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一我是环保小达人

教学设计《垃圾回收与利用》

一、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课时一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调查家里前一天家里的垃圾情况并填附表一。

(2)学生初步了解“可回收利用”标志和“不可回收”标志。

(3)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袋垃圾和分类垃圾桶。

(4)教师拍摄校园美景和本社区卫生死角。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保护环境。

2、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努力完成社会赋予的光荣使命。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教育方面:

改变学生随意丢弃垃圾,不爱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处理好生活垃圾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材分析

《分类和回收利用》本主题以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为专题收集材料,内容丰富,科普知识性强。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还使学生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废物充分利用、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他们的观察、动手、理解、合作、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这就要求在组织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创设情境和指导实践活动中。因此在授课时,首先要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垃圾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影响。让每一位

学生都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教学过程以活动形式贯穿整节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垃圾分类实践体验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感官得到训练,在探索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过程给学生创造了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机会,在体验、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给垃圾进行分类”。这样的安排既发散了学生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带学生来欣赏我校历届“变废为宝”优秀作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爱护环境,引导学生发现垃圾经回收利用后价值是非常可观的,提高学生珍惜资源,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教师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通过这次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以活动为载体,学生经历了对家里的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调查、现场“给垃圾进行分类”、欣赏我校历届“变废为宝”优秀作品等活动,活动中设计了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形式反馈学生活动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动脑动眼动四肢,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过程给学生创造了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机会,在体验、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课前老师拍下学校的美景,并配上优雅的音乐)

引领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丹灶镇第二小学的美景!

意图:欣赏校园美景,陶醉于美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美境带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快乐,也为下面录像中垃圾成山,苍蝇满天飞,行人捂鼻而过,……等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情景的鲜明对比,引发思考

(1)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二、汇报,分一分。

学生汇报。

学生对家里的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调查(课余时间进行),并进行记录。

(调查表格另见附件1)

(学生进行汇报,老师有选择并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把学生说的垃圾名称板书黑板,学生把垃圾名称写在小纸上,留着垃圾分类游戏用。)

2、学生互相讨论学会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师:老师很敬佩你们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的精神,收集到那么的信息,你们知道哪些垃圾是属于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属于不可回收的呢?小组讨论一下,将讨论结果写在你们桌上的表格中。((调查表格另见附件2)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将填好的表格放在投影中和同学们分享)

3、实际操作。(把垃圾分类)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把讨论结果跟同学们分享了,老师也仔细观察了同学的结论,大致是相同的,也有小部分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我们更加直观地进行分类了解,老师带来了很多垃圾(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袋垃圾和分类垃圾桶),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些垃圾分类整理清楚?(展示实物垃圾:果皮、塑料袋、菜叶、废纸、旧报纸、空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废电池、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破笔筒、吃剩的饭和菜、烟头、废笔筒)看清楚这些垃圾后进行讨论怎样分类,然后将垃圾分类放进分类垃圾桶里。(学生把垃圾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都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里了,小组长把将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学生打开垃圾桶展示,按分类说出垃圾的名称)

生:可回收垃圾是:废报纸、废纸盒、空易拉罐、塑料水瓶、酒瓶、玻璃瓶、废笔筒;不可回收垃圾是:果皮、吃剩的饭和菜、落叶、电池、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生:我的分类和他的有点不同,我觉得可回收垃圾是:废报纸、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废笔筒、果皮、树皮、菜叶、落叶。不可回收垃圾是:电池、坏灯泡、

杀虫剂、指甲油、烟头。

师:两位同学有一位同学的答案比较合理,你们觉得是哪位同学说的比较合理?

生:第二位同学的答案比较合理。

师;老师也同意第二位同学的分类。那么,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依据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们一起看资料。

(幻灯片出示资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中指出,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循环使用、利用高和成本比较低的废物,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纸类、塑料类、金属类、泡沫类、玻璃类等;不可回收垃圾是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如烟头、废纸巾、坏灯泡等。)

4、认识“可回收利用”标志和“不可回收”标志。

师:经过刚才讨论和实物分类,我们知道了怎样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知道了垃圾分类的依据。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认识一下“可回收利用”标志和“不可回收”标志了。(幻灯片出示图片)

5、垃圾分类游戏。

师:知道了分类依据,也认识“可回收利用”标志和“不可回收”标志,我们一起再来分一分吧。

(学生进行汇报时,老师有选择并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把学生说的垃圾名称板书黑板,学生把垃圾名称写在小纸上,现在每一个学生把写着垃圾名称的纸条扔进分类垃圾桶里。)

