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趋势、挑战与对策

合集下载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极端主义犯罪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一种严重社会犯罪,它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极端主义犯罪不仅涉及暴恐活动、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还与网络、意识形态等多元领域交织,呈现出日益复杂和隐蔽的特点。

因此,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进行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极端主义犯罪的特点与现状1. 特点极端主义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组织性、暴力性、跨地域性等。

其中,其组织性体现在犯罪分子往往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行动计划;暴力性则表现在其行动往往伴随着暴力手段和破坏行为;跨地域性则指其犯罪行为往往跨越国界,涉及多个地区。

2. 现状当前,极端主义犯罪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不仅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些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问题分析1. 立法不足当前,针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还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法律对极端主义犯罪的界定不够清晰,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某些行为的定性存在困难。

其次,刑法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严厉,难以有效遏制其犯罪行为。

此外,现行法律在打击跨地域性极端主义犯罪方面还存在漏洞,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2. 立法必要性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

首先,清晰界定极端主义犯罪的概念和范围,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

其次,加大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处罚力度,提高其犯罪成本。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地域性极端主义犯罪。

四、完善刑事立法的建议1. 明确界定极端主义犯罪的概念和范围建议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修改相关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界定极端主义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同时,应结合实际案例,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便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

2. 加大处罚力度针对极端主义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应加大对其的处罚力度。

2023年刑警年终总结:犯罪手法新变异,我们的对策如何?

2023年刑警年终总结:犯罪手法新变异,我们的对策如何?

2023年刑警年终总结:犯罪手法新变异,我们的对策如何??引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2023年的尾声。

对于广大警务人员而言,这是一年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犯罪手法也愈发多样化和隐蔽化,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本文将总结2023年度刑警部门工作情况,并探讨犯罪手法新变异的特点,以及我们制定的对策与应对措施。

一、2023年度刑警部门工作情况总结在2023年度,刑警部门共接待刑事案件2980起,比去年增长了10%。

其中,涉案金额达8000万以上的重大案件有6起。

此外,我们加大了打击犯罪团伙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力度,成功缴获了大量非法财产和冻结了一批涉黑资金。

同时,在案件破获率和办案质量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二、犯罪手法新变异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犯罪分子们的手法也与时俱进,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全球化网络犯罪: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实施诈骗、网络盗窃等犯罪活动,跨国作案的现象越来越多。

他们借助虚拟网络空间的特点,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给打击带来了较大困难。

2.区块链助力洗钱活动:犯罪分子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资金流动,实施洗钱活动。

其匿名性和不可篡改性,使得追踪核查变得相对困难。

3.犯罪:犯罪分子逐渐运用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窃取个人信息、进行网络侵权等违法活动。

他们的犯罪手段更加隐蔽,也更具针对性。

4.新型传销模式:传销活动在互联网时代更为隐蔽,利用了社交平台的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网络,进行组织传销活动。

这种模式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威胁。

三、对策与应对措施面对犯罪手法新变异的挑战,我们刑警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应对措施,以抵御犯罪分子的威胁。

1.加强科技装备与技术培训:政府投资采购更先进的科技设备,提升警务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

加强刑警和网络安全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新型犯罪手法的应对能力。

2.深入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执法部门的合作与协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团伙和网络犯罪活动。

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关于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及打防对策的思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案件逐年上升,犯罪的手段、动机及智能化程度不断发生变化,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给公安机关如何更有效地打击刑事犯罪和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新时期刑事犯罪进行研究,探求其规律特点,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刑事犯罪发展趋势,合理制定打击刑事犯罪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刑事犯罪呈现出新特点(一)侵财案件居高不下。

以抢劫、抢夺、盗窃、诈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侵财案件,近年来始终占全部刑事案件总量80%以上的比重。

一是盗窃案件多发。

其中入室盗窃占盗窃案件的31%;其次,盗窃机动车、电瓶车案件多发,主要集中在城区,盗窃电瓶车案件呈上升态势。

二是“两抢”案件屡打不绝。

在城区,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以及夜间拦路抢劫特别抢劫单身女青年案件虽有所下降,但时有发生并呈连续性、系列性特征;在农村,主要是入室抢劫案件,往往集中在一个区域,呈现区域流窜性、结伙性和系列性。

