人物塑造针对剧中的一些关键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方面。

同时,让学生对不同角色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剧本思想。

第五步:情绪表达讲解戏剧语言运用的技巧,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表达情绪和体现角色特点的方法。

通过针对剧中一些情感高潮部分的表演让学生进行小组创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戏剧语言。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5篇)-最新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5篇)-最新

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优秀5篇)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创作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伟大悲剧…… 这就是二十三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高中必修四《雷雨》精品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雷雨优质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雷雨》第二幕。

着重分析主要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剧的主题;2、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思想:引进“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矛盾冲突和通过矛盾冲突把握全剧的主题是重点,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表演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简介作者和剧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

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

《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

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

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二、分析剧情和矛盾冲突:(1)梳理人物关系:说说下列人物存在哪些冲突?主要矛盾是什么?(显示人物关系表)(2)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三、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1)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请试加分析。

高中语文 2 雷雨(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2 雷雨(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自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
吗?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一.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时的鲁侍萍已是彻底看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绝不会再让周朴园得到灵魂的安宁,也不会宽恕他的罪过,因此,绝不会后悔。
13.从第一场来看,你认为鲁侍萍、周朴园是怎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优秀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四第2课《雷雨》优秀教案

第2课《雷雨》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鉴赏语言,熟悉剧情;揣摩主要人物周、鲁的内心情感;感知、评价“相逢”部分的戏剧冲突。

2、设疑研讨;情境体会。

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一、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引出导语,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

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维情感转化到悲剧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朴园身上。

3、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氛围。

二、初步感知人物1、教师活动: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总结肯定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告诉同学们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结合图片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

3、设计目的:进一步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周朴园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一视角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黑格尔的名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美学》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读黑格尔名言,了解“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的硬道理。

3、设计目的:通过黑格尔的名言旨在告诉学生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第一要素,为下面情境一的分析讨论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方法论。

四、创设情境一1、教师活动:(1)投影展示情境一,让学生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节选)》解读与探究(上)预习提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加紧了军事和经济的侵略,国内军阀混战,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力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大风暴即将来临。

剧本《雷雨》通过一个家庭的变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是著名戏剧作家曹禺(1910—1996)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是剧中一切灾难的制造者和痛苦不幸的播种者。

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

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正在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侍萍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

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中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鲁大海与周朴园谈判这两场戏。

鲁侍萍来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自己三十年前的恋人周朴园,课文就从他们在周公馆的意外相遇写起。

课文篇幅较长,情节错综复杂,内容丰富深刻,学习时宜采用如下方法:1.要认真体会作品独具匠心的构思。

这场戏写的是“相认”,这是我国传统剧种中很平常的戏目,但是作者写得很有新意,把“相认”中种种不同情况交错在一起,形成曲折激烈的戏剧冲突。

更难能可贵的是,形式上写的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是当时整个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的缩影。

赏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作品的这一特征。

2.要细细品尝戏剧语言。

戏剧作品靠戏剧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戏剧语言主要是人物台词,要注意人物台词的性格化、动作化,更要注意人物台词的言外意、弦外音,也就是所谓的潜台词。

通过对本文潜台词的品尝,要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和方法。

课文解读第一部分,“午饭后”至“……”这是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和省略的剧情。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是雷雨将至的征兆,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一提示语起到了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本幕戏省略的情节是:鲁侍萍来到周公馆,从室内的摆设,特别是摆在桌上的自己年青时的相片,发现这里的主人就是三十年前情人周朴园,又从与繁漪的交谈中得知女儿四凤与周家的大少爷相恋,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可怕命运又在女儿身上重演。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第二部分,“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至“侍萍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这是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写三十多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认。

这一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使得剧本结构紧凑集中,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深深地吸引读者和观众。

本场戏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

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鲁侍萍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你是新来的下人?鲁侍萍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你的女儿?鲁侍萍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

向侍萍)”至“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这个片断写鲁侍萍和周朴园在周公馆邂逅相遇。

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因此把她当作下人,不屑一顾。

而鲁侍萍却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自己三十年前的恋人和现在的仇人,因此一边应答周朴园的提问,一边“看着他”。

