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问题》精编教案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次品:介绍次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次品的特点。
2. 找次品的方法:介绍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法、筛选法等。
3. 找次品的过程:讲解找次品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
4. 找次品的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技巧,如观察、分析、总结等。
5. 找次品的实践:进行找次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能独立完成找次品的任务。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找次品的技巧,能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找次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次品和正品,用于教学演示和实践活动。
2.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教学。
3. 划分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 准备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次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次品:介绍次品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
3. 方法讲解:讲解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法、筛选法等。
4. 步骤讲解:详细讲解找次品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
5. 技巧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技巧,如观察、分析、总结等。
6. 实践活动:进行找次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能力。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找次品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找次品》教学设计7篇
《找次品》教学设计7篇《找次品》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找次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找次品》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利用天平,结合观察、猜测、图示、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基本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用图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天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原理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例1: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
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2)理解题意。
学生可能会说:倒出来数一数,或掂一掂、称一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生产或生活中有时需要从几个物体中找特别重或特别轻的一个,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找次品”问题。
如果两个物体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
如果差异不明显或物体数量很多(例如有30瓶钙片),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准确或不方便,此时可以用天平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理解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数一数或掂一掂,因为他们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经验,所以让他们了解“数”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天平,并让学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支粉笔,在天平的右边放一本数学书,天平会怎么样?为什么?学生回答:天平的左边高,右边低。
因为数学书比粉笔重。
《找次品》教学设计
《找次品》教学设计《找次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找次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简易天平、5瓶木糖醇、每生5个小正方体、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一)、出示问题情境一(用实物演示)有3瓶一样的木糖醇,其中1瓶少了3颗,请你想办法把它找出来。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交流。
(用课件展示天平模型)教师边演示边叙述。
结论:两瓶可以一次找出次品3、3瓶的时候怎么找出来呢?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1瓶,如果不平衡,说明次品就在翘起来的那边,如果平衡,说明次品就是另外一瓶。
结论:三瓶也可以一次找出次品(二)、出示问题情境二1、如果在5瓶中呢?利用天平看谁最快把次品找出来。
(1)现在我这里有5瓶口香糖,其中1瓶少了3片,你能想办法找把它找出来吗?(2)学生小组合作师提示:大家可以拿出小正方体,用手摸拟天平摆摆看(3)生汇报,师板书:5(2,2,1)-2(1,1);2次5(1,1,1,1,1)1次(4)师质疑:称1次能找到吗?一定能找到吗?称2次呢?(5)师小结:从5瓶口香糖中找次品,用天平只需要称2次就一定能找到。
(板书:5瓶称2次)二、深入探究,寻找规律:在9瓶木糖醇中,有一瓶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称几次就保证能找出次品来?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完成以下表格:木糖醇的总数分成的份数每份的数量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9 3 4、4、13 9 3 3、3、32 9 5 2、2、2、2、13 9 9 1、1、1、1、1、1、1、1、14 2、全班交流,统一认识,优化方法。
《找次品》教案范文
《找次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次品的定义:次品是指在一定数量的产品中,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2. 找次品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测试等方法找出次品。
3. 找次品的过程:将产品分为若干组,逐一进行观察、比较和测试,找出不符合要求的次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次品的特征,并运用合适的方法找出次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次品检测仪器、产品样品、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定数量的产品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次品和正品的产品样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次品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找次品的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成果展示:各组学生展示找次品的结果,分享经验和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6. 课后作业:布置找次品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次品案例,让学生了解次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找次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4.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结果评价:对学生的找次品成果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找次品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找次品小学数学教案
找次品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找次品”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基本数学知识找到次品。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次品?
