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1教案 首师大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1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力与生活9.推力和拉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推和拉都是力。

过程: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

1. 师演示: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

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你们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估计: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的缘故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师则: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

2. 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力有方向。

1.小组讨论交流:力有没有方向?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估计1:有学生认为有对策:有的理由是什么?估计2:有学生认为没有对策:为什么认为没有呢?估计3:都认为没有。

对策: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有方向,并以小车运动的运动做示范来演示。

3. 如果估计3没有出现:师则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4. 听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5. 师:力有方向。

(板书)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三、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论是否正确: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1.师:投影中罗列问题:力不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没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2.要求:学生结合投影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正确。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3教案 首师大版.doc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3教案 首师大版.doc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力与生活9.推力和拉力教学目标知道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具有对力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的能力。

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兴趣以及展示自我成果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具有对力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的能力。

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兴趣以及展示自我成果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兴趣以及展示自我成果的意识。

教学准备1.师准备制作完成的“Y”型硬纸,实物投影。

2.生准备玩具小车、直尺、三张硬纸、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示玩具小车。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

2.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小车动起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都用了那些方法让小车动起来?自由发言。

4.话:用手在运动着的小车的前方朝后或朝侧面推一下,小车会怎样呢?学生动手实验。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5.验结果如何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

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发挥学生自己的探究能力。

(二)新授1•结: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小车一下子不动了或改变了运动的方向。

教师给予一定的结果,以明确学生探究的成果,并给予一定的鼓励。

2.读:让学生了解推力和拉力的相关知识。

培养阅读能力。

3.尺子放在桌上,用左、右双手的饿食指同时推尺子的不同的部位,尺子会怎样呢?填空。

学生先猜测,然后动手实验。

分组实验,互相交流答案。

只要答案合理就可以。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知识得出结论。

4.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以组为单位,两个同学面对面,两脚分开站好,用手推或拉对方,脚不动的为胜利者。

小组讨论:怎样成为胜利者?比赛活动。

利用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亲自感悟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

5.事制作活动。

学生室外活动。

学生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6.室外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总结1. 一想给它起个什么样的有意思的名字。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2教案 首师大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2教案 首师大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推力和拉力 2教案首师大版教学目的:1.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并能够用实例说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够发现力作用于物体后,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初步形成对力进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并能够用实例说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够发现力作用于物体后,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玩具小车、气球、气筒、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拿出一个气球,让学生用气筒给它充气。

2.提问学生在给气球充气时,手有什么感觉?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推力和拉力。

二、研究新课一)实验11.让学生把玩具小车放在桌上,用手推或拉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2.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3.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

4.老师小结:通过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二)实验21.老师提问:一辆在桌上运动着的小车,用手从前方朝后或朝侧面推一下,小车会怎样呢?2.学生分组进行试验,老师巡视。

3.汇报:请各小组发言。

4.老师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5.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本插图,比较一下,和你的发现一样吗?三)讨论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情用到了推和拉?受到了推和拉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四)研究使用测力计1.老师提问:你知道力的大小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吗?力的单位是什么?2.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

3.实际测量:用测力计测定身边一些常见物体所用的力,并记录下来。

三、课堂小结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巩固应用1.动手实践:让学生填空: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2]

《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2]

《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到推力和拉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

教学准备: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测试,为了考验同学们的力量,我将请一位同学站到前面,另外一位同学在只允许接触前一位胳膊的情况下将他移动。

先找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再让一位力气较小女生到前面移动他。

“刚才这位同学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推。

“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试试?”找一位力气大的同学,推动。

“你能换一种方法将他移动吗?”一位同学上来拉动。

“他用了什么办法?”“拉”。

请台上同学回座位。

很明显,他的移动是因为受到了力,我们把推他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推力,拉他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拉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推力和拉力。

二、实验感知
1、寻找并感受教室里的推和拉。

比如拖地、关门、拉窗帘,小组讨论交流:力有没有方向?
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3.师总结:力有方向。

(板书)
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4、依照书本第3页照图做一只纸蝙蝠。

推拉纸蝙蝠的翅膀,体验推和拉的过程,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三、小结
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都是常见的力。