抢夺案件主要是以驾驶摩托车为主的飞车抢黄金项链、拎包案件,有时作案分子采取暴力,极易转化为抢劫案件。

三是诈骗案件手段更新。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更新,并且短信诈骗、网络诈骗,名目繁多,涉案金额巨大;其次,街面兑换外币诈骗、丢包诈骗、迷信诈骗、调换存折诈骗、合伙做生意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案件也时有发生。

(二)团伙犯罪突出。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两劳”释放人员组成的犯罪团伙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这类犯罪成员大部分在牢中或在合伙作案中认识,在作案时有共同的动机和目标,实施犯罪活动的恶意性、报复社会的疯狂性非常明显;二是以亲友、裙带关系组成的犯罪团伙,由于有亲情的维系,再加上有共同的利益相牵连,使这类犯罪在作案中形成了“作案亲兄弟,犯罪父子兵”的形态。

三是以地缘为纽带,在外出打工时形成家乡型的犯罪团伙。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治理策略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治理策略

我国当下犯罪形势及其治理策略摘要: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人民大众主观因素等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犯罪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阶段,犯罪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现阶段我国犯罪数量急剧增加,重大案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呈现出区域性全面增长。

就犯罪类型来看,侵犯财产犯罪突出,暴力犯罪向恶发展,性犯罪比重增加,职务犯罪层出不穷,毒品犯罪有增无减,黑社会组织犯罪气焰嚣张,计算机等新型智能化犯罪不断出现。

关键词:犯罪现象增长治理策略【正文】自1949年至80年代,中国是治理犯罪富有成效的国家,一向以青少年犯罪率低和改造罪犯成功率高而自豪。

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转型的速度加快,社会更加开放,犯罪率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到了90年代,犯罪问题变得相当严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犯罪状况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生产力和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变革,不可否认这些变革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现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社会的一次伟大的变革。

改革的成功,必将使我国经济体制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必将使我国社会发展走向一个新的文明进步阶段。

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由于新与旧、现金与落后的互相斗争,又由于社会变革过程中尚缺乏完善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已经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也会因为人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和其他总总因素的作用而难以实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快了社会的流动、加剧了社会的冲突、降低了社会的整合力,因而从负面意义上来讲,它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例如东西部差距问题、城乡差别问题、分配不公问题、通货膨胀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老龄化问题、妇女与儿童问题、性别比例失调问题、生态与环境问题、教育危机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医疗、住房、交通等问题。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极端主义犯罪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危害性日益凸显,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极端主义犯罪呈现出组织化、网络化、跨区域化的特点,给刑事立法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分析当前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极端主义犯罪的概述极端主义犯罪是指以极端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暴力、恐怖等犯罪行为的总称。

这类犯罪往往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宗教化、民族化等特点,其目的在于实现某种极端主义思想或达到某种政治、宗教、民族目的。

极端主义犯罪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当前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现状目前,各国针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不尽相同,但普遍强调对恐怖主义、分裂国家等犯罪行为的打击。

在刑事立法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立专门针对极端主义犯罪的罪名,如恐怖主义罪、分裂国家罪等;二是完善证据收集、鉴定、审查等程序规定,以确保司法公正;三是强化对极端主义犯罪组织的打击,如取缔非法组织、冻结资产等。

然而,随着极端主义犯罪的演变和升级,现有刑事立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四、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一)立法空白与漏洞当前,尽管各国在刑事立法上对极端主义犯罪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仍存在一些立法空白和漏洞。

例如,对于某些新型的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如网络恐怖活动等,尚未纳入刑法体系;同时,对于极端主义犯罪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定。

(二)执法和司法实践的挑战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面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存在证据收集困难、定罪难等问题。

此外,由于极端主义犯罪往往涉及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问题,导致执法和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

五、完善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建议(一)完善立法体系针对立法空白和漏洞,应尽快将新型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纳入刑法体系,并明确其定义和量刑标准。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在新形势下,各种社会因素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刑事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

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刑事犯罪形势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发展引发的刑事犯罪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财富分配不均等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给刑事犯罪提供了温床,尤其是一些经济犯罪的增加。

例如,贪污受贿、侵占公款、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频发。

这些犯罪活动的背后,既有一些人的贪婪和不法行为,也有制度建设和监管不力等问题。

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应加强经济监管和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网络时代下的刑事犯罪趋势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刑事犯罪的手段也与时俱进。

