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三“激活”

长期以来,讲析式传统教学模式困扰着人们,使语文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状,如何有效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仍然是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师者,一成

不变的教法轻视了学法。

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素质,更多地应有赖于学生的学,因而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指导学生学的方法上下功夫,使其“想学”、“乐学”、“会学”,真正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

一、“激活”教师——让学生想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应试教育的长期束缚,限制了课堂教学,使教师失去了活力和个性,变得正经、刻板,以致一些教师不了解现实社会,不问津新的信息,这是语文课堂沉闷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从教师自身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一位诗人说过:幽默是教育最主要的和第一位的助手。为了高质量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更有成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必要尽可能的因人因时地发挥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它可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其“想学”。

有次课中,我发现有个别同学“神情恍惚”,便加重语气提醒说:“XX同学有些…目似瞑,意暇甚‟了吧!”这种情况下,大多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XX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瞑,意暇甚”句,学生在初一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名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全体同学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识。

一次布置学生写片断作文,内容是描写英语老师的外貌。当我打开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本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把老师形容得美若天仙。第二天,我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的英语老师昨天去做整容手术了。她的眼睛变大了,鼻子变高了,脸上还挖了两个小酒窝。”学生一听,先是惊讶,接着开始怀疑。这时我才说:“怎么没有呢?英语老师在你们作文里不都是变样了吗?难道不是做了整容手术?”这么一说,学生恍然大悟,个个在伸舌头。我说:“英语老师看了你们的作文可伤心呢,和你们一起这么久,你们竟然连她长得什么模样都没有看清楚。不过不要紧,我们今天再写一回。这一回你们可别当…整容师‟了,要当一回…摄影师‟,看谁把老师拍得最象,好不好啊?”学生一

听都齐声说好,兴致十足。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它是幽雅、优美而高尚的。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且在谈笑风生中阐述了教师的主张和观点,在妙趣横生中让学生获得了美感享受。实践证明,幽默只要运用得巧妙,就能象喜剧台词那样微妙而有艺术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排斥而且很

需要幽默艺术的参与和点缀。

2、以丰富多采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如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和作文竞赛等,还可举行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专题讨论研究的兴趣。组织文学社团,如组织“萌芽”、“小草”等文学社团。组织学生开展课余剪报活动。让学生自备一个“艺海拾贝”的小本子,定期交流比赛。教师自身带头参加做示范,参与比赛。如教师自己上台演讲,自己示范朗读课文等。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另外在每次作文的后面,要求学生加两条知识性趣闻或名人、哲人的语录。长期坚持,学生获益匪浅,学生语言的兴趣自然受到激发与培养。

二、“激活”学生——让学生乐学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

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激活”学生就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主体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达到“乐学”。

1、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中学

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商因素只起到百分之二十的作用,百分之八十靠情商。

可见,一个人情感是否投入以及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很大。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我们应该变传统教育的施压型为宽松型。很难相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更何况是这些好动的学生。我们固然不可能一下子抛开文化传统的积淀而奉行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随意站立、走动,甚或可自由出入(更何况那也未必效果最佳),但我们的课堂气氛至少应该是在不摒弃严肃、庄重的同时多一些宽松与和谐。

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老师,是教学中良好氛围创设的关键,是引发“主体”学生情

感的“催化剂”,是课堂气氛的“调色板”

一次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的开始,当我提问学生甲“小说三要素”时,他只回答上来其中的两个。“谁能帮他补充?”我问向全班。举手的竟寥寥无几,看来学生都有些紧张。待学生乙补充完之后,我便转向学生:“听清楚没有?”“听清楚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你要多少钱?”我又转向学生乙。全班同学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学生乙这时也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怎么能要钱呢?”又是一阵笑声。两阵笑声过后,整个课堂恢复了往日气氛。课堂气氛轻松了,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忘记了有人听课,积极思考,抢着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

到了很好的发挥。

2、问题的多角度——让学生乐于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更是学习的参与者。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

生能力。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老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一篇文章总得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文章,你不能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应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士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十几种答案,我及时给予肯定,报之以掌声,指出有独创性的见解,学生在得到鼓励和表扬的快乐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明白了自己概括能得出结论。这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

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乐于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