四、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课外延伸考察掌握,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推力或拉力?你是用什么样的推力或拉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终审稿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终审稿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
学设计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

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

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观察课件,汇报
实验一 要求: 1、观察没用力前小车怎样用力后小 车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1、 当对小车用力大小不一样时,
小车有什么变化 2、 用力的方向,对小车用力的方
向,小车运动的方向。是否一 致。说明什么 实验二: 引导: 你怎样不用力让小车自己动起来 你能从几方位对小车用力 用什么样的力
学生发言讨论
教学手段:
1、通过课件或实物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实验 1:力对静止物体的作用——体会力的作用以及力对静止小车的作用。
3、实验 2:力对运动小车的作用——体会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可以使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
方向。
4、游戏:——体会推力和拉力
5、猜想:——体会两个力同时作用一个物体时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 学生
实验 的实 验 能 器材 力 培养 表达 能力、 实 物 体 会 投影 力的 作用
突出 重点
联系生 活实际 巩固所 学知 识。 发展学 生的发 散思维 经验
黑板 课件
15 — 20
3— 5分 钟
1 2
3— 2分 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则采用试题的方式:
(对问题研究的延续)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出示课件:推力和拉力 实验 1:力对静态物体的
实作验用 2:力对动态物体的作 用
小游戏:推人游戏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
探 题和究学力生研对究静的止兴趣小 车 的 作 研 用。究 力 对 运 动 小 车 的 作 用。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和乐趣。
*扩展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培养 学生 的实 实验
器材 验能 力 培养 表达 能力、 实 物 体 会 投影 力的 作用
突出 重点
联系生 活实际 巩固所 学知 识。 发展学 生的发 散思维 经验
黑板 课件
15 — 20
3— 5分 钟
1 2
3— 2分 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则采用试题的方式:
问题框架(可选项) 1、推力和拉力对物体有什么作用?(总的问题) 2、把玩具小车放在桌子上,用手推或拉小车。小车会发生什么现象?(静止的物体) 3、现在如果对一辆运动着的小车用力,会发生什么现象?(运动的物体) 4、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
5、我有一辆车,如果同时有两个人对它用力推力、拉力都行,你能想出几种形式和结果来?越多越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推力和拉力
学科
科学
学段:高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教材 是否已实施
书名:科学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是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马恩华
管庄中心小学
实施者
马恩华
管庄中心小学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马恩华
管庄中心小学
其他参与者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手段:
1、通过课件或实物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实验 1:力对静止物体的作用——体会力的作用以及力对静止小车的作用。
3、实验 2:力对运动小车的作用——体会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可以使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9.推力和拉力》word教案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9.推力和拉力》word教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课设计第三单元力与生活9.推力和拉力教课目标知道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 拥有对力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解析综合的能力 . 初步拥有自主研究的兴趣以及展现自我成就的意识 .教课要点知道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 拥有对力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解析综合的能力 . 初步拥有自主研究的兴趣以及展现自我成就的意识 .教课难点初步拥有自主研究的兴趣以及展现自我成就的意识.教课准备1.师准备制作完成的“ Y”型硬纸,实物投影 .2.生准备玩具小车、直尺、三张硬纸、剪子、胶水.教课过程(一)导入1.示玩具小车 .学生思虑、着手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 .2.你能用什么方法让小车动起来?培育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3.都用了那些方法让小车动起来?自由发言 .4.话:用手在运动着的小车的前面朝后或朝侧面推一下,小车会如何呢?学生着手实验 .发展学生思想能力 .5.验结果如何呢?小组谈论,分组交流 .培育学生进一步研究的能力. 经过学生小组谈论发挥学生自己的研究能力.(二)新授1. 结:依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小车一下子不动了或改变了运动的方向.教师恩赐必定的结果,以明确学生研究的成就,并恩赐必定的鼓舞.2.读:让学生认识推力和拉力的相关知识 .培育阅读能力 .3.尺子放在桌上,用左、右双手的饿食指同时推尺子的不一样的部位,尺子会如何呢?填空 .学生先猜想,而后着手实验. 分组实验,相互交流答案. 只需答案合理就可以 .培育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能力. 指引学生依据已知知识得出结论.4.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竞赛,以组为单位,两个同学当面,两脚分开站好,用手推或拉对方,脚不动的为成功者 .小组谈论:如何成为成功者?竞赛活动 .利用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的踊跃性,同时亲身感悟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一样. 5.事制作活动 .学生室外活动 .学生实验,培育着手能力.6.室外展现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扬长避短 .激发学生的参加意识 .(三)总结1.一想给它起个什么样的有意思的名字 .谈论 .板书设计9.力和拉力推力和拉力都是力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2教案 首师大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推力和拉力 2教案 首师大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力与生活9.推力和拉力教学目的:1.知道推和拉都是力,能举例说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动手试验,发现力作用于物体后,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的状态发生改变。