三、变废为宝。

1、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来欣赏我校历届“变废为宝”优秀作品。(大概用时5分钟)

2、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变废为宝”。(大概用时3分钟)

四、课外拓展。

1、调查居住社区垃圾分类情况,根据实际提出建议,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居委会。

2、向父母及其亲人、朋友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

3、班里举办一次“变废为宝”作品比赛,优秀作品在学校展览室展览。

五、师生共享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谁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的保护者,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请从自己开始,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六、板书设计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可回收:废报纸、废纸盒、空易拉罐、塑料水瓶、酒瓶、玻璃瓶、废笔筒

不可回收:电池、坏灯泡、杀虫剂、指甲油、烟头

七、教学反思

《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一、以教材为桥梁,搭建了一节开放型课堂,在教学中,老师以学生生活素材为桥梁,课前老师进行有选择地拍摄了一部分美丽校园景色和社区内的卫生死角,课堂上,让学生直接回味本校的美丽校园,感受身边的不良环境,令学生产生最真切的体验。以熟悉的生活为切入点,摆脱了教材上陌生图片的束缚,可以看到,课堂上孩子们惊喜万分,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起来,逼切要和同学交流心中的感受,一下子就把要学的内容融入了课堂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活动创设,令课堂更活泼、更高效。二、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活动型课堂课前,学生对家里的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调查,学生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设计了讨论、汇报、等形式反馈学生课前活动的情况。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垃圾分类实践体验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五官得到训练,在探索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过程给学生创造了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机会,在体验、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经历给垃圾分类——动动手,分分类,减少垃圾.教师出示一堆生活垃圾,让学生对这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分类。

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次次的活动,我感到孩子们长大了,变得能干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探究能力正逐步提高,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感到快乐。在教学过中,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是激励学生兴趣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只是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没有进行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等各种方式,评价方式还是不够灵活、全面,应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附件1

调查人员名称

体会

垃圾名称

数量

可回收

不可回收

附件2

可回收的垃圾名称

不可回收的垃圾名称

感受

2.废品创意与制作

课题目标:

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生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日常生活中,一些没用的废纸、报纸,鸡蛋壳、不同形状的落叶、糖纸、包装纸、各种颜色的布头、线条、贝壳、鱼骨、羽毛、石子等都可废物再利用。把这些废弃材料作为一种资源收集起来,变废为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材料利用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减轻了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象、讨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进行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这些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工艺品的一些知识,并能够熟练的应用。展示作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创新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家乡的环境,搜集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对废品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态度目标:感受日常生活中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根据自己制作内容选择一些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注意对废品材料的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突出环保、绿化的主题。

2、敞开想象,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样品资料,教师收集的废弃资料等。

学生:搜集废弃物,了解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带适当的用具,如剪刀、胶水、双面胶、白乳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聊一聊

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如何?你有什么看法?

二、汇报交流,说一说

1、全班分四大组,按组坐好,各组组长分别报组名:环保小组、探索小组、发现小组、创新小组。

2、分组汇报搜集废品情况

大家在课前已经按照小组活动计划表去了解周围环境问题,进行废品收集,情况怎样?哪一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汇报的主题:

1)垃圾的现状

2)白色垃圾的危害

3)垃圾的分类

4)垃圾的处理方法

5)垃圾的回收与利用

各小组逐一展示自己小组搜集到的废品,说说搜集的情况及想法,重点交流废品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件出示图片资料:生活垃圾、水污染等)

1)学生观看录像。

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随着人口的增多,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居民生活痛苦不堪。再看这组图片,由于受到污染,海里的死鱼成群,垃圾成堆,大海完全失去了生命力。再看看这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已经让人无处下脚。同学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是满目疮痍,乌烟瘴气,因此保护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能不能给废品变变身,进行废品再利用呢?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为我所用,既环保又节省资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废品变变变

三、火眼金睛,辨一辨

1、(课件出示图片:利用废品制作的小老鼠、竹子、插花等手工艺品)播放音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漂亮吗?下面考考你们的眼力,猜猜看,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说说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小组内交流,再分组派代表当众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我喜欢用废弃的鼠标做成的小老鼠,形象逼真,太有意思了;我喜欢用蛋壳做的小鸡,真好玩;

我喜欢碎布做的插花,真漂亮……)

2、出示实物,指导观察。

再看这些,喜欢吗?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指名上台观察,当众交流。

小结:这些精美的手工制品都是用废弃物制作而成,其实垃圾和工艺品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的奇思妙想。动动手,即使是垃圾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情趣。下面我们也让废品变变变,变成自己喜欢的宝贝。

四、心灵手巧,做一做

过度:拿出你们搜集来的废品,依据材料的形状,性能等,让废品变变身,相信通过你们的小巧手,这些废品会变成精美的工艺品。变废为宝,这可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你们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吗?(有!)

