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4《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ppt

合集下载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查的重点。解题时需结合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来分析。
例2.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 “ 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 。南宋都城中的 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 “ 四百十四行 ” 。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答案
D
例11.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 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当时(
)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重视商业管理并征收商税
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答案
C
3.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特点: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
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2)表现: ①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②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市舶使。
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
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变革。
例8.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 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 宫”发展的影响角度命题。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对 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 面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商业发展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 响尤为重要。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分析。
史料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 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 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
史料信息
史料 一
史料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 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 功能突出
史料 二
史料中“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御街 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说明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 街取代了原来的“市”
市场交易活动不 再受官府的直接 监管
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
镇,至明清汉口镇、 佛山镇、景德镇及朱
仙镇成为四大名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3.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 大运河 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2)表现 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 军事 重镇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 扬一益二 ”的说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5)宋元 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 交子 ”,商税收入 成为重要财源。 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 ③出现了 地域性 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真题体验
-5-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2.(2017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 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 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关闭
A题.干义材利料观反发映生了根西本汉改时变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提.到经当济时得人到们恢义复利和观发念展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 D己.的地努方力豪和强智势慧力致控富制,而了西郡汉县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注重提高工商业
解析 答案
真题体验
-15-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题目主要涉及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 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 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真题体验
-16-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0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 经济政策
真题体验
-2-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1.从考查趋向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是高考高频考点,往往从农产 品商品化程度、商品种类、商业区域专业化等方面考查,不同时期 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 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响尤为重要,要注 重从社会史观角度认识商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城市 格局变化的影响。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 含义、实施过程、影响年年都会考查到,注意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分 析明清经济政策对社会进步发展的影响,从全球史观角度理解明清 时期东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有人认为,这
个在我们现在看来极其荒唐可笑的想法,其实也有
其中的道理。”能够支撑“也有其中的道理”的论
据不包括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
A.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根本,而工商业的发展必
然地将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
B.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税(赋税),兵
源主要来自农民
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 ③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
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3)评价:这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 国有 制度。
(4)瓦解
①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井田以外的 荒地被大量开垦为 私田 。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 转让关 系进一步发展。
③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井 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 破坏。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
(1)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3)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
进行贸易。 2.影响
(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 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看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的出现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明朝中后期,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肌体内产生了 资本主义萌芽。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不断侵 蚀着自然经济,昭示着农业文明的衰落。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尝试命题3 梁漱溟先生曾断言,“假使西方化不同 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 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 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精神产 生出来。这句话就是说,中国人不是同西方人走一 条路线。”做为梁先生这段论述的主题最妥贴的是 () A.“中国绝不可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 B.“中国根本不会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萌芽曾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是错误的” D.“西方文明远比中国文明优越”

高考历史总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配套课件 人民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配套课件 人民版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结束(jiéshù)放映
史 料 研 习 古代商业发展
材料三 (乾隆时人(shírén)说) 近日富商巨贾,抉其重资, 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 百顷。
——李文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近代 农业史资料》
[读史三步曲]
第一步:粗读 材料三反映出商 人赚钱(zuàn qián)后,大多 会购买田地
史证 史料描写(miáoxiě)的是夜市的情形,表明唐代夜市
的繁荣
返回导航页 第十四页,共43页。
结束(jiéshù)放映
史论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3、宋代商业的发展
[史料]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 (jūmín)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 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 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 吃茶于彼。
返回导航页 第八页,共43页。
结束放映
3、易误辨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海 外市场开拓,而且导致(dǎozhì)中国固步自 封。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闭关锁国”不等同于“海禁”。前者是限 制海外贸易,后者是禁绝中国人海外贸易和限 制外商贸易。
——《汉书·食货志》
史证 史料反映(fǎnyìng)了官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涌现出众多 商业城市。汉代的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政府设置市场管
理商业活动 。
返回导航页
第十三页,共43页。
结束(jiéshù)放映
史论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2、唐代夜市的繁荣 [史料]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qǐ luó)。” ——唐·杜荀鹤的诗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
10
【解析】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商品经 济的发展始终无法突破自然经济的限制,其中政府的 政策是最重要的因素。
11
[备选题]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 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3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 取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 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 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排除A项;B项 中的市“备臵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 理,故排除B项; 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 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 D 项; C 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选C。
31
15
【知识链接】 明清时期,由于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 运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的商 人群体,徽商是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地域性商 人群体之一。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 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 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 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3
【运用提升】《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 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 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 …… 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 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 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26
【解析】从材料可知登州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 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 运卖到城市去,因此②③正确。①不符合史实、④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选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时期 商朝 春秋 战国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概况 善于经商 商业繁荣,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 进一步发展 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1、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2、柜坊和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飞 钱 又称便换,类似今天的汇票。
唐后期出现,各地商贾将货款委托给各 道设在京城的办事处进奏院,领取票券 游走四方,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 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 也不用运输税钱。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历 史一轮 复习古 代商业 的发展 (共61张PPT)
归纳宋元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经济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PPT精品课件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PPT精品课件

3.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重农 抑商
闭关 锁国
都是封建统 治者实行的 维护统治的 政策;都根 源于小农经 济;都抑制 了商品经济 的发展;都 导致了中国 封建社会后 期的逐步衰 落和落后
时间
目的
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 促进农业发 出现并贯穿封 展,稳固封 建社会的始终 建统治ຫໍສະໝຸດ 础明代中期出现, 抑制中外交
2. (2010·安徽蚌埠模拟)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 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 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 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
A. 交通发达 B. 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 商业繁荣 D. 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D 【解析】从材料中“千里之远……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可以判断出A;从“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可以得 出B;从“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 数万之缗”可得出C;而D长途贸易先秦就开始了。
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考改编题)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 “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 生了重大影响。明朝谢肇制《五杂俎》记载:西戎茶马 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 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 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材料反映出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 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促进贸易发展 C. 增强军事力量 D. 同情救助土蕃
从当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角度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今 后的命题新方向。复习中应注意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商业 发展进行整理构建,总结出古代商业发展的共性特点及 原因。
1. (2010·湖南文综)下表反映了( )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 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PPT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PPT课件

“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 目
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链 接
材料二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
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核心探究
材料三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
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
流通货币。


④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⑤出现_徽__商___、晋商、闽商等区域性商人群体。
⑥对外贸易:政府先后推行海禁和“闭_关__锁__国___”政策,外 贸渐趋萎缩。
知识整合 图示解说 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
栏 目 链 接
知识整合 拓展提升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1.外贸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明中期以前以开放为主, 栏
3.本质特征:“_机__户___出资,机工出力”的雇_佣_____关系。 接
4.明清发展状况:缓慢发展,处于手__工__工__场__阶段。
知识整合 图示解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栏 目 链 接
知识整合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 含 义 : 重 视 农 业 , 以农_业_____ 为 国 家 根 本 大 业 ; 抑 制 栏

④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
链 接
(6)元朝。
①城市商业: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②_泉___州_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当时被誉为世界第 一大港)。
知识整合
(7)明清时期。
①农村: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②城市商业:商贸大城市和_工__商__业__市__镇___大量涌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