这“看着他”三字含意无穷,表现了侍萍此时此地特有的复杂感情:她“看着他”,他是不是还能认出她?他是不是还如当年冷酷无情?她“看着他”,这三十年来,他的心到底变得有多黑?]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鲁侍萍说这句话时内心的想法是,你难道认不出我了?这句话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鲁侍萍不愿一见面就立即离开,所以通过这句台词挑逗周朴园继续下谈。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侍萍哦。

(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

)你--你贵姓?[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很熟悉,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有一种“燕子归来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觉得她很奇怪”,因而让她“站一站”,并询问她贵姓。

正是有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他与鲁侍萍的距离。

]鲁侍萍我姓鲁。

周朴园姓鲁。

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明知故问,以挑起周朴园对往事的回忆。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周朴园姓鲁。

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至“鲁侍萍哦,好地方”,这个片断是写周朴园与鲁侍萍“套近乎”。

周朴园从口音和交谈中,知道鲁侍萍不仅和自己是同乡,而且还是同在无锡长大的同辈人,于是有了一种“知遇”之感。

因为和鲁侍萍有了这一层共同的感情基础,就自然地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向眼前的这个难得的“知己”透露内心的隐秘。

周朴园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反映周朴园对往昔的眷恋,为下文写他对梅小姐的记念埋下伏笔。

鲁侍萍说:“哦,好地方。

”这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鲁侍萍附和周朴园的说法,实际上是说那是你的好地方,但是对于我,是为了你流尽了血和泪的伤心地。

]第一层次,“周朴园(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

向侍萍)”至“鲁侍萍哦,好地方”。

写周朴园和鲁侍萍邂逅相遇,由陌生到认出是同乡,进而产生一种亲近之感,为下文写周朴园吐露心中隐私张本。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知道么?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周朴园问:“你知道吗?”鲁侍萍不是回答说“也许知道”,而是回答说“也许记得”。

这里的潜台词是:你当年犯下的罪行,我岂只知道,而是刻骨铭心地记在心里。

]周朴园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故意挑起周朴园继续往下谈。

]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不过也许你会知道。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姓梅的?[鲁侍萍的这一句反问,蕴含着很多的内容:当年你周朴园对我们母子是生是死不闻不问,那么冷酷残忍,三十年后却又是“问”又是“派人打听”,那么关切动情,莫非这狼心狗肺的东西真的良心发现,改恶从善?]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

[这句台词很有戏味,提起三十年前的往事,周朴园说“没有人知道”“大家都忘了”,鲁侍萍则一再提醒“也许记得”;现在周朴园说出这三十年前的往事,问“你知道么?”鲁侍萍反而佯装“不敢说。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往下看。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受尽苦难和折磨的鲁侍萍,已经没有了当年热恋的激情,她不想急于和周朴园相认,她现在要以局外人的身份冷眼看一看,这个当年的负心汉,他的情究竟是真还是假,这个当年把他赶出家门的怨家仇人,他的心究竟有多黑?于是,下面就来戏了,这一场戏对周朴园来说,是假戏真演,对鲁侍萍来说,是真戏假演。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从表面看,鲁侍萍是在驳回周朴园对梅小姐的赞美,她像在贬低自己,实际上鲁侍萍是在心里说:我是你的侍女,用不着你的抬举;我也并不贤慧,因为你使我害死了自己的亲娘,用不着你来恭维;当年我和你是私通,被你始乱终弃,毋须你来美化。

这段话暗藏机锋,语带嘲讽,揭露了周朴园感情的虚伪,表现了她痛苦和懊悔的内心。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鲁侍萍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①地)哦。

(①涔涔:cén cén,形容汗水不断地流。

)[为了迎娶门当户对的小姐,周朴园遵奉母亲的旨意,和他的家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侍萍赶出了家门,还让她抱走病得奄奄一息的才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儿子。

侍萍被逼走投无路,跳河自杀。

周朴园对于自己在三十年前犯下的罪恶,原以为知道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现在活着的人“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没有人知道他的罪恶,可以瞒天过海了,没想到有人仍然知道得这么详细,这么清楚,能够揭穿他的老底,这事大出他的意外,使得他“汗涔涔地”,紧张惶恐到了极点。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眼前的这个人不仅知道事情的原委,而且还知道梅小姐“她叫侍萍”,周朴园对此感到意外,也感到吃惊,所以禁不住“抬起头来”,问“你姓什么”。

心里想,莫非你是梅家的人?不然,你知道的怎么这么多?]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

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