1、指导分组活动,依据本组所搜集到的废品设计制作方案

主要从作品名称、废旧材料、创意说明、制作步骤、辅助工具、预测困难及解决方法几方面设计。

2、交流设计方案,针对小组内遇到的困难,集体交流。

老师为你们的这些独特的创意方案鼓掌。但是在动手之前老师这有一个小小的温馨提示,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3、出示温馨小提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废弃物即时处理放好,保持地面清洁。

好了,大家赶紧动手让你们手中的废弃物变成宝贝吧!

4、学生分组制作物品,教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评一评

1、同学们你们都做完了吗?把你们组的作品派一名代表拿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作品名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途。

2、小组推荐最有创意的作品当众介绍。

大家来给评一评,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喜欢?

集体评议,选出获胜小组。

3、颁发最佳创意奖

同学们,你们做的都不错,充分利用了你们身边的废弃物,经过你们的小巧手,就变成宝贝了,真是巧夺天工!

五、畅谈收获,议一议

1、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指导学生围绕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这一话题畅所欲言,对别具一格的发言及时给予鼓励。

小结: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们要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自觉地保护环境,希望大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好好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将来长大后,用我们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高消耗、高污染的难题,能够变废为宝,建设一个美丽的绿色家园!

六、环境保护,做一做

1.设计一句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写一份环保倡议书。

2、利用废品制作礼物,送给家人或朋友。

1.我是环保宣传员

[活动背景]

背景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生活垃圾产量达1.5亿吨,并正以每年约9%的速度递增。未经处理而堆积下来的垃圾量已达到70亿吨,侵占土地8亿多平方米,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背景二:生活垃圾,这个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了解、认识还不够。这学期,我校继续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活动,内容包括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这段时间的重点是:瓜皮纸屑要进箱,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值周老师们又发现我们的少先队员在上学、放学回家的路途中,存在校内校外乱扔垃圾的情况,迫切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了解什么叫“白色污染”。了解垃圾的种类、成因、危害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环保欲望,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准备]

教师:

1、观察周围环境,了解生活垃圾污染情况,制作周围环境污染图片课件。

2、“白色污染”问卷调查

3、《宣传环保见行动》活动推荐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调查内容。

5教师收集有关“百日整治”活动的垃圾处置办法。

学生:

(1)根据老师的介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内容。

(2)和老师一起完成调查活动方案的制订。

(3)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搜查相关的资料,为活动作前期准备。

(4)班干部观察校内食堂一角,并在老师的协助下拍下照片,制作课件

[活动时间安排]

1、确定课题: 1课时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垃圾说起,让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环境污染,争做环保小卫。

2、制定方案:2课时。

2、开展活动:(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自发组成调查小组。)

3、汇报交流 1课时

4、活动延伸 2课时

(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制作环保小报、宣传环保意义。)

[活动过程安排]

第一阶段任务:明确任务,上好《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确立课

主题确立课

1、观看《女娲补天》CAI课件,故事导入。

2、(出示环境污染图片:大气污染)

女娲娘娘所看到的灰蒙蒙的天空,正是由于空气受到污染引起的,你知道有哪些人为污染环境的情况吗?

3、整理学生的答案,演示相关的环境污染的图片

4、在生活垃圾中最多的是什么?(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制品)这种由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叫做什么?