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暴力等犯罪屡见不鲜。

高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犯罪主体能更为隐蔽地进行违法活动。

同时,网络犯罪的国际性也日益突出,跨国追击和打击成为一项巨大挑战。

针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应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法规,提升网络监管的能力,同时推动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共同应对网络时代下的刑事犯罪。

三、社会心理与刑事犯罪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变得多样化。

一些人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减弱的现象。

这使得一些刑事犯罪行为频发,诸如抢劫、敲诈勒索等。

与此同时,一些心理问题患者也成为潜在的犯罪人群,他们可能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心理健康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治疗手段,以减少这一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环境污染与刑事犯罪的趋势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和水土保持破坏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

在这方面,我们应增加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普及,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恐怖主义威胁与刑事犯罪的趋势近年来,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新型犯罪形态对刑法适用的挑战与应对

新型犯罪形态对刑法适用的挑战与应对

新型犯罪形态对刑法适用的挑战与应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犯罪形态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新型犯罪行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等行为,而是涉及到网络、金融、环境等更加复杂的领域。

这些新型犯罪形态对传统刑法的适用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边界模糊和证据不充分等三个方面探讨新型犯罪形态对刑法适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手段。

网络犯罪、数据侵权等新型犯罪行为的兴起使得犯罪手段变得隐蔽而高效。

传统刑法的制裁手段和规则相对滞后,无法有效适应这些新兴犯罪行为。

例如,传统刑法面对互联网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罪名以及刑罚量刑的依据。

应对这一挑战,刑法应当进行相应创新和修订。

首先,应加强对新型犯罪形态的研究和监测,及时了解犯罪手段的变化,为刑法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可以对新型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和定义,明确其危害性和社会危害,并针对不同的犯罪形态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最后,刑法制定者应加强与科技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新型犯罪形态的挑战,构建多方合作的反犯罪机制。

二、边界模糊导致的困扰新型犯罪形态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和边界,使得刑法的适用变得困难和复杂。

例如,虚拟货币的出现使得金融犯罪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领域,而是跨越虚拟和实体的界限。

此外,新型的犯罪行为也常常与权益保护、个人隐私等法律领域产生纠葛。

刑法适用于相关领域的调整和适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刑法应强化领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首先,各领域的相关法律应该进行协调修改,明确各领域之间的关系和边界,为刑法适用提供明确的法律基础。

其次,建立起跨领域的协作机制,刑法适用时可以依托其他法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这样的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处理边界模糊和交叉问题,提高刑法的适用效率和准确性。

三、证据不充分的挑战与应对新型犯罪形态往往具有隐蔽性和高度技术性,使得相关证据不易获取。

刑法修订加强对重大犯罪的打击

刑法修订加强对重大犯罪的打击

刑法修订加强对重大犯罪的打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大犯罪事件的频发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刑法的修订迫在眉睫。

本文将就刑法修订加强对重大犯罪的打击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恶性刑事犯罪的打击为了更加有力地打击恶性刑事犯罪,刑法修订应当加大对于谋杀、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

例如,对于恶性谋杀行为,可以采取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刑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对于强奸犯罪行为,应当增加其刑期,并加大对重大伤害案件的处罚幅度。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完善对经济犯罪的打击措施在刑法修订中,还应该对经济犯罪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规定,对于贪污、受贿、贿赂等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针对贪污犯罪行为,应从严追究,对于违法所得以及非法转移财产等行为,应进行追缴和没收。

同时,在刑法中增加对于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使犯罪分子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三、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为了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刑法修订中需要增加对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和惩治措施。

比如,对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力度,并进行相应的刑事追究。

此外,还应对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而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四、强化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为了遏制恐怖主义犯罪的蔓延,刑法修订中还应该强化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参与恐怖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惩处力度,加强对恐怖分子资金来源的追查,对恐怖分子进行全方位的打击,才能有效地消除恐怖主义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总结:刑法修订加强对重大犯罪的打击,是保障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对恶性刑事犯罪、经济犯罪、网络犯罪和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形成对罪犯的震慑力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刑法修订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以刑法的威慑和制裁力为有罪的犯罪分子提供合理和妥善的处罚。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析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论文摘要当前常见刑事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部分人重复犯罪率高等特点。

这些刑事案件的发生,与社会影响、个人因素等分不开。

为有效预防犯罪,应采取多种措施,创建一个比较稳固的经济社会环境。

论文关键词犯罪预防犯罪特点犯罪成因解决对策对于每一个犯罪活动而言,人都是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者,是犯罪行为的主体。