2. 如何找到次品?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向学生解释“找次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二、讲解次品是怎么找到的(10分钟)
老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通过数学计算找到次品。
三、练习题训练(15分钟)
1. 给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找到次品。
2. 带着学生一起解答练习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找到次品。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老师提出一些更复杂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练习,巩固找次品的能力。
五、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找次品的能力。
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找次品的能力。
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找次品》课教案
《找次品》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次品:次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商品或产品。
2. 找次品的方法:比较法、筛选法、排序法等。
3. 找次品的步骤:观察、分析、比较、筛选、排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次品商品、质量合格的商品、展示台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物品,如桌椅、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次品商品和合格商品,引导学生认识次品。
2. 探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次品,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比较法、筛选法、排序法等方法。
3. 讲解步骤:教师详细讲解找次品的步骤,包括观察、分析、比较、筛选、排序等。
4.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商品,运用所学方法和步骤找出次品。
5. 展示成果:各小组将找出的次品进行展示,分享找次品的过程和经验。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步骤。
7. 拓展练习: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找次品的方法和步骤解决。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找次品的方法和步骤。
2. 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否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是否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找次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次品:介绍次品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次品与正品的区别。
2. 找次品的方法:介绍常用的找次品方法,如目测法、手感法、称重法等。
3. 找次品的过程:讲解找次品的具体步骤,如分类、比较、筛选等。
4. 找次品的实践:进行找次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5. 找次品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找次品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找次品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找次品的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次品的过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次品和正品,用于展示和实践活动。
2. 准备一些找次品的工具,如放大镜、称重器等。
3. 准备一些找次品的练习题和案例,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次品和正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找次品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次品和正品有什么区别吗?如何快速找出次品?”2. 讲解:介绍次品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找次品的实践活动,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次品,并记录找出的次品数量和时间。
4. 展示和讨论:每组展示找次品的结果和过程,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5. 总结: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过程。
2. 学生能够将找次品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找次品》教案范文
《找次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次品的定义:次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商品或产品。
2. 找次品的方法:感官判断、仪器检测、数据分析等。
3. 找次品的技巧: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找出次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方法找次品。
四、教学准备:1. 实物准备:次品商品、正常商品、检测仪器等。
2.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3.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次品商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次品?如何找出次品?2. 讲解次品概念:解释次品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次品的含义。
3. 演示找次品方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找次品。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找次品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找次品的活动,评价学生对次品概念的理解程度,对找次品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运用。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评价内容:学生能否明确次品的定义。
学生能否运用不同的方法找次品,并解释其原理。
学生能否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作业和练习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拓展活动:组织一次“次品检测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巩固找次品的技巧。
找次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
找次品教学设计(优秀6篇)《找次品》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三、教学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新课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课件出示图片)请找出下面两幅图的不同。
学生汇报生1:第一幅图C处不同。
生2:第二幅图C处不同。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
现在有两瓶口香糖(课件出示),可是有一瓶被一名调皮的学生吃了两颗,这两瓶口香糖的外观都一样,你能帮帮老师怎样找出那瓶少了两颗的口香糖吗?学生讨论,汇报生: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应该略轻一些,把这两瓶口香糖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向上的一面就是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
师:你说的很好!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些或是重一些)的物品,需要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从三瓶中找到次品师:刚才同学们很快的从两瓶中找到了次品,如果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少了两粒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生:用天平找。
师:不错,依然用天平来帮助我们找到次品。
提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生:可以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每份有1个。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找次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找次品》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找次品》精品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四、教学准备学生4人一组;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模拟天平学具一个、圆形学具若干个。
五、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有关次品的视频】师:看了刚才那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自由回答。
师: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
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
(板贴:次品。
)师:次品虽小,风险却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轻重不合格的次品。
(板贴:找。
)师:要找轻重不合格的次品,我们要用到什么工具?(天平)(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有关XXX与81个玻璃球的问题【课件出示小XXX的问题:这儿有81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XXX自在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
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2.研究2个球【课件演示:把2个球放在天平上】师:有2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正常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来测量,怎样可以找出次品呢?师:如果次品比正常的球稍轻呢?3.讨论3个球的问题【课件:这儿有3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课件再次演示过程,并板书枝状图。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找次品”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也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考方法方面作出的新的尝试。