3.初步形成对力进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推和拉都是力,能举例说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试验,发现力作用于物体后,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的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玩具小车.汽球.气筒.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谈话:老师这有一个汽球,谁来帮老师用气筒给他充满气。

(指生来完成)2.提问:你在给气球充气时,手有什么感觉?3.过渡:你在打气的过程中,向下推和向上拉都需要力,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推力和拉力。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进行实验1的教学:1.谈话:把玩具小车放在桌上,用手推或拉小车,小车会怎样呢?2.小组进行试验。

3.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

4.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二)进行实验2的教学:1.师提问:一辆在桌上运动着的小车,用手从前方朝后或朝侧面推一下,小车会怎样呢?2.小组进行试验,师巡视。

3.汇报:请各小组发言。

4.师提问: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5.师:大家把阅读部分读一读,比较一下,和你的发现一样吗?(三)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情用到了推和拉?受到了推和拉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结合课本插图说一说)(四)学习使用测力计1.提问:你知道力的大小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吗?力的单位有是什么呢?2.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

3.实际测量:用测力计测定身边一些常见物体所用的力,并记录下来。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四、巩固应用1.力是有( )和()的,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和()。

2.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定,力的单位是(),简称(),用()来表示。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9.推力和拉力》word教案(5)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上《9.推力和拉力》word教案(5)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力与生活9.推力和拉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推和拉都是力。

过程: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

1. 师演示: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

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你们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估计: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的缘故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师则: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

2. 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力有方向。

1.小组讨论交流:力有没有方向?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估计1:有学生认为有对策:有的理由是什么?估计2:有学生认为没有对策:为什么认为没有呢?估计3:都认为没有。

对策: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有方向,并以小车运动的运动做示范来演示。

3. 如果估计3没有出现:师则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4. 听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5. 师:力有方向。

(板书)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

三、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论是否正确: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1.师:投影中罗列问题:力不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没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2.要求:学生结合投影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正确。

《推力和拉力》教案[3]

《推力和拉力》教案[3]

《推力和拉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准备纸、彩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1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学生回答(想)教师: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

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学生回答。

教师: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

(二)新课教学1.看图回答问题教师:大家翻开书第二页,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学生看图并回答。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活动1:感受推和拉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学生回答。

(想)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大家想做吗?学生回答。

(想)1)学生活动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

(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

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②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小组讨论。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首师大版《推力和拉力》教学设计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

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

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课件,汇报
温故知新 新课讲解
实验一 要求: 1、观察没用力前小车怎样?用力后 小车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1、 当对小车用力大小不一样时,
小车有什么变化? 2、 用力的方向,对小车用力的方
向,小车运动的方向。是否一 致。说明什么? 实验二: 引导: 你怎样不用力让小车自己动起来?
学生发言讨论
4
设置 意图
拉? 2、我有一辆车,如果同时有两个人 对它用力推力、拉力都行,你能想 出几种形式和结果来?越多越好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回答 推车、拉车、开门、关门……
学生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回答 可以讨论,可以演示、可以画 图……
联系生 活实际 巩固所 学知 识。 发展学 生的发 散思维 经验
课件
3—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方式: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按照:问题—猜想—实验—交流—形成概念的过程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
1、通过课件或实物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实验 1:力对静止物体的作用——体会力的作用以及力对静止小车的作用。
3、实验 2:力对运动小车的作用——体会力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可以使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
通过创 设情 境,引 发问题 和学生 研究的 兴趣
技术 应用
视频 设备
时间 安排
2— 3分 钟
明确 实验 要求、
课件 3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意