要实现预防犯罪,应先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当前的违法犯罪活动有何特点?笔者通过多年来在基层检察院业务一线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普通刑事案件,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提讯,了解到一些犯罪分子的人生转变轨迹,感触颇深。

本文将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因素,力图对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特点的分析,寻找影响行为人的正常人生轨迹转变的各项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希望能对预防犯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常见刑事犯罪的特点为了能对当前常见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客观分析,笔者选择近期真实案例样本进行分析。

但由于精力、能力所限,现仅选取2013年5月份侦查机关提捕至本院的案件进行分析。

截止2013年5月22日豍,本院5月份共受理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数为75件97人。

1.犯罪主体的年轻化现象。

97人中,40岁以上的有17人,占比17.52%;30岁至39岁之间有41人,占比42.26%;18岁至29岁之间的有36人,占比37.11%;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人,占比3.09%。

在年轻人犯罪案件中,除了较为常见的侵犯财产类案件如盗窃、抢夺及抢劫等刑事案件外,需要警惕的是在毒品犯罪案件中也出现了未成年人身影,有的贩毒分子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学校,利用未成年人进行毒品交易活动。

而在学生犯罪中,还有一个值得人们警醒的是强迫卖淫案件,在某初级中学,出现了一女生强迫另一女生卖淫的犯罪,而另外一起案件中,出现一名初中生协助一成年人猥亵儿童的犯罪。

这些案件的出现,反映社会道德滑坡造成未成年人行为判断的价值扭曲。

刑法改革策略应对新型犯罪的全面打击

刑法改革策略应对新型犯罪的全面打击
刑罚执行困难
新型犯罪往往涉及跨国、跨地域等因素,使得刑罚的执行面临诸多困难,如跨 国追捕、资产追缴等。
Part
04
国内外刑法改革经犯罪经验
广东省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通过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和推 动技术创新等手段,成功打击了一系列重大网络犯罪案件, 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刑罚体系完善
改革对刑罚种类和幅度进行了调整,引入了社区矫正、禁 止令等制度,使刑罚更加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提高了刑 罚的威慑力和教育改造效果。
程序正义保障
本次改革加强了程序正义保障,完善了刑事诉讼制度,规 范了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处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犯罪手段不断更新
刑罚体系。
加大刑罚力度
02
对严重危害社会的新型犯罪行为,依法适用较重的刑罚,强化
刑罚的威慑力。
实行宽严相济政策
03
在保持对新型犯罪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对轻微犯罪、初犯等
实行宽缓处理,体现刑法的谦抑性。
Part
06
刑法改革具体实施方案设计与 推进路径
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及责任人分工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
明确刑法改革各阶段的起止时间,确保改革按照 既定计划有序进行。
绘制清晰的路线图
确立刑法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预期成果, 为改革提供明确的指导。
明确责任人分工
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和团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 务,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建设
1 2 3
建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
成立专门的刑法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 方资源和力量,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社会心理变化对刑法的影 响
随着社会心理的变化,公众对 于某些犯罪的容忍度可能发生 变化。未来需要关注社会心理 变化对刑法的影响,及时调整 刑法政策,确保刑法的公正性 和有效性。

新形势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犯罪手段不断更新,犯罪证据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这给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形势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应对之策。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犯罪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传统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主要是采集、分析和鉴定物证,而网络犯罪所涉及的证据往往是数字化的,需要具备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获取和分析。

网络犯罪的作案手法隐蔽,被害人和作案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并非实际接触,这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生物证据的分析和鉴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DNA鉴定只是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小小分支,现在已经出现了全基因组测序和CRISPR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物证据的鉴定精度,也使得犯罪分子采取新的手段来规避生物技术的鉴定。

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生物技术知识,加强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生物证据鉴定的技术水平和破案能力。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犯罪侦查和疑点排查的新利器。

大数据分析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大数据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犯罪侦查的数据往往是敏感和隐私的,如何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大数据分析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犯罪分子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规避侦查,这给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寻求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提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能力。

全球化和跨境犯罪也给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跨境支付、匿名通讯等方式来进行犯罪活动,这给犯罪证据的采集和鉴定带来了新的困难。

《2024年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极端主义犯罪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极端主义犯罪不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还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进行研究,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危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立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极端主义犯罪概述极端主义犯罪是指以极端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暴力、恐怖等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极端主义犯罪的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恐怖袭击、分裂国家、暴力恐怖组织活动等。