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地找次品等生活场景为依托,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空间,感受排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地表示数学思考的过程。
2.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找次品》教案范文
《找次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次品的概念,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次品的概念:次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商品或产品。
2. 找次品的方法:观察法、比较法、筛选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次品商品、质量合格的商品、放大镜、比较表格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商品、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次品商品和合格商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次品商品?2. 讲解次品概念:介绍次品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次品产生的原因。
3. 学习找次品的方法:讲解观察法、比较法、筛选法、实验法等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找次品商品。
5.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找次品的结果,分享找次品的方法和经验。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并思考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找次品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8.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展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找次品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3. 评价内容:(1)学生是否能理解次品的概念;(2)学生是否能掌握找次品的方法;(3)学生是否能运用找次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拓展话题:探讨次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次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拓展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找次品—教学设计
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找次品一、教学目标:1.理解次品的概念,能够辨析次品和合格品的区别。
2.提高学生观察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对次品的辨识能力。
3.培养学生对次品进行修复和改进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白与彩色纸板、常见次品样本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等。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设计一个小游戏,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用肉眼观察五个物品,然后回答每个物品是否为次品。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对次品的认识和兴趣。
2.展示次品样本(10分钟):通过PPT等方式,展示常见的次品样本,如断裂的铅笔,刮花的钢笔,颜色错误的彩色纸板等,引发学生对次品的讨论和思考。
3.讲解次品和合格品的区别(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次品和合格品的定义以及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次品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合格品样本,与学生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明确次品与合格品的区别。
4.找次品游戏(1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次品样本以及一些合格品样本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自由观察和判断。
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次品特征,找出课桌上的次品,并进行记录和说明。
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5.学生自我检测(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以前学过的物品,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次品并给出理由,通过这个环节,检验学生对次品的辨识能力。
6.判断和改进次品(1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次品样本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进行判断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对次品进行修复和改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7.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对次品的判断和改进继续进行思考和学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判断的方式,辨析次品和合格品的区别,并培养了学生对次品的辨识和改进能力。
特别是通过判断和改进次品的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次品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找次品》数学教案设计
《找次品》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找次品》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找次品"问题,并能熟练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类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找次品"问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最优策略快速找出次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情境导入新课。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产品质量检验员的故事,引出"找次品"的问题。
2. 新授:(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找次品"问题。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在一个箱子里有10个球,其中有一个是轻一些的次品,最少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到这个次品?(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策略,然后讲解最优策略。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天平模拟"找次品"的过程。
3.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不同难度的"找次品"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集体讨论答案和解题思路。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找次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找次品"的习题,要求学生回家独立完成,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找次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教学资源: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豆子、硬币等)和一个天平,以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以上就是《找次品》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了解次品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练习找次品问题,提高找次品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次品教具(如硬币、螺丝等)。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次品的话题,让学生猜测次品的定义。
2. 讲解次品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讲解找次品的方法(10分钟)1. 讲解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使用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找次品的过程。
三、练习找次品(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人找一次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方法。
四、总结和展示(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展示学生的找次品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找次品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练习。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找次品,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找次品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深化理解:次品检测的原理与应用(10分钟)1. 介绍次品检测的基本原理,如质量差异、尺寸差异等。
2. 探讨次品检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制造业、质量管理等领域。
七、小组合作:设计找次品游戏(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找次品的游戏。
2. 要求游戏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找次品能力。
八、游戏时间:实施找次品游戏(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游戏,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2. 教师巡回观察学生的游戏表现,给予指导和评价。