5、出示问卷调查表,学生自学。(见附件二)

6、汇报自学成果。

集体订正: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塑料制品有:塑料器具、塑料袋、包装膜等。(板书:有毒,不好处理)

7、谁找出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板书:解决白色污染的三种常见处理方法:禁止或减少使用;回收再利用;用可分解材料代替。)

8、小记者向大家展示课件:校内食堂一角,学生说说观后感想,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问题的开展活动

9、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色污染,找出了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知道只有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让我们“做环保小卫士”吧!(板书课题: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方案制定课

制定表格式方案。

小组讨论完成。

与指导教师研究确定可行性方案。

安排活动分工。

拟定:家庭生活垃圾问题小组、学校垃圾问题小组、垃圾的处理与利用小组、垃圾危害小组

实践活动

教师:关注活动生成中的问题,在活动中组织两次集合,帮助学生解决生成问题,适当调整活动方案。

成果汇报

1、主持人:主题的生成背景。

2、小组汇报:

3、适时的小结。

4、活动总结。

2.创建“环保银行”

一、活动开展背景:

一滴水能滋润多少麦田?一度电能照亮多大空间?一张纸能传播多少知识?一粒种子能结出多少粮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正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文明新漯河,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分校三二班从家乡漯河的实际生活环境入手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技实践活动,倡导节约文化,建设节约文明,红领巾与绿色一路同行。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推广“循环经济”的思想,培养孩子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自己的物品,自觉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节约资源的好学生,让学生们在体验环保的同时,明确旧物循环利用,树立节约的意识。

三、实施过程:

1、以“一张纸小队”、“绿色银行”等活动为中心的“红领巾环保行动”。“一张纸小队”、“绿色银行”就是,一张纸要两面用,两面都用过了,就顺手放到一个大纸盒即“绿色银行”里,可乐瓶不扔掉,喝了以后也是随手放到“绿色银行”里。

2、以“手拉手捡回一片绿色、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手拉手捡回一个地球”创建“绿色银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A、寻宝乐活动:倡导“你弃我要,你丢我捡”节约行为;开展“变废为宝小创意”竞赛;举办“环保时装,我 SHOW 我精彩”展示活动。

B、开展“如画的校园”活动。如:送你一张“名片”;编写环保“警示语”;“红领巾认养绿地”;“一双小手种盆花,众手迎来万盆花”等。

C、爱心捐赠:讨论垃圾回收的好处;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开展回收垃圾献爱心捐赠活动。

D、我为环境添片绿:查找资料,调查采访,认识“绿”对人类生活及生存的重要意义;课余时间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绿”,各小组开展“绿色旅行活动”,人人写一篇大自然旅行日记;举办“热爱绿色,保护环境”专题绘画展览,“我渴望生长在绿色的地球上”征文比赛。

E、百人签名共承诺:动员全校的师生签名活动,共同承诺:保护环境,构建一个美丽、洁净的和谐家园。

四、激励方式:

争戴“环保章”获章标准:

1 、做到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墙壁,不大声喧哗。

2 、主动拾起校园内各处杂物,收集扔到垃圾箱。

3 、爱护花草树木和文物古迹,不攀折、不刻划。敢于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环保知识,并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宣传活动,到公共场所捡垃圾等)。

5 、自选项目(请任选一项):

(1 )开展一次中队活动,了解当地主要污染类型和污染源以及治理办法。

(2 )了解空气、河流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3 )说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劝说你周围的一位吸烟者戒烟。

6 、能说出三种污染空气或水质的现象。

7 、开展节约“四个一”活动(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

五、收到的实效:

在这次“绿色银行”的环保活动中,我们班投入了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给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也让学生的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污染现状的了解,及大自然中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等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感情,使他们愿意接触自然,走向自然界中进行探索。让他们认识到,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在这片蓝天下,自然环境与我们学生的生活、身体健康有何等紧密的联系,使我们学生幼小的心灵产生世界美之感,环境好之情。

六、经典的评价:

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加证实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动主体,每人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一旦在活动中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弘扬主体

性。

给校园植物挂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植物

2.怎样制作植物牌

四、导学过程:

一、了解校园植物

校园植物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知识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制牌、挂牌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一些常见植物的科名及主要特征,通过比较、观察掌握了校园内一些植物花和果实的差异与特征:

紫荆、龙爪槐、合欢——蝶形花科,荚果。

鹅掌楸、白玉兰、含笑——木兰科;蓇葖果。

木槿、扶桑——锦葵科;蒴果或分果。

月季、火棘、海棠——蔷薇科;核果、梨果、瘦果、蓇葖果。

当学生站在合欢树下仔细辨认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和头状花序时,当学生蹲在活生生的植物面前讨论“这是一朵菊花吗?”、“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月季与玫瑰有何差异?”等问题时,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生命力,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而生动,我们觉得这样做确实能促进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或术语。再如,在《生物》(必修)绪论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校园植物也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在调查校园植物的过程中发现:紫薇怕痒的特性是应激性的一个绝好例子;栀子花枝叶明显的蒸腾作用特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新陈代谢;……于是,我们就尝试着利用校园植物上绪论课。具体步骤包括:①上课前一天,指导小组长工作。②组织教学。③分组活动。④汇报。⑤深化。我们发现,采取以上相对开放而有序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主的、积极的、探究的学习方式认真地参与、轻松地学习、大胆地发挥,效果很好。学生不仅理解了本节课涉及的生物学基本术语和概念,而且为今后积极参与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兴趣和态度方面的基础。

二、怎样制作植物牌

设计要求

(1)在校园内自选一株你想研究的植物;

(2)树牌设计可使用薄纸板或其它不易受损的材料,其规格、形状、色彩、格式等不限;

(3)树牌上必须标明植物名称、科属、植物简介、设计者等,其中植物名称含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植物简介包括植物的主要特征、生长环境及用途等,设计者需注明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等。

活动三:养绿护绿小能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周围环境的绿化状况,使学生充分认识绿化环境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把绿化意识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把绿化环境变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

3、培养学生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给植物设计“名片”,并给植物挂“名片”。

难点:设计植物“名片”。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植物调查记录表、制作“名片”。

活动环节

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

1、我们都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谁能说一说你热爱的原因呢?(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富强。)

是呀!从某个方面来看,我们的祖国确实是你们说的那样。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另一番景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2、播放课件,共同欣赏。(通过欣赏我国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我们祖国的环境是如何恶劣。)

1、引导学生畅谈感受:看到这些现象,我们应怎样做才能改变呢?(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爱护环境的各种举措,进一步增强绿化环境的激情。)

二、汇报交流,了解现状。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你周围有哪些“绿化带”?是否还有绿化的空间?你打算怎么办?

(2)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破坏绿色的不良行为?

(3)通过你的调查记录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2、集体交流,强化认识。(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充分感受周围环境的不良现象,增强改变周围环境的决心)

过渡:绿色植物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想了解许多办法来保护它们,你们看,这是为校园里的小杨树制作的名片,你想为哪种树或花制作名片呢?(以老师的示范激起学生制作的兴趣)

三、设计名片,保护绿色。

1、学生动手为喜欢的书或花做名片

2、学生展示名片,师生共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3、小结:同学们的名片可真棒,小树小花戴上它一定会感谢我们的,就让我们在课下去和它们做朋友,送去特别的礼物吧!

四、评选“护绿小使者”

同学们这么爱护树木和花草,一定有许多动听的故事,那谁是最棒的护绿小使者呢?1、小组推荐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了解它们是怎样爱绿护绿的,能不能做我们班的护绿小使者。(通过采访活动,让学生自己倾诉自己的行为,会更体会到爱绿护绿的快乐。)

2、评选护绿小使者

3、“护绿小使者”共同宣誓并倡议。(通过宣誓和倡议,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周围的环境。)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2、让学生选择一项活动进行研究与讨论

3、小结:绿,能给我们带来生机,带来朝气,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趁着这大好的春光,播绿、护绿、爱绿吧!

早餐吃什么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目的的、具体的了解早餐提供给人体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知道小学生早餐与健康的重要

性。

2、了解早餐的营养搭配方法,提高学生爱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早餐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以此了解到吃早餐对学习和健康的重要作用。

3、指导学生关注新生成的主题以及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树立爱劳动、爱生活、爱护自己身体、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和交流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分享。

二、活动背景:

课余我曾调查过一些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一半的孩子说是在家里吃的,其他的孩子说因为早上太紧张,只能在外面小摊上买些吃的,还有些孩子有时竟不吃早餐直接进入教室。问起早餐的营养,了解甚少。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每天又要到学校学习知识,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一顿营养合理的早餐,保证我们活力充沛。为了能让孩子了解早餐,吃好早餐,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调查,把“我们的早餐”作为12月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我们的早餐》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分为六个小组展开活动。我们有调查问卷的,有去诊所、老人屋采访的,有排练小品的,有在家学做营养早餐的。这两个月,我们忙忙碌碌,收获不少。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分享你们的活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之前,老师想提出一些要求,希望汇报的同学不仅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活动的成果,还可以和大家分享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感受。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倾听,到时候对同学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交流成果

早餐现状调查分析组

1、展现形式:统计数据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