三、当前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一)立法空白当前,我国在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

例如,对于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煽动等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

这导致了一些极端主义分子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宣传和招募,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和危害性。

(二)刑罚制度不完善现行刑法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罚制度尚不完善。

一方面,对于极端主义犯罪的刑罚种类和幅度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做到罪刑相适应;另一方面,对于极端主义犯罪的刑罚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如对涉案财物的处理、对涉案人员的心理矫治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

(三)国际合作不足极端主义犯罪具有跨国性特点,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然而,当前我国在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与国际合作尚显不足。

这导致了一些极端主义分子能够利用国际间的法律空白进行跨境活动,给国际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四、完善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建议(一)填补立法空白针对当前立法存在的空白,应加强对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煽动等行为的法律规制。

明确相关行为的定义、性质和处罚标准,为打击极端主义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完善刑罚制度应进一步完善极端主义犯罪的刑罚制度。

刑事案件中的恐怖主义犯罪与对策

刑事案件中的恐怖主义犯罪与对策

刑事案件中的恐怖主义犯罪与对策恐怖主义犯罪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在刑事案件中,恐怖主义犯罪的威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为了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犯罪,我们需要了解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恐怖主义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 组织化:恐怖组织为了实施恐怖主义犯罪,通常会高度组织化,包括有组织的策划、培训和行动。

2. 极端暴力:恐怖主义犯罪常常采取极端暴力的手段,包括自杀式炸弹袭击、武装袭击等,以制造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3. 心理恐怖: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也通常涉及心理恐怖,即通过对社会进行威胁和恐吓,达到迫使政府或群众为其所欲的目的。

4. 跨国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恐怖主义犯罪也越来越具有跨国性,不同国家之间恐怖组织的合作和联动性越来越强。

二、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为了遏制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1. 国际合作:恐怖主义犯罪具有跨国特点,各国应加强情报交流、培训合作等措施,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跨国恐怖组织。

2. 制定相关法律:国家应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规范,明确刑事责任和法律制裁力度,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公民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 信息监测与反恐技术:加强对网络和社交媒体等信息平台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阻止恐怖组织的宣传和策划活动。

同时,投入更多资源和技术研发,提升反恐技术水平。

4. 社会宣传和教育:开展针对恐怖主义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反恐意识的培养,有效预防和避免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发生。

5. 打击恐怖资金来源:对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进行全面调查和打击,阻断其资金链,削弱其经济实力,使其无法维持和扩大其犯罪活动。

6. 安全防范措施:加强边境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防范,增强社会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有效减少恐怖袭击的风险。

三、结语恐怖主义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威胁,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和对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律制度、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强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

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实践中,法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目前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刑事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侦查不公正在刑事司法领域,侦查环节是确立案件事实真假及涉案人员罪责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有些侦查机关缺乏专业能力或受到非法干预,导致了一些案件产生冤错之名。

对策建议:- 建立独立、公正、透明的侦查机构;- 加强侦查人员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设立独立监察机构对侦查工作进行监督。

2. 极端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间平衡随着极端主义活动频发和恐怖袭击威胁加剧,国家普遍采取反恐怖主义措施保护国家安全。

然而,一些国家在反恐怖主义立法和实践中存在过度的倾向,使得个人权利受到侵犯。

对策建议:- 平衡维护国家安全和尊重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 加强极端主义教育,从根源上预防极端思想滋生;- 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恐怖主义威胁。

二、民事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司法资源不均衡在许多地区,由于司法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民事诉讼的效率低下和司法公正性无法保障的问题。

这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策建议:- 增加财政投入,提升基层法院设施和员工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在线解决争议以减轻诉讼压力;-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稳定与谐调发展。

2. 法律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市民普遍缺乏正确的法律意识。

他们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并且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导致一些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对策建议:- 加强公共法律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 构建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体系,使市民能够及时获得相关法律援助;- 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让市民参与立法过程。

三、行政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法治缺失在一些地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违规执法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下,行政司法无力有效监督和制衡政府行为。

对策建议:- 健全独立的行政审判机构,实施有效监察;- 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增加透明度。

品犯罪行刑法问题研究现状挑战与发展

品犯罪行刑法问题研究现状挑战与发展

品犯罪行刑法问题研究现状挑战与发展近年来,犯罪行为愈加猖獗,社会对于刑法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