九、课堂讨论:分享找次品经验(10分钟)1. 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找次品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找次品》课教案
《找次品》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找次品”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次品的定义,学会使用天平秤来找次品,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定义,学会使用天平秤来找次品,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次品的定义,学会使用天平秤来找次品。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次品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活动一:讲解次品的定义。
教师通过PPT展示次品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次品的定义。
3. 教学活动二:学习使用天平秤。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天平秤,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会使用天平秤来找次品。
4. 教学活动三:小组合作找次品。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找次品,并记录找次品的过程和结果。
5. 教学活动四:分享与讨论。
各小组分享找次品的过程和结果,讨论找次品的技巧和方法。
6. 教学活动五: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找次品活动中的操作准确性、使用天平秤的熟练程度以及找次品的效率。
3. 问题解决评价: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过程、问题解决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找次品 教学设计
找次品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lIr112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lI3 ”练习二十七”中第1题。
二、教学目标L初步理解找次品的含义,明确找次品的基本思路,探索找次品的一般方法。
2.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经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寻找用天平原理找次品的最优方案。
四、教学难点经历找次品的过程,掌握找次品的方法,体验最优方案的原理。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找不同的三幅图片,说一说哪里不同第三幅图片为3瓶外观一样的钙片。
【学情预设】从外观看,有的学生初步确定是一样的;也有的学生可能想到,仅仅从外观看,还不能确定是否一样。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还有批判性思维,真棒!师:老师手中这3瓶钙片,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其实是有一瓶少了一些。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物品(重一点或轻一点), 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找次品问题。
[板书课题:找次品(1)1【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物品,通过外观一样而里面不一样,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二)经历探究过程,领会找次品的基本思路L认识天平。
PPT出示天平,认识天平。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工具吗?你们会使用天平吗?如果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学情预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天平,认识了天平的组成部分。
在这里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两边的物体同样重,哪边的托盘向下,就说明那边的物体稍重,反之则稍轻。
2.从3瓶钙片中找次品,感悟找次品的基本思路。
课件出示教科书PlIl例Io(1)师:运用天平,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哪一瓶是次品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还有别的方法吗?师:那要怎么称?称几次就能找出这瓶次品呢?师:谁明白他的意思?能上来再演示一下吗?学生上讲台边说边演示。
六年级数学教案 找次品 精品
《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的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化思想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的最优策略课前交流:师: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的眼力最棒?请看大屏幕。
(有两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外观上一模一样)生:不好确定…….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对,从外观上看一模一样,可实际上有一瓶少了3片,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当遇见次品时需要把它找出来吗?生:需要师:大家的声音里感觉少了点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航天飞机事故图片)师:看完后想说点什么?生:次品的危害很大……师:再问大家一次,当有次品的时候要不要把它找出来?生: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声中,老师感受到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宣布上课师:看到这个课题,你希望从这节课里学到什么?生:找次品的方法,如何最快找到次品?……师: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探究新知1.探究2和3师:这两瓶钙片,谁有办法找出其中的次品?生:掂一掂,数一数......生:可以用天平师:谁能用身体模仿天平,找到次品?生:天平两端各放1瓶,哪边轻就是次品。
师:看来从两瓶里找次品,只需要称1次。
我们来用数学的方式记录称的过程:你把钙片分成了几份?生:两份。
师:我们就记为:2(1 1)…… 如果是3瓶呢?请看屏幕:有3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用天平秤,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到次品?师:独立思考一会,然后问:谁来用身体当天平,说说你称的方法,生:需要称一次。
分成三份,天平两端各放1瓶,下面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那么下面放的就是次品,(指一指)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上升的就是次品,(抖一抖)师:咱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他的称法,伸出手,架起天平,任选两瓶放在天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在?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师:称1次能保证找到次品吗?生:能……师: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记录下来,3(1 1 1)……2瓶称一次,3瓶也是称一次,想知道这里面蕴含了什么数学奥秘吗?(想)请先回答我三个问题:1.次品全都是称出来的吗?(不都是,有的是边称边推理出来的)2.用天平称的方法找次品,是分2份快,还是分3份快?(分三份板书)为什么?(分2份,必须全称,分3份,可边称边推理)3.用天平称物品时,我们把天平看作有几个托盘?生:3个,天平上面2个托盘,下面1个托盘。
《找次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课题:《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134页、135页。
教材分析: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掌握“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一、辅助环节(1)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
大家愿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帮助老师解决吗?事情是这样的:(出示3 包糖)我买了3 包两样重的糖果,打算送给朋友两包。
可刚才老师在路上遇到了薛坤老师的儿子,他从其中一包里拿出了3 块糖,为了表示尊重,我不能把吃了的再送给朋友,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师把少了3 块的这包糖果找出来?(学生可能会说:数一数、称一称等)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相机出示天平,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天平的使用原理(天平两端放上物体后会有两种情况,一平衡,二不平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找出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2)出示学习目标:1 、掌握物品数量是3的倍数的找次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挑次品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挑次品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
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五、课时划分共2课时
第1课时“找次品”问题
学习内容教材第111-112页相关内容。
编写人
学习目标1、我能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我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
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我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
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难点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2、(教材第112页例1 )有3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次品),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3、想一想:不实际称,你们能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表示找次品的过程吗?试着填一填:
平衡,()是次品(填数字)
不平衡,()是次品(填轻重)
我发现:需要称()次
【合作互助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如果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保证一定能找出来?(教材第113页例2 )
议一议:“至少称几次就保证……”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按照你们讨论的方法将大家摆或画的情况填入下表。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分成的份数要称的次数。