200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你能从几方位对小车用力? 用什么样的力?
实践操作
分享交流 效果评价 归纳总结
拓展提高
实验1:力对静止物体的作用 实验2:力对运动物体的作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200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非常多见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和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
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的形式,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
探究教学的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则采用试题的方式:
1、推力和拉力都有


2、用力推或拉小车时,小车会怎样?
3、推力和拉力的应用有哪些?
评价量规 5 分:一二题答对,三题能说五个以上 4 分:一二题答对,三题能说三个以上 3 分:一二题答对,三题能说二个以上或一二题有一个答对,三题能说三个以上。
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小游戏:推人
请学生来说说他们说得怎 样?
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 学生汇报 学生评价或补充
培养 学生
实验 的 实 器材 验能 力 培养 表达 能力、 实 物 体 会 投影 力的 作用
突出 黑板
重点
15 — 20
3— 5分 钟


*扩展讨论:——两个力的作用 1、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和
统地学过, 但学生的悟性比较好,在实验过程中能很快发现实验现象,并能通过分析找出结论。
教学所用的班是五年级四班,这个班在年级中是中等水平,思维活跃程度不如一班和八
班,但比较踏实,整体水平较好,有几个学生思维也还可以,比较好,能够和老师在课
堂上产生互动。还有两三个,学习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和辅导。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出示课件:推力和拉力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 题和学生研究的兴趣
实验 1:力对静态物体的
作用
探究力对静止小车的作 用。
实验 2:力对动态物体的作 用
3
研究力对运动小车的作 用。
200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小游戏:推人游戏 *扩展讨论: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和乐趣。
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方向。
4、游戏:——体会推力和拉力
5、猜想:——体会两个力同时作用一个物体时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探究过程:
通过对力的作用的猜想,使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实验 1、2 的动手操作来获得证据,通
过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得出结论
做中学过程:
学生在操作实验 1、2 时,可以充分体会到推力和拉力对物体的作用。
6
总结: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小结本课内容,引出下节 课内容
参看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 都存在着一定的科学道理,只要我 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下面咱们 来看两个生活中的片段,看看从这 里我们能发现什么? 出示课件。
管庄中心小学
联系方式 65753171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 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 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 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
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
而编写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推力和拉力
学生情况:本课是在五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对力有所接触,但没有系
5、想象在同一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情况。(弹性知识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通过动手实验,运用探究的方法发现力作用于物体后,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
2、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与交流实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对力进行研究的兴趣。
2、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互相帮助的习惯。
200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课题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是否已实施
教学基本信息
推力和拉力
科学
学段:高年级
书名:科学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是
年级 五年级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姓名 马恩华 马恩华
马恩华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单位
管庄中心小学 管庄中心小学
问题框架(可选项) 1、推力和拉力对物体有什么作用?(总的问题) 2、把玩具小车放在桌子上,用手推或拉小车。小车会发生什么现象?(静止的物体) 3、现在如果对一辆运动着的小车用力,会发生什么现象?(运动的物体) 4、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
5、我有一辆车,如果同时有两个人对它用力推力、拉力都行,你能想出几种形式和结果来?越多越 好。(对问题研究的延续)
学生游戏是为了进一步体会推力和拉力并从中发现更多知识和问题。
合作学习过程:
在小组实验中,组内要分好工(操作、观察、记录、汇报的)共同完成。
技术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视频图像、实验记录表
分组:小车一辆(三人一组)、气筒一个、小木板一块。
2
2007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推和拉都是力,能举例说明力有大小和方向。并通过小游戏来体会推力和拉力。 2、在实验中尝试力的大小、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发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 到静止;还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准确描述、交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