但是在刑法行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犯罪行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犯罪行为的管理和打击力度。

一、现有问题1. 刑法的执行与司法公正在犯罪行为处理中,司法公正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司法执法人员往往面临着各种制约和挑战。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收买、操纵等方式影响司法判决,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

同时,一些刑事案件中也涉及到了反腐和反恐等重要问题,因此在司法判决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而这也需要司法执法人员拥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素养,以保证判决的公正和合理性。

2. 刑法的保障体系犯罪分子瞄准的目标通常是较为弱势的群体,导致他们在各种手段的施加下更容易受到侵害。

在一些国家,刑法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以致因为缺乏正确的法律程序等,犯罪分子得以逍遥法外。

另外一些国家的刑法体系中也存在性别歧视等问题,例如某些刑事行为只对男性表示犯罪,而对女性则并不视为犯罪行为。

这种做法通常导致对某些特定人群的歧视,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刑法保障机制的规范和改善。

3. 刑法执行的效率在犯罪行为的处理过程中,刑法的执行效率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在一些案件中,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查和证据收集,这就需要执行机构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而在另一些案件中,由于人员和资源的缺乏,导致案件的判决和执行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加强对执行机构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以更快、更有效地解决犯罪行为问题。

二、未来发展和趋势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刑法创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刑法执行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刑法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例如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帮助判断和预测犯罪行为,同时加强智能化的监管和执法手段,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和公平。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对策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对策

论新形势下刑侦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的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也进一步增多,刑事案件总量还会保持居高不下态势,尤其是流窜犯罪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将更加突出,犯罪动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犯罪手段将出现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并存的特点,并逐步向类型新型化、手段智能化、危害严重化等方向发展,我们的刑侦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形势对刑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近年来,刑事犯罪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具有规律性的重大变化有两条:一是刑事犯罪数量增多,种类增多。

二是刑事犯罪活动的区域和领域扩大了,手段升级了,侦破难度加大了。

流窜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系列犯罪等犯罪现在已是司空见惯了。

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使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工作难度增加,新形势下的刑事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事件呈高发之势。

暴力犯罪程度进一步加剧,杀人犯罪案件数量继续上升,尤其是以侵财为目的的杀人案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新的形势下,外来人口直线上升,而大部分的外来人员的法律意识簿弱,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各方面矛盾较多,引发一些纠纷,产生群体性事件。

2、传统犯罪案件居高不下。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盗、抢、骗等侵财型传统犯罪更加猖獗,其中盗窃案件仍高居刑事案件榜首,并且向系列化、集团化、流窜化趋势发展。

以“两抢”为代表的街头犯罪案件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城市社会安定。

在传统犯罪领域中,流动人员犯罪占据大部分比重,“两劳”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比率增高。

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两劳”释放人员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新类型的犯罪种类不断增多,黑恶势力犯罪明显在增加。

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的高科技犯罪迅猛增长,并造成传统犯罪发生变化,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严重,侦破难度更大。

黑恶势力犯罪有所抬头,暴力护赌、非法拘禁等严重犯罪大量存在。

二、刑侦工作中所突出的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刑侦工作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刑侦工作的现状、发展规律具有代表性,对刑侦改革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此笔者以论文的形式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

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特点、成因及防控对策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城市中的刑事犯罪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具有一些特点,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成因,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城市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 多发性:城市人口密集,资源分配不均,经济条件差异大,这些都为刑事犯罪提供了土壤。

在城市中,各种犯罪行为相互交织,包括抢劫、盗窃、诈骗、贩毒等等。

这些犯罪行为相互影响,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将加大城市犯罪的规模和程度。

2. 多样性:城市的宽松氛围和自由交往环境,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分工化劳动的发展,使得城市犯罪类型多样。

不仅有传统的抢劫、盗窃等犯罪,还有针对新兴科技的网络犯罪、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行为。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刑事犯罪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和失业率对犯罪率有明显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失业问题容易导致犯罪增加。

尤其是城市中底层社会群体的贫困和不公平,容易催生犯罪行为。

2. 社会背景: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结构趋于复杂,社会背景因素包括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社会交往等都是犯罪的重要成因。

缺乏家庭关爱、受教育程度低、社会交往能力弱等都会增加犯罪的产生概率。

3. 管理不善:城市中治安环境的良好与否对犯罪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城市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警务力量的强化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都能有效减少犯罪的发生。

最后,为了有效防控城市化过程中的刑事犯罪,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犯罪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犯罪的危害性和惩罚性,增强法律意识,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2. 增强社区管理:建立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

3. 提升警务力量:增加警力投入,提高警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范文

《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极端主义犯罪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危害性日益凸显,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二、极端主义犯罪的概念及特点极端主义犯罪是指以极端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暴力、恐怖等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

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思想极端化,以极端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行为暴力化,通过暴力、恐怖等手段实施犯罪;三是社会危害性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现状目前我国针对极端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相关法律条款不够完善,难以全面覆盖极端主义犯罪的各种形式;另一方面,刑事处罚力度不够严厉,难以有效遏制极端主义犯罪的蔓延。

此外,对于极端主义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工作,还需要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与协调。

四、完善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的建议针对我国极端主义犯罪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全面覆盖极端主义犯罪的各种形式。

这包括对极端主义思想的定义、对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的认定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以便更好地打击极端主义犯罪。

其次,应提高刑事处罚力度,加大对极端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这包括加重刑罚、增加刑罚种类等方式,以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起到震慑作用,遏制极端主义犯罪的蔓延。

再次,应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与协调。

这包括加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以提高打击极端主义犯罪的效率。

最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极端主义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包括通过媒体、教育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极端主义的危害性、防范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警觉性和防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趋势、挑战与对策
摘要: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威胁,通过指出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对世界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分析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国际社会面对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威胁和挑战应该采取的对策。

标签: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发展趋势;挑战;对策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是指区别于政治性的极端主义(民族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政治极端主义)的个人或者组织旨在通过制造极端思想、实施极端行为、为了达到某种非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或纯粹为了满足心理需要)或社会目的服务的反社会、反人类的各种刑事犯罪性的暴力或暴力威胁和极端主义活动。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是当今世界的巨大威胁和国际安全的巨大挑战。

一、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国际和国内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仍将长期存在,有时有的矛盾还会激化和畸形发展,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个人的还是集团的)必将继续长期存在,并维持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在未来极有可能泛滥和恶化。

(一)由一国到多国、由地区到全球发展的趋势(全球化)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全球化为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滋生提供了物质前提。

首先,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利用全球化的技术、资金、信息传播实施极端活动。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在全球的应用,为刑事犯组型极端主义提供了智能化平台。

其次,全球化引发的社会不平等,刺激了极端活动发生。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受经济利益驱使,对全球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采取极端态度。

全球化导致的南北差距拉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使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发生越来越频繁。

再次,全球化为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集团化、垄断化、有组织化提供了途径。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地区间的极端主义大都建立起了组织,为了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各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之间也加强了联系和合作,他们甚至召开国际会议,交流经验,共商对策,大有在全球建立一个庞大的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网络之势。

(二)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将会更加多元化
新兴的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将会不断出现,涉及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几乎涉及任何存在利润和其触角能够伸展到的空间,而且将会有更多的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特别是那些新兴的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将同那些已有的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形式并存、融合,对人类构成威胁。

在全球化背景下,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似乎拥有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他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
地。

在全球从事毒品走私、武器走私、人口走私等活动,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三)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实力(经济实力与行动破坏能力)总体上将呈上升趋势,并有可能从追求经济霸权和精神寄托破坏活动转向追求政治霸权和建立独立王国为目的的恐怖主义和政治极端主义
随着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不断发展,其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聚敛的大量财富将越来越多,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拥有雄厚的资金为其进行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这大大增强了其组织的破坏能力。

并且,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极有可能由非政治目的的破坏活动,转向有政治诉求的极端主义。

因为,有政治诉求的极端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社会经济基础,由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转向有政治化诉求的极端主义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在各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活动与政府的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或者受到政府打击或限制时,一方面,这些极端主义往往大肆对政府部门进行渗透,如俄罗斯黑社会甚至渗入到了国家杜马。

俄罗斯卡内基基金会的麦克·福尔说:“黑社会妄图打入议会,以便营造一个政治网络。

”议员豁免权成了俄罗斯黑手党追逐的目标。

俄罗斯黑手党出巨资资助一些人参加俄杜马议员选举,从而使这些人为他们的犯罪组织或财团服务。

其他如贩毒集团、武器走私集团、人口贩卖集团等都加大了对政府渗透的力度,有的还组织政党参加竞选,可以说,这是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向政治目标转换的一种倾向。

另一方面,许多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集团在进行罪恶勾当中遇到政府的限制和阻力时,他们敢于与政府大动干戈,有的甚至组织游击队进行暴力对抗,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转为夺取政权的斗争。

最后就是很多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往往盘踞一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金三角地区的佤邦政权就是如此。

二、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挑战
(一)对安全的挑战
一方面,贩毒、洗钱、武器走私、非法移民等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严重威胁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安全。

贩毒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活动使全球吸毒人数达到5 000万,因吸毒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因毒品而导致的家庭破裂和犯罪活动不计其数。

国际国内人口走私集团拐卖人口和器官,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使许多被拐卖者流浪他乡,有的甚至被残害致死。

另一方面,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组建的强大的犯罪网络和武装化的暴力集团,对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在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犯罪现象更加猖獗,使人们、政府和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二)对经济和金融的挑战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大多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犯罪活动,他们活动力强,手段残忍,而且干的都是能获取暴利的交易,如贩毒、走私武器、贩卖人口等,他们通过这些非法极端活动获取的巨额利润,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们将非法所得注入正常的和非正常的经济活动中,给各国政府和世界金融
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对国家主权的挑战
国际社会是建立在主权国家之上的。

然而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正在逐渐地削弱国家主权。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根本不考虑国界的存在,不考虑主权的神圣。

他们充分利用各国制度和法律的差异,利用边境地带管理的薄弱,利用关税的区别。

国家虽有海关和关税,他们照常走私;虽有护照和签证,他们照常可以从事非法移民。

总之,他们可以利用一切手段,达到任何目的,似乎没有他们过不了的关口,没有他们去不了的地方,主权对他们形同虚设,没有起到限制作用。

(四)对法律的挑战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对国内法和国际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法律不能替代问题的解决,但在当代没有法律的国家和世界似乎也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法律往往跟不上刑事犯罪活动的变化,远远阻止不了那些铤而走险和钻法律空子的人。

首先,法律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其次,对国内法来说,法律的功能只能在一国内有效,当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跨越国界时,法律就鞭长莫及了,即使国家之间有引渡条约,问题解决起来也不是很简单,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权,经常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再次,对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犯罪活动虽有国际法、国际刑警、国际法院等类似世界政府的法律和机构,但是,国际社会毕竟不是世界政府,它没有强制机构,亦受到国家主权的限制。

三、国际社会的对策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危害自不待言,但它并非凭空而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社会的极端不公、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腐败、人心涣散、对现实极端不满而又不知所措、巨大的社会动荡……凡此等等,都为各种“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提供了土壤与环境。

只有清除这些土壤与环境,才能真正消除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

回应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挑战必须从多元的角度和空间作出选择。

诸如各国政府必须进行改革和综合治理,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以应对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全球化的趋势。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本质是反人类、反人道、反和平的,任其泛滥,必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构成巨大挑战。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逐步走向全球化、逐步走向合流和纵横交错、逐步走向政治化的因素和趋势,因此,各国政府要认识到,各国目前所采取的打击毒品走私、军火走私、海盗、非法移民、邪教、洗钱和黑社会等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措施只是治标之策,单打独斗,注定会归于失败。

这并非因为努力不够,资源投入不足或政治意愿不够坚定,而是由于各国政府打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的战略植根于错误的主导思想、错误的先决条件和过时的机制和机构。

因为,只要世界还存在不公正、贫富悬殊、以强凌弱等现象,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就难以彻底消除。

所以,打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应是一切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任务。

就目前来说,在如何定义、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和清除除其产生的土壤,如何建立有效机制遏止
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蔓延,如何在打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合作中坚持主权独立原则等问题上,迫切需要进行国际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

建立国际新秩序与打击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都应有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不应由一家或几家掌控话语权。

世界各国保持经常性磋商与沟通,对推动国际合作应对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维护国际安全,促进和平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各国必须注重解决国内、国际的贫困和贫富悬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精神投入和文明建设,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时摒弃意识形态和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更为灵活的主权观念、加强多边机制和国际合作、把一味地打击、镇压改为有效地综合治理等,来赢得刑事犯罪型极端主义对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万佳.俄罗斯黑手党[N].环球时报,2002-04-04.
[2][意]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世界一百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莫伊斯·内姆.全球化的五场战争[M].外